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王熙鳳人物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從小說元素“人物”“人物關(guān)系”和“敘述者”角度分析建構(gòu)解讀路徑。
【教學(xué)目標】
1.運用已有的敘事作品閱讀經(jīng)驗,即通過語言、神態(tài)描寫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及鮮明個性,特別是王熙鳳精于算計、見風使舵的個性。
2.建構(gòu)新的小說閱讀經(jīng)驗,即從“人物關(guān)系”的角度進一步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3.初步接觸“敘述者”這一小說要素,學(xué)習(xí)從敘述者的話語中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
【教學(xué)難點】
通過人物語言、神態(tài)讀出人物的個性特點以及從人物關(guān)系中思考人物特點。
【教學(xué)過程】
一、談?wù)劇熬b號”的問題
1.看課件,了解老師姓什么,談老師的綽號。(點明:關(guān)系好的人之間可以稱呼綽號,如果一般關(guān)系的人物之間直接稱呼綽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2.由綽號引入“鳳辣子”,學(xué)生自由談對《紅樓夢》中人物的了解。
3.教師簡介《紅樓夢》,提示學(xué)生《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今天,就是要走進大觀園,見識其中的人物。
【設(shè)計意圖:談綽號,是因為本文的重點人物王熙鳳,被稱為“鳳辣子”。談綽號,有利于學(xué)生理解這個綽號背后暗示的意思以及體會賈母與王熙鳳之間的良好關(guān)系。】
二、理清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
1.整理人物信息。賈母是誰?(賈母是誰的母親?她與賈寶玉是什么關(guān)系?她在大觀園中的地位如何?通過補充資料的方式引導(dǎo)學(xué)生梳理。)
觀察課文中的插圖,也能從人物的位置關(guān)系和神態(tài)表情看出賈母的地位。
2.板書展示賈母、林黛玉和王熙鳳三人之間的關(guān)系。
【設(shè)計意圖:這個圖示有利于學(xué)生從人物關(guān)系的角度進一步深刻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五年級學(xué)生已經(jīng)能從言行中了解人物的個性,但是小說中人物的語言行為是基于具體人物關(guān)系與情境中的言行。因此,了解人物關(guān)系,對于理解小說中的人物的個性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談對王熙鳳的第一印象
1.學(xué)生自由讀課文,注意文中對王熙鳳的描寫。
2.說說王熙鳳給人留下怎樣的第一印象,交流討論。教師將學(xué)生交流中的要點寫在黑板上,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
一是外貌上“華麗妖嬈”:
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魚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wù)桃\,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縐裙。
(1)試讀這一段話。
(2)跟老師讀一遍本段話,明確:我們可能搞不明白這一段描寫中的實際事物到底是什么樣子,可是卻能強烈地感覺到這個人身上穿得很不一般,談?wù)劷o你帶來什么感覺。
二是在待人接物上“熱情體貼”:
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xué)?現(xiàn)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
(1)練讀這一段話,交流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王熙鳳個性上有什么特點。
(2)進一步理解王熙鳳語言中的“話外之音”。把王熙鳳語言中的“話外之音”補充到句子后面。
補充句子: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我 ;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我。
3.從總體上講講王熙鳳
是一個怎樣的人。(估計學(xué)生都從正面來評價王熙鳳。)
【設(shè)計意圖:本節(jié)設(shè)計主要從學(xué)生實際出發(fā),通過學(xué)生自讀理解,從文字表面來理解人物的個性,真實地展現(xiàn)學(xué)生原始的小說解讀水平。只有以學(xué)生的自主解讀作為基礎(chǔ),才有可能引領(lǐng)學(xué)生走向更深的理解。】
四、“敘述者”對王熙鳳的評價
1.我們要深入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僅僅停留于文字是不夠的,需要深入字里行間,去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那么,王熙鳳究竟是不是大家理解的這樣的人呢?出示: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1)這段話中哪一個字讓你感覺到評價很不一樣?(“威”字)
(2)你能從課文中讀出王熙鳳的“威”來嗎?
(3)學(xué)生自讀,思考:從哪里感受到王熙鳳之威呢?
(4)交流:
①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全體站立體驗斂聲屏氣,恭肅嚴整;點明與“放誕無禮”形成鮮明對比。)
②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找出說明其威風的詞語)
③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我 ;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我 。(再次補充,填上表現(xiàn)王熙鳳“威風”的“潛臺詞”,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一次填入的詞與剛才形成鮮明的對比。)
2.小結(jié):這個人物在賈府中是一個“八面威風”的人物。
【設(shè)計意圖:本節(jié)設(shè)計從“敘述者”視角打破了學(xué)生自主解讀時形成的觀念,在教學(xué)上構(gòu)成了“認知沖突”,使之成為了一次寶貴的教學(xué)機遇,有利于深入理解王熙鳳這個人物,更有利于學(xué)生學(xué)會從“敘述者”的角度來解讀小說。】
五、“威風”從何而來
1.在這賈府之中,王熙鳳憑什么可以有這樣的威風?利用已有的人物關(guān)系圖體會,在賈府中要有威風,必須與賈府中地位最高者有親密的關(guān)系。
2.通過表情朗讀體會賈母與“鳳辣子”關(guān)系之親密。
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
(賈母用綽號來介紹王熙鳳,可見,賈母對王熙鳳喜愛有加。)
【設(shè)計意圖:本節(jié)設(shè)計從“人物關(guān)系”的角度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小說人物的個性不會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受到環(huán)境、人物關(guān)系的影響。因此,本環(huán)節(jié)利用課始建立的人物關(guān)系圖進一步理解了王熙鳳“威風”從何而來的問題。】
六、“鳳辣子”的另一面
1.現(xiàn)在你覺得王熙鳳是真正的“熱情體貼”嗎?你能不能再從剛才的言行中發(fā)現(xiàn)這“熱情體貼”中的虛情假意呢?
又忙攜黛玉之手,問:“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xué)?現(xiàn)吃什么藥?在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
一口氣提那么多問題,居然沒有一個要林黛玉回答的,可見是一種虛情假意。
2.再次利用人物關(guān)系圖明確,她的熱情只有一個目的:討好賈母。
3.出示: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拭淚。
(1)分析人物的表情。(笑――以帕拭淚――忙轉(zhuǎn)悲為喜――又忙攜黛玉之手)
(2)分析言外之意。
【關(guān)鍵詞】禮貌原則;交際;王熙鳳;紅樓夢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運用了生動、形象、富有個性化的人物對白,給讀者展現(xiàn)了眾多有血有肉的人物。而王熙鳳在此小說中獨具魅力,她的性格在她的話語中充分的顯現(xiàn)了出來。因此,本文試從語用學(xué)角度,運用禮貌策略,分析作品中王熙鳳的幾段對白,以說明禮貌原則比合作原則在交際中更重要。
一、禮貌原則的產(chǎn)生及與合作原則的關(guān)系
美國語言哲學(xué)家Grice在《邏輯與會話》(1975)中把談話雙方應(yīng)遵循的規(guī)則稱為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又進一步劃分出四項準則:數(shù)量、質(zhì)量、關(guān)聯(lián)、方式準則。但是格賴斯提出的合作原則只解釋了人們的會話含義是怎樣產(chǎn)生和如何理解的,卻沒能解釋為什么人們往往會故意違反合作原則的某些準則,而要“拐彎抹角”地表達之。后來,Brown & Levinson,等學(xué)者提出了與Grice合作原則相互補的禮貌原則。他們認為,人們在交際中不僅要遵守合作原則,同時也應(yīng)遵守禮貌原則,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果。其中,英國著名語言學(xué)家利奇(1983),提出了禮貌原則的六項準則。得體準則:盡量少讓別人吃虧、多使別人得益。慷慨準則:盡量少使自己得益、多讓自己吃虧。贊譽準則:盡量少貶低別人、多贊譽別人。謙遜準則:盡量少贊譽自己、多貶低自己。一致準則:盡量減少雙方的分歧、增加雙方的一致。同情準則:盡量減少雙方的反感、增加雙方的同情。雖然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之間存在一種進退相讓的關(guān)系,然而禮貌原則對人們的交際行為更具解釋力。
二、用禮貌原則分析王熙鳳的話語
王熙鳳是《紅樓夢》眾多人物中十分出彩的一位。她能言善辯,左右逢源。下面我們擬從禮貌原則視角探討該人物在不同交際場合的說話技巧。
禮貌在對話中發(fā)揮的作用不可小視,比如:在第十一回“慶壽辰寧府排家宴,見熙鳳賈瑞起心”中,賈瑞故意趁鳳姐不注意,對王熙鳳無禮調(diào)戲,但鳳姐并沒有制止,而是運用了禮貌原則,原文中這樣寫道:“鳳姐是個聰明人,見他這個光景,如何不猜八九分呢,因向賈瑞假意含笑道:‘怪不得你哥哥常提你,說你好......’”面對賈府地位較低的人賈瑞的調(diào)戲,王熙鳳并沒有及時制止他,教育他,而是運用了禮貌原則,遵守了贊譽、一致、同情原則,說話得體,所說的話與賈瑞的意圖一致,幾乎遵守了所有禮貌原則的標準,成功地完成此次對話。令賈瑞樂得抓耳撓腮,左顧右盼。從“鳳姐兒故意把腳步放遲了些兒,見他遠去了,心里暗忖道:‘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他如果如此,幾時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這句話可以看出,王熙鳳對賈瑞是嗤之以鼻的,但明明看清了他的妄圖卻報之以笑聲軟語,使對方越旺;待賈瑞一走,便殺心自起,實在可怕。并成功掩飾了自己的本質(zhì),令賈瑞慢慢陷入她的圈套之中。由此看出王熙鳳是個工于心計,老奸巨滑,口蜜腹劍的人。
又如:又如在第四十六回:“尷尬人難免尷尬事,鴛鴦女誓絕鴛鴦偶”中,大老爺賈赦看上了賈母的丫鬟鴛鴦,欲納她為妾。其妻邢夫人與王熙鳳商量,讓她想辦法。鳳姐先表達了反對意見,“依我說,竟別碰這個釘子去......” 并委婉批評了邢夫人縱容丈夫的做法:“老爺如今上了年紀,行事不妥,太太該勸才是……”。這些話符合合作原則的各個準則。但卻違反了禮貌原則中的贊揚準則和贊同準則,對邢夫人來說是不禮貌的,結(jié)果邢夫人十分惱火,反把鳳姐說了一通,交際幾乎無法進行。但王熙鳳察言觀色,見她不高興,馬上改變說話策略,迎合邢夫人的話,“太太這話說得極是”,采用了贊同準則。并極力自貶了一番,“我竟是個呆子......”這是禮貌原則中的謙虛準則。結(jié)果邢夫人轉(zhuǎn)怒為喜,對她講了自己的計劃。鳳姐繼續(xù)奉行贊同原則和贊揚原則,“到底是太太有智謀, 這是千妥萬妥的。”, 終于使這段對話順利完成。從鳳姐前后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和轉(zhuǎn)變后的效果可以看出禮貌原則能保證交際的順利進行。合作原則在會話中起著調(diào)節(jié)說話人說話內(nèi)容的作用,而禮貌原則則具有更高一層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它維護了交談雙方的“社會均勢”。因此,只有在禮貌這個大前提下人們才能進行交際, 離開了禮貌這個大前提就談不上正常、有效、成功的交際。為了維護禮貌原則,人們往往可以犧牲合作原則。
三、結(jié)語
從以上對《紅樓夢》中王熙風的講話技巧中我們不難看出禮貌原則在交際中比合作原則更具有約束力。正如劉潤清所指出,交際雙方的合作不是時時、事事都有保證的, 而是要靠禮貌行為去尋求或維持。因此,我們在交際中要時刻兼顧到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在兩者出現(xiàn)矛盾時,要先考慮到禮貌;再選擇遵循合作原則,違背禮貌原則時,也要先表示歉意,否則極有可能導(dǎo)致交際的失敗,甚至成為今后交往的障礙。
參考文獻
[1] H.P.Grice.Logic and Conversat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2]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1983:31.
[3] 徐盛桓.禮貌原則新擬[J].外語學(xué)刊,1992(2).
[4]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 1982.
[5] 范文嫣.淺議王熙鳳語言中的禮貌原則[J].社會科學(xué)家,2005(5):32-34.
[6] 何自然.認知語用學(xué)[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
[7] 何自然.“Grice語用學(xué)說與關(guān)聯(lián)理論”[J].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1995.
且看王熙鳳:“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wù)桃\,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
賈寶玉也毫不遜色:“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fā)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jié)長穗宮絳,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
粗粗一看,兩段服飾描寫極為相似:金銀珠玉,綾羅綢緞,彩繡輝煌,華貴無比。但是,細細品來,情味迥異,并具有明顯對比。
服飾的性質(zhì)不同
林黛玉剛到賈府時,賈寶玉“今日因廟里還愿去了,尚未回來”,所以未能會面;拜見了賈母等長輩、吃過了晚飯之后,賈寶玉還愿歸來,寶黛初會,這才有了上述一段服飾描寫。也就是說,賈寶玉戴“金冠”、勒“抹額”、系“宮絳”、穿“朝靴”,是為了參加祭祀大典,他的服飾,屬于“禮服”性質(zhì)。王熙鳳就不同了,她的服飾,除了迎接林黛玉這樣一位“遠客”外,沒有什么別的背景,只能算是一身“便服”。因此,兩套服飾,性質(zhì)是完全不同的。王熙鳳的一身“便服”,華貴之氣直逼寶玉的“禮服”,其貪婪與庸俗,便可想而知了。作者通過服飾性質(zhì)的對比性描寫,完成了對人物靈魂的剖析和揭示。
穿戴的動機不同
賈寶玉“因廟里還愿”、參加封建世家極為看重的祭祀活動,受父母之命,迫不得已而穿金戴銀,是被動的,而且是不情愿的,回到家中,向賈母請了安、又見了母親后,“一時回來,再看,已換了冠帶”。為什么要“換了冠帶”?當然是不喜歡、不愿意了。其實,他“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按照他的個性,應(yīng)該非先見了黛玉不可的;但是,他還是“轉(zhuǎn)身去了”,換下了那身華貴“禮服”,然后才來見這個與自己“緣定三生”的林妹妹,以致招來賈母“外客末見,就脫了衣裳”的批評,可見他對這套服飾的厭憎程度。王熙鳳 就不同了,她那套服飾,是她精心準備、主動追求的,如果說賈寶玉的服飾為的是與其富家公子身份相稱的話,她的服飾則完全是為了顯示其財富、權(quán)勢和地位。一被動,一主動;一厭憎,一自得;一為符合身份而穿,一為顯示地位而著。從穿戴的原因和動機,亦不難看出二人性情的差異。
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
兩套服飾給林黛玉帶來的視覺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王熙鳳那套集珠光寶氣于一身的服飾,使同樣是貴族小姐的林黛玉感到“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其華貴之氣已掩蓋了人物形象的美麗,讓人不覺是嬌,而覺是“神妃仙子”,多么矯情,多么做作!賈寶玉則不同,服飾的華貴,與他是那樣的協(xié)調(diào),那樣的相配,不單非常自然,而且襯出了人的英俊瀟灑,所以,林黛玉一見之下,立即改變了“憊懶人物,懵懂頑童”的成見,產(chǎn)生了“一位年輕的公子”的視覺印象和倒像在哪里見過一樣的感覺,何等眼熟到如此親切。可見,賈寶玉的服飾既與家相稱(李漁語),也與貌相宜(李漁語),顯得恰如其分;相反,王熙鳳則一味追求“與家相稱”,所以不能“與貌相宜”,顯得矯揉造作。鮮明對比中,二人性情之異,不言自明。
含蘊的品位不同
仔細研究兩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兩套服飾體現(xiàn)了完全不同的氣象,具有完全不同的品位。從服飾上看,賈寶玉為“嵌寶紫金冠”,“二龍搶珠金抹額”,高貴而顯得簡潔;王熙鳳則頭上有釵、項中有圈、裙邊有佩,奢侈而顯得堆砌。從服裝上看,賈寶玉以一襲“大紅箭袖”為主,配以腰間一“絳”,上身一“褂”,腳底一“靴”,大氣而且協(xié)調(diào);王熙鳳則“襖”而“窄裉”,“褂”而雙重(外綢內(nèi)皮),裙而多“縐”,精致但覺貪鄙。再看看服飾的色調(diào),賈寶玉“大紅”之中綴以“青”“紫”,華貴中透著高雅;王熙鳳則五彩六色,“彩繡輝煌”,只一味講究服飾的精美,顯然忽略了色彩的搭配,給人的感覺是,華貴中透著庸俗。可見,兩套相似的服飾,含蘊著不同的品位:一高雅大氣,一貪鄙俗氣。服飾與靈魂,竟是驚人的一致。
體現(xiàn)的個性不同
“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林黛玉的啟示
林黛玉是在“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兄弟姊妹扶持”的情況下投奔外祖母家的。作者在《林黛玉進賈府》一開始便作了這樣的交代:“這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仆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按照一般的理解,林黛玉時時處處持這種謹慎的態(tài)度是其寄人籬下思想的反映,是其性格中重要的一面。但如果換一種思路,從秘書學(xué)的角度來推敲黛玉初進賈府的待人行事的話,林黛玉也不失是一個懂事明理、禮數(shù)周全的有心人。從這一點來看,林黛玉可以給初入職場的新人如下的啟示。
(一)入職前熟悉對方情況。除了文章開始交代的“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的情況外,《林黛玉進賈府》中還出現(xiàn)過“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等字眼,在王熙鳳和賈寶玉出場前皆是如此。黛玉都把這些情況記在心中。在和王熙鳳見面前,她已經(jīng)知道“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nèi)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yǎng)的,學(xué)名王熙鳳。”在聽王夫人介紹賈寶玉時,她已知“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掌握了這些情況自然給她“進賈府”帶來了便利,消除了陌生感。
初涉職場的新人應(yīng)該向林黛玉學(xué)習(xí),在入職前就認真了解并熟悉有意加入團隊的相關(guān)情況和資料。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尤其是還處在應(yīng)聘階段或即將參加面試之前,更要下功夫了解用人單位的一些重要信息,例如,單位全稱、公司地址、法人代表、公司性質(zhì)、所屬行業(yè)、經(jīng)營范圍、業(yè)務(wù)內(nèi)容、企業(yè)文化以及應(yīng)聘職位的性質(zhì)、工作內(nèi)容、崗位要求等等。熟悉這些信息,可以幫助職場新人從容應(yīng)付有關(guān)問題,進而贏得對方的好感。
(二)做一個有心好學(xué)的人。在一般人的眼中,林黛玉孤高自許、體弱多心。但如果仔細推敲《林黛玉進賈府》,我們也能看出林黛玉也是一個有心好學(xué)的人。
在賈赦那里,邢夫人留她吃晚飯,她婉言謝絕:“舅母愛惜賜飯,原不應(yīng)辭,只是還要過去拜見二舅舅,恐領(lǐng)了賜去不恭,異日再領(lǐng),未為不可。望舅母容諒。”這既表明了她對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顧全大局的禮節(jié),正說明她是一個“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有心人。在王夫人和賈母處,林黛玉的表現(xiàn)同樣如此。在王夫人房中,她不接受王夫人讓她東坐,因斷定那是二舅舅之位,是絕對不能坐的,隨即在挨著炕的椅子上坐了。在賈母房中吃飯時,為座位之事,黛玉又是推讓一番,直到賈母作出解釋,她才肯入座。同時,林黛玉還是一個好學(xué)的人。在賈母處飯畢,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黛玉以為是喝的茶,因在家中受“惜福養(yǎng)身”的教育。“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但她沒有馬上喝,而是要看看其他人如何做,以免發(fā)生誤會惹人笑話。于是,“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這樣,一個好學(xué)的黛玉便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若不是有心好學(xué),恐怕林妹妹真會鬧出一些笑話來。
秘書的主要職能是輔助管理和綜合服務(wù)。從這個意義上講,每一個初入職場的人都應(yīng)該從秘書工作的一點一滴做起,因為誰也不可能剛參加工作就大展拳腳,所以從一開始就要學(xué)習(xí),做一個有心好學(xué)的人。秘書的工作內(nèi)容包羅萬象,小到辦公桌的整理,大到向上司提出決策建議,只要上司工作需要,秘書都要盡職盡責地完成。在工作中,秘書切忌“文人相輕”、自以為是,要像對待師長一樣懷著誠懇之心去品其事、揣其意、悟其真,要以解剖麻雀的態(tài)度加以學(xué)習(xí)和研究。要以積極主動的姿態(tài)、誠懇謙虛的態(tài)度不斷向“前人”請教,對他們的指點要聽之、信之、用之,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勝任自己的工作。
“竟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王熙鳳的啟示
著名紅學(xué)家王昆侖先生說過:“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的確,王熙鳳是《紅樓夢》中的特殊人物,她在賈府中占據(jù)特殊的地位。《林黛玉進賈府》用極為精彩的筆墨寫出了王熙鳳的出場。她出場時的靈活機變、自如應(yīng)對儼然就是一個馳騁職場的“老手”。走進她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同樣給我們帶來不少的職場啟示。
(一)尊重維護上司而不奉承吹捧。王熙鳳的出場是《紅樓夢》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作者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筆法寫道:“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此語一出隨即打破了家中“斂聲屏氣,恭肅嚴整”的氛圍。文中說“賈母笑了”,并且還戲稱鳳姐是“潑皮破落戶兒”“鳳辣子”。接著寫鳳姐看到黛玉,她笑著這樣說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看看這位鳳姐,一出場就把她察言觀色、機變奉迎的本領(lǐng)表露無余。而從秘書角度分析,正是王熙鳳深諳“尊重維護上司”之道的體現(xiàn)。
我們知道,賈母是賈府的核心人物,是賈府內(nèi)政的當家人,是賈家至高無上的“老祖宗”。這位老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盡管有兒孫相伴,但生活也未免枯燥單調(diào)。王熙鳳窺測到了這一點,便自覺地承擔起“逗”賈母開心的任務(wù)。于是,鳳姐成了賈母的開心果,只要有她在場,總能逗得賈母開懷大笑。眼下,賈母死了女兒賈敏,看到外孫女自然傷心。鳳姐能靈活應(yīng)對,活躍了氣氛,讓老祖宗很快地從喪女的感傷中解脫出來。同時,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正是王熙鳳對上阿諛奉迎,才博得了賈母的歡心,從而獨攬了賈府大權(quán)。這節(jié)中,王熙鳳回復(fù)王夫人也是她機變奉迎的體現(xiàn)。品讀王熙鳳的出場,職場秘書應(yīng)該得到這樣的啟示:既要尊重維護上司,又不能奉承吹捧。雖然王熙鳳靠這招成為賈府的實際掌權(quán)者,但奉承吹捧終究不是一名正直秘書所為。
秘書工作最主要的任務(wù)就是為上司工作服務(wù),秘書的一切職能活動都必須圍繞上司展開,按照上司工作的需要提供全面、周密、及時、有效的服務(wù)。在工作中要尊重和維護上司,樹立上司威信,隱蔽自己甘當幕后。但應(yīng)注意服務(wù)到位,不能為了給上司好感就一味地阿諛逢迎,喪失自己做人的尊嚴。
(二)以德才服人而不自作聰明。《林黛玉進賈府》在寫王熙鳳出場的同時,還向我們展現(xiàn)了王熙鳳的精明強干。作者在寫完她的出場、肖像、會見黛玉之后,寫到她回復(fù)王夫人。“放月錢”“找緞子”之類的事,她處理的極為妥貼,回王夫人話時成竹在胸。而且安排事務(wù)時有自己的見解——“這倒是我先料著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yù)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雖然著墨不多,但王熙鳳理家的才干已經(jīng)初見端倪。這一點在后文,尤其是在“協(xié)理寧國府”中得到了印證。但在評價王熙鳳時,作者用了“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的判詞。究其根源是其德性敗壞,自作聰明,自以為是。后文中“毒設(shè)相思局”和“弄權(quán)鐵檻寺”等情節(jié)便足見其狠毒。鳳辣子這種自以為得計,自以為非常聰明,雖然一時可能得逞,畢竟是短智和小智,其結(jié)果往往是害人必定害己,甚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誤了自己的性命。于是,我們可以從王熙鳳的身上得到正反兩方面的啟示:要以德才服人,不能自作聰明,自以為是。
德與才是秘書工作者必須兼?zhèn)涞膬蓚€重要條件,二者缺一不可。秘書人員要把德放在第一位,以德感人、以德服人。做事是暫時的,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情。要以榮辱不驚的平常心態(tài)立身處事,不能處處爭風頭、事事都計較。因為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要做老實人、干老實事,不能投機取巧、嘩眾取寵。要具備開放的心態(tài)、寬容的心理和全新的眼光,凡事想得積極一些、合理一些、樂觀一些。要善于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設(shè)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學(xué)會理解人、幫助人和尊重人,以出色的人品和良好的教養(yǎng)贏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紅樓夢》中賈府上下的奴仆懼怕“二奶奶”,并不是其以德才服人,而是恐懼其。在現(xiàn)代社會,秘書要較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就應(yīng)該遵循遵紀守法、愛崗敬業(yè),辦事公道、合作共贏,甘于平凡、合理展示,自尊自重、克勤克儉,誠實信用、保守秘密等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同時,積極構(gòu)建科學(xué)、合理、開放、立體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這樣,不斷提高自己的才干,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以便適應(yīng)工作的需要。
一、肖像鏡頭
1.林黛玉:
作者最鐘愛、讀者最鐘愛的人物,到底什么樣?整部《紅樓夢》讀下來,感覺作者就是故意讓讀者隔著煙去感知黛玉的裊娜柔媚、脈脈含情,隔著紗去領(lǐng)略黛玉的超塵脫俗、空靈清純。而這種虛筆寫意,正是為了突出其美不僅僅在外貌,更在于她靈秀、孤傲的“才女”氣質(zhì),且看作者呈現(xiàn)的肖像鏡頭:
遠景鏡頭:初見賈母后,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年貌雖小”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在于表現(xiàn)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怯弱”的先天身體不足引得眾人關(guān)心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在于表現(xiàn)其“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讓人對黛玉自內(nèi)而外透露出的清純自然、靈秀脫俗的獨特氣質(zhì),有了初步的感知。
近景鏡頭:“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又笑著贊嘆“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王熙鳳本身就是個大美人,見過世面,見多識廣,但見到這個妹妹后竟然要吃驚地“細細打諒”,一顯黛玉的不俗; “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出自一個王侯世家的少奶奶之口,二顯黛玉的美貌;“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夸贊黛玉氣派高貴,三顯黛玉的神韻。
特寫鏡頭:寶玉“廝見畢歸坐,細看形容”,雖有“一身之病”,又“淚光”,又“”,但“勝西子三分”;更有清麗淡雅的“罥煙眉”,脈脈多情的“含情目”,“如姣花”、“ 似弱柳”般楚楚可憐,風姿婀娜。讀者看到的,跟寶玉感覺到的一樣,這是“一個神仙似的妹妹”。
2.王熙鳳:
相比之下,其外貌就清晰明朗得多。清代認為婦女服飾之美,在于“不貴精而貴潔,不貴麗而貴雅,不貴與家相稱,而貴與貌相宜”(清·李漁)。而王熙鳳卻反其道而行,首飾珠寶唯恐不能全部堆在身上,如此盛裝麗服,恰恰顯示她美艷外表下面的貪婪、俗氣與空虛。
特寫鏡頭:眾人斂聲屏氣之中,王熙鳳一路吵嚷而來,苗條的身材,丹鳳眼,柳葉眉,粉面丹唇,標致已極。頭上“金絲八寶,五鳳掛珠”;項上“赤金盤螭瓔珞”;裙邊“豆綠宮絳,玫瑰佩”;身上“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珠光寶氣、花團錦簇。從上到下,從衣飾的質(zhì)地、款式到色彩花紋,每個細節(jié)都精雕細琢,煞費苦心。若不如此,怎能顯得出她是出自富貴無極的公侯之家,怎能撐得起榮國公府的高貴門面,又怎能透露得出榮國公府管家奶奶的威勢?但是,“三角眼”滴溜亂轉(zhuǎn),“吊梢眉”上下蠕動,“粉面”含威不露,“丹唇”未啟先笑,卻出賣了她的刁鉆、狡黠和精于世故。
二、連續(xù)動作鏡頭
1.林黛玉:
鏡頭一:棄舟登岸后,向著榮國府一路行來,畫外音:“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顯示出黛玉從今以后要寄人籬下,須謹小慎微,更表現(xiàn)出她的自卑、無奈而又自尊、好強的心理。
鏡頭二:初見賈母,被一把摟入懷中大哭,“黛玉也哭個不住”。等“一時眾人慢慢解勸住了”, 黛玉又補行拜見禮,同時又“一一拜見過”舅母和嫂子;待三個姊妹來了,“黛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鳳姐的笑聲后院響起,黛玉心下想“這樣放s誕無禮”?見面后還是“連忙起身接見”,稱呼上也很慎重,外祖母能開玩笑叫“鳳辣子”,自己卻不能隨便叫,等眾姊妹告知后,“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顯示出有良好的教養(yǎng)而又處處留心在意,處處小心謹慎。
2.王熙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