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六年級數學上冊

      六年級數學上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六年級數學上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六年級數學上冊

      六年級數學上冊范文第1篇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班現有學生44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從整體上來看,本班學生的學習習慣良好,能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能積極思考問題。對數學學科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學期期末考試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優秀率31.82。其中學習比較突出的有5人,處于中間水平的有25人,中下水平的有14人。這14名學生主要表現在接受能力差,學習不夠積極主動。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分數乘法、位置與方向、分數除法、比、圓、百分數、扇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總復習等。

      三、教材變化:

      分數乘法:突出強調分數乘法意義的兩種形式,增加例2,作為教學“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鋪墊。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不單獨編排,而是結合分數乘法的意義、計算進行教學。增加分數與小數的乘法。增加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由兩個例題縮減為一個。“倒數的認識”由“分數乘法”單元移到“分數除法”單元。

      位置與方向:把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的“用數對確定位置”移到五年級上冊,把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用方向與距離確定位置”移到本冊。

      分數除法:“倒數的認識”由“分數乘法”單元移至本單元。把“比”的內容單設一單元。增加兩類新的問題解決:和倍、差倍問題;可用單位“1”解決的問題。

      比: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別,原來在分數除法單元,本冊作為第四單元單獨學習。教學內容基本無變化。

      圓: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別,通過用圓規畫圓引出圓的各部分名稱,繼而研究圓的性質。減少圓的對稱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圓設計圖案”的內容。增加求圓外切正方形、圓內接正方形與圓之間面積的“問題解決”。“扇形”由選學內容變為正式教學內容。

      百分數(一):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別,把“百分數的應用”分成兩段,本冊只教學百分數的一般性應用,而特殊應用如利率、折扣、成數,移至六年級下冊。把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與求百分率、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結合起來,注重在應用過程中自然地引導學生把百分數和分數、小數進行互化。增加用單位“1”解決的實際問題。

      扇形統計圖: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別,增加根據選擇合適統計圖的內容。

      數學廣角——數與形:與實驗教材的主要區別,把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的“雞兔同籠”問題移至四年級下冊,新編“數形結合”的內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議

      本冊教材的結構力求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學生的年齡特征,繼續體現實驗教材中的風格與特點。它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1.改進分數乘、除法、比的編排,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自主構建新知識。加強直觀教學,結合實際操作和直觀圖形,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強分數乘、除法的溝通與聯系,促進知識正遷移,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不單獨教學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的意義,而是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結合具體情境和計算過程去理解運算意義。

      (2)通過實際問題引出需要用分數乘、除法計算的問題,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會、理解分數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將解決問題教學與計算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學習計算的同時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借助操作與圖示,引導學生探索并理解分數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對分數乘、除法計算方法的探索與理解,歷來是教學的難點。教材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了涂色、折紙、畫線段圖等活動,采用手腦并用、數形結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二)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80人,學生的聽課習慣已初步養成,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能力強,學習有方法,學習興趣濃厚;少部分學生表現為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經常拖拉甚至不做。從去年的學習表現看,學生的計算的方法與質量有待進一步訓練與提高。故在新學期里,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或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四單元“比的認識”。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及其與除法、分數的關系;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一單元“圓”。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對稱性,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直徑、半徑和直徑的關系,體會圓的本質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動手實驗、拼擺操作等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結合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圖案設計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圓周率發展歷史的閱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2.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單元“觀察物體”。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范圍;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三)統計與概率

      第七單元“統計”。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投球游戲、兩城市降水量等實例,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和復式折線統計圖,感受復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復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折線統計圖有效地表示數據;能讀懂簡單的復式統計圖,根據統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與同伴進行交流。

      (四)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專題性的活動,即“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旨在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教材還安排了“看圖找關系”的專題,旨在使學生體會圖能直觀、清晰、簡捷地刻畫關系。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與復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復習。整理與復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復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一些練習題目。

      “你學到了什么”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能運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整理。

      “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本冊教材力求體現整套教材的基本特點,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系;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呈現學習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注重學生的數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等的發展;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和死套題型地進行操練。具體表現如下:

      1.在數與代數中,重視運用百分數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注重從具體實例中抽象出比的過程及對比的意義的理解。

      2.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在圓的特征、圓的周長和面積計算的探索中,在圖形的變換過程中,在觀察物體的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統計的學習中,注重結合現實素材認識復式統計圖,并從圖中盡可能多次獲取信息。

      4.學生在從事專題性的活動時,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四、教學措施

      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擬采用以下教學措施:

      1、加強計算能力的培養,口算做到算得對算得快,筆算做到計算仔細,養成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2、把教學應用題做為本冊的一個教學重點來抓,特別是圓柱、圓錐和比、比例方面的應用題,著重教學生理解題意,通過題目會自己分析數量關系,列出算式。

      3、重視學生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動手畫圖,發展學生動手能力。

      5、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實際調查研究,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力。

      6、通過單元檢測掌握學生鞏固知識的情況,若發現缺漏現象及時補救,課外作業做到精心設計,批改及時認真,并督促學生改正。

      7、通過以優帶潛、以優促潛、以優幫潛的活動,使優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潛能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去追優、趕優,從而達到全面發展。

      六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工作計劃(三)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另一部分學生表現為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作業經常拖拉甚至不做。從去年的學習表現看,學生的計算的方法與質量有待進一步訓練與提高。優等生與后進生的差距明顯。故在新學期里,我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培養更多的四化建設的新型人才而奮斗。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分為五大板快:

      (一)、數與運算。1.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2.第四單元“比的認識”。

      (二)、空間與圖形。1.第一單元“圓”。2.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3.第六單元“觀察物體”。

      (三)、統計與概率。第五單元“統計”。

      (四)、綜合應用: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

      (五)、整理與復習。

      三、教學目標(按照單元順序)

      第一單元“圓”:

      1.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對稱性,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直徑、半徑和直徑的關系,體會圓的本質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動手實驗、拼擺操作等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

      3.結合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4.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圖案設計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5.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6.結合圓周率發展歷史的閱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形成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第二單元“百分數的應用”:

      1.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或運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百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三單元“圖形的變換”: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或旋轉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平移或旋轉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單元“比的認識”:

      1.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比的過程,理解比的意義及其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2.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3.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第五單元“統計”:

      1.學生通過投球游戲、兩城市降水量等實例,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和復式折線統計圖,感受復式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根據需要選擇復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折線統計圖有效地表示數據。

      3.能讀懂簡單的復式統計圖,根據統計結果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與同伴進行交流。

      第六單元“觀察物體”:

      1.學生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

      2.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3.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范圍。

      4.經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域的過程,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綜合應用:

      即“數學與體育”、“生活中的數”,促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教材還安排了“看圖找關系”的專題,使學生體會圖能直觀、清晰、簡捷地刻畫關系。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整理與復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復習。整理與復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復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一些練習題目。

      “你學到了什么”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能運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整理。

      “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

      四、教學措施:

      1.鼓勵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六年級數學上冊范文第2篇

          一、認真備課。備課時,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做了詳細的記錄,既突出了本節課的難點,又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后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課堂教學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覺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本學期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采用等級制,定性采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于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認真批改作業,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六年級數學上冊范文第3篇

      課時目標:

      ⒈理解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含義,初步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⒉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判斷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⒊結合祖沖之的資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

      重點: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突破方法: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觀察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理解并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突破方法:觀察交流實驗報告單,發現規律,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誰能用紅筆描出它的周長并寫出字母表示其周長公式。

      2、當你看到這兩個周長公式時,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長方形的周長與長和寬的和有倍數關系

      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有倍數關系

      3、那就說明我們研究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時,主要考慮兩個方面:

      它與什么有關?有什么樣的關系?

      今天我們就帶著這樣的問題來學習圓的周長(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師出示一個圓,請大家看,老師手里有一個圓,你知道圓的周長是指的哪部分嗎?

      誰來動手摸一摸,指一指

      那么什么是圓的周長呢?圓是由什么線圍成的?課件展示什么是圓的周長。

      板書:圍成圓的曲線的長是圓的周長

      2、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圓,請你們各個組來測量這些圓的周長,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只要能夠得到圓的周長就可以了,請你們一律用厘米作單位,我們每個小組桌上都有一張小表格,請你們將測得的周長填在第一欄里,請小組分工合作。

      師:你們是怎樣測得圓的周長呢?哪位同學到前面來給大家講一講,同時演示。

      (一) 用卷尺直接繞圓一圈(卷尺與起點重合)

      (二) 把圓放在直尺上滾一圈得到圓的周長.(在圓上固定一點,在尺子上滾動)

      (三) 拿線繞圓一周,再將線拉直,量出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學生在演示時,老師主動說我來幫你,你也是在小組合作中完成的)

      那剛才我們同學不管是通過繩子還是把圓放在尺上滾得到圓的周長,最后都是測量一條直的線段的長,但我們開始已經知道圓的周長是一條曲線的長,這就說明我們是把曲線化為一條直線段來測量,那是不是所有的圓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想一想,為什么?

      (生:不行,有的圓特別小,不好滾動,有些特別大)

      師:如我們轉動的吊扇、轉動的摩天輪,它在轉動時也是形成一個圓,但這個圓能通過剛才的方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不能直接測量)那看來,我們剛才所有的測量周長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看來,我們也需要像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一樣來找到一種作為普遍的公式能夠直接計算周長,那現在大家想一個問題: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請大家認真看屏幕)通過觀察這三幅圖,你發現了什么?

      (直徑越長,周長越長)

      看來直徑確實能決定圓的周長,是這樣嗎?

      請同學們繼續剛才的測量,先前已經得到圓的周長,接下來我們來測量圓的直徑,找出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

      請同學們繼續合作,把桌上的表格填好(注意,周長除以直徑,如果除不盡時保留兩位小數。)

      (有人測量、有人計算、有人填表,分工非常明確)

      填完之后,小組內同學互相說說,你們發現了什么?

      哪個小組最快填完,老師把這一組的結果填在黑板上。算完之后,請你們仔細看看,有沒有算得跟這個組不一樣的。(生:有)

      師:這是什么原因呢?是我們計算不對嗎,還是別的原因呢?(誤差)那你們小組討論出的結論是周長與直徑有什么關系呢?

      (生: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是不是所有的圓,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呢?

      請大家看大屏幕,這是我們三個直徑不同的圓,讓我們看看它們是不是也有我們同學剛才所說的倍數關系呢?

      (動畫的形式,演示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系)

      看來,我們同學得到的結論是正確的,確實每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說明圓的周長與直徑確實有倍數關系,我們把這個固定不變的倍數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板書)請大家看屏幕,這里是有關于圓周率的介紹(出示課件)

      看完這段話,你們有什么感想?(古代有無數的數學家為此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為我們古代數學家感到自豪,為我們的民族感到驕傲)

      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數學書第63面中間一段文字,看完之后,還有什么新的收獲(還知道關于圓周率的什么知識)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在實際應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為3.14。

      現在同學們知道怎樣來計算圓的周長嗎?有公式嗎?

      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就有:

      C= πd 或C= 2πr

      這兩個公式都可以用來計算圓的周長

      三、鞏固練習

      1、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①直徑為6㎝ ②半徑為5㎝

      2、接下來,咱們去生活中看看,能不能利用我們剛才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呢?

      出示例1:一輛自行車輪子的半徑大約是33㎝,這輛自行車輪子轉一圈,大約可以走多遠?(結果保留整米數)小明家離學校1㎞,騎車從家到學校,輪子大約轉了多少圈?

      3、判斷練習:

      (1)只要知道圓的直徑或者半徑就可以求圓的周長()

      (2)π=3.14()

      (3)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4)圓周率就是圓周長除以直徑的商()

      (5)圓周長是半徑的2π倍 ()

      四、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很多有關圓的周長的知識,那你們說說都有什么收獲?

      生:答

      師:同學們有收獲,就是老師最大的收獲。

      板書: 圓的周長

      圍成圓一周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周長 直徑周長/直徑的比值 圓周率π

      (保留兩位小數)

      38 12 3.17C= πd

      六年級數學上冊范文第4篇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各種各樣的習題中就可以很好的體現出來。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梳理歸納的知識,希望能夠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上冊數學書習題及答案1.按照圖上所示的位置填空。

      (1)游泳館在小文家的北偏____方向,距離是___米;

      (2)電影院在小文家的東偏___°方向,距離是_____米。

      (3)圖書館在小文家的____偏_____方向,距離是_____米;

      (4)百貨超市在小文家的_____偏______°方向,距離是_____米。

      2、找到每個建筑物的位置。

      (1)體育館在學校的北偏_____°方向,距離是_____米;

      (2)新華書店在學校的___偏10°方向,距離是_____米;

      (3)李小旭家在學校的_____偏____°方向,距離是____米;

      (4)百貨大樓在學校的____偏_____°方向,距離是_____米。

      3.量一量,填一填。

      (1)瘋狂老鼠在噴泉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米;

      (2)空中飛車在噴泉___偏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米;

      (3)時間隧道在噴泉____偏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米;

      (4)碰碰車在噴泉_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米。

      4.按要求畫出各景點位置。

      (1)鱷魚潭在大象館西偏南40°方向,距離300米;

      (2)熊貓館在大象館北偏西15°方向,距離200米;

      (3)花果山在大象館東偏北60°方向,距離500米。

      【篇三】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位置與方向(二)》練習題

      一、看圖回答問題。?

      1.下圖為某路公交車的行車路線。

      從廣場出發向(

      )行駛(

      )站到電影院,再向(

      )行駛(

      )站到商場,再向(

      )偏(

      )的方向行駛(

      )站到少年宮,再向(

      )偏(

      )的方向行駛(

      )站到動物園。?????

      2.貝貝從幸福路站出發坐了4站,他可能在(

      )站或(

      )站下車。??

      3.京京坐了3站在少年宮下車,她可能是從(

      )站或(

      )上車的。

      二、選擇。? ????

      1.圖書館在劇院的東偏南30°方向500米處,那么劇院在圖書館的(??)。

      A.東偏南30°方向500米處???????B.南偏東60°方向500米處????

      C.北偏西30°方向500米處???????D.西偏北30°方向500米處

      2.如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小紅家在廣場東偏北60°方向上,距離300米處

      B.廣場在學校南偏東35°方向上,距離200米處

      C.廣場在小紅家東偏北30°方向上,距離300米處

      D.學校在廣場北偏西35°方向上,距離200米處

      第2頁

      1.根據統計圖完成填空。

      (1)11%,15%

      (2)文學,哲學

      (3)2

      2.下面是人民路服裝店銷售某品牌運動服的情況統計,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1)8%

      (2)MLLS

      (3)1600×22%=352(套)

      答:銷售了352套。

      第4頁

      1.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張曉輝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學喜歡看新聞類、體育類、文藝類等電視節目的人數各占百分之幾,可以制作(C)統計圖。

      A.條形B.折線C.扇形

      (2)張曉輝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學上星期看電視的時間在半小時及以內、半小時以上到1小時、1小時以上到1個半小時、1個半小時以上四種情況的人數各有多少,可以制作(A)統計圖。

      A.條形B.折線C.扇形

      (3)張曉輝記錄了自己上星期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如果想清楚地看出上星期看電視時間長短的變化情況,可以制作(B)統計圖。

      A.條形B.折線C.扇形

      2.

      (1) 扇形 條形 折線

      (2) A C 540

      (3) 增加

      (4)例:A牌和E牌電視機銷售量最多。

      第6頁

      1.

      (1)C

      (2)B

      2.

      (1)環境保護

      表揚投訴

      (2)20

      12

      第9頁

      2.

      (1)2.5

      2.5(2016新版為2.5,2015版是2)

      (2)B

      3.一個圓柱形茶杯的底面半徑是4厘米,這個茶杯的底面周長是多少厘米?放在桌上占桌面多...

      3.14x2x4=25.12(厘米)

      3.14x4

      =3.14x16

      =50.24(平方厘米)

      答:這個茶杯的底面周長是25.12厘米,放在桌上占桌面50.24平方厘米。

      第10頁

      1.

      (1)長方形

      底面周長

      (2)圓

      相等

      2.左圖:

      3.14×(7÷2)×2+3.14×7×8

      =76.93+175.84

      =252.77(cm)

      右圖:

      3.14×5×2+3.14×5×2×6

      =157+188.4

      =345.4(cm)

      3.(1)

      3.14×16×8

      =50.24×8

      =401.92(平方厘米)

      答:罐頭包裝盒側面商標紙的面積至少401.92平方厘米。

      (2)

      3.14×(16÷2)×2+401.92

      =401.92+401.92

      =803.84(平方厘米)

      答:大約需要鐵皮803.84平方厘米。

      第11頁

      4.

      6÷2=3(厘米)

      3.14x3x2+3.14x6x8

      =3.14x9x2+3.14x6x8

      =3.14x66

      =207.24(平方厘米)

      答:這個圓柱的表面積是207.24平方厘米。

      第18頁

      1、略

      2、圖(1)是以長方形的寬邊為軸旋轉而成的。

      這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cm,

      高是1cm。

      圖(2)是以長方形的長邊為軸旋轉而成的。這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1cm,高是2cm。

      第19頁

      1、略

      2、長:2×3.14×5=31.4(cm)

      寬:20cm

      21頁

      2×3.14×5×20=628(cm2)

      第22頁

      1、(1)1.6×0.7=1.12(m2)

      (2)2×3.14×3.2×5=100.48(dm2)

      2、3.14×8×13+3.14×(8÷2)2=376.8(cm2)

      第25頁

      1、75×90=6750(cm3)

      2、3.14×(1÷2)2×10=7.85(m3)

      26頁

      1、3.14×(8÷2)2×15=753.6(cm3)

      1L=1000cm3

      703.6

      2、3.14×(O.4÷2)2×5÷0.02≈31(張)

      3.l4×(6÷2)2×10=282.6(cm3)=282.6(mL)

      第34頁

      1、1/3×19×12=76(cm3)

      2、1/3×3.14×(4÷2)2×5×7.8≈163(g)

      37頁

      1、第1、2、6幅圖是圓柱。

      圓柱的兩個底面都是圓,并且大小相同;

      圓柱的側面是曲面,側面沿高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

      圓柱有無數條高。

      第3、4、5幅圖是圓錐。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

      側面是一個曲面,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圓錐只有一條高。

      2、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是通過把它轉化成長方體導出的;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是經過試驗導出的。

      3、(1)3.14×10×20+3.14×(10÷2)2×2=785(cm2)

      (2)3.14×(10÷2)2×20=1570(cm3)=1570(mL)=1.57(L)

      1.5

      4、(1)3.14×(4÷2)2×2+1/3×3.14×(4÷2)2×4=628/15(dm3)

      0.65×628/15=2041/75(kg)

      六年級數學上冊范文第5篇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五年的美術學習,他們對美術了解的也相對較多,大多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其抽象思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也相對有所提高。本學期繼續一方面進一步培養學生認識美術這一學科的特點,了解更多的美術知識,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運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體驗形、色的變化與魅力。另一方面則更加側重對美術文化的學習和滲透,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感受美術所帶來的樂趣。

      二、教學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運用各種工具材料進行制作。運用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了解書作品的特征,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熟悉美術語言的基本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

      該教材貼近學生的心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每課的主題都有美術帶來的有趣的驚喜。六年級美術教材一共分為19課。每一課都側重于“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欣賞·評述” 、“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中的一個方面,同時也有不少系列的課,教學內容前后聯系比較緊密,非常適合學生較深入地做一個專題。并且有些教學內容還設計成了案例學習、問題學習和項目學習,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應多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學習,增加學生集體合作的機會。其次本冊教材繼續體現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強、貼近生活、關注美術文化的滲透和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等特點。

      四、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造型·表現”:在教學中,讓學生運用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選擇合適自己的各種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創作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設計·應用”:運用對比和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

      “欣賞·評述”: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式,了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綜合·探索”:結合學校和社區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境及傳統文化的關系。

      重點:在學習中逐步體會美術的學習特征,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了解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靈活的掌握對造型、色彩的運用,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滲透人文精神。

      難點: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培養審美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同時滲透德育教育。并且繼續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措施:

      1、教師本人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多看、多讀、多思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案例。在深入透徹地鉆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靈活多樣的實施教學。

      2、在教學中,多遵循審美的規律, 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多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老師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4、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學評價,使評價能真正地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

      6、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7、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范畫、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盡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開闊視野,進行自學。

      六、教學進度安排:

      課時安排

      1、第一課《凝固的音樂——建筑》 1課時

      2、第二課《有特點的人臉》 2課時

      3、第三課《戲曲人物》 1課時

      4、第四課《圖形的魔術組合》 2課時

      5、第五課《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 1課時

      6、 第六課《自制小畫框》1課時

      7、第七課《色彩的調和》 2課時

      8、第八課《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 2課時

      9、第九課《箱板上的新發現》 2課時

      10、第十課《參觀券的設計》 2課時

      11、 第十一課《神秘的禮盒》 2課時

      12、第十二課《故事里的人》 1課時

      13、第十三課《筆的世界》 2課時

      14、第十四課《電腦美術————漫畫肖像》1課時

      15、第十五課《神州風采》 2課時

      16、 第十六課《家鄉的老房子》 2課時

      17、 第十七課《家鄉的小吃》 2課時

      18、 第十八課《家鄉的藝術》 1課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精品xxxx人妖|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在线观看日本亚洲一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理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