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非公經濟份額提升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認真貫徹非公經濟“三十六”條和“四提升”會議精神,以“333”工程為抓手,以爭創“十強縣(市)”為目標,大力發展非公經濟,使全市非公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總量不斷提升,現就我市非公經濟快速提升情況報告如下:
一、年非公經濟基本情況
截止年底,我市私營企業已發展到906家,個體工商戶14922家,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實現總產值7.3億元,增加值46.7億元,占GDP49.3%。科技型企業得到全面發展,全市現有民營科技企業72戶,先后開發的62項科技新產品中有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有20項科技成果在全國、全省獲獎。農村經濟日漸活躍,先后建成農貿市場、興玻綜合市場等22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在農村發展各類專業村29個,專業戶1830戶,實現營業收入20多億元,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1.12萬人。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5億元,同比增長20%,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3.3%。
二、年非公經濟新增長點
今年在市開展“四提升”活動以來,我市非公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主要呈現以下幾點。
(一)非公規模企業經濟總量大幅提升。截止月底,我市非公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70.6億元,同比增長32.5%,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55.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3個百分點。預計全年非公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可達79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的的比重可達56%。
(二)各項非公經濟指標全面增長。年,預計全市中小企業、非公經濟實現總產值123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80億元;營業收入6.8億元;工業增加值28.9億元;利潤總額5.54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8.4%、19.5%、18.8%、16.3%和15.4%。實現稅收7350萬元,增長17.3%,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43.7%。非公規模企業實現產值79億元,占全市規模企業總產值140億元的56%;全市非公經濟增加值完成51.5億元,增長25.6%,占GDP比重達50%以上;全年新增非公企業160戶,總戶數達15743戶;新增非公規模企業25戶,非公規模企業總戶數達61戶。非公經濟已占到我市經濟的“半壁江山”。
(三)非公規模工業企業隊伍不斷壯大。截止年月底,我市新增非公規模工業企業25戶,總數達到61戶,占全市規模工業企業總數的78.5%,新增產值9.4億元,僅-月份,益海嘉里()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等6戶新增企業新增產值2.62億元。預計全年25戶新增規模企業可實現產值億元。非公經濟已成為我市工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四)大項目建設明顯加快。截止月底,我市非公企業大項目本年共完成投資5.7億元。其中益海嘉里()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項目完成1.7億元、華魯偉業板材生產線完成2.3億元、魯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果糖F55項目生產線完成投資8670萬元、晶海酒店建設項目完成1.5億元。項目進度明顯加快,魯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果糖F55項目生產線、東城建設機械有限公司、晶海賓館等已全面完工并正式投入生產運營,月份,益海嘉里()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項目也已正式投入生產。大項目建設速度的加快有力地拉動了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