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承接產業移轉總結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我市把承接產業轉移工作作為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發展質量、推進工業經濟轉型跨越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抓手,緊緊抓住國內外產業加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重大機遇,進一步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加快開發開放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各項工作進展良好。現將上半年工作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1.產業集群培育。以打造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千億級煤電化冶產業集群為重點,結合建設區域性新型建材基地、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基地、新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培育煤電材、煤電化、煤電治、石油煉化、農產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礦用及石油機械制造、電子元器件、現代高載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關聯配套產業集群,編制完成了《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市千億級煤電化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集煤炭開采、礦井建設、火力發電、新型建材于一體的煤電材產業集群初步形成;集甲醇、二甲醚、烯烴、聚丙烯等下游下品開發于一體的精細煤產業集群加快培育,以光伏產業園為支撐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以炭纖維復合材料園為支撐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加快培育,以節能疏水閥、大功率磁控管、智能切紙機、絕緣子緩沖器、礦用機械等產品為重點的現代裝備制造業集群,以棉紡加工、果品加工、食品制造為重點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以造紙、紙制品加工、紙箱包裝為重點的紙制品包裝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
2.特色園區培育。《市開發區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已經市級評審通過,按程序修訂完善后即可上報省政府審批。今年計劃培育的4個特色產業園區中,以中電科新能源開發公司500MW晶體硅材料加工、500MW電池片和500MW電池組件開發、2.8MW太陽能光伏發電示范項目為支撐的光伏產業園加快建設;以康博絲新材料公司160噸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線項目為支撐的半導體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園進展良好;以華煤集團60萬噸煤制甲醇、20萬噸聚丙烯科技示范項目為支撐的華亭煤化工產業園建設積極推進;以涇川華潤陶瓷公司投產的1000萬平方米中高檔裝飾磚生產線、涇川家園陶瓷公司西式瓦生產線擴建等項目為支撐的涇川陶瓷產業園初具雛形。積極推進園區體制機制創新,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努力建設工業園區、華亭工業園區2個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參與園區建設開發,積極探索建設工業園區、華亭工業園區2個“共建園區”。
3.示范基地創建。計劃創建示范基地3個。目前,以實施能源開發工程為重點,加快培育千億級煤電化冶產業集群,全力以赴推進五舉煤礦240萬噸礦井、邵寨煤礦120萬噸礦井、赤城90萬噸礦井及洗煤廠、唐家河煤礦400萬噸礦井、靈臺南川河煤礦300萬噸礦井、華泓匯金煤化公司70萬噸烯烴、隴能能源公司360萬噸蘭炭及40萬噸焦油加氫、華能集團20萬噸聚丙烯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力爭盡快建成隴東能源化工基地。以實施裝備制造業振興計劃為契機,以工業園區為重點,編制完成了《市軍民結合產業園發展規劃》,加快推進酒鋼集團并購重組豐收機械公司及出城入園、虹光公司高頻無極熒光燈生產線、亨達公司高速精密數控切紙機產業升級、榮康公司1萬只彈性阻尼緩沖器生產線等項目為支撐,建設裝備制造基地步伐加快。以涇川天纖棉業50萬錠棉紗生產線二期5萬錠等建設項目為支撐,引進實施一批補鏈產業項目,建設涇川棉紡基地。
4.招商引資組織。年,省承接產業轉移領導小組辦公室分解下達我市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到位資金40.17億元。至月底,我市57個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完成投資37.68億元,占省上下達責任目標的93.8%,提前實現了“過半”目標。上半年,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先后3次組織赴央企、、等地外出招商引資,對接催生了一批大項目的落地建設。積極參與了省上組織的赴、等地的考察對接和招商引資活動,通過洽談對接,達成了靈臺皇甫謐制藥公司刺五加種植基地等一批項目的落地建設。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1.制定實施方案,明確承接重點。根據省政府《關于加快開發開放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的實施意見》(政發〔〕11號)精神,緊密結合我市發展實際,先后制定印發了市加快開發開放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實施方案(平政發〔〕59號)、市年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實施方案(平政辦發〔〕101號)、市承接產業轉移指導目錄(平政辦發〔〕96號),明確了承接產業轉移的目標任務、承接載體及配套政策措施。按照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一批優質產業轉移承接載體、形成一批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培育一批戰略投資骨干企業的“四個一”目標,緊緊立足資源、區位、勞動力、環境等優勢,進一步明確了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任務。一是依托礦產資源優勢,積極承接資源綜合開發和循環利用項目,加快煤電化冶一體化開發進程。重點實施資源勘探保障、礦井產能提升、環保火電擴容、電力外通暢通、精細化工聯產、有色冶金延伸六大工程,推進煤電化、煤電冶、煤電材、石油煉化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能源工程建設。二是依托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積極承接技術轉移和配套開發項目,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實施振興裝備制造業行動計劃,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加快新型建材產品開發,培育區域性特色產業基地,努力推動傳統產業在規模、速度、質量、效益上全面提升。三是依托勞動力資源條件,積極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斷擴大工業經濟總量。大力拓寬就業渠道,承接、改造和發展棉紡服裝、家具制造、生產性服務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建設勞動密集型產業接替區。四是依托區域發展優勢,積極承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結構。積極主動承接國內外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轉移,加強品牌、技術、人才等資源的有效利用,承接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真空器件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全市工業轉型跨越新的增長極。各縣(區)按照市上的實施方案,也都分別制定了操作性強的具體方案,對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2.加強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市上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市政府有關部門和中省駐平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領導小組,抓好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督查指導和考核獎懲等工作,定期研究承接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建設,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信委,統籌抓好承接產業轉移的協調和重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加強協作配合,提高辦事效率,及時解決相關問題,齊心協力推進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為了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承接產業轉移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綜合組、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區、閩東南地區等五個工作組,建立了與有關省、區、市常態化的聯系通道和信息渠道,按區域確定了承接產業轉移重點,篩選論證招商項目,組織開展重大招商活動,及時反饋并跟蹤落實招商項目信息,做好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引資工作。對今年承接產業轉移的各項工作任務全面進行了細化分解,按照培育產業集群、培育特色園區、創建示范基地、加大項目建設、狠抓招商引資、創優發展環境6個方面細化任務20項,逐項分解落實到主抓單位,并明確了時限要求。對確定的承接產業轉移招商項目到位資金目標責任,按照各縣(區)、工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全面分解,逐一落實到具體項目上,確保了目標責任的順利完成。各縣(區)、工業園區按照“上下對口”的原則,也都及時成立了工作機構,健全了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網絡,明確了職責分工,將承接產業轉移的各項任務都落實到了具體的責任人員,靠實了工作責任,推動了工作落實。
3.認真調查研究,做好項目儲備。承接產業轉移工作作為今年工信部門承擔的一項新業務,必須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謀劃論證一批重大項目,為承接產業轉移奠定基礎。一是認真搞好調查摸底。按照市上制定印發的年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實施方案,為了切實在培育產業集群、培育特色園區、創建示范基地、推進項目建設、狠抓招商引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制定下發了《關于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項目調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分別設計了調查樣表,認真開展了承接產業轉移企業、項目和引進省域外來平投資企業家調查摸底工作。通過深入縣區和重點企業進行全面調查,全市共有承接產業轉移企業50戶,實施承接產業轉移項目45項,省域外投資企業家66人,為繼續深化合作開展承接產業轉移夯實了基礎。依托這些企業、項目和企業家,我們及時建立了市承接產業轉移企業庫、市引進省域外來平投資企業家庫,切實加強與承接產業轉移企業、企業家的經常性銜接溝通,通過他們及時掌握有關承接產業轉移信息,引進一批省域外企業家來平投資興業。二是切實加大項目儲備論證力度。制定印發了《關于認真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重大項目論證申報工作的通知》,按照“有中生優,無中生有”的工作要求,千方百計謀劃和論證一批承接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市承接產業轉移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托資源、環境等優勢條件,著眼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工業經濟總量擴張,以建立500億工業項目庫為目標,篩選論證承接產業轉移項目27項,概算總投資701.19億元,其中:西部閥門與流體設備制造基地建設、蒸汽系統流體節能設備產業集群引進等現代裝備制造基地2項,高頻無極燈產業化、高低壓開關柜產業化等電子真空器件制造基地7項,100萬噸電解鋁、20萬噸鋁型材等現代高載能產業項目2項,5000噸聚丙烯腈碳纖維、200萬米碳纖維復合材料抽油桿等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鏈延伸項目4項,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100萬噸二甲醚等精細煤化工重大工業項目12項,27個項目均編制了較為規范的項目建議書,為精準招商奠定了基礎。
4.主動搞好對接,加大招商引資。堅持以重大項目引進落地建設為目標,全力推進引強入平戰略,努力擴大開放開發。市上建立了以政府為指導、專業隊伍為骨干、中介組織為輔助、園區為載體、企業為主體的招商機制,實施產業鏈招商、專業招商、并購引資、增資擴股以及網上招商、中介招商和精準招商,引導重大建設項目業主引進戰略投資者,承接省域外產業轉移。一是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月日至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領四大班子有關領導、相關部門、縣(區)及工業園區負責同志,赴京向國家有關部委匯報工作,拜會了華能、中水電、中電科等有關央企主要負責人,銜接爭取項目,對接合作事宜,取得了預期的成果。月日,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領有關部門赴江蘇鹽城進行考察,深入江蘇悅達集團進行對接洽談,促進了酒鋼集團與江蘇悅達集團煤電化循環經濟項目戰略合作簽約。月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安徽蕪湖海螺集團公司總部,就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加快建設海螺循環經濟產業園問題進行了專題洽談溝通,達成了海螺水泥窯處理生活垃圾等建設項目的落地實施。二是切實加強與有關大企業的對接。認真落實北京企業家聯誼懇談會精神,采取電話聯系、發函征詢、登門拜訪等多種形式,先后與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陜西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上海鼎炘實業集團、安徽昊源化工集團等一批企業進行了對接洽談,初步達成了一批項目投資合作意向。三是注重利用節會開展積極對接。積極組織參加安徽兩省戰略合作及“安徽名優產品行”活動,編印了《市重點工業項目招商引資推介冊》,篩選工業制造項目16項,能源化工項目26項,冶金建材項目8項,對口開展了—阜陽對接洽談活動,搭建了兩地合作交流的平臺,總投資1.57億元的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建設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項目由崆峒區政府與海螺水泥公司簽約實施。全力籌備參加了第18屆蘭洽會,成功舉辦了第18屆蘭洽會工業園區崆峒山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推介會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蘭洽會共計簽約項目62個,合同引進資金457.6億元,其中年產100萬噸電解鋁、靈臺縣南川河煤礦400萬噸原煤生產線建設、涇川縣紅河油田百萬噸產能建設等承接產業轉移項目24個,概算總投資281.22億元,承接產業轉移取得豐碩成果。
5.強化調度指導,加快項目建設。市承接產業轉移領導小組辦公室切實發揮工作職責,建立健全了定期統計分析、信息通報等工作制度,加大承接產業轉移項目的督查調度。對重大建設項目,實行一個建設項目、一名包抓領導、一個推進班子、一套工作機制加快推進,逐項目、逐月制定了領導包抓推進行事歷,靠實責任,強化調度,促進項目順利實施。今年承接產業轉移重大建設項目中:崇信五舉煤礦240萬噸礦井建設項目已完成投資3.46億元,“五通一平”工程全面展開,35KV變電所建成投運,主井檢查孔施工至425m,風井檢查孔施工至290m;靈臺邵寨煤礦120萬噸礦井建設項目已完成投資1億元,累計完成掘進進尺1680米;赤城90萬噸礦井及洗煤廠項目已完成投資2.4億元,完成征地421畝,正在進行工業廣場平整工作,井筒檢查孔鉆探工程已完工,累計進尺3952米;靈臺唐家河煤礦400萬噸礦井建設項目已獲得省發改委“路條”,正在進行礦區規劃報審、可研、環評、安評報告編制及土地征用等工作;靈臺南川河煤礦300萬噸礦井建設項目正在辦理儲量備案登記,銜接審批《礦區總體規劃》,編制《礦井供電設計方案》等工作;華泓匯金煤化公司180萬噸甲醇項目及70萬噸烯烴項目中,180萬噸甲醇項目已經省上備案并列入國家發改委煤轉化示范項目,70萬噸烯烴項目已開工典基,首批525畝土地地勘已接近完成,正在進行辦公樓、宿舍樓地質勘探,總體設計正在修改完善,9個專利工藝包轉讓合同已簽訂6個,累計完成投資1.26億元;華能集團20萬噸聚丙烯科技示范項目已完成項目可研,安評已批復,環評工作已通過省上評審,工藝包采購工作正在抓緊進行,完成投資5330萬元;利友集團煤轉化循環經濟項目已完成項目初步選址,編制完成了360萬噸/年蘭炭、40萬噸/年焦油加氫兩個分項項目可研報告,項目已經省發改委備案;光伏產業園一期項目已完成地基支柱和地梁混凝土澆筑,正在進行地基砌墻,完成投資518萬元;2.8兆瓦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已完成光伏支架安裝、太陽能電池組建,所有配電設施安裝到位,目前正在布線,完成投資2100萬元;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園一期項目已完成鋼結構廠房及宿舍樓主體工程建設,正在進行辦公樓、廠區道路建設,廠區通往主干道橋梁已架通,完成投資8600萬元;涇川天纖棉業20萬錠棉紗生產線二期5萬錠建設項目完成投資5000萬元,正在實施主廠房主體工程;靜寧通達果汁公司果渣綜合利用項目已完成生產車間基建工
程,正在進行主體工程施工,完成投資1036萬元。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上半年,我市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受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形勢影響,部分大企業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企業精細化管理和產品市場拓展上,我們主動對接后通過招商引資承接其產業轉移的難度較大。
二是立足市情,依托資源優勢對接洽談的項目,投資方首要的條件是煤炭、石油、石灰石等資源配置,且投資要求的條件門檻高,而地方政府沒有資源配置權限,致使一些項目短期內難以落地建設。
三是從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本身來看,涉及的產業領域廣、范圍大,其核心和重點是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項目落地建設,日常業務工作頭緒繁雜,在加強與縣區、企業和部門對接聯絡、悉心研究政策、及時收集信息、主動掌握情況和對外招商引資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四是從承接產業轉移項目進展情況來看,我市承接產業轉移項目絕大多數是能源化工類項目,受國家產業政策影響,承接的一些重大項目特別是能源化工項目前期工作審批門檻高、程序復雜,進展不夠理想,部分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建設進展緩慢,未能趕上進度要求,短期內難以形成支撐工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五是從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體系建設來看,目前縣(區)及重點工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網絡還不夠健全,工作部署不夠到位,定期統計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堅持得不夠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切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緊依托礦產資源優勢、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勞動力資源條件和區域發展優勢,積極承接資源綜合開發和循環利用項目、技術轉移和配套開發項目、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加快煤電化冶一體化開發進程,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不斷擴大工業經濟總量,進一步優化工業結構。大力實施精準招商,組織企業積極參與,主動上門招商,精心謀劃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產業鏈條長的龍頭項目和精深加工項目,加快培育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千億級煤電化產業集群。
二是加強重點項目調度指導。嚴格落實項目責任制,完善工作措施,強化工作推進機制,認真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資金扶持,加快推進重大工業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40.17億元項目資金任務。按照“建成項目抓達標、在建項目抓進度、前期項目抓開工”的要求,對大柳、新安、百貫溝、華信等已建成的礦井項目,指導企業抓緊工作面布置和設施配套完善,力爭全面釋放產能,年內盡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對華泓匯金公司70萬噸烯烴、靜寧紙箱包裝產業園、華煤20萬噸聚丙烯、崇信五舉煤礦等已開工項目,指導企業科學組織施工,加快建設進度,縮短建設周期,力爭早建成、早投產;對赤城煤礦、天元240萬噸蘭炭、利友煤化工循環經濟等前期項目,抓緊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力爭盡快開工建設,加快形象進度。
三是著力提高園區項目承接能力。加快推進工業園區體制改革工作,不斷健全完善園區項目準入、土地供給、人才引進、融資信貸等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大力實施工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突出抓好路、水、電、通訊、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園區實施以標準化廠房為代表的基礎設施配套。大力推進產業示范園建設和項目入園落地工作,全年工業園區(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1.5億元,新入園千萬元以上項目40項。加快園區循環化改造步伐,努力把工業園區、華亭工業園區打造成“工業為主、商貿為輔、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高層次、現代化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特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