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孝敬的名言警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
2) 什么事都只有活著才能干,所以平安最重要。
3) 校園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4) 危險地方我不去,學會保護我自己。
5) 從小樹立交通安全意識,掌握必要交通安全知識,確保安全。
6) 校園安全不能馬虎大意,事故預防不能放松警惕。
7) 校園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8) 我愛我們的祖國,因為是祖國培養我,教育我,還讓我們感到有安全感。
9) 家中煤氣經常關,莫用生命買教訓。
10) 道路牽著你我他,安全系著千萬家。
11) 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12) 平安,平安,平平安安,人人平安,家家歡喜。
13) 高高興興上班(學),平平安安回家。
14) 安全謹記心安全永伴你。
15) 用平安祝福校園的今天,用平安打造校園的未來。
16) 隱患處處有,安全時時記。
17) 校園校園我愛你,因為你給了我們一份安全感。
18) 平安校園我愛你。
19) 心中時刻有平安,平安永在我身邊。
20) 什么事都只有活著才能干,所以平安最重要。
學校安全教育的名言警句語錄
1) 自身安全事事小心,校園安全人人上心。
2) 安全關系你我他,校園安全靠大家。
3) 平安校園在我心,安全行動手中行,時時注意危險在,要讓安全護我行。
4) 熱愛生命,安全第一;和諧校園,你我共創。
5) 平安校園我愛它,人人安全靠大家。
6)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都要珍惜生命,不能拿生命開玩笑,一定要隨時隨地都要安全意識。
7) 過馬路要像孫悟空——東張西望。遇到紅燈要像老虎——耐心。騎車要像海龜——慢點。
8) 害人,早晚要害自己。
9) 校園是我們與老師的家,安全也要時刻銘記在我們心中,同學們我們共同攜起手,讓安全永遠在校園內。
10) 安全是革命本錢,健康是人生基礎,但是,如果不注意,“本錢”將花盡,“基礎”將毀掉。屆時,即使你滿腹經綸,只是昔日黃花。所以說,為了自己長壽,為了親人,重視安全,使自己健康,快樂過每一天。由此可證: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頭等財富。
11) 穿馬路時左右看,用家電時看插頭,用火電時要小心,做工作時要認真,平平安安過一生。
12) 事故警鐘時時敲,安全之弦緊緊繃。
13) 將安全牢牢的記在心中,平安將會伴隨我們渡過美好的一生。
14) 請把微笑留在校園,請把安全帶回家。
15) 講安全,行安全,為安全,時時須記安全。
16) 校園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17) 倡導安全文明風尚,共建海經平安校園。
18) 增強安全意識,遵守安全章程,掌握安全技能。
19) 課間游戲要安全,上下樓梯不打鬧。
20) 高高興興上班(學),平平安安回家。
學校安全教育的名言警句大全
1) 措施——保障校園安全,責任——保障學生平安。
2) 安全牢記不可忘,健康刻刻相隨無限棒。
3) 安全是師生的生命線,師生是安全的負責人。
4) 安全記在心,平安走天下。
5) 平安校園我愛它,人人安全靠大家。
6) 安全是天,安全是地,沒有安全,就沒有了天和地。
7) 事故警鐘時時敲,安全之弦緊緊繃。
8) 校園安全氛圍在于你我創造,溫馨社會環境來自全民動員。
9) 營造安全飲食環境,共建健康幸福校園。
10) 安全意識,時時具備不可忘;文明之道,刻刻銘記你我心。
11) 交通安全要記住,莫用生命來賭博。
12) 安全不是空喊口號,要實際去注意起來。
13) 校園安全連著你我他,平安校園的創建,需要我們人人參與。
14) 保安全深究細查不松手,抓紀律道似無情卻有情。
15) 安全當道,快樂常在;青春召喚,美好校園。
16) 安全是一把生命的直尺,請勿折斷它的完美。
17) 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永在我身邊。放學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直接回家。
18) 校園隱患處處有,時時刻刻要小心,只要安全心中記,平安一定伴你行。
19) 大學是文明的園地,也是安全的超前意識。
20) 校園安全不能馬虎大意,事故預防不能放松警惕。
看了學校安全教育的名言警句還看:
1.學校安全教育名言警句
2.安全教育名言警句大全
3.關于安全教育名言警句
1、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
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3、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4、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唐〕王灣
7、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
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唐〕劉皂
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1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
11、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唐〕李白
1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1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
14、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唐〕李白
1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顥
16、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唐〕柳宗元
17、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
1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
19、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唐〕白居易
【關鍵詞】 LED燈具 節能 環保 經濟可行 社會效益
通過實驗有2點重要發現:(1)在滿足同樣照明效果的要求下,使用LED燈管比普通熒光燈可減少用電消耗61%;(2)使用LED燈管不僅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收回采購成本,而且收回成本的時間周期遠遠低于其使用壽命。因此,將普通燈管更換為LED燈管,對于學校、辦公、以及家庭等照明場所不僅經濟可行,而且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
1 實驗的目的
人類的照明工具一直在發展,從古代的蠟燭、油燈,到愛迪生發明的白熾燈,再到后來廣泛使用的熒光燈。現在,人類又發明出了LED照明。相比傳統的熒光燈,LED照明有著許多優點。
第一,節能環保。LED燈具光效高,能夠節約大量的電,可以減少發電廠二氧化碳等x氣體的排放。
第二,安全健康。LED燈不會發出紫外線,對人體無害;采用直流驅動,消除了傳統燈具的頻閃現象,色溫低,顯色指數高,可以更好的保護視力。另外,LED燈管不含鉛、汞等有害物質,不小心打破了不會造成重金屬有毒物質的擴散。
第三,使用壽命長。一盞LED燈的額定壽命一般是幾萬小時,甚至達到十萬小時以上,而普通熒光燈則在一萬小時以下。
雖然LED照明有如此多的優點,但是人們對這些優點缺乏直觀的感受,加上LED燈比普通熒光燈售價要高,因此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對于使用LED燈具,一直存在著疑問和遲疑。
因此,我們組織了本次實驗,對LED照明的節能環保效果和經濟性進行測算檢驗,即驗證:
(1)在教室使用中,LED燈具的節能環保效果是否顯著。
(2)在教室使用中,LED照明所節省的電費在多長時間內能夠回收購買LED燈管的成本。
通過本次實驗,我們希望推動學校管理人員做出決策,將教室現在使用的熒光燈管逐步更換為LED燈管。
2 實驗的方法、場地與器材
2.1 實驗方法
選擇兩間用燈時間基本相同的教室,其中一間教室繼續使用現有的熒光燈管,另一件教室將熒光燈管替換為LED燈管,并確保兩間教室課桌的照度大致相同。使用電度表分別測量出兩個教室一段時期內的用電量,從而進行計算、對比和分析。
2.2 教室的選擇
實驗小組選擇了深圳市耀華實驗學校(以下簡稱“耀華學校”)的A412與A512兩間教室,A412保留原有的熒光燈管,A512則使用LED燈管。選用這兩間教室的原因為:
(1)兩間教室在同一個學部,學生的作息時間基本相同,因此兩個教室的用燈習慣和用燈時長基本相同。
(2)兩間教室都有9個燈座,共計18個燈管。燈座和課桌的數量、擺放方式相同,因而燈管的照度便于比較。
(3)兩間教室學生的作息時間與全校其他學生的作息時間相同。因此試驗的結論具有普遍性。
(4)兩間教室相隔距離較短,方便采集數據。
(5)兩間教室的學生和老師愿意配合此次試驗。
2.3 實驗器材
2.3.1 LED燈管
為A512教室選擇LED燈管的原則是使兩間教室的課桌照度基本相同。實驗小組為了找到與A412教室照度基本相同的LED燈管,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①通過對A412教室熒光燈的觀察,得知此教室使用的燈為雷氏36w熒光燈。
②單燈對照:實驗小組在夜晚到A412教室,點亮一盞熒光燈管,在此燈管的正下方的課桌上測量照度。再將三種不同功率的T8 LED燈管(型號分別為KK-T8-4FW-12、KK-T8-4FW-15、KK-T8-4FW-18)分別安裝在實驗燈座上并點亮。通過在燈管正下方的課桌上測量照度,得知型號為KK-T8-4FW-15的燈管的照度最接近原有的熒光燈管。
③多燈對照:將A512教室的熒光燈全部替換為KK-T8-4FW-15 LED燈管。在同一時間,多名實驗者測量了開著燈的A512和A412教室的多個課桌的照度,結果顯示A412教室各課桌的平均照度為282Lx,A512教室各課桌的平均照度為313Lx,兩間教室照度誤差在10%以內,可以認為基本一致(而且A512的LED燈照度更高)。
最終,實驗選擇了KK-T8-4FW-15LED燈管作為本次實驗中與普通熒光燈管進行對比的照明工具,一共18根。
2.3.2 其他器材
電度表2個:用來測量兩種燈管的電量消耗,是實驗數據的讀取來源。
照度儀1個:在選擇LED燈管時,用來與普通熒光燈的照度進行對比,是實驗的輔助儀器。
3 實驗的組織與實施
3.1 實驗器材的來源與安裝
(1)LED燈管:從上海綠色照明公司購買,型號KK-T8-4FW-15,價格60元/根,18根燈管共計花費1080元。
(2)電度表:在淘寶網上購買,型號ZJ120-001,2個電度表共計花費130元。
(3)照度儀:在淘寶網上購買,型號AS823,花費253元。
(4)以上物品共計1463元,所需費用由耀華環保協會募集。
(5)在學校電工的指導下,實驗小組對燈具和電度表進行了安裝調試。
3.2 實驗數據的采集方法
(1)數據采集期間:實驗小組選擇了一個完整的學期(從2013年9月2日到2014年1月24日)作為數據采集期間,共計21周,扣除周末及節假日后正常學習日為101天。
(2)數據采集頻率:每月采集一次,時間為每月最后一天下午下課后,17:30前后。
3.3 實驗人員安排
(1)分為兩個采集小組,兩個小組輪流采集數據。
(2)每個小組有兩個同學,一個負責采集數據,另一個核實數據。
4 實驗數據與計算結果
4.1 實驗采集數據(見表1)
4.2 數據計算與結果
4.2.1 節能效果檢驗
在實驗期間內,使用普通熒光燈的A412教室(以下簡稱“普通教室”)共計用電654.5度。
普通教室平均每個正常學習日的照明用電量為q1,則:
q1=654.5度÷101天=6.48度/天
全年正常學習日為188天。
普通教室每年照明用電總量為Q1,則:
Q1=6.48度/天×188天=1218.2度
而使用LED燈管的A512教室(以下簡稱“LED教室”)在實驗期間內共計用電254.5度。
LED教室平均每個正常學習日的照明用電量為q2,則:
q2=254.5度÷101天=2.52度/天
LED教室每年照明用電總量為Q2,則:
Q2=2.52度/天×188天=473.8度
因此,一間LED教室每年節省的用電量為
Q=Q1-Q2=1218.2-473.8=744.4度
省電幅度=Q/Q2=61%(見圖1)
4.2.2 降低碳排放效果測算
根據中國生命周期基礎數據庫CLCD,生產1度電需要約400克標準煤,產生CO2排放960克左右(各種電力混合后的平均值)。由此可以得出,一間LED教室每年省電相當于減少CO2排放=Q×960=715千克。
4.2.3 經濟性測算
按深圳市現行居民用電收費標準0.68元/度,在此實驗中,一間LED教室每年節省的電費為:F=Q×0.68元/度=506.19元
而用于更換的LED燈管采購開支為1080元,則節省的電費用于收回LED燈成本的時間為:
L=1080/F=2.13年
即需要兩年時間(或四個學期)稍多一點時間,使用LED燈管所節省的電費就可以收回其采購成本。
4.3 延伸計算
4.3.1 全校推廣
耀華學校是一所全日制學校,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現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辦學層次,共6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758人,任課教師164人。學校共有67個如A512大小的標準教室,如果全部更換為LED燈具,則每年可。
節約照明用電量:4.99萬度;
減少CO2排放:4.79萬千克;
節約電費:3.39萬元。
4.3.2 全國推廣
根據統計數據,目前全國共有各類教室約340萬間,如果全部更換為LED燈具,則全國教室每年可節約照明用電量約:24億度(相當于一個大型火電站一年發電量);
減少標準煤消耗約:100萬噸;
減少CO2排放約:230萬噸;
節約電費約:16億元。
5 實驗結論與建議
5.1 實驗結論
(1)通過實驗數據的計算,我們認為在滿足同樣照明效果的要求下,使用LED燈管比普通熒光燈有顯著的節能作用(減少用電消耗61%),從而有利于環境的保護。
(2)通過LED燈管的經濟性測算,我們得知:使用LED燈管兩年以上,節約的電費即可以收回燈管的采購成本,這個時間遠遠低于其使用壽命。而且,更換燈管簡便易行,不需要其他投入和輔助設施。因此,更換LED燈管,對于學校,以及辦公、家庭等照明場所都是經濟可行的。
5.2 我們的建議
(1)實驗小組首先向耀華學校建議,在將來教室的更新改造中,優先考慮更換LED燈管,這不僅可以節能環保,還可以有效降低學校運轉成本,也可以通過使用節能設施向全校同學宣傳節能環保的理念,是一件兼具節能環保、經濟性和教育意義的工作。
(2)我們向全國的學校建議,考慮將教室照明盡早更換為LED燈管。同時,我們向全社會倡議,希望每個人、每個單位都能對節能環保投入更大的關注和熱情。我們希望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讓水更清、天更藍,讓我們的地球家園變得更美好!
附:部分實驗照片
(1)兩間用作實驗對比的教室(圖2為A412教室,圖3為A512教室)。兩間教室燈座和課桌的數量、擺放方式相同。
如,《和媽媽在一起》一課的拓展環節中,我特別注重“親情”教育。通過提問:“媽媽平時是怎樣愛你的?”來喚起濃濃的母子親情,啟發學生了解媽媽對自己付出的愛和辛苦。并結合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思考“媽媽這么辛苦,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媽媽,回報媽媽對你的愛?”并把這種回報變成實際行動。學生答:幫媽媽做些家務;給媽媽捶背;給媽媽倒水……我說:同學們個個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你們要盡自己所能,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唐朝詩人孟郊在《游子吟》中這樣寫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意思是子女對父母的孝敬,不足以報答父母養育子女所付出的辛苦。因為母親對子女的恩情就像春天里的陽光對小草的恩惠一樣,難以言喻。正如字嚴所說:“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在國學經典《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準則。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順父母,并激勵自己刻苦學習。同時希望同學們回家后,對媽媽說一句貼心的話;幫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很自然地把課上的內容過渡到課外。
二、將傳統文化與學法指導和習慣養成有機結合,提升人文素養
如,在《對印版畫》一課的教學中,我時刻不忘與傳統文化和名言警句相結合,培養學生做事認真、仔細的態度和良好的作業習慣。在讓學生初步探究對印方法時,我引用《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話:“慎而思之,勤而行之。”來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通過討論‘學生因水分過多或過少而失敗的原因’時,又結合《弟子規》中“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來告誡學生要養成做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在作業實踐的過程中,我又鼓勵學生“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人有恒心萬事成,人無恒心萬事崩。”“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在課后拓展環節中,引用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的話:“生活中要善于細心發現”。教育學生要養成善于細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拓展創作思路,提高審美眼光,從而提升人文素養。
三、將傳統文化溶入教學內容之中,滲透人文之美
一、創設閱讀氛圍,啟動閱讀內驅力
1.講故事,啟動閱讀內驅力。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自己去看書。如有的小學生雖然不愿讀書,但卻愿聽故事,能從講者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了解情節,對未講的故事或未講完的故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會有再聽的欲望。如講述梁山好漢宋江、李逵替天行道、鋤暴安良的故事,當學生聽得如癡如醉的時候,突然來句你們想知道梁山上其他英雄的精彩故事嗎?請趕快打開古典小說《水滸傳》吧,那里有更多更酷更美的場景呢!
2.談感受,激發閱讀內驅力。教師如果想要學生對故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在情感上激起共鳴,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教師就可以時常講述自己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如在學習《少年王冕》課文時,通過文本的探究,學生能感受少年王冕刻苦好學,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在激起學生對少年王冕崇拜時,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篇文章是選自吳敬梓什么著名的小說嗎?想看嗎?想看那就趕快打開《儒林外史》吧。這樣的啟發引導,能激起學生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
二、授予閱讀方法,掌握閱讀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想快速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就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技巧的訓練。在訓練中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書、多讀書,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閱讀的指導者,教師要利用閱讀指導課傳授基本的讀書方法。
1.精讀與略讀。(1)精讀。對文章重點或與自己學習緊密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同時要邊讀邊想,在文章緊要處和感受最深處勾點、圈畫重點詞句、批注文章中心,并能立足全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借鑒。
(2)略讀。略讀是精讀的基礎。對于一本讀物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粗讀,也可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要探究某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這樣能了解文章大概,尋找作者的觀點,了解作者的思想,可以增加閱讀量,可以用較少的時間瀏覽大量的書刊,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獲得對有關讀物的總的認識,便于以后需要的時候去查找。我們在讀書中,只要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2.背誦與復述。背誦是一種傳統的閱讀方法,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多讀,熟讀課外閱讀中優美的文句、精彩片段、名言警句、詩句等并復述。農村的孩子普遍口頭表達能力不強,因此,復述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如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學生讀后,讓學生復述主要內容,背誦富有人生哲理的幾句話,加深了解笛福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自我犧牲的精神和戰勝一切困難的非凡勇氣。
3.筆記與感受。筆記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也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這樣閱讀也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書讀完了,一定要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或寫一寫讀書的體會。教師可以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三、培養閱讀習慣,養成閱讀持久
1.要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每讀一本書,一定要認真讀完,不要只翻閱主要情節,不能只問誰是好人或壞人,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和特點,在頭腦中形成生動、具體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