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華杯賽試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是否
2、周圍人是否會以你的容貌缺陷取笑你,還取外號諷刺你?
是否
3、你是否為自己的容貌不佳而深深地焦慮?
是否
4、你的情感生活是否很容易受到傷害?
是否
5、在商店或電影院等人多的地方你是否總是感到很不自在?
是否
6、激光除皺是否主要適用于皺紋較表淺者?對皮膚彈性較好者效果會更佳嗎?
是否
7、文眉所用的顏料有深淺棕色、灰色、黑色、咖啡色等多種,是否應根據發色和膚色來進行選擇?
是否
8、重瞼術后,切口及組織創面雖已縫合,但仍有少量滲血,此時應冷敷還是熱敷?
冷敷熱敷
9、激光或機械式磨平疤痕術適用于凹陷細小的疤痕還是高起的肥厚疤痕?
凹陷細小疤痕高起肥厚疤痕
10、行去眼袋手術后,為了利于腫脹的消退,是否可以多躺在床上閉目休息?
是否
[獲獎感言]
獲獎者:劉麗
年齡:21歲
地區:湖南省桃源縣
職業:化妝師
這次能獲得一等獎真是出乎意料!從小到大我一直都為自己不太好看的容貌而感到自卑,這間接導致了我內向、沉默的性格,總是害怕與別人有太多的接觸。而作為一名化妝師,我對美有著更為熱切的追求,在多年前就開始為自己籌備整容事宜,想借由整容手術來給自己做一個徹頭徹尾的改變。但是,由于需要整形的部位太多,這個夢想至今未能實現。當我在《醫學美學美容?她風尚》上看到有關富華希望基金的報道后,便堅定了要改變自己的決心,我先后寫了五六封信寄往雜志社,意外獲得價值一萬元的獎券后,我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立刻向單位請了假,并找來在北京工作的姐姐趕往上海,去實施夢想已久的整容手術。
在上海富華醫療美容醫院,專家們為我提供了詳盡的咨詢服務,幫我實施了鼻部整形手術和暗瘡皮膚護理。如今,原本很塌的鼻梁已變得挺直、秀美,皮膚上的暗瘡在經過彩光治療后也正逐漸恢復和淡化。雖然未能實施全部的整容計劃,但目前的改變已為我增添了不少信心,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醫學美學美容雜志社和富華希望基金為我提供的這次機會。
再一次感謝你們!
[獲獎名單]
富華杯?美麗總動員有獎知識競賽獲獎名單(8期)
一等獎10000元代金卡
獲獎者:廖進軍(湖南省永州市)
身份證號碼:432923820525002
二等獎5000元代金卡
獲獎者:劉琨(安徽省蚌埠市)
身份證號碼:340303780710022
三等獎2500元代金卡
獲獎者:吳園園(浙江省寧波市)
身份證號碼:370921198511203661
三等獎2500元代金卡
獲獎者:宋中笑(河南省洛陽市)
身份證號碼:410302197412090020
[講述?感動]
《醫學美學美容?她風尚》的編輯們:
你們好!
我是你們的新朋友,在今年6月初,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擁有了第一本《醫學美學美容?她風尚》,當看到小娟的經歷時,我驚呆了,不禁幻想自己是否也可以這樣。可是,參與的時間已經過去,我便馬上跑到書店買回來最新一期雜志,書中又一個實例擺在了我眼前,我的心再也無法平靜下來,只想大聲對你們說:“請幫幫我吧!幫我解決24年來的痛苦。”
我今年24歲,體重卻有114公斤,是普通女孩子的兩倍,這給我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上學時,因為我太胖了,總是遭到同學的欺負和嘲笑,沒有人喜歡和我玩,獨來獨往讓我的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到了工作的年齡,第一次到招工單位應聘,招工人員一看見我竟然眉頭一皺、手一擺,話都不說一句就打發了我。之后,我很久都沒有出去找工作,那種態度、那種眼神我至今都難以忘記。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才再次鼓足勇氣去應聘,可遇到的都是堅決的搖頭,走在街上也總能看到有人對我指指點點,隨后便是一片嘲笑的聲音……我的心像針扎一樣痛苦!期間,我也試過藥物減肥,可是由于經濟問題無法長期堅持,一停藥體重反而又增加了不少,而反反復復的節食減肥則對我來說根本不起作用。
……
關鍵詞:“潛能教學”;職教夢想;教學體系;教學實踐;教學成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04C-0044-04
一、啟夢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蘇聯教育學家巴班斯基也指出,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能夠學會的東西,幾乎所有的人也會學會――只要全心全意向他提供適當的前期和當時的學習條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是彼此相互獨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1]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智能的多元性、整體性、差異性、實踐性和可開發性。這說明所有的孩子都有稟賦、所有的學生都能成功。教育的任務就是挖掘他們的優勢智能是什么,并使這些優勢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近年來,江蘇省揚州旅游商貿學校以“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為指導,秉承“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校訓,不斷創新教育教學理念,牢固樹立“進揚州旅游商貿學校都是才,出揚州旅游商貿學校必有用”的人才觀和“揚州旅游商貿學校的一切都是我的責任”的育人觀,構建了“潛能教學”體系:“造名師”發掘教師潛能――教師潛能助學;“抓課堂”發揮教學潛能――教學潛能促學;“賽比拼”激發比賽潛能――比賽潛能勵學;“分教考”開發考評潛能――考評潛能督學;“興教研”挖掘教研潛能――教研潛能導學;“拓資源”開拓資源潛能――資源潛能活學。學校圍繞挖掘學生學習潛能的目標,形成了挖掘中職生學習潛能的教學“工藝”流程。
二、筑夢
(一)“造名師”發掘教師潛能――教師潛能助學
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提升整個學校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首先要發掘教師潛能。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把建設智慧教師團隊和名師團隊作為本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著力培育特色教師,努力打造名師團隊。
1.培育名師有梯度。2013年,學校啟動了“一二三名師工程”。即啟動培養“全國名師10名、全省名師20名、全市名師30名”的名師工程。為培養各級各類名師,激發青年教師的成長動力,學校除了安排教師參加市級以上的各類教師培訓以外,還定期舉辦青年教師主題培訓活動,主要培訓項目為教學設計、說課、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等。學校僅2014年就安排212人次教師參加市級以上師資培訓,856人次15個項目的青年教師主題培訓活動。
2.打造名師重“三引”。為培養名師和大師,學校以職教發展的戰略視野大興“三引工程”。即通過引智入校、引企入校、引技入校,引進專業和行業名師、大師通過助力特色品牌建設,快速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揚州剪紙、玉雕、漆器、“三把刀”、泥塑、木偶劇、彈詞、清曲、古箏、茶道、歌舞茉莉花等都是獨具經典的地方民族傳統文化,學校定期邀請文化工藝名師、大師對青年教師培訓和指導。如學前專業每學期邀請江蘇幼兒教育名師沐文揚作專業講座,讓學前專業青年教師及時了解行業動態,開闊教育視野;長期聘請中國烹飪大師陳恩德培訓烹飪專業青年教師,加速提升烹飪專業青年教師理論與實踐水平。
“名師工程”啟動以來,青年教師在學習培訓中拓展了視野、提升了素養、激發了潛能,涌現出了一批小有名氣的青年教師,如導游名師濮德鎖,烹飪名師仲玉梅、王愛紅等等。
(二)“抓課堂”發揮教學潛能――教學潛能促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要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就必須深挖課堂教學潛能,向課堂要效益、要質量。為挖掘課堂教學潛能,學校一方面不斷完善課堂教學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定期與不定期舉辦各類教育教學活動。
1.制度管理課堂。首先,學校制定并完善了一套規范的上課儀式制度,通過規范課堂教師和學生的行為,確保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其次,修訂和完善了備課制度和督導反饋制度,做到備課有要求,檢查隨機化;督導有保障,反饋常態化。再次,為提升系/部的課堂教學管理能力,教務處每周二定期召開由各系/部主任參加的教學會議。參會人員還包括分管教學的校長、各教研組組長。會議內容主要是梳理全校教學工作,交流工作進程,反饋督導意見,提出整改建議,進行工作布置。課堂教學督導、反饋結果與教師考核相掛鉤。
2.活動助力教學。自2009年起,學校每學期定期舉辦“潛能課堂”主題教學活動。課堂教學緊緊圍繞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學生的參與度、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三個維度挖掘課堂教學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學生樂學、教師樂教。系/部各專業不定期舉辦以技能展示為主題的課堂活動,如烹飪系/部每學期舉辦一次“炫動美食節”課堂技能展示活動、旅游系/部每學期舉辦“歌吹揚州”的課堂導游技能展示活動等。單招系/部還探索出“3+4”課堂教學模式、“‘雙師’協同”課堂教學模式。主題課堂教學和專業課堂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潛能,促進教師進一步研究教法學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三)“賽比拼”激發比賽潛能――比賽潛能勵學
“普高有高考,職校有大賽”。中職教育要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學校高度重視各級各類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比賽,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真正做到敢賽、敢比、敢拼,在比賽中找回自信,提升技能水平。
1.搭建平臺比技藝。為激發學生潛能,學校對技能大賽、文明風采大賽等賽事采取了集中培訓、團隊作戰、反復磨練、分層展示、不斷優化的比賽策略,確保了學校在各類大賽中始終居于省市同類學校的領先地位。特別是技能大賽,學校為學生精心打造了三個平臺:上半年的技能“雙杯賽”、下半年的“技能大比武月”和每周三的“校園夢想秀”。三大技能平臺確保了學生“日日有練習、周周有展示、月月有比拼”,讓學生學技能、練技能、磨技能成了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此外,學校每個學期期末考試還增設技能考試,如此技能比拼,讓技能上手、進口、入腦、駐心已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
2.師生同臺賽“雙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定期舉辦的技能比賽大舞臺――“雙杯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雙杯賽”是指一、二年級學生的“能手杯”、三年級學生的“成才杯”,比賽以展示專業、展示技能、展示自我為主題。如今的“雙杯賽”已成為學校學生展示技能、比拼技能、展示自信的大舞臺,也成為每年市、省、國家級技能大賽前的“練兵場”、“演習場”。近幾年,隨著教師技能大賽要求的提高,更隨著學校青年教師團隊的不斷壯大,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已成為師資隊伍建設的迫切要求,學校于是在“雙杯賽”中增加了教師技能比賽的內容,師生同臺比技能,創設了師生練技能、賽技能的和諧氛圍,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愛技能、學技能、練技能的興趣。
(四)“分教考”開發考評潛能――考評潛能督學
學校重視教學評價機制建設,構建了“4A”(德育、學習、實訓、實習)發展性教育教學評價體系。考試作為學習評價的重要一環,中職校要重視考試對教學的檢測、評價、督導功能。為挖掘職教考評潛能,學校于2013年提出并踐行教考分離制度,以考促教,以考促學,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制定考試大綱。為推進考試制度改革,實行教考分離,同時為了學進程、教學內容,統一考試標準,梳理課程教學要求,學校制定了校本考試大綱。學校聘請專家成立專家委員會,指導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課程調整,論證各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的考試大綱。
2.落實考試標準。期中考試實行校內背對背出卷制度。單招班采用揚州市聯考試卷;語數外各科,一年級任課教師出二年級試題,二年級任課教師出一年級試題,分A/B卷。期末考試由學校組織專家出題,試卷在校外印刷封裝。70%左右試題來自于平時的“周周練”內容,30%的內容來自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或課程考試大綱的拓展與延伸。語數外統考,專業理論課抽測,專業技能課則基于工作過程確定項目和內容,并專門聘請考試評委。
3.改革閱卷流程。為保證成績客觀化,學校打破以往各教研組批改本組科目考試試卷的做法,實現組組(教研組)隨機批改,批改時采取流水閱卷,專人登分。如此閱卷能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出學科學生的學業水平,也量化地呈現教師教學質態、系/部及班主任管理質態以及學生的學習質態,為教師考核及學科督教、督學提供有力依據。
4.增設技能考核。為考核學生的技能水平,學校在每學期公共基礎課期末考試前設定技能考核日,專項考核學生技能。各系/部會同專業教研組聯合考核學生一學期所學技能,考核分優秀、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需要補考。
(五)“興教研”挖掘教研潛能――教研潛能導學
提升學校教學水平,必須大興教科研工作,挖掘教研潛能。學校以課堂教學為教科研工作主陣地,提出了教科研工作要走“靠實研究、靠實推進、靠實發展”的“三靠”教科研路線。要求課堂教學改革、技能教學改革、實訓模式改革必須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力爭形成既符合教育規律、具備學校特色,又具推廣價值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
1.優化課程結構。在學校教科室的指導下,各系/部成立專業課程建設委員會。學校根據品牌專業、特色專業的評估標準,重新修訂專業課程實施性計劃,不斷優化課程結構,加強與現代企業、行業協會及行業專家的聯系,弄清各專業具有核心價值的技能要求,提高其與市場的契合度,做到有考核、有特色,有成效。繼續加大市場調研力度,不斷優化課程結構,做到專業課程與市場接軌、與學生職業素養要求接軌、與教師知識能力結構接軌。
2.舉辦“三說”教研活動。系/部和各教研組認真組織教師開展“三說”教研活動,即每一位教師認真研究,一說所任教班級的專業發展方向,二說學生發展所需的能力要求,三說學生終身發展所需的素養。“三說”活動教研優化了教師學科教學訓練方案,促進了系/部認真研究市場發展動態、校內辦學條件,積極謀劃系/部發展愿景。
3.舉行“三課”評比活動。為激發青年教師的教科研潛能,學校定期舉辦“備課”“上課”“說課”的“三課”評比活動。此項活動是在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潛能課堂”主題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各教研組、各系/部再評選出教研組和系/部前三名選手繼續比拼。這項活動客觀上促進了教研組和系/部的教學研討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以及教學能力的提升。
4.加大科研培訓。為加速教科研隊伍的成長,提升教科研水平,學校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專家到校指導教科研工作。如學校在2014年就特別邀請了省級專家和教育部職教司的專家來校為學校科研團隊在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師資建設、專業發展研究等方面作了重要指導。
(六)“拓資源”開拓資源潛能――資源潛能活學
挖掘教學潛能,離不開開發學校資源潛能。學校除了重視發掘教師、家長、社會、學生等人力資源的潛能,還重視開發校本課程、教學設備設施、網絡信息化等非人力資源方面的潛能。
1.建設多功能硬件設施。2014年6月,學校服務實訓樓開工建設。新建服務實訓基地將進一步實現產、學、研、訓、賽、考一體化,努力打造現代化“教學工廠”、“企業課堂”、“技能教室”或“技術設計服務區”,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實訓實習服務。這將有利于進一步挖掘旅游服務與管理、中餐烹飪、導游服務等旅游服務類省品牌專業的教學潛能。
2.打造數字化智慧校園。學校制定了數字化智慧校園建設的總目標:利用先進成熟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與數據庫技術,通過科學合理的規范與完備通用的技術規范,構建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擴展性強、高速暢通、覆蓋全校的校園網絡環境。建立一整套校園信息管理軟件平臺――一個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虛擬化的新型教育、學習、管理平臺,實現學校各項工作的信息化,為廣大師生提供簡便、快捷的網絡化信息服務。
3.建設教學研賽錄播室。為加強優質教學資源開發和共享,進一步挖掘教學潛能,提升教學質量,學校已建成了公開課錄播教室。這大大提升了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課程等的前期錄像、后期制作能力和制作質量,為完成各種視頻資源教學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學校的“教、學、研、賽”一體化活動提供了現代化“武器”,有利于科研活動效率的提升。此外,錄播室還是學生實驗實習很好的場所。
三、圓夢
(一)教風、學風、校風日益改善
“潛能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校教風、學風和校風煥然一新,學生早讀激情四射,上課認真專注,自修緊張安靜,考試誠實守信,實習刻苦鉆研,競賽爭創佳績,創業有聲有色。畢業生基本素養和綜合能力迅速提升,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二)市賽、省賽、國賽成績斐然
“潛能教學”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師生在省市技能大賽、國家技能大賽中碩果累累,使學校成為揚州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獎牌得主大戶。2014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第一名,這是揚州市第一次獲得信息化國賽金牌。截止2014年6月,師生共獲省級技能大賽獎牌45枚,其中金牌12枚,銀牌14枚;國家級技能大賽獎牌18枚,其中金牌9枚,銀牌5枚,銅牌4枚。
(三)學生升學、就業、研修路路暢通
“潛能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潛能,近幾年學生成人高考升學率保持在95%以上,對口單招升學率大專升學率保持在100%,本科升學率也逐年上升。尤其是在2014年,學校對口單招高考本科升學率取得歷史性突破,首次取得揚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績。學生畢業就業率穩定在98%以上,每年還有不少學生赴日本、意大利留學研修。
“潛能教育”的成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近3年來自省內外的到訪參觀交流和研討會議達30批次。“潛能教學”更受到了各級教育部門的肯定,截至2014年,學校連續7年被揚州市教育局授予“技能大賽先進學校”稱號;被江蘇省省廳授予“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2014年9月,學校被國家教育部表彰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這是教育部對江蘇省揚州旅游商貿學校“潛能教育”工作成績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