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作情況匯報3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我縣圖書館、文化館、鄉鎮(辦事處)評估工作按照省文化廳關于評估定級工作通知精神,堅持“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提升水平”為目標,對照省《圖書館考評辦法》、《文化館考評辦法》、《文化站考評辦法》,聯系實際認真查找存在問題。并以評估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建設內容、功能布局和設備配置,規范管理制度,提高服務質量和辦館、辦站水平。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文化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事業,把公共文化建設作為縣域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了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同經濟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使我縣的文化工作有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去今兩年,縣政府曾多次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文化工作,解決文化發展中辦公、經費困難等問題。縣人代會也把每年的公共文化服務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支出的問題列入議案,逐年得到落實。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到局、館(站)現場辦公,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鄉鎮把鄉村圖書室建設、農家書屋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一把手親自安排部署,分管領導主抓,保證了縣鄉村圖書網絡的正常運行和業務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加大投入,辦館辦站條件逐步改善
隨著縣域經濟的不斷發展,縣委、縣政府逐步加大對文化投入。縣政府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文化三館,于2009年投入使用。縣文化館建筑面積3378平方米,文化館現有在職人員57人,其中副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22人,初級職稱16人,其他工種18人。內設有美術書法攝影部、音樂舞蹈部、信息采集室、舞臺美術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編輯室、綜合辦公室等部室。2010年以來,文化館每年利用上級和地方配套免費開放活動經費20萬元,全部用于“百花藝苑”小舞臺活動室、美書攝影展覽廳、舞蹈排練廳、多媒體大講堂等免費開放文化活動。同時,組織業務人員深入社區、企業、學校、機關、鄉鎮開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常年堅持對文藝團體、鄉鎮文化站的輔導、業務指導。縣文化館年舉辦或參加上規模的文化活動達200場次,促使我縣的文化活動得到了蓬勃發展。通過我們認真自評、綜合考評結果,縣文化館達到國家三級館標準。縣圖書館館舍建筑面積3119平方米,館內設有:少兒閱覽室、書庫、書法家李乾山圖書室、綜合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老干部閱覽室、過期報刊室、籍書畫名人作品收藏室,全部對讀者免費開放。館內現有閱覽座席280個,其中少兒閱覽室座席100個,電子閱覽室接入光纖計算機53臺,文化資源共享工程設備設施齊全,館內建有局域網(圖書館業務管理系統)和業務系統自動化軟件。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40人,中專以上學歷人數占職工人員總數50%以上,中級以上職稱人數占職工人員總數40%以上,職工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年人均50學時以上。近幾年,圖書館員工在相關專業期刊上6篇,其中獲獎論文3篇。20萬元免費開放補助經費全部到位。文獻資源總藏量6.6萬冊,電子文獻藏量500種,圖書年入藏數量1000種,報刊年入藏量100種,視聽文獻年入藏量30件,地方文獻實行專人專柜管理,館藏中文文獻書目數字化率達90%以上。讀者服務工作扎實有效,堅持每周開館56小時,全年開館362天。館藏書刊文獻外借4萬冊次,堅持為特殊青年群體服務工作,注重社會教育活動,年舉辦講座、培訓活動18場次,堅持做好服務宣傳工作及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活動、全民讀書月活動、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宣傳活動等。認真做好基層業務輔導工作,特別是農家書屋管理員的業務輔導工作受到上級文化主管部門的多次表彰,綜合考評結果,縣圖書館已具備國家二級館的標準。縣文化站整體工作。我縣現有33個鄉鎮、辦事處文化站,十一五期間,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扶持下,實現了每鄉鎮、辦事處建有一所文化站的目標,文化站建筑面積均在300平方米以上,按照《河南省綜合文化站工作規范(試行)》達到省廳規定的建筑標準。及時足額撥付鄉鎮、辦事處公共文化服務免費開放經費,切實做到專款專用,建立監督檢查工作機制,保證鄉鎮公共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鄉鎮文化站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胡族鋪鎮成立了曲劇協會、皮影戲協會,排練了曲劇《魏晉夫人》;蔣集鎮文化站挖掘傳統“花挑舞”,3次參加省級調研,被授予“全國文化之鄉”;番城辦事處文化站整理傳統敘事長詩《郭丁香》,并排練成說唱戲曲,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9月份,我們按照省文化廳的通知要求,組織我縣33個鄉鎮、辦事處文化站參加全國第一次文化站評估定級工作,由縣政府牽頭成立評估定級工作領導組織,召開鄉鎮、辦事處負責人工作會議,組織專門人員進行培訓,我們本著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對鄉鎮、辦事處文化站逐一實地評估,我縣共有18個文化站達到國家規定的三級站以上標準,其中一級站三個,二級站五個,三級站十個,及時將評估定級情況上報省文化廳,順利完成了我縣文化站評估定級工作。
三、落實整改,促進文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雖然我縣整體文化工作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但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公共文化服務整體水平不高,文化人才青黃不接現象日益凸顯,公共文化投入不足,鄉鎮、辦事處文化站站舍挪作它用的現象還時有發生等方面。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上級制定的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站工作規范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落實整改,嚴格工作標準,完善設施建設,提升文化工作水平,為實現中原經濟區建設、“文化強縣”目標做出積極的努力。
第二篇 根據《縣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加強2013年中秋、國慶節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政食安委明電〔2013〕2號)的文件精神,我鎮將食品安全工作作為鎮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認真部署,采取了有效措施,切實做到宣傳到位,措施到位,點面到位,收到了明顯效果,得到了社會的良好評價。現將本次食品安全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認真組織,宣傳到位
一是迅速成立組織,成立了以鎮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食品安全領導及工商、市場等有關單位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并及時召開全鎮各村、鎮直各單位、各中小學單位負責人等會議,要求與會人員按方案迅速貫徹落實。三是積極宣傳,營造氛圍。利用過街橫幅、廣播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動員,強化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在全鎮上下形成濃厚的氛圍。
二、嚴密部署,措施到位
根據鎮食品安全檢查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一是各被檢單位自檢一次。要求所有個體、單位都必須按照縣政府食安辦對本次檢查的行業標準自我檢查、自我整改。二是各職能部門明確任務,分工負責。教育辦對全鎮中小學校進行檢查。公安、工商對所有副食銷售點、餐飲企業進行檢查。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對所有養殖、產品加工場所進行檢查。三是嚴格組織檢查驗收。由鎮主要負責人帶隊,分管領導、綜治、公安、教育、工商等單位參加,在全鎮范圍內進行全方位驗收檢查。
三、仔細排查,點面到位
對全鎮范圍內所有與食品有關的種養、流通、加工、餐飲的各個行業進行一次全方位安全檢查。做到一家不漏,一個攤點也不放過。共對全鎮164個食品企業、經營戶進行了逐一檢查,其中種養業53家,加工業56家,流通業35家,餐飲業20家。我們在檢查過程中本著對業主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對各家的有關種養飼料、加工的有關配料、外包的油鹽配料、副食銷售的產品進了全面仔細的檢查。在檢查中我們查出存在問題共6家,其中無衛生許可、未辦理營業執照的2家,均責令限期整改到位。查出銷售三無產品的4家,并對其三無產品全部給予沒收。對在校園內開設的小賣部,均要求限期取締。
四、落實值班制度,做好應急防范
明確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及聯系電話,公布投訴電話,保證通訊暢通,確保群眾舉報和發生食品安全問題能及時有效處理,對消費者的申訴舉報要及時調查,及時處理,不得推諉拒受。要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應急機制,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預警和突發事件的應對準備工作,防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對突發事件要做到快速反應、果斷處置。一旦發現可疑食品安全事件,要迅速采取控制措施和組織查處,最大限度減少危害,同時將有關情況迅速上報,不得遲報、漏報和瞞報。
五、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經過周密的部署和全方位的檢查,并在日常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員和精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沒有必要的食品、產品檢測設備,只能靠人工檢查等手段,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影響了檢查質量。二是沒有專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缺乏對假冒偽劣產品認定能力,無法輕易下結論。食品安全是件大事,必須長期抓,經常抓,尤其是臨近雙節,食品安全更顯重要,我們將以此次安全作為今后食品檢查的起點,不斷完善有關的規章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并列入到鎮黨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不斷加大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堅持嚴管重罰,確保我鎮食品安全合格衛生,為全鎮人民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
第三篇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鄉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來抓,從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高度,不斷提高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今年來,根據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大了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管力度,深入開展了十項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使全鄉的安全生產形勢得到了進一步的鞏。現將今年來的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組織機構建設情況
為切實做好2013年度的安全生產工作,我鄉根據實際,明確了工作重點,強化了工作措施,調整鄉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明確了鄉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按照片塊責任分工的原則,將全鄉的安全生產工作分為八片,政府一把手負總責,各工作片片長對所在片負總責,村主任對本轄區內各企業的安全生產負責,各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在年初就將《鄉2013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具體責任落實到每個單位和個人。
二、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
為抓好安全生產責任目標落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我鄉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健全了全鄉安監組織網絡。鄉政府成立了安監辦公室,負責全鄉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24個村(居)也相應建立了行政“一把手”任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配備了安全管理人員,各企業也配備了安全管理人員;二是層層落實了安全生產目標責任,逐級明確責任分工。鄉政府與各村(居)、鄉直各單位簽訂了《2013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36份。
三、安全生產宣傳情況
四月份底,全鄉開展了以“實施安全生產法,人人事事保安全”的活動。五月份,鄉政府結合打非治違組織人員在鄉人員密集區設立了安全生產知識宣傳臺,全面宣傳《安全生產法》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安全生產有關知識,懸掛過街橫幅、宣傳標語數十幅。四月底我們按照上級的有關要求,采用了靈活多樣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
四、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來,根據各級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全鄉各級按照責任分工,開展了春、夏、秋、冬季四次拉網式的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重點開展了道路交通、公共聚集場所消防、危險化學品、爆炸物品和煙花爆竹、建安企業、用電安全、學校安全及食品衛生安全整治。根據縣政府在全縣開展“安全大檢查”活動的精神,我鄉組織鄉直安全生產責任部門、鄉機關干部和各村人員深入到轄區內每個企業,全面開展了安全生產綜合整治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檢查了各類企業、個體業主37家,焊接切割6個攤點,中小學校14所,食品經營站(點)76處,煙花爆竹經營門店93家。
五、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和隱患整改情況
我鄉小型企業數量多,分布廣,企業職工流動性大,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水平低,給全鄉安全生產工作帶來了較大困難。歷年來,鄉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常抓不懈,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強化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大多數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意識有所提高,各項安全工作有專人抓,今年以來,全鄉未發生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但仍有各別企業業主無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對存在的事故隱患拒不進行整治,將政府的安監通知和各項工作安排置若罔聞,無證從事非法經營活動,如:鄉直小學個體非法接送學生車輛、張店村劉明祥麻灰廠、張店村張保平麻灰廠。我鄉曾多次對其進行整治,但其拒不整改,不按有關規定辦理經營手續,繼續從事非法經營活動。鄉政府在說服下進行監管,由學校與學生家長簽定乘車安全告知書。
六、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配合企業搞好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明確安全生產責任,使企業充分認識到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安全就是效益。
2、加大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各企業的法律意識。按照《安全生產法》、《省安監規定》的有關法律法規,依法加強對各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配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3、進一步鞏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的成果。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違章操作、違規生產的行為,消除事故隱患。總之,在一年來的安全生產工作中,我鄉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消除了事故隱患,但離各級領導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鄉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各級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確責任,加大力度,把全鄉的安全生產工作深入扎實、堅持不懈的開展下去,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確保全鄉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