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30周年有感解放思想與中國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30年前那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停滯、徘徊、迷茫的中國吹響了解放思想的號角,廣大干部群眾沖破“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重新思考什么是思想、怎樣完整準確地理解思想,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推進了黨的指導思想和各條戰線的撥亂反正,推進了全面改革和對外開放,推進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和觀念更新,從而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改變――一個同中國國情相結合、同時展同進步、同人民群眾共命運的生機勃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的東方興起。30年滄桑巨變,使我們得出一個重要的歷史結論: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只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社會主義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
一場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解放思想大討論
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是在我國重大歷史關頭發生的一場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討論,其實質是:粉碎“”以后的中國究竟向何處去?按照“兩個凡是”的方針,就是要繼續堅持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繼續維護“”的“左”的錯誤,那就只能使中國繼續陷入混亂和動亂。廣大干部群眾強烈要求撥亂反正,糾正“”的錯誤,開辟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道路。
引發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鋒芒直指“兩個凡是”,強調“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革命政黨的路線是否正確,同樣必須由社會實踐來檢驗”;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并不是僵死不變的教條,它要在實踐中不斷增加新的觀點、新的結論,拋棄那些不再適合新情況的個別舊觀點、舊結論”,絕不能“躺在馬列主義、思想的現成條文上,甚至拿現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無限豐富、飛速發展的革命實踐”,而要“勇于研究生動的實際生活,研究現實的確切事實,研究新的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這篇文章本身的鮮明針對性和它不同尋常的發表方式,使它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擁護,開了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先河。在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支持和領導下,從理論界到實際工作部門,從高層到基層,從城市到農村,一場席卷全國的真理標準大討論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極大地促進了全國人民的思想大解放。
思想的變革成了政治和社會變革的先導。真理標準大討論,為成功召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在這次全會上重新確立我們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為推進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為開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鄧小平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高度評價了這場討論的偉大歷史意義:“目前進行的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爭論”,“很有必要,意義很大”,“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他強調:“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他深刻論述了當前解放思想對撥亂反正、推進改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現實意義,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正確地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確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這篇重要講話,實際上成為實現偉大歷史轉折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成為重新確立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主要標志,成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宣言書。
解放思想使社會主義煥發蓬勃生機和活力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持續快速發展的30年,也是我們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當代中國首要基本問題解放思想的30年。解放思想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解放思想使我們認識社會主義的思維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破除“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破除前蘇聯那種僵化的社會主義模式觀念,堅持走自己的道路;破除長期以來超階段的“左”的框框,堅持一切從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出發;破除抽象談論姓“社”姓“資”的思維定勢,堅持“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破除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的傾向,堅持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一系列的“破除”和“堅持”,集中體現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真正奠定在現實的基礎之上.
解放思想把我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的理解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我們在深刻總結國際國內、歷史現實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澄清了對社會主義的許多曲解、誤解和教條化理解,加深了對科學社會主義本質和特征的科學認識。我們深刻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精神文明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
解放思想使我們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我們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的錯誤,不搞“全盤西化”,堅持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同我國國情和時代特征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的基本點,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總體建設布局,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其中,基本路線是總綱,必須毫不動搖地加以堅持;總體布局是基本內容,必須全面系統地加以貫徹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
解放思想使我們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解放思想使社會主義在中華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的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
黨的十七大標志我國的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決定我們必須把發展的新起點同時作為解放思想的新起點。總書記要求我們做到“四個堅定不移”: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而奮斗。在這四個“堅定不移”中,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是前提,是基礎,沒有解放思想的“堅定不移”,就沒有其他的“堅定不移”。
解放思想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實踐在發展,事物在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必須向前發展。解放思想應該成為人們思想的常態,什么時候思想僵化了,什么時候就要犯錯誤了;什么地方思想僵化了,什么地方就要落后了。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型期,機會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許多新事物需要我們去認識,許多新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許多新矛盾需要我們去處理,我們必須繼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拓寬思路、勇于創新,以新的思想解放促進新的發展,奪取新的勝利。
解放思想貴在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先進的活力源泉。要全面推進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和各方面工作創新。首先是理論創新,它是其他一切創新的思想基礎和政治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是我們解放思想、銳意創新的理論成果,又是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發展理論的新起點,我們要緊緊圍繞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問題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越來越豐富,并且以理論創新為指導大力推進各方面創新,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來越興旺發達。
解放思想重在實效。思想的解放要落實到事業發展上來,在現階段,最主要的是落實到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上來,落實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之中。尤其要緊緊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過程中,要注重調查研究,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不能坐而論道、流于空談;要注重開闊視野,從國內外的比較中吸收營養、拓寬思路,不能閉目塞聽、坐井觀天;要注重總結經驗,從成功和失敗的分析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能把已有的認識和做法絕對化、神圣化。從領導的角度說,要努力創造有利于解放思想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氛圍,鼓勵探索,允許失誤,保護創新。關鍵是發揚民主,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
解放思想的關鍵是尊重實踐和尊重群眾。要有在實踐中進行探索的勇氣。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既不把別人的本本和經驗當做教條,也不把自己以往的經驗和做法當做桎梏,一切由實踐作結論,一切“拿事實來說話”。要把尊重實踐和尊重群眾統一起來,把實踐標準和人民利益標準統一起來。人民群眾的實踐是我們認識和發展真理的源泉,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我們衡量是非得失的標準。同志說:“尊重人民實踐、從人民的偉大創造中汲取思想營養并上升為理論,是我們黨進行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30年解放思想的經驗告訴我們: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我們黨解放思想、不斷創新的強大動力和源頭活水。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自覺地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吸收豐富的養料而使自己的思想永遠富有活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真正生命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