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士簡筆畫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護士輪轉 護士教育 規范化培訓
【摘 要】目的:分析護士輪轉2年中,其對輪轉認同情況、輪轉中歸屬感、科室接納方式等方面變化。方法:采取整群抽樣法,便利抽取2011年來醫院工作的新畢業護士,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及“輪轉情況調查表”,分別于其輪轉滿1年及2年時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輪轉2年后,不愿意輪轉的護士由74.8%下降至40.3%;缺乏歸屬感的輪轉護士由69.2%降至6.7%;認為輪轉有利于其職業生涯規劃的護士由82.2%上升至97.5%;輪轉2年后多數科室能夠做到一視同仁、把輪轉護士當成科室成員對待;但經過2年輪轉實踐,對輪轉模式不認同的護士由57.9%升至83.2%。結論:護士對畢業后輪轉這種再教育方式認同度增強;臨床各科室對輪轉護士的接納方式逐漸改善;醫院輪轉模式亟待改進,可嘗試縮短整體輪轉時間、定科后再輪轉等方式以提高輪轉學習效果。
新畢業護士作為護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專業能力、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等對醫療護理質量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工作局限于某個科室的臨床護理工作,不利于護士臨床綜合能力、管理能力等發展,影響其個人職業規劃與成長[1]。為了探索新畢業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法、增強新畢業護士臨床綜合能力,自2011年7月,我院開始要求新畢業護士實行全院輪轉。經過近3年實踐,我院在護士輪轉方面取得了一定經驗,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旨在與廣大臨床護理工作者分享工作經驗,以期為護士畢業后規范化培訓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便利抽取北京市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符合入選標準的畢業后護士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2011年畢業;參加3年全院輪轉;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加。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兩次調查,分別為2012年8月和2013年8月,即2011年來院工作的臨床護士輪轉滿1年及2年時。兩次問卷發放時間均為護理部對其進行集體規范化培訓時。為盡可能控制偏倚,問卷發放前集中對問卷發放者進行統一培訓。在研究對象填寫前,采用統一性指導語介紹填寫要求及方法,問卷在培訓開始前發放、結束時回收,培訓期間留出專門時間以便輪轉護士完成問卷填寫。兩次發放問卷分別為125份,回收有效問卷分別為107、119份,有效回收率分別為85.6%、95.2%。兩次調查中,輪轉1年護士107人,其中男護士3人、女護士104,護士學歷中專12人、大專85人、本科10人,年齡21.73士1.38歲;輪轉2年護士119人,其中男護士4人、女護士115,護士學歷中專11人、大專98人、本科9人,年齡23.12±1.56歲。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包括研究對象年齡、學歷、性別等;(2)采用自行編寫的《輪轉護士輪轉情況調查表》進行調查。該調查表共13個問題,包括對輪轉模式的認同情況、輪轉對其職業生涯作用、輪轉中的科室可能存在問題、歸屬感及輪轉對其個人成長的幫助等。每個問題均有3個選項。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研究對象一般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進行描述;輪轉護士輪轉情況采用頻數、百分比描述;兩次調查結果對比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由表1可見,輪轉護士在輪轉2年后,其輪轉意愿、對輪轉模式及輪轉作用、輪轉中歸屬感等問題的認識相對于第1年輪轉結束時發生了顯著變化,兩次調查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 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單一??菩宰o士已不能滿足護理工作的需要,臨床護理工作迫切需要具有熟練的護理專業能力和全面的知識結構、善于溝通的復合型護理人才。有研究指出,輪轉是培養護理復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徑[1]。輪轉即新畢業護士進入臨床后,不會馬上固定科室,而是根據疾病及護理措施等特點,在醫院某些科室分別工作一段時間,再根據醫院的安排及護士自身情況,將其固定在一個科室[2]。
輪轉制度的執行對于新畢業護士及護理管理者而言均是一種挑戰,經過近3年運轉,我院在護士輪轉工作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3.1 護士對輪轉認識發生了轉變盡管輪轉對新畢業護士而言有利于其個人成長,但開始實行時并不是所有護士均能理解并接受。2011年畢業新護士中有74.8%的護士不希望輪轉,但經過近3年輪轉后,該百分數下降至40.3%。說明臨床護士正在轉變觀念,逐漸接受畢業后輪轉這種培養方式。另外,在本研究中,認識到輪轉對其職業生涯規劃及技能培養有促進的護士人數也在增加。這一研究結果也證實了輪轉在新畢業護士能力培養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與秦彥榮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3-4]。
3.2 輪轉模式需要改進
目前我國部分醫院對于新上崗護士實行輪轉,輪轉過后將其固定于某一科室,這也是我院采取的輪轉模式。輪轉不同于實習,它對醫院、輪轉護士及護理管理者而言,都是極大挑戰。護士究竟采取何種輪轉方式、輪轉時間多久合適、輪轉范圍劃分等關鍵性問題,到目前為止尚無定論。有研究指出,護士最佳輪轉時間為2年,工作1~2年后再進行全院重點科室輪轉,輪轉后定科[2-5]。我院目前要求輪轉護士在全院范圍內輪轉,輪轉3年后定科,各科室輪轉時間3~6個月不等。但在本研究中,不認同這種輪轉模式的輪轉護士人數由輪轉1年時的57.9%上升至輪轉2年時的83.2%,說明我院護士輪轉模式亟待改進。目前輪轉模式下,護士輪轉時間長、輪轉科室多、環境變換過快等使其不確定感增加,這種感覺可能會影響到其心理適應過程。本研究結果提示,應盡快改變目前護士輪轉模式,縮短輪轉時間、制定規范合理的輪轉計劃以提高輪轉學習效果。
3.3 規范科室對輪轉護士接納方式,提高輪轉護士歸屬感
歸屬感對于護士提高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極其重要[6]。在本研究中,由于輪轉護士科室不固定,有些科室不能將輪轉護士當成本科人員看待;部分科室對待輪轉護士與本科室護士不能一視同仁;輪轉護士輪轉1年后,缺乏歸屬感人數占調查對象總數69.2%,表示“有歸屬感”僅為0.9%。針對這一情況,護理部對輪轉制度進行了更加細致地規范,明確要求各科室對待輪轉護士要一視同仁,學習機會、班次安排、獎金及福利發放均應與本科室護士同等對待;本科室護士應為輪轉護士提供幫助;在從事臨床工作同時應著重培養輪轉護士技能;輪轉中應明確輪轉計劃以提高輪轉效果。經過1年改進,再次調查時,缺乏歸屬感的護士僅占6.7%,多數科室能夠做到一視同仁、把輪轉護士當成科室成員看待。
4 展望
護士畢業后輪轉工作的順利實施有賴于制度的保障,但更離不開科室的支持,科室對待輪轉護士能否一視同仁、及時給予幫助、將其當成科室一員等都會對輪轉護士心理產生重要影響。在今后工作中,各科室應進一步改進對輪轉護士的接納方式,增強其歸屬感;另外,還應改變輪轉模式,如適當縮短整體輪轉時間,將3年輪轉改為2年輪轉、嘗試先定科再輪轉等方式,通過這些舉措提高護士輪轉學習效果、促進臨床護理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穎.文職護士護理部輪轉培訓的實踐與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9A):63-64,72.
[2] 陳莉.護士上崗前輪轉培訓時間的調查與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0,32(1):70-72.
[3] 秦彥榮,王學艷,靳燕芬,等.本科畢業護士輪轉臨床護理教學管理的做法與體會[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0):40-41.
[4] 柳巧男,陳芙蓉,倪湘明.輪轉護士院內規范化培訓體系全程管理模式的研究[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6(9):1045-1048.
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適應國家經濟轉型升級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加強實踐教育是根本出發點。畢業設計是高職教育教學進程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已成為上級教學主管部門衡量高職院校教學水平優劣的一項關鍵指標。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和教育行政部門對畢業設計工作的越加重視,各高職院校對畢業設計重要性的認識逐步加深,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但目前為止,高職畢業設計教學質量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畢業設計質量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因此,分析目前高職院校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監控現狀,找出質量監控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完善高職院校畢業設計教學環節的質量監控及評價體系,對保障高職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職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監控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畢業設計質量評價標準不完善。部分高職院校的畢業設計成績仍采用校方主導的畢業設計成果評價模式,采用以答辯成績為主的畢業設計考核評價體系,這種考核評價方式已難以對高職教育畢業設計質量作出公正科學的評價,不能很好地適應高職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需求
2.畢業設計配套管理制度不健全。高職院校雖大多有獨立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體系,但缺乏專項的畢業設計管理和質量監控制度,畢業設計過程管理流于形式的情況時有發生。
3.畢業設計監管方法陳舊,過程監管不到位。畢業設計不同于一般的實踐教學,它具有環節多、任務重、綜合性強等特點,且大多與頂崗實習結合實施,傳統的面對面監管無法涵蓋畢業設計的整個過程,部分環節指導教師無法掌控學生的具體情況。
4.畢業設計質量評價與反饋主體單一。多數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畢業設計成果質量的評價反饋主要來源于指導教師、答辯教師等高校教師為主體的反饋意見,缺乏行業、企業專家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反饋意見。
針對目前高職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監控環節存在的諸多問題,在各高職院校大力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的大環境下,高職畢業設計教學急需重視深化校企協同育人,強化企業、行業、教育職能部門對教育教學的指導作用,因而急需制定一套相對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監控模式,讓畢業設計對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人才質量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
二、基于互聯網的分層多元化高職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
1.分專業制定和完善基于“對接產業、服務產業”的各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標準》
畢業設計為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規定的專業必修課,是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中極其重要的實踐環節,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獨立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是對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和運用能力的直接檢驗[1]。各專業需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本專業《畢業設計課程標準》,對畢業設計各環節含課題選擇、實施流程、技術規范等做出詳細的規定。《畢業設計課程標準》一般包含課程概述、教學目標、教學安排與組織、選題、考核標準與方式、課程實施條件等。各專業可根據專業特色補充相關內容,建立對接產業、服務產業,規范、專業、可行的畢業設計課程標準。
2.構建畢業設計質量監控的分層管理體系
全校畢業設計工作在主管教學副校長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學校教務處負責對畢業設計工作的全面指導以及有關制度和規范的制訂,負責對畢業設計工作總體的管理、監督和評估。學校成立畢業設計工作專項領導小組;各學院建立畢業設計專項工作小組,負責對本學院畢業設計工作并指定專人對畢業設計進行檢查,掌握畢業設計質量與進度,協調有關問題;各系部建立畢業設計專項工作執行小組,制定詳細的畢業設計工作方案,明確學生設計要求及評價標準,組織實施畢業設計。
3.依托互聯網強化分層多元化過程監管
教務處與各院系均要做好畢業設計過程中各環節的檢查工作,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采用自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相結合,對畢業設計前期安排、中期實施、后期總結等各階段進行過程管理和督查,并及時公布各階段檢查和抽查結果。同時學校、學院、系部、指導教師、學生均可依托世界大學城等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畢業設計專欄,展示畢業設計各階段的進展和成果,突破時空的制約,及時進行指導、溝通和反饋。教育職能部門對各高職院校畢業設計工作和成果進行專項檢查,開展高職畢業設計相關專題研討,全面評價各高校畢業設計工作,及時反饋意見和建議,促進各高校之間相互學習和借鑒,共同提高畢業設計教學質量。
4.建立多元化畢業設計質量評價和反饋機制
逐步推行畢業設計“校內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的“雙導師”制,鼓勵指導教師和學生參與企業產品開發和技術攻關,將企業的真實項目作為畢業設計任務。加強學生、學校指導教師、企業指導教師三方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確保學生畢業設計進展和質量。畢業設計成果質量評價以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和成果為依據,需綜合校內外指導教師的評閱結果和行業企業專家的評閱、答辯意見。過程評價主要考核學生是否完整地執行畢業設計實施計劃,成果評價主要考核其科學性、規范性、完整性和實用性,答辯評價主要考核學生對設計任務的整體把握能力和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完善學校畢業設計質量反饋機制,除學校指導教師、答辯專家等高校教師為主體的反饋來源外,結合行業、企業專家和教育行政部門專項抽查的指導反饋意見,形成校、企、政多方聯動的畢業設計質量評價和反饋機制。
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和做事情。社會需求和實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語言交流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更好地體現小學英語新課標提出的“在用中學,在學中用”的任務型教學要求,讓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呢?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1 利用學生自身生活內容。學生自身的生活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胖瘦、愛好、性格等許多方面。我們老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不同的表達方式。如“My name is Chen Jie,”“I'm a girl,”“I'mfrom China,”“I am eleven,”“I'm thin,”“I am quiet,”“I have long black hair and black eyes,”“I like singing,”
2 利用家庭生活內容。家庭成員、職業、居住狀況、家居擺設等都是可利用和拓展的教學內容。如,讓學生帶著家人的照片來學習家庭成員,他們很愿意主動學習與表達,并互相進行交流。“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policeman,”“Thisis my mother,She is a teacher,”“This is me,”等極易上口。
3 利用學校生活內容。學生的很多時間是在校園里度過的。在這個大家庭里,他們學習、生活,結識朋友和老師。校園的許多設施:playground,computer room,library,musicroom等都是學生可以學到的語言知識。當然,還有更多的詞匯和句子。比如“Mrs,Gao is our Chinese teacher,She isstrong,”“It's time to go home,”等。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
1 憑借生活創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例如,在教學PEP教材BookⅡ/Unit 3/Recycle 2“Merry Christmas”這一課時,我有意安排在圣誕節那天進行教學,提前買好并精心布置好Christmas tree、Christmas gifts、Christmas food、Fa-ther Christmas等,并滲透有關圣誕節的語言及文化,然后讓學生學唱歌曲“Merry Christmas”,并在歌聲中互贈禮物或相互問好,那堂課實際上就是An English Party,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快樂地完成了英語學習任務。我們在滲透教學Moth,er’s Day}Teachers’ Day/Women's Day|Children’s Day等節日時,讓學生為這些節日策劃活動,學生在期待這些日子到來的同時,對英語學習充滿了興趣和渴望。
2 組織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活動、游戲。課堂上需要教師整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適當運用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蔽在友好的、毫無拘束的氛圍中。其實活動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游戲是對生活的一種模仿。我借鑒英國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做游戲,通過游戲學習知識,即“玩中學,學中玩”。例如,我在教一、二年級《歡樂英語》“Follow ine”“Turn light”“Turn left”這一課時,我先運用Body language,讓學生學會left,right,然后教學句子“Follow me”,并讓學生跟著老師跳“Rabbit Disco”,雖然我的舞姿并不優美,動作也不是很到位,但孩子們還是跳得津津有味,要求掌握的句子已脫口而出。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模仿這一特點進行的,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學生在自己喜愛的活動中學會了新知,他們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3 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具等巧設情景。心理學實驗證明:識別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識別速度(實物0.4,彩色圖0.9,簡筆畫1.5,語言描述2.8)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表示想象內容的很少,所以,教師在教學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單詞時,應盡量用實物或實物模型進行直觀教學。而對于smile,cry,happy,sad,sun,moon,run,iump等單詞,可借助彩色圖片、簡筆畫、表情或動作進行教學。
教師應在《新課標》指引下,努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中逐漸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讓生活走進課堂。
一、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具等巧設情景
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而抽象名詞較少。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使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具等,讓學生易學。
比如在教學PEP Primary English Book 3中單詞big、small、long、short時,我要求學生觀察教室和周圍的物體,來談談“What is long”, “What is short”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把周圍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融進了課堂。對于一些難進教室的教具。
再如PEP Book3 / Unit 4中有關My home的教具,我們除了運用圖片、課件等方式展示外,還可以課前讓學生自制有關的學具,讓學生運用塑料泡沫、紙箱等材料設計一座大樓或動手畫一幅他們理想中家的圖,包括study、living room、bedroom、bathroom、garage、basement、attic等,這些自制道具不但可以在新授教學內容時用,也可為學生開展小組活動、模擬情境提供方便,并且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憑借生活創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
例如,在教學PEP Primary English Book 1 Recycle 2“Happy New Year”這一課時,教師可在元旦那天進行教學,精心布置好教室,張燈結彩,并滲透有關元旦的語言及文化,然后讓學生學唱歌曲“Happy New Year”,并在歌聲中互贈禮物或相互問好,最后讓學生再來模擬表演這部分的內容。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完成了英語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語言交際能力。我們在滲透教學Mother’s Day / Teacher’s Day / Women’s Day / Children’s Day / Christmas Day……要適時,讓學生為這些節日策劃活動,學生在期待這些日子到來的同時,對英語學習充滿了興趣和渴望。
三、利用角色扮演,模擬生活進行語言實踐
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如在學習PEP Book 3 Unit 6 有關職業單詞時,我會讓學生模仿各種職業特征的動作,學baseball player做棒球運動員動作,學farmer做農民種地動作,學nurse做護士打針動作,學driver做駕駛的動作,學policeman/policewoman做警察行禮的動作,并讓學生進行問答:“Is he / she a driver / farmer / doctor / ……?”
再如學習本套教材Book5 Unit 3第一課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等句型時,我讓學生戴上自制的食物頭飾,創設了一幅“活生生”的餐廳圖,讓學生分別扮演Zhang Peng和John 表演到食堂買東西吃,學生們認真扮演Zhang Peng和John,爭著表演這一短劇,使本來比較枯燥的語言內容成為學生樂于表演的劇本,寓教于樂。
四、組織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活動、游戲
課堂上需要教師整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適當運用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蔽在友好的、毫無拘束的氛圍中。我曾從報紙上了解到英國學校的課堂教學,他們的學生學習沒有太大的壓力,學生在校時間只有四個小時,其中一半時間是在課堂游戲,通過游戲學習知識,即“玩中學,學中玩”。其實活動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游戲是對生活的一種模仿。例如,在教PEP B1 Unit 4 Story time這一課時,我先運用Body language,讓學生感知Follow me,然后邊播放“Rabbit Disco”音樂,邊問學生:I can dance. Can you dance?學生自然會答“Yes”或“No”。這時教學句子“Follow me”,并讓學生跟著老師跳“Disco”,并跟著說“Follow me/ Follow Wang Jie/……雖然我的舞姿并不優美,動作也不是很到位,但孩子們還是跳得津津有味,要求掌握的句子已脫口而出。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模仿這一特點進行的,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學生在自己喜愛的活動中學會了新知,他們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五、利用媒體技術,創造動感情境
一、指導思想
我園招聘教職工的指導思想是:要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樂于奉獻,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熱愛幼兒,立志于幼兒教育事業,要具有良好的心態。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招聘工作的領導,成立幸福天使幼兒園公開招聘幼師、保育員面試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三、招聘原則
1.堅持凡進必考、擇優錄用的原則
2.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四、招聘范圍和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遵守憲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或技能條件;
(五)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六)具備招聘崗位所需的其它資格條件。
五、具體崗位要求
(一)專任教師崗位
1.全日制學前教育、藝術教育專業專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
2.有幼兒園或小學教師資格證書。
3.普通話等級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
4.有經驗的幼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優秀畢業生優先考慮。
5.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觀,有師德、有愛心。
(二)保育員崗位
1.高中或以上學歷,年齡在45歲以下。
2.責任心強、勤勞能干、善于溝通。
3.配合班級老師做好保潔工作和保育工作。
4.身體健康,耐心細致。
5.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觀,有師德、有愛心,具有保育員培訓證。
(三)廚房人員
1、年齡30—45歲,性別不限,身體健康。
2、具有責任心,良好的執行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嚴格
按照標準操作。
3、兩年以上幼兒餐點制作工作經驗;
4.身體健康,耐心細致。
5.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觀,有師德、有愛心、品行端正。
(四)門衛人員
1、熱愛幼教事業,年齡40歲以下,具備從事保安工作的身體素質,愛崗敬業,儀表端莊,工作責任心強,有上進心。
2、具有保安工作經驗。
3、具有部隊當兵經驗者優先考慮。
4.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觀,有師德、有愛心、責任心。
(五)保健醫崗位
1.具有全日制醫學專業??萍耙陨蠈W歷。
2.有執業醫師或護士資格證。
3.有醫務工作或學校、幼兒園相關工作經歷。
4.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觀,有師德、有愛心。
六、招聘方法
1.現場審核(請攜帶以下材料原件及復印件):
①個人簡歷打印稿;
②身份證、學歷證書、教師資格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
③能反映本人能力和水平的其他證明材料(如其他證書、獲獎證書等);
2.教師面試內容
①自我介紹:時間1分鐘以內,內容包括姓名、畢業院校、工作或實習經歷。
②才藝展示:自選才藝進行兩分鐘以內的展示(舞蹈音樂、服裝及其他等材料自備。
③兒童歌曲自彈自唱:曲目可自己準備。
④兒童簡筆畫:統一命題,現場作畫,完成時間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