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臨床思維的培養

      臨床思維的培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臨床思維的培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臨床思維的培養

      臨床思維的培養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實習; 帶教; 思維能力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47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實習生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認識疾病,學習診斷和治療技術,為成為一名合格醫生打好基礎。要想成為合格的醫生,必需養成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在以往的臨床帶教中,筆者發現許多實習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不足,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醫學教育的核心[1],必需加強實習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現將帶教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思維的概念

      臨床思維是指醫生把患者的癥狀和體征與必要的輔助檢查結合起來,得出正確診斷和恰當治療的過程,是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多種思維的結合[2]。臨床工作中,不具備良好的臨床思維,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2 提高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臨床實習過程中,實習生要把在學校里學習過的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認識疾病的同時,學習臨床經驗和診療能力,為以后的臨床工作打好基礎。在實習過程中,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3]。醫生要想給患者正確的治療,必須先做出正確的診斷,所以實習生必需學習正確的診斷方法,而正確的診斷方法來源于正確的臨床思維。良好的臨床思維體現于一名醫生對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還體現在診療過程中的總結比較過程中[4]。良好的臨床思維是成為一名好醫生得必備條件,所以,實習生不僅要學好醫學理論,還要在實習中學會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

      3 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進入臨床實習以后,實習生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患者的癥狀不像書本介紹的那樣典型,實習生初入臨床,會感覺茫然不知所從,如何獲取患者的癥狀及體征信息,然后得出正確的診斷,是一個反向的思維過程。帶教過程中,筆者發現許多實習生思維片面,生搬硬套書本理論,不能正確地分析患者的信息,這就要求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要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教會學生詢問病史和查體,還要引導他們根據已有的理論知識由淺入深的分析病情,改變思維模式,促進學生從順向到逆向思維的轉變,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臨床分析和鑒別能力,避免工作中產生診療錯誤,為培養優秀臨床醫生打下良好的基礎[5]。

      4 加強臨床實踐教學

      無臨床實踐就無臨床思維的產生,只有多接觸患者,多參加臨床實踐,不斷地增加自己的感性認識,使思維建立在豐富的感性認識之上,才能提高自己的臨床思維能力。病房是實習生最好的實踐課堂,實習中要讓實習生深入病房,去觀察病情變化。筆者讓學生每人分管3~5張病床,每個學生都要仔細觀察病情變化,觀察治療效果,如果發現病情變化,要首先自己做出分析,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以提高實習效果。臨床帶教老師要加強床邊教學,教學查房是培養實習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最好途徑。查房時帶教老師要從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正確地詢問病史和查體,幫助他們由淺入深地分析病情,把基礎理論同臨床病例結合起來,在診治患者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臨床思維能力。教學中要結合患者癥狀及體征向學生提問,讓學生主動思考,改變學生跟著看卻不動腦筋的局面。教學中要提醒學生,一些細微的、不起眼的發現,也可能對明確診斷有重要意義[6]。

      5 引導學生進行病例分析討論

      帶教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疑難和死亡病例。這些疑難及死亡病例是很難得的教學資料,書本上是沒有的。筆者每周都在固定時間,由帶教老師選出科室里遇到的疑難病例進行討論,讓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提出解決方法,這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拓寬思路。由于受臨床經驗限制,學生們的分析往往停留在疾病現象的表面,帶教老師應對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及診治方法加以分析,并做啟發式的講評和總結,使學生從更深層次上認識疾病。通過疑難病例討論,使學生增加了臨床經驗,改變了以往的定向思維,對培養良好的臨床思維方式是有幫助的。通過病例討論,實習生可以從高年資醫生身上借鑒學習許多有益的思維方式,吸取教訓,開闊眼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7]。

      6 提高主動性,合理應用輔助檢查

      大量先進儀器已經應用到臨床,使許多疾病能夠得到快速診斷。由于醫療環境的惡化及醫生自我保護的加強,臨床上出現了過度輔助檢查的情況,過度依賴輔助檢查必然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還會讓實習生變得不動腦筋,認為只要有先進的儀器就能看病,而忽略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極為不利[8]。帶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不能讓學生過度依賴輔助檢查,要強調臨床思維的重要性,要讓學生認識到輔助檢查只是手段,要正確地診斷疾病,必須做好詢問病史、仔細查體、觀察病情基本環節等,才能有效地用好輔助檢查手段,提高自己的診斷能力和治療效果。

      7 搞好學術講座

      每周舉辦學術專題講座,營造學術氣氛,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提高實習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每周安排專家舉辦學術講座,把能提高實習生興趣又和臨床實踐密切相關的最新進展傳授給學生[9],幫助實習生了解醫學動態,掌握醫學新理論,對于掌握新知識,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臨床思維能力是每一個醫學生必需具備的基本能力,臨床帶教老師要不斷探索,利用多種方法加強實習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使他們在以后的臨床工作中能夠減少片面思維,成為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

      參考文獻

      [1] 楊波,王麗炳,彭泳涵,等.實習醫生如何建立正確臨床的思維[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6):1267-1268.

      [2] 王玉琦.注意培養良好的外科臨床思維[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26(1):2-4.

      [3] 江錦平,李雪松.實習醫師外科臨床思維能力培養芻議[J].白求恩醫學院學報,2007,5(5):319-320.

      [4] 汪建初,蒲澗,韋建寶,等.醫學實習生外科臨床思維的建立及意義[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8,30(6):1100-1101.

      [5] 江毅,肖聯平,田永剛,等.對學生進行臨床逆向思維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1(1):47,78.

      [6] 王挹青,施華秀,孫德軍.加強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體會[J].中醫教育,2006,25(1):40-42.

      [7] 王松,段春燕,王清.外科臨床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6):948-949.

      [8] 蘇庸春,于潔.實習醫生臨床思維能力的鍛煉與培養[J].醫學教育探索,2009,8(4):420.

      臨床思維的培養范文第2篇

      1創造性臨床思維及其目前在臨床帶教中的培養現狀

      醫學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同時也是一門對科學思維要求較高的科學。醫學科學在臨床帶教中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臨床思維的培養。臨床思維是指將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于臨床實踐中,對具體臨床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符合實際判斷的能力[2],這種能力是臨床醫生獨立解決臨床問題的基本保證。

      臨床醫學的實踐表明,臨床醫學是一門十分復雜的科學,疾病的實際表現多種多樣,尤其是隨著社會和環境的變遷,這種復雜性愈來愈明顯,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就需要通過疾病的表象看本質,不僅要具備一般的符合科學的臨床思維,還要具備所謂的創造性臨床思維。顧名思義,創造性臨床思維就是在常規臨床思維的基礎上更高一層的思維,它要求臨床醫生不能僅僅停留在觀察一般臨床現象,而是要洞察到臨床疾病的本質。

      創造性臨床思維是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然而,據我們觀察,目前很多醫院實習醫生對臨床思維沒有明確的概念,更談不上創造性臨床思維的培養,例如:有些實習醫生只是機械性跟著老師管理病人,開醫囑,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對臨床相關基礎理論和專科知識掌握不全,不能很好的發現問題,對病人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不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等等。出現上述現象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臨床思維的懶惰性。由于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在家里嬌生慣養,什么事情都由家人來安排,養成了思維上的惰性,對于觀察到的現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甚至把實習階段當成了消遣的好時光,把學本領長技能想當然地認為是上班以后的事,這些都是大錯特錯。此外,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臨床診療對于高技術醫療設備的依賴性日益增強,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醫學生思維的懶惰性;②臨床思維的被動性。由于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常常是使學生處于一種填鴨式的被動接受狀態[3],絕大多數學生在臨床教學中僅僅是被動執行老師的醫囑而很少問為什么,對于病人治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往往不加任何考慮就去問老師,這種被動的臨床思維不利于創造性臨床思維的培養;③臨床思維的混亂性。臨床疾病的診治是一個嚴謹的過程,正確的診治需要一個嚴謹的臨床思維。然而,在臨床實習中很多學生的思維都是雜亂無章的,面對問題的時候缺乏層次性和邏輯性,遇到診斷稍微困難些的疾病往往會覺得無從下手,只好以某某待查作為初步診斷。

      2培養創造性臨床思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創造性臨床思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很多時候,一個正確的創造性臨床思維不盡可以減輕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還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從這個意義上說,創造性臨床思維無疑具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當代合格醫生除了應具備與時展相適應的知識結構外,其創造性臨床思維的能力同樣要跟上時展的步伐。此外,由于社會發展和生存環境的變化,新的醫學科學問題層出不窮,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多樣性與不可測性,只有加強醫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才能使他們勇于面對疾病的挑戰,深入研究疾病發生發展的本質,使臨床科學不斷發展。

      總體上來看,目前我國大多數院校對醫學生創新性臨床思維培養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雖然醫學教育改革已取得較大的成績,但仍有許多工作需要進一步深入。當前形勢下,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對以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醫學教育的逐步普及,醫學生大量增加,導致醫學生就業壓力顯著增加,這就要求我們在醫學生的培養中,必須重視對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不僅有利于醫學生未來自身的發展,有利于我們國家醫學教育的發展,某種程度上也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創建。

      3創造性臨床思維的培養方法

      3.1拓寬知識面

      廣博的知識面是創新性臨床思維的基本要求。①這是臨床思維的自身特點決定的。臨床思維的研究對象是具體的人類疾病。由于人體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有機整體,因此人類疾病也具有復雜的多樣性,臨床表現也是千變萬化,這就決定了疾病的認識過程也是極其復雜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決策者要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②這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要求。創造性臨床思維來源于發現疾病的新情況,不能發現新情況就談不上對新情況的創新性思考,更談不上疾病的圓滿的解決。新情況的發現需要對疾病本身的相關知識有著熟練的掌握,它需要扎實的知識儲備作基礎。但現實情況是,現在的醫學生往往過分追求醫學科學的新進展而常常忽略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導致根基不牢,無法發現疾病的新情況。③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疾病的概念已超出了簡單軀體概念,它還包括社會的和心理的因素[4]。因此,作為一名醫生,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外,還要主動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生活知識和社會經驗等。這些知識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臨床思維具有重要意義

      3.2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臨床思維的鍛煉

      創造性臨床思維是相對于常規臨床思維而言的,正確的常規臨床思維是創造性臨床思維產生的前提,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臨床思維的鍛煉對于培養學生創造性臨床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我們的經驗,主要有以下途徑:①做好臨床教學查房。我們堅持每周主任查房制度,查房時針對具體的患者,系統辯證地對疾病進行分析,講解疾病的特點,講清楚其診治依據,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②重視典型病例的討論。典型的病例有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將所學知識融入到實際病例中去思考。每次討論前,要要求學生對于病例的相關資料作好充分的書面準備,學生擔當討論的主角,老師參與其中,在這種師生互動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認清疾病的特點和本質,逐步養成正確的臨床思維。③引入循證醫學概念[5]。循證醫學是一種理性醫學,它強調了客觀數據的重要性,早期引入循證醫學的概念對于培養學生的理性臨床思維,養成正確的臨床思維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3.3營造有利于培養創新性思維的環境氛圍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環境氛圍,創造性臨床思維的培養也是如此,良好的環境氛圍是培養醫學生創造性臨床思維的必要條件。作為教學醫院和科室,我們要積極創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臨床思維的條件,具體有兩方面:①在臨床病人管理方面要給與學生更大的自。從查房到開醫囑均由學生獨立完成,老師所起的作用僅僅是在最后的把關,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價值體現,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臨床積極性,激發創造性臨床思維;②在教學查房方面,要加強教學互動。教學查房是臨床帶教的重要環節,在此過程中要重視創造教學互動的學術氛圍,老師可以告訴學生自己關于某病的看法,學生也可以通過積極的思考告訴老師自己的想法,在這種師生互動的學術探討過程中,容易突破傳統思維,產生創造性想法,久而久之,養成創造性思維的習慣。

      綜上所述,創造性臨床思維的培養對于現代醫學生而言既有其重要性,也有其必要性,我們一定要重視臨床帶教過程中創造性臨床思維的培養。培養創造性臨床思維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最根本的就是要處處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臨床帶教理念不放,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臨床工作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臨床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醫生,才能使得我們國家的醫學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金仕瓊、劉學年.醫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及制約性因素探討中國醫學倫理學,2003,17(4):56-57.

      [2] 張福奎.臨床思維.中國醫刊,2007,42(1):76.

      [3] 黃炯強、雷建、胡明.實習醫生臨床思維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實用全科醫學,2005,3(6):540.

      臨床思維的培養范文第3篇

      【關鍵詞】中醫基礎;理論;臨床思維;培養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6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9-5375-01

      中醫基礎理論的授課對象是剛剛邁入大學校園的一年級新生,對于這些新生來說,中醫學是一門晦澀難懂的學科。而中醫基礎理論就是帶領學生邁入培養學生中醫特有的思維方式的基礎學科,是其他中醫學科的基礎[1]。因為中醫學是一門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思維方法的學科,其與各學科之間都是一脈相承的,所以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對于是否能學好全部中醫課程都有著積極的意義。而臨床思維是醫生在醫療過程中運用思維工具對患者和病證進行分析判斷并最終形成判斷決策,以探求疾病的本質與治療規律的思維活動過程[2]。目前的畢業生普遍存在中醫辨證能力較差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在課程的學習當中中醫臨床思維的培養沒有跟上,要培養學生的中醫臨床思維,應該從中醫基礎理論這門基礎課程開始[3]。

      1臨床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現在的中醫基礎理論的教學大綱所規定的目標是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即使達到了這個目標,學生也無法很好的為后幾年的學習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因為中醫學臨床思維的方法這個必須要重視的環節被忽視了。這門課是面對剛入學的新生的,而這些新生還習慣于邏輯性思維,感性認識事物,通過記憶和背誦來積累知識。中醫學的思維是思辨性思維,理性認知事物,通過思考來積累知識[4]。這種思維方式的變化會讓新生無所適從,造成學習時困惑較多,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

      2中醫學臨床思維

      中醫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思維方法,中醫臨床思維是中醫思維體系的一部分,核心就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5]。整體觀念就是看待世界時用一種普遍聯系,相互制約的思維方式,不僅把世界看作一個整體,還把每一個事物,每一個人都看作一個整體,而且人作為世界的一部分,不僅自身是一個整體,而且與周圍世界密切相關[6]。這跟西方醫學,把人體視為各個不同系統的組合來看待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辨證思維就是在面對病人時,不光著眼于病人的“病”和“癥”,更重要的是分析清楚當時病人的“證”。在中醫的理論指導之下,把病人各種癥狀有機聯系在一起并進行分類,根據中醫辨證模式,對疾病現階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勢做出綜合性的概括,并給出明確診斷和治療方法[7]。

      3臨床思維的培養方式

      31強化基礎知識的教育要想在浩瀚的中醫知識海洋中前進,扎實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這首先就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要熟練的掌握,只有教師自身業務熟練,知識豐富,才能更好的給學生進行講授[8]。在教學時,除要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外,更要運用原有知識遷移,形象生動的比喻,還要尋找到其和臨床思維的契合點并加以強調。這樣就能夠在理論知識的學習的同時培養起臨床思維的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也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于中醫臨床思維最好的培養方式就是臨證學習,邊觀察,邊思考。

      32多采用案例和討論醫案是最能直接反映醫生臨床思維的實錄。通過學習案例能夠貼近實際情況,有效模擬直觀場景,能夠克服課堂教學中從概念到概念的理論學習比較抽象的弊端,通過對案例的學習、思考和討論能把學生代入到臨床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于中醫學的興趣[9]。在對案例學習的同時,讓學生結合已學的中醫理論知識,通過查閱資料,自己分析案例,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并得出中醫初步診斷、給出治法、方藥、針刺、推拿,再進行課堂討論。教師負責對學生點評與總結。通過實踐能夠證明,雖然其中很多內容學生并沒有學習到,但通過學生查閱資料、主動學習及教師的指導和評價,學生可以對整個辨證論治過程進行學習和理解,這種學習方式既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中醫、深入思考中醫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中醫臨床思維。

      33多臨床見習中醫學是實踐性非常強,單純理論學習并不能讓學生對學科有一個全面充分的理解。應該讓學生早一點臨床見習機會,多一些臨床經驗。在見習之前,教師應對病例有所選擇,雖然多接觸不同病例有利于學生開闊見識,增加知識面,但是選擇病情簡單但又能突出體現某一中醫理論的病例更加能夠符合大一學生的知識特點,并能夠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10]。讓學生實地感受醫院的診療氛圍,自己動手收集病人的四診信息,親身參與辨證施治過程的討論與決策能夠讓其對中醫診療全過程留下深刻印象,建立并鞏固中醫臨床思維。

      新生入學后,就要培養,不斷建立中醫思維的方式,掌握辨證思維、整體思維等中醫獨特思維方式。當然,這種思維方式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在平日的授課和實際訓練當中經常加以引導。另外,中醫學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和傳統文化的了解掌握密切相關,要想學好中醫,需要廣博的人文哲學知識,這是建立中醫臨床思維的基礎。傳統文化的熏陶對提高中醫感悟能力大有裨益。學生加強中國傳統文化修養對建立中醫臨床思維也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聶婭論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臨床思維的培養[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04(72):134

      [2]周立美,劉艷嬌中醫臨床思維研究之現狀[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2,11(11):1291-1294

      [3]劉玉良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中醫思維、興趣和信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9(03):19-20

      [4]韓善夯,朱蓓蓓加強實習生中醫內科學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J]南方醫學教育,2008,12(04):25-26

      [5]朱玲玲中醫內科學實習帶教中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J]南方醫學教育,2006,09(03):33-34

      [6]魏鳳琴重視《中醫基礎理論》思維方法教學的體會[J]中醫藥導報,2007,04(04):112-113

      [7]段安中醫外科教學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02(02):132-133

      [8]張新霞,詹華奎以病案為基礎的學習(CBS)教學法在中醫專業本科生臨床思維訓練中的作用[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05(05):85

      臨床思維的培養范文第4篇

      【關鍵詞】  中醫急診學; 急診思維; 急救

      急診學是運用醫學理論和現代科學手段研究急危重癥的發生、發展變化規律和診療技術及救護措施的一門學科。急救意識的強弱和急救能力的高低是醫務人員、醫療機構乃至某個地區醫療水平的重要體現和標志,一段時間內中醫在社會上的形象是“慢郎中”, 許多人認為中醫大夫只能治療慢性病, 不能治療急癥、危重癥,這是由于種種歷史原因, 限制了中醫急救治療的發展, 釀成了這種令人擔憂的局面。從臨床教學角度看,作為培養中醫人才主體的中醫本科專業學生臨床急診思維、急危重癥搶救能力、中西醫救治能力普遍不足[1],畢業后不能很快適應臨床的需要。如何培養學生的臨床急診思維和急救能力是每個中醫臨床教學工作者面臨的嚴峻課題,筆者就幾年來在中醫急診教學中所作的探討及體會分述如下。

      1 熟知祖國醫學急診的發展概況及現狀,更新急診觀念

      作為中醫專業的學生必須了解祖國醫學在幾千年來治療急癥的歷史和為人類健康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在課堂上老師要重點介紹具有較大影響的歷史人物歷史著作及其影響,如:戰國時期《靈樞·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夕發旦死,旦發夕死”,“厥心痛,痛入以錐刺其心”這些都近似現代心肌梗塞、心絞痛的表現;東漢名醫華佗發明“麻沸散”廣泛應用于外科麻醉,堪為世界外科手術搶救急腹癥的先聲;晉代葛洪的《肘后備急方》的影響,以及金元四大家、明清醫家對中醫急診學發展的貢獻。而《靈樞·四時氣》記載的近似現代的“腹腔穿刺術”、 《中藏經》記載的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口對口人工呼吸法、《金匱要略》記載的近似現代的“胸外心臟按壓術”、《外臺秘要》和《備急千金 要方》記載的導尿術、宋金時代《圣濟總錄》記載的鼻飼術、明代《種杏仙方》記載的吸痰法[2],都足以說明祖國醫學有多種的甚至是世界最早的急診搶救手段。尤其20世紀中葉至今中醫急診的研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如:中藥對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治療、對流行性出血熱的治療都取得了顯著的療效,近年來各種攻關協作組的建立中藥對心腦血管治療的療效得到肯定,特別是流行性傳染病sars、h1n1的治療都取得了獨特的臨床療效,這些成績都是值得我們為之自豪和驕傲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必須向學生講明隨著現代科技和現代醫學發展,中醫學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作為中醫專業的學生必須要更新急診觀念,強化急診意識,為培養急診思維、急救能力作準備。

      2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急”的意識

      急診患者病情急、來勢兇險、傳變迅速,稍有不慎即可造成嚴重后果,危及生命,要時刻記住“急救為先” 的原則,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生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急診理念,急救的過程就是和死神賽跑的過程,比如對于“卒死”的搶救,必須在30秒內判斷患者是否有生命體征,然后果斷的進行心肺復蘇,因為本病的搶救黃金時間就是4~6 min,超過這個時間就會出現不可逆的腦死亡。

      3 以急診“思維方式”為中心, 訓練培養學生的診斷及鑒別診斷能力

      針對急診患者個體差異大、疾病癥狀往往暴露不充分、臨床診斷時間緊、資料收集可能不完整的情況,引導學生運用綜合的邏輯思維和辨證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 診斷及鑒別診斷從而進行有效的搶救。比如對于“神昏”的病人的急救,首先讓學生判斷出患者的意識障礙是“嗜睡、昏睡、淺昏迷、深昏迷”哪個階段,同時根據患者的病史、癥狀、體征來判斷是中風病(腦出血、腦梗塞)的昏迷、還是消渴病(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的昏迷,是癲癇持續狀態引起的昏迷,還是有機磷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昏迷等等,通過“神昏”一個中醫病癥把引起昏迷各個系統疾病的表現和體征都能系統復習歸納,隨著這種臨床急診思維方式的不斷培養,學生診斷及鑒別診斷能力也不斷加強。

      4 培養中西醫結合的急診思維方式

      急診工作的首要原則是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解除患者病痛,搶救垂危生命,而不能因為強求中醫治療卻背離醫學倫理道德,目前階段中醫急診仍以中西醫結合急診學為主要方向,教材中以中醫辨證救治為主體突出虛實辨證及急診必備中成藥的應用,但對西醫急救知識的敘述明顯不足,為了培養學生的臨床應急救治能力,在教學內容上我們根據中醫本科專業特點加強了中西醫結合急診的內容的講述,在中西醫結合的整體框架下既突出中醫急癥的基本理論與辨證救治又強調現代醫學的診斷與急救,將辨病與辨證結合起來。 所謂“辨病”應該包括辨中醫學的病與明確現代醫學的診斷兩個層次,所謂“辨證” 包括中醫學的三因制宜四診合參等與現代醫學的個體化治療相結合[3],因此培養學生要把中醫的急救理論和技術融入現代急救體系中,在實際工作中樹立“辨病與辨證結合、中西醫優勢互補”的中西醫結合思維方式,比如對“卒心痛”的講授,引起心前區或胸骨后疼痛的可以是“心絞痛”或“心肌梗塞”,也可以是“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還可以是“帶狀皰疹”;而“卒心痛”的表現可以是心前區或胸骨后疼痛,也可以是“胃痛”,也可以是“頭痛”,還可以是“牙痛”,臨床必須明確診斷;在搶救重癥“中風”昏迷的患者時西藥“甘露醇”的降顱壓的作用優于中藥,而中藥“安宮牛黃丸”開竅醒神的作用則優于西藥,把兩種藥同時應用于同一患者時,既讓學生看到了中藥“安宮牛黃丸”開竅醒神的很好的臨床療效,又體現了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所以培養中西醫結合的急診思維方式是培養臨床急診觀念的重要方面。

      5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中醫藥診治體系有深厚的歷史沉淀,是我們必須重視學習的,但由于人們過于強調繼承,習慣于從故紙堆里去找證據,長此以往,導致中醫急癥理論一直沒有重大突破。作為一門實踐醫學,中醫必然要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在實踐中不斷找出新的治療方法與手段;因此在培養中西醫結合的急診思維的基礎上,要加強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求學生牢固地掌握中醫的望聞問切、辨證論治、理法方藥,還要求其必須掌握現代醫學的視觸叩聽、藥理藥效、理化檢查,作為中醫專業的學生要充分掌握利用現代先進的醫學技術,不斷豐富自己內涵,掌握現代急救技術,創新中醫急救手段,為將來服務臨床做準備。

      總之,在現代急診醫學日新月異的今天, 通過中醫急診醫學的臨床教學培養中醫急診人才是中醫急診今后生存發展的關鍵環節,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急診觀念、急診思維、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使之進一步掌握急救技術、提高急救能力成為合格的中醫臨床急診人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 雁,李 鵬,王 新,等.中醫急診學臨床教學探新[j].醫學綜述,2008,14(10):1580.

      臨床思維的培養范文第5篇

      1 舊課程體系初步破除,課程優化整合

      “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要求從單一器官或系統的形態結構、生理、病理與病理生理、藥理直至臨床治療原則的縱向學習。我們根據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為主導,以疾病為基礎的原則,從腎臟的解剖結構到組織學超微結構,從腎臟功能與調節到腎臟疾病病理學與病理生理特征,直至臨床用藥及基本治療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機整合,避免了學生在學習疾病病理形態時忘記了正常解剖、組織結構的煩惱,老師也不必在課堂上占用較多時間重復和回顧學生學過的知識,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的脫節現象,使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連貫,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2]。

      2 教學團隊重組

      打破原有的以教研室為單位的教學隊伍組成,由治學嚴謹的學科帶頭人擔任模塊負責人[3],在各相關學院、教研室中選取教學經驗豐富、學識淵博、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擔任教改班的泌尿模塊教學任務,副教授及以上職稱占比80%以上,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3 教學方式多元化

      在泌尿系統解剖與組織結構、病理形態學課程中采用理論實驗一體化教學模式,使理論知識及時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并借助我校網絡教育平臺,營造多向的、自主性的教學環境。在機能實驗中采用“利尿實驗” 及“影響尿液的因素”綜合性實驗,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膀胱導尿、輸尿管導尿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而且能夠熟悉靜脈注射生理鹽水、葡萄糖、去甲腎上腺素、速尿和垂體后葉素等因素對尿量的影響及其機制等基本理論。在教學過程中引入PBL教學,通過案例的逐級分析和總結,模擬臨床的實踐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醫學常識及專業知識到醫學倫理等各層面培養醫學專業人才素養。

      4 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挑戰與對策

      (1)教學材料的缺乏是我們遇到的首要難題。教學團隊本著實用性和早臨床的原則組織撰寫了《泌尿系統功能與疾病基礎》,教學材料保證了知識的連貫性,本著以啟發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為主導的理念,編輯典型案例,融入到教材中,強調基礎與臨床的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集?w備課制度的貫徹和落實。教學人員分屬于不同教研室,模塊負責人需要協調解決集體備課工作。開課前以說課的形式進行,組織各專業老師對自己的授課PPT進行演示,聽取意見和建議,并進一步改進。對課程進度和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動物實驗所需動物等提前準備或做出說明,保障課程的順利開展。

      (3)PBL案例準備。泌尿系統模塊教學中所選PBL案例均出自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以綜合性腎臟疾病為原型,經臨床醫生初步編輯,再由教學團隊帶教老師審定和再加工,改編成適合學生使用的病案。不僅從癥狀分析、疾病發生發展、體格檢查、化驗檢查及其他輔助診斷手段、基本治療原則等多方面具有廣泛議題,鍛煉學生臨床發散思維,還要做到有趣味、有情節、有挑戰性。

      (4)考核方式多元化需求。我們對學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三基”考核仍然采用閉卷考試的傳統考核方式,并根據教學目標和大綱要求盡量做到分值合理分配,合理安排考核內容。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考察,我們通過引入病例分析的形式,提供以泌尿系統疾病常見癥狀如“雙下肢水腫”、“顏面及雙下肢水腫”“泡沫尿”、“惡心嘔吐”、 “腰酸腰痛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為主訴的病例摘要,要求學生做出初步診斷,列舉診斷依據,并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臨床癥狀進行病理、病理生理分析。另外對泌尿系統相關前沿知識的綜述寫作也在我們的對學生自學能力的考察范圍內。最終結合課堂小測試、學生課堂發言狀況及出勤率等方面形成綜合性評價。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