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過零丁洋原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汗青本意為竹簡,在句中指史冊。
2、出自南宋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3、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來源:文章屋網 )
1.水何澹澹,________。樹木叢生,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淵明《飲酒》)
3.________,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歸雁入胡天。(王維《使至塞上》)
6.________,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7.閑來垂釣碧溪上,________。(李白《行路難》)
8.造化鐘神秀,_________。(杜甫《望岳》)
9.__________,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10.白頭搔更短,________。(同上)
11.自經喪亂少睡眠,___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2.__________,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同上)
13.散入珠簾濕羅幕,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____,都護鐵衣冷難著。(同上)
15.天街小雨潤如酥,________。(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6.懷舊空吟聞笛賦,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7. 夜來南風起,________。(白居易《觀刈麥》)
18.__________,童稚攜壺漿。(同上)
19.最愛湖東行不足,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0.________,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21.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2.君問歸期未有期,____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23.蓬山此去無多路,_______。(李商隱《無題》)
24.無言獨上西樓,________。______。(李煜《相見歡》)
25.__________,衡陽雁去無留意,________。(范仲淹《漁家傲》)
26.________,去年天氣舊亭臺。(晏殊《浣溪沙》)
27.______________,聞說雞鳴見日升。(王安石《登飛來峰》)
28.________,親射虎,______。(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29._____。______,又何妨!(同上)
30.我欲乘風歸去,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間。(蘇軾《水調歌頭》)
31.____,______,此事古難全。(同上)
32.莫笑農家臘酒渾,_______。(陸游《游山西村》)
33.簫鼓追隨春社近,_____。(同上)
34.醉里挑燈看劍,________。(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35.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36.________,零丁洋里嘆零丁。(同上)
37._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__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8.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39.傷心秦漢經行處,________。(同上)
40.浩蕩離愁白日斜,________。(龔自珍《己亥雜詩》)
二、理解性默寫,根據要求用詩文原句或自己的話填空
1.《關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美好聯想;______,____抒寫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抒寫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悅心情。
2.《蒹葭》中用蕭瑟冷落的秋景起興,渲染凄清氣氛,烘托惆悵心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男主人公追尋之路艱險、漫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表現他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觀滄海》中通過豐富奇特的想象創造宏偉意境、抒發壯志豪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飲酒》中表達詩人遠離世俗名利羈絆,雖身居“人境”但閑靜無憂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展現詩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升華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寫時序更替,抒發思鄉之情,蘊涵生活哲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維在《使至塞上》中描繪塞外奇特壯美風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達對友人不幸遭貶的深切同情與關懷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行路難》中最能表達詩人李白堅信理想抱負一定能實現的倔強、自信、執著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望岳》中表達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與豪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甫在《春望》中描寫長安城被叛軍攻陷后遭到驚人破壞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抒寫憂國思鄉情懷的詩句是
12.《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杜甫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濟世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下的詠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4.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風見雪,創造別開生面的開闊雄奇氛圍的詩句是______,_____;描寫沙漠風光,烘托送別氣氛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描寫餞行場面,帳內帳外互相映襯,表現友情濃烈深摯、心胸豁達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送別場面,把離別的惆悵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5.《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表現詩人劉禹錫對仕宦升沉、世遷的豁達胸懷,蘊涵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16.白居易在《觀刈麥》中描寫割麥者辛勤勞動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描寫拾麥者因________,______而抱子拾麥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表達自己對重賦下的農民深切同情和關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17.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從仰視角度描寫禽鳥的優美詩句是______,______,從俯視角度描寫花草的優美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描寫將士們戒備森嚴,不可侵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用烘托手法描寫將士們黃昏練兵,威武雄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描寫深夜奇襲敵人的悲壯場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以抒寫官軍全體將士心愿的方式表達自己維護中央集權的堅定政治立場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9.杜牧在《赤壁》中借題興嘆,評論赤壁之戰勝負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杜牧在《泊秦淮》中諷喻晚唐統治者醉生夢死、荒誤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21.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以會晤的歡娛襯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轉化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2.李商隱在《無題》中抒寫濃郁的離別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抒寫纏綿的相思之苦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23.范仲淹在《漁家傲》中描寫與中原迥然不同的塞外秋景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思鄉和建功的矛盾心理,抒發愛國情懷的詞句是____,_____。
24.李煜在《相見歡》中借助比喻抒寫離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白描手法直抒亡國哀思的名句是______。
25.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借景抒懷,表達自己滿懷信心、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
2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嘆時光流逝,蘊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7.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借歷史典故抒發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以便御敵立功、報效祖國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下的寄寓離情,釋卻離怨,從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9.陸游在《游山西村》中寫下的蘊涵深刻哲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30.辛棄疾在《破陣子》中追憶軍營生活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渴望馳騁沙場、英勇殺敵的戰斗場面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直接抒發抗金報國、收復中原、建功立業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1.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寫下的以死明志,表達自己視死如歸、忠心報國、名垂青史的民族氣節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32.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時間天涯游子之悲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張養浩在《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概括封建社會本質,寄寓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封建統治者強烈譴責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以落花自比,表達自己雖然辭官離京卻不忘報國壯志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開放性默寫根據你的積累,按照題目的要求,寫出我國古代詩、詞、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課內外
1.描寫春景的。2.描寫夏景的。3.描寫秋景的。4.描寫冬景的。5.詠雪的。6.詠蓮的。7.詠菊的。8.描寫高山的。9.描寫山水的。10.描寫花的。11.描寫鳥的。12.詠嘆花鳥的。13.描寫登高遠眺的。14.描寫洞庭湖的。15.描寫長江的。16.涉及黃河的。17.蘊涵深刻哲理的。18.描寫征戰生活的。19.描寫戰地紅旗的。20.描寫農耕生活的。21.描寫農村淳樸好客風尚的。22.直接描寫真摯友情的。23.直接抒發豪情壯志的。24.情景交融抒發惜別深情的。25.抒發愛國情懷的。26.抒發理想抱負的。27.托月抒懷的。28.抒發憂國憂民情懷的。29.抒發憂國思鄉情懷的。30.詠嘆歷史興亡的。31.以古人自喻的。32.巧用歷史典故的。33.抒發思親情懷的。34.描寫大海景象的。35.描寫塞外風光的。
四、語言的運用與化用運用出自課文的成語、格言、名句或者對其加以點化,自選話題,造句或寫話
1.輾轉反側:______________
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_______
3.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_______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_______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_______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____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_______
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
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_______
10.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______
1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_____
12.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___
1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___
14.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_______
15.黑云壓城城欲摧:___________
16.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___
17.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____
18.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___
19.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_________
20.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___
2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___
2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_____
2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_____
2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
25.沙場秋點兵:_____________
2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
2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__
28.寫出出自《〈論語〉十則》的六個成語,并任選三個造句或寫話。
答: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或寫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寫出出自《桃花源記》的四個成語,任選其中兩個,各造一句話。
答: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寫出出自《岳陽樓記》的五個成語,并任選兩個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寫出出自《醉翁亭記》的兩個成語,解釋其現代常用義,并各造一個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自選話題,用出自《出師表》的下列成語或名句造句或寫話。
①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顧茅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出自《魚我所欲也》的成語是哪一個?對這個成語,我們現在應該怎樣理解?請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出自《曹劌論戰》的成語是哪一個?請用它的現代常用義寫一句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自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17課。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如“肝膽俱裂”等。
2.從體會內心入手,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緊扣關鍵詞句,通過語境創設、想象情境、品讀感悟等方法,體悟螞蟻“突圍”時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激發學生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 質疑導入,走進生命的樂章
1.課前談話,渲染“英雄”。
之前我們已經學了很多有關英雄人物的課文,現在,我們來做個競猜英雄的游戲,好嗎?看老師在大屏幕給的提示,猜猜看這是哪位英雄。(出示)
(1)南宋 民族英雄 《過零丁洋》 (文天祥)
(2)女扮男裝 替父從軍 誰說女子不如男 (花木蘭)
(3)真正的男子漢 會說話的鋼板 軍神 ()
(4) 小英雄 放牛郎 (王二小)
(5)抗擊非典 舍生忘死 白衣戰士 (葉 欣)
設計意圖:“熱課”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好的“熱課”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利用之前所學課文中的英雄人物,采用關鍵詞提示的形式做英雄競猜的游戲,營造了與課文相吻合的情境,為學生后續學習作了情感和主題的鋪墊,奏響了課堂教學優美的序曲。
2.由題質疑,直面“英雄”。
(1)今天這堂課我們去結識動物王國里的英雄――《蟻國英雄》(板書)。
(2)(出示螞蟻圖)瞧!看到這么小的螞蟻,你想到了哪些詞?在我們常人眼里,這小小的螞蟻就是――(板書并齊讀:區區弱者)
(3)為什么區區弱者被稱為“蟻國英雄”呢?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遇到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讀完后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出示:按照“被圍――突圍――脫險”的順序,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計意圖:閱讀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非常重要。學生是不成熟的閱讀者,需要教師智慧的引領和啟迪。這一環節圍繞作者對螞蟻的認識變化創設問題情境,抓住文章隱含的線索,在學生探求“區區弱者”與“蟻國英雄”之間的關系時引導學生去文中尋找答案,利用閱讀期待,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初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 精讀感悟,詮釋生命的內涵
1.感受火勢,鋪墊“英雄”。
(1)(課件出示火勢圖)同學們,看到這幅圖你能用哪些詞形容它?(相機板書:火舌舐動、火神肆虐。重點指導“肆虐”的書寫。)
(2)這鋪天蓋地、排山倒海、勢不可擋、吞噬一切的大火就叫火舌舐動、火神肆虐。
(3)課文中是這樣描寫火勢的:
順著風勢走著的火舌活像一串紅色的項鏈,開始圍向一個小小的丘陵。
火神肆虐的熱浪已夾雜著螞蟻被焚燒而發出的焦臭氣味。
(4)默讀思考作者寫這么大的火勢有什么好處?(襯托描寫,為寫英雄作鋪墊。)
(5)讀出火勢之“大”,指導、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片,想詞語――讀句子,談感受――巧對比,悟表達”這樣三個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教學環節,引領學生感受火勢之大給螞蟻帶來的滅頂之災。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圖片既很好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又不知不覺積累了語言,同時還體會到了作者表達的好處。
2.多重對話,鑄造“英雄”。
(1)(出示螞蟻突圍圖)課文中的哪一部分把這幅圖的內容寫出來了?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2)交流,出示: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區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突然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并不斷發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后爆裂的聲響,但是蟻團并不見縮小。顯然,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
請大家默讀這部分文字,找一找,畫一畫,小螞蟻哪些表現最能觸動你的心靈,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或發現,同桌交流并討論。(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螞蟻的團結、機智、勇敢和勇于獻身的精神并指導朗讀。)
①從“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中,你發現這是一群怎樣的螞蟻?(舍己為人、舍生忘死、勇于獻身……)肝膽俱裂是什么意思?假如你就是外層的螞蟻,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松動、放棄呢?
②通過“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蟻團不見縮小”,師生合作補讀,想象說話。(讀著讀著,你眼前仿佛看見了……仿佛聽見了……仿佛聞見了……)
③從“迅速地扭成一團”、“向河岸的方向突圍”中,你發現這是一群怎樣的螞蟻?(團結、勇敢、機智……)
在致命的火災面前,小螞蟻們采用迅速扭團突圍的方法,是多么的團結、勇敢和機智啊!誰來讀?指名讀、賽讀。
(3)正是這種對生命的熱愛,創造了奇跡!(出示并齊讀:一會兒,蟻團沖進了河流里,隨著向對岸的滾動,河面上升騰起一層薄薄的煙霧……)
設計意圖:教學生學語文,從某種角度來講,就是要引領學生走進語言文字之中,擁抱語言文字,感受語言文字,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該環節選取最能打動人心的語段,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角色轉換、移情體驗、借助聯想、再現情境、合作補讀等手段,一次又一次地撥動學生的心弦,螞蟻“機智、團結、勇于獻身”的形象在學生的腦中越來越清晰,在學生的心中越來越真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感悟、表達、朗讀的能力既得到了提高,又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三、 回文扣題,唱響生命的旋律
1.此時此刻,我們再次面對小螞蟻,你還覺得它是區區弱者嗎?
出示:這是一只( )的小螞蟻。
2.現在,你對作者稱外層螞蟻為“蟻國英雄”還有疑問嗎?正是這一群外層的螞蟻在生死攸關的時刻,用自己感人的行為、寶貴的生命和可貴的精神,譜寫了一曲生命的壯歌。讓我們把最崇高的敬意送給它們,尊稱他們為――蟻國英雄。
3.總結:我們對小小螞蟻的敬重,也正是我們心底對生命尊重的覺醒。如果我們再次靜靜地瀏覽一下全文,發現這則小故事可以用一首詩來表達――(出示詩句并齊讀)。
蟻國英雄
火神肆虐情意濃,
扭團突圍向外沖。
肝膽俱裂渾不怕,
精神感人真英雄。
設計意圖:在課的結尾處,教師精心設計一首小詩讓學生朗讀,如此一來,不僅總結了全文,內化了語言,而且有助于學生情感的升華。
四、 拓展延伸,聆聽生命的拔節
1.熟讀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搜集一兩句有關“團結合作”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