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論語全文及譯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作者:曹瀟 陳衛東 高建勇 單位:西北政法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本文并不期望找到我國交易所聲譽的“充分統計量”,而是將替代變量的標準降低到“與聲譽正相關”,上市企業質量的度量此處選擇企業上市后的業績為度量企業質量(PCOMP)的替代變量。關于企業上市后的業績情況可以從“中聯財務顧問有限公司”和“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課題組”歷年聯合的《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中獲得[9],該報告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效益狀況、資產運營狀況、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等4大類指標和22類小指標進行打分,將我國上市公司業績分為優、良、中、低和差五個層級。樣本數據來源與描述性統計為導出某一交易所當年無違法、違規行為的上市企業占當年全部上市企業的比例,必須考察該交易所當年違法、違規行為的上市企業占當年全部上市企業的比例。樣本數據來自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Sinofin上市公司違法違規數據庫。在1997年至2010年的14個年份里,剔除冗余49個記錄,A股上市企業違規且受到證券監管機構公開處罰的樣本共有473個,其中上海交易所有236家,占總樣本的54%。其余數據皆根據歷年《證券期貨市場統計年鑒》與《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整理,時間跨度為1997~2010年,其計量在Excel2003與Eviews5.0上實現。由于滬深交易所的上市規則、監管制度以及遵循的法律法規都無差異,因此,主要考察上海交易所的絕對聲譽及其相對于深圳交易所的相對聲譽與當年上市企業質量間的相關關系。通過Excel統計計算,可以發現,2004年以前,因違規被處罰的企業數量和比重都比較小。這可能與2004年證券監管機構開始著力加強監管有關。根據歷年的《中國上市公司業績評價報告》,借助Eviews5.0計算所得的上市企業業績(表略)實證模型與計量檢驗為避免因素分析模型中可能遺漏的重要變量對參數估計的影響和經典計量經濟學模型可能存在的偽回歸、共線性等諸多問題,本文將采用最新發展的動態計量經濟學模型協整研究交易所聲譽與上市企業質量之間的相互關系。根據Engle和Granger(1987)[5]的協整理論,在進行實際協整分析時,一般需經以下程序:時間序列數據的平穩性檢驗傳統的最小二乘法(OLS)對經濟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時,一般都假設經濟變量的時間序列是平穩的。而在實際經濟的運行中,經濟變量很少是平穩的,那么,在假設經濟變量是平穩的前提下所做的回歸檢驗,得到的回歸結果很可能導致“偽回歸”。本文采用AugmentedDickey-Fuller的ADF單位根檢驗[6],其檢驗的一般方法為:(式略)其中yt為t時期的變量值,Δyt=yt-yt-1表示一階差分,εt為隨機誤差項,服從獨立同分布的白噪過程。檢驗過程中的滯后項的確定采用AIC和SC準則。時間序列PREPA、PREPC與PCOMP的平穩性檢驗結果。
變量PREPA、PREPC與PCOMP的水平序列不能拒絕單位根假設,說明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穩的,而它們的一階差分序列拒絕了單位根假設,說明一階差分序列都是平穩的。2.3.2交易所聲譽與企業質量的Johansen協整檢驗根據Engle和Granger的協整理論,對于兩個都是隨機游走的變量序列,如果這兩個序列的某個線性組合是穩定的,則稱這兩個序列為協整的。協整關系反應了所研究的變量之間存在一種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從經濟意義上說,這種協整關系的存在可以通過其他變量的變化來影響另一變量的變化。通常有兩種方法用來檢驗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一種是Engle和Granger的兩步法;一種是Jo-hansen的極大似然估計法[7]。若采用EG兩步法,則樣本容量必須充分大,否則得到的協整參數估計量將是有偏的。因為本文中用于分析的有效樣本相對較小,故為克服小樣本條件下兩步法參數估計的不足,本文采用Johansen極大似然估計法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Johansen檢驗是從向量自回歸(VAR)出發,先確定合理的滯后期數,再通過Johansen的似然比統計量檢驗協整向量的個數r。從不存在協整關系(r=0)這一零假設(H0)開始逐步檢驗,若接受H0表明無協整關系,若拒絕H0,則從r=1再依次做下去,若在r=r0-1拒絕H0,在r=r0處接受,則協整關系的個數為r0。以下采用Johan-sen極大似然估計法對PREPA、PREPC分別與PCOMP進行協整分析,。由表3可知,在5%臨界值下變量PREPA、PREPC都分別與PCOMP不存在協整關系。這表明無論是交易所絕對聲譽與企業質量之間,還是交易所相對聲譽與企業質量之間都不能構成一個穩定的系統。交易所聲譽與企業質量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協整檢驗結果表明交易所聲譽與企業質量之間不存在穩定的均衡關系,但這種非均衡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關系,還需借助Granger提出的因果關系檢驗方法進行分析。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基于系統的向量自回歸(VAR)來定義。假定每一變量的預測信息全部包含在這些變量的時間序列之中。對于兩變量情形,檢驗要求估計以下回歸(式略)其中c1、c2為常數項;u1t、u2t為白噪聲差項,且對所有的t有E(u1t,u2t)=0;α、β、γ、及δ均為系數項;m表示線性約束個數,n表示樣本個數。如果接受H01:β1=β2==βn=0就說明xt不是yt的Granger因,反之則稱xt是yt的Granger因;如果接受H02:γ1=γ2==γm=0就說明yt不是xt的Granger因,反之則稱yt是xt的Granger因。以上偏回歸系數為零的聯合檢驗可通過F檢驗來實現。若計算出來的F值大于給定的臨界值,就拒絕原假設,說明存在因果關系,反之則接受原假設,說明不存在因果關系。對于不存在協整關系的變量,可用各自的一階差分序列進行因果關系檢驗。由于因果關系檢驗中涉及到滯后階的選取。本文根據赫池信息準則(AIC)確定各變量的滯后階數為2。對各變量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表略)。,檢驗結果接受了零假設,在滯后期為2年時,交易所的絕對聲譽以及相對聲譽與上市企業質量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即交易所的聲譽提高或降低未必會引起企業質量的提高或降低,反之亦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交易所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與企業質量之間還遠未達到像成熟市場中那樣互動的關系。
以上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絕對聲譽、相對聲譽與其上市企業質量間的相關關系檢驗表明:首先,交易所聲譽與與企業質量之間不能構成一個穩定的系統;其次,交易所聲譽與上市企業質量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因此,在我國證券市場中,上市企業質量與交易所聲譽之間并不存在成熟市場中“質量認證論”所表述的正向相關關系。交易所聲譽與上市企業質量之間的關系被扭曲,這表明我國交易所的“質量認證”職能缺位。從而,根據假設可知,由證監會控制上市資源分配權而形成的交易所聲譽激勵機制的激勵效應并不顯著。綜上所述,要理順交易所與企業質量之間的關系,發揮交易所的“質量認證”功能及聲譽激勵效應,就必須采取企業上市機制市場化、上市費率市場化、及逐步進行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等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PDA也可以稱為個人數字化助理,簡稱為掌上行機,它的優點是形狀很小,攜帶很方便,可以把它放在手上或者口袋。很便于輸入數據,操作結構很簡單,使用起來很方便,可使用手接觸或者筆輸入信息,耗費功能很低,電池能使用的時間很長,通信里很強,可以使用藍牙、紅外接受發送信息,價格實惠。現在很多PDA使用windowsCE來進行操作,用來開發windowsCE系統功能,就像是在計算機的桌面進行開發軟件程序一樣,構建一個比較有相對性的移動設備。
2分析PDA和全站儀中的數據
2.1串口技術
使用Wicrosoftwindows開發串口系統,進行有以下方式:a.使用windows來進行通信函數.b.windowsAPI對端口進行讀寫或者開發其它程序,對串口實行操作步驟。C.串口中的組件通信,比如Activek控制MSCcomm。根據以上介紹的幾種方法,比如b需要熟悉電路結構,驅動層次比較深,需要有比較強的專業技能,如C方式簡便,不能使EmbeddedVisualC++所接受,該程序就是應用windowsAP來進行通信函數。
2.2串口施行步驟
windows的讀寫文件方式不一樣,它主要使用windows結構中的多線程,然后再后臺進行串口讀寫,正常使用程序就要在前臺進行。進行改善1/0的速度,使用windows結構中的多線程,可以使用它來進行開發非單一系統,windows不能操作1/0的異常操作,可以使用它來進行操作串口,使用異步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統的操作能力。工作效能比較高的串口是事件驅動。應用這種方法有比較高的時實性,主要是針對一些比較廣泛的串口,跟查詢的方式不一樣,不是只對那個串口進行查詢。是以中斷的形式來進行,一般運行中斷時,確定的事件發生變化時,windows系統就會發出信息,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確保數據存在。
3開發通信程序
3.1串口通信應用API函數
⑴串口進行打開關閉。在應用程序中用Create-File函數把串口打開,注意事項主要有:A.串口名后面需要加個冒號(:)。B.PDA的串口就是全部已經打開的串口,只含COM1。C.應用的參數定為零,安全沒有危險性的參數定為NULL。應用Close-Handle可以把串口關閉。⑵對串口進行配置。串口配置與PDA通信中的參數進行配置一起,這樣才能達到通信的效能,因此配置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步驟。LPDCB主要是針對DCB結構,DCB結構是對串口的進一步描述,串口的波特率主要是由DCB中的BaudRate來確定,原因是CE對非二進制不能進行輸送,所以fBinary要設定為TRUE,ByteSize是指字節在進行發送時接受到的數據。Parity是奇偶校驗,StopBits是停止位數,⑶對串口進行讀寫。串口進行讀寫時可以使用ReadFile和WriteFile函數實現,主要是串口進行讀寫時速度不是很快,⑷對串口進行異步讀寫,CE不能進行操作輸入輸出的功能,因此只能應用讀寫進行重復操作。第一,設定串口EV_RXCHAR要用SetCommMask函數來實現,應用WaitCom-mEvent阻攔線程,指直到把事件EV_RX-CHAR設定好,字符要應用回調函數來進行處理,續等發生事件。
3.2隔開水平角、豎直角、距離及進行組合測量
在測量過后,需要測出水平角,偏心的水平角與距離不能合在一起測量,測量時要分開進行,因此應用程序能進行水平角和豎直角及距離分開測量以及組合測量,進行測角時不能僅僅依靠棱鏡。所以,可以應用水平角和、豎直角、距離重復選框來進行模擬。針對不一樣規模的全站儀,使用的方式也不一樣,索佳操作的模式只含有一種規模的全站儀,只需要點擊按鈕即可,假如選擇斜距就進行輸送測角距,沒有選中斜距進行輸送測角距,收到的數據后。在根據模塊來分析與選取有針對性的數據,拓撲康是第二種模式,在選中斜距時,還要在斜距中的復選框中進行點擊,在進行輸送時改變測量距離的模式,進行發送時。進行驅動測量,跟讀取指令是一樣的。
3.3處理已經接收到的字符串
⑴ASCII編碼是已經收到的字符串,可以使用MultiByteToWideChar函數轉變成Unicode編碼然,在進行處理。⑵測量指令在進行發送出去后,全站儀中的數據不是一次性發完,應該是分層次來進行發送,因此,字符串要直接連接到字符串,才能完成接受任務。⑶字符串的主要任務就是接收完后,要依據復合框進行有效的選擇,分析全站儀的字符串,也會顯示的很清楚。⑷拓撲康是第二種模式,符串后的任務就是接受,在輸送時顯示清楚。相反,就會把全站儀輸送數據全部給PDA,造成不良后果。
4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VC++2005smartdevice的MFCsmartdeviceApplication,PDA與全站儀中的通信主要依靠多線程來完成,使他們能夠穩定運行。根據太原市在進行測繪進行探索指出,外業進行采集時,效果是良好的。全站儀中的數據直接讀取,防止在讀、記方面存在有誤差。不過,對存在有誤差的數據要自動檢查,防止2C差、差互差、2C互差的影響產生誤差,而不能及時的進行檢查,而導致返工現象的發生,工作效率的提高,PDA儲存的文件就是測量的結果,外業任務完成之后把所得出的結果直接輸入到PC,經過對程序的進一步分析,能直接評估精準度及計算坐標,不使用人工來進行操作,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能減少造成不要的麻煩,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5結束語
基于合作博弈理論分析碳交易
合作博弈理論的核心問題是利益分配,研究人們已經達成合作之后如何分配利益。接下來從合作博弈的角度來分析經濟體關于碳排放的談判問題。
設發展中國家為群體1, 發達國家為群體2, 雙方以是否進行碳排放交易為議題, 重復從發展中國家群體和發達國家群體中各隨機抽取一名成員, 以談判的形式進行兩兩博弈。建構的基本博弈模型:發展中國家兩策略為A 和B, 策略A 為抵制碳排放交易, 策略B 為同意碳排放交易;發達國家兩策略為X 和Y, 策略X 為抵制碳排放交易, 策略Y 為同意碳排放交易。
若發展中國家采取策略A, 發達國家采取策略X, 談判的結果為抵制碳排放交易, 此結果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收益矩陣(2,2);若發展中國家采取策略B, 發達國家采取策略Y, 談判的結果利益分配( 4,4);若發展中國家采取策略A, 發達國家采取策略Y, 即雙方各持己見, 則談判不能達成統一的意見, 假設矩陣得益為( 3,3);若發展中國家采取策略B,發達國家采取策略X, 兩國不同意見, 矩陣賦值為(1,5)。
當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都選擇合作時將獲得最大的總收益。要獲得這個非納什均衡的選擇需要對收益進行配置以改變博弈結構。引起再配置的方法就是轉移支付。在該模型中,發展中國在發達國家選擇合作策略時給予發達國家一各單位的轉移支付,即(同意,同意)組合的收益由(4,4)變為(3,5),而(不同意,同意)的收益則由(3,3)變為(2,4)。此時,(同意,同意)組合為納什均衡策略組合。當然,轉移支付的額度并不是唯一的,從而博弈的均衡解也不是唯一的,合作博弈的結果可以通過國家間的談判獲得。而且事實也證明,每個國家采取合作和協商分配利益至少不會比不合作行為差,而且經常會好得多。
通過合作博弈理論的分析,全球應對碳排放問題選擇相互之間碳排放交易是必然的。
中國碳排放的對策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大國,為了有效防止氣候變暖的災難性后果發生,在自己應當承擔的減排義務之外,提前加入碳減排的行列,承擔人類共同的責任。
(一)中國應采取的減排立場。按照人均原則分配碳排放交易權。在人均分配碳排放交易權的基礎上,各國應按照人口的多少建立碳排放賬戶。中國的人口比美國多4倍,中國的碳排放交易權賬戶當然比美國要多4倍。實現全球碳減排目標的有效途徑是技術轉讓。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有償轉讓碳排放交易權,而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降低碳排放的技術。
(二)完善排放許可證的交易。建立合法碳排放交易權, 允許其成為商品進行交易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是各國目前應對氣候變化的手段。我國要借鑒國際減排機制, 研究上市期貨發揮期貨市場的功能, 加快碳排放交易權共有價值形成, 維護我國企業自身的利益, 盡快完善我國碳交易市場體系建設, 促進我國低碳經濟快速發展。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 勞工標準 全球化
一、國際勞工標準的歷程和特點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不斷增長,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聯系在日益增強,國際貿易中的國際勞工標準問題日益成為世界各國政府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國際勞工標準”(internationailobourstandards)是指為了促進對全世界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而由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ilabouorganization,il0)制定的勞工公約和建議書。這些公約和建議書的目的是促進對全世界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其發展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聯系在一起。國際勞工標準的內涵,狹義上應該指與貿易利益相關的勞工條件標準,包括工人的工資水平、工作時間工作條件、勞動環境、福利待遇等,廣義上還包括禁止強迫勞動、結社自由、組織和集體談判權、清除剝削童工和消除就業歧視等。
從性質上看,國際勞工標準屬于國際法范疇,但它同一般國際法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點。第一,國際勞工標準的制定體現了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合作共同改善勞動條件的精神,較好地照顧到三方的利益。第二,國際勞工標準的適用的絕大多數公約和建議書都是以調整成員國國內勞動關系為目標的。而且國際勞動公約和建議書,雖然是由全體成員國參加的國際勞工大會上以三分之二的多數票通過的,但通過以后并不直接發生效力,必須經過成員國政府批準才能對批準國產生約束力。
將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相掛鉤這一建議具有較長的歷史淵源,早在wt0的前身gatt時期就已經提出過。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增長,2o世紀90年代,國際社會又掀起了新一輪關于勞工標準的激烈爭論。國際勞工標準具有雙重功能,調節會員國國內勞動關系和調節國家間貿易競爭的作用。國際勞工標準通過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貿易協定,試圖逐漸在wto組織中形成與國際貿易掛鉤的機制。
二、國際貿易實踐中的勞工標準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wto內對貿易與勞工問題爭論的核心是勞工標準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程度逐漸提高的情況下,發達國家提出勞工標準與貿易掛鉤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領域斗爭日益激烈的表現。
勞工標準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盡管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此問題上存在著明顯的分歧,但是,勞工標準正在一步步地被納入多邊貿易討論領域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西方發達國家試圖將勞工問題納入到wto框架內并在區域性或雙邊貿易協議中訂入勞工條款或附加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掛鉤,以及在國內法中加以規定,使勞工問題和國際貿易掛鉤得到法律上的支持,并使其合法化,這些都對發展中國家不利。
西方國家還通過sa8000認證等方式將二者掛鉤。sa8000社會責任標準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更多地考慮了人的發展,這與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社會發展進步的好處相吻合。但是sa8000作為貿易壁壘的工具,內容就是勞工標準,其具有隱蔽性、靈活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勞工成本是其最大的比較優勢,而sa80o0將大大削弱發展中國家的這一優勢。特別在關稅和一般非關稅壁壘不斷被削減的今天,其非常容易被貿易保護主義所利用,成為限制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工具。如果在短期內,強制實施統一的勞工標準,將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相對優勢蕩然無存,使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從根本上受到影響。
勞工標準被發達國家作為非關稅壁壘的工具之一加以運用,是發達國家實行的一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發達國家將勞工標準以尊重人權為由與國際貿易掛鉤,推行全球性勞工標準,以改善發展中國家人權狀況,這在表面上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如果通過wt0規則強制執行勞工標準,低勞工標準的國家將會受到制裁,而這只能會加劇貧困和推延工作條件的改善。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對勞工的尊重要從其客觀的歷史發展出發,尊重其特有的人權狀況,只有這樣,才能根本上改善其勞工狀況,國際貿易才能真正健康發展。
因此,盡管從法律上,還有實踐中,國際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聯系在日益增強,都有國家期望將勞工標準和國際貿易掛鉤,但筆者認為不宜貿然將這二者相掛鉤,應使兩者漸進的和諧統一。規范企業的社會責任,保護勞工權益,促進公平貿易。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歷史的必然,勞工標準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必定也是順應歷史的潮流向前發展的。
三、我國對國際貿易與勞工標準同囊的應對措施
中國是世界上的貿易大國又是wto的成員之一,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國際勞工標準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應當承認,中國的勞工標準不但達不到發達國家所提出的勞工標準,即使同國際勞工組織制定的勞工標準相比,中國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從長遠來看,中國應當逐步與國際勞工標準達成一致,積極參與并推動國際社會處理國際勞工標準問題,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一)加快批準國際勞工公約。我國在批準國際勞工公約的方面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數量偏少,二是批準公約的進度較慢。中國適當多批準一些條件基本具備的公約,從根本上說,加快批準國際勞工公約,有利于中國在國際勞工領域中爭取主動,有利于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使我國在國際勞工組織中處于更有利的地位,同時也有助于中國發展與國際勞工組織的技術合作并獲得其援助。我國應緊密關注國際勞工標準及勞工標準和貿易問題方面的新動態,收集和翻譯主要貿易對象國已和實施的勞工法規和標準。
(二)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應當客觀地看待勞工標準問題,既要爭取國際話語權,又要適時適度提高勞工標準,這樣才能減少貿易摩擦,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發展。伴隨經濟影響力的上升,我們應以適合大國身份的地位、適合大國身份的條件發揮積極作用,特別是在何為核心勞工標準和如何促進這些標準的實施等實質性問題方面,積極闡明自己的觀點,努力參與勞工標準的制定。我們不應一味擔心勞工標準納入wto后會傷害中國的競爭力,關鍵是要有一個公正、有效的聯系機制來維護國家利益。應當從自身做起,改善我國國內的勞工條件,逐步建立與國際勞工標準相一致的國內勞工標準。
大量的研究普遍認為,發展中國家通過國際貿易與發達國家開展經濟技術交流,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吸收發達國家的技術擴散和知識溢出,以此促進本國的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Andrew等基于美國行業數據,實證得出貿易成本下降,出口型企業的生產率明顯增長,并且進出動對企業生產率的滯后影響顯著。李小平和朱鐘棣實證得出貿易途徑促進了中國的TFP增長。李杏和Chan運用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考察外資和進出口對中國整體技術水平的影響,結果表明FDI和技術進步互為長期和短期因果關系,對外貿易是技術進步的長期和短期原因。許禮生和高凌云以1978~2006年的宏觀經濟數據實證分析表明,進口競爭變化與TFP變化率之間具有正向關系,而且進口競爭在國內競爭程度較低時,對TFP的提升效應較大。馬勝偉和何元貴采用DEA方法,運用廣東省21個地級市的投入和產出數據,對廣東省的TFP進行測算,結果表明,技術進步與出口貿易存在協整關系。
也有些學者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結論,認為貿易活動并不能提高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Fu就中國制造業行業的出口和TFP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發現出口并沒有顯著促進各行業的TFP增長。何元慶運用DEA的方法,測算1986~2003年各省的技術效率、技術進步和TFP增長,研究人力資本、進出口及 FDI對三者的影響。實證表明,人力資本和出口對技術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 , 進口負向影響技術效率,FDI對技術效率的影響不顯著,出口對技術進步和TFP增長有輕微的負向影響。劉舜佳的實證結果表明, 雖然短期內FDI有助于TFP的提高, 但從長期看,國際貿易和FDI弱化了我國的TFP增長。金成曉和王猛得出與劉舜佳相似但更為具體的結果,他們實證得出,FDI的技術溢出效應呈倒U型,即在到達臨界點之前,外資進入會帶來更多技術溢出,但如果超越這一臨界點更多的FDI流入反而會損害溢出的效果。
本文將國際貿易活動分為進出口和FDI,選取中國20個省份2003~2008年數據,利用DEA方法測算各省的TFP,全面考察各個變量對TFP的影響。
模型設定
(一)全要素生產率的計算
全要素生產率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 TFP) ,是指總產出與綜合要素投入的比率,即每單位投入的產出。本文采用目前被廣泛使用的DEA方法計算所選省份的TFP。指數的計算結果代表了相對于上一年,本年TFP的增長(指數大于1) 或下降(指數小于1)情況。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廣東省的TFP最高,6年間有5年均為1,即為最有效率的生產單位,其它省份以廣東省為對象,陜西、新疆、重慶等地區的TFP則相對較低,江蘇、上海、浙江的TFP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此外2005年全國生產率水平相對較高,黑龍江、上海、江蘇、廣東4個省份的TFP值均為1,即生產率水平均達到最有效狀態。
(二)模型設定和變量選擇
建立基期和滯后一期模型。基期模型是研究TFP與國際貿易即期的相互作用,通過比較知2005~2008年最有說服力,因而下文分析都以這個時間段為范圍。滯后一期模型用來研究TFP與分別滯后一期的進口、出口、FDI的關系。為了降低截面數據可能具有的異方差,本文采用了自變量的對數形式。建立的基期模型
式中,i=1,2,t 表示年份;TFPit表示i地區t年的全要素生產率;IMit表示i地區t年的進口量;EXit表示i地區t年的出口量;FDIit表示i地區t年的外商直接投資額;KRit表示i地區t年的扣除研發費用的資本存量,之所以扣除研發費用,是為了避免可能出現共線性;Lit表示i地區t年的是人力資本投入量;RDit表示i地區t年所投入的研發經費;GDPit是i地區t年的生產總值;it為殘差項。
滯后一期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