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污水處理流程

      污水處理流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污水處理流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污水處理流程

      污水處理流程范文第1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 生產技術 工藝流程 研究探討 建議措施

      中圖分類號:X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a)-0059-01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成熟,污水處理廠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也在不斷的革新和發展,但具體還是要通過粗格柵、污水泵、細格柵、沉沙池、生化池、終沉池和過濾池等環節,通過各個程序的連續操作,采用一系列的處理方式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1 污水處理

      1.1 污水處理

      污水處理主要是指通過采用合理有效的處理手段,采用有效的設備和空間對收集的污水進行過濾和消毒等,排出后可以供再次使用,或者排入到某個特定的區域,不構成環境和生態的污染。

      1.2 污水處理等級

      通常按照污水處理的等級將污水處理分為三個等級,分別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等。(1)一級處理主要是消除污水中的懸浮顆粒物和固體物質等,一級處理可以采用物理處理法進行處理,通過可以達到30%的處理,滿足不了排放的標準和要求,一般為二級處理的前奏。(2)二級處理主要是消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或者溶解狀態的物質,包括BOD.COD物質,消除90%以上的污染,滿足排放要求。(3)三級處理屬于高等級的污水處理,將污水中的可溶性無機物和氮磷等元素消除掉,具體的可以采用砂率法、混凝沉淀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等,另外還可以使用電滲分析法和離子交換法等技術來處理。

      1.3 污水處理方法

      污水處理的一般過程是通過廠區獲取一定量的待處理污水,然后通過截流井讓污水進入到廠區處的粗柵格中,去除過大的渣滓,經過污水泵后經污水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在流入到細格柵,去除掉較小的渣滓,利用重力分離的原理在沉沙池將污水跟沙分離,排除較大的顆粒物,然后再轉到生化池,此時采用活性強的污泥將水中的SS、BOD5和其他的氮和磷等消除掉,通過終沉池排除剩下淤泥后進入到D型過濾池,徹底消除掉SS,最后進行紫外線消毒來消滅水中的大腸桿菌等細菌,排除過濾后的水。

      在進行污水處理時采用物理處理法、生化處理法和化學處理法等,通常生化處理法將被運用在城市生活污水的主流處理上,例如具體的方式可以采用mbr和活性污泥法等。

      1.4 污水處理中各構筑物的作用和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污水提升泵房的耗能占據了污水處理廠生產環節的很大比例,當污水通過粗格柵流入到提升泵房時,在提升泵房將污水轉移到高處的沉砂池的前池,在該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其中耗能的多少也跟污水流量有關系。

      (2)沉砂池。沉砂池主要分為多爾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平流沉砂池和鐘式沉砂池等類型,通常可以將沉砂池安置在泵站之前,避免污水中的顆粒對管道和水泵的磨損等。沉砂池主要為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供應能量。

      (3)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一般分為豎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和輻流沉淀池等,對于一級處理來說非常重要,設置在生物處理構筑物的前方,可以消除掉BOD5和SS等物質,減少了BOD5的負荷。該構筑物的能耗主要是在排泥裝置上,其中涵蓋了刮泥撇渣機、鏈帶式刮泥機和吸泥泵等設備,因為這種能耗受到周期性的影響,能耗程度較小,所以可不予考慮其能耗。

      (4)生物處理構筑物。污水的污泥處理和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能耗占據了整個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例如在進行曝氣處理時需要消耗很大部分的電能,在處理曝氣問題時可以采用生物膜法處理設備進行,同時搭配活性污泥法,但生物膜法耗能較小,可以大規模的使用。

      (5)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過程中主要是涉及到污水表層上的漂浮物的消除,同時還會進行污泥的抽吸等過程,但兩者對能量的消耗較少。

      (6)污泥處理。污泥處理時整個污水處理流程中較為重要的過程,主要包括污泥脫水、干燥等過程中的能量消耗,這些處理設備都需要做很多的功,所以設備的電耗很大。

      2 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節約能源、維持生態平衡等過程,其中通過有效的污水處理方式可以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將污染物轉化為對環境沒有危害的物質,達到凈水的目的。其中污水處理的方法有:

      1)物理化學法,例如可以在處理污水時采用混凝沉淀法。2)物理處理法,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采用沉淀法和過濾法等,有效的將污水的雜質去除掉,達到凈水的效果,提高水源質量。3)采用生物處理法,該方式主要是通過經微生物放置于污水中,將微生物來分解和吸附污水中有機物等,將有害的、不穩定的有機物等消除掉,或者將其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污水得到凈化的目的,其中活性污泥法就屬于生活處理法的范疇。

      預處理階段:由格柵間來處理污水中的懸浮顆粒物,進入曝氣沉砂池,將無機顆粒物進行沉淀,在配水井中處理從曝氣沉砂池流出的污水,經過緩沖和分配,穩定性處理,利用傳動刮泥機等工具來去除大部分的泥渣。

      生化處理階段:在A/O生化池,通過微生物來消滅掉水中的磷和有機物等,進入二沉池,將底部的泥渣跟水分離開,進入鼓風機房達到處理污水的效果。然后通過水的排放系統將水排放到河道中,在由污泥處理系統將污泥進行處理。

      3 結語

      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使得社會中的污水排放量逐漸增加,不但破壞了社會環境和生態平衡,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要想提高社會生態環境的質量,就需要加大對污水的處理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污水處理主要是通過對污水進行集中、過濾、消毒等一系列的程序進行,最后得到達標的處理水。由于在處理中會涉及到很多個環節和處理工藝,再加上條件的復雜性等,降低了污水處理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所以,針對目前污水處理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污水處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然后指定有效的應對措施,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趙振.活性污泥數學模型在天山污水處理廠工藝優化改造中的模擬研究[D].東華大學,2004.

      [2] 朱勇.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方案的層次分析和工程設計實踐[D].重慶大學,2004.

      [3] 桂紅艷.城市污水處理廠對周邊環境污染及防治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7.

      污水處理流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滲濾液;厭氧工藝;好氧工藝

      不同類型的垃圾滲濾液都含有大量對環境和人類有嚴重危害性的物質,必須有效的處理才能達標排放或回用。而滲濾液污水具有污染物濃度高、水質成分復雜、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氨氮含量高、營養元素比例失衡,可生化性較好,水質差異大等特點,與一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來對比,其處理難度和成本都要高很多,目前還沒有完善出普遍適用的經濟高效的處理工藝,不同的項目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合理可行的污水處理工藝[1]。某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廠主要處理園區內生活垃圾焚燒廠、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餐廚垃圾處理廠產生的滲濾液,出水外排或者回用。本文將就滲濾液的污水處理工藝比選、流程設計和工藝方案進行探討,為滲濾液處理工藝設計提供參考。

      1滲濾液來源、水量和進出水水質

      1.1滲濾液來源

      本項目滲濾液污水處理廠主要有三個來源:1.1.1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該類型滲濾液主要來自生活垃圾填埋場。園區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主要處理中心城區及其周邊城鎮產生的生活垃圾,該填埋場包括部分已投運中老齡垃圾填埋場和部分新建垃圾填埋場。1.1.2生活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該類型滲濾液主要來自生活垃圾焚燒廠。園區的生活垃圾焚燒廠為新建垃圾處理工程,以機械爐排爐作為焚燒爐爐型,主要處理城區及其周邊城鎮產生的不可回收生活垃圾。1.1.3餐廚垃圾處理廠滲濾液該類型滲濾液主要來自餐廚垃圾處理廠。園區的餐廚垃圾處理廠主要處理城區及其周邊城鎮產生的餐廚垃圾和其他有機垃圾。

      1.2滲濾液污水水量和水質的確定

      根據前期調研資料,初步確定本污水處理廠進水滲濾液中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水量約為200t/d,生活垃圾焚燒廠滲濾液水量約為450t/d,餐廚垃圾處理廠滲濾液水量約為150t/d。依據本項目所處環境,園區生活垃圾焚燒廠和餐廚垃圾處理廠的處理工藝、生活垃圾衛生填埋的場齡,并參照目前類似垃圾處理項目的滲濾液水質,考慮一定裕量,本污水處理廠的滲濾液混合液的進水水質初步確定如下: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廠的出水就近排入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按照園區規劃方案及考慮本項目的實際情況,本滲濾液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出水考慮直接排放自然水體,部分作為中水回用于園區綠化,澆灑道路,洗車等用途。本工程處理后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2滲濾液混合液處理主體工藝方案的比選

      根據本項目水質特征和不同工藝的特點比較,初步確定本項目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廠采用“厭氧工藝段+好氧工藝段+深度處理工藝段”組合的三段式工藝流程。本文主要探討厭氧工藝段和好氧工藝段的工藝比選。

      2.1滲濾液厭氧處理工藝比選

      厭氧生化處理具有能耗少,操作簡單,剩余污泥少,投資及運行費用低廉等優點,已經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的垃圾滲濾液的處理,該工藝所需的營養物質少,適合于營養物質失調的滲濾液的處理。近年來,運用于垃圾滲濾液處理的厭氧生化處理方法主要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厭氧濾池(AF)、厭氧流化床反應器(AFB)等。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是一種結構簡單、處理高效的新型厭氧反應器。廢水從反應器底部上升通過包含顆粒污泥和絮狀污泥的污泥床,在與污泥顆粒的接觸過程中發生厭氧反應。反應器具有三相分離器的特殊結構,可以在反應器內高效實現水、氣、泥的分離,將活性較高的顆粒污泥保留在反應器中[2]。該反應器可維持較高的污泥濃度,較高的容積負荷率,無需投加填料和載體,運行維護簡單,對有機污染物去除有良好的效果,在滲濾液污水處理領域應用廣泛。厭氧濾器(AF)是采用填充材料作為微生物載體的一種高速厭氧反應器,厭氧菌在填充材料上附著生長,形成生物膜[3]。生物膜與填充材料一起形成固定的濾床。污水在流動過程中生長并保持與充滿厭氧細菌的填料接觸,因為細菌生長在填料上將不隨出水流失,在短的水力停留時間下可取得較長的污泥泥齡。由于濾床容易被滲濾液污水中的懸浮物堵塞,厭氧濾器不適合處理懸浮物較多的廢水。厭氧流化床反應器(AFB)是一種新型高效流化態厭氧生化處理反應器。厭氧流化床內填充活性炭等細小的固體顆粒作為載體[3]。廢水從床底部向上流動,并使用循環泵將部分出水回流,以提高反應器內水流的上升速度使載體顆粒在反應器內處于流化狀態。流化床反應器需要大量的回流水以保證流化態,致使能耗增加,成本上升。流化態的形成必須依賴于所形成的生物膜在厚度、密度、強度等方面相對均勻或形成的顆粒均勻,較輕的顆粒或絮狀的污泥將會從反應器中連續沖出。生物膜的形成與剝落難于控制,真正的流化床形態很難實現,致使工藝控制困難,投資運行成本較高。通過厭氧工藝比較分析,考慮本項目的特殊性和進水水質情況,初步確定UASB作為本項目的厭氧處理工藝。UASB按800m3/d處理規模進行設計。設置3座UASB鋼制反應塔,每座容積1000m3,直徑12m,高12m。UASB前設置預酸化池,用于對初沉池的出水進行加熱、調節pH和預酸化。預酸化池內設置潛水攪拌機,防止池體內固形物沉淀。

      2.2滲濾液好氧處理工藝比選

      滲濾液經過UASB厭氧生物處理后,出水中仍含有高濃度的COD和氨氮需要去除。滲濾液處理常用的生化工藝包括氧化溝、SBR、A/O工藝等,這些工藝的主要功能包括去除有機物和生物脫氮,對降低垃圾滲濾液中的BOD5、CODCr、氨氮和總氮都有顯著效果。氧化溝利用連續環式反應池作生物反應池,混合液在該反應池中一條閉合曝氣渠道進行連續循環,通常在延時曝氣條件下使用。氧化溝設置有曝氣和攪動裝置,從而使被攪動的液體在閉合式渠道中循環。該工藝具有出水水質好、抗沖擊負荷能力強、運行穩定、管理方便等技術特點,但該工藝也存在著占地面積大、基建投資高、污泥易膨脹等缺陷。SBR工藝較為簡單,通過時間上的交替實現傳統活性污泥法的各工序[4]。在流程上只有一個基本單元,將調節池、曝氣池、二沉池功能集中于一池,進行水質水量調節、微生物降解有機物和固液分離等,故節省了占地和投資,耐沖擊負荷且運行方式靈活,可以從時間上安排曝氣、缺氧和厭氧的不同狀態,實現脫氮除磷的目的。但SBR工藝對自動化控制要求很高。由于該工藝為序批式工藝,相關設備不是連續運行,設備閑置率較高。如圖1所示。A/O工藝是一種流程簡單、穩定可靠、運行費用較低的脫氮脫碳工藝,通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機理,將去除CODcr和去除NH3-N、TN有機地結合。由于滲濾液中含有大量表面活性物質,直接采用好氧工藝處理,容易在曝氣池產生大量泡沫,并加劇污泥膨脹問題。經缺氧處理后表面活性物質得到了分解,可顯著減少好氧池的泡沫,有利于系統的正常運行。如圖2所示。通過表4中的好氧工藝比較,在滲濾液處理領域,A/O工藝優勢明顯,而且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包括垃圾滲濾液方面已獲得大量成功經驗和運行數據,工藝比較成熟、運行費用較為低廉。是否可采取A/O組合工藝,還必須考慮實際的水質特征,主要利用BOD5/TN比值進行判斷。如果滲濾液保持在一個低C/N比的水平,或是老齡化進程較為明顯,這時就必須對缺氧工藝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論證。通過分析,本項目中A/O進水BOD5/TN>5,能保證污水有充足碳源供反硝化菌利用。因此,本工程考慮在厭氧工藝之后設置A/O工藝可以最大限度去除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缺氧池按800m3/d處理規模設計,設置1座,停留時間約24h。好氧池按800m3/d處理規模設計,設置1座,停留時間約96h。二沉池采用豎流式沉淀池,停留時間3h。二沉池出水進入深度處理工藝進一步處理后排放或回用。

      2.3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

      通過對滲濾液不同工藝的優劣勢比較,確定了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如下:垃圾滲濾液通過細格柵進入調節池并進行預曝氣,在調節水質水量的同時可以去除一部分氨氮和有機物,出水通過初沉池沉淀預處理去除大顆粒有機物和無機物,然后進入UASB工藝前的預酸化池。滲濾液在預酸化池內調節pH、溫度等,再由提升泵進入UASB進行厭氧生化處理。UASB反應器出水進入A/O工藝進行處理。A池接收來自UASB反應器出水,廢水中部分反硝化菌群利用進水中的有機碳源進行反硝化脫氮作用。O池接收來自A池出水,在O池內發生有機物的去除和硝化過程,部分硝化混合液回流至A池。好氧池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部分污泥通過泥漿泵回流到A池內,提高污泥濃度。二沉池出水經泵提升后連續進入AMBR,在AMBR內進一步去除有機物,AMBR出水通過納濾(NF)和反滲透(RO)處理后直接排放或者作為中水回用。

      3小結

      滲濾液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一般都包括多個工藝段,不同工藝段的設計又受多個因素影響。滲濾液處理工藝中采用厭氧生化處理能耗少,操作簡單,投資及運行費用低,但不同的厭氧工藝對不同的滲濾液的適應性有差異,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合適的厭氧工藝。在選用好氧工藝時,同樣應當進行分析比較以確定合理工藝。反硝化細菌是在分解有機物過程中進行反硝化脫氮,在不加外來碳源條件下,污水中必須有足夠的碳源才能保證反硝化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需要確保進水水質C/N比較高。滲濾液污水水質復雜,在工藝流程的設計時,需要從水量,水質,運行管理,工程投資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以確定經濟、合理、可行的工藝方案。

      參考文獻

      [1]焦義坤,遲慧,劉洪鵬.MBR+NF+RO組合工藝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工程應用[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4(02):200-203.

      [2]代華軍.常溫下強化UASB處理垃圾滲濾液工藝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

      [3]賀延齡.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8:469-490.

      污水處理流程范文第3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給排水管道;給排水設計;施工流程

      污水處理廠給排水管道的施工規模非常大,并且管網施工范圍內交錯布置著非常復雜的通信管線、煤氣管線、電力管線等等,在施工之前需要進行詳細的勘察并設計給排水管道的施工路線,涉及到的任務量非常巨大。所以要求施工隊伍必須非常熟悉施工區域的工況條件和管線布置,精確施工,確保給排水管道的施工質量,保證污水處理廠可以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

      一、工程概況

      某污水處理廠的給排水管道與該城市的景區附近,管線長度超過1500m,主要包括連接管路、回污管、污水處理管、空氣管、給水管等等,管道的種類有鋼管、混凝土管、鑄鐵管和鍍鋅管等等,由于給排水管道在景區附近進行施工,涉及到的電力線路、通信線路都非常多,各個管線也都比較長,所以需要加強對管道施工的流程控制,確保給排水管道的施工可以順利的驗收合格。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原有管線的保護,避免原有管線受到損傷,影響其它設施的運行。

      二、污水處理廠給排水管道施工中常見的問題

      (一)給排水管道質量不合格

      施工中如果使用了不合格管道,在使用過程中就會出現爆管、裂口等問題,造成污水泄漏。管材必須在進場后按照批次,逐根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并作好記錄,管道的外觀應滿足顏色一致,內壁光滑平整,管身不得有裂縫、凹陷及可見的缺損,管口不得有損壞、裂口、變形等缺陷,內外壁不應有雜質。管道的端面應與管中心軸線垂直。

      (二)管道基礎沉降造成管道破壞

      由于污水管道大多采用大直徑的混凝土預制管材,結構自重很大,所以排污管道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基礎沉降造成管道破壞的情況。

      解決方案:

      1、污水管若管道處于淤泥層上,則應先將淤泥清除,然后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基礎換填。

      2、基礎碎石墊層施工時應先清除基底的雜物和浮土,排干溝底的積水,再進行基礎鋪筑。

      3、基底換填碎石時,應分層鋪填碎石并進行夯實,對于拋填塊石,可采用夯錘進行強力夯擊,砂礫石則可采用水夯法進行施工。

      4、砂礫墊層應按規定的溝槽寬度滿堂鋪設、攤平、壓實,混凝土基礎澆筑采用鋼模板立模,管道基礎第一次澆筑成水平形狀,待安管后再澆管座。。

      基礎立模如下圖:

      5、管道地基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采用天然地基時,地基不得受擾動;

      (2)槽底為巖石或堅硬地基時,應按設計規定施工,設計無規定時,管身下方應鋪設砂墊層,其厚度應符合表4.1.9的規定;

      (3)當槽底地基土質局部遇有松軟地基、流砂、溶洞、墓穴等,應與設計單位商定處理措施;

      (4)非永凍土地區,管道不得安放在凍結的地基上;管道安裝過程中,應防止地基凍脹。

      砂墊層厚度(mm)

      注:非金屬管指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管,預應力、自應力混凝土管及陶管。

      (三)管道拼接質量不合格

      污水管道一般采用承插口管、橡膠圈接口,在管道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質量偏差,其原因有:管口強度不夠、膠圈質量不合格、接口拼接方式不正確等。

      解決方案:

      1、管道接口采用的膠圈外觀應光滑平整。

      2、下放至基槽溝底的管子在對口時,可將管子插口稍稍抬起,然后用撬棍在另一端用力將管子插口推入承口,再用撬棍將管子校正,使間隙均勻,并保持直線,管子兩側用土固定。

      3、管道接頭應采用O型彈性密封圈柔性接頭。

      4、接口施工方法及措施

      (1)接口前,應先檢查橡膠圈是否配套完好,確認橡膠圈安放位置及插口的插入深度。

      (2)接口時,先將承口的內壁清理干凈,并在承口內壁及插口橡膠圈上涂劑(首選硅油),然后將承插口端面的中心思線對齊。

      (3)為防接口合攏時已排設管道軸線位置移動,需采用穩管措施。

      5、接口質量保證措施

      (1)管及管件應采用兜身吊帶或專用工具起吊,裝卸時應輕裝輕放,運輸時應墊穩、綁牢,不得相互撞擊;接口及鋼管制的內外防腐層應采取保護措施。

      (2)橡膠圈貯存運輸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存放位置不宜長期受紫外線光源照射,離熱源距離不應小于1m;

      ②橡膠圈不得與溶劑、易揮發物、油脂放在一起;

      ③在貯存、運輸中不得長期受擠壓。

      (3)管道應在溝槽地基、管道質量檢驗合格后安裝,安裝時宜自下游開始,承口朝向施工前進的方向。

      (4)接口工作坑應配合管道鋪設及時開挖,開挖尺寸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5)合槽施工時,應先安裝埋設較深的管道。

      (6)管道安裝時,應將管節的中心及高程逐節調整正確,安裝后的管節應進行復測。

      (7)管道安裝時,兩端應臨時封堵。

      (8)壓力管道上采用的閘閥,安裝前應進行啟閉檢驗,并宜進行解體檢驗。

      三、污水處理廠給排水管道的施工流程

      (一)給排水管道施工之前的測量

      在對污水處理廠的給排水管道進行施工前,要先進行施工區域的測量工作,設計單位要在施工現場將管線坐標的施工控制樁交接給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在施工控制樁交接完成后,對每個樁位進行仔細的檢查,保證每個樁位的質量、高度、方向進行檢查,保證管道施工的穩定性。如果檢查到樁基的穩定性不夠,需要盡快在主樁附近加設護樁。

      (二)管溝的施工

      給排水管道的管溝施工要先確定管溝上口的開挖寬度,確定管線安裝的中心點,在中心點確定之后,對管道敷設的標高進行控制。給排水管道管溝的施工一般采用挖掘機進行挖掘,在挖掘的過程中要根據施工區域的土質進行輔助支護,當給排水的管溝挖掘到規定的深度之后利用粘土對溝底進行填充,然后碾壓結實。

      (三)給排水管道連接處施工

      對于鋼制的給排水管道,在施工連接處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進行連接,而管道與閥門的連接需要利用法蘭件進行連接;給排水管道的鋼筋混凝土管在進行連接時,需要利用鋼絲網進行纏繞,并利用水泥砂漿進行加固處理,保證鋼筋混凝土管連接處的強度。在對鋼制給排水管道進行焊接連接時需要采用多層焊接的方法,第一層的焊縫要保證焊接質量,不能出現凹凸不平或者焊透的現象,第二層焊縫要保證焊槽內三分之二以上的空間被填滿,最后一層的焊縫要確保焊接處的平滑,保證給排水管道的焊接美觀。

      (四)給排水管道安裝完成后進行管溝的回填

      管溝回填首先要對給排水管道的底部進行填充,溝底完全填實后對管道兩側進行填充,直至填充到管道頂部。在管溝回填的過程中,如果發現管溝中存在積水,要先將積水排除干凈再進行后續的回填施工。最后利用分層人工夯實的辦法來對管溝進行夯實。在整個管溝回填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使用帶有雜物或者硬石的回填土,以免造成給排水管道的損壞。

      四、給排水管道的質量控制

      施工人員要加強對管道材料的質量控制,并且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現場防護工作的監督和處理,施工完成后對所有的施工資料進行整理,以便進行后期給排水管道的維護。應對管道進行防腐處理,確保管道的防腐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給排水管道各個部位防腐涂料的涂刷應使用相同批次的涂料,確保防腐效果的統一。給排水管道的防腐處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給排水管道的使用壽命,增加污水處理廠的經濟效益。

      結論

      對污水處理廠給排水管道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給排水管道的施工流程進行分析,使施工單位可以明確給排水管道的施工流程,提高給排水管道在施工測量、管溝開挖、管溝回填階段的施工控制,并加強給排水管道的防腐工作,確保給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嘉夫,齊昕,張國利.西固生活污水處理廠給排水管道施工流程[J].中國科技信息,2014,21:65.

      污水處理流程范文第4篇

      關鍵詞:污水;浮油;流程優化;水含油

      中圖分類號:X7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2006003

      1引言

      隨著油田上產和開發的不斷深入,綜合含水不斷上升,來液量也不斷提高。為合理利用水資源,油田建設了污水過濾系統,對過濾后的油田水進行回注。但是隨著水處理量的增大,水處理的壓力越來越大,外輸回注水已經飽和,為了減少作業區污水回灌的壓力,降低操作成本。油田于2001年開始建設污水生化處理站,通過生化處理達到國家污水外排指標而外排,減少對環境的污染[1]。

      采出水處理站主要針對污水采用沉降、過濾和生化三大處理系統,解決剩余的污水問題,而2.5萬m3生化站的投運在日常生產中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2]。因此確保生化站污水處理達標、高效、平穩運行已成為冀東油田高尚堡聯合站的一項重要工作。

      2國內采油污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

      油田采油污水主要是從地層中隨原油一起被開采出來的。采油污水中不僅含有原油,而且在高溫高壓的油層中還溶進了地層中各種鹽類、懸浮物、有害氣體和有機物。在油氣集輸及處理過程中還摻進了一些化學藥劑;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會滋生大量的細菌。采油污水的COD濃度雖然不算高,但BOD5/COD值非常低,僅有0.15~0.3左右[3]。根據實踐經驗,此種污水屬一種特殊的難降解有機廢水。與一般生活污水相比,主要特點是:①含石油類有機物;②含鹽量高;③含懸浮物和礦物雜質[4]。

      2.1化學法

      包括化學氧化法、電解法,前者是向廢水中投加臭氧、三氧化氯、過氧化氫、高錳酸鉀等氧化劑,將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以達到轉化和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其中臭氧氧化性強,有機物分解徹底,且不產生毒副作用,出水水質好,但操作費用高,是一種高效環保氧化劑。后者一般只適合于處理小規模的乳化油廢水。其除油效率高,但耗電量大、裝置復雜,對導電材質要求高,電解過程有氫氣產生(易爆)。

      2.2物理化學法

      包括分離法、吸附法。膜分離法是一種采用特殊的薄膜分離水中污染物的方法的統稱,它包括滲透、電滲析、反滲透、超過濾等方法。膜法一般處理效果較好,無二次污染,但投資大,運行費用高。吸附法利用各種吸附材料使有機物從液相轉移至吸附劑表面和內部,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3生物法

      包括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目法、氧化塘法、厭氧生物處理。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營養物質,通過吸收、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一部分有機物轉化為微生物體內的有機成分或增殖成新的微生物;(另一部分有機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成簡單的無機或有機物質,如CO2、H2O、N2、CH4等小分子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生物法從流程形式上可分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氧化塘法,按微生物對氧的需求上可分為好氧操作和厭氧操作[5,6]。

      3冀東油田污水處理改造分析

      3.1冀東油田采出水概況

      采出水處理站于2008年建成投產,是冀東油田最大的污水處理站。目前接收高尚堡河東各站含油污水、高一聯合站預脫水器部分含油污水、廟一聯合站含油污水和雨水泵含油污水,經過處理后經生化處理達標后外排。生產規模:污水處理能力43 000 m3/d,注水處理能力12 000 m3/d,生化處理能力25 000 m3/d。其中生化處理工藝是來液進入氣浮池后,通過厭氧池、中沉池、好氧池、二沉池及外排緩沖池后外排。

      3.2采出水水質分析

      采出水主要處理高尚堡作業區來水、預脫部分出水、老爺廟來水、油氣廠雨水泵來水四部分,其中老爺廟來水直接進緩沖罐,來液量高時可達到4 000 m3/d,含油在3 mg/L,但如出現水質不好,水含油可達到10 mg/L,而粗前的含油是4~5 mg/L,反而提高了水中的含油量。水含油過高的情況,導致緩沖罐含油較多,影響過濾罐過濾效果[7,8]。在來液量大、水質差的情況下,不但會影響過濾罐過濾,還可能使進入氣浮池前水含油過高,從而影響生化系統。

      雨水泵來水直接進氣浮池,雨水泵來水在100 m3/d,而雨水泵來水含油較高,一般都在30 mg/L,會使氣浮池含油提高到10~20 mg/L。而氣浮池含油在10 mg/L內的情況下,會緩解厭氧、好氧池的油水分離壓力,使生化效果達到最佳。由于雨水泵的來液含油較高和氣浮池容量有限,導致氣浮池內水含油偏高以致于生化站內浮油較多,浮油一旦進入厭氧池內,不容易進行回收,最終將影響污水外排指標,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水含油的提高不僅對外排有很大影響,也加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池面污油回收只有通過人工才能進行回收,如果對污油的回收不及時,即是對環境的污染,也是對污油的浪費。

      由此可以看出,老爺廟來水和雨水泵來水的水質從源頭上是不可控制的。但是為了使水質達標,可以通過一些流程改造凈化水質,減少過濾系統和生化系統的壓力。

      2016年1月綠色科技第2期

      3.3工藝改造

      此次改造利用原有流程,將雨水泵來水直接改進一次隔油罐,老爺廟來水直接改進一次隔油罐,主要涉及2處施工。圖1為此次改造的流程圖。

      圖中新增加了一些管線,通過新加的管線,將雨水泵及老爺廟來液倒入一次隔油罐內,經過過濾系統,一次隔油、二次隔油、粗過濾和細過濾后,再進入氣浮池。

      首先老爺廟來液不再直接進緩沖池,而進入一次隔油罐。經過一、二次隔油罐后的來液,水含油有明顯的降低,減輕了過濾罐的負荷,使過濾罐達到較好的過濾效果。雨水泵來液進一次隔油罐再進入過濾系統后,這樣經過過濾系統的來液,大幅度的降低了水中的含油,因為經過粗細過濾后的水含油一般控制在1~2 mg/L之內,甚至可以達到0.7 mg/L。經過過濾的雨水泵和老爺廟來液的含油的降低直接減輕了氣浮池負荷,同時也為污水生化處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3.4優化分析

      改造完成后,對改造效果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跟蹤,以下為改造前后雨水泵出口水含油及氣浮池水含油對比數據見表1、表2、圖2。

      從表1可以看出改造前后雨水泵出口水含油基本維持在30~35 mg/L,未發生大的波動。

      從表2中可以看出,改造后氣浮池水含油普遍有所下降。對這兩處的改造,不僅使氣浮池的油含量降低,還使生化站上厭氧池、中沉池、好氧池含油減少,減少了人工收油量及生化站的維護費用。

      老爺廟來液改進一次隔油罐后,緩沖罐出口水含油也有明顯的下降,減輕了過濾罐負荷,過濾罐的反洗周期加長。降低了用電負荷的同時,還減緩了過濾管的反洗磨損,加長了檢修周期。從經濟角度來看,在生產成本上,用電量減小,維修成本也得到了降低。為在以后長期生產運行中,節約了一筆較大的費用(表3)。

      4結語

      通過對這兩處來液進行流程改造,很好的解決了來液含油不穩定的因素,降低了來液含油,確保了進生化

      站之前的含油指標。在對流程的優化,不僅是在對生產工藝中的改造,以完善工藝中的不足,更是本著“降本增效,安全環保”的理念。以技術改進,減少了維護成本,降低了外排水含油,體現了對國家、社會安全環保的負責。

      在以后的生產中,通過加強日常巡檢,加強過濾罐運行監控,確保系統平穩運行、水質達到處理效果,確保后續生化處理系統正常運行,外排水質達標。

      參考文獻:

      [1]金明權,范廷騫.冀東油田含油污水生化處理技術應用[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2005(3).

      [2]陳劍星.微生物法解決油水處理系統硫化物問題[J].油氣田地面工程,2005,24(9).

      [3]陳登,馬國光,楊成全.某油庫含油污水處理流程的探討[J].石油庫與加油站,2009,18(5).

      [4]黃盾.生物法用于鐵路含油污水后續處理有關問題的探討[J].鐵道標準設計,2006(6).

      污水處理流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生物接觸氧化 預加氯 全流程生物氧化 微污染原水

      Abstract: In lot of water treatment plants,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has been o r is to be adopted for water pretreatment,so as to improve water quality.Due to lack of full knowledge of biochemical treatment and the limitation in traditiona l prechlorination conception,the operated biochemical process fails to efficient ly remove the organic pollutants.Analysis was made for the experimental data mea sured under the conditions whether chlorination was adopted.Based on the analysi s,the entire process biological oxidation (EPBO) has been proposed.

      Keywords: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e-chlorination; entire process biological oxid ation; micropolluted raw water

      目前,對微污染原水的處理主要是在常規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增設生物接觸氧化工藝(BCO)、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濾池等,但采用BCO技術的水廠為防止藻類在后續處理構筑物內大量繁殖,往往在生物預處理出水中預加氯,從而使后續沉淀、過濾工藝的生物作用難以發揮。

      為驗證在含BCO工藝的后續凈水系統中混凝沉淀池與濾池所具的生化作用,筆者于1999 年9月25日—1999年11月1日進行了在混凝沉淀前預加氯的試驗,并將所測得參數與參比的C、Z兩水廠的水質參數進行了比較。

      試驗中所投加的漂粉精量為2~4mg/L(漂粉精含有效氯約為60%),沉淀池出水余氯保持在0.6~1.0mg/L。

      1  預加氯對氨氮去除效果的影響

      1999年5月5日—1999年6月10日(平均水溫為21.4℃)和1999年9月25日—1999年11月1日(平均水溫為22.6℃)預加氯去除氨氮的效果見表1。

      從表1可知,對于各工藝單元而言,在未投加漂粉精以前,除砂濾池受進水氨氮濃度影響較大外,其余各單元均相對較穩定。

      表1 預加氯對氨氮去除效果的影響 處理單元 未加漂粉精 預加漂粉精 氨氮濃度(mg/L) 去除率(%) 氨氮濃度(mg/L) 去除率(%) 原水 0.85~5.30   1.10~5.70   生化池 0.21~1.24 75~76 0.22~1.72 69~80 沉淀池 0.13~0.82 33~38 0.16~1.38 19~27 砂濾池 0.02~0.36 56~84 0.10~1.14 17~44 注:表中數據是以原水氨氮濃度的變化范圍為基準,將其所對應的該日的生化池、沉淀池、砂濾池的出水氮氨濃度相應列入表中,而去除率則是相對于該工藝單元進水的去除率的計算值,沉淀池為斜管沉淀池,其水流上升流速為2.14mm/s,HRT為0.94h。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原水經BCO工藝處理后,出水中細菌、硝酸細菌或氨化細菌的含量增多,這些細菌在后續凈水單元的載體上附著后繼續發揮生物降解作用,此時的砂濾池已是 一種具有較強生物活性的生物—砂濾池。預加氯后,由于氯對水中的細菌及微生物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因而沉淀出水中細菌及微生物的含量較低。若進入砂濾池的水中也含有較高的余氯,同樣會對濾料表面的細菌及微生物起著殺滅作用,因而預加氯后砂濾池的生物活性一般較差。

      常規工藝對氨氮的去除主要是氯和氨氮進行化學反應的結果,集中在混凝、沉淀兩工藝中,同時還可能包括一些雜質膠體及吸附了氨氮的雜質顆粒的去除作用。無預加氯的常規工藝中,除了上述沉淀作用外,氨氮的去除是靠沉淀池中斜管管壁生長的和濾池濾 料表面附著的氨化細菌等的生物硝化作用。

      在設備進行檢修時觀察到斜管管壁表面生長著一層褐色的生物膜,取管壁表面的生物膜與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填料表面的生物膜進行鏡檢比較發現這層生物膜疏松且較厚(厚度約為0.3~0.45mm,是YDT填料上部生物膜厚的2~3倍),其表面的生物群落以苔蘚蟲、鐘蟲、輪蟲群落為主,其中在苔蘚蟲的表面還附著有其他小型動物,管壁外部有黑褐色污物。同期對C、Z兩水廠內的斜管取樣鏡檢,發現在上部管壁有一些綠色藻類和苔蘚蟲群落,下部以一層較薄的淤泥為主,整個管壁顯得較為干凈。這些現象有力地解釋了一般常規混凝沉淀作用對氨氮幾乎無去除效果、但無預加氯的混凝沉淀池出水氨氮卻可以有效降低的事實,究其原因是生化池出水中大量的氨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存在及斜管壁上生長的生物膜硝化作用所致。

      分別對EPBO試驗系統各工藝單元、C與Z水廠砂濾池中石英砂表面的氨化細菌進行了測定,其中C、Z兩水廠水源與EPBO試驗系統相同,但C水廠未設生物預處理工藝,而Z水廠則設有生物預處理工藝,這兩座水廠均采用混凝前預加氯的方式。所測得的氨化細菌數等見表2。

      表2 異養細菌和氨化細菌總數 采樣點 生物接觸氧化池 試驗砂濾池 臭氧生物活性炭池 生物活性炭池 C水廠砂濾池 Z水廠砂濾池 氨化細菌數(個/g) 3.00×106 4.00×105 2.50×104 9. 50×104 1.50×104 2.50×105 異養細菌數(個/g) 1.80×108 2.50×106 2.00×105 7.50×105 4.50×104 2.50×106 注: 所測數據為每克填料或石英砂的濕重細菌數目。

      表2試驗砂濾池中的氨化細菌數是C水廠砂濾池中的26.7倍,是Z水廠的1.6倍,這一數字與預加氯試驗砂濾池對氨氮的去除率有40%(注:1/0.6≈1.67)以上的差值有較好的吻合。

      石英砂濾料較粗糙的表面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附著條件[1]。[HJ]取這種活性濾料進行顯微鏡觀察時可以看到砂粒呈褐色或黑褐色,而C、Z兩水廠的砂粒在運行多年之后仍不變色,這與兩座水廠在混凝前投加大量的氯有關。

      轉貼于 2  預加氯對CODMn去除效果的影響

      生化作用在降解原水中有機物上的優越性見表3、4。

      表3 常溫下混凝沉淀池對CODMn的去除效果 生化池出水CODMn(mg/L) 1 加PAC(mg/L) 未加漂粉精(mg/L) 去除率(%) 平均值(%) 加PAC(mg/L) 加漂粉精(mg/L) 去除率(%) 平均值(%) ≥6 5~10   13~50 28.9 5~10 2~4 10~40 25.1 <6 5~10   17~52 30.7 5~10 2~4 12~45 27.9 表4 常溫下濾池對CODMn的去除效果 沉淀池出水CODMn(mg/L) 2 加PAC(mg/L) 未加氯(mg/L) 去除率(%) 平均值(%) 加PAC(mg/L) 加氯(mg/L) 去除率(%) 平均值(%) ≥4 5~10   10~35 22.9 5~10 0.4~0.6 9~33 18.2 <4 5~10   15~36 25.7 5~10 0.4~0.6 13~36 21.9 注:去除率值系指該單元進、出水的高錳酸鹽指數變化,而非全系統的去除率變化。

      結果表明,常溫下生化凈水系統在混凝沉淀前預加氯與否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差別并不明顯,但從飲水安全的角度考慮,預加氯應當盡量避免,這樣不但會減少大量鹵化有機污染物的生成,還會提高處理水的毒理學安全性,同時還減少了氯耗,降低了水處理成本。

      3  EPBO與常規工藝去除NO2-N的比較

      3.1  水廠常規工藝對NO2-N的去除

      ① 較低加氯量

      預加氯為2~3mg/L,澄清池出水余氯為0.6~1.0mg/L,砂濾池出水余氯為0.3~0.75mg/L ,出廠水余氯為0.5~1.0mg/L,試驗結果表明,當進水氨氮濃度為1.6~5.0mg/L,出水的濃度為0.14~0.60mg/L;當進水氨氮濃度為0.6~1.15mg/L,出水的NO2-N濃度為0.01~0.08mg/L。這說明當進水氨氮濃度為1.6~5.0mg/L,后加氯量為1~2mg/L已不能使出水NO2-N的含量達到低于0.1 mg/L的要求。另外,砂濾池出水NO2-N濃度一般較澄清池出水濃度高一些,尤其當澄清池出 水NO2-N<0.1mg/L時,砂濾池出水NO2-N濃度升高的幅度更明顯。當澄清池出水為0.004~0.088mg/L,砂濾出水的NO2-N濃度升至0.090~0.45mg/L,這表明澄清池出水的余氯量已不能完全抑制砂濾池中砂上的微生物生長繁殖,此時亞硝化作用開始加劇。砂濾池微生物檢測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C水廠砂濾池細菌檢測結果 名稱 異養細菌 亞硝酸細菌 硝酸細菌 數量(個/g樣品) 2.5×105 >1.4×105 30

      表5可知,砂濾池中異養細菌、氨化細菌及亞硝酸細菌數目較多,而硝酸細菌只有30個/g(樣品濕重),這可能是因為進入砂濾池的NO2-N濃度比氨氮濃度低得多,再加余氯的抑制作用使得硝酸細菌難以在砂濾池中生長繁殖,而亞硝酸細菌的大量生長繁殖導致了砂濾池中明顯的生物亞硝化作用,使得NO2-N濃度升高。

      ② 較高加氯量

      預加氯為4~6 mg/L,后加氯為1~2mg/L。澄清池出水余氯量為1.2~2.0mg/L,砂濾池出水余氯量為1.0~1.75mg/L,出廠水余氯量為0.75~1.25mg/L,試驗結果表明,

      在預加氯為4~6mg/L時澄清池對NO2-N去除率>80%,這時進砂濾池的余氯量為1.2~2.0mg/L,砂濾池出水NO2-N濃度仍有升高的可能,表明1.2~2.0mg/L的余氯量仍不足以完全抑制砂濾池的亞硝化作用,但NO2-N濃度升高的幅度與加氯量較低時相比則較小。

      C水廠常規工藝砂濾池中存在著明顯的亞硝化作用,NO2-N濃度的變化是由加氯 量和濾池亞硝化作用共同決定的,最后砂濾池出水NO2-N濃度的升高或降低取決于這兩種作用的強弱。當澄清池出水余氯量較低時,砂濾池出水的NO2-N濃度大幅上升,后加氯量 為1~2mg/L已不足使出水NO2-N濃度<0.1mg/L;當澄清池出水余氯量較高時,砂濾池出水的NO2-N濃度有可能升高,但升幅不大,后加氯為1~2mg/L可使出廠水NO2-N濃度<0.1mg/L,所以在水源水氨氮濃度常年較高的凈水廠,為了使出廠水濃度降到0.1mg/L或更低,關鍵在于抑制砂濾池的亞硝化作用,而這就必須提高加氯量。

      3.2 試驗系統對NO2-N的去除

      進水量為1.0m3/h、有效水力停留時間為1.12h、混凝劑PAC投加量為5~10mg/L時的試 驗結果表明,砂濾池對降低NO2-N濃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出水NO2-N最高不超過0.05mg/L,一般為0.002mg/L(分析方法的檢測限值),砂濾池NO2-N去除率幾乎達到100%。 這是由于該系統生化池出水沒有進行預加氯,微生物容易在砂上生長繁殖,形成了生物快濾池。盡管生化池對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由于原水氨氮濃度較高,進入砂濾池的氨氮濃度降低不多,再有生化池出水的溶解氧較高也為硝化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砂 濾池中有很好的生物硝化作用。

      還對原水及試驗系統各單元出水的溶解氧濃度進行了測定,發現沉淀池和砂濾池出水溶解氧逐漸降低,表明此處有微生物耗氧作用發生。砂濾池溶解氧的降幅比沉淀池大得多,即砂濾池中微生物代謝活動更加旺盛,消耗的溶解氧也更多。

      4  對EPBO的探討

      從前面的討論可知,BCO工藝中的生物作用十分顯著,其填料上粘附的菌膠團細菌為了取得更多的食物可能進入水中,胞外酶也會游離于水中。在上升水流或前進水流的作用下,這部分呈游離態的細菌和胞外酶會被挾帶進入沉淀池、濾池,并在其中繼續發揮生物作用,這就為全流程生物氧化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條件。

      基于此,筆者提出了水廠全流程生物氧化的凈水工藝系統,即原水經BCO工藝預處理后,取消常規處理工藝中的預加氯工藝,在自然狀態下使常規處理設備生物化,然后通過生物活性炭濾池進行吸附與過濾(這一工藝單元對沒有條件實施的水廠可以暫時不設,同樣具有良好的除污染效果),最后再加氯消毒送入市政管網。

      4.1  生物氧化處理效果

      各工藝及組合工藝對水中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見表6。

      表6  各工藝對去除水中主要污染物的貢獻 工藝 平均去除率(%) 加氯后增加倍數 氨氮 CODMn UV254 TOC CHCl3 CCl4 BCO 75.2 11.6 -30~15 9 基本未變 基本未變 BT 91.3 43.5 39.9 13.3 未測 未測 ClT 47.9 33.1 30.6 10.6 4.97~14.6 8~13.7 BClT 82.1 46.6 34.5 14.1 3.43~17 2.4~15 BTOC 95 59.8 49.6 15.6 未測 未測 BTC 98 61.4 48.5 16.0 未測 未測 注: ① 表中的去除率是在常溫下、水質較差時各工藝的平均值。

      ②a.BCO——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系統

      b.BT——常規凈水工藝

      c.ClT——常規凈水工藝的前加氯處理方式

      d.BClT——BCO工藝出水加氯后進入常規凈水工藝

      e.BTOC——BCO工藝后續常規處理及臭氧生物活性炭處理

      f.BTC——BCO工藝后續常規處理及生物活性炭處理

      由表6可見,除UV254值外,BT、BTOC與BTC工藝對去除水中有機物的貢獻是十分顯著的,可見生物處理作用較為明顯。

      在去除水中TOC、CODMn兩個指標方面,BTOC和BTC工藝大體相同,BClT和BT工藝大體相同,前者較后者略高一些;在降低UV254值方面,BTOC和BTC比BT、BCO、ClT和BClT貢獻要大;在去除氨氮方面,BTC與BTOC工藝去除效果最好,BT次之,ClT最差。針對試驗原水,經過相同預處理的各組合工藝處理效果的優劣依次是:BTC、BTOC、BT、BClT、BT、ClT(這里均不考慮后加氯)。

      這里要強調是BCO的特點,它在去除水中有機物的同時,一是能有效去除氨氮,降低其后續工藝(生物活性炭濾池)的負荷及其需氧量;二是能使BCO工藝出水溶解氧接近飽和,為后續工藝的生物處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三是BCO工藝出水中微生物含量會大量增加,有助于后續處理工藝中生物膜的形成及修復。

      在常規工藝前采用BCO工藝對原水進行生物預處理,在BCO工藝之后不投加氯,使生物接觸氧化作用在常規水處理工藝得以延續,這樣做強化了常規處理系統,使之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在BT之后輔以生物活性炭濾池或其他生物處理即可滿足深度處理的要求。BT系統中加氯點 應設在砂濾池出水處,而在BTC或BTOC中的加氯點應設在生物活性炭池或臭氧生物活性炭池出水之后。

      對沒有條件設生物活性炭池或臭氧生物活性炭池的水廠,在水源水受到氨氮和有機物的污染 時通過增設BCO工藝,取消預加氯工藝也可能使整個凈水工藝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4.2  實現EPBO的措施

      ① 預處理采用BCO工藝或其他生物預處理設施

      BCO工藝一般采用YDT填料,高為3~4m,水力負荷為2.3m3/(m2·h)左右,采用微孔膜曝氣器或穿孔曝氣管,氣水比為(0.5~0.7)∶1,曝氣要求出水DO達到80%~90%飽和率,以保證后續處理的需氧要求。

      其他形式的生物預處理設施還有生物轉盤、塔式生物濾池、生物流化床及陶粒生物濾池等。

      ② 反應池改進

      反應池可采用回流式、折流式和折板式,保持原有過水斷面流速或保持原有GT值,用斜板或立板將其分隔,可作為附著生物的填料,間距為5cm左右,以利于形成生物膜,其停留時間可維持原值。

      ③ 沉淀池和各類澄清池

      在沉淀池和各類澄清池加斜板或斜管以附著生物膜。若不按出水濁度控制時,上升流速可取較大值以利于斜板或斜管壁上生物膜的更新,可適當縮短停留時間即加大負荷,防止生物生長造成斜板或斜管的堵塞,以使生物反應作用可持續進行。

      沉淀池或澄清池出水要設20~30cm的跌水曝氣以保證后續濾池的需氧,必要時可在沉淀池或澄清池出水處設曝氣設備。

      氣浮池中也可加斜板或柔性填料,使之成為具有生化作用的氣浮池。

      ④ 濾池

      適當加厚濾層,采用深層均質粗濾料,將濾速降低至8m/h以下,最好能有氣水反沖洗裝置(為保持生物膜的活性,反沖洗周期可適當縮短)。

      ⑤ 生物活性炭濾池

      生物活性炭濾池視需要而定,其濾料層厚度≥2m,濾速為8m/h左右為宜。

      ⑥ 采用氯氣或二氧化氯消毒

      最后一道工序是加氯或二氧化氯消毒。

      在以上組合凈水工藝中,共形成了5級生物處理和1級加氯處理。在4或5級的生物處理工藝中,以沉淀池、各類澄清池或氣浮池為主;反應池因為容積小,水的停留時間較短,可以不作調整。濾池可視情況而定,如需較大調整時則可維持現狀,采用較低濾速時需注意防止濾池內產生亞硝化作用。

      5  結論

      BCO工藝中接觸氧化池填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使較小的池內密集活性細菌,使有機物的轉化比天然河床效率高得多。斜管內和石英砂濾料間有著良好的供微生物生長的水力條件,通過取消預加氯將常規凈水工藝設備改造為既有反應、沉淀作用,又有生物膜 凈化作用的生物活性設備是完全可行的,這樣做會強化常規處理工藝去除有機物的效果。采取這樣的措施,BT工藝便會成為BTBC工藝(TB表示生物處理化的常規凈化工藝),而BTC、BTOC也相應地變成BTBC、BTBOC工藝,從而實現了EPBO工藝,達到了提高出水水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Joon-Wan Kang,Hoon-Soo Park,et al.Effect of ozonation for treatment of micr opollutants presents in drinking water source[J].Wat Sci Tech,1997,36(12):29 9-307.

      [2]王占生,劉文君.微污染水源飲用水處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9.

      [3]劉輝.BCO與BAC聯用處理微染污染原水的研究[D].上海:同濟大 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4]劉雨,趙慶良,鄭興燦.生物膜法污水處理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 出版社,2000.

      [5]黃仲杰.我國城市供水現狀、問題與對策[J].給水排水,1998,24(2):18 -20.

      [6]李亞新,等.生物砂濾池處理微污染原水工藝特性研究[J].給水排水,19 97,23(7):6-9.

      [7]David W Huang,et al.Destruction of DPB precurrsors with catalytic oxidation [J].J AWWA,1995,87(6):84-96.

      [8]岳舜琳.生物氧化在給水處理中的應用[J].中國給水排水,1996,12(4): 12-20.

      [9]芳倉太郎,等.生物活性炭附著細菌による河川水中の有機物分解[J].用水と廢水,1997,39(2):19-26.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ts人妖网站|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2017亚洲男人天堂一|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