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創業匯報材料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據200*年調查顯示,*行政村黨員9111名,其中有勞動能力的黨員4405名,有1000多名農村黨員從事水產畜牧養殖、果蔬種植、創辦經濟實體、領辦經濟合作社等創業項目,占有勞動能力黨員的22.9%,還有相當一部分黨員有創業意愿,但受資金限制無法實現創業。而*農村黨員互助基金建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由黨員、黨組織義捐籌集而來,系當時基層黨組織專門用于解決部分貧困黨員生活困難的一筆資金。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農村困難群眾、黨員的社會救助途徑越來越多,互助基金的作用已經逐漸萎縮,有的鎮甚至從*以來就沒有使用過互助基金。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扶助黨員創業成為*委組織部一直在思考的一個課題。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創業富民,創新強省”戰略,扎實推進我縣“一城三地”建設,200*年11月,縣委組織部以建立農村黨員創業扶助專項資金為起步,積極探索并深入開展了黨員創業扶助工作。
——全程助推,力破瓶頸制約。創業啟動有資金。200*年11月建立農村黨員創業扶助專項資金,總額為200萬元,按照“扶新、扶優”的原則,對農村黨員從事符合*實際的生產經營項目、發展農村科技項目、引進新設施新品種新技術以及其他輻射作用明顯、能帶動群眾致富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為其提供貸款授信和貼息扶助。20*年2月發放首批“黨員創業卡”,為黨員提供貸款額度、優惠利率和貸款辦理綠色通道等幫扶。目前共有154名創業黨員和4個專業合作社黨支部獲得了1649.5萬元貸款額度,不同程度地享受貸款全額貼息和貸款利率優惠。創業項目有推介。制作了《黨員創業指南》,收集整理近年來我縣制定出臺的有關創業優惠政策、文件,介紹了相關金融知識及公開了相關咨詢服務電話,重點將40項適合黨員群眾創業的農業新品種和實用技術項目推介給農村黨員。去年以來已有三分之二的推介項目由340多名黨員進行創辦或領辦,其中有100多名黨員的創業項目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創業技術有培訓。以縣職教中心、勞動技能培訓中心為主體,各鎮黨校、成校等為輔助,并整合農村工作指導員、科技特派員、遠程教育專家、聯村干部、群團組織等力量,大力開展農村黨員群眾創業創新技能培訓,截止20*年10月,全縣農民創業培訓累計完成140個班次9984人(次)的培訓,使3900多名黨員掌握了各類創業技能并走上創業致富道路。
——全力服務,創新幫扶載體。創服中心集中服務。建立了以于城八字葡萄果業專業合作社、秦萬蘆薈專業合作社為典型的黨員創業服務中心,為黨員創業提供集中服務,目前已建立黨員創業服務中心8個。20*年將4個農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作為專項資金扶助對象,使創業扶助工作輻射了專業合作社的40名黨員和429名群眾,使黨員的創業經營活動由原來的“單兵作戰”向“聯合作戰”轉變。黨員干部聯系服務。建立黨員創業扶助工作的聯系制度,由縣、鎮(區)、村三級138人重點對受專項資金貼息扶助的創業黨員和專業合作社黨組織進行聯系服務。同時,在“樹創”活動“千名干部創業服務新實踐”中,縣領導干部與創業黨員群眾結對116對,部門機關干部及鎮、區領導班子結對創業黨員群眾866對。遠程教育延伸服務。在實施遠程教育“入戶工程”基礎上,在*黨建網建立遠程教育視頻點播系統,逐步形成網絡模式、廣電模式互為配合、互為補充的遠程教育“入戶”模式。目前全縣遠程教育入戶率達85.5%。大力開展“遠教助創業”主題實踐活動,據統計,截止20*年底受益黨員群眾達20918人次。
——全面提升,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幫扶承諾機制。廣泛開展創業黨員創業承諾活動,建立了黨員幫扶結對聯系制度,要求1名黨員結對聯系5名農戶,帶領群眾共同創業。目前,我縣194名受扶助黨員與982名黨員結對,此外還有*16名創業黨員與225*名群眾結成了創業幫扶對子,較好地發揮了黨員創業的帶動力。構建鏈式助創機制。探索建立了以“合作社黨組織+黨員產業大戶+黨員+農戶”和“農業龍頭企業黨組織+黨組織黨員骨干+黨員+農戶”兩條創業鏈,形成了以農業龍頭企業黨組織為導向,農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為依托、黨員產業大戶為核心、普通黨員為基礎、廣大農戶為延伸的創業體系,帶動黨員群眾共同創業致富。完善先鋒引領機制。建立“雙帶雙聯系”工作制度,鼓勵黨員帶頭創業、帶領創業,并積極引導創業能人向黨組織靠攏,全縣村干部聯系創業能人*80多人,600多名黨員創業能人聯系2100多人并已帶動400戶農戶走上致富道路。同時,在全縣組織開展十佳“創業先鋒”評選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創業先鋒在引領創業中的示范輻射作用。四是建立創業擔保機制。20*年6月,探索建立黨員創業扶助擔保資金,資金總額為150萬元,擔保貸款規模1500萬元,專項用于黨員創業貸款擔保,目前已為首批8名創業黨員提供擔保貸款40萬元,有效地破解了擔保難題。
我縣黨員創業扶助工作的開展,使農村黨員的創業動力和能力得到新增強,農村黨員和黨組織的創業帶動力和凝聚力得到新凸現,鼓勵創業支持創業的示范力和聯動力得到新提升,同時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高管信息》等先后對此
創建充分就業街道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要求的重要措施之一,對我市成功爭創“市充分就業縣(市)區”稱號,確保我市就業局勢長期穩定及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上級文件相關精神,并結合街道實際,我們積極開展工作,現將這階段所作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成立組織,制定方案。
為有效完成創建充分就業街道工作任務,街道成立了創建充分就業街道領導小組,其中以街道辦主任周嬡兒為組長,工業主任為副組長。在此基礎上還制定了街道創建充分就業街道工作方案,確定了創建目標、長期規劃及現階段的工作任務。目前,我街道共有2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根據《街道創建充分就業街道工作方案》,按照分批創建的計劃,確立了村、村、村、村、村、村、村和村這8個行政村為首批創建充分就業村,占到全街道的30%,力爭到2010年底,使這8個村達到充分就業村的標準;到2011年底,使居委會和全街道65%的行政村達到充分就業村(社區)的標準;到2012年底,使全街道100%的行政村達到充分就業村的標準,同時達到充分就業街道的標準。使全街道城鎮勞動力就業率達到96%以上,農村勞動力就業率達到92%以上,實現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和農村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低保家庭勞動力就業率70%以上的目標。全面落實各項就業再就業政策,使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有效援助,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夯實基礎,完善制度。
1、積極組織動員大會。我街道于5月5日召開動員大會,會議由工業主任主持,8個行政村的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在會上,鄔主任向各村負責人介紹了創建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務的艱巨性,要求各村做好宣傳工作,并對創建工作給予積極配合。
2、落實勞動保障場地。各充分就業創建村于5月中旬落實村級勞動保障場所,并懸掛勞動保障室牌子,其中勞動保障室面積不少于20平米。但由于每個村各方面設施的局限性,8個行政村中只有村實現窗口化服務。
站在這里,我的心是沉甸甸的。按照這次演講的要求,我將主要向大家匯報我自己成為一個xx人之后的感悟??墒?,我知道,我講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沈陽公司我那100多個工作伙伴們一年來的心路歷程。
我是2004年5月隨著沈陽公司的籌建,走進xx的。當時負責公司的人事行政工作。那個時候的沈陽,對xx品牌的認知度還很低,原創:我每天眼前看得最多的,是一個正在裝修的施工現場,并不緩慢的施工速度,卻無法緩解當時創業團隊的心急如焚;和我打交道最多的,是形形色色的供應商,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我們這個新企業的未來半信半疑;我在和媒體接觸時,很多人都是先在網上查過xx保險的背景后,才肯和我們正式接觸。那個時候,我苦惱過,甚至懷疑過自己的選擇是否激情多了,理性少了。
是對xx保險那獨特文化的不斷了解,讓我堅定了做一個xx人的信心。第一次見分公司郭總的時候,他的一句話讓我砰然心動,他說:“xx會給每個好想法一個舞臺,讓你把好想法變成好做法?!钡谝淮蔚酱筮B公司學習,更是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職場里高速發展帶來的氣象萬千;員工們勤奮進取煥發出的勃勃生機;領導們熱情服務中展現出的睿智和胸襟,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一個正在崛起的企業那巨大的生命力。也讓我看到了,這個企業的背后,那一眼看不到邊界的、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沈陽公司籌建班子的領導下,我們的籌建工作很快結出了果實,8月9日,沈陽公司正式營業了。那一天,我們的李xx總經理在全體員工大會上,講了一段話:“我們是為了解決問題走到一起來的,因為這是我們的價值所在;我們是為了克服困難走到一起來的,因為這是我們的快樂所在。以一顆xx心,做一個xx人,埋頭苦干365天,一年之后,你們會發現,今天在我們前面懷疑我們的人,大多數會被我們甩在身后!”
一年時間過去了,在xx公司的領導下,依靠xx保險精神的巨大感召力,依靠全體員工的持久戰斗力,依靠產品本身的獨特生命力,我們的市場從無到有,我們的隊伍從小到大,我們的能力從弱到強。不到一年的時間,沈陽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成功地躍居第二位!這些變化,記錄了我們的熱情,也記錄了我們的理性;承載了我們壯志凌云的夢想,也承載了我們腳踏實地的努力。原創:這些變化,是我們每一個人在創業中走向成熟的歷史見證。
我身為這偉大團隊中的一員,身為這偉大事業的一部分,也在這一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做xx人的轉變。
據200*年調查顯示,行政村黨員9111名,其中有勞動能力的黨員4405名,有1000多名農村黨員從事水產畜牧養殖、果蔬種植、創辦經濟實體、領辦經濟合作社等創業項目,占有勞動能力黨員的22.9%,還有相當一部分黨員有創業意愿,但受資金限制無法實現創業。而農村黨員互助基金建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由黨員、黨組織義捐籌集而來,系當時基層黨組織專門用于解決部分貧困黨員生活困難的一筆資金。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農村困難群眾、黨員的社會救助途徑越來越多,互助基金的作用已經逐漸萎縮,有的鎮甚至從*以來就沒有使用過互助基金。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扶助黨員創業成為委組織部一直在思考的一個課題。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創業富民,創新強省”戰略,扎實推進我縣“一城三地”建設,200*年11月,縣委組織部以建立農村黨員創業扶助專項資金為起步,積極探索并深入開展了黨員創業扶助工作。
——全程助推,力破瓶頸制約。創業啟動有資金。200*年11月建立農村黨員創業扶助專項資金,總額為200萬元,按照“扶新、扶優”的原則,對農村黨員從事符合實際的生產經營項目、發展農村科技項目、引進新設施新品種新技術以及其他輻射作用明顯、能帶動群眾致富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為其提供貸款授信和貼息扶助。20*年2月發放首批“黨員創業卡”,為黨員提供貸款額度、優惠利率和貸款辦理綠色通道等幫扶。目前共有154名創業黨員和4個專業合作社黨支部獲得了1649.5萬元貸款額度,不同程度地享受貸款全額貼息和貸款利率優惠。創業項目有推介。制作了《黨員創業指南》,收集整理近年來我縣制定出臺的有關創業優惠政策、文件,介紹了相關金融知識及公開了相關咨詢服務電話,重點將40項適合黨員群眾創業的農業新品種和實用技術項目推介給農村黨員。去年以來已有三分之二的推介項目由340多名黨員進行創辦或領辦,其中有100多名黨員的創業項目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創業技術有培訓。以縣職教中心、勞動技能培訓中心為主體,各鎮黨校、成校等為輔助,并整合農村工作指導員、科技特派員、遠程教育專家、聯村干部、群團組織等力量,大力開展農村黨員群眾創業創新技能培訓,截止20*年10月,全縣農民創業培訓累計完成140個班次9984人(次)的培訓,使3900多名黨員掌握了各類創業技能并走上創業致富道路。
——全力服務,創新幫扶載體。創服中心集中服務。建立了以于城八字葡萄果業專業合作社、秦萬蘆薈專業合作社為典型的黨員創業服務中心,為黨員創業提供集中服務,目前已建立黨員創業服務中心8個。20*年將4個農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作為專項資金扶助對象,使創業扶助工作輻射了專業合作社的40名黨員和429名群眾,使黨員的創業經營活動由原來的“單兵作戰”向“聯合作戰”轉變。黨員干部聯系服務。建立黨員創業扶助工作的聯系制度,由縣、鎮(區)、村三級138人重點對受專項資金貼息扶助的創業黨員和專業合作社黨組織進行聯系服務。同時,在“樹創”活動“千名干部創業服務新實踐”中,縣領導干部與創業黨員群眾結對116對,部門機關干部及鎮、區領導班子結對創業黨員群眾866對。遠程教育延伸服務。在實施遠程教育“入戶工程”基礎上,在黨建網建立遠程教育視頻點播系統,逐步形成網絡模式、廣電模式互為配合、互為補充的遠程教育“入戶”模式。目前全縣遠程教育入戶率達85.5%。大力開展“遠教助創業”主題實踐活動,據統計,截止20*年底受益黨員群眾達20918人次。
——全面提升,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幫扶承諾機制。廣泛開展創業黨員創業承諾活動,建立了黨員幫扶結對聯系制度,要求1名黨員結對聯系5名農戶,帶領群眾共同創業。目前,我縣194名受扶助黨員與982名黨員結對,此外還有*16名創業黨員與225*名群眾結成了創業幫扶對子,較好地發揮了黨員創業的帶動力。構建鏈式助創機制。探索建立了以“合作社黨組織+黨員產業大戶+黨員+農戶”和“農業龍頭企業黨組織+黨組織黨員骨干+黨員+農戶”兩條創業鏈,形成了以農業龍頭企業黨組織為導向,農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為依托、黨員產業大戶為核心、普通黨員為基礎、廣大農戶為延伸的創業體系,帶動黨員群眾共同創業致富。完善先鋒引領機制。建立“雙帶雙聯系”工作制度,鼓勵黨員帶頭創業、帶領創業,并積極引導創業能人向黨組織靠攏,全縣村干部聯系創業能人*80多人,600多名黨員創業能人聯系2100多人并已帶動400戶農戶走上致富道路。同時,在全縣組織開展十佳“創業先鋒”評選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創業先鋒在引領創業中的示范輻射作用。四是建立創業擔保機制。20*年6月,探索建立黨員創業扶助擔保資金,資金總額為150萬元,擔保貸款規模1500萬元,專項用于黨員創業貸款擔保,目前已為首批8名創業黨員提供擔保貸款40萬元,有效地破解了擔保難題。
我縣黨員創業扶助工作的開展,使農村黨員的創業動力和能力得到新增強,農村黨員和黨組織的創業帶動力和凝聚力得到新凸現,鼓勵創業支持創業的示范力和聯動力得到新提升,同時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高管信息》等先后對此
我是××縣涵水在街的一名普通個體工商戶,1986年我和妻子參工,在白衣糧站工作;1999年因國家糧改政策夫妻雙雙下崗,下崗后,在工商部門的指導下,在個私協組織的幫助下,先后干起了收購、加工及販運等業務,創建了“永紅牌”香米品牌,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為國家增創了稅收。在此,謹向關心支持“光彩事業”發展我的工商部門領導和個私協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受益“永紅牌”香米的廣大客戶和消費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茫茫商海創業路,幾多歡樂幾多愁。
回顧過去,我們在從事個私經濟的創業走過了艱難的歷程。1999年,我和妻子下崗后,失業的痛苦和沉重的經濟負擔使我們夫妻倆陷入了絕望之中,因為家中有年老多病的父母,讀書的子女,家庭基本生活難以維持,真是度日如年。
痛定思痛,窮則思變,就在家庭經濟處于危難的時刻,我和家人尋思,力求找到一條創業門路,以達養家糊口。茫茫商海生財之道何其多,但要找到適時我個人創業之途何其難。找何門路既合法,投資少,生財快,能迅速扭轉家庭經濟的貧窮面貌,一度時期陷入了觀望和沉思之中。觀望、沉思、希望交織在一起,最后決定買輛車搞運輸業務,這在當地還是個緊缺項目。于是找親戚朋友和信用社共借貸了10多萬元,買了一輛新東風車,開始了貨物營運。剎時間生意紅火,利潤豐厚??墒?,天有不測風云,由于自己不懂發動機工作原理和維修,加之管理不善,在一次長途營運途中發生了翻車事故,差點落得了車毀人亡,之后發動機又經常出故障,使業務銳減,一年下來虧損6萬多元,“偷雞不成倒失米”。錢沒掙回來,各位債主絡繹不絕,好話說盡,淚水流干,凄涼的景象不言而喻,從此不敢再舍望投資創業,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蒙發了外出打工的念頭,但仔細又想,夫妻外出打工一年所掙的積蓄也不過萬把元錢,10年之內也難以償還所欠的債務。不難想象,沉重的經濟負擔不但會毀了我們的家庭,而且會毀了子女的前程。真是旅步為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在這個關鍵時刻,個私協組織伸出了援助之手。鼓勵我不要泄氣,不要氣餒,并建議利用過去工作熟悉的行業謀發展,一位信貸員親友說:“你過去在糧站工作,應該很有經驗做糧食方面的業務,還是干本行的好,缺少資金我支持你”,當時我為之一震,尤魚得水,能有協會的支持、親友的援助,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決了心靈上的退堂和資金緊缺的壓力,原創:從而使我從頭起步,做起了小本生意,收購農副土特產品。從此家庭經濟得到了新生,“光彩事業”的生命得到了延續。
看準商機下猛藥,適應市場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