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充分發揮人大職能 奮力助推新農村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人大領導2006年度理論調研文章--充分發揮人大職能奮力助推新農村建設
中共××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舉措和重要奮斗目標。××區現有農業人口百萬以上,屬典型農業貧困大區,區委三屆一次全委會、區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也具體提出了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為我們指明了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努力方向。作為地方權力機關,要緊緊圍繞這一大局,按照監督法的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將權為民用的理念傾注到關心、參與、監督“三農”上來,在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的同時,積極推動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奮力開創偉人故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
一、圍繞區貌區情,加強調查研究,提供決策參考
通過調查,近年來,××區農業發展取得很大成效,農村面貌有了較大改觀,農民收入明顯增加。但我區仍然是一個國定貧困區,解決“三農”問題面臨的難度非常大。例如: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較低;農民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農民低收入面還存在,截止去年底,全區農村人均收入625元的特困人員尚有7221戶萬人,約占農村人口的1.5%;農村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事業遠比城鎮落后,醫療保障制度不完善,農民一旦遇到大病,一個本來富裕的家庭就會即刻返貧,有相當多的貧困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比較突出;農村生活環境較差,村容村貌陳舊;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我們只有牢牢抓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歷史機遇,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真規劃,抓好當前,著眼長遠,加快發展,才有可能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最大受益者,從而對全市新農村建設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要把調查研究作為人大履行職能的基本功,貫穿于各個工作環節。要圍繞生產發展這個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前提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為區委的重大決策提供參考;要圍繞推進依法治區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開展調查研究,推進全區的政治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深入開展關于農村科技進步、農村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發展等相關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幫助基層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農村公共事業和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的較快發展;要圍繞農民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始終把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人大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屬,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加強調查研究工作、提高調查研究工作整體水平擺上重要位置,加強領導,創造條件,努力把人大機關建設成為調研型機關。常委會領導成員要以身作則,每年至少抽出一兩個月的時間,帶頭深入到基層、深入到代表和群眾中去,直接聽取代表和農民朋友的意見和建議。人大機關的各個辦事機構要從不同的角度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增強主動意識和創新意識。要組織駐區代表本著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審查決定地方的重大事項,為新農村建設獻計獻策。
二、圍繞協調發展,加強工作監督,提供物資保障
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現的重要內容。新農村的新,新在農村的發展能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和諧社會的要求。對農業大區——××來講,全面建設小康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只有農村的千家萬戶實現了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今后一個時期,人大對政府的工作監督應側重于農業和農村經濟方面。一是加強對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工作的監督,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監督。在連續多年對農村結構調整工作實施監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增強監督實效,督促政府大力扶持、發展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業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從調整種植結構入手,建立農業產業化基地,扶持、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帶動市場銷售,引導農民由溫飽型向效益型過渡,由增產型向增收型轉變,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加強對推進城鎮化建設工作的監督,加快全區城鎮化建設步伐,努力構建以城區為龍頭、以小城鎮為支撐、輻射帶動周邊農村的城鎮化體系,以城鎮化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特別要把工業化與城鎮化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柚子、松針等農業資源優勢,依托特色農產品搞工業項目開發,依靠工業項目建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速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開辟農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三是加大對招商引資和項目開發建設工作監督的力度,促進以前鋒工業集中區為龍頭的工業園區建設,構筑經濟發展的平臺,增創經濟發展的新優勢。督促政府把招商引資和項目開發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扎扎實實做好項目的篩選論證、立項審批、包裝推介等前期工作,善于捕捉信息和商機,創新招商引資的形式,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層次和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撐。
在督促政府加強農村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督促政府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督促政府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力度監管和規范農村學校收費,進一步改善農村辦學條件,減輕農民的教育負擔,逐步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保障水平。進一步整合農村各種教育資源,切實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大規模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務農技能和整體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轉產轉崗就業的能力。要督促政府積極發展農村衛生事業,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不斷增加投入,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和醫療救助體系,規范農村醫療服務,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看不起病”的問題。要督促政府增加對農村文化發展的投入,加強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督促政府逐步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投入,探索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社會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督促政府認真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積極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開展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創建活動,進一步發揮全國文明村——牌坊新村的示范作用,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農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會風貌。
三、圍繞管理民主,加強法律監督,提供法治保障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無論是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還是在發展社會事業和文化事業方面,都需要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新的形勢下我們充分發揮人大職能,助推觀塘鎮雙碑村建成全國民主法制建設示范村,進一步加強了基層民主和法制建設。區人大常委會把強化涉農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和推動農業產業升級作為監督工作的重點來抓,有效地促進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近年來,先后聽取了區政府關于《農業法》、《種子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等法律貫徹實施情況的匯報,并針對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的狀況,多次協調相關執法部門對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進行整頓和規范,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后要重點對《農業法》、《水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同時把實施法律監督同督促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委關于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決策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加強對普法依法治理規劃的檢查和落實,突出行業特點,加大法律普及教育力度;加強對《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引導村民有序參與選舉活動,保障農村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促進全區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要通過舉行代表聽證、公民旁聽、征詢意見等方式,察民情,聽民聲,聚民智,廣泛開辟民主決策的渠道和途徑。督促政府進一步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議事制度,開展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活動,讓農民群眾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加強農村法制建設,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增強農民的法制觀念,提高農民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社會矛盾,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為建設平安鄉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要加大對農村“減負”工作的監督檢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讓“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針落到實處,在減輕農民負擔中增加農民收入。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督促相關部門繼續認真落實和強化中央、省、市扶持農業發展的各項惠農政策,穩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各項改革,逐步建立能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良好社會環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規劃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藍圖,為今后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換屆后要深入領會、認真落實會議精神,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