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政策教育發展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1~6月份,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縣政法的領導和市民政局的指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市民政會議精神,充分發揮“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核心作用,深入實踐“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核心職責,不斷提升民政事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服務全縣經濟建設大局,維護社會穩定,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出不懈的努力。現將上半年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履行職責,抗震救災,積極開展為災區捐贈活動。
“5.12”*汶川大地震震驚全國,黨中央、國務院在第一時間發出了支援災區的總動員。*人民和全國人民一樣,深切感受到災區人民的巨大痛苦,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民政部門的具體落實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奉獻愛心。活動中,全縣人民表現出了極大的人道主義精神,無需動員,積極主動,自覺捐助。民政部門嚴肅認真,創新開拓,以百倍的工作熱情投入募捐活動的組織實施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即刻行動,廣泛宣傳。*災情發生后,我局領導班子于5月13日立即召開班子會議,統一認識,把支援*地震災區抗震救災捐贈活動作為民政部門當前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高度重視,妥善安排,務求落實。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切實加強領導,立即行動起來。5月14日上午由縣委、縣政府牽頭,在政府門口開展了“心系災區,共度難關”向*大地震災區捐款捐物活動儀式。黨政領導300余人參加了儀式,當場收到捐款4.93萬元。當日,我局采取在縣政務網發出倡議書、走上街頭發放宣傳單、在街道懸掛標語、設立捐贈熱線電話、與移動和聯通公司聯合發出倡議短信、電視臺公開捐贈接收的賬戶賬號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向社會呼吁,營造了濃厚的捐贈氛圍,迅速掀起支援地震災區救災捐贈活動高潮。
二是組織人員,設立捐贈點。為了讓募捐活動達到最好的效果,民政部門成立了捐贈接收領導小組和臨時救災捐贈辦公室,負責全縣捐贈款物的組織接收工作。5月14日開始在縣政府大門口、步行街、日照東門廣場設點接收。為方便企業工人捐款,我局派出車輛、人員分組前往各工廠、企業、個體工商戶接收捐贈。對捐款數額在10000元以上的企業、5000元以上的個人頒給“愛心榮譽證書”,向捐贈對象表示感謝,極大激發了企業和個體戶的捐贈熱情。并發動各社區組織開展捐贈義演晚會募集捐款,如銀華社區5月17日開展義演晚會,收到社區居民捐贈款一萬余元。
三是依法募捐、公開透明。活動之初,局班子就強調募捐接收紀律,要求必須依法依規,公開透明,決不能讓廣大群眾的一片愛心變成寒心。加強對募捐活動的監控監管是民政部門的法定職能。我局在努力作好組織募捐活動的同時不忘規范全縣的募捐活動,要求做到“賬目清楚,監督到位,責任明確,公開透明”。我們嚴格按《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接收捐贈款,定時公開捐贈名單和金額。募捐點的募捐箱在每天募捐結束后,由捐贈接收領導小組3人以上監督下開箱,在場工作人員參與清點并簽字證明。此外,對沒有投入募捐箱的捐款,不管數目大小、捐款人有無要求,我們都開出合法有效的票據。
四是收集數據,及時上報。根據上級要求,我局負責募集款物的匯總上報工作,以便上級部門隨時掌握捐款數額變動情況,從而規范捐贈款物的監督管理,確保捐贈款物全部用于地震災區。從5月14日起,我局按規定做到“半天一統計,半天一公布,半天一上報”,自覺接受社會和有關部門的監督,到6月20日止,我局共接收捐贈款311.1349萬元,捐贈衣物價值14.96萬元。目前,該項款物已經過審計部門審計,于6月16日全部上繳三明市民政局救災捐贈辦公室。
(二)加強領導,規范運作,認真開展各項業務工作。
1、扎實抓好社會救助工作,保障群眾和災民的生活。
一是全力做好受災群眾防寒防凍工作。春節前期,我縣遭遇凍雨災害,我局組織人員配合各鄉鎮開展災情調查,對存在漏風漏雨情況的住房,每戶安排維修資金1000至3000元,立即加以維修補漏,全縣共維修住房戶,保障了災民安全過冬。按照省廳要求,我縣在2天內即除夕前一天,將5斤豬肉、5斤食用油、10斤大米全部逐一發放到五保戶、低保戶手中,此次發放對象1583戶,發放豬肉7915斤、食用油7915斤、大米15830斤,總價值18.996萬元。我們及時地把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送到群眾手中,使貧困戶和受災群眾過上了一個溫暖、祥和的春節。
二是認真組織好“兩節”慰問工作。20*年元旦、春節期間共走訪慰問五保戶、低保特困戶、革命殘疾軍人等各類困難戶719戶,發放慰問金14.13萬元。
三是履行農村住房統保的理賠合約。第一季度,我縣水南、大源、漠源相繼發生火災,受災8戶,獲賠款4.07萬元。第二季度,我縣南口鄉發生山體滑波和龍卷風、冰雹等自然災害,受災172戶,獲賠款2.22萬元。
四是及時下撥春荒冬令救濟款。根據各鄉鎮受災情況,下撥春荒冬令救濟款37萬元、采購儲備救濟物資棉大衣500件、軍用毛毯300床、取暖壺300個,幫助解決群眾的生活和生產困難。
五是做好本縣孤兒救助和社會流浪人員的臨時救助。今年,我縣40名18周歲以下的孤兒繼續享受省慈善總會給予的每人每年500元慈善救助。全縣40名孤兒已全部納入我縣城鄉低保,每人每月可領取160元或150元不等的低保金,直至年滿18周歲,對于仍在校就讀的已年滿18周歲的孤兒,我們仍給予助學資助和享受低保。做好臨時臨時救助工作,1至6月份已臨時救助190人次,救助金額9500多元。
2、落實低保政策,按時足額發放低保金。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城鎮低保金發放工作。1—6月全縣城鄉低保對象共有2099戶、5325人,投入保障資金206.638萬元,其中城鎮515戶、1272人,投入保障資金52.7907萬元,人均補差70元;農村1584戶、4053人,投入保障資金153.8473萬元,人均補差63.4元。
二是抓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的落實。認真貫徹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條例》,采取集中和分散供養的形式,解決五保供養問題。適時調整農村五保供養標準,1至6月份,全縣納入農村五保戶供養體系的有229戶,250人,共發放保障資金22.67萬元。支持和引導鄉鎮利用閑置資源,改建、擴建或新建五保供養機構和敬老機構建設,萬安鎮敬老院擴建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安仁鄉敬老院改擴建工程也已開始招投標。
3、切實加強規范建設,提升社會事務管理能力。
1-6月,辦理結婚登記891對,離婚登記99對,因結婚證遺失補辦結婚登記87對,登記合格率達100%。我局積極配合衛生等各部門做好婚檢宣傳工作,1至6月參加婚檢739對,婚檢率達94%。5月份召開全縣民間組織年檢工作會議,對全縣已登記的37家社團和4家民非企業進行年檢,并將年檢不合格的組織名單在政務網上進行公布,從而促進民間組織的有序發展。3月29日,在七星街路口設點,結合文明殯葬宣傳開展了民政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在清明節前期營造濃厚的殯葬改革輿論氛圍,指導群眾移風易俗,文明喪葬。1至6月全縣死亡人數397人,火化397具,火化率達到100%。
4、認真落實優撫政策,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一是兌現義務兵獎勵金。2月份兌現獎勵在義務兵服役期間立功受嘉獎的現役軍人67人,共發放獎勵金14750元。足額兌現了150戶(其中城鎮12戶,農村138戶)義務兵家屬的優待金(城鎮每戶每年1650元,農村每戶每年2848元),共發放優待金45.63萬元。
二是做好慰問駐將部隊工作。春節期間開展走訪慰問駐將官兵、武警、消防大隊和重點優撫對象活動,為軍隊送去慰問金2.85萬元;為革命傷殘軍人、“三屬”及部分在鄉老復員軍人等100多戶重點優撫對象送去了1萬多元慰問金;為“生活難、住房難、醫療難”的20余名重點優撫對象送去補助金8000元。
三是落實參戰退役人員政策。經認真核對,我縣已認定的“14類”參戰退役人員229多名,在春節前通過銀行發放的形式全部兌現發放補助金12萬余元。
四是認真開展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今年我縣共安置城鎮退役士兵14名,安置金額18.6萬元。2007年我縣共接收81名退役士兵,經過積極推薦,有20余名優秀退役士兵被三鋼公司、高速交警等單位聘用。
5、老區工作上新臺階。
已上報老區扶持項目12個,列入省、市老區扶持資金24萬元。積極配合編辦等部門向上報批設置“*縣中央蘇區辦”的報告,力求盡早完成機構報批工作,打造蘇區縣優質品牌。
(三)轉變作風,建好隊伍,樹立民政部門嶄新形象。
一是加強思想建設,牢固樹立群眾觀念。“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要求每一個民政工作人員在具體工作中都必須養成對困難群眾一種樸素的感情,經常地舍身處地去體會老百姓的困難,把對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體恤之情滲透到每一項民政業務及每一個工作環節之中,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真正做困難群眾感情的貼心人、呼聲的代言人、權益的維護人。經常深入基層,尤其深入到實際困難多、群眾意見大、工作難開展的地方,“了解民意、感受民憂、掌握民情”,想方設法去解決基層困難群眾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二是加強隊伍建設,切實提高執政能力。隨著形勢發展,民政工作各項新業務、新政策接踵而至,我們要求每一名民政干部都必須加強學習、深入研究。按照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要求,全面加強民政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民政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在觀念上去“舊”樹“新”,在作風上去“浮”樹“深”,在節奏上去“慢”樹“快”,在認識上去“滿”樹“謙”,在責任上去“怕”樹“敢”,堅持依法行政,嚴格依法辦事,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和民主政治權利,努力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上推出新舉措,在服務中心工作、推進科學發展、促進“平安民政”上體現新作為。
三是加強作風建設,著力培育親民政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民政部門一貫的工作作風。我們要求全局干部職工通過扎實的工作,將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特別是建設好婚姻登記、殯儀服務兩個對外服務窗口,樹立文明窗口形象。努力培育吃苦耐勞、求真務實、腳踏實地、親民務實的作風,將作風建設工作貫穿到民政業務的全過程,形成制度,常抓不懈。同時,結合全縣政法系統開展的“高舉旗幟,忠誠履職,樹立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形象”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全縣民政系統倡導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風氣,努力塑造“以民為本,一心為民”的新時期民政隊伍新形象。
二、存在問題
1、民政工作范圍不斷擴大,工作量日益增多,工作人員隊伍老化,結構不合理,特別是基層民政工作力量十分薄弱,工作經費也不足。
2、我縣是個災害頻繁的縣,但救災設備落后,至今沒有救災物資儲備倉庫。
三、下步工作打算
(1)社會救助方面。進一步規范城鄉低保管理,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著力解決好五保、低保特困對象看病問題,實施五保、低保特困對象住房救助;(2)努力提高災害救助水平。加強救災工作規范化管理,抓好救災物資儲備和裝備建設,同時抓好“避災點”的籌建工作,提高救災應急反應能力。認真開展社會捐助工作,發展社會慈善事業,解決困難群眾的生活。抓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的籌建工作。(3)社區建設方面。繼續開展“建設和諧社區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加強社區工作隊伍建設;推進農村社區試點工作;做好2009年村級組織換屆有關準備工作。(4)雙擁優撫方面。以我縣榮獲全省雙擁模范縣“五連冠”為新起點,總結經驗,擴大雙擁共建成果;完善優撫對象撫恤補助經費自然增長機制,落實好包括“14類參戰對象”在內的各項優撫政策;組織開展“關愛功臣”等活動。(5)社會事務方面。開展好全縣城區巷、門牌設置工作;加強民間組織管理,重點培育發展好專業經濟協會;規范村級公益性公墓和骨灰樓管理使用,繼續加大力度整治骨灰流向問題,進一步規范殯儀服務;加強福利彩票宣傳,擴大影響,加大公益金的募集力度,爭取年內完成430萬元銷售額、新增鄉鎮銷售站點5個。(6)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好籌建縣“社會福利中心”工作,努力把中心建設成為托老、助殘、救孤、濟困和優撫為重點的民生服務綜合平臺。同時,積極抓好農村敬老院改擴建工作,建成鄉鎮“社會福利中心”。(7)加強干部職工隊伍建設。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努力提高機關服務水平和質量;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切實提高執法辦事能力;加強民政行風建設,進一步規范民政公務人員行為,遏制違紀違法現象的發生;開展創建節約型股室活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抓好機關黨建、計劃生育、綜治和掛村等工作。同時,結合全縣政法系統“高舉旗幟、忠誠履職,樹立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形象”和縣委辦“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從建設高素質民政隊伍的高度入手,教育干部職工忠誠履職、文明執法,始終保持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