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成本管治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同志們:
我院20*年政研管理學術研討會議就要結束了。會議圍繞“繼續解放思想,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的排頭兵”的主題進行學習交流。會議準備充分,交流活躍,效果很好。在此,我代表院黨委和院領導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積極撰寫論文、參與研討、為醫院建設發展出謀獻策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學術研討會議共收到論文46篇,領導專題講座稿5篇,經領導評議評選出優秀論文10篇,文章全部收集在《論文匯編》中供大家交流學習,匯編總字數超過12萬字。內容涉及理論研究、組織人事、群團工作、行政管理、醫政管理、經濟管理等多個領域。總結本次會議,我覺得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圍繞中心,突出主題”。今年上半年院黨委科學提出了“團結與發展”是我院未來發展的兩大主題,并組織實施了“繼續解放思想,踐行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排頭兵”的主題活動。本次會議論文內容基本上是圍繞我院“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加強團結”的中心任務展開的,可以說是對我院開展的“解放思想學討論”活動成果的檢閱。回顧論文交流內容,正如楊建春同志提出“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財富;認真就是水平,落實就是能力”的思想;李惠芬同志提出“技術是一個平臺,服務是一個過程,競爭是一種動力,文化才是一種源泉”的看法;謝育紅同志提出“高峰不是頂峰,發展才會成功;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建議;*同志提出“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創造力”論斷;葉敏濤同志文中說到“解放思想就是要搶抓機遇,尋求發展;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習慣思維和主觀偏見”的觀念;這些都真實地體現了以各位作者為代表的廣大職工觀念更新了,認識到位了,思想解放了。在本次研討會上,不少同志都能結合本職工作去調研、去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觀點和意見。為醫院科學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二個特點是“黨政結合,上下聯動”。本次研討會是我院第一次把政研與管理結合,在一起召開的學術研討會,同時院領導與中層干部、一線工作的職工、團員青年共同參與,上下聯動,各抒已見,初步形成了一種生動活潑的學術風氣,如陳旸同志調研了近年我院人才流失的現狀后,提出了“人才管理中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人才策略”的觀點;團委鄔麗娟同志在做了大量調研工作后,提出“創新志愿者活動,讓之成為教育和帶領青年的陣地和空間”;醫務科伍小英同志調查分析了6年來我院共152例醫療投訴的原因是發現“醫療質量和服務意識是醫療投訴發生的兩大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操作規范,加強“三基三嚴”訓練等對策;高飛同志所做的今年第二季度我院的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上看,病人對臨床科室的滿意度評價比對輔助部門的滿意度高,所反映的問題集中表現在看病藥費貴、看病等候時間長、就醫環境等方面;冼翠萍同志通過調研,提出了“病人痰菌復查率低是我院較突出的問題,抓好病人的痰菌復查,提高病人的管治質量,對全市結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觀點。調研類文章能理論聯系實際,既有對實踐工作的統計、分析、總結,又有對理性認識的提煉、疏理并形成正確的思路。這樣的文章越多越好,能提高認識,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個特點是“群策群言,百家爭鳴”。繼續解放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醫院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醫院是本次會議主題。大家能以主人翁的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對醫院的發展提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和觀點。醫院要和諧發展,必須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這是局黨委的要求,更是我院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溫文沛同志引入現代醫院管理新理論,提出了“遵循戰略管理原理,規劃醫院發展藍圖”的具體思路;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林志忠同志提出了“以建立門診醫生工作站為中心,優化門診業務流程,減少門診病人排隊時間”的思路;范培珉同志同時提出了“增強完善經濟管理系統支持,促進我院的管理水平”的觀點;鄺浩斌同志提出了“活躍我院網上‘醫院論壇’這個欄目”的建議;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特點是“圍繞中心,突出主題”;;特點是“黨政結合,上下聯動”;“群策群言,百家爭鳴”;要突出工作重點,狠抓工作落實;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人人爭當推動醫院科學發展的排頭兵;今年初,醫院黨委提出了“繼續解放思想,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的排頭兵”的號召,最近,黨中央提出了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要求,下半年,市衛生局黨委將在全系統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對學院學術研討會講話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在業務管理方面,徐琦同志提出“門診服務逐步向預防、醫療、保健、康復等多功能服務延伸”的思路;曾華志同志提出“在護理工作中實施人本管理”的理念;陳汝強同志表示“堅持以人為本,做到真誠關心職工”;梁國添同志經研究提出“優秀醫師的心理特質和行為習慣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長期人文醫學繼續教育的結果,一名好醫師應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提高醫師的醫學人文素質,逐步培養和形成良好的現代醫師職業人格”;鄺小佳同志在談到醫院人才發展時,提出“醫院人才培養應有規劃性和目標性;醫院人才培養應面向病人,面向臨床,培養大批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技術服務型人才、臨床醫學型人才”等意見,具體材料請詳見:
同志們:
我院2008年政研管理學術研討會議就要結束了。會議圍繞“繼續解放思想,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的排頭兵”的主題進行學習交流。會議準備充分,交流活躍,效果很好。在此,我代表院黨委和院領導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積極撰寫論文、參與研討、為醫院建設發展出謀獻策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學術研討會議共收到論文46篇,領導專題講座稿5篇,經領導評議評選出優秀論文10篇,文章全部收集在《論文匯編》中供大家交流學習,匯編總字數超過12萬字。內容涉及理論研究、組織人事、群團工作、行政管理、醫政管理、經濟管理等多個領域。總結本次會議,我覺得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圍繞中心,突出主題”。今年上半年院黨委科學提出了“團結與發展”是我院未來發展的兩大主題,并組織實施了“繼續解放思想,踐行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排頭兵”的主題活動。本次會議論文內容基本上是圍繞我院“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加強團結”的中心任務展開的,可以說是對我院開展的“解放思想學討論”活動成果的檢閱。回顧論文交流內容,正如楊建春同志提出“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財富;認真就是水平,落實就是能力”的思想;李惠芬同志提出“技術是一個平臺,服務是一個過程,競爭是一種動力,文化才是一種源泉”的看法;謝育紅同志提出“高峰不是頂峰,發展才會成功;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建議;程邦容同志提出“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創造力”論斷;葉敏濤同志文中說到“解放思想就是要搶抓機遇,尋求發展;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習慣思維和主觀偏見”的觀念;這些都真實地體現了以各位作者為代表的廣大職工觀念更新了,認識到位了,思想解放了。在本次研討會上,不少同志都能結合本職工作去調研、去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觀點和意見。為醫院科學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二個特點是“黨政結合,上下聯動”。本次研討會是我院第一次把政研與管理結合,在一起召開的學術研討會,同時院領導與中層干部、一線工作的職工、團員青年共同參與,上下聯動,各抒已見,初步形成了一種生動活潑的學術風氣,如陳旸同志調研了近年我院人才流失的現狀后,提出了“人才管理中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人才策略”的觀點;團委鄔麗娟同志在做了大量調研工作后,提出“創新志愿者活動,讓之成為教育和帶領青年的陣地和空間”;醫務科伍小英同志調查分析了6年來我院共152例醫療投訴的原因是發現“醫療質量和服務意識是醫療投訴發生的兩大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操作規范,加強“三基三嚴”訓練等對策;高飛同志所做的今年第二季度我院的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上看,病人對臨床科室的滿意度評價比對輔助部門的滿意度高,所反映的問題集中表現在看病藥費貴、看病等候時間長、就醫環境等方面;冼翠萍同志通過調研,提出了“病人痰菌復查率低是我院較突出的問題,抓好病人的痰菌復查,提高病人的管治質量,對全市結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觀點。調研類文章能理論聯系實際,既有對實踐工作的統計、分析、總結,又有對理性認識的提煉、疏理并形成正確的思路。這樣的文章越多越好,能提高認識,提高工作水平。
同志們:
我院20*年政研管理學術研討會議就要結束了。會議圍繞“繼續解放思想,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的排頭兵”的主題進行學習交流。會議準備充分,交流活躍,效果很好。在此,我代表院黨委和院領導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積極撰寫論文、參與研討、為醫院建設發展出謀獻策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學術研討會議共收到論文46篇,領導專題講座稿5篇,經領導評議評選出優秀論文10篇,文章全部收集在《論文匯編》中供大家交流學習,匯編總字數超過12萬字。內容涉及理論研究、組織人事、群團工作、行政管理、醫政管理、經濟管理等多個領。更多精品文章來自。域。總結本次會議,我覺得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圍繞中心,突出主題”。今年上半年院黨委科學提出了“團結與發展”是我院未來發展的兩大主題,并組織實施了“繼續解放思想,踐行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排頭兵”的主題活動。本次會議論文內容基本上是圍繞我院“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加強團結”的中心任務展開的,可以說是對我院開展的“解放思想學討論”活動成果的檢閱。回顧論文交流內容,正如楊建春同志提出“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財富;認真就是水平,落實就是能力”的思想;李惠芬同志提出“技術是一個平臺,服務是一個過程,競爭是一種動力,文化才是一種源泉”的看法;謝育紅同志提出“高峰不是頂峰,發展才會成功;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建議;程邦容同志提出“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創造力”論斷;葉敏濤同志文中說到“解放思想就是要搶抓機遇,尋求發展;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習慣思維和主觀偏見”的觀念;這些都真實地體現了以各位作者為代表的廣大職工觀念更新了,認識到位了,思想解放了。在本次研討會上,不少同志都能結合本職工作去調研、去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觀點和意見。為醫院科學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二個特點是“黨政結合,上下聯動”。本次研討會是我院第一次把政研與管理結合,在一起召開的學術研討會,同時院領導與中層干部、一線工作的職工、團員青年共同參與,上下聯動,各抒已見,初步形成了一種生動活潑的學術風氣,如陳旸同志調研了近年我院人才流失的現狀后,提出了“人才管理中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人才策略”的觀點;團委鄔麗娟同志在做了大量調研工作后,提出“創新志愿者活動,讓之成為教育和帶領青年的陣地和空間”;醫務科伍小英同志調查分析了6年來我院共152例醫療投訴的原因是發現“醫療質量和服務意識是醫療投訴發生的兩大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操作規范,加強“三基三嚴”訓練等對策;高飛同志所做的今年第二季度我院的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上看,病人對臨床科室的滿意度評價比對輔助部門的滿意度高,所反映的問題集中表現在看病藥費貴、看病等候時間長、就醫環境等方面;冼翠萍同志通過調研,提出了“病人痰菌復查率低是我院較突出的問題,抓好病人的痰菌復查,提高病人的管治質量,對全市結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觀點。調研類文章能理論聯系實際,既有對實踐工作的統計、分析、總結,又有對理性認識的提煉、疏理并形成正確的思路。這樣的文章越多越好,能提高認識,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個特點是“群策群言,百家爭鳴”。繼續解放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醫院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醫院是本次會議主題。大家能以主人翁的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對醫院的發展提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和觀點。醫院要和諧發展,必須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這是局黨委的要求,更是我院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溫文沛同志引入現代醫院管理新理論,提出了“遵循戰略管理原理,規劃醫院發展藍圖”的具體思路;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林志忠同志提出了“以建立門診醫生工作站為中心,優化門診業務流程,減少門診病人排隊時間”的思路;范培珉同志同時提出了“增強完善經濟管理系統支持,促進我院的管理水平”的觀點;鄺浩斌同志提出了“活躍我院網上‘醫院論壇’這個欄目”的建議;
同志們:
我院20*年政研管理學術研討會議就要結束了。會議圍繞“繼續解放思想,實踐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的排頭兵”的主題進行學習交流。會議準備充分,交流活躍,效果很好。在此,我代表院黨委和院領導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積極撰寫論文、參與研討、為醫院建設發展出謀獻策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次學術研討會議共收到論文46篇,領導專題講座稿5篇,經領導評議評選出優秀論文10篇,文章全部收集在《論文匯編》中供大家交流學習,匯編總字數超過12萬字。內容涉及理論研究、組織人事、群團工作、行政管理、醫政管理、經濟管理等多個領域。總結本次會議,我覺得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圍繞中心,突出主題”。今年上半年院黨委科學提出了“團結與發展”是我院未來發展的兩大主題,并組織實施了“繼續解放思想,踐行科學發展觀,爭當推動胸科醫院科學發展排頭兵”的主題活動。本次會議論文內容基本上是圍繞我院“解放思想、科學發展、加強團結”的中心任務展開的,可以說是對我院開展的“解放思想學討論”活動成果的檢閱。回顧論文交流內容,正如楊建春同志提出“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財富;認真就是水平,落實就是能力”的思想;李惠芬同志提出“技術是一個平臺,服務是一個過程,競爭是一種動力,文化才是一種源泉”的看法;謝育紅同志提出“高峰不是頂峰,發展才會成功;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建議;程邦容同志提出“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創造力”論斷;葉敏濤同志文中說到“解放思想就是要搶抓機遇,尋求發展;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習慣思維和主觀偏見”的觀念;這些都真實地體現了以各位作者為代表的廣大職工觀念更新了,認識到位了,思想解放了。在本次研討會上,不少同志都能結合本職工作去調研、去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觀點和意見。為醫院科學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第二個特點是“黨政結合,上下聯動”。本次研討會是我院第一次把政研與管理結合,在一起召開的學術研討會,同時院領導與中層干部、一線工作的職工、團員青年共同參與,上下聯動,各抒已見,初步形成了一種生動活潑的學術風氣,如陳旸同志調研了近年我院人才流失的現狀后,提出了“人才管理中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人才策略”的觀點;團委鄔麗娟同志在做了大量調研工作后,提出“創新志愿者活動,讓之成為教育和帶領青年的陣地和空間”;醫務科伍小英同志調查分析了6年來我院共152例醫療投訴的原因是發現“醫療質量和服務意識是醫療投訴發生的兩大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操作規范,加強“三基三嚴”訓練等對策;高飛同志所做的今年第二季度我院的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總體上看,病人對臨床科室的滿意度評價比對輔助部門的滿意度高,所反映的問題集中表現在看病藥費貴、看病等候時間長、就醫環境等方面;冼翠萍同志通過調研,提出了“病人痰菌復查率低是我院較突出的問題,抓好病人的痰菌復查,提高病人的管治質量,對全市結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觀點。調研類文章能理論聯系實際,既有對實踐工作的統計、分析、總結,又有對理性認識的提煉、疏理并形成正確的思路。這樣的文章越多越好,能提高認識,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個特點是“群策群言,百家爭鳴”。繼續解放思想,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醫院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醫院是本次會議主題。大家能以主人翁的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對醫院的發展提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和觀點。醫院要和諧發展,必須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這是局黨委的要求,更是我院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溫文沛同志引入現代醫院管理新理論,提出了“遵循戰略管理原理,規劃醫院發展藍圖”的具體思路;在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林志忠同志提出了“以建立門診醫生工作站為中心,優化門診業務流程,減少門診病人排隊時間”的思路;范培珉同志同時提出了“增強完善經濟管理系統支持,促進我院的管理水平”的觀點;鄺浩斌同志提出了“活躍我院網上‘醫院論壇’這個欄目”的建議;
一、中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興起的背景
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興起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背景。
(一)國際背景:全球化下新區域主義的崛起與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區域主義(Regionalism)最早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一般是指地理上彼此相連的國家或地區之間,通過政府間的合作和組織機制,加強區域內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互動意識。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貿易競爭的加劇和生產組織結構的重組,區域主義和“新區域主義”(NewRegionalism)進一步崛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諾曼•D•帕爾瑪教授在論著《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新地區主義》中首次提出新區域主義概念,主張通過“多方面的”、“開放性”的國家或地區之間的聯合,建立全面協調發展的國際新秩序。[1]新區域主義在西方國家產生了廣泛影響并形成了熱潮。在新區域主義的推動下,當今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以大都市區為重點,通過構建大都市區的各種制度、政策和管治機制,實現跨行政區管治的“大都市區域主義”和“大都市區域治理”改革正在進行。與此同時,“涉及不同層次政府和發展主體之間以及同級政府之間的權利互動關系”(Newman,2000),通過區域各種集團的對話、協調和合作,以達到最大程度地動員和利用區域資源的“區域治理”理念和區域合作實踐蓬勃發展。放眼世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區域合作和“區域一體化協議”正在盛行,由27個歐洲國家組成的超國家聯合體“歐盟”已成為當今世界區域一體化的典范;美、加、墨三國締結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及由此形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為了與歐盟遙相呼應的宏觀區域聯合體;東盟“10+1”的區域合作也正在積極推進;[2]跨國界或跨境的多邊經濟合作組織如“中華經濟區”、“新—柔—廖成長三角”、“瀾滄江—大湄公河地區的次區域經濟合作”等方興未艾。顯然,當今世界是一個全球化和區域化并行發展、全球主義和新區域主義共同崛起的時代。為了迎接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機會與挑戰,當今世界的新區域主義方興未艾,區域合作與區域一體化正在蓬勃發展,這給我國政府和學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如何應對全球化和區域化帶來的新挑戰和新問題,打造區域間合作的平臺,以提升區域競爭力,推動我國的區域協調發展和區域一體化進程?這是需要區域公共管理研究予以專門探討和回答的問題。
(二)國內背景:市場化下區域公共問題的凸顯與區域合作的推進古典經濟學的經典代表A•斯密認為,當自由市場經濟發軔之際,政區間的競爭就不可避免。在他看來,如果一個國家不能提供對產權的有效保護,那么,資本所有者就會遷往其他國家,從而促進國家間政區競爭機制的形成。因為“土地是不能移動的,而資本則容易移動。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產所在國的一個公民。資本所有者則不然,他很可能是一個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著于哪一個特定國家”。[3](P408)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濟市場化和社會開放化的背景下,區域間競爭已經出現并有愈演愈烈之勢。一方面,經濟發展中形形色色的地方主義、山頭主義等惡性競爭屢禁不止;另一方面,先發地區之間追趕式的激烈競爭此起彼伏。這表明,如何趨利避害,規范區域間的競爭行為,促進區域間的良性合作,是區域公共管理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同時,如何應對經濟市場化下大量區域公共問題的凸顯,也是區域公共管理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在傳統的農業社會甚至工業社會條件下,社會的公共問題相對單一,公共事務比較簡單,加之社會處于一個封閉發展的時期,因而國內某個行政區域內的政府能夠在自己的管轄權內較為得心應手地去解決和處理其內部公共行政問題,生產和供給相應的公共物品與公共服務,而無須尋求外部支援和相互合作。但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化的推進,許多地區的“內部”社會公共問題與公共事務已變得越來越“外部化”和無界化,跨行政區劃的“區域公共問題”逐漸凸顯,并有復雜化、多元化和規模化之態勢。[4]如跨國或跨行政區劃的環保問題、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人口與資源問題、流域治理問題、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區際法律沖突問題、地區穩定問題、流行病的防治問題以及區域發展的協調互動等等,已經遠遠超出單邊行政的能力域限,以往某個地方政府進行的單邊公共行政已無法應對大量的“區域公共問題”,而相關區域內由雙邊或多邊的地方合作或聯合治理便提上議事日程。在上述背景下,我國省際間、地區間的合作,如“長三角區域合作”、“環渤海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粵港澳大珠三角區域合作”、“珠三角經濟一體化”等正在蓬勃發展。[5](P10-11)這需要從區域公共管理的層面,研究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系列的區域合作機制、聯動機制等,以共同應對解決大量的區域公共問題。
二、中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發展
中國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發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