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加強耕地保護黨政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尊敬的市考核組各位領導:
首先,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考核組一行蒞臨我縣考核檢查國土資源管理目標責任制、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執行情況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市國土資源局和考核組各位領導長期以來對我縣國土資源管理各
項工作給予的關心、幫助、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我縣十分重視國土資源管理,耕地保護和國土部門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全面落實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制度,認真抓好國土資源管理目標和耕地保護目標責
任制的落實,有效保障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現就我縣20*年國土資源管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向考核組的領導作如下匯報。
一、國土資源管理目標責任履行情況
(一)嚴格保護耕地,進一步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
一是認真組織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土地宏觀調控和促進集約節約用地有關文件精神,嚴格國土資源執法、加強規劃管理、保障農民利益、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制定有效措施,狠抓責任
二是切實做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在做好我縣第二次土地調查基礎工作的同時,認真收集整理相關資料,研究分析我縣工程用地、項目建設、市鎮發展等情況,初步分割規劃各項用
地面積、位置,擬定了我縣第二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大綱,為正式修編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現正在開展征求意見工作,年內將完善評審。
三是層層簽訂責任狀,分解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根據與市人民政府簽訂的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縣人民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定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將市政府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
田保護面積指標分解到鄉、村,進一步細化了耕地保護責任。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基本農田保護網絡,制定了基本農田保護六項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基本農田保護責任體系,落實了保護地塊,明
確了保護責任,積極推進6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23890畝)的工作。目前,我縣整董鎮老白寨、康平鄉大樹腳兩個項目已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凈增耕地面積6824畝;勐烈鎮作洛河、康平鄉中平、兩棵樹、國
慶鄉嘎勒等項目,計劃于2009年驗收。
四是加強土地征收和供應管理,確保重大建設項目用地。按照“有保有壓、突出重點”的原則,全力保障能源、水利、交通、教育和城市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加強對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投資強度等指標的審查,加強批后供后監管,對供應土地建立臺賬跟蹤管理。嚴控增量,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地,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節約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進一步實現了土地利用方式由外
延粗放型向內涵集約型的轉變。今年全縣共上報省政府用地報件1件,城市批次建設用地面積42公頃(其中耕地面積9.8520公頃)。依法依規做好市政建設土地收儲工作,保證項目建設用地,為集鎮建設、
口岸建設、電站建設和公路建設等提供用地保障。土地征用過程中,完善征地程序,規范征地行為,做到“兩公告、一聽證”,提高了征地工作的透明度。同時對被征地農民進行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做
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爭取他們對各項建設的理解與支持,完成了東城區、整康壩、勐康口岸建設征收1780.8畝集體土地任務,完成了李仙江四級電站征收21144.3畝土地的收尾工作,完成了道路建設類征
收663.5畝土地的工作。土地供給中,嚴格實行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制度及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充分發揮土地的利用價值。20*年我縣土地出讓創下了一宗經營性用地每畝237萬元的高價。建立
健全土地登記程序、收費標準等制度,做好初始土地登記和變更土地登記工作。全年共審核發放國有土地使用證413本,其中出讓109宗,轉讓271宗,劃撥33宗;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320本;發放他項權利證
書(抵押)16本;下發用地批復32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中,切實加強宅基地管理,堅持農村居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并嚴格占用標準。
五是嚴格土地管理,依法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在土地管理中,規范操作程序,嚴格依法辦事,堅持集體會審,所有的土地出讓方案經縣人民政府審批后才組織實施,避免了審批工作的隨意性和
暗箱操作的發生,無違法批地行為。全縣共受理各類土地權屬糾紛案件13件,調處13件,成功率100%。進一步健全土地動態巡查管理機制,完善土地動態巡查登記制度。聘請信息員,廣泛動員群眾參與
國土執法監察,對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做到了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全縣共發現國土資源違法行為22件,查處22件,查處率100%,未發現違法占用基本農田案件,為全縣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土地
供求市場”。
(二)規范礦業權管理,促進礦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文件精神,繼續實行整頓和規范的高壓態勢,不斷加強動態巡查力度,嚴防“興亂”及反彈,徹底解決過期開采,堅決打擊無證勘查開采
的違法行為。堅持以市場手段優化配置資源。堅持“一山一礦一主”的原則,實行礦種組合、區域組合,打破行政界線,一個礦山原則上整合給一家企業。對于勘查進度緩慢、投入不足以及不符合規劃
的礦業權,通過整合,重新配置給大企業、大集團;對于實力強、勘探成果明顯的企業,積極引導周邊小礦山采取入股、轉讓等方式并入大企業,用大企業改造小礦山。積極引進有資金、有誠信、有速度
的大企業,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全面實行礦權有償取得制度。加強礦業“兩權”管理。20*共設置采礦權6個,采礦范圍1.5平方公里,全縣采礦權大幅度減少,但全縣礦業產值、效益提高,
特別是重點礦山泰裕鉀鹽礦和瑤家山銅礦雖受國際礦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但生產穩定,產值比往年有了提高,全縣年生產氯化鉀9000噸、銅礦512噸,年產值達4100萬元以上;正在辦理沙、石、磚采礦
權8個;探礦權共設置8個,探礦區面積達355.7平方公里,累計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全面開展儲量動態管理工作。按照相關文件要求,認真開展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礦業權實地核查,共計8家;礦產資
源儲量核查檢測工作,共計6家。認真開展“兩權”年檢工作。對全縣6家采礦企業和8個探礦權進行了年檢,年檢率達100%。
嚴格執行礦業權審批制度,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全面規范和加強礦業權管理,嚴格執行礦業權審批權限和程序,全面實施礦業權申請規劃審查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探礦權和
采礦權的申請、延續、變更、轉讓、注銷等管理程序和制度,縣級發證的礦山實行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省級發證的2家企業則及時收繳礦產資源補償費。
加大礦業權市場體系建設力度,規范礦業權招拍掛出讓程序,完善礦業權市場交易規則和制度。我縣嚴格執行國家分類出讓礦業權的有關規定,礦業權全部通過市場方式配置,凡符合條件的一律采
取招拍掛的方式有償出讓采礦權,培育和規范礦業權轉讓市場,扎實推進資源整合工作。著力做好嘉禾瓦洛銅礦、牛洛河煤礦整合工作。
加強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縣非常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切實加強領導,保障工作經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縣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機制,建立健全險情巡
查、應急調查、汛期值班、應急響應、災情速報等制度,防災減災成效明顯。制定了2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加強地質災害巡查,20*年共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141處(其
中地面塌陷26處,崩塌112處,泥石流3處),并組織實施監測。全縣共發放防災工作明白卡91份,避險明白卡1*6份。對其中的29個危險性地質災害點(546戶)實行重點動態監測。20*年未出現因地質災害
傷亡事故。
全面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回頭看”行動,進一步規范礦權管理,對無證勘查和開采、超層越界開采、違法審批、非法轉讓、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等行為進行了全面清查。查處非法開
采小煤點25件,調處礦權糾紛3件,有效打擊了不法份子,整頓和規范了礦業秩序,為全縣提供了良好的礦產資源發展環境。
(三)夯實基礎,提高國土資源規范化管理水平
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干部職工依法行政和綜合服務水平。一是成立了工作機構,組成了宣講組,對全縣7個鄉(鎮)、村級干部共80余人進行了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宣傳培訓。二是全面推
行政務公開,落實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十項行政為民措施,向社會全面公開土地、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開發利用計劃及審批事項的辦事程序、辦理結果;建立健全了地質災害防治、耕地保護、基本農田保護
、征地聽證、建設用地預審、礦業權、土地登記公開查詢、行政審批、財務監督等10多項制度,保證了行政行為合法規范。
全面開展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按照市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批準的《*縣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健全了我縣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機構。截止20*年12月,農村部分外業調
查完成2700平方公里,城鎮部分外業調查已完成。按進度召開各類工作會議5次,派出業務督查、檢查組8批(次)30人次,及時總結、交流工作經驗,解決技術難題。
認真辦理群眾來信、來訪,積極化解因國土資源問題而產生的社會矛盾。全面落實《信訪條例》和《國土資源信訪規定》,以降低信訪量為目標,以解決問題為核心,不斷提高初信初訪滿意率、疑
難信訪的辦結率,降低重復信訪的息訪率。自年初以來,共接待群眾來訪151人次,信訪辦結率100%。做到了宗宗有交待,件件有回音,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國土資源基礎數據統計和綜合分析制度。20*年底,我縣完成了縣國土資源局局域網等數據化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土地規劃數據庫、城鎮地籍數據庫、礦業權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數字化水平明顯提高。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財務管理制度,認真執行收支兩條線,規范礦產資源補償費、有償使用費征收管理,將土地出讓金額納入預算管理。認真落實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入庫責任制,一是完善繳費登
記制度、繳納補償費申報制度,做到了應收盡收。20*年,全縣共征收礦產資源有償使用費30萬元。二是按照財務相關規定認真做好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和東城區、整康壩市政建設的支付和管理工作
。
(四)抓好隊伍建設,提高干部職工素質。
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隊伍建設,認真開展干部教育培訓,提高干部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不斷推進基層國土所的規范化建設。一是把教育培訓作為提高干部隊伍素質的著力點,制定了完整的年
初教育培訓計劃,重點圍繞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業務知識等進行培訓。20*年,認真組織了閑置土地處置、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礦山儲量動態管理等各類學習和培訓活動,參訓500多
人次。二是以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為契機,開展了依法行政、廉政勤政、效能建設為重點的“作風建設年”活動,切實增強了國土部門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和紀律意識。推進了鄉(鎮
)國土所規范化建設,20*年,投入24萬元重點建設勐烈鎮國土所。
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確保無違法違紀案件發生。一是定期召開廉政建設學習會議;二是完善了*縣國土資源工作規則,堅持用制度來管人,用制度來規范行政行為;三是嚴格執行
國土資源行政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行政審批事項會審制度,從源頭上有效地預防和遏制了腐敗行為的發生。一年來無違法違紀案件的發生。
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
建立和完善耕地保護和土地管理的責任制度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云南省州市人民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的有關要求,我縣和
市人民政府簽定了《普洱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20*-2010年),明確了我縣耕地保護責任目標。期內全縣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553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不低于9900公頃。
(一)領導重視,機構機制健全。為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全面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我縣根據《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的有關要求,及時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的耕地保護領導小組(江政發〔20*
〕2*號),建立健全了耕地保護領導機制,強化了縣人民政府耕地保護的責任制,為基本農田八項制度的落實確立了部門之間協作、協調機制。
(二)責任到位,目標明確。按照宏觀控制全縣、結合各鄉(鎮)實際的原則,縣人民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訂了《*縣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明確了每個鄉(鎮)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
區面積,建立了耕地保護的指標量化制。進一步把耕地保護的首長負責制落實到了鄉(鎮)級人民政府。為下一步把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落實到村、組及地塊上奠定了基礎。
(三)宣傳得力,全民耕保意識明顯提高。提高全民耕地保護意識,增強全民耕保護責任感和自覺性,耕地保護才有堅實基礎,才能見成效。為此我們加大耕地保護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全民耕地保護
意識。結合“世界地球日”、“土地日”,我縣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土地法律法規的宣傳。制作發行土地專版報紙、播放土地法律法規宣傳片、出動土地法律法規宣傳車、開展土地管理工作座談會等進
一步加大土地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20*年,共出動巡查車輛110余輛次,宣傳車12輛次,發放宣傳材料5800多份;懸掛宣傳標語16幅,在電視媒體滾播一個星期;接受群眾咨詢5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群
眾的法律意識和保護耕地的意識,耕地保護基本國策做到了家喻戶曉,全民耕保意識明顯增強。
(四)嚴格實施土地規劃計劃,從嚴控制用地規模,保障了經濟建設用地需求。我縣嚴格執行占用基本農田的審批制度,切實實行基本農田的“五不準”,非農建設無論是國家建設、集體建設,還是
農民建房都堅持做到了:凡可占或不占用耕地的項目一律不占用耕地;凡不可避免需要占用耕地的一律從嚴控制占用面積;凡建設項目涉及占用基本農田的一律另行選址或撇開基本農田,因而使建設占用
耕地數量壓到了最低限度,從而有效地保護了我縣耕地。
(六)堅持用途管制制度,嚴格按規劃辦事。對于不符合規劃用途的,堅決不予辦理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手續。非農建設項目凡是不符合用途外的,首先必須按法定程序先批準調規后,才報批建設用
地。不是重點項目一律不準計劃外用地。20*年,由于堅持了用途管制制度,基本消除了建設占用耕地的隨意性,達到了保護耕地的目的。20*年我縣未占用一分耕地。
(八)重視開源,確保耕地“占補平衡”,耕地總量穩中有升。根據20*年底的土地利用現狀統計結果,我縣耕地保有量面積為17000公頃,比市級下達目標15530多出1470公頃。年內補充耕地增加面
積309公頃。由于我縣后備耕地資源量較大(《土地開發整理規劃》調查數超過24萬畝)。所以,在我市范圍內實施的能源開發項目,如*流域的*等水電站建設
項目以及市政府的重點項目建設所占的耕地,“占補平衡”都在我縣實施,所以我縣耕地年均都有增加。
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我縣國土資源管理和耕地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體現在:
1、國土資源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國土資源執法難的問題依然存在,查處違法違規用地、非法開采礦產資源的力度和手段還須進一步加強;
2、建設征地資金缺口嚴重;
3、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管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4、有的項目建設前期準備工作不足,給項目資金籌措、土地報批等工作帶來很多困難,造成很多項目的規劃調整和耕地補償工作都未能及時開展;
5、國土資源管理必須完成的基礎性工作多、任務多,須地方籌措的資金量大。城鎮地籍調查、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等項目資金缺口大(近85萬元),加之正在開展的全國第二輪土地利用大調查
工作,需本縣自籌的資金近200萬元,對地方財政帶來較大的壓力;
6、由于缺乏耕地補充項目啟動資金,“縣級耕地補充項目”無法實施,按照“先補充后占用”的原則,2009年我縣市鎮、口岸、道路、水電等建設須占用耕地的項目必將嚴重受阻(包括用地手續報
批);
7、基層國土資源所在管理體制、辦公條件、辦公經費等方面存在困難,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基層國土所的軟硬件建設還須進一步加強;
8、干部職工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與國土資源管理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仍存在不相適應的地方,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還須進一步提高。
對于存在的這些問題,縣人民政府將認真分析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解決的方法、思路、措施,使全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和耕地保護工作做得更好。
考核組各位領導,我縣20*年國土資源管理、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完成情況就作以上匯報,不足之處請檢查組的各位領導給予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