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創意生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藻類與石油
據估算,全球石油儲量僅夠人類使用40年的,那40年以后怎么辦呢?沼氣、太陽能、風能、水電、地熱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你能想象到藻類也能提煉石油嗎?在美國圣地亞哥的一個實驗室里,幾乎所有的試管都裝滿了綠色的藻類,這是一種現代化的生物技術,可以避免池塘藻類生長產生的浮渣。試管里裝著不同種類的藻類,它們之間進行著生長競賽,其目的是要產生一種“超級藻類”,這種超級藻類能高效地將太陽光能和二氧化碳轉變為脂類或者油類,然后這些脂類或者油類經過提煉和加工,最終形成汽油或燃料。“我們最終目的是要培養出一種人工高效的藻類,讓它能像莊稼一樣生長。”這所實驗室的主人麥克 . 曼茲說。
蓋茨第二
Facebook是美國一家社交網絡服務站點,在這里你可以建立自己的檔案,結交好友,上傳照片甚至視頻等。這個網站由哈佛學生馬克 . 扎克伯格在2004年創立,在短短的幾年內網站的訪問量就躋身全美前三名,堪稱奇跡。最初,網站的注冊僅限于哈佛學院的學生,只是為了方便校友之間進行交流。不過,在隨后兩個月內,注冊擴展至波士頓地區的其他高校(如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其他所有的常春藤名校。聰明的扎克伯格很快意識到巨大的商機,毅然決定從哈佛退學,專心經營網站,由此,扎克伯格被譽為“蓋茨第二”。2005年初,扎克伯格為網站爭取到一筆12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從此,公司發展扶搖直上。
當一個電腦天才發現了一個廣泛的社會需求,剩下的就是坐著收錢了。
破 爛 王
再把目光轉到國內。沈陽有個叫王洪懷的人,靠撿破爛為生。一天他突發奇想:收一個易拉罐只賺幾分錢,如果把它烤化了,當作金屬去賣會不會賺更多的錢呢?他把一個易拉罐剪開,放在自行車車鈴蓋中,熔成一小塊銀灰色的金屬,然后自己花錢到有色金屬研究所做了化驗。結果表明,易拉罐是鋁鎂合金做成的。當時市場上鋁錠的價格每噸在1.4萬元至1.8萬元之間,每個易拉罐重18.5克,5.4萬個空罐就是一噸。這樣一算,賣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賣易拉罐要多賺2倍左右的錢。于是他決定做熔煉易拉罐這項生意。他辦了個金屬再生加工廠,1年內,用易拉罐熔煉了240多噸鋁錠。僅3年時間就收入270多萬元,他從一個撿破爛的變成了百萬富翁。
也許,緊張的都市生活讓我們無暇去留意生活的美麗;也許,一提及設計,我們總習慣用“高、大、上”這些詞語去形容。設計,貌似離普通生活有著一山之隔,然而,我們生活的城市,正努力用行動告訴大眾,設計就在我們身邊,小創意,即展現大生活。
DESIGN MART(設計市集)是香港設計中心為向公眾展現無限創意、促進原創設計的發展而為香港新晉設計創業家搭建的一個開放平臺。自2009年首屆舉辦,便在香港引起很大反響。今年,我們再次與K11購物藝術館攜手合作,舉辦主題為“一個屬于設計的周末嘉年華”DESIGN MART 2014@K11活動,用設計師非凡的創意思維,展現平凡生活的不凡之處。
“原創”意味著獨一無二,原創作品凝結著設計師們對生活和時代的理解與思考,對社會發展變化的獨特視角,還有設計師本身的情感表達。尊重并鼓勵原創作品一直是DESIGN MART 不變的準則。透過設計市集各色原創作品,也向大眾傳遞著設計師們對生活的別樣情懷。Delication的“瓶中森林”跳出一般盆栽種植的模式,在表現設計師對生態系統關注的同時,傳遞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TAKON旗下產品POSTalk融合香港本土特色文化及紙雕工藝,并與香港庇護工場合作生產,使產品宣揚本土文化之余,更能幫助弱勢社群;BeCandle則集合傳統蠟燭工藝與現代生活設計概念,專注于創造獨特的蠟燭體驗,透過不同形式的蠟燭,灌注不同人的心靈,使人與人聯系起來。
“天工出自巧匠”,我們一直給予新晉設計師關注和支持,利用DESIGN MART這一平臺,努力讓本地公眾認識和欣賞設計,并讓設計師接觸目標客戶,加深了解市場需要及建立商業合作。今年的DESIGN MART,除了可以讓參觀者穿梭各個極具創意、原創性及獨特性的設計單位搜尋喜愛的設計作品外,活動現場還設置了三個工作坊,他們是“土耳其大理石浮紋水畫工作坊”、“‘飲茶’點心蠟燭工作坊”和“Jungle in a Bottle瓶中森林創作坊”,鼓勵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尋找設計的巧思,并發揮設計思維以改善生活。工作坊也歡迎成人和小朋友(以親子形式)參加,一起享受設計的樂趣。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世界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跟隨新晉設計師們敏銳的視角,一同引領大家將目光聚焦于最平凡的生活,用創意改寫平凡生活的不凡之處,體味創意為我們帶來的藝術之美、生活之樂、文化之盛。
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流行色協會等10余個紡織行業相關機構共同參與組織的“時尚創意空間”活動,是一次脫離傳統展會形式的“創意集錦”,融合了靜態、動態的展示以及會議論壇的三種常規模式,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視覺空間”和“理論空間”,給行業一種全新體驗,同時更是對全行業提高創新能力的一次示范性號召和引導,為中國紡織產業升級、轉變增長方式進行著積極的探索,某種意義上,它將給行業發展帶來起承轉合的效果,直接間接影響著行業的未來。
是的,對今天的紡織服裝業來說,簡單模仿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迫切要求進入一個高層次的階段,那就是對話語權的爭奪,這是我國紡織業發展的新突破之道。通過對“時尚創意空間”活動的仔細閱讀,記者感受到整個行業對增強創新意識的急切性,以及為此努力嘗試的渴望。
現場回放:全新的體驗
本次“時尚創意空間”活動,把整個上海浦東展覽館劃分了多個區域“空間”,分別是理論空間、紡織創意空間、色彩空間、麻素空間、家紡空間、趨勢空間、服裝空間和動態空問。幾天的活動期間,熱鬧非凡,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專業人士的積極參與,尤其讓行業興奮的是,不僅得到許多企業的捧場,還有大量來自東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院校的紡織相關專業學生到場觀摩學習。
奇思妙想層出不窮,精妙展臺爭奇斗艷,繽紛的色彩把三層展覽館變成了一個時尚大秀場。新意,這是眾多參觀者的最大感覺之一。通過對展會現場的細細觀摩,明顯感受到行業的新活力。創立于1996年的“例外”,通過獨特的理念、簡單的剪裁,無數懸于空間的精美小飾品,表現出對布料、材質的講究,對服裝原創性的專注,以及尋找當代中國生活美學中的自我;東華大學的展臺上,呈現于觀眾眼前的是2007東華大學一施華洛世奇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把優秀學生的才華,對商業、時尚、流行的關注和融合都盡情地表現出來:麻素空間通過展示出舒適、挺括、柔軟的面料,通過展示面料的色彩、質感、肌理,表現出目前國際上流行的麻時尚,在理念上與國際流行設計同步,打造出自然、經典、浪漫的時尚風采。
在行業機構的推動下,眾多企業乃至著名的時裝設計師都帶來了他們最新的設計理念。對此,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不少觀眾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位來自東華大學的女生高興地說,“我就是學服裝設計的,這次觀展,對我的啟發很大,我把武學偉、武學凱、房瑩等設計師,還有一些韓國設計師的作品全都拍下照片,回去后要好好學習研究,我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對社會時尚的把握,因此參加這樣的活動可以開闊我們的思路,提高對時尚前沿的觸覺,這是一種實地新體驗。”
活動涵括了50余家上游最具創新能力的企業與品牌、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位設計師創意設計匯展以及多家研究機構及院校的創意作品展出,同時配合有如“流行趨勢”、“麻時尚動態”等富于視覺沖擊感的動態展演,譜寫出一卷紡織服裝業從色彩、紗線、面料到麻紡、家紡、服裝等產業鏈的創新之篇,構建出一種詮釋潮流生活方式的獨特“視覺語境”。
創新探索:激發產業的活力
作為首個國家級紡織服裝行業上下游各產業鏈聯手組織的時尚活動,“時尚創意空間”是行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將產業鏈各個環節優秀資源凝聚在一個具象空間。除了展出參展方的最新設計理念和實例外,本次活動還舉辦了“中國紡織創新年會”、“2007美特斯邦威?時尚創意峰會”兩次創新理論探索的會議。
其中,“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以主題大會、高端對話兩種形式,從產品開發、企業管理、貿易合作、產業升級等多角度探討和展示中國紡織產業的創新方向、創新模式和創新成果。而“2D07美特斯邦威?時尚創意峰會”則是以色彩\設計\流行\創新\品牌為主題,由國內外知名的色彩大師、高端原創品牌代表以及品牌運作專家組成,就品牌的創新與價值再造進行研討。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杜鈺洲會長在參與“時尚創意空間”活動時,高興地指出:通過這次活動,可以看到紡織企業和設計師對消費時尚的把握,加強文化創意在產品開發中的融合,擴大非物質性的創造,這是很好的開端,希望行業今后能更加重視文化藝術和文化創意的作用,增強產業的活力。
在這兩次以思維碰撞引發共識的探討中,業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傳統產業的創新活力需要轉變我們的發展模式,第一是要讓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第二是要從過去單一的產品層面創新向產業鏈的集成創新轉變,向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創合作進行轉變,第三是從關注價格層面的競爭轉向更多關注非價格因素的競爭,這個非價格因素包括質量、知識產權、企業社會責任、公平貿易環境等四個方面。
因此,我們應該建立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科學發展觀,強調科技貢獻率、品牌貢獻率、行業自律,從產業集群的層面,完善產業配套,提供公共服務,提升區域品牌形象。一個優秀的企業需要做什么?不僅僅是產品的提供者,也不僅僅作為服務的提供者,而是作為一個價值的創造者。
設計師說:從“一張紙”開始
在著名時裝設計師武學偉、武學凱的主題為“ 張紙”的展臺前,觀者如云,尤其得到了來自大中院校學生的積極關注。展臺的布局從大紅剪紙開始,延續到布料、家居用品,再進而加工成為成衣,呈現兩位設計師的設計思路和理念。據了解,為了準備這次展出活動,武氏兄弟專程從陜西請來一位民問剪紙藝人,剪裁出以大紅為主色的、代表中國民族傳統的作品,把明年的流行趨勢“民俗”概念注入其中,獲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許,這“一張紙”不僅代表著武氏兄弟,還代表中國紡織業的發展歷程――都是從“一張紙”開始的。為此,記者特地對武學凱進行了專訪。
記者:參加時尚創意空間,你是怎么考慮的?
武學凱.現在,整個行業都處在考慮如何進行改變的階段。在這種環境下,“時尚創意空間”的誕生是非常有意義的,為改變行業狀態提供了一個機會。這次活動是一次探索的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想法,僅僅想法變成不了結果。行業的整個鏈條必須都要創造、創新的意識和思維方式,所以這次搞了從紗線到面料、服裝、家居的展示,喚起行業對創新意識的覺醒,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如果單純是其中個環節的創新,很難達到最好的效果,這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參與。
記者:通過這兩天的參展,除了有收獲之外,你覺得今后有那些還需要改進的?
武學凱展出效果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本來以為觀看的人很少,但現在發現每天的人流量很多,他們都很關注我們的作品,不僅是企業,還有很多紡織服裝專業的學生,都來觀看,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是對我們的支持。
從我的個人想法看,展會主題需要考慮怎么樣能更純粹一點。我這次參展的主題是“一張紙”,早在1996年,我和武學偉做了一個關于剪紙的作品,現在就是對以前的延續,從一張紙開始,逐步發展到布料、家居用品,最后成為衣服,這是一個創作的過程。我個人希望更能理念化一點,在具體的基礎上更抽象一些,為了準備這次活動,我們專門請一個陜西的剪紙藝人,2008年的流行趨勢是民俗,所以我們的展出不僅是一種創意,還結合了明年流行的概念。
小鬼當家: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不懂家事為何物。這個暑假,爸爸媽媽不妨當當甩手掌柜,讓孩子們主持家政,如采購生活用品、設計菜譜、洗衣做飯,學會當家理財,培養生活能力。
上山下鄉:可讓久居城市的孩子到田間地頭、山上河畔走一走,親近親近大自然。到葡萄園品嘗品嘗親手采摘的葡萄,那種香甜定會讓孩子們陶醉不已;當然,還可以讓孩子們拾拾稻穗,體會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艱辛。
自選動作:孩子有興趣愛好,但平時苦于沒時間實踐。爸爸媽媽可利用暑假,讓孩子選擇想要完成一件什么事,只要合理的就應給予支持,如學十字繡、學彈吉他、溜冰。但注意不能讓孩子貪多,如有幾件事吸引孩子,可以幫助他分析,提供參考。這樣,每個假期孩子都會有收獲。
■中學生
旅游:趁著暑假,帶領孩子外出旅游觀光。出發前,可以讓孩子在網上查找有關資料。讓孩子接觸社會大課堂,親近大自然,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寓教于樂。這樣做既開闊了孩子的視野,增長了見識,還能激發孩子的愛國熱忱。
社會實踐:讓孩子利用暑假打工,也可以開展一些具體可行的社會調查。這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接觸社會、體驗生活,在活動中學到知識,還能鍛煉他們的意志、毅力,學會關心他人。
體育鍛煉:暑期正是孩子體育鍛煉的好機會,打球、爬山、騎自行車、健身操等都是很不錯的健身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戶外體育鍛煉不能缺失,在高溫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在室內進行鍛煉,如用啞鈴等開展肌肉運動,甚至還可在地上鋪張席子做俯臥撐。
■大學生
做義工:去孤兒院或老人院義務照顧老年人和兒童,幫助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陪伴他們散步談心等。這份獨特的經歷會教給你仁愛與交流。
DIY1 紙漿小碗
如果學會自造紙漿,那你就進階玩糊紙的更高境界了,以紙漿做成的小碗為例,讓我們在家發揮想象力吧。
步驟:
1 自釀紙漿需要將撕成小片的報紙入沸水鍋煮,待一個小時后過濾,把紙撕得更碎,再用手指擠壓出糊狀的紙漿。添入按比例配好的膠水混合物。
2 往小碗上噴涂一層不粘的明膠,再往上貼紙漿,晾干。
3 輕輕地將晾干的紙漿小碗從模具上分離,涂刷想要的顏色,或者效仿天然石頭、木頭的色澤。
DIY2 鹿頭標本
獸首墻飾擺在家里十分顯檔次,但是也很昂貴。如果有了以下創意的設計,你完全可以模仿出真獸首的裝飾效果。
步驟:
1 制作鹿的頭部輪廓,需要將泡沫塑料的一端刮擦出鼻子的尖形。從薄的紙殼板上剪出鹿的耳朵形狀,一端折出一個邊,作粘貼區。然后用膠帶把耳朵纏到鹿頭上。
2 將塑料瓶的頂部和底部剪掉,作為鹿的頸部。在圓筒的頂部和底部各開5cm寬的缺口,塞入泡沫塑料團和廢報紙,并用膠帶固定。至于鹿的胸腔部分,可以用剪成一半的泡沫塑料圈替代,直接與脖頸部分相連。
3 把撕好的報紙條浸泡在膠水混合物里,然后糊滿整個鹿模型,晾干一天,貼下一層報紙條,再晾干。打磨任何凸出來的小腫塊,直至模型外表光滑。上乳白色的丙烯漆料,晾干。
4 剪下兩株樹枝當做鹿角,安插的時候要在鹿頭上鉆兩個洞,并拿膠固定。
DIY3 字母圖案花瓶
用完的糖漿瓶或者番茄醬瓶子可拿來制作成花瓶,你將完全看不出它本來的摸樣,甚至還可以為它裝飾上字母圖案的組合。
步驟:
1 剪掉塑料瓶的頂部,附上一層用膠水浸泡過的報紙條,晾干膠水。
2 自己繪制或使用現成的模板剪出一個字母圖案,粘貼在塑料瓶的中央,再附上一層蘸過膠水的報紙條,拿刻刀撫平字母的表面,晾干。
3 給花瓶噴涂工藝漆,顏色自定,噴涂顏色的時候注意要讓花瓶的表面擁有天然石頭般的效果。
DIY4 波西米亞手鐲
夏天到了,女孩們該為自己添置幾件搭配長裙用的首飾了。波西米亞風格的手鐲利用廢報紙條和寬膠帶的紙殼芯就能做上一件,不用花費一分錢。
步驟:
1 將裁好的廢報紙條浸泡在膠水中,然后包裹到寬膠帶的紙殼芯上,晾干。打磨已經完全晾干的紙糊手鐲,讓它的表面摸起來更加圓潤。
2 挑選漂亮的美術紙或者雜志彩頁,剪成寬度不等的紙條浸泡到膠水里。
3 岔開花色,拿紙條粘裹住手鐲,紙邊重疊,待紙完全晾干后噴兩層光澤的密封劑修飾。
DIY5 靜靜綻放
精致的花瓣能夠持續很久一段時間,不受季節的影響。將它們散在桌面中央或者拿木制的托盤盛放,很適合室內使用。
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