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兒童保健

      兒童保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兒童保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兒童保健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對流動兒童父母的相關兒童保健知識的認知現狀進行探討。方法: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這兩年時間里,抽取180份我轄區內的0至6歲之間的流動兒童父母資料,對抽樣中的這些父母對兒童保健的了解和需要程度進行探討和統計。結果 調查結果表明,抽樣中的父母對兒童的生理發育知識、兒童教育知識、兒童衛生保健知識、兒童心理發育知識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項的了解程度都不超過20%,40%的父母表示不知道上述兒童保健項目。結論 只有父母能夠對兒童保健知識有充分的認知和了解,才能夠更好的確保兒童的健康。所以,要對流動兒童父母進行兒童保健知識宣教,使其能夠更好的指導兒童健康成長。

      【關鍵詞】流動兒童父母;兒童保健知識;探討

      【中圖分類號】R27.0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9-0359-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和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從以前的"有病治病"逐漸向現在的"無病防病"而過度,隨著這一改變,家長對于兒童的保健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傳統常規的一體檢為主的保健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其要求,如何探討出一種更為科學更為理想的方法對兒童進行保健服務,使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都能有更好的發育,已經成為擺在所有婦幼保健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為了對流動兒童父母的相關兒童保健知識的認知現狀進行探討,為今后該類人群對兒童保健的相關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使兒童保健的知識的普及程度更強,使兒童的發育更加理想,提供一些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資料,我們進行了本次調查。在探討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這兩年時間里,抽取180份我轄區內的0至6歲之間的流動兒童父母資料,對抽樣中的這些父母對兒童保健的了解和需要程度進行探討和統計[1]?,F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這兩年時間里,抽取180份我轄區內的0至6歲之間的流動兒童父母資料,其年齡在21至34歲之間,平均年齡26.4歲;這些人群的文化程度、家庭條件等所有自然資料,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1、抽樣調查方法: 例用的是多階段抽樣的方法, 統一用0-6歲的流動兒童的衛生服務現在所處的狀況及問卷調查, 現場對目標兒童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2]。2、調查內容: 包含有兒童出生發育情況、兒童的自然情況、兒童接受保健教育的狀況以及兒童父母對兒童保健工作的認識和需求。

      1.3 數據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差異性顯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3]。

      2 結果

      調查結果表明,抽樣中的父母對兒童的生理發育知識、兒童教育知識、兒童衛生保健知識、兒童心理發育知識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項的了解程度都不超過20%,40%的父母表示不知道上述兒童保健項目[4]。

      表1 父母對兒童保健知識的了解情況

      自表中可知,對兒童各種保健知識有所了解的的父母不到20%,而40%左右的人對這些知識還處在一無所知的狀態[5]。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 流動兒童的父母對兒童保健方面的知識有著強烈的需求, 這就給在流動的人群中展開兒童各種保健知識的健康教育這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流動兒童的父母對于兒童接種疫苗以及定期的健康檢查的需要性相對較高, 而對育兒的咨詢以及對新生兒進行訪視的要求卻比較低, 這種現象的出現與該人群的流動性很大及父母兒童的保健知識十分貧乏、宣傳教育不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大多數流動兒童的父母是來自于偏遠的農村, 大多數仍保留著母乳喂養的優良習慣。針對流動人口大多數來自于農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保健的意識相對淡薄等特點,相關的各個部門應該加強并且利用這類人群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對其進行兒童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家長對兒童保健的認識程度,對其進行積極的配合或是采用主動的兒童保健行為指導,以便更好的確保兒童健康成長。

      在對兒童實施保工作的過程中,監測以及指導是其服務的主要方向和內容,在服務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服務的整體性、全面性以及系統性,以此為基礎,針對個體兒童的疾病干預和健康促進,既要強調個體化還需要更"全面"、更"專業"、更"深入"的保健服務,這就對兒童保健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相關的調查顯示,兒童心理行為方面的問題排在育兒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的首位,而這方面的治療和干預在傳統兒童保健中尚屬空白。兒童保健服務由單純的體格檢查、預防接種延伸為集生長發育監測、膳食營養指導、心智發育篩查與咨詢、常見病防治、預防保健、早期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不僅給社會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服務,滿足了家長對兒童保健服務的需求,同時通過與家長的互動和信息反饋,掌握了更多更詳細的第一手資料,從而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6]。

      針對流動人口多來自農村、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識淡薄等特點, 有關部門應加強并采用該人群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進行兒童保健知識宣教, 提高家長對兒童保健的認識, 積極配合或采取主動的兒童保健行為。對來源于經濟困難家庭的兒童, 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

      綜上所述,加強對基層兒童保健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的了解,對其實施有效的解決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基層兒童保健工作的質量,更是有著積極的意義和長遠的影響。所以,通過對其了解和探討,我們就可以更好的對其現狀進行改變,并且通過在工作中給予充分的重視,以提高其重要性和影響力,使每一個家長都能夠通過其指導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陳剛,呂軍,張德英,劉英濤,張立. 管理者與提供者對流動人口婦幼保健服務的意向調查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 2006,12(09):716-717

      [2] 史曉浩,杰. 流動兒童城市社會交往的邏輯――指向一種質量互釋的混合研究[J]. 南方人口, 2010,14(02):528-529

      [3] 王麗杰,趙鵬,徐志浩. 一站式兒童保健服務模式與兒童保健質量的探討[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0,31(03):378-379

      [4] 閆淑娟,陳欣欣,段建華,劉鋼. 北京市5歲以下流動兒童保健狀況與需求分析[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8,16(05):283-284

      兒童保健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村;兒童;保??;系統管理;母乳喂養;高危兒

      中圖分類號:R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6-0273-0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衛生保健工作在社會醫療體系中扮演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了兒童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發現目前農村兒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農村兒童保健的工作績效,本文對近年來我縣農村兒童保健工作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縣兩個鄉鎮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參加兒童保健的約4830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639名,女2291名,年齡(0-3)歲。

      1.2兒童保健方法:農村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在各鄉衛生管理辦公室的統一領導下,每個村都配置1名具有醫師資格的專職兒童保健人員,定期接受相關保健知識的培訓。(2)兒保醫生為本村兒童提供醫療保健,每年對本村童進行身高、體重、心肺檢查等。(3)為兒童家長提供健康咨詢服務,教育兒童跟母親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及喂養方法,兒童營養搭配注意事項,兒童日常衛生指導,意外傷害等。(4)配合上級單位工作,對本村兒童的健康狀況進行入戶調查及電話隨訪,對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進行預防和監測。為0-3歲的兒童建立兒童保健冊和兒童保健卡,進行系統化管理。(5)不定期召開兒童健康知識講座

      2 結果

      各年的建冊率、建卡率、母乳喂養率和系統管理率均有上升趨勢,目前0-3歲兒童建冊率、建卡率已為99%,母乳喂養率為99%,系統管理率已達90.6%以上。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出生缺陷兒及高危兒的檢出人數較前幾年明顯增加。

      3 討論

      3.1 農村兒童保健的現況分析:農村兒童保健是對本范圍內的兒童進行持續性、整體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證兒童健康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為兒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務,是整個社會對衛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兒童保健工作的好壞,與兒童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息息相關。我們為兒童提供醫療保健、健康知識教育等多方面的醫療服務,以全科醫學的觀念指導兒童保健工作的開展。從本研究的數據分析結果來看,兒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0-3歲兒童建冊率、建卡率為99%,定期對兒童進行健康體檢,母乳喂養率已達99%以上,系統管理率已達90.6%以上。 對中重度貧血,體弱兒,重度肥胖,佝僂病等疾病進行了專案管理,對常見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檢出人數得到提高,發育異常、高危兒、體弱兒童得到了及時的診斷,每年的智力篩查人數穩定上升,兒童健康狀況得到了保證,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說明農村兒童保健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首先,兒童保健人手較少,檢查儀器設備受到限制,僅能進行簡單的身高、體格檢查、心肺聽診、智力篩檢等,對兒童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簡單的評估。其次是母乳喂養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家長對母乳喂養的重要性認識尚有不足。這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家長缺乏育兒知識,文化層次較低,也不愿意學習相關知識。因此母乳喂養的宣傳力度還有待于加強,宣傳重點和方法還有待于改進。

      3.2 提高兒童保健工作的成效:針對以上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認為應積極做好產后訪視工作,進一步加強對母乳喂養的宣傳。兒童家長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應從產前健康教育做起,擴大健康教育的范圍,使整個家庭對母乳喂養加深了解和認同,形成良好的宣傳教育氛圍。為每位母親或準母親提供宣傳教育,使其從觀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養。兒保人員應促進兒童家長的交流溝通,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兒保工作應繼續將患有中重度貧血、佝僂病等疾病,和體弱兒童,重度肥胖兒童作為兒童保健的重點之一,為其提供定期的檢查。對每一位兒童每年的健康檔案進行統一整理,歸納總結,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狀況進行縱向的評估和橫向的比較,從而提出符合本地兒童實際情況的保健干預措施,找準本地兒保工作的重點,并從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體檢篩查出有問題的兒童,應及時轉診進行進一步檢查。通過與上級單位合作,增加兒童保健的服務范圍,開展血微量元素檢測等項目的檢測。

      總之,加強完善農村兒童保健工作,提高農民對兒童保健的認識,將兒童保健工作系統化,及時發現兒童的健康問題并加以預防控制,促進兒童健康發育成長

      參考文獻

      [1] 田愛紅.社區兒童保健服務對兒童健康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08,15(11):1932~1933.

      [2] 蔡虹.社區兒童保健情況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09,1(5):247.

      兒童保健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兒童;成長發育;兒童保健

      處于不同成長發育階段時,兒童機體各器官與組織的生理特點也不同,如果未能滿足兒童的營養需求,就會對兒童的成長發育與機體健康造成重大影響[1]。因此,怎樣預防兒童營養性疾病的發生,成為了現今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對行保健護理的120例兒童的研究,探析兒童保健護理的應用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行保健護理的120例6個月、1.5歲、2.5歲兒童予以研究,按年齡根據抽簽法平分為2組,即參照組(n=60)、觀察組(n=60)。參照組中,女25例,男35例;年齡為6個月、1.5歲、2.5歲各20例,平均年齡為(1.5±0.8)歲。觀察組中,女22例,男38例;年齡為6個月、1.5歲、2.5歲各20例,平均年齡為(1.5±0.8)歲。對兩組兒童上述資料予以統計分析可知,對比差異不存在顯著性(P>0.05),具有對比價值。1.2方法1.2.1參照組保健方法:參照組兒童施行常規保健護理,因為兒童每個成長發育階段的心理、生理特點都不同,所以,應制定適合的保健護理對策,讓監護人可以依據相應的對策展開家庭培訓,以此鍛煉兒童的思維能力;利用有助于開發兒童智力的書刊、連環畫、玩具等,促進兒童智力發展;鼓勵家長定期到社區參與有關培訓課程,了解兒童發育規律,從而對兒童進行有效的保健護理,防范兒童疾病的發生[2]。1.2.2觀察組保健方法:觀察組兒童在參照組的基礎上施行兒童保健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營養護理: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營養需求,制定針對性的營養方案。因為嬰兒成長快速,但消化功能尚不完善,易出現消化紊亂等情況,所以,應建議給予母乳喂養,注意維生素A、維生素D的補充。幼兒期注意補鐵,攝入一些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學齡前兒童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注意營養元素的補充,防范營養性疾病的發生[3]。此外,堅持戶外運動,接受陽光照射,從而促進鈣吸收。②溝通護理:充分了解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與規律,結合兒童的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方案,指導監護人對兒童進行正確訓練與合理溝通,以此增強兒童的溝通能力與社交能力[4]。③健康宣教:組織監護人聽取育兒知識講座,以此增加監護人對育兒知識的了解,從而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發育進行正確指導與引導。與此同時,說明各種疫苗接種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從而使監護人自主帶領兒童到院進行疫苗接種。1.3觀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兒童的各項健康指標及營養性疾病發生情況。①健康指標評估:采用0~6歲小兒神經心理發育檢查表統計兒童神經發育狀況,主要包括身高、體質量、語言、精細動作、社交行為,分值越大,成長發育越好[5]。②營養性疾病主要包括肥胖、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肥胖、營養不良評估采用WHO2006版標準。1.4統計分析:在Excel2003中錄入數據,導入統計學軟件SPSS22.0中分析兩組觀察數據,用(x-±s)的形式表示兒童身高、體質量、語言、精細運動、社交行為,且給予檢驗,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者營養性疾病的發生率,且給予χ2檢驗,如果P<0.05,代表兩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

      2結果

      2.1對兩組兒童的各項健康指標予以對比:參照組兒童的身高為(79.3±10.6)cm,體質量為(10.6±2.6)kg,語言為(95.2±7.2)分,精細運動為(102.8±8.5)分,社交行為為(96.6±8.1)分;觀察組兒童的身高為(84.1±11.1)cm,體質量為(12.4±3.1)kg,語言為(104.2±7.7)分,精細運動為(109.7±8.8)分,社交行為為(104.5±8.4)分,觀察組明顯優于參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對兩組兒童的營養性疾病發生率予以比較:參照組60例兒童中,肥胖4例,營養不良3例,缺鐵性貧血6例,營養性疾病發生率為21.7%;觀察組60例兒童中,肥胖2例,營養不良0例,缺鐵性貧血2例,營養性疾病發生率為6.7%,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在兒童時期,機體骨骼發育尚不成熟,倘若監護人與社會未能對兒童進行有效保護與科學養育,不管是在身體還是心靈上,都會對兒童產生極大的影響,比如兒童心理性疾病、營養性疾病等,所以,必須加強兒童保健護理。除此之外,相較于成年人而言,兒童的抵抗力較差,非常容易出現一些疾病,導致兒童成長發育受到影響。所以,在兒童成長發育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兒童保健護理工作的落實,從而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發育。在對兒童施行保健護理的時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與規律,從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保健方案,保證兒童營養均衡,且具有健康的心理、生理條件,從而減少兒童疾病的發生,特別是營養性疾病[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身高、體質量、語言、精細運動、社交行為方面,觀察組兒童明顯優于參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兒童營養性疾病發生率為6.7%,明顯低于參照組兒童的21.7%,對比差異明顯(P<0.05)。此研究結果與孫東鉆[7-13]的研究報道非常相似,即觀察組兒童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是5.33%,對照組兒童營養性疾病發生率是24.0%,組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由此可以看出,兒童保健對兒童成長發育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可在實踐中廣泛應用與普及。總而言之,在兒童成長發育中施行兒童保健護理,能夠有效促進兒童的成長發育,減少營養性疾病的發生,值得在臨床中全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金雪梅.淺談兒童保健在兒童成長發育中的作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1):329-330.

      [2]吳燕.探討兒童保健在兒童成長發育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7(35):250-250.

      [3]張曉格.探討兒童保健在兒童成長發育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3):1755.

      兒童保健范文第4篇

      【關鍵詞】保健護理;成長;發育商;兒童

      當前因為人們對健康需求的增加,人們的保健意識在不斷增強,不僅希望在醫院中得到專業的指導和幫助,而且還希望提供家庭保健護理工作[1]。對于兒童來說,由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他們需要更多的保健護理。為了研究保健護理對兒童成長的作用,本文對120例兒童的護理情況進行了研究。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選取來我院進行保健護理的兒童60例,其中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齡在0-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歲。另選取未進行保健護理的兒童60例為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齡在0-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4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保健護理方法

      1.2.1體檢評估接受保健護理之前進行全面體檢,準確評價兒童的身體發育指標、營養指標。同時采用兒童神經心理發育診斷量表對兒童發育商進行測定[2]。

      1.2.2階段性發育狀況評估每個月對兒童的頭圍、體重、身長測量一次,對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同時進行智力測評,按照評估結果給予指導性意見,從營養、心理、早教等方面提出個性化的專業意見。

      1.2.3家長育兒指導指導家長掌握正確的喂養方法,家長要了解兒童的不正確飲食習慣,及時糾正;幫助家長更好地與兒童相處,促使兒童全面協調發展;培養家長準確掌握兒童的健康標準,了解兒童心理狀態。

      1.2.4營養指導根據兒童生長發育階段不同給予正確的飲食。1-12個月的兒童要重點補充維生素A、D,適當曬太陽,促進鈣質吸收。4-12個月的兒童要補鐵,盡量保證母乳喂養,6個月后可以適當添加輔食。

      1.2.5健康教育定期開育兒科學培訓班,邀請一些育兒專家講述保健知識,例如如何科學喂養、如何保證正確睡眠、如何防止疾病等等。要進行電話隨訪,了解兒童的健康情況。另外,要促進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兒童心理問題總結歸納后,分析原因,做好預防和治療工作[3]。

      1.3觀察指標對干預后兩組兒童的發育商進行對比,觀察營養性疾病發病率和保健護理滿意度。發育商分為精細運動、大運動、語言、適應性、個人社交五個方面,分數越高表明發育商越高。

      1.4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分析,當p

      2結果

      2.1兩組兒童發育商對比常規組兒童精細運動95.4分,大運動94.7分,語言95.1分,適應性96.7分,個人社交95.4分;保健組兒童精細運動105.3分,大運動102.4分,語言104.9分,適應性106.7分,個人社交103.3分。保健組兒童的發育商得分要高于常規組(p

      2.2兩組兒童營養性疾病發病率和護理滿意度對比常規組缺鐵性貧血4例,佝僂病4例,營養性疾病發病率為13.3%;保健組缺鐵性貧血1例,佝僂病1例,營養性疾病發病率為3.3%;常規組兒童和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為90.0%,保健組兒童和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8.3%。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

      3討論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因此兒童的健康至關重要,兒童保健護理就是要以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為基礎,護士和家長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不利兒童成長因素的出現。就本組研究結果而言,實施保健護理的兒童,在運動、語言、適應性以及社交能力方面的得分均要高于未實施保健護理的兒童。兒童保健護理的實施還能減少兒童疾病發病率,在本次研究中,采取綜合性保健護理組的兒童只出現了缺鐵性貧血1例,佝僂病1例,其發病率要遠遠低于常規組。作為保健護理人員要切實實現保健護理的功效,必須要針對兒童個體制定相關的計劃,同時要與家長合作,向家長介紹兒童成長中的常見問題,尤其是對于各種疾病的病因等要詳細講解,在兒童成長中盡量避免這些危險因素的出現。總之,兒童保健護理對于兒童成長意義重大,不僅能促進兒童發育商的提高,而且降低營養性疾病的發病率,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米素蘭.保健護理在早期兒童發展中的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61-62.

      兒童保健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兒童;保健;早教知識;發育;影響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代表了祖國的未來,所以改善兒童發育和成長情況是國家和民族的需要。我們應該為兒童提供必要的條件,來使他們能夠得到更好地保護、照顧和教育。家庭和社會為兒童一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奠定作用。而兒童時期也是他們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所以很容易被一些不利于他們生長發育的因素干擾,從而導致小兒生長發育異常[1-5]。兒童保健早教知識能夠更早的發現兒童的異常,及時的使他們得到診斷和治療。所以兒童保健早教知識能夠促進孩子的身心發育和發展,能夠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對兒童保健早教知識對兒童發育的影響進行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2月-2011年2月來自我院門診進行系統保健的兒童400例。對兒童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0例,兩組兒童的性別、出生情況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后天生長的環境情況經過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兒童都進行系統保健,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傳統的模式進行保健指導。而觀察組實施系統保健的基礎上融入早教內容,對兒童的家長進行科學養育只是的教育。兩組兒童分別在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使用智能發育指數(MDI)和運動發育指數(PDI)測評。

      1.3 統計學分析 對所得數據采用SO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見表1、表2)

      3 討論

      早期教育對兒童的智力發育有著重要的啟蒙作用,也是成人對兒童實施教育的開始[6]。兒童時期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使其,如果這個時期能使兒童的生活更加的豐富,能夠針對性的給予兒童正確的教導,能夠加速兒童智力的發展[7]。這也為兒童以后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奠定基礎。早期的教育原則就是以兒童早期的發展理論為基礎的,教育者不僅需要考慮兒童的客觀要求,更要重視兒童成熟狀況和發展的可能行。在一般的認為,早期教育在兒童出生就可以進行,不同年齡階段對兒童教育的重點不同。周歲以內的兒童可以對其進行感官功能的訓練、語言的訓練和動作的訓練[8]。周歲到3歲的兒童在上述訓練基礎上還可以加上感知動作的思維,動作的連貫性和活動。對孩子語言、玩伴和個性的形成等方面進行培養訓練。對0-6歲的嬰幼兒及父母開展早期教育,有助于對身體、智力、精神、人格等多發面的協調發展,這與健康的成長是互動的,早期教育不僅對嬰幼兒的教育有幫助,對父母與養育者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響。

      早期教育對孩子的一生意義都是很大的。在兒童三歲以前的大腦發育是最快的,而大腦的發育與外界的環境和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我院開展的早期教育就是根據孩子的發育情況,采用多樣化的刺激對孩子的大腦挖掘最大的潛能。對兒童定期的開設專業的早期潛能開發課程,對兒童開設保健、教育和撫養相結合的綜合。嬰幼兒智能的發育不僅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兩者共同影響嬰幼兒的早期發展。有資料顯示對周歲以內的小兒早期發展指導,影響著其智能發育,也是恒定的因素。同時,對孩子開展一些親子互動的益智游戲活動,能夠使家長對嬰幼兒的正常發育過程更加了解[9]。通過研究表明,兒童保健早期教育對兒童發育有著深刻的意義,不僅能夠使小兒提高綜合素質,更能使小兒全面的發展,是值得借鑒的。

      參考文獻

      [1] 段婭莉,朱曉平,張程華,等.早期教對嬰兒神經心理發育影響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10(5):300.

      [2] 安繼業,姚梅玲,馮彩英,等.早期教育對嬰幼兒神經心理發育影響的探討[J].醫藥論壇雜志,2007,28(2):16.

      [3] 鮑秀蘭.新生兒行為和0-3歲教育[M].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5:240.

      [4] 潘黎明,唐劍波,葉掌梅.湖州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效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12(3):229.

      [5] 趙平.早期教育對0-3歲兒童神經心理和智能發育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18(6):446.

      [6] 李曉霞,王念蓉.早期教育對要兒智能發育的影響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2):58.

      [7] Slater久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cy and later D[J].J Child Psyehiat,1995,36(1):69.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亚洲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亚洲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国产韩国一区二区|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黄片手机免费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黄网站wwwwww|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