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夕陽的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詩歌全文如下:
《暮江吟》作者: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賞析:《暮江吟》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作,詩歌的體裁是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的是殘陽西沉,新月初升時異常美麗的景色。前兩句描寫的就是日暮時分,殘陽西沉的畫面,江面因夕陽余暉的倒映,半邊碧綠,半邊火紅,艷麗且迷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6B-0065-02
古詩詞鑒賞教學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古詩詞教學應得到重視。古詩詞鑒賞的過程是一個與“美”同在的過程,是一個發現美、欣賞美、提煉美的過程。優化初中古詩詞鑒賞教學,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發現美,整體把握全文
發現古詩詞的美是直觀的,即直接從詩詞中便可獲得。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發現古詩詞中用詞的美妙,學會尋找重要的關鍵字詞,如關鍵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等,這些關鍵字詞對詩詞中意境的塑造、情境的描繪等起著重要的作用。通讀全文,發現用得美的字詞,整體把握全文,是鑒賞詩詞的一個重要步驟。例如,在教學《天凈沙?秋思》這首小令時,教師可通過小令中描繪的畫面引導學生尋找關鍵詞,從“枯藤”“昏鴉”“西風”“瘦馬”“夕陽”這組名詞下手。這組名詞描繪的其實就是藤、烏鴉、風兒、馬兒、太陽,這樣解釋這幾個景物,的確沒有什么美感。但是,作者在每個景物中加入了簡單而又細致的描寫,即“枯”“昏”“西”“瘦”“夕”等,于是景物就變成了枯萎的藤蔓、黃昏時歸巢的烏鴉、西邊吹來的風兒、瘦骨如柴的馬兒、正在西下的夕陽,這樣幾個簡單的詞,描繪了一幅凄清的畫面:傍晚,倚靠在枯藤纏繞的老樹旁,伴著西風吹來、流水聲響、馬兒搖尾,遠眺夕陽,夕陽正在西下。這要求學生要學會尋找關鍵字詞,從中發現詩詞用詞上的美。
二、欣賞美,培養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古詩詞的撰寫年代距今已久,其中的思想、文化等方面與現代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閱讀短短的幾十個字,理解當時景當時情,許多學生會“讀不懂”,也就談不上領會詩詞的主旨,欣賞詩詞的美,更別說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了。因此,在欣賞詩詞美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培養學生基本的詩詞鑒賞能力,要求學生掌握詩詞的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等,在學生了解詩詞大意后,幫助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整體把握,其中包括:①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②正確理解比喻、擬人、借代等修辭手法的含義;③結合情景交融、渲染、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等表現手法分析詩詞,賞析詩詞的意境。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王維的《山居秋暝》時,有這樣一個環節:
師:同學們在了解了王維的生平背景后,對王維有怎樣的印象?
生:他被稱為“詩佛”,我覺得他像是一位通過詩詞為我們傳達禪意的禪師。
師:還有嗎?與本詩有關的印象還有哪些?
生:他是田園詩人的代表,因為在仕途上難以實現政治抱負,所以有些消極避世的情緒。
師:在詩中詩人運用了對仗的手法,如“明月”對“清泉”,“照”對“流”,同學們還能從詩中找出其他運用對仗的例子嗎?
生:頷聯還有“松間”對“石上”,頸聯有“竹喧”對“蓮動”、“歸”對“下”、“浣女”對“漁舟”。
師:同學們找得很對。此外,詩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那么,哪兒是動態描寫,哪兒是靜態描寫?
生:靜態的描寫是月光穿過樹葉的縫隙在林間留下斑駁的影子,動態的描寫是山泉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
師(總結):寧靜的松林和潺潺的山泉,動靜結合,以動襯托靜,更加反襯出山中的寧靜,構成了一幅如水月鏡般的純美意境。同時,動中有靜,靜中現動,自然與人的心境結合在一起,如此境界,如此禪意,非王維這樣一位隱居者莫屬。
通過這樣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在學生了解詩人的生平背景后,幫助學生分析詩中描繪的形象和意境、修辭及表現手法的運用及其傳遞出的情感,從中體會一切景語皆情語,學生自然就能領會古詩詞中的意境美,從而掌握一定的詩詞鑒賞技巧。
三、提煉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提煉美,就是將發現、欣賞到的美,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詩詞鑒賞教學的高層次目標,即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學生往往比較難把握詩詞的主旨,總是不能夠將詩人的情感態度正確表達出來,詩詞鑒賞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問題出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不能準確概括詩詞中景物描寫的特點、語言風格,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足夠多的關于這方面的詞匯量儲備。第二,表達方式、表達技巧、修辭手法等分不清,常常用錯,將用于描述修辭的語言用來描述表現手法的現象屢現不鮮。第三,拿到題目時,沒有正確把握全詩就開始答題,以致思維混亂,沒有答題邏輯。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1.分類積累鑒賞古詩詞的知識。首先,歸納用于描寫景物特色、語言風格以及概括全詩感情基調的詞語,比如描寫語言特色的詞語有:清新(用語新穎)、平淡(質樸真切)、絢麗(絢爛奇幻)、明快(一語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簡潔(言簡意賅)。其次,歸納古詩詞的表達技巧,包括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①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夸張、象征、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通感、互文、用典、疊詞等;②表現手法:托物言志、寓理于事、情景交融、聯想、想象、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③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分類總結,可以使學生在做題時用詞準確到位。
2.幫助學生梳理答題邏輯,指導學生答題。首先,找出與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或哲理相關的字詞,分析其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起到了怎樣的效果。其次,把分析的字詞與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聯系起來,分析其中的關系。例如,賞析《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一詩是如何表現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可以這樣回答:通過“放過”“攔”兩詞,將群山擬人化,形象地描繪出山的特點,同時也暗喻人生如同行山路,隱喻人生路上困難不斷,要做到堅持不懈。表達了人生中的困難周而復始,越過一山還有一山,永無止境,所以,人不能掉以輕心,被一時的成功所迷惑。
該句的意思是從前在王謝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來飛進平常百姓人家。該句出自《烏衣巷》,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收錄于《全唐詩》中。
這是一首撫今吊古的詩篇是懷古組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此詩憑吊昔日東晉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
作者選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經不是舊時的主人這一平常現象,使人們認識到富貴榮華難以常保,那些曾經煊赫一時的達官貴族,如過眼煙云,成為歷史的陳跡。詩中沒有一句議論,而是通過野草、夕陽的描寫,以燕子作為盛衰興亡的見證,巧妙地把歷史和現實聯系起來,引導人們去思考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含著深刻的寓意。全詩語雖極淺,味卻無限。
全文是: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徐志摩 康橋 情景交融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橋》里說過:“一個人要寫他最心愛的對象,不論是人是地,是多么使他為難的一件工作。你怕,你怕描壞了它,你怕說過分了惱了它,你怕說太謹慎了辜負了它。我現在想寫康橋,也正是這樣的心理。”作者曾說,他是怎樣尤其愛康河“那四五月間最漸緩最艷麗的黃昏,那才真是寸寸黃金。在康河邊上過一個黃昏是一服靈魂的補劑啊!”
一、依依惜別的情感
詩的開頭,詩人就以“輕輕的”的告別突出了“寧靜”的基調: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边@是一個非常寧靜的夕陽晚照的黃昏,也是一個非常寧靜的作別的姿態。詩中有意地連著用了三個“輕輕的”字樣,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現了自己對康河的深情的愛和依依惜別的情感。作者這樣的描寫,將詩的感情引入了與所描寫對象完全和諧一致的境界,外在的姿態的選抒,準確地暗示了內心的波瀾,使自己對于劍橋大學眷戀的深情的表現,達到了最佳的效果。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一句用比喻,一句用描述,一句似客觀的靜觀,一句有主觀的介入,河畔的金柳,水里的波光,夕陽照耀之下的康河的美麗,已經與詩人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在這樣的情景中,以至于詩人個人也要完全融化于自然美中間去,響應著那水底的“軟泥上的青薦”的“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二、詩人夢的追尋與離別
詩的第五六兩節,接著這夢的出現,抒寫了夢的追尋與離別的靜默。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p>
當年,徐志摩曾經撐著長形的撐篙船,或乘小船,在康河上漫游,如夢如癡地享受著快樂自由的青春時光。他說過:“在初夏陽光漸暖時你去買一支小船,劃去橋邊蔭下躺著念你的書或是做你的夢,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魚群的喋喋聲在你的耳邊或是在初秋的黃昏迎著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靜處遠去。愛熱鬧的少年們攜著他們的女友在船沿上支著雙雙的東洋彩紙燈帶著話匣子,船心里用軟墊鋪著,也開向無人跡處去享他們的野福。誰不愛聽那水底的音樂在靜定的河上描寫夢意與春光!”正如五四以后許多有志青年一樣,詩人也是一個人生的“尋夢者”。此時,他欲撐著長篙沿流漫溯載著滿船星光,一腔別情對于這個自己曾經獲取青春生命乳汁的地方給予自己智慧與自由情懷的美麗的母校不由得不產生“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的強烈沖動??墒沁@里太美麗了太寧靜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的清泉,彩虹揉成的夢……構成了一曲大的“調諧”,甚至使自己不忍用壓抑不住的豪情的放歌來打破它的這種美麗。
此時此刻里無聲的“悄悄”是一曲深情的別離的歌。無言的沉默是對康橋最美的告別。這種欲放即斂的方法,突現了全詩贊頌的“寧靜美”,由景的寧靜轉為情的寧靜,使得詩人至深至愛的別離情懷,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為充分的表現?!扒那氖莿e離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濃縮了詩人在當時情境中的獨特感受,傳達出古詩中“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韻,而且更加具象化了,給人以一種瀟灑與深沉相結合的美。
三、 詩人擁有灑脫個性美
為了強化“再別”的感彩,最后一節詩,又回到詩的開頭的告別: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边@里,與第一節詩相比,其他的詩句沒有任何改動,只是更換了最后一句,而傳達的情感意義卻不同?!白鲃e西天的云彩”,是告別之初的一般性動作,沒有濃厚的感彩;“不帶走一片云彩”是經歷康河上漫溯后產生的靈性,已經飽含了詩人的一番新的感情將自己對康橋的愛與眷戀化成了一個灑脫的意象,一個極富于動態感的姿態。這里不僅寫出了詩人的深情,給全詩平添了幾分詩意,增強了幾分飄逸和瀟灑,而且在出人意料的奇想中,透出了“這一個”詩人獨自擁有的個性美。不驚擾這里的美和寧靜。
四、格律詩實踐的典型
徐志摩是現代格律詩的倡導者之一。《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有三到四個音節,如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每節詩的二、四行,在排列上均低一格處理,使得詩的外形的“建筑美”,似乎要與詩里所歌詠的康河流水的波紋取得內在的一致。每節詩均二、四句押韻,個別的詩節一、三句也押韻,如第四、六節的“潭”與“間”、“歌”與“默”,但不完全如此,而二、四行押韻則是嚴格的。這樣,就給這首抒情詩帶來了音樂美與造型美統一的品格。
總之,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特別注意情與景關系的處理,景中含情,融情人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將一個海外學子的離別之情,表現得更深、更美、更為渾厚和瀟灑,樸實和自然,“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苯o人留下無限的美的想象空間。
校園的春,
像是嬌嫩的花蕊,
睡醒過來的花朵,吐出了芳香。
漫長的冬眠,積蓄了能量,
讓春天的校園,
有了生命的氣息。
校園的夏,
像是綻開的花朵,
經過了雷雨的洗刷,
變得更加堅強。
春雨像是少女,
呵護了花朵,
讓夏天的校園,
有了跳躍的音符。
校園的秋,
像是成熟的碩果,
收獲著成熟的果子,
快樂在校園回蕩。
風雨讓這朵花,
經歷了坎坷,
讓秋天的校園,
有了甜美的微笑。
校園的冬,
雖沒有春那么柔嫩,
雖沒有夏那么歡快,
雖沒有秋那么甜蜜,
但卻有寧靜的氣息。
這漫長的休息,
可以讓朵朵花兒,
在明年再綻放。
描寫校園四季的詩歌(二)
正值青春的我們如花兒
生長在這樣美麗的校園
青春的美麗在美麗中綻放
在如此美麗的校園
花香鋪滿了從宿舍到教室的小徑
陽光撒滿了綠油油的草地花苞上
晶瑩剔透的水珠盈盈欲滴
翠綠跳躍的林蔭道
勾住輕飄飄的過往
在如此美麗的校園
樹木花草呼吸著青春的氣息
空氣里飄忽著丁冬作響的琴聲
孩子們紅撲撲的臉蛋上呦
洋溢著理想自信勇敢和歡樂
在如此美麗的校園
一棵翠松甜蜜地彎起腰
它有思想有血肉有靈魂
它是我們校園的精魂
它象征青春永遠的方向與使命
從腳跟開始歪向那面國旗
下身歪斜
上身卻同旗桿一樣筆直
它與那面血紅的國旗肩并肩
一同迎接朝陽的升起
一同目送夕陽的遠去
它撫摸親吻著那片血紅
體內就沸騰起火漿似的熱血
燃燒了東方冉冉升起的太陽
燃燒了莘莘學子赤誠的心
不要錯過眼前的美麗吧
不要等到有一天如此哀怨:
等到離開你的那一刻
才開始后悔不曾仔細看過你
你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和那
滿院沐浴的書香
我只有在心底模糊地尋找
那朦朧的青春足跡
等到離開你的那一刻
才開始后悔不曾真正與你親近
你的膚色你的皮肉還有那
永遠蓬勃不衰的朝氣
我真想重回到你的懷抱
親吻你那綠色的紅色的
每一處的皮膚
我真想對每一棵樹每一朵花
道一聲感激留下一個微笑
等到離開你的那一刻
才開始后悔不曾全心地愛護過你
不曾為你輕輕拭去眼角的淚珠
不曾陪花草談過心
不曾靜靜欣賞它們的美麗
現在才發現你如此的美麗
才發現青春一直被你默默裝飾
原來幸福與美麗已悄然逝去
才發現自己活在自己的陰影里
而你——美麗的校園
——一直陽光燦爛
為何一切總是后知后覺
在如此美麗的校園
有漂亮的女生
有年輕的教師
有人吟詩
有人歌唱
還有我們歡樂的舞蹈
這樣的校園
讓我如何不愛她
描寫校園四季的詩歌(三)
滿懷熱忱,
走進支教學校的大門,
我把真誠的微笑,
撒滿美麗的校園。
你看,你看,
校園盛開的鮮花,
是我童年記憶的搖籃,
那是母校曾經的芬芳。
你聽,你聽,
鳥兒歡唱的歌謠,
是我耳畔熟悉的教導,
那是恩師譜寫的驕傲。
噢,
美麗的校園,
我要撒播知識的種子,
裝扮你美好的明天。
描寫校園四季的詩歌(四)
在校園中學習和生活著
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和美麗
小草探頭帶出泥土的芬芳
紫荊把全身涂滿嫣紅
垂柳枝頭搖擺春天的舞姿
玉蘭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即便花落
也只能帶走你所有的憂傷
剩下果實快樂的成長
即使葉黃
也只能感謝秋天
秋去冬來孕育下一次的夢想
滿眼都是朝氣蓬勃
入耳皆是瑯瑯書聲
和年輕的孩子們在一起
生活
一直充滿春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