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園香徑獨徘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吟罷一曲新詞飲一杯酒,往事涌入心頭,與去年一樣的天氣,亭臺也與去年毫無二制。
夕陽西下,時光易逝,我思戀與等待的那一人,何時回來?景色如舊,因今思昔,而人已不見。
回憶,現(xiàn)在,等待!
四月的微風(fēng)輕似夢,吹去了花瓣片片落,怕春花落盡成秋色,無邊細雨親吻我,應(yīng)向往或感嘆?
去年相識的燕子又返回來,無限感傷,懷戀舊人之情化淚涌出來。無可奈何的人啊!
鋪滿落花的園中,獨徘徊,情思悠悠。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夕陽在窄小園子的假山背后,漸漸西下,染紅了西天的云彩,分外美麗、妖嬈。他徘徊在舊日的亭臺之上,酒,灑了一地。景物雖與去年并無二致,可時光流逝,一去不復(fù)返,那西下的夕陽,何時才能在返回這清幽的小園子的假山上呢?
暮春,花凋零的時節(jié)。
花的凋零,是那樣的匆匆,還來不及惋惜地為落花賦一首新詞,落花就已經(jīng)化作春泥,消逝在清香的泥土里了,落花無痕……去年在檐下搭窩的春燕,已經(jīng)歸來,繼續(xù)在檐下的窩中呢喃細語,唱著一支悲傷的春曲……
面對時間的長河,無法回避,無法拒絕,任憑兩鬢斑白的華發(fā)在晚風(fēng)中飛揚,也沒有任何辦法挽回失去的一切時間。這樣短暫的人生,除了能在這幽靜的小院子里嘆息、在落滿花瓣、飄滿花香的小路上徘徊,有還能做什么呢?
晏殊惋惜悔憾的淚水順著臉龐流下,打濕了沾滿花香小亭子的玉階,吟出了流傳千古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回來,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浣溪沙》
洋洋灑灑,沐浴著朝陽的光艷,柔風(fēng)輕輕地蕩著韌如絲的新柳。湖波翻動著水光,倒映著岸邊的山景悠悠然飄出一段白綢,把酒握書卷,飄飄然前行。
觀賞著早春的風(fēng)景,看燕在梁間戲舞,觀黃鶯在樹上歡歌,映襯著我惆悵的心境,不知不覺,已然撫琴而坐,和著春光綠景,吟起悲涼之作。雖人在春中,心卻還是秋時。
無意中漫步,沿著園中的新綠,默默地又來到分別之處,那亭,依然在佇立在春風(fēng)朝陽之中,猶如舊時的歡娛之景。想那時,友人聚在此處,把酒當(dāng)歌,吟詩作畫,何等快活!而如今卻沒有留下一片回憶。一陣風(fēng)悠然而起,揚起的柳絮打亂我的思緒,猛然間回到眼前,今日早已不同于昔時。嘆一聲,無奈中前游。
走走停停,回想曾經(jīng)一幕幕,滿心悵恨,才了解,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卻也曉得為時已晚。友人如天邊曉亮的晨暉,一瞬間悄然而去,而且一去不返。
偶然間抬頭仰望,卻看那山水之外上午一輪紅日,壺中酒已無點滴,與這落日相映,手中竹卷也散開來。才知道,茫然中我又過了一日,望那即將歸隱的陽光,心中忽地騰起一般的紅云。
不知何時,一只月也悄然地轉(zhuǎn)上枝頭,彎彎的月牙,隱匿在烏云之中,朦朧中增添了一縷憂愁,依稀記起秋天的落花,想自己也是一片寂寞的花瓣,隨風(fēng)飄落,沉埋于塵土之中。幾只雛燕在空中劃著一道道完美的弧線,也蕩起我一翻翻的思愁。
春花的暗香縈回在春風(fēng)中,人已然醉去,吟一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拂袖抽身而回,夾著愁思,千百段……
2004級1班楊美晴
點評: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休閑的陶淵明在南山種地因忘記了世俗的煩惱,忘記了追名逐利,只記得安貪樂道,只記得自己的田園生活和美好的理論,完美的詩配上完美的詩人構(gòu)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叫我怎能從書中走出,怎能不鐘情于完美的風(fēng)景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飄逸的李白站在窗前,回憶著自己離別多年的故鄉(xiāng),淡淡月光照耀著這正回憶故鄉(xiāng)才高八斗的詩人,你能說這不是一幅迷人的風(fēng)景嗎?我不能,我鐘情這風(fēng)景,我鐘情這書中的風(fēng)景.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看,那充滿豪情壯志的杜甫正對著大山抒發(fā)自己的豪情壯志,雄偉的大山加上這滿懷壯志的杜甫又是一處美麗的風(fēng)景,我注定要淪陷在這美麗的美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好一個白居易,竟然找到一個這么溫馨這么美妙的地方,美妙的春光配上白居易這才子,唉!我不得不嘆服,不得不鐘情于這無可挑剔的風(fēng)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獨自行走在小路上,眼中充滿傷 感,
可憐的落花加上這憂郁的詩人,真讓人憐惜,不鐘情真讓人心不安吶.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范仲淹也在憂國思鄉(xiāng),蕭瑟的孤城與思鄉(xiāng)的詩人不也是一處讓人鐘情的風(fēng)景嗎?
``````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遨游在高適的詩歌里;讀到的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的不舍;悟到的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勸慰;看到的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的恢宏氣度。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遨游在文天祥的詩歌里,讀到的是“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的豪壯;悟到的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的落莫惆悵;看到的是“天晴有恨何人覺?月曉風(fēng)清欲墮時”的至死不悔。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遨游在陸游的詩歌里,讀到的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的愁思;悟到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的感慨;看到的是“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的沉痛。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遨游在王昌齡的詩歌里,讀到的是“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fēng)味月為香”的情趣;悟到的是“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謙誠坦蕩;看到的是“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fēng)擺柄柄香”的余韻如縷。
遨游在詩海之中,我不僅看到了“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陸游;還看到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李白;“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崔顥;“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的夏完淳,看到了……
遨游在詩海之中,我看到了劉禹錫被貶卻吟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絕不衰竭的豪邁情懷;看到了蘇軾貶居黃州卻始終抱著“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態(tài)度;看到了譚嗣同臨死卻高吟“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英雄氣概,看到了……
漫步在詩海之中,我悟到了人生的真諦,看遍了世間的艱苦,悟到了精神的可貴,看遍了世人的可悲,一次次的心痛,一次次的感動,一次次的怦然心動,李白的豁達,陸游的愛國,蘇軾的樂觀,王維的孤寂,文天祥的堅貞不屈,那一字字、一詞詞、一句句牢牢印在心間,時時無法抹去……
我愛詩,但更愛那其中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