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班主任管理經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然而,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環境下,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榮辱觀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因此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便會遇到不同以往的巨大挑戰,尤其是農村中學,即便是有十幾甚至二十幾教齡的班主任或教師,都會發出感嘆:“現在的學生不知怎么了,以前的管理經驗、方法都不管用了。”“現在的學生真難教。”班主任現成的經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班主任工作面臨困惑,農村中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實在令人擔憂。
一、留守兒童帶來的困惑
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經濟發展的快速與不均衡,造成千萬打工大軍涌入城市的局面,農村教育的又一新課題“留守兒童”隨之出現,這無疑又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戰。留守兒童數量之驚人,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據全國婦聯統計,我國現有留守兒童約6000萬。我所在的學校有922人,留守兒童人數就達193人,占總學生數的20.93%。我所在的班級52人,留守兒童人數就達18人,占班級人數的34.62%人。留守兒童有如下共同的特點:一是受身邊監護人溺愛;二是監護人不會教育和無暇教育;三是父母失責與漠視。這給農村教育無疑又帶來極大困惑:這部分孩子自控能力極差,遲到、曠課、上網、玩手機等等。你跟他講道理,他當耳邊風,甚至變本加厲。但老師又說不得,批評不得,當你把這種情況告訴家長,部分家長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教師的真誠聯系抱以不聞不問。連家長都放棄了自己的孩子,那我們又能如何?在不能采用懲罰措施的情況下,教師對于那些無所畏懼的學生該如何教育?
二、學生沉迷網絡,困擾著班主任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近年來,偏遠農村的網絡也開始慢慢普及,農村的學生也能像城市的學生一樣,可以上網了。一些以贏利為目的的不法商家,把網吧開到了學校附近。網絡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對中學生教育有著積極的影響,它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途徑,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生動性,加速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化。但另外一方面,網絡對中小學生也有著一定的消極影響。網上大量不良信息的傳播造成了青少年學生是非觀念模糊,道德意識缺失,社會責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影響。逃學上網的學生,又有哪個是為了學習而上網的呢?他們上網,大都是聊QQ、玩網絡游戲,看等。部分學生,特別是成績不好的學生,過度沉溺網絡,一上網就是通宵。在這個虛擬空間中,人與人的交往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網絡中的我可以不是現實中的我,我可以肆意妄為,不受任何人、任何條條框框的制約。因此,人潛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會得以引發或強化,其中以撒謊最為嚴重,騙班主任、騙老師、騙同學、騙家長。騙錢、騙物等。網絡的互動以及虛擬的權威偶像,使學生的價值觀念向個人本位偏移。主要表現在“長輩權威”向“網絡權威”轉移,唯我獨尊,喪失社會責任感,產生角色認同危機或發生角色混淆,影響其正常的社會化。由于網絡上虛擬交往的魔力,使得中學生往往迷戀其中,樂此不疲,隨之而來的中學生“網戀”問題也日益突出。這些都極大地沖擊了人們的道德品質,考驗著人們的自律道德。班主任的苦口婆心、大道理、小道理都于事無補。
三、校園暴力成為班主任的又一大困惑
一般情況下,農村學生的家長很少與學生溝通,并且家庭暴力較為突出。因此,農村學生,特別是近年來的農村學生,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現象。據調查,本班
青年人做了班主任后,自然就成了這個班集體的領頭人和指揮者。有時為了顯出長者的威力或是受到多數老班主任從嚴治班的經驗影響,在剛開始時就裝出一副深沉、嚴肅、不茍言談的樣子,在教育學生中易用命令式語氣,長此以往往教出的學生不是唯唯喏喏,毫無生氣;就是陽奉陰為,說一套做一套,到頭來班主任的威信是名存實亡,自己也被學生疏遠成為孤家寡人一個!所以,原創:年青班主任應以一個長者兼朋友的身份出現在班中,對班級實行民主集中制,凡涉及班集體的事多聽取學生的意見。關心學生要從細節做起,平時多下到班里和宿舍看學生。對犯錯誤的學生要多用和風細雨式的感化批評,而不是暴風驟雨般的摧殘打擊。但學生嚴重違紀時,也不能姑息,也要給予嚴肅、深刻的批評,但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不傷害學生的自尊!過后還要進行適當地安撫,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我們是為他(她)好,他(她)以前做的是不對的。這樣以來,威信自然會在學生中樹立起來,而且,在此基礎上樹立的威信已含有學生的信任在其中。這是“敬”和“畏”的最佳結合,是最持久、最有效、最好的狀態。
二、避免出現職業倦怠感。
青年人剛擔任班主任時,會覺得這項工作是充滿新鮮感和挑戰性的。最初都是熱血沸騰地期望把自己在學校時學到的先進理念付諸實踐;期望能大展身手且充滿自信!因此,我們看到很多青年班主任開始工作時都是非常積極、主動、勤奮的。可我們管理的對象是學生,
是一個個鮮活的、有思想、有主見、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部任我們擺弄的機器,其中的很多問題都是我們不可預見的。這時就出現了一個矛盾:班主任的積極性與美好設想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多樣性、不定性出現沖突。這對青年班主任來說是一個措手不及的打擊。隨著時間的推移,班主任工作的新鮮感會漸漸地淡去,我們可能會面對很多始料不及的問題,如每天都有些學生上課遲到、睡覺等現象,雖天天講,時時強調,批評、談話教育都用到了,可就是不見效,而且短期內又找不到方法解決時,便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有時甚至會有一種無助、無耐的感覺。當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了,就會使人產生逃避現實的想法。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年青班主任很快地由勤奮、積極、自信轉到抱怨、煩燥、厭倦的情緒中去,有時甚至是逃避學生,認為是“眼不見心不煩”。那么,如何避免這種職業倦怠感呢?我個人總結了如下方法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1、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調整工作方法。常言道“老師是一本書”,其實學生也是“一本書”。班主任要認真“閱讀”,才能找到解決其中各種難題的答案!
2、多向經驗豐富的老班主任或優秀班主任請教,通過借鑒別人的方法,來積累自己的經驗。這樣,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自然就會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3、培養耐性,切忌急躁,班主任工作不是靈丹妙藥,有立竿見影之效;而是一個持續、發展、變化、猶如滴水穿石般漫長的過程。所以,青年班主任要學會沉穩地處事,保持冷靜的頭腦。
三、青年班主任要把握好與學生的距離。
由于我們在年齡上與學生差別不大,在與學生相處中比較容易溝通、融合,共同的話題也多。特別是剛從大學畢業出來的老師,身上還有一股很濃的學生味,這種年齡上的優勢使得大多數青年班主任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不會存在代溝與隔閡。但我們要注意到,班主任與學生走得太近未必是好事,相反還會出現很多問題!如:師生間過度親密的朋友關系,有的甚至是稱兄道弟,表面上看是師生同樂,氣氛融洽,實際上會造成對學生的溺愛與放縱,會讓學生錯誤地認為班主任是“自己人,一切好說”,從而自損威信。而一旦出現違紀現象,處理輕了,他們不當回事,處理重了,他們和你翻臉,并由此造成抵觸情緒,使班級工作陷入被動。這就是陶行知先生說的:“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
此外,我們與學生距離太遠也不行。當學生一星期或兩星期才見班主任一次,而班主任每次來都是一副居高臨下,不茍言笑,布置完工作就走了,學生會對這樣的班主任難以接受,避而遠之。如此以來,班里很多情況就無法獲得,工作自然很難開展,而且學生對班主任可能因不了解而導致不信任,這樣,就會造成管理者與管理對象的嚴重脫離。所以,我們要處理好與學生的距離,既不能太遠,也不可以過
近。一句話,那就是若即若離!原創:
四、充分發揮班團干的作用,讓學生參與班級的管理,避免越俎代庖的現象。
一、理論聯系實際,借鑒他人經驗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工作法,并且不斷完善班級管理制度。比如,在上學期的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上,班主任們的發言令我獲益非淺。除了學習同事的經驗,另一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絕好途徑是從各種書籍、報刊雜志中獲取豐富的理論知識,我嘗試著把它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關人生哲學的諸如《嫉妒心理學》、《錯誤與人生》、《成功啟示錄》及戴爾·卡耐基的人生哲學叢書等,這類書能豐富思想,幫助我們在向學生說明某個問題時,可以侃侃而談,滔滔不絕,令其信服;另一類就是指導班主任工作的書籍,諸如圖書館的《班主任工作手冊》等書籍,閱覽室的《班主任工作之友》等雜志,每一次閱讀后我都大有收獲。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往往在看到有關文章時迎刃而解。當在書籍或報刊雜志上看到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好文章,我會將它剪貼或作一些摘抄,這些理論和經驗對我的班主任工作幫助極大。我深感活學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經驗,能使我們的工作更輕松活潑而高效。
二、規范班級制度,放手學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個班級,該用什么手段呢?這個問題我進行了思考。戰國時百家爭鳴,其中的儒家和法家,一個是推崇仁義,另一個是強調法制,極端強調法制易導致法西斯,今天的臺灣提倡儒家學說,但黑社會問題嚴重;我覺得儒法結合的新加坡,既講民主又有法制,是很值得推崇的。治理國家如此,管理班級也應該是民主與法制的結合。明白了這一點,我在培養班級民主氣氛的同時,制定了詳細的班規,使班級管理有法可依。雖然在制定班規時是需要花費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功”班規定下之后,我感到班主任工作十分輕松。當然我班班規的制定是經過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首先在開學前夕,初步制定了一些管理的要求。整個一學期中,我發現好的方法,便付諸實踐,前前后后宣布了好些班規,但因為是不成文的,有時會出現法度不一的混亂情況。因此,我一直在考慮將這些規定用文字進行規范化。新學期一開學,我就主持全班討論,經反復修改,將班規規范成文,制定出了詳細的班規,并且自己打印出來,發到每一位學生會手中,督促學生執行。我們班除了××位班委及課代表,每組設有組長、副組長、背書組長、衛生組長,每天有值日班長,聯絡員,并從每組選出一位值周班長。班里的同學差不多個個是干部。組長管全盤并負責收作業;副組長主要負責登記日常德育加減分情況,每周末在班里匯報一次,并負責德育考核;值日班長、值周班長的職責在班規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因為管理規范,我班基本達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在實踐中師生不斷完善班規,形成了良好的班風。那么在整個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我有一點最大的體會,就是所有的事情,盡量讓學生自己去做,當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辦代替,那是培養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應該是在民主的對待他們的同時,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適當的時候加以引導。在學生進校的第一天報名時,我就讓學生自己去領書,發書,而且從中發現了哪些同學比較大膽;每周班會先由學生自己總結上一周班級的情況,然后由我總結;每天的值日班長都要上臺總結當天情況;課堂紀律扣分的學生進行演講;凡有班級問題需要討論時,鼓勵每一位同學發表見解等等。經過鍛煉,我班學生的膽量越來越大,能力越來越強,慢慢出現了許多人才,第二課堂活動效果顯著。
大家好,感謝給我這次與大家交流的機會,說實在的,在座的各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都比我有經驗,都比我做得好,而且,我也沒什么經驗可談,雖說以前間斷性的當過幾次,但都沒留下什么印象,只有這次,從頭帶起,體會比較深刻。現在我所實行的大部分管理班級的方法都是在座各位老師教給我的,如果真要我說,那我就說說我擔任班主任工作中的幾點體會和感受吧:
首先要健全班級的規章制度,依章“治”班。這三個月以來,我才知道真正這份工作有多麻煩,有多碎,從早到晚沒有一刻是清閑的,班主任真忙。這是我的第一個感覺。接著就是無盡的狀況,學生衛生、班級、宿舍扣分單子接踵而至,我才發現只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沒法管理好一個班級的,必須讓學生自制,因此我計劃制定嚴格的制度去約束或獎勵他們,于是我就和班長、紀律班干部還有衛生委員商量,六年級的學生積極性比較高,結果他們利用一節自習課,全班通過了一些制度,自己有模有樣的執行起來,效果還不錯,我一看,行,從此,我決定好好利用班干部制度,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也解放了老師,當然,老師的監督作用也不可忽視。因此,我從下面兩個方面開展工作:1.充分發揮班干部及課代表的作用。在我班我設立的班干部比較多:班長、學習委員、早讀值日委員、午休值日委員、衛生委員、紀律班長,紀律委員、各就其位,各擔其職。紀律班長、紀律委員協助班長,監管全班紀律。當然,制度制定出來,關鍵看落實,怎樣執行是關鍵。這時班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起領導帶頭作用。班干部的工作在班干部正式任命之后要先召集班干部開會,一要讓他們明確各種規矩及獎懲辦法,二是教給他們管理班級的辦法,賦予他們管理班級的權力,明確自己應該負責的事情。我給每人派一個本子,要求他們認真記錄每天自己負責的事務當中同學們的表現,表現好的要記上,表現不好的也要記上。對于表現不好的同學,先指出他的錯誤,并告訴他錯在哪里,如果犯錯誤的同學愿意及時改正就不用登記。在班干部上任之初,我要幫樹立班干部的威信。每個班干部負責的那塊工作,如果學生出現了問題,由班干部來決定處罰措施。如果出現了學生不服的情況,班主任要求學生必須執行班干部合理的批評處罰。當然,班干部本身也還是小孩子,我必須在中間協調。所以,在賦予他們權力、允許他們對班級各項事務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做好這一部分學生的引導與教育工作。2.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實行“班務”自治。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在教師的統一安排下,由學生自己組織一些活動。來鍛煉他們的組織領導能力和積極參與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潛在的創造性。抓習慣培養,促整體發展 :如在升旗和學校的各種大型活動中的表現,升旗時,我要求同學們站隊要快、靜、齊,人要站得挺直,要有飽滿的熱情和向上的精神;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受到老師的表揚就多了,集體的自信心也強了,因此,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我們都力爭做到最好,不管參加什么活動、比賽,同學們心里都有一個信念:我要為集體爭光。誰為班級減分了,誰必須想辦法補回來,怎么補,全級進步6個名次算一分,2分要12個名次。我們班同學集體榮譽感強,都想著為班級添光彩。被扣分在他們看來是很丟人的事。所有同學都是對此時氣憤的。
其次,關愛關心學生,培養學生自覺意識,使班級具有一定感染力。教師的贊美是陽光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身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是愛孩子。剛上初中的學生臉皮很薄,很享受被表揚。對進步學生一定要花血本去表揚,使勁夸,我們班王豪同學,懶,滿身的肥肉,懶得連眼都不愿意睜,懶的路都不想走,問什么也不說,更別說寫作業了,怎么辦呢,剛開始,我天天罰他,惡性循環了,學生更多作業完不成,天天進辦公室,天天被披頭蓋臉的訓,漸漸地,孩子真的就整天垂頭喪氣的,我就和魯娜娜老師商量,要不我們實行懷柔政策吧,我們找他完成的作業來表揚他,找孩子表現出來的積極性贊美他,漸漸地,現在孩子作業完成的多了,而且遇到不會的問題還會主動問老師。問他話也會回答了。雖說他還是班里的后進生,單比剛來強多了。由此,我想起來年初學習的周宏老師的賞識教育,有時候,我們確實可以轉換一下方法,有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再次、堅持班主任與各科任教師相結合,科學完美地管理班級。我班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績,與全體任科教師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這一點我要檢討一下,每次考完試,都是老師去找我告訴我學生考的怎樣,誰誰沒考出來,誰誰進步了,都是任課老師去找我,的虧我們的老師都比較大度,這一點我要改,要向他們學習。在此我也要向我們的任課老師說聲“謝謝”。
雖說班主任這份工作很辛苦而且有時候遇到不講理的家長還會生氣,而且有一部分家長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我們有時恨不得罵家長一頓,但有時候看到這些孩子比較乖的時候,又感到自己真的在做一件好事,在拯救一個甚至一個班的孩子,當孩子出現了矛盾,或者受了委屈,又感到自己就是一名正義的法官。總之,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我們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因勢利導,做到愛生如子,這樣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是麻煩并快樂著。。
關鍵詞: 班級管理 班級教育活動 個體教育 反思創新
不知不覺擔任班主任工作已多年,我早已習慣了經常給學生一個微笑、一句叮嚀或在教室里多待上幾分鐘。盡管班主任工作是那么繁瑣,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抓常規,更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但是,幾十雙眼睛每每觸動心靈時,我總會感到痛并快樂著,也從中積累了一些班級管理經驗,現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提出奮斗的目標
目標是集體的發展前景,具有很強的導向和激勵作用。小學生年齡小,他們的特點是熱情高,積極向上,但不穩定、不持久。班主任向集體提出奮斗目標,可以激發學生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產生持久的、積極的熱情,產生不斷進取的意志和行動。擔任班主任時,針對班上大多數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將學習標準定為“作業書寫工整、獨立完成”、“按時交作業”、“老師批改后要改錯”、“作業爭取達到優良水平”等幾項分目標。由于這一管理目標符合學生進步規律,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因而隨著分目標的逐個實現,學生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二、成為學生的朋友
開學初,我及時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從檔案、從電話、家訪中進行了解。對于內向的學生,經常噓寒問暖。對于單親家庭學生更多給予鼓勵。經過一年多的接觸,學生有心事經常會以紙條等各種方式傳遞給我。
那日我班有節自習課,我從后門偷偷查看學生的自習狀態,發現一名男生在靠南墻的位置上仰面躺著曬太陽。我推開門笑著走了過去,對他說:“陽光不錯哈,日光浴更妙,咱要不再搭個陽光帳篷?”他滿臉通紅倉促地站了起來,我輕輕拍了下他的后背,接著說:“自習課要坐好,萬一摔了那可就沒有陽光沐浴這樣的美事了。”下課后他主動找到我,承認了錯誤,讓我懲罰他。我笑著回答:“事實上呢,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犯了錯誤是一定要承擔責任的。這是你的初犯,就罰你為咱班做些義務勞動。”他樂滋滋地按照我們溝通后的方案去做了。
班主任成為學生的朋友,師生關系和諧了,就能時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這是開展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三、開展有趣的活動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教育者和組織者,班主任是學生生活的導師,道德的引路人。班主任要做好教育學生的工作離不開班級活動展開。
班級教育活動方式很多,如組織學生開展“送春風”活動;開展幫助他人,為集體做好事的活動;幫助村鎮、街道收集廢品活動;還可開展植樹、積肥和秋收等活動。這些活動一方面能增進學生之間的友情,另一方面能培養學生對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因為這些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能滿足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好問、喜歡親自探索、親自實踐以發揮自己才能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活動中使其得到歡樂、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鍛煉能力,培養良好的品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四、架起溝通的橋梁
班上的王力同學天生好動調皮,行為習慣很糟,不管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外作業經常拖拉,都不愿意完成,常常曠課。同學們反應:他每天一放學就去網吧,周末全泡在電腦游戲里。要找他去××電腦店,一找一個準。聽了這話,我的心涼了半截。經過一番了解,其父忙于做生意,常年不回家,他和母親一起生活,其母忙于打麻將,且不太過問他的學習和生活。缺少家庭溫暖的他,加上其本身存在的不良學習行為習慣,學習基礎也很差,日積月累,最終導致學習成績極差。
針對他的實際情況,我做了以下工作。
1.家校溝通,經常拜訪他母親,讓她重視對孩子的關心和幫助,充分利用電話,將該生在學校的各方面信息及時傳達給家長,將該生在家表現反饋給老師。然后找出問題,并和家長共同協商,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
2.平時在學校里多關注他、鼓勵他,經常找他談心,幫助他明確學習目的和要求,端正學習態度;發現不良學習行為習慣,及時給予幫助指正,慢慢培養他良好的行為習慣。
通過近一個學期雙方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一些效果。有句話說得好:“不是所有種子都能發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有發芽的可能;不是所有花朵都會結果,但只要開花了,就會有結果的希望;不是所有辛苦都能帶來收獲,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遠得不到碩果。”對于特殊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兩個月就能看到結果的;也不是只靠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語、一個溫柔的微笑,就會有收獲的;而是需要科學的教育和引導。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學問。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反復認真研讀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并加之仿效、實踐,確實收獲不少。對學生來說,能遇上一個好班主任,肯定地說對其學習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都是有益的。讓我們努力做一名學生認可的、確實值得信賴的好班主任,為學生的成才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
[2]李希貴,著.面向個體的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
[3]安奈特?布魯肖.給教師的101條建議.中國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