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精神分裂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精神分裂范文第1篇

      2016年10月26日揚子晚報,《醫生深夜家中被捅死 鄰居殺人疑似精神病》。

      2016年10月26日,大眾網記者從日照市中級法院開庭公告中獲悉,備受關注的“日照女教師搟面杖打死學生”一案將于27日開庭審理。根據日照警方此前公布的信息,50歲的嫌疑人李某蘭被鑒定為“復發性抑郁癥,案發時伴有精神病癥狀”。

      2016年7月5日,北京公交站殺人嫌犯被指有精神病,曾稱“被國保跟蹤”……

      精神病患者的新聞報道遠不止這些,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特殊群體――精神病患者。

      一問:精神病患者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患者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犯罪的精神病患者,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問:什么是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發病,起病往往較為緩慢,臨床上可表現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可以出現認知功能損害。該組疾病一般病程遷延,呈反復加重或惡化,部分患者可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而部分患者經治療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狀態。

      三問: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情況如何?

      2016年8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精神病學》披露: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精神分裂癥的終身患病率大概為3.8‰ ~8.4‰,每年的新發病率,即年發病率為0.22‰。

      精神分裂癥多在青壯年發病,最常見于15~45歲,成年人口的終身患病率是1%左右,估算我國目前有700萬~800萬精神分裂癥患者,占精神殘疾人數的70%,是導致精神殘疾最主要的疾病。此外,精神分裂癥患者遭受軀體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疾病)和意外傷害的概率也高于常人,平均壽命縮短8~16年。

      四問: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國際疾病分類(ICD-10)的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F20.9):

      癥狀標準 在并非繼發于意識障礙、智能障礙、情感高漲或低落等情況下,至少應該符合以下各項癥狀群第1、2、3項中的一項,或第4、5、6項中的兩項,并持續1個月以上:

      1.思維化聲、思維插入或思維被奪取、思維被播散、被害妄想;

      2.被控制妄想、影響妄想或被動妄想,或其他形式的怪異妄想;

      3.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幻聽或持續數周、數月以至于更長時間的其他形式的言語性幻聽;

      4.除以上所列舉的具有特征性的妄想以外,存在任何其他形式的妄想,并伴有任何形式的幻覺;

      5.情感反應不協調、情感淡漠、言語缺乏;

      6.思維散漫、思維破裂。

      排除標準 若同時存在明顯的抑郁或躁狂癥狀,假如不能夠證實精神分裂癥的癥狀先于情感癥狀出現,不能作出精神分裂癥的診斷;如果精神分裂癥的癥狀出現在軀體疾病或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中,診斷應參照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五問:目前有哪些治療方法?

      歷史上精神分裂癥患者長期受到監禁、束縛,20世紀30年代起采用的電痙攣、胰島素昏迷治療,才使精神分裂癥患者接觸到科學、人道的治療。20世紀50年代初,氯丙嗪引入精神科臨床治療,此后數十年又有多種抗精神病藥被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癥,使精神分裂癥的預后大為改觀。

      藥物治療 目前,常用抗精神病藥物可分為傳統的抗精神病藥物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兩大類。

      1.傳統抗精神病藥物,為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又稱經典藥物或神經阻滯劑,該類藥物使用歷史較長。在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氟哌啶醇、舒必利、泰爾登等。

      2.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近年來問世的非經典抗精神病藥物,又稱為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通過平衡阻滯5-羥色胺(又名血清素)與D2受體(多巴胺的一種亞型),起到治療作用,不但對幻覺妄想等陽性癥狀有效,對情感平淡、意志減退等陰性癥狀也有一定療效。代表藥物有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氯氮平及阿立哌唑等。

      電痙攣治療 電痙攣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對精神分裂癥的興奮躁動,特別是出現沖動傷人、木僵或亞木僵、拒食、出走、精神分裂癥疾病過程中或病后較為嚴重的抑郁情緒等適合進行電痙攣治療。此外,有學者觀察到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合并電痙攣治療,可以縮短對患者陽性癥狀的治療時間,減少患者的住院期,對患者盡快出院和康復有利。

      心理治療 病情緩解或穩定期,除了配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也成為精神分裂癥治療的一部分。心理治療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癥狀、提高自知力、增強治療的依從性,也可改善家庭成員間的關系,促進患者與社會接觸。

      行為治療 有助于糾正患者的某些功能缺陷,提高人際交往技巧。

      家庭治療 使家庭成員發現存在已久的溝通方面的問題,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緒,簡化交流方式。

      (作者每周四下午有特需門診)

      精神分裂癥最常見癥狀解讀

      1.思維化聲 患者思考時將自己的思想同時變成了言語聲,自己和他人均能聽到。

      2.思維插入 指患者感到有某種思想不是屬于自己的,不受自己的意志所支配,是別人強行塞入腦中的。若患者體驗到強制性地涌現大量無現實意義的聯想,稱為強制性思維。兩種癥狀往往突然出現,迅速消失。對診斷精神分裂癥有重要意義。

      3.思維被奪取 指患者認為自己的思維沒有了,被外界偷走,并常常有思維中斷現象。如患者稱:“特殊部門用一種高科技手段把我腦子中的思想都抽走了,腦子不舒服,想不出問題。他們在考驗我,拿我做試驗。”

      4.思維被播散 指患者覺察到自己的思想還未往外表達或不想表達出來,就已被許多人知道,盡管患者說不清自己的思想如何被別人探知,但確信已經人盡皆知。好似新聞被廣播,所以思維被播散也稱為思維被廣播。如患者在回答醫生問題時稱:“你們不要裝了,其實你們都已經讓知道了,還要故意問我。我的想法還沒講出來就已經通過電視、廣播全世界都知道了,你還不知道?”

      精神分裂范文第2篇

      1、因為曲小檀是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的,思維比較跳躍,性格也比較活潑,但不是精神分裂。

      2、曲小檀和曲檀兒其實就是一個演員飾演的,但觀眾還是可以憑借演員精湛的演技,很容易就區分了兩者之間的區別。曲小檀性格活波開朗,心上人是八王爺墨連城;曲檀兒性格溫雅文靜,心上人為大王爺墨奕懷。

      (來源:文章屋網 )

      精神分裂范文第3篇

      山東 一對焦急的夫婦

      看了這對焦急的夫婦的咨詢信,我感慨很多,因為很顯然,他們對精神分裂癥的了解還很不夠。他們的來信中主要涉及三個問題:他們女兒的病是不是真的因為遺傳或教養不當所致;他們不讓女兒上精神病院治療到底對不對;他們的女兒將來還能不能結婚。其實,這是幾個頗有代表性的問題,很多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都有這樣的疑問。下面就分別談談這三個話題。

      精神病是不是遺傳的

      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尚不清楚,這個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醫學難題。如果經過幾番思索就能找到答案,那倒是很奇怪的了。對精神分裂癥的研究主要是從生物學和社會心理學兩方面入手。在生物學方面,遺傳因素最容易被家屬所注意。一般地說,精神分裂癥是有遺傳傾向的疾病,家譜調查發現,家族中有精神病史的,其精神病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倍;父母都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其子女發病率比正常人的子女高幾十倍。有遺傳傾向的疾病還很多,比如高血壓病、哮喘病等。

      然而,精神分裂癥并不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所謂遺傳性疾病,如色盲、白化病,其遺傳方式及遺傳基因都很明確。對遺傳性疾病,或者可以做基因診斷,或者可以對下一代的發病做出概率估計。而精神分裂癥的遺傳方式并不清楚,既沒有基因診斷,也沒有概率估計。精神分裂癥不是遺傳性疾病的另一個理由是,有相當一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沒有家族史。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家庭、社會環境因素對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促進作用并不是發病所必需的。其實,精神分裂癥像心臟病、腎臟病一樣,既不是自愿的,也不是想躲就躲得掉的。

      由于精神分裂癥表現為思維和行為方面的異常,有許多人會認為病人有思想問題,有人會對患者進行一些道德評價,作為父母也難免下意識地對自己做出一些反省。精神分裂癥患者跟其他病人一樣,他們所需要的是同情、照顧和支持,作為病人家屬,沒有必要為疾病發生做無謂的責難和自責。研究發現,沒有家族史,患者病前受教育較多,家庭氛圍良好等因素,都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精神病院會不會刺激精神病患者

      對于精神分裂癥,如不能及早治療,將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給以后的治療帶來麻煩。對于病人家庭來說,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異常行為可以妨礙家中每一個人的正常生活。不對病人進行治療,意味著這種妨礙將無限期地延續下去。家屬不把病人送到醫院去治療,主要是因為有一些錯誤的觀念――害怕送病人到精神病院會給病人造成刺激。其實,這是一個最不值得駁斥的錯誤說法。

      在家屬看來,精神病院對患者造成刺激,無非是兩種情況:一是醫院會做出精神分裂癥的診斷,二是其他病人的病態行為有可能影響患者。其實,患者有病態行為,醫院才能做出相應的診斷,如果以為醫院不做出診斷就不是精神障礙,豈不是類似于掩耳盜鈴?在精神病院中,最嚴重的病人往往是尚未接受治療的新病人。一般地說,病人間的負面影響,主要是新入院的病人對老住院病人的影響。所謂害怕刺激只是用常人之心揣度病人,因為許多對正常人可能造成的刺激,對于精神異常的病人來說并不造成刺激。

      除了害怕刺激以外,許多家庭還害怕住精神病院會使患者的名譽受損,因而不去看病。如果精神分裂癥有可能損害患者的形象,這主要是患者的病態行為所造成的,病人呆在家中,其病態行為無法掩飾,而病人住院后,其病態行為就不會被認識的人所知道,從這個意義上講,住院有利于保護患者的形象。眾所周知,小癤腫及時治療,可以不留瘢痕,如果發展成為癰,那就只能切開排膿,以后還會留下個大疤。這些疾病早期治療的意義大家都明了。精神分裂癥延誤早期治療給患者帶來的麻煩,又不像癰所結的疤那樣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這只有精神科醫生有深刻體會。因此,患了精神疾病,要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時機,影響治療。

      患精神分裂癥還能不能結婚

      精神分裂范文第4篇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社區管理;康復

      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急性期經住院治療后,往往會出現社會功能缺陷,如缺乏主動、興趣愛好減少、注意力不集中、社會適應能力和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部分病人出院后由于得不到社會的理解、自行停藥、生活壓力等原因而容易復發,社會功能嚴重受損,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嚴重負擔。相關文獻報道了社區個案管理[1-2]和社區綜合康復管理[3-4]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但就一般社區管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管理效果的報道較少。本研究對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一般社區管理精神分裂癥效果進行隨訪觀察。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按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hineseClassificationandDiagnosticCri-teriaofMentalDisease,thirdedition,CCMD-3)[5]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選擇2006年6月-2009年5月昆明市東川區精神病院診斷明確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共81例。入組標準:①年齡18~55歲;②無智力障礙和明顯的軀體疾病;③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④出院后至少有1名健康人員作為監護人與其生活;⑤藥物使用氯氮平治療。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分為兩組,研究組44例,男性27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32.0±7.1)歲,平均病程(6.1±3.2)年;對照組37例,男性22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30.0±6.9)歲,平均病程(5.9±2.9)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受教育程度、用藥種類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社區管理

      對納入社區管理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除繼續給予藥物治療外,①社區對其建立專門的健康檔案,由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②由精神科專業技術人員對患者進行每年至少4次的隨訪,隨訪的主要內容包括:a.提供精神衛生知識宣傳:采取宣傳畫冊、定期精神衛生知識講解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宣傳精神衛生知識,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精神分裂癥的認識。b.督導患者服藥:向患者和家屬說明堅持用藥的重要性及藥物的副作用,家屬成員要監督患者服藥。c.康復訓練:主要為社會功能訓練、學習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技能訓練、文娛體育訓練等。促進患者盡快融入社會生活,恢復社會功能。③建立家屬交流平臺:定期組織患者家屬交流患者服藥、家庭護理等經驗,相互學習,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④構建醫患信息平臺:與患者及家屬加強溝通,家屬發現患者有不正常時及時與社區精神科專業醫師聯系,由專科醫師指導處理。⑤心理干預:當患者出現情緒異常如焦慮、抑郁等情況,采取心理疏導等干預措施,必要時給予心理治療。

      1.2.2評估工具及方法

      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TheBriefPsychiatricRatingScale,BPRS)[6]、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Schedule,SDSS)[7]于研究前后進行評定,對兩組復發率和社會功能缺陷發生率進行比較。評定人員由經過訓練的2名精神科專業人員組成,研究前后評定人員不變,選擇安靜的測試環境,每次測試20分鐘。復發標準為癥狀緩解半年以上,BPRS總評分≥36分。SDSS總評分≥2分認為有社會功能缺陷。

      1.3統計方法應用

      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以(x—±s)表示,兩組均數比較用t檢驗,復發率與社會功能缺陷發生率采用χ2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BPRS總評分比較

      入組前兩組BPRS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年后研究組BPRS總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兩組復發率、社會功能缺陷率比較

      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有3例和13例復發,復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6.82%vs.35.14%,χ2=10.17,P<0.01)。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有5例和25例有社會缺陷,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1.36%vs.67.57%,χ2=27.23,P<0.01)。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復發率與致殘率較高,即便經過住院治療,出院后仍需要長期的藥物維持治療以降低復發率。李毅等[8]報道:精神分裂癥首次治療后有81.9%的患者在5年內復發,其中22%~55%的患者在1年內就可以復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發生率亦較高,特別是長期住院的病人社會功能缺陷發生率更是高達83.5%~100%[9-11]。本研究顯示,對精神分裂癥病情緩解后采取的社區管理可降低患者復發率和社會功能缺陷發生率,這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12-13]。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采取社區管理模式,能降低復發率,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有利于患者回歸社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儀修芹,卜祥峰,董蘭,等.社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個案管理與基礎管理效果的對照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11,24(5):356-358.

      [2],林永強,余英儀,等.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社區個案管理的效果分析[J].廣東醫學,2010,31(14):1836-1838.

      [3]邢鋒,魯青芳.社區綜合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7):79-80.

      [4]姜雪芳,胡偉明,鄭芳,等.社區康復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4,26(12):1482-1483.

      [5]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5-78.

      [6]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88-100,263-266.

      [7]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63-166.

      [8]李毅,呂路線.精神分裂癥復發的相關因素[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2,29(2):96-98.

      [9]移友松,亢明,徐雪云,等.慢性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缺陷的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醫學雜志,1999,9(5):274-275.

      [10]李超,李金宛,孫敏勇,等,長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缺陷分析[J].柳州醫學,2010,23(1-2):22-23.

      [11]郭貴云.202例慢性期精神分裂癥的精神殘疾臨床觀察[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2,25(1):19-21.

      [12]李守春,盧振勝,胡雅偉,等,社區綜合干預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0,20(1):46-48.

      精神分裂范文第5篇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復發;相關因素

      Study on associated factors of schizophrenic relapse QIN Ying, FENG Xia. Guizhou Mental Health Center, Guiyang 550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ssociated factors of schizophrenic relapse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prevention. Methods Choosed improved schizophrenia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or 1 year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2, out of which, 45 recurrent patients met the standard as study group and at the same time, 52 patients without recurrence as control group. Th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measured by common circs questionnaire, assessment of family support, clinical features, treatment. Results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factors of the schizophrenic relapse was indicated that medication situation, stress events, economic conditions, course, drug adherence, family support were influenced to schizophrenic relapse.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Schizophrenia; Recurrence; Associated factors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精神病, 病程多遷延。本病的發病率、復發率和致殘率都較高。精神分裂癥患者首發治療后康復者不足20%, 有81.9%患者在5年內復發, 其中22%~55%的患者在1年內復發[1]。其余80%會在2年內復發, 10~15年內不會復發也不需要治療者僅1/6[2, 3]。這對精神分裂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為了解本地區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的現實狀況及其關聯因素, 以便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的相關因素和干預措施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和依據, 作者隨訪觀察了48例精神分裂癥復發患者, 分析尋找與病情復發的相關因素,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的是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精神科住院治療, 臨床好轉出院后滿1年在門診就診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單純隨機抽取45例精神分裂癥復發患者作為研究組, 選取同時期隨訪的52例精神分裂癥非復發患者作為對照組。兩組病例在住院診斷時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 - 3)中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年齡在18~55歲;既往無物質依賴、藥物濫用、無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史;出院時臨床治療均達痊愈標準。

      1. 2方法對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 包括性別、婚姻、職業、服藥情況、應激因素、家族史等進行比較, 另外對患者復發的部分因素, 包括經濟狀況、病程、住院次數、家庭支持、服藥依從性等進行逐一的分析統計。

      1. 3研究工具采用精神分裂癥患者一般狀況調查自制表, 包括研究對象的人口學資料及特殊問題。特殊問題調查問卷包括病程、住院次數、家族史、經濟狀況、發病誘因、自知力、服藥情況及家庭支持。

      1.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對兩組相關因素進行比較,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

      2結果

      2. 1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患者的服藥情況、應激因素對復發有影響,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兩組復發部分因素比較患者的經濟狀況、病程、家庭支持、服藥依從性對復發有影響,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通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的單因素分析, 本研究可見患者的服藥情況、服藥的依從性對疾病復發有重要影響。藥物維持治療是鞏固治療的關鍵, 這和以往的文獻報道相一致。服藥依從性好的患者, 復發率明顯比部分依從治療和不依從治療者較低, 這與國內外文獻報道以及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4-6]。可見, 停藥和依從性差是造成患者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臨床工作中這也是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

      此次調查顯示病程長短對復發有影響。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慢性遷延的高復發疾病, 這使得患者對疾病易產生了厭倦和自卑心理, 家屬也易產生厭煩、無望的心態, 成為疾病復發的誘因, 復發幾率相應升高。

      本研究中應激因素對復發有影響, 這與眾多報道相一致。應激性生活事件會對個體精神和軀體功能產生負性作用。精神分裂癥者在病后出現認知和社會功能的障礙, 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技能的缺乏, 因此不能很好的解決存在的社交問題和技能缺損[7]。這些生活技能的缺損反過來又成為患者生活中的主要應激源.當面對外界的精神刺激后, 不能恰當的解決問題, 更容易導致疾病的復發[8]。

      另外本次調查還顯示經濟狀況對精神分裂癥復發有影響, 在這方面的文獻的觀點不一。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省經濟水平較低, 醫療保險的普及率仍不足, 影響了家庭對患者的及時治療和照顧, 同時患者受疾病影響就業率低對家庭經濟狀況產生負性作用, 由此造成惡性循環, 最終導致疾病復發。可見精神分裂癥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社會困難群體, 醫療費用承受能力明顯低于社會其他人群, 在西部地區更需要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有效的醫療照顧性政策, 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本研究顯示家庭支持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有影響。這和以往的文獻相一致。目前在我國有大約90%以上患者和家人共同生活[9], 大多數出院后維持治療的監督和預防復發主要由家人來承擔。家庭發揮了照顧的良好職能, 對患者的照顧更能積極有效, 從而間接地強化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從而增加了病情的穩定性。同時家庭支持作為一種外部的督促力量, 不斷督促患者堅持不懈的維持治療,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疾病復發。

      通過該調查分析, 影響精神分裂癥復發的相關因素包括是否堅持長期規律藥物維持治療、服藥依從性、病程、應激因素、經濟狀況及家庭支持, 它們互相聯系, 互相影響。如何從藥物、疾病特點、支持系統幾方面有針對性的幫助患者減少復發需要個人、醫院、家庭及社會的共同努力, 應及早預防和干預, 以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癥的復發率。

      參考文獻

      [1] 李毅, 呂路線.精神分裂癥復發的相關因素.外國醫學精神病學分冊, 2002, 29(2):96-98.

      [2] Nadeem Z, McIntosh A, Lawrie S. Schizophrenia. Evidence Based Mental Health, 2004, 7(1): 2-3.

      [3] Weiden P, Aquila R, Standard J.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schizophrenia.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996, 57(11): 53-60.

      [4] Nadeem Z, McIntosh A, Lawrie S. Schizophrenia. Evidence Based Mental Health, 2004, 7(1): 2-3.

      [5] Weiden P, Aquila R, Standard J.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and long-term outcome of schizophrenia.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996, 57(11): 53-60.

      [6] 王相立, 麻愛華, 楊希文.農村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親屬健康教育的10年隨訪研究.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02, 31(5):369-371.

      [7] Silverstein SM.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f schizophrenia: Unresolved issues,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2000, 9(4): 227-247.

      [8] Liberman RP, Corrigan PW. Designing new psychosocial treatments for schizophrenia. Psychiatry, 1993, 56(3): 238-249.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亚洲黄色免费电影|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亚洲va无码手机在线电影|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