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技術部管理思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護理 重型顱腦損傷 肺部感染 GCS ADL
1 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標準①2005年~2009年收治的急性重型顱腦損傷(GCS≤8分)②年齡16~64歲③受傷至手術時間在24小時內④完成了完整規范的病歷病有出院后隨訪(2~3月)記錄可查⑤嚴重復合傷病例不在此列。
1.2 臨床資料 選擇符合上述標準共60例。30例開顱術后并發肺部感染,根據癥狀、體征、肺部X線檢查等確診,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32.2±1.57歲;無肺部感染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33.4±1.61歲。兩組平均年齡經T檢驗無顯著差異(t=0.138 P>0.05)。兩組病人均按《顱腦損傷臨床救治指南》[1]規定的手術指征、術式進行了開顱手術,兩組間有明顯的可比性。
1.3療效評定 ①以格拉斯哥評分(GCS)[1、3],對照兩組近期療效,評價生命預后。②隨訪2~3月以日常生活能力(ADL)[2、3]評價功能預后。
2 結果
2.1近期療效 術后第1天兩組GCS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第7天肺部感染組GCS平均7±0.35,無肺部感染組平均9±0.35,(T=13.2 P
2.2死亡率 手術兩周后肺部感染組死亡8例(26.67%),無肺部感染組死亡2例(6.67%)(x2=3.94 P
2.3隨訪2~3月
良好率(ADL1~ADL3):肺部感染組40.91%(9/22),無肺部感染組96.42%(27/28)(x2=16.1 P
不良率(ADL4~ADL5):肺部感染組59.09%(13/22),無肺部感染組3.58%(1/28)(x2=16.1 P
依據回顧性病歷分析,可見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并發肺部感染,對患者的生命預后和功能預后有非常明顯的副影響。
3 討論
3.1 肺部感染影響療效的機理及護理的重要性。肺部感染可影響氣體交換、血氧飽和度下降,使腦供氧不足;肺部感染體溫升高,使代謝增加,耗氧量增加,更加重腦缺血和腦水腫。體溫升高可導致腦屏障通透性的改變,引起酸中毒和神經組織刺激性氨基酸釋放量增加,自由基緩激肽增多,白細胞大量浸潤,全身及局部免疫力下降,從而加速了腦組織壞死[3、4],直接影響病人神經功能恢復和幸存者生活質量。對于肺部感染的預防和治療,優質、規范護理從來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臨床護士務應滿懷高度的責任感,發揮積極作用,以促進病人康復。
3.2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并發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有:①意識障礙各種反射減弱,甚至消失。②受傷早期嘔吐頻繁,嘔吐物、血液、血凝塊誤入氣管。③全身與局部免疫功能障礙。④進食困難,營養不良。⑤嗜煙或既往患慢性氣管炎者。基本預防措施如下:①改善病室環境,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保持22℃左右,相對濕度60%,并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1/d。②昏迷病人采取側臥或側俯臥位以利咽喉、口腔分泌物引流。③加強口腔護理。④每2~3h翻身、拍背1次有利于痰液排出。⑤加強營養,予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對于昏迷病人和進食困難者早期給予鼻飼。⑥必要時給予靜脈注射高價營養以提高機體抵抗力。⑦對神志清醒者指導病人進行有效咳嗽。
3.3肺部感染的治療及護理要點:①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術后第1天應進行血常規、血生化,包括血氣分析等各項檢查,對發熱病人行咽拭子,或痰培養及藥敏試驗,根據檢驗結果合理使用抗菌素,避免二重感染,加重病情。②對肺部感染病人進行小劑量短時間霧化吸入(長時間霧化可致病人血氧下降而加重腦缺氧[3、5] ),已達到稀釋痰液,減少局部炎性滲出的作用。③對嚴重肺部感染、昏迷病人獲痰液粘稠難以吸出者,應早期予以氣管切開,氣管切開術后應嚴密觀察呼吸變化,注意傷口有無出血、皮下氣腫、氣管導管及呼吸道內有無梗阻等。每日更換消毒內套管3~4次。更換傷口敷料,防治切口感染。套管口覆蓋雙層生理鹽水浸潤的紗布,以保持吸入的空氣有一定濕度,并防止灰塵或異物吸入,加重肺部感染。④保持氣管套管通暢,視呼吸情況隨時吸痰,為防止干擾正常呼吸功能和顱內壓突然增高,每次吸痰不宜超過15秒,并且盡量避免刺激氣管粘膜而引起劇烈咳嗽[3、6]。吸痰動作應輕柔,吸痰管插入氣管深度適宜,邊吸邊轉動,嚴防損傷氣管粘膜,若痰液粘稠可先行霧化再行抽吸。每日定期檢查肺部情況,如一側局部痰鳴音明顯,可將病人翻向對側,拍背后放平,深插吸痰管吸除分泌物[3、6]。對于昏迷病人要隨時保持頭顱與軀干在同一軸線上,以免氣管套管內口壓迫氣管壁引起出血、糜爛,甚至形成氣管食管瘺[3、6]。對于采用氣囊氣管套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病人,亦應每日定期放開氣囊,以免長時間壓迫氣管壁,造成氣管壁軟化,缺血性壞死及氣管食管瘺。總之,氣管切開術在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病人腦缺氧、腦水腫,以及肺部感染中是極為重要的措施。但是,若護理不周則弊多利少,會造成諸多嚴重并發癥而危機病人生命,應引起醫護人員高度重視。
參 考 文 獻
[1]江基堯,朱誠主編.顱腦損傷臨床救治指南[M].第1版.上海: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2.
[2]王忠誠主編.神經外科學[M].第1版.武漢: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689.
[3]江基堯.朱誠主編.現代顱腦損傷學[M].第1版.上海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1999,260,406-414.
[4]Dietrch WD,Busto R,Hauey M. The importance of blood-brain barrier following cerebrl ischemia J Neuropathol EXP Neurol,1990,49:486.
檔案作為發展記憶的基石和歷史的原始記錄,提供服務是其永恒的主題。文書檔案的檔案資料,經過收集、整理、有序地保管起來,再由使用者把貯存的信息散發而出,科研和管理工作。它是客觀形成的,是確鑿的原始材料和歷史證件。“今世賴之以知古,后世賴之以知今”。由此,檔案不只是一種歷史但是在電子化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將探討文書檔案管理信息的電子化的優缺點,同時對其劣勢提出解決辦法。書檔案重要的內容是社會發展歷史。它通過歷史的客觀記錄,來反映在某一時期領導的決策、部門建設、研究開發、問題處理等的過程和成果。文書檔案管理是檔案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化的到來,使人們進入了電子網絡時代,許多的信息通過電子網絡管理和傳輸。案管理實現了從外部的目錄管理到內部的內容管理,并且實現了信息系統的工聯,人們可以交流共享同級部門之間的信息,也可以交流共享歷史不同時期的信息。電子傳輸,資源共享,提高了部門之間的了解,增強了業務聯系。檔案信息化配套機制初步完善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規章制度。為了加強院檔案信息化工作,先后制訂并實施了檔案立卷歸檔暫行規定等文件制度,保證了檔案信息化工作持續、健康、穩步的向前發展。.形成了全員參與的工作局面。訴訟檔案歸檔軟件的開發和應用,改變過去少數人參與歸檔的局面,使檔案信息化成為全員參與的工作。檔案信息化的質量直接由內勤、書記員、檢察官等所有訴訟流程參與人員決定,而且環環相扣,責任更加明確,促使人人參與。
形成了與技術部門相互依托的銜接機制。基層院檔案室和技術部門在開展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技術上、工作上相互依托、優勢互補的關系。檔案部門具有檔案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員,是信息資源的匯聚地,具備一套完整的信息收集的機制和體制,是技術部門開展信息化建設所要尋找的理想的合作伙伴。而檔案部門在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中,設備、人員等技術力量都較為薄弱,必須依托技術部門的信息技術裝備和計算機專業人員,兩者形成一種緊密合作、優勢互補的態勢是檔案信息化建設成功的要件之一。檔案部門和技術部門通過多年合作,基本實現了所有檔案的案卷級目錄機檢、部分檔案的文件級目錄機檢和部分檔案的全文機檢,積累了大量的電子信息,也積累了電子檔案生成、整理、移交、歸檔、利用等實踐經驗,為檔案管理的高效優質運行提供了技術保障。部門之間的信息無法達到及時的交流和共享,大量的文書檔案像古董一樣閑置和保存著。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信息化的到來和網絡的發展,方便人們通過計算機進行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利用電子網絡傳輸資源。電子傳輸可以在瞬間完成大容量信息的傳遞,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的工作特點。比起傳統的手工傳輸或者是交通工具輔助傳輸,它所起到經濟效益是無法估量的。網絡化的應用更是擴展了信息的傳遞范圍,人們以網絡為載體進行資料的傳輸,并且相關資料存放在相應的資料庫內,人們可以通過協議進行網上檢索和資源的共享,查找、利用更加便捷。第三,收集、整理,是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檔案部門要改變“坐等待收、守攤待用”的傳統作風,主動服務上門跟蹤收集,輔以文字說明的記錄,然后歸檔、保存,以今后的發展留下寶貴的資料。
現在的社會活動越來越多,發展規劃、教育改革、干部選配,小到節假日舉辦書展、讀書會等等,都應該派出專門人員收集文字資料和圖像資料,從中找出規律的資料和數據,整理好后,立卷、歸檔,以備他日為教學科研、黨政管理和編史修志服務。子化文書檔案管理人員技術水平有限,不能適應電子化進程的需要。電子化管理中出現了復合型人才奇缺的尷尬局面。第四,電子文件兼容問題。隨著信息化得普及,電子文件的問題凸顯,其中電子文件不兼容的現象尤為明顯,電腦軟件開發的通用性差,網絡化時代已經到來,為檔案價值的實現提供了良好的客觀條件。目前,單位的機關科室,但許多都是掛靠黨群、紀委部門之下,只有執行的職能而無決策的權力,這種上世紀的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適應網絡時代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深化高校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要堅持模式創新、思路創新、手段創新和實踐創新,讓高檔的檔案管理事業呈現出生機與活力。
你們下午好!
年,整個工程技術部的運轉是正常的,嚴格執行公司的管理制度。下面由我對工程技術部年的工作情況作一個簡單的總結。
年完成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新項目開發
1)完成新項目64項,已確認量產14項,其中11個項目也在小批量試裝。
2)從年年初至今,現已完成模具124付,新項目模具102付,其中備模22付。工裝夾具70多套
3)和正在開發中如德賽西威M11,匯博A21指針,偉世通c303指針也正按進度進行等。
4)一些潛在的項目如偉世通KZRF、P32,大陸公司BP31、航天科技ZB197等。
二、技術部交底工作
1)完成現有各類工裝靠模的編碼歸類。
2)完成重點項目的技術資料的整理并及時簽認報批,如延鋒偉世通CD345eser批準,日精初物樣件確認等。按照項目的進度,一些資料也在評審中。
3)完善各個新品的重點難點的實施合理性方案,如P32指針模具加工,HA指針結構更改,等。
4)按實際進度完成各個客戶的樣品交付,共送樣200多種,確認樣品90多種,其中40多種產品已批量生產。
5)編制和完善(裝配、燙金、注塑、設備、檢驗)工藝指導書共完成工藝文件430份,其中有修改130份,翻新220份,新項目80余份。
三、技術更改和創新
1)優化了復雜的生產工藝,更改了指針平衡片由多片更改為1片,如:“178指針,156里轉針,P003指針等”。
由以前的裝配困難,現在更加簡單。更改指針零件結構,“如136B指針,156小針等”
2)改進了燙金工裝:已有一臺燙金機器已經試改成功,還有2臺機器也正在增加。還改進了打膠水工裝,明年還將陸續改進像熱鉚,飛邊等一些工藝。
3)現場工藝文件更合理化的歸檔,還用使用塑封保存。
4)還更改了155K系列的大小指針,為指針自動裝配,自動燙金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產品的質量。
5)今年又增加實驗室和檢測人員,并投入了設備。使用光譜儀分析,檢測指針的均勻度數據,軟件方面,本部首次運用lts燈光分析軟件,為我們開發新品累計的經驗。
6)我們還首次使用新材料,國內第一款免測壓入力指針7d1,此指針已經申請了專利。
7)還有專業技術人員和工程師的加入,充實了工作力量,為我們以后的工作提供后備人才。
工作中的不足:
1)技術部人員多數為新學員,工作能力方面相對單一,我們需要加快提升自身綜合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尤其在控制管理流程需加強學習,目前技術人員對公司制度(程序)的了解和執行程度距離公司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新學員,更需要加強公司制度(程序)培訓工作。
2)質量控制方法手段需改進。在去年的有些項目的質量過程控制方法還存在不足,管理思路不清晰,控制重點不突出。
3)與各個部門的協調工作及交待項目內容,需進一步加強。
4)對于一些日常需歸檔的資料存在拖延現象,個別內容填寫不規范,如:尺寸圖紙、ppap、工藝卡等。
未來的打算和要求:
一、增強責任心:
1)工程技術部發揚每個技術員的吃苦耐勞精神,增強責任心。在工作之余加強學習,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按時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時間,堅守崗位。保證能夠按時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每一項任務。“我們都是年輕的技術員,經驗不足,所以對待工作毫不敢怠慢!”
二、改進工作方式:
1)工作方法: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現的問題記下來,以便吸取經驗教訓,遇到疑難問題要及時的檢查并與其他部門溝通,耐心的聽取他人提出的建議。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多用公司的程序,步驟,以便為今后更好的服務于工作。
2)工作方式:在接到每一個項目前,我們先擺正自己的態度,樹立工作目標,然后再投入到每一個工作環節上去,在每一個時間進度中要經常的提醒自己“這一階段我是否已經完成?”
【關鍵詞】 鐵路 公安 現場勘查 實時 原理
一、系統實現的技術原理
1.1 系統設計目標
本系統設計的目標,是完成指揮中心實現遠程地、實時地了解各基層所隊現場勘驗、檢驗鑒定等工作進展,以便于及時的指揮調度、分配布置警力、安排任務,為案件偵破工作爭取時間;同時可以加強偵察部門與技術部門之間的即時溝通,準確地把握現場勘驗所提取的痕跡物證和檢驗鑒定的最新進展,為案件的偵破工作提供準確的刑事技術情報。
1.2 系統網絡拓撲結構
系統前端為攝像機連接CDMA通信設備,完成圖像采集,通過無線遠程通信方式,接入公安部門指揮中心安全網關及路由設備,將圖像傳輸至指揮中心,進行后臺存儲、展示及交互指揮。
1.3 系統技術實現
本系統應用于野外移動視頻的傳輸和遠程無線應急指揮,將被監控的現場圖像通過CDMA集群無線傳輸方式傳輸到指揮中心,采用TCP/IP技術將圖像傳到指揮中心總部,只要具備上互聯網條件的地方均可以實現,不受距離限制,便于監控指揮中心人員進行移動指揮和及時準確的分析、判斷被監控對像發生的情況,做出正確決策和指揮。同時能夠在移動指揮和中心總部存儲遠程圖像,便于以后備查取證。
通過對需求進行仔細的分析研究,課題組提出了以無線視頻監控信號采集、計算機網絡、CDMA集群無線移動上網為實現原理的設計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技術實現:(1)利用車載或手持攝像機采集現場實時視頻信號,通過線纜連接到CDMA視頻傳輸系統主機上。(2)系統主機將視頻信號通過CDMA無線網絡傳輸到接有計算機網絡的遠端應急管理中心。(3)管理指揮中心控制服務器接收并控制前端傳回的視頻圖像并錄像。(4)通過電纜將視頻圖像輸出到計算機屏幕或監視大屏幕上。
系統基于CDMA通訊技術實現無線移動指揮監控 ,其圖像處理核心技術采用先進的圖像壓縮處理技術 ,即H.264壓縮算法,系統采用可擴充的.NET框架層次結構開發,并結合現代INTERNET、ASF流媒體等技術來實現。
CDMA單通道傳輸352*288格式的CIF圖像時,傳輸速度可達1-4幀/秒, 四通道CDMA圖象傳輸完全實時,達25幀/秒,單臺無線視頻主機最多支持8個CDMA通道集群,雙CDMA通道及多CDMA捆綁技術使得圖像完全實現實時傳輸。
1.4 系統主要技術指標
系統主要技術指標如表1所示。
二、系統特點
(1)高壓縮比圖像壓縮算法:采用最新的、壓縮比極高的H.264++視頻壓縮算法,節省帶寬及存儲空間,最低寬帶僅占5K。(2)可移動性:在高速車載視頻監控條件下,實現完整的視頻監控,最高可達150KM/H,網絡資源占用低,在低帶寬條件下傳輸高畫質、流暢圖像。(3)支持動態IP:采用動態IP解析技術,自動解析Internet分配的IP地址。(4)充分利用網絡隧道、128位加密算法、防火墻/VPN、加密鎖、權限管理、安全認證、實時時鐘等技術,保證監控系統和錄像資料不被越權使用和破壞。(5)實時指揮調度管理平臺:分布分級式管理,用戶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對監控管理目標進行實時監控、實時管理、實時查看、實時指揮。
1課程定位
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是園林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分析該課程教學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據滁州職業技術學院2013屆、2014屆及2015屆園林技術專業就業情況分析,其中從事施工、預算及資料工作的約占51%,從事植物生產與應用技術的約占16%,從事園林設計工作的約占10%,從事其他工作的約占23%。同時對滁州市綠生園林、金戈園林、泰然園林等5家園林公司進行崗位情況調查,其中企業員工有近60%從事施工及相關工作,從事工程資料、設計的人員占13%,從事工程預結算的人員占8.8%。因此,該課程設計改革根據職業需求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并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是非常有必要的,為學生畢業后勝任園林施工、預結算及資料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2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按我校人才培養方案,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課程將在大二下學期及大三上學期開設,共計114學時,其中園林施工技術部分50學時,管理部分24學時,園林工程預結算部分40學時曰園林工程施工技術和管理部分在大二下學期開設,園林工程預結算在大三上學期開設。
2.1園林工程技術部分教學項目設計
園林工程技術知識對應職業崗位為施工員,園林企業要求園林工程施工員應具備園林施工圖識讀基礎,掌握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曰熟悉主要分部分項工作的質量要求[4]。將園林工程技術部分教學目標確立為院淤學會園林工程施工圖識別,學會從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大樣圖等掌握施工工法及材料要求曰于能依據施工圖進行測量放線,并對相應工料機進行分析曰盂掌握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及施工注意事項曰榆掌握施工技術交底及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2.2園林工程預算部分教學項目設計
園林工程預算部分課程開發改革由傳統教學轉變為野基于職業需求冶開發,課程體系以職業需要為導向,遵循企業造價員、預算員從事崗位需求為原則,能獨立編制園林投標文件和工程竣工結算書為教學目標。基于職業需求的課程改革思路院淤工作任務是園林公司預算員所需要編制經濟性文件,且具有代表性及普遍性曰于項目教學過程要符合實際工作流程,如熟讀招標文件,并研究招標清單-施工圖識讀-分部分項清單組價-措施項目組價-其他項目組價-規費、稅金組價-費率調整-人、材、機單價調整-檢查、項目實施過程和企業職業完全對接曰盂預算部分教學內容中強化了工程造價軟件為載體教學,也是符合當前企業造價工作要求。
2.3園林工程項目管理部分教學項目設計
園林工程項目管理是園林施工企業對施工項目進行的管理,其管理主體是施工企業授權的項目經理部,通過有效方法對施工全過程及對各生產要素所進行的決策、計劃。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