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外語檔案袋評價實驗工作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立項的基本情況:
學校于2002年3月成立了“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試驗項目”課題小組。由教研員鄧守梅、校長趙宜觀任課題管理組長,負責試驗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條件保障。并指定該校英語教師向紅英負責該項試驗的實驗工作。
二、實驗總結:
自2002年3月被確定為《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小學段)試驗》課題的試驗學校后,課題小組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理論,深刻領會新課程改革精神,積極開展教學評價的研究與試驗。三年來,在縣、市課題組專家的指導和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在課題組全體教師共同努力下,在學生和家長的積極配合下,試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F把我校試驗小組三年來的工作做一簡單的總結匯報。
(一)、把握機遇,順應潮流
現代社會發展的信息化與國際化,對人才的規格要求更高了,“身心健康、有理想、有抱負、有自主意識、有合作精神、有創新能力”已成為新時代人才的必備條件。為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素質教育就是要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和諧發展、有特色的發展和可持續的發展,同時指出中小學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機制”。義務教育《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也指出,評價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開展教學評價是時代的呼喚,是教育的需要。為順應素質教育改革的潮流,我校英語教研組在縣、市試驗項目課題組領導和學校領導的鼓勵和支持下,把握機遇,勇挑重擔,參與了這項試驗,率先成為長陽縣四所試驗校之一。
(二)、學習理論,更新觀念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科學依據,觀念是促進行為指向的思想。在試驗過程,校課題組認真組織課題教師學習《標準》、《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試驗項目實施指南》、《基礎教育英語教學評價研究與探索》等理論書籍,組織教師參加在宜昌市外國語學校舉辦的理論培訓班的學習、市試驗項目課題組的開題論證報告會,組織骨干教師外出參加武漢、宜昌教育學院等地的觀摩學習。這些學習活動使我們課題教師對評價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對國內外的一些新的評價理念和方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大大地減少了試驗工作的盲目性。
(三)、制訂方案、明確方法
充分醞釀和反復論證的基礎上,經學校認可,并征得市課題組同意,我校試驗組于2003年3月正式擬訂了試驗方案。與此同時,試驗教師學習了試驗方法:
1、制作月評價表,月評價表中有學習行為(包括:學習態度、課堂參與、合作學習等內容)、學習情況(包括:聽、說、讀、寫等內容)、檔案袋制作三大項,評分形成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總評。
2、英語表演“我能行”,在課堂上,經常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對話表演、召開英語表演“我能行”展示會。除了課本中的對話材料外,可自擬、自演小對話,提高學生語言交流的能力。
3、英語角。英語角是練習口語的實踐活動,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這一活動展開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活動中感悟英語,學會運用英語。
4、英語小報四年級以上學生辦報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從語言材料的收集到版式的設計都是學生主動參與,創造性的活動過程,這一活動的開展既能鍛煉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為其展示英語才華搭設舞臺。
5、爭當小老師,讓學生做一回老師,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設計多種形式的語言材料,用英語給大家講故事,背誦英語小詩、繞口令、唱英文歌曲、表演對話等,通過爭當小老師活動,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6、每日一詞一句,由專人負責每天在黑板上寫個英語單詞,讓學生記下來,教師定期對這些單詞進行檢查,在校內現眼地方設置每日英語,一天一句,作為月評價表中學習情況給予公正評價。
7、收集英語商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讓學生收集隨手可得的商標,認識到英語無處不在,培養學生善觀察、勤思考的意識,從而獲得成就感。
8、“夸夸別人、說說自己”主題班會。
9、開展檔案袋交流展示會。
10、匯報會。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英語學習的情況,同時也征求家長的意見
(四)、實施計劃,開展試驗
試驗工作的進展,大體可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3年3月—2005年7月,實驗研究階段。具體開展以下工作:
1、每年參加一次實驗專題研討會。
2、撰寫階段性實驗報告或論文。
3、定期參加全縣優質課、優秀課堂實錄、優秀論文實驗報告評比。
4、定期抽查學生檔案袋。
5、定期參加評比優秀實驗單位、實驗教師。
6、定期舉行學生繪畫、朗讀、書法、英語劇比賽。
第二階段:2005年9月---12月,總結階段,這一階段的工作是撰寫課題結題報告,專家組審評。
(五)、三年試驗,受益非淺
三年的教學評價試驗,我們上下求索,舉步維艱。雖無驚人突破,但卻受益非淺。
1、評價試驗促進了學生發展
自教學評價走進課堂,走近學生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情感,自主意識、合作精神、創新思想和綜合語言實踐能力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討厭學習英語的學生開始抬頭凝視老師,開始舉手躍躍欲試。喜歡英語的學生更是成為課內外的活躍分子,英語廣播室里、英語口語演講比賽中處處留有他們的活力與熱情;課堂因為他們的存在而變得沸騰,教材因為他們的運用而變得生動,學困生因為他們的牽引而變得自信,教師因為他們的注視而變得更加有活力。
2、評價試驗促進教師發展
自開展評價試驗以來,教師的教學心態、人格魅力、教研能力、教學水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樣急于求成、盲干,而是將更多的時間花在理論的學習與研究、方法的探討與嘗試上,所以我們的教學理念與評價觀念不斷更新,理論知識與評價經驗更加豐富。在不斷的反思與調整過程中,我們的教學藝術、教育教學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引導和激勵學生過程中,我們對學生,對工作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每當我們看到學生在課堂上舒展心靈、激蕩思維時,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3、評價試驗促進教材內容的拓展
在激勵評價的不斷作用下,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自主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與合作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強化和提高。他們會對同一個問題持不同看法、會用不同種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會從不同的渠道查找同一內容的信息、然后他們會相互交流意見,相互交換學習資源。這樣,不同的意見、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學習資源整合在一起,使原本僅一頁的知識就變為兩頁、三頁、甚至更多,使教材變的越來越豐富。此外,由于形成性評價涉及到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興趣、能力、方法等方面,這又從另一渠道充實了課程的內容。
4、評價試驗促進教學軟環境的建設
教學軟環境主要指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之間的關系以及課堂教學氣氛。自開展試驗以來,評價不僅發揮著診斷、指導、激勵的作用,而且將民主評價機制引進課堂,既讓教師評價學生,也讓學生評價教師;既讓學優生評價學困生,也讓學困生評價學優生。這種評價者之間的平等關系所帶來的好處是教師、學生和教材之間多邊的和諧交流、互動發展,從而使課堂更具有思想,更有活力。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勇于探究、樂于合作、不怕失敗、爭取成功。
5、評價試驗為構建評價體系打下良好基礎,為優化教學模式開拓了新的局面
在試驗中,我們建構了教學評價操作流程,制作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學英語評價手冊》
附:(評價手冊表樣)
表1、小學英語素質報告書
表2、學生自我評價表
表3、課堂互動評價積分爭表
表4、小學英語形成性評價學習內容評價表
表5、我最喜愛的每日英語和單詞集
表6、家庭作業反饋記錄
表7、小學英語形成性評價反思表
三、今后工作思路:
在試驗中,我們建構了教學評價操作流程,制作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學英語評價手冊》。經過三年試驗后,該課題已經在鎮內推廣,在中心校副校長楊承來的領導下,試驗小組增添了五位教師:覃萬和、向陽、沈紅超、陳銀艷、李風蘭。力爭在2006年5月申請結題。今后,我們將把該評價手冊逐漸在縣內推廣,為長陽縣的小學英語評價做出一點貢獻。
四、項目的組織成員:
課題顧問:王嬡英鄧守梅
課題組長:趙宜觀
實驗教師:向紅英覃萬和鄧長云
小學
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