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財政預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在中長期財政預算的引領下,財政部門可根據已核定的計劃優先順序,視未來財政收入情況預做財務需求評估,讓計劃與預算密切配合,提高預算的前瞻性,使整體資源獲得最有效的配置與運用。我國財政部門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國家經濟政策及發展目標、財政收支狀況及發展趨勢,確立一個3—5年期的財政支出框架,據此編制滾動預算。
關鍵詞:中期;財政年度;財政預算
編制預算不僅要立足于當前,保證本年度工作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而且要著眼于國家和部門的長遠目標。中期財政預算是經濟預測的基礎上,對中長期國家施政、發展和建設規劃,財政收支水平,重要項目前期籌劃等作結構性的整合,建立層次分明的財政計劃體系與基本框架,以控制年度預算,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保證國家政策的穩定和連續性為目標的一種預算管理手段。
一、中期財政預算的基本做法
中期財政預算有多種叫法,在國外使用較為普遍的名稱是“中期支出框架(mediumtermexpenditureframeworks)”,此外,還有“多年度期財政預算(multi-yearbudgeting)”、“中期預算(medium-termbudgeting)”、“支出計劃預測制度(expenditureplanningandforecastingsystem)”等叫法,但中期財政預算的基本做法大致是相同的(見圖1)。目前,OECD國家目前均已全面實行中程計劃預算,其中法國于1998年年底才引進中期財政預算制度,成為最后一個實行中程計劃預算制度的國家。
二、中期財政預算的類型
20*年財政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好字優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按照縣第*黨代會的總體要求和縣委第十二屆四次全會的工作部署,圍繞推進綜合配套改革、加速城鄉一體化、建設更加富強和諧秀美的成都西部新中心的戰略目標,著力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力爭在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加強財源建設上有新的突破;著力創新財稅征管機制,力爭在提升增長質量、增強財政實力、做大財政收入蛋糕上有新的突破;著力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力爭在優化支出結構、增強財力保障、加大惠民投入上有新的突破;著力推進財政法治化、科學化建設,力爭在依法理財、科學理財、建設“透明財政”上有新的突破,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收入既保持較快增長,支出又保障重點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當年收支平衡。
20*年,財政收支預算安排如下:全縣全口徑財政收入307,480萬元,比上年增長30%;扣除上繳中央收入和省級收入后,全縣地方財政收入194,404萬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地方工商稅收入49,312萬元,增長25.5%;耕地占用稅收入6,115萬元;契稅收入13,942萬元;所得稅收入(含個人所得稅)20,105萬元,增長32.5%;行政性收費和罰沒等收入21,361萬元;基金收入83,569萬元,增長25%。
根據以上收入安排,20*年全縣地方預算收入194,404萬元,加上中央稅收返還收入11,000萬元,增資轉移支付1,826萬元,免征農業稅補助2,019萬元,收方合計209,249萬元。減去專項上解932萬元,全縣當年留用財力為208,317萬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20*年全縣預算支出安排為208,317萬元。主要項目是:
——農林水事務支出6,562萬元,比上年年初計劃(下同)增長75%;
——教育支出32,393萬元,增長114.5%;
——科學技術支出2,164萬元,增長43.7%;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財政工作指導思想是;財政收入安排和財力情況;支出預算安排意見;全面完成20**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進一步增強財政經濟觀,促進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進一步增強公共財政觀,推動社會事業和諧發展;進一步增強財政績效觀,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能;進一步增強財政改革觀,開拓財政管理工作新局面;進行講述。其中包括:,切實履行公共財政職能,著力解決民生民本問題、加快產業培育,在稅源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做大做優財政“蛋糕”、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保障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在總預算柜架范圍內,體現三個方面的重點、著眼于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斷推進財政改革和體制創新,健全公共財政體系、圍繞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處理好“應收盡收”與涵養稅源關系,推動稅源建設走可持續協調發展道路、加大財政投入,培植新增稅源、強化資源整合,優化產業結構、堅持依法行政,大力組織收入、在行政管理和社會維穩方面、在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在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方面、在社會保障方面、不斷強化預算約束,嚴格預算執行,在部門預算編制中進一步完善分類定額標準,積極推進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發放、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逐步實現工資統發、大額財政性支出國庫集中支付等,具體材料詳見:
按照區委工作部署,20**年財政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全區經濟社會事業能快則快、好上又好發展主題,切實履行公共財政職能,著力解決民生民本問題;加快產業培育,在稅源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做大做優財政“蛋糕”;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提高公共財政保障能力,著力推進財政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推動區域建設、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一、財政收入安排和財力情況
為保障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持續、健康發展,20**年地方財政收入增幅確定為16%,在進一步夯實稅源基礎的前提下,體現適度增長,地方財政收入目標為15.66億元。
按照現行的財政體制預計20**年財力增長8%,全年區本級可用財力為10億元。
二、支出預算安排意見
各位代表: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縣*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見。
一、*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一)一般預算執行情況:
全縣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053萬元,占年初預算5830萬元的103.8%,比上年實績5316萬元增長13.9%,剔除農業稅免收因素實際增長19.2%。
一般預算收入中: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作關于某市200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6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請予審查。
一、關于200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5年,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和帶領全市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市委確定的工作重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推動了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市財政收入超額完成了預算任務,實現了市委、市人大提出的再升位目標,財政支出保證了各項重點支出需要,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一)全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在市四屆人大第六次會議上報告的全市2005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98747萬元,執行中,市財政局匯總區縣人大批準預算后,報市人大常委會備案的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91318萬元。根據快報統計,2005年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7672萬元,占預算的117.91%,比上年增加17522萬元,同比增長27.6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規模位居全省第七位。其中,稅收收入完成73098萬元,占預算的99.10%;非稅收入完成34574萬元,占預算的196.94%。全市上劃兩稅收入完成90941萬元,比上年增加15613萬元,增長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