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紀律教育學習月心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音樂;新體系理念;小學低段律動;教學策略
小學低段的學生精力充沛,活躍調皮,效仿能力強。但是我們的音樂教育多數依舊是在沿用過去的將老師作核心的學生跟唱、傾聽、被動仿照等老套的教學方法。導致了很多學生在被動學習音樂,這類被動接收教育破壞了音樂言語跟身體言語、心理言語的正確交流,讓音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喜愛音樂但是討厭音樂課。此外,小學低段的學生因為年紀小,關于音樂的感受能力與表達水平較差,就算是感受到了,也無法較好地表達出來。關于小學低段學生的身心成長特征,本人在音樂課堂實際進行中應用了體態律動方法,來鼓舞、培育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與反應水平,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新體系理念下小學低段律動教學的意義
1.體態律動能夠使學生更清楚地知道音樂構造
音樂構造通常指的是音樂創作的曲式構造,是音樂教學中一個常常被忽略學習的音樂因素。在低段音樂教學中,通過體態律動表達曲式構造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簡單愉悅,事半功倍。比如,《問候舞》這首曲子,此樂曲是二部曲式AAB構造,要經過體態律動來感知造與句子的長短。在學習時,讓學生圍成圓形,首先在教師的帶領下共同拍手表演穩定節拍,長度是A樂句的長短,這屬于9個小節,然后教師再緩慢打開手臂,手心跟相鄰兩個學生進行接觸,也是表演穩定節拍,長度跟之前一樣。段樂句長短,屬于9小節,讓學生自編動作跟旁邊的同學問候,自編3個行為展現B部分的句子。教師演唱音律,讓學生反復全部活動。在第二回重演時,學生還能夠彼此相對拍手展現A段,B段時前兩個樂句彼此共同問候兩回,第一回問候說“你好”,第二回擊掌,第三回全部學生面對老師擺手問候。像如此的體態律動就構成了一個小游戲,利用律動協助學生了解簡便的曲式構造,知道樂句的長短,當中的每個行為都是依照音樂的構造編排的,體態律動與音樂因素彼此綜合構成有趣味的音樂方式,最后更好地服務音樂課學習。
2.體態律動能夠使學生較好地掌控節奏
低段的學生內心特征展現為活躍好動,愿意加入與展現自身。低段的課本中需要學生掌控的節奏對比更加單一,假如可以將節奏綜合體態律動相一致,讓理性的物質轉為感性的東西,學生會更愿意更積極地學習,進而實現的結果也更加滿意。比如,老師在講《母雞叫咯咯》這節課時,樂曲里有著較多的XX XX| XX X||的韻律,依照過去的經驗我懂得,特別是對于低段的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時間聚集在籠統乏味的節奏音符中,必須通過形象的、趣味生動的感性了解等鼓舞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參加渴望。所以老師通過一首兒歌《小蜘蛛》來帶進節奏的行為學習,使學生圍成圓形,看老師,仿照老師的拍地面行為、敲地面行為以及雙手大拇指合并其他的手指進行伸展動作,五指在身體上進行爬行等行為,另外搭配兒歌“拍拍 打打|劃圈 圈|蝴蝶 飛飛|飛幾 下|一只 蜘蛛|爬過 來|咦 呀|嚇得 渾身|都發 麻||”來掌握節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瞬間被帶動,課堂氛圍也活躍,簡單的律動學習之后,所有學生再在圓圈中協作,將敲地拍地等行為感受節奏,反復練習之后,節奏就能很自然地掌握了。也給之后環節樂曲的掌握打好了基礎。
二、新體系理念下小學低段律動教學的改進方法
1.重視音樂的結合性,找對音樂賞析的切入點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強調,學科結合需表現音樂藝術的特征,利用實際的音樂素材創建出跟別的藝術科目,還有別的學科的有效關聯,在結合的進行中給不同藝術類型表達方式完成對比,開闊學生的視野,探究學生關于音樂藝術的了解。所以,在小學低段音樂教育中,需通過不同科目的優點,找對音樂賞析的切入點。音樂跟畫畫協調統一,重點是感知音樂的構造美。音樂是藝術,藝術是有共性的。在小學低段音樂教育中,假如把音樂跟繪畫中的造型協調統一,就能夠使學生置身藝術的殿堂中,盡情地欣賞。比如,在課堂賞析《春天在哪里》這個樂曲時,老師讓學生拿起水彩筆,邊聽邊于紙中畫出自身感受到的美好畫面。頃刻綠的草、紅的花,鳴叫的鳥、游蕩的魚與田中勞動的人們出現在畫面上,配上潺潺的小河,還有枝頭的小鳥,好像河水與鳥兒都在歌唱愉悅的歌曲……利用繪畫“春景圖”這個行為,使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就在自身的心間。這樣不但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同時純凈了學生的內心,也使學生領略到音樂所展現出的畫面美。應用音樂情境演奏,重點感知音樂的故事美。比如,老師在講《貓虎歌》時,學生懂得唱的根基中,通過讓學生跟隨琴音,低聲重復哼唱曲目的音律,感受曲目的趣味。之后分組進行,將曲目的故事情境改編為音樂情景劇。重點展現出貓的神態與森林老虎的兇猛和狡猾。利用演繹,使學生感受到音樂所展現出的故事美。
2.在情境中感受,構建音樂賞析的活躍點
小學低段的學生,通常是進行形象思考,有著好奇、活躍與模仿力強的特征。在講音樂賞析課中,老師綜合小朋友的年紀特點,應用多種方式,協助學生較好地了解音樂所表述的實質,構建音樂所展現出的造型,抓住音樂所表述的感情,尤其重視學生關于音樂的情境感受,有效地構建與加固賞析的活躍點。比如,老師在講《勞動最光榮》這節課時,先準備好動畫課件,通過電子白板展現。在熒屏中呈現出戴眼鏡的太陽公公、在紅花綠葉中辛勤勞作的蜜蜂與在花叢中自由飛翔的蝴蝶等造型時,學生擦亮了眼睛,不由自主地發出“哇,好漂亮呀”的贊嘆。利用這類教學方法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學生情緒激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進而熱愛上了音樂課。在肢體行為中感受美,加強學生的活躍度。在律動中感受節拍,領略不一樣的風格。比如,首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搖籃曲》,然后使學生做懷抱嬰兒的動作,嘴中低聲吟唱,且跟隨音樂律動。最終老師放映《如果幸福的話請拍拍手》這個曲目,使學生跟隨音樂韻律拍掌、拍肩、蹬地,適當地、正確有效地引導學生去利用自身的真實感受,歸納出這兩個歌目的特征,會很容易發現前一首有著輕、柔、慢的曲風特征,而后一首有著悅、快、活的曲風特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老師要在低段音樂課堂教授中重視體態律動的應用。在音樂學習中,不單單練習耳朵與嗓音,人身體的所有部分都需進行鍛煉。在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正確應用律動協助教學,利用律動演奏與即興表演,開闊學生的思考層面,帶動他們的創造力,鼓舞他們的積極性,培育他們的音樂素質和展現水平,感受能力,提升孩子們的音樂感知,激發他們的音樂潛力,讓學生真正喜歡音樂課。
參考文獻:
[1]黃明麗.舞蹈――音樂的注解:談舞蹈律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劇作家,2011(4).
[2]華蕾.讓孩子們真正“動”起來:淺談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畫刊(學校藝術教育),2012(5).
[3]王艷.淺談小學音樂課堂中律動教學的有效運用[J].通俗歌曲,2015(9).
[4]趙小云.讓學生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快樂成長[J].北方音樂,2016(17).
為了加強干部職工的紀律作風建設,以更加高遠的目標、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扎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天度站工作的穩步向前發展。2021年6月1日至6月30日,單位領導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開展了以黨史學習為指導,以“嚴紀律轉作風抓落實”專項紀律教育學習活動。此次紀律教育學習活動,通過一系列的紀律教育學習整頓,具有明顯的警示教育作用,使我深受教育,以下談談幾點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感想:
一、要在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服務大局,做到令行禁止。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工作水平,強化自身建設。切實做好本職工作,工作中盡職盡責,遇突發事件務必及時向領導匯報。
二、堅持大局意識,嚴守工作紀律,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單位各項規章制度。首先要嚴明工作紀律,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勤,擅自離崗,有事向領導請假,嚴以律己,從我做起。其次是強化服務意識和效能意識,進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三、對于本職工作,任何工作不論事情大小都要認真去對待,高質量、高標準的去完成好,不能應付了事,不論對待什么工作要做到求真務必,堅決杜絕無所謂的心態,樹立扎實穩健的工作作風。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領導與同事的信任,完成好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使自己得到鍛煉提高,在自我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總之,通過本次紀律教育學習,使我在思想觀念上、工作作風上、紀律表現上都有明顯提高。無論在何時何地遇到問題多看多問多想,多向周圍的同志請教。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虛心謹慎、踏實做人,嚴守紀律,切實把好的工作作風體現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常反思和檢查自我,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切實履行工作職責,以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對待每一項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基層水利工作者。
又一學年從日歷上悄然滑落,一年來,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現對本人的教育教學工作從德,能,勤,績四方面做如下總結。
一德。
本人熱愛教育事業,思想上,行動上與學校保持高度一致,不說不利于團結的話,不做有損學校形象的事,時時處處樹立個人形象,樹立學校形象,把個人的利益與學校的發展結合在一起.與家長交往,不卑不亢.在學生面前,率先示范,以理服人,用高尚的師德贏得學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為人師表四字。
二能。
教學上,解放思想,接受新理論,用先進的課改理念指導實際工作.已能熟練駕馭互動激趣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探索,創新,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扎實,有效.課下能有針對性地教給學生學法,引導學生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細節.課后狠抓學習任務的落實,絕不給以后的復習撇遺留和漏洞.積極參加每周的教研,虛心聽取組內其他同志關于課改的心得和經驗介紹,堅持聽課學習,認真評課.現在,本人的教學基本功扎實,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公開課受到本組同志的好評。
教育學生方面,努力培養苗子,轉化后進生,營造和諧,奮進的班級氛圍.結合本屆學生特點,開學初頭一個月,大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為班級全面工作的開展鋪開面.之后,抓學習,抓紀律,當中貫以愛心,耐心和細心.課余,組織學生探討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生,本人也經常對學生進行為人與為學方面的教育,強調為學先為人,做人是第一位的。經過不斷的探索,努力,班級形成了良好的風氣,人人力爭上游,紀律良好,無一人流失。
三勤。
本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從未因個人私事而影響學生一節課.只要在崗,絕不干與工作無關的事,保證高效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工作質量,滿點滿勤,風雨無阻。
四績。
一、國培的組織紀律
這次培訓有著嚴格的紀律,不能曠課,10天總共60學時,如果曠課達3學時,將沒有成績。如果違反紀律將受到嚴格的批評。所以大家都積極上課認真聽講。
培訓每天早上6;00起床,6;40洗漱完畢,出門,步行20分鐘左右到食堂7:00多一點到學校食堂吃飯,7:30就餐完畢,7:40到教室上課,喝點水,基本上很緊張的。每天上課時間早上8:00——11:00,下午13:30——16:30,中午在機房上機,寫心得或者瀏覽一下網頁,沒有睡午覺的習慣了。晚上上課的時間是17:30——20:30.
長春晚上飯館20:00鐘關門,好像沒有夜生活。晚上8:30下課,步行20分鐘左右回賓館。9點多回賓館基本上很快就到睡覺的時間了。
經過10天的學習,學員按照紀律和平時操練評出優秀學員和優秀班干部。每個小組優秀學員1人,總共9人,優秀班干部1人。
為了給學員交代清楚要做的事宜,培訓者為每位學員發放培訓手冊一本,上面有課表及上課時間地點,同時對有每位專家的簡介,還有住宿賓館到學校的路線圖。保證每位學員不會因為找不到上課的地方而耽誤學業。堵住了故意曠課學員的任何理由。
每位老師配發了胸牌,座位固定,桌子上有桌牌上書學員姓名,曠課了一眼就知道是哪位學員,回答問題了就知道是哪位學員,哪位學員不認真聽課一看桌牌就知道了,哈哈,好厲害的管理喲。
個人認為,這次國培的紀律挺嚴格的,同時個人感覺東北師大作為部屬院校,有著嚴格的師德要求。聘請的每一位老師能嚴格的要求自己,老師上課不遲到不早退。連續3小時的課,老師一直站著講授,并且中間只休息一次,課間休息的10——20分鐘,老師還站著和學員交流溝通。說實在的,這些老師很辛苦!
第一次和班主任鄭老師交流,她就叫我郭老師。我就納悶,這個女人不簡單啊。我報到的時候,在酒店接待我的是她的研究生也就是班主任助理,班主任本人不在。第二天9月21日早上集體合影,我們一組統一去的遲,買車票,所以我站在了最后,進教室,座位也被占,我坐在了教室的最后面,這一坐就一直坐到學習結束,因為給我安排的座位也是最后一排。
其中有一位學員比我到得早,但當班主任助理給我講解該注意的問題時,我只是嗯,知道了回答,很快的就將材料領導手,辦理入住手續,而那個來的早的學員還在辦手續。想不到,她們第二天竟然能叫我郭老師,呵呵。40多人啊,一個一個的對號真的很難,況且我的話很少。
二、專題講座對我的影響
10天做了16個專題報告,基本上每個專題為3小時。其中教育技術學的知名教授有李藝(南京師大)、董玉琦(東北師大)、熊才平(華中師大)、鄭艷林(東北師大)、趙蔚(東北師大)、彭立(東北師大?簡歷不是很清楚);教育學教授有于偉(東北師大)、李廣平(東北師大)、李澤宇副教授(東北師大)、劉曉明(東北師大)。中學高級教師有李冬梅(北京大學附中)、金書輝(東北師大附中)、亓瑞(東北師大附中,教育碩士)、谷方明(吉林大學計算機博士后,就職于東北師大附中);中央電教館培訓部副主任杜光勝副教授;長春西新經濟技術開發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趙悅(中學高級教師)。
說實在的,專家組成員還是有自己的見解、想法。尤其高中老師,他們真的很勤奮的。在聘請的教師中,李藝老師(上一次課標)和董玉琦老師(好幾次課標)是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制定者。
一、高度重視,充分準備集訓素材
學校高度重視暑期的集訓工作,成立了集訓工作專班,由校長和分管校長分別任組長和副組長,全面策劃、落實教師集訓工作,假期準備了教育法規,教學規范,教學技能,校外、校內師德先進事
跡等學習材料,并制訂了《石溪小學教師集訓工作方案》,為扎實開展集訓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認真組織,扎實開展集體活動
對應于中心校的要求,我校集訓方案制定了三個方面的集訓內容,為使集訓落到實處,23日上午,學校召開了教師集訓動員大會,明確了集訓的意義和集訓內容,提出了集訓的具體要求,嚴明了集訓工作紀律,為集訓工作的扎實開展輔平了道路,從集訓的參與度來看,全體教師的集訓態度端正,學習認真,能嚴格執行學校集訓工作方案。
1.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教育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學習采取自學、集中學習和自查發、以及聽報告的方式進行。首先是要求每位教師上網自學職業道德規范,并將規范全文抄錄在學習筆記上,然后組織全校教師由校長組織學習,并針對學校的具體情況,分析學校教師師德規范的不足之處及其成因,肯定師德規范執行較好的方面和個人,明確執行師德規范的意義和要求。在集體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對自己的師德規范執行情況進行了反思自查,并做出了自評,從自評結果看,教師的自我評價客觀真實,同時要求教師上網學習了師德典型的先進事跡。
2.認真組織開展教師業務學習。月—日的集訓中,學校沒有安排教師的業務培訓。但按照中心校統一部署,扎實開展了新課程教師的通識性培訓、課標培訓和教材培訓工作。
3.切實做好師德考評工作。依照《規范》要求,結合教師職業道德實施細則的考核標準,在教師總結師德表現和自我量化評分的基礎上,學校集訓工作小組對全體教職工的師德表現進行了民意考評,考核結果較為理想。
三、內容生動,有效促進整體素養
1、師德工作談得“有聲有色”
8月26日上午,木港中心校開展了“首屆師德”經驗交流活動,會后我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幾位班主任老師輪流上臺作經驗介紹,他們或談師德集訓的體會和收獲,或談班級管理的先進經驗,或談處理偶發事件的靈活應便,或談與困難學生的交心談心,或談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整個交流時長兩小時
,每位教師都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談吐心聲,活動中涌現了一批特色班主任,如:尹金果、蔡克祥、胡慧君等,他們從班級管理的小事談起,從教育學生的細微之處談起,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正如陳前通校長在會后總結時所感:“師德樹新風,師魂鑄校風,新時期下教師的角色定位在于你不僅是慈母,你還是公仆,你不僅是學生的知己,還應永遠是學生的學生!”哲理而有詩意的感言把本次活動推向了,贏得了全體老師的熱烈掌聲,使得本次暑期集訓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 學科教學話得“精彩無限”
“新課改下的科學課程,注重的不只是直接的面授科學,而是注重實踐的體驗和科學素養的養成,乏味的課堂只會讓學生疲憊” ;“老師就要用有度的語言教育學生,用無邊的愛包圍學生” ;“‘摯愛教育,就要愛舔著鼻涕,吮著小指的學生。”“石本無光,相擊乃發靈光;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這是暑期校外培訓的教師和我校骨干教師的學后所得和理念的升華。短短一個多小時的交流,在老師們心中掀起了陣陣狂瀾。老師們帶著反思來,滿載收獲去。
3、自我提升訓得“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