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電子白板課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但是由于很多老師,特別是年長的教育對還不習慣這種教學設備,在操作上可能有一些困難,因此,學校集體組織老師培訓使用電子白板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老師之間也應該相互討論,研討,交流電子白板的使用經(jīng)驗。這么先進的設備,如何為我們教學所用,為教學提供有效的輔助作用,確實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現(xiàn)將自己平時運用電子白板的一些心得,在這里作一個交流,期待大家能夠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電子白板的運用水平。
電子白板最主要的性能特點之一就是其電子課件的交互性,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PPT電子課件的制作方法,綜合利用一切資源,包括電子白板軟件配套的教學資源庫,以及網(wǎng)絡資源,利用,圖文并茂的PPT課件,在加上必要的動畫視頻等等,豐富我們的教學電子課件。為了更好地讓白板服務于我們的課堂教學,就需要我們能因課置宜地設計一些課件,幫助我們來突破一些教學上的重難點。如何利用好電子白板軟件,如何制作豐富的電子課件時我們運用教學電子白板的第一步。
在從“開始”按鈕展開菜單后,有遮屏,聚光燈等選項,遮屏和聚光燈等是電子白板的一些特殊功能,將這些功能和激光筆、熒光筆等相結合,當然可以更為有效的突出課件中的關鍵點,給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你可以通過依次選取多個對象來對多個對象進行縮放,刪除,克隆等操作,而不要每次只對一個對象做反復類似的操作。教師還可以在演示調用過程中,可以隨心所欲的在上面寫、畫、劃、圈、點等操作行為,更可以隨時改變背景圖和顏色、對畫面進行放大和縮小等等!
【關鍵詞】電子白板高效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168-02
在新課程理念下,全力實施素質教育,高效課堂,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所以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是刻不容緩的。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電子白板以驚人的速度走進中小學課堂,以強大的優(yōu)勢成為教學改革的幸運兒。電子白板的出現(xiàn),把傳統(tǒng)教學與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等現(xiàn)代教學結合起來,以其獨特的交互性、趣味性使教學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
電子白板是一塊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工作的大感應屏幕,其作用相當于計算機顯示器并代替?zhèn)鹘y(tǒng)的黑板。它可以對文件進行編輯、注釋、保存等在計算機上利用鍵盤及鼠標可以實現(xiàn)的任何操作。故此利用電子白板可以設計出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活動,為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有利于突破難點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有許多內容較抽象,單靠老師的講解、傳統(tǒng)課件和學生想象往往難以理解,許多難點傳統(tǒng)技術難以突破,而電子白板卻能輕松地解決。尤其在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生活習性等知識的學習更非傳統(tǒng)教學所能比擬的。
例如:“植物的受精過程”這一知識難點學生是陌生的,抽象的,很難用語言來描述,不易理解。用電子白板模擬和再現(xiàn)這一過程則能化難為易。先在電子白板的資源庫中調出子房的結構圖,讓學生思考:“在哪里?”有些學生混淆花粉與,帶著問題通過動畫展示以下畫面:花粉落在柱頭上以后,長出花粉管,花粉管到達胚珠后末端破裂,釋放出來。再利用布幕、局部放大等功能把釋放出來后的移動過程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無論哪個方位的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一個與卵細胞結合,另一個與極核結合這個過程,再把胚珠的結構放大,的移動速度放慢。展現(xiàn)一次學生也許印象不深,或有遺漏,可再用回放功能重溫一遍,有點有面,難度大大降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二、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
利用電子白板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文字、圖片、視頻等形聲結合的學習材料,營造生動活潑、輕松自如的學習環(huán)境,課堂上,學生玩游戲、講故事、說身邊實例、聽音樂,寓學習于娛樂之中。例如:“尿的形成和排出”一節(jié),在生活中,學生對尿的形成和排出這一生理現(xiàn)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尿是怎樣在腎臟中形成,以及腎臟的結構和功能還不清楚,因此利用電子白板設計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是十分必要的。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先在電子白板上播放經(jīng)課前剪輯好的幾個捐腎救人的感人視頻片段,既引導學生學習課本知識,也同時進行樂于助人的情感教育,然后自然引出“腎有怎樣的作用與尿的形成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尿的形成和排出”。
(2)激趣設疑,新課探知。在電子白板上展示色彩鮮艷的泌尿系統(tǒng)和腎臟結構圖,設置問題:“泌尿系統(tǒng)、腎臟由哪些結構組成,功能如何?”“血液如何進出腎臟?”學生結合收集的資料和已有知識進行思考、討論,得出結論,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再作出評價。對于尿的形成這個中心內容則通過在電子白板上展示FLASH,讓學生觀看后,在小組內每個同學用語言描述尿的形成過程。通過實物投影把兩張有針對性尿液化驗單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這些人的尿液是否正常。最后放幾張因上網(wǎng)、玩游戲、看電視而憋尿引起嚴重后果的圖片,使學生從這些身邊熟悉的事例中,深刻認識排尿的意義,進而自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學生被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所吸引,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促進師生互動
過去我常常因為要操作鼠標鍵盤,造成活動半徑很小,較難體現(xiàn)師生互動以及生生互動,使用電子白板的生物課堂則是一幅全新的畫面,老師不再被鼠標鍵盤限制在講臺上,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可以走到教室的每個角落,你會看見站在講臺上講授新課的不只有老師,堂上小測演示答案的也有學生,難題釋疑也不乏學生的身影。
例如學習“花的結構”一節(jié),我從電子白板上調出桃花結構圖,讓學生上臺在電子白板上的桃花結構圖進行講解,利用“筆”的書寫功能,按從外至內,從下至上的順序,把各個結構逐一標注,讓另一學生批改,然后再讓其他學生,把這些結構的功能也在白板上一一標注,再利用電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老師實時加上一些重點詞語的批注(加下劃線、著重號、畫圈等)。在學生上臺講解以及做練習時,我不時在學生中巡視,關注他們的狀態(tài),與他們對話,反饋他們的學習情況,這樣運用電子白板能夠營造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
四、提高堂上練習的效率
無論講授新課有多精彩,設備多先進,通過堂上練習鞏固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電子白板進行的堂上練習,題型多樣化:填空、選擇,填圖,判斷等,形式也多變,必答、搶答、小組競賽、游戲,還可以使用布幕、聚光燈,回放,放大、縮小等功能吸引學生注意,增強趣味性。既可以預先設定練習,還可以臨時出題,容量大,靈活性更強,制作也較簡單,易于修改,還能保存。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大大提高堂上練習的效率。
首先。交互式電子白板為課堂教學在硬件設備上提供新平臺。教師于交互式電子白板上能夠像在教室里黑板上一樣,自如地書寫、圈點、批注或標記,綜合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師肢體語言和神態(tài)表情等,能使課堂教學活躍生動。其次,交互式電子白板為課堂教學在軟件設計上提供新思路。交互式電子白板集書寫、放大、探照燈、畫圖、背景圖、回放、資源庫等功能于一身,在教學活動方面可以設計出各種形式。強化了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趣味。再次。在資源組合上交互式電子白板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新方向。它能與各種軟件很好地實現(xiàn)兼容,教師在交互式電子白板工作界面中能夠隨意調用計算機和網(wǎng)絡上的各種資源。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是切合教學實際有效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
1.忽視交互式電子白板功能,會導致教學過程繁瑣。目前,還有部分教師沒能掌握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功能,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傳統(tǒng)多媒體投影和幕布那樣使用。教師花費很多精力去做些電子白板課件,提前把情境安排到交互式電子白板里,課堂中只是忙于課件操作,一堂課成了展示課件的;最終讓課堂變成了多媒體工具和技術的呈現(xiàn),只是盲目崇拜技術,認為技術高、精、尖、全的現(xiàn)代技術是萬能的,因此忽略了真正的教學規(guī)律,不能合理地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工具輔助教學,沒能發(fā)揮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潛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2.無視教學主體,導致教學自導化。在交互式電子白板課堂實踐中,學生能夠自由地思考和體現(xiàn)出自主性學習;所以,教師應該恰當?shù)乩媒换ナ诫娮影装鍋韯?chuàng)設教學情境,實現(xiàn)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自主探究,獲得切身體驗。然而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它的這一優(yōu)越性,課堂上教師過多的主導,學生學習狀態(tài)被忽略,為了達成教學任務往往呈現(xiàn)出“滿堂灌”的現(xiàn)象,師生互動的時效性大大降低,師生間缺少了互動,最后交互式電子白板沒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認知工具。
3.追求教學精彩,導致教學“作秀”化。隨著交互式電子白板步入課堂,許多教師滿懷好奇,盲目地跟從,不根據(jù)教學實際內容隨意使用,最后成了“作秀課堂”“表演課堂”。甚至有的教師為了將白板的功能發(fā)揮到極致,不斷追求精彩看點,把其看作一項時新、顯示自我的工具,而忽略了學生特點和教學需要,每堂課從開始到結束都在頻繁進行屏幕切換,放棄了黑板功能,忽視了與其他教學方式、教學媒體綜合使用;在課堂上過多展示多媒體的聲、像、圖、文輪番上場,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反而被削弱,不僅學生對交互式電子自板關注過長產(chǎn)生視覺疲勞,而且會使學生從新鮮中慢慢由單調而枯燥,這并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開展教學,應當返璞歸真。
三、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合理集成各種教學資源
1.充分應用教學資源,在靈活組織教學上下功夫。強大的資源整合功能是交互式電子白板軟件的一大特點。它能實現(xiàn)編輯和修改屏幕內容,即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可以調整、修改、增添相應的教育資源,也可實現(xiàn)現(xiàn)場錄制和再加工,最終形成可反復使用的教育資源。例如在小組活動中,教師可以錄制學生的活動和練習等場景。這些錄制下來的資源在今后教師再次教授這節(jié)課時便可成為有用的教學案例: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教師便可把以前錄制的優(yōu)秀活動作為案例。展現(xiàn)給學生觀摩,達到示范作用;在口頭作文或者實驗操作時,可以把學生的場面刻錄下來,讓學生通過觀看,尋找學生活動中錯誤認識或行為,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給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與學習提供寶貴資源依靠的就是交互式電子白板靈活的生成性。
2.積極創(chuàng)設互動課堂,在提升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在課堂上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能實現(xiàn)師生互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最終實現(xiàn)了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高中函數(shù)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和幾何畫板的有機結合,借助幾何畫板工具畫出函數(shù)的圖像并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直觀了解函數(shù)圖像,在學生自己動手體驗活動中能明確數(shù)與形動態(tài)關系,最終實現(xiàn)對數(shù)學概念的清晰理解,并且教師和學生可以隨意書寫、畫線、批注、標記,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充分進行交互,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合理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交互性。充分發(fā)揮它的潛能,起到先進媒體工具和技術真正輔助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丁興富,蔣國珍.白板終將替代黑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革新課堂教與學的新生代技術(2)[J].電化教育研究,2005,(05).
關鍵詞:巧用電子白板高效英語課堂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不斷整合,電子白板技術作為一種工具,也作為一種資源,融入了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使英語課堂走向信息化。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中,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至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fā)揮,不利于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培養(yǎng)。而電子白板技術的介入,為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并帶來了活力。運用該技術可以模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利用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多感官的綜合刺激,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便于因材施教,而且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傳播效率,實現(xiàn)了教育資源共享,從而使受教育者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下面就巧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構建高效英語課堂談談個人的一點淺薄見解。
一、巧用電子白板,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特有功能及其技巧使用,如移動屏幕、探照筆等白板的這些特殊效果和應用技巧,可以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拖放、涂色、隱藏、匹配、拉幕等教學功能,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它能提供“圖、文、聲、像”等信息,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讓英語教學有聲有色,從而更輕松自如地學習新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探照燈功能,能使重、難點突出顯現(xiàn),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電子白板對動畫、視頻的隨時暫停控制與標注使教師能夠更加自主的應用現(xiàn)有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彌補了以往很多課件交互性差的缺陷。如在學習動物類單詞時,我首先利用交互白板的資料庫,調出很多小動物,如:tiger,elephant,lion,zebra,monkey,panda,bird,dog等,運用探照燈的功能,隨著探照燈光的移動,學生找出了一個個有趣的小動物,然后運用拉幕功能將一個個小動物重點呈現(xiàn)學習,并配合視頻和聲音讓學生在“圖文并茂”、“動靜相兼”、“視聽并用”的表現(xiàn)效果下,更高效地學習英語。
二、巧用電子白板,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高層次表現(xiàn)。英語教師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的出現(xiàn)為構建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具。學生在白板上進行不斷操作演示,通過小組內、小組間的探究得出最后的結論,教師在這中間只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問題的解決完全由學生自己控制,這樣的開放環(huán)境使的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每個學生都得到了鍛煉,體現(xiàn)了師生、生生的互動。充分發(fā)揮了白板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比如在學習8Aunit3“Adayout”時,針對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介紹世界各地風景名勝。我開展了一次制作海報的活動,要求學生通過電子白板介紹一個地方的風景旅游點及特產(chǎn)。很多學生借助網(wǎng)絡,收集到大量的文章、圖片,以此充實自己的海報。然后,通過小組討論、評比選出兩組優(yōu)秀的作品,最后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功能來展示。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既是作者,又是編輯;既是設計師,又是美術師。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的理解能力,廣泛收集、分析、加工各種相關信息的能力都獲得了巨大的進步,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就感,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yǎng)開拓創(chuàng)新的能力。
三、巧用電子白板,提高學生學習素養(yǎng)。
英語教學是以學生能力發(fā)展作為立足點的,“聽、說、讀、寫”應該貫穿在教學過程之中,傳統(tǒng)的教學過多地強調“讀和寫”,而忽略了“聽和說”,但是生活中“讀和寫”的能力并非真正體現(xiàn)出來。巧妙地運用電子白板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獲得較大的提升。可以運用電子白板錄音,音頻的效果,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模仿別人的朗讀,更正自己的讀音、語氣、語調、重音、語速的快慢以及如何把握感情,在模仿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可以把自己的朗讀錄起來,然后在全班播放,請大家談談看優(yōu)缺點之所在。這無疑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弊病,激發(fā)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另外,還可以使用電子白板的便利之處進行作文審題,選材的練習,及時反饋效果,評改作文。可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習作,當堂評改,利用“電子筆”批注重點,學生一目了然,教學效果迅速顯示,做到“講中有練,練中有講,講練結合。”
總之,在英語教學課堂實踐中證明,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與學之間架起科學的橋梁,發(fā)揮語言教學和常規(guī)多媒體教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具有的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和方便快捷等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興趣,而且,交互式電子白板在英語課堂上的運用,對深化當前的課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與教育》.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關鍵詞:交互白板;課堂教學;互動;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20-0027-04
引言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交互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簡稱交互白板)作為一項嶄新的教育信息化裝備,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日益廣泛。它沿襲了傳統(tǒng)黑板加粉筆的課堂教學風格,又融合了計算機加投影儀的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的優(yōu)勢,營造了一個正常黑板尺寸、交互協(xié)作式課堂教學環(huán)境,為師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展示、自由交流的平臺,為改善課堂互動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提供了技術支持。
一、從教育傳播理論的視角 審視交互白板教學應用
1.拉斯韋爾傳播理論
美國哈羅德·拉斯韋爾(H·LassWell)在1948年提出了傳播過程模型,認為一切傳播行為都包含五個要素:誰(Who)、說什么(Say What)、通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誰說(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又稱“5W”。課堂教學應發(fā)揮傳者(教師)、受者(學生)的主動積極性,選擇適合表達和傳播教學信息的教學媒體,將教學信息直接或間接地傳遞給受者,并及時進行課堂檢測,評價反饋教學效果,爭取教學最優(yōu)化。
2.戴爾經(jīng)驗之塔理論
美國視聽教育家戴爾于1946年在其《視聽教學法》一書中,提出“經(jīng)驗之塔”理論。他認為:教學應以具體經(jīng)驗為支柱,逐步上升到抽象。課堂中運用交互白板這種媒體,能把過去、遙遠和抽象的事物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易于理解的經(jīng)驗,彌補直接經(jīng)驗的不足。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及人際間協(xié)作活動,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學生是認知的主體、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利用交互白板組織課堂教學,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
二、交互白板獨具技術優(yōu)勢, 課堂教學中應用顯便捷
交互白板相比傳統(tǒng)黑板信息量大、形式多樣且無粉塵污染,相比當前用于課堂教學的其他信息化裝備(有多媒體教室和計算機網(wǎng)絡教室),又具有更強適應性和靈活性。[1] 作為一款多媒體教學信息呈現(xiàn)、加工、處理和存儲的計算機終端,交互白板可實時互動、高效便捷地解決教學中抽象、隱性的問題,顯現(xiàn)出強大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優(yōu)勢。
1.技術集成度高
交互白板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媒體(集成計算機技術、網(wǎng)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等),整合傳統(tǒng)黑板、計算機和投影儀,圖文聲像并茂全方位地展示教學內容,有機結合理論教學和直觀教學,讓教與學更加簡便易行。授課教師不用鍵盤和鼠標就能操作計算機,重新站在白板前,面向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認知和情感互動,讓課堂教學回歸本真;學生專心參與課堂互動學習,不必忙于做課堂筆記,板書以文件形式保存,課后教師將之傳到服務器,學生可自行下載打印瀏覽。
2.資源整合性強
交互白板軟件內置豐富的資源庫(有活動掛圖、注釋、超鏈接、聲音、動畫、視頻等資源),方便查找調用、靈活重組和即時批注,支持師生在教學中自建、修改直至重構資源庫,不斷積累可重復使用的鮮活教學資源,為資源型教學提供技術支撐。
3.交互功能好
使用具有書寫筆和鼠標雙重功能的感應筆或直接用手指,在屏板上即可實現(xiàn)輕松板書、標注和操控計算機,運行應用程序和調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屏板和計算機同步顯示。交互白板的互動設計理念和技術表現(xiàn),極大增進了人機、人際間多重、多樣互,彌補了演示型多媒體教學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個別化教學的不足,體現(xiàn)了滿足課堂教與學的半開放結構需求的核心價值優(yōu)勢。
4.視覺效果優(yōu)
除了具備與傳統(tǒng)黑板相同的書寫、繪畫和擦除功能,交互白板還具備包括快照、拉幕、放大鏡、聚光燈、場景應用、儲存回放、打印和遠程互動等諸多特殊功能,讓教師計算機操作透明化,教學過程可視化,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視覺效果,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多元智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
5.存儲功能支持回放
交互白板的保存書寫筆跡、批注等功能,能完整地記錄發(fā)生在白板上的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的所有細節(jié),還可以網(wǎng)絡存儲至校園網(wǎng)或家校互動平臺,讓教學互動行為以異步方式延伸到課外,讓學生的學習(知識建構)得以全時空拓展,同時便于課后開展團隊教學研究和積累教學資源,以改善教學重復使用,節(jié)約課堂教學成本。
6.融合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便于師生使用
交互白板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的結合,充分發(fā)揮著促進課堂交互性、合作性和啟發(fā)性作用。課堂中應用交互白板,既能滿足傳統(tǒng)課堂教學需求,又能適應多種新型教學模式,如授導型教學模式、探究型教學模式和網(wǎng)絡協(xié)作學習模式等。而且交互白板本身技術障礙很小,簡單易學,易于克服畏難心理,便于師生使用。
三、開發(fā)白板課堂教學潛能,打造新型課堂教學模式
1.善用白板功能,支持教學互動
實踐證明交互白板能有效改善師生、教材、媒體的交互關系,極大豐富了教與學的方式,通過切換工作模式,方便課堂上展示資源、組織活動和實現(xiàn)交互。教師可合理利用所提供的諸多人性化功能,使之真正成為有效幫助和支持學生學習的認知工具。①聚光燈:能突出呈現(xiàn)課件中教學重點或難點,迅速集中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深度思考。②拖曳:資源庫內置的或教師自建的素材,需要時只需用電子感應筆將其拖曳到屏板上,靈活重組并標注說明,整個過程方便快捷,屏板演示和師生的交流反饋實時同步。③拉幕:用以分批呈現(xiàn)板書,一步步引導學生思維發(fā)展,啟發(fā)學生知識遷移以鞏固知識點。④視頻播放:播放時教師根據(jù)教學進度和學生反饋隨時暫停與標注,有助于學生全面觀察,提升播放效果。⑤電子作圖:提供的集成工具箱可用于逼真地模擬繪制并屏板操作(如移動、旋轉、組合、縮放等)各種幾何圖形和儀器設備圖,操作簡單,鼓勵學生到白板前參與組織、設計和開發(fā)互動學習。⑥回放功能:允許必要時回放教學過程、重溫思維脈絡,用于當堂總結本課知識,重申重點難點,幫助學生鞏固遷移知識概念、總結提煉學習方法以形成知識體系。除了以上功能外,交互白板還有其它許多非常實用的功能,可在實際教學中根據(jù)需要靈活選用。
當然演繹課堂教學精彩的關鍵還是要找到交互白板教學應用的切入點,從而發(fā)揮對教與學的促進作用。如:在組織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應用交互白板介紹計算機網(wǎng)絡結構、演示計算機軟件和上網(wǎng)操作等,能清晰呈現(xiàn)教學動態(tài)與細節(jié),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參與交互,增強學生信息素養(yǎng)和人際交往技能;又如:在語言類教學中,利用白板資源提出一些多元話題,結合使用知識加工工具將零碎知識系統(tǒng)化,使用概念圖工具將抽象思維可視化,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再如:在物理電磁學、化學反應實驗及生物遺傳變異的教學中,講授一些難以言傳的隱性問題時,借助白板系統(tǒng)資源庫,結合使用虛擬仿真軟件再現(xiàn)情景,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觀察、模仿和體驗(角色扮演)中,獲取隱性知識和技能。
2.開發(fā)教學資源,促進課堂生成
傳統(tǒng)多媒體教學中,教學課件用PPT、網(wǎng)頁等設計,師生交互活動都是在課前預設好的,教學內容和授課思路高度結構化。課堂上,當學生的認知水平或思維模式與教師預設不一致時,不易對課件立即做出修改,限制了教師教學靈感的發(fā)揮和師生間豐富對話的開展,難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中,致使課堂教學預設有余而生成不足,課堂失去活力。而在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前將課堂上可能用到的教學提問和教學素材放置于資源庫中,使之成為教學的百寶箱和錦囊,授課時根據(jù)課堂教學進展,把看似分離卻能相輔相成的資源、工具和網(wǎng)絡服務等有機地、動態(tài)地、生成性地聯(lián)合起來,實現(xiàn)基于資源的混合式學習。[2] 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容忍學生不同的看法甚至是錯誤的回答,要善于在師生平等對話、溝通和合作中,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動態(tài)生成性資源,用追問、反問等高認知水平的反饋予以引導點撥,促成教學升華和學生發(fā)展。
3.優(yōu)化教學設計,發(fā)展學生學習
在課前備課環(huán)節(jié),為課堂上使用交互白板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和認知做足準備:結合教材以學生主體參與的視角,設計具體可測的三維學習目標(以“過程與方法”維度目標為重點);設計互動學習任務,逐級推進教學進程中幫助學生建構生成知識、提高思維品質;設計白板導學案和導學課件,要求導學內容明確、可操作;根據(jù)學生認知特點準備開放性白板資源,體現(xiàn)白板課件制作的彈性化積件思想。在課堂教學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師—生、生—生、師生與媒體技術的多維、深層互動中,言語、情感、行為和思維全方位地參與課堂教與學協(xié)作,而不只是被動地聽、看、記教師的講演示范;按照學生認知水平與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提供學習支架引發(fā)學生自主與協(xié)作探究;組織分組合作學習,培育學習者共同體,給學生預留充足的自主活動時間和空間。[3] 在學習效果評價環(huán)節(jié),應用白板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促進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精心設計“基礎題”、“提高題”和“拓展題”的分層課堂訓練與課后作業(yè),及多樣性課堂教學評價量表,及時反饋評價學生主體參與效果。
總之,讓整個基于交互白板的課堂教學從教學需求出發(fā),從每位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量體裁衣”而非“削足適履”,圍繞教學人文和白板技術兩條主線,重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主”的課堂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教師導學助學作用和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真正實現(xiàn)“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 [4]。
四、解決白板教學應用問題, 真正發(fā)揮白板應用效能
1.運用層次有待提升
受長期以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影響,交互白板的課堂運用層次普遍較低,大多是把交互白板當作投影屏幕使用,為展示圖片、PPT或其他類型課件增色,或僅做些簡單的快捷鍵使用與書寫操作。部分教師至今仍在固守傳統(tǒng)教育觀和接受新課程理念之間徘徊,沒有完全擺脫“以教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未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僅做些簡單問答互動和技術交互,未體現(xiàn)使用交互白板的核心價值——教學互動性和生成性,未能充分結合課堂教學設計和交互白板自身特色真正走向教學交互。[5]
2.教學資源相對匱乏
當前交互白板不易兼容外部資源,致使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太少,可直接使用的白板課件更少,遠不能滿足動態(tài)的課堂教學需求,而動手制作耗時耗力,影響了教師使用積極性。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內容豐富、規(guī)范開放且具有校本特色的課程教學資源庫,為新課程實施和校本課程開發(fā)搭建理想平臺。切實可行的辦法是完善教學資源建設標準,各學科教師協(xié)同工作共建共享,收集整理各類能突出白板技術優(yōu)勢的特色資源,或自主設計課堂教學素材,還可收集教學中學生的智慧創(chuàng)造(即課堂動態(tài)再生性資源),通過重構交互白板內置資源庫,建立起與教材相配套的系統(tǒng)性資源庫,以支持和拓展課堂師生的交互式教與學。
3.評價標準需要更新
在交互白板環(huán)境下,進行面向學習者、基于學習活動的教學設計,制作教學課件,組織實施課堂教學,在對使用白板軟件設計的教學課件質量評價,以及交互白板在學科教學中使用績效評估方面,需制定與交互白板特點相匹配、與學科相對應、可操作的科學評價標準,充分體現(xiàn)課程改革“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多元化、重過程、促發(fā)展的教學評價理念,如:①交互功能應用:教學中是否利用交互白板實現(xiàn)完美的數(shù)字展示和良好的課堂互動;②資源庫應用:有無設計和使用資源庫,是否聯(lián)系生活實際、緊扣課堂主題;③存儲功能應用:是否利用存儲功能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回放,學生觀看后能否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五、交互白板的課堂教學應用展望
以交互白板為核心的課堂教學,硬件方面如若再為學生(個人或按組)配備計算機、筆記本、平板電腦或電子書包等移動終端,教師機和學生機均聯(lián)網(wǎng),結合“教育云平臺”,建成基于交互白板的云端教室,可實施更加多樣課堂教學模式;軟件支持方面,更為完善的白板互動軟件可在數(shù)分鐘內生成高質量互動課堂活動的解決方案,實現(xiàn)創(chuàng)建練習智能化和教學評價自動化,大幅減輕教師工作量,還能讓交互白板系統(tǒng)無縫連接互動魔棒、評分系統(tǒng)、實物展臺和板書工具等套件,提供人性化的互動課堂體驗。
結語
隨著技術的成熟與更新(有超短焦投影技術、液晶書寫屏技術、CCD光學影像技術、電容技術及多點觸控技術等),交互白板將提供更強的教學互動功能和更豐富的教學應用資源,成為課堂教學有力的工具和平臺,交互白板課堂教學常態(tài)化將加快推進課堂教學信息化進程。而最終教師合理的教學設計、優(yōu)化的教學策略和良好的師生互動協(xié)作等潛件,才是決定基于交互白板的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丁興富,蔣國珍.白板終將替代黑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J].電化教育研究,2005,(5):21-26.
[2]王陸.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教學創(chuàng)新:從入門到精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3]裴新寧.面向學習者的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