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室內裝飾設計師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室裝飾設計;現狀;設計思維;創新;探討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136(2010)15―0146―02
我國現階段的室內裝飾設計,由于受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制約,還沒有形成既符合國情,又具有鮮明時代感的設計風格趨向,普遍存在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國古代建筑樣式或裝飾部件的情況,這就是社會上公認的以拼湊代替設計的現象。其具體原因是:對建筑室內環境的意義缺乏理解,缺乏正確的建筑環境意識觀念,建筑設計、施下管理機制不完善。為此,筆者就室內裝飾設計的現狀及創新思路提出以下觀點:
1 我國目前室內裝飾設計的現狀
目前,我國裝飾業抄襲現象尤為嚴重,很少有頗具功力的創新之作。在室內裝飾設計理念、裝飾材料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1.1 對環境認識的模糊觀念
室內環境的設計究竟包含哪些要素,這是值得進一步深究的問題,室內裝飾設計主要指在現代建筑條件下,創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內環境,以滿是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那種認為室內裝飾設計是在已有建筑空間中進行表面裝修和布置家具、懸掛裝飾燈具和布置其他裝飾品,把室內裝飾設計看成單純的視覺條件的改善,即從簡單的裝飾要領出發去認識室內裝飾設計,把建筑室內空間內涵與建筑設計割裂開來的觀念是完全錯誤的。實際上,室內裝飾設計是建筑設計的一種延續,它們都屬于建筑設計范疇。當今室內裝飾設計之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主要是由于它具有很強的社會基礎和充分反映時代的需要。
1.2 因建筑文化變革而產生的模糊觀念
改革開放使中國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這種沖擊表現為大量西方科技、文化被引進。這種變革對拓展人們的視野、更新文化觀念、繁榮藝術創作。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建筑(包括室內裝飾設計)作為文化的表現形式(或載體)在外來建筑思潮和人們追求時尚的社會心理的影響下,普遍表現為求新、求異或追求多樣化。這種傾向和我們比較熟悉的后現代主義不謀而合。我們講的拼湊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這種傾向的有意無意的表現。這是當前典型的室內裝飾設計的社會模式。后現代主義的建筑思潮,由于其形式和內涵的多樣性和通俗性。而成為一種雅俗共賞的時尚建筑形式。后現代主義針對現代建筑存在的某些問題提出的另一種頗具哲理性的創作方法,它對于當代建筑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社會上對一些建筑形式的生搬硬套,或者照抄一些后現代建筑師作品的某些細部,其實質是對室內裝飾設計了解、探討不深人而導致建筑理論研究與設計實踐脫節。
1.3 對室內裝飾材料使用的模糊觀念
室內裝飾材料使用的模糊觀念表現在不少室內裝飾設計工程項目中出現盲目使用高檔材料的傾向。由于盲目追求高檔次而使用大量高級材料去掩蓋設計上的缺陷,這是當前設計創作中有代表性的傾向。
對于室內裝飾材料的研究,除了掌握其功能特點外,還應研究材料本身的特性和藝術表現力,以及紿人的視覺和心理反應等,切不可盲目追求材料的高檔次。
2 室內裝飾設計創新改進的措施
任何藝術創作的創新問題都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因為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所謂標新立異、推陳巾新,都是指在繼承過去設計創作成果的基礎上開拓新思路、發掘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尋找新題材。在建筑創作領域,還要探索新結構、新施工技術、開拓新的材料來源。室內裝飾設計的創新,我們認為應改進以下問題:
2.1 要合理運用裝飾材料
室內裝飾設計的各種意圖,必須通過材料的合理運用來完成,可以用在室內環境中的材料很多,但要達到合理運用則比較閑難。目前,很多一卜程中不分重點地將一類高級材料,如花崗石、大理石、不銹鋼、高級硬木等濫用,以為這才能體現他的所謂裝修檔次,這實際上是把使用高貴材料和提高環境質量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混為一談。
2.2 要善于用設計的特殊語言來表現一定的文化內涵
如同一部優秀音樂作品一樣,好的室內裝飾設計必須有其明確的主題。室內裝飾設計的藝術特色是在不經意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是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無意之中體會到的;而那些過分強調文化內涵,欲把中外文明史全都匯集于一室的設計,會有堆砌繁復、令人窒息之感;而沒有文化內容的設計又顯得空間呆板,缺乏品位。因此,有必要將傳統與現代美學理念融入到設計中。創造具有文化價值的生活環境是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的出發點。因此,優秀的室內裝飾設計師必須了解社會、了解時代,應對現代人類生活環境及其文化藝術的發展趨勢有一個總體認識,從而創造出與之相符的藝術空間。
2.3 要注重掌握和運用室內裝飾設計的基本規律
室內裝飾設計是一種認知過程,它將實用性、功能性、審美性與符合人們內心情感的特征等有機結合起來,強調藝術設計的語言和藝術風格的體現,從心理、生理角度同時激發人們對美的感受,對自然的關愛與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使人在精神享受、心境舒暢中得到健康的心理平衡。設計師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才會有創新的力作。設計作品應給人以高雅、不落俗套的感覺,對于設計的基本原理、法則的把握應恰到好處,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探索,刻意求新,從而掌握規律,總結經驗,提高審美水平,開闊視野。
2.4 要重視情感積淀在設計理念中的應用
設計的感染力與設計師的情感有著緊密的關系,設計師的強烈情感必將極大地激發自己的創作欲望。設計師各種生活素材的收集,各種文化素養的吸收,各種風土人情的感受,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傾注于自己的設計中。空間的大小、色彩的協調與對比、線條的流暢、材料的選擇與變化,都蘊含和表達著設計師的情感和創造力。室內裝飾設計的形式語言帶有設計師的情感和創造力,很容易被人感知并產生共鳴,給人帶來生理、心理、感官的愉悅。設計師的創作欲望愈強烈,情感愈充沛,其靈感即呼之欲出。沒有熱情的設計師與沒有創作獨見的設計師,都是極為可悲與可怕的。
因為人類的設計,都是傾訴情感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沒計是設計師對生活的自然流露,設計師要不斷地發現別人平時不易發現的東西,就要以飽滿的熱情和虔誠眷戀生命的心,充分拓展自我特有的藝術設計感,在多維度的生命空間里勤奮勞作。設計師應該保持永遠年輕而富有活力的藝術個性。在這樣的心境下,設計才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設計師應該是集嚴謹設計的思想、飽滿的情懷、鮮活的藝術設計表達能力和創造經典設計作品于一體的人。
2.5 要不因時尚影響個性化設計
曾幾何時,歐式風格的室內裝飾設計適應了人們當時對時尚的追求,但后來又因其式樣呆板,缺乏個性,遭到大多數人的質疑和拒絕。因此,設計師一定要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和民族的個性。室內裝飾設計既要有時代感,又要兼有民族性,要以獨特的眼光進行創意性的設計,充分顯示出嶄新的風格。在設計意識上應體現出社會進步、民族的使命感。室內裝飾設計整體的多元化和部分個性化的發展,使人們對設計形態、設計情感產生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更新的題材和形式出現。
關鍵詞:室內裝飾設計要點創新原則
室內裝飾設計是人類對室內空間環境的思考、構想和計劃,是以美學原理為依據,以眾多各類材料與裝飾物為基礎,運用正確的手法來實現的實用藝術產品,即從建筑內部著手,根據空間的使用性質和所處環境與時代氣息,運用人的想象力、美觀、物質技術及藝術手法,創造出功能合理、舒適美觀、符合人的生理與心理需求,使人們心情愉悅,便于生活、工作及學習的理想場所環境。
室內裝飾設計涉及空間結構與飾面,它包括對頂面、地面、墻面的造型與修飾,以及對室內空間、光線、綠化、家具、色彩、陳設等一系列處理所產生出來的整體藝術效果,還需要水電、通風等其他輔助工程來配合、協調以達到室內環境的徹底改變,營造出適合人們所需要的室內環境氣氛,即舒適感、溫馨感。
1室內裝飾設計要點
室內空間是由地面、墻面、頂面的圍合限定而成,從而確定了室內空間的大小和形狀。
1.1地面裝飾
地面在人們的視域范圍中是非常重要的。地面和人接觸較多,是室內裝飾的重要因素之一,設計中要滿足以下幾個原則:
a)地面要和整體環境協調一致,取長補短,襯托氣氛;
b)注意地面圖案的分劃、色彩和質地特征;
c)滿足樓地面結構、施工及物理性能的需要。
1.2墻面裝飾
墻面的裝飾對于室內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滿足以下設計原則:
a)整體性
進行墻面裝飾時,要充分考慮與室內其它部位的統一,要使墻面和整個空間成為統一的整體;
b)物理性
墻面在室內空間中面積較大。地位較主要,要求也較高,對于室內空間的隔聲、保暖、防火等的要求因其使用空間的性質不同而有所差異;
c)藝術性
在室內空間里,墻面的裝飾效果對渲染美化室內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墻面的形狀、分劃圖案、質感和室內氣氛有著密切的關系,為室內空間創造藝術效果,因此墻面本身的藝術性不可忽視。
1.3頂面裝飾
頂面是室內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室內空間裝飾中最富有變化,引人注目的界面,其透視感較強,通過不同的處理,配以燈具造型能增強空間感染力,使頂面造型豐富多彩,新穎美觀。
1.3.1 頂面設計原則
(1)要注重整體環境效果:頂面、墻面、地面共同圍合室內空間,共同營造室內空間環境效果,設計中要注意三者的協調統一,在統一的基礎上又能各具自身特色。
(2)頂面的裝飾應滿足適用美觀的要求:一般室內空間效果應是下重上輕,所以要注意頂面的裝飾力求簡潔完整、重點突出,同時造型要具有輕和藝術感。
(3)頂面裝飾應保證頂面結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切忌盲目追求造型而忽視安全。
1.3.2 頂面設計形式
(1)平整式頂面:這種頂棚構造簡單,外觀樸素大方、裝飾便利,適用于教室、辦公室、展覽廳等,它的藝術感染力來自頂面的形狀、質地、圖案及燈具的有機配置;
(2)凹凸式頂面:這種頂棚造型華美富麗、立體感強,適用于舞廳、餐廳、門廳等,要注意各凹凸層的主次關系和高差關系,不宜變化過多,要強調自身節奏韻律感以及整體空間的藝術性;
(3)懸吊式頂面:在屋頂承重結構下懸掛各種折板、平板或其它形式的吊頂,這種吊頂往往是為了滿足聲學、照明等方面的要求或為了追求某些特殊的裝飾效果,常用于體育館、電影院等;
(4)井格式頂面:是結合結構梁形式、主次梁交錯以及井字梁的關系,配以燈具和石膏花飾圖案的一種頂棚,樸實大方,節奏感強;
(5)玻璃頂面:現代大型公共建筑的門廳、中廳等常用這種吊頂形式,主要解決大空間采光及室內綠化需要,使室內環境更富于自然情趣,為大空間增添活力。
2室內裝飾設計創新表現
設計是連接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橋梁,人們寄希望于通過設計來改造世界、改善環境、提高人類生存的生活質量。設計師在進行裝飾設計的過程中,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問題:如業主想法太多,拿不定主意,并提出很多模糊不清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要求,或受多種條件的限制,又或者一味追求他人風格,從而使設計者陷入被動的狀態、使設計方案顯得平庸、無力、主題不鮮明。設計者要掌握裝飾設計的主動權,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并結合業主想法中的合理成分,使設計思維主動優化,努力創新,不斷完善設計方案,發揮設計的創意性。
室內裝飾設計的創新表現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空間:空間組合形式應有新意,能打破一般空間環境關系的陳套。這取決于建筑設計的基本條件和新結構形式的采用。如巴黎羅浮宮擴建中央大廳,其金字塔域透明頂蓋使室內空間形式出現了突破性變化,室內外環境通過透明頂蓋連成一體;德方斯大拱門,一個大尺度的透空立方體,和一般建筑空間的形成迥然不同,立方體中間插入金屬構架和觀光電梯以及塑料蓬蓋,形成內部空間極為獨特的劃分,表現了空間設計的創意性。
2.2材料:室內建筑材料是加強空間效果的重要元素,也是設計創新的一個突破口,若干新型材料和不同肌理材料的組織,對改善空間條件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公共建筑空間,對材料的運用層次鮮明,如仿石、仿金屬涂料的運用,使金屬和石材質感在室內使用的范圍擴大,為室內環境的創新提供了條件。
2.3色彩:現代建筑室內色彩構成一般趨于鮮明,構圖更加大膽,甚至大面積采用元色(柯布西埃的馬賽公寓、巴黎音樂學院是大膽運用色彩的典型),我們不妨在色彩運用上打破過去的框框,作一些大膽的嘗試。
2.4照明:現代燈具不斷地進行換代性發展,我們的設計遠遠跟不上形勢,室內設計的創新應該與現代照明技術的運用相結合,傳統的豪華型吊燈,應加以更新和改造,才能在現代室內環境設計中獲得新的生命。在大型公共建筑空間中,由于采用現代工藝生產的特制燈具不僅具有強烈的現代感,還可以起到改變空間尺度,擴大空間層次的作用。設計創新問題的研究應立足于我們現有設計水平的提高,我們應當強化建筑與室內設計基本意識觀念,提高現代設計理論知識水平,在當代國外現代室內設計發展過程中吸收精華,創造出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好作品。
3室內裝飾設計的基本原則
3.1保證主體結構不受破壞即安全原則
在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室內環境的安全。一是保護結構,對承重墻、陽臺的半截墻、房間的梁或柱,無論其位置如何,絕對禁止拆除、改動;二是在裝修設計中所選用的材料不得超過住房的荷載能力;三是注意保護防水層,在裝修設計過程中,如果施工危及或破壞防水層,就必須進行防水層的修補或者重做;四是注意安全防火,設計裝修中使用的木材、織物等易燃材料應該進行阻燃處理;根據用電器具的擺放位置,對電表容量、導線的粗細等都應重新進行設計,以避免使用時發生事故。
3.2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使用功能要求
室內設計是以創造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為宗旨,把滿足人們在室內進行生產、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內環境合理化、舒適化、科學化;要考慮人們的活動規律,處理好各空間關系、空間尺寸、空間比例;合理配置陳設與家具,妥善解決室內通風、采光與照明,注意室內色調的總體效果。
3.3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精神功能要求
室內設計在考慮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精神功能的要求(視覺反映心理感受、藝術感染等)。室內設計的精神就是要影響人們的情感,乃至影響人們的意志和行動,所以要研究人們的認識特征和規律;研究人的情感與意志;研究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設計者要運用各種理論和手段去沖擊影響人的情感,使其升華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室內環境如能突出表明某種構思和意境,將會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更好地發揮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3.4室內裝飾設計要滿足現代技術要求
建筑空間的創新和結構造型的創新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應取得協調統一,充分考慮結構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藝術和技術融合在一起。這就要求室內設計者必須具備必要的結構類型知識,熟悉和掌握結構體系的性能、特點。現代室內裝飾設計,它置身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范疇之中,要使室內設計更好地滿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就必須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
3.5室內裝飾設計要符合區域特點與民族風格要求
由于人們所處的區域、地理氣候條件的差異,生活習慣與文化傳統的不一致,在建筑風格上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的區域特點、民族性格、風俗習慣以及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差異,使各區域的室內裝飾設計也有所不同。設計中要注意融合各自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另外,設計在追求美的同時也要注重環保,樹立環保意識,在材料的選配上應首選環保材料,注意節能、降耗、無污染,特別在采光、通風、除臭、防油等方面。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日漸提高,人們對室內空間的物質和精神功能又有了新的理解,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的物質功能已不再是設計的唯一要素,精神功能方面的民族化、個性化和多樣化愈來愈引起足夠的重視,如何把傳統的唯美的元素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已成為一個設計師和研究人員不斷思索和探索的新課題。
引言
將中國傳統紋樣運用于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是人們對其精神需要追求的一部分。要將傳統紋樣恰當地運用于其中,較好地體現民族特色、更好地展示個性,首先應深人了解傳統紋樣的內涵和特點;然后,通過體現新地方主義與實現文化融合兩種方法來進行,最終實現現代室內裝飾的理想效果。
應該承認,許多設計師對傳統紋樣的理解和運用都比較到位,他們的很多作品讓人耳目一新,得到了國內外同仁和欣賞者、享用者的一致好評。但是,撥開喧囂繁華的表面現象,我們又會發現,許多贊揚的見解其實還只停留于表層之上。并以為,傳統紋樣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產生與流傳已足以證明它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血脈關系。因此,把它引人現代室內裝飾設計毫無疑問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
1中國傳統紋樣的涵義和特點
紋樣是指按照一定的結構規律,經過抽象、變化等方法而形成的規則化、定型化并應用于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圖形。中國傳統紋樣是中國人民在改造和創造世界的實踐過程中產生的藝術精華,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載體,是人類不斷完善生命力的自由表現,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中國傳統紋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概括來說,它具有以下六個特點:
1.1歷史悠久。出土于陜西西安半坡村的人面魚網紋彩陶盆距今已有6000多年歷史,屬于仰韶文化時期的器物,其中的人面魚網紋是至今有據可考的最早的紋樣。
1.2形式多樣。中國傳統紋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代表形象。新石器時代是彩陶上的魚紋、漩渦紋;商周時期是青銅器上的簍餐紋、竊曲紋、鱗紋、重環紋、雷紋;漢代是畫像石和畫像磚及瓦當上的幾何紋、死神紋、米字紋、菱形紋、S形紋、四葉紋、三角紋;唐代是鏡子上的花鳥紋,敦煌藻井上的卷草紋;至于流傳至今的歷代各種織物上的水波紋、繡球紋、龜背紋、冰裂紋、回紋、祥云錦紋更是不勝枚舉。
1.3注重唯美。傳統紋樣產生之初就是以裝飾美化生活環境為目的。紋樣一直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應用于人們生活起居的各個方面,不論是飲酒酒具、祭祀用具,還是服裝裝飾、室內裝飾,紋樣都在其中起到了很強的美化修飾作用。
1.4風格各異。新石器時期具有莊重大方、自然和諧的風格;商周時期具有青銅器紋飾的雄渾神秘的風格;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具有輕利活潑、飛動奔放、雄強古拙的風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具有空疏、清靜、平淡的風格;隋唐時期具有舒展博大的氣勢、精巧圓婉的裝飾感和富陰豐滿的風格;宋朝時期具有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風格;元朝時期具有粗獷、豪放和剛勁的風格;明朝時期具有端莊、簡約、堅實的風格;清代時期具有矯飾雕琢、精致繁縛的風格。
1.5意蘊深厚。中國傳統紋樣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文化思想的折射。中國傳統文化以儒教、道教和佛教三教合流為基礎,傳統紋樣自然也不免受到三教的影響。體現道教思想的暗八仙、八卦紋,體現佛教思想的蓮花、菩提樹葉、飛天、忍冬紋,以及體現儒教思想的龍鳳呈祥、三陽開泰都是流傳至今的經典紋樣。
1.6圖意相生。凡喻意性的視覺符號,大都有“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點,傳統紋樣亦如此。
2中國傳統紋樣與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的關系
傳統紋樣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古已有之。保留至今的故宮、頤和園、圓明園廢墟、喬家大院和許多江南民居,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紋樣的集中展現之處。傳統意義上的紋樣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更多地只是起點綴作用。 今天,現代室內裝飾設計已被賦予新的含義。它是指對建筑內部固定表面的裝飾和可以移動的布置所做的表面的、視覺的整體效果設計,偏重于對室內地面、墻面、天花等界面的藝術處理,同時兼顧門、窗、家具、簾慢、地毯、燈具、陳設等精心構思。是符合現代人們追求形式的民族化、個性化、多樣化的審美需求的室內裝飾設計。
改革開放前,國家和人民都比較貧窮,室內裝飾設計除了一些國家重要建筑中有所體現,廣大的老百姓的建筑中很少有它的影響。改革開放后,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富裕了,室內裝飾設計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物質功能得到充分表現的同時,精神功能也被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室內裝飾設計師和研究人員應用而生。設計師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設計歐式的、日式的、韓式的,或設計中西合璧式的。但不管哪一種類型,畢竟要生長在中國這塊土壤上,因此,中國式自然就成了一個不老的主題,只要提出是中國式,就一定是傳統式的,而只要是傳統式的,也就一定離不開中國傳統紋樣。
總的看來,人們現在對于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運用的認識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即認識到了傳統紋樣是體現文化精髓的元素,主觀上愿意運用;但如何運用,思路并不明確。
3如何將中國傳統紋樣運用于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
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運用應主要把握以下兩點:
3.1體現新地方主義。
新地方主義主要是強調地方特色或民俗風格的設計創作傾向,提倡因地制宜的鄉土味和民族化設計原則,使室內裝飾設計具有極強的可識別性。新地方主義的室內裝飾設計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得以實現:
1)運用現代觀念對傳統紋樣進行分解造型和組合造型,在傳統基礎上對其進行演變和創造,將傳統紋樣與地方材料、造型技術相結合。
2)將傳統紋樣與現代裝飾材料、造型技術相結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塑料、金屬、陶瓷、玻璃、無機礦物、涂料、紡織品、石材等新型材料應用而生,種類愈來愈多。不同的材料可以給人以不同的審美感受,選用適當的材料與傳統紋樣結合,可以豐富裝飾效果,體現時代氣息。傳統紋樣與現代裝飾材料、造型技術相結合不僅可以增強傳統紋樣的美觀性,而且可以使室內裝飾設計具有很強的時代感。
3.2實現文化融合。
從世界設計發展史可以知道,每一種設計風格的產生無不是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融合、發展的結果。傳統紋樣作為文化的一種載體,如果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傳統紋樣進行融合,會激起人們的創作熱情,發現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互補因素,并進行借鑒、取舍和改造,必將會創作出更多的紋樣。在傳統紋樣的融合上具體有以下兩種方法:
關鍵詞: 室內裝飾設計; 人性化
一.引 言
現代室內裝飾設計需要滿足人們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綜合地處理人與環境、人際交往等多項關系,需要在為人服務的前提下,綜合解決使用功能、經濟效益、舒適美觀、環境氛圍等種種要求。室內空間反映的不只是建筑本身的造型和內部的空間關系,從空間里你能解讀到設計大師的人生觀和建筑所蘊涵的文化,而且能使居住其中的人受到文化和藝術的熏陶。通過對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的風格和當前發展趨勢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人”是設計中一切的出發點和歸宿。因而,在室內裝飾設計中,我們更應當注重人文精神,解讀人文精神,體現人文精神,實現室內裝飾設計的人性化。
二.室內裝飾設計的風格與發展趨勢
(1)室內裝飾設計的風格
室內裝飾設計是在建筑提供的室內空間的基礎上,結合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運用多種手法進行一種人工環境的再創造。室內裝飾設計的風格和流派,屬于室內環境中的藝術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疇,它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風格和流派緊密結合;有時甚至和所處時代的繪畫、雕塑、造型藝術、文學、音樂等門類的藝術之間相互融通。室內裝飾設計的風格主要可分為:傳統風格、現代風格、自然風格以及混合型風格等。傳統風格主要是指在室內布置、線形、色調以及家具、陳設的造型等方面,吸取傳統裝飾的“形”、“神”、“韻”。現代風格則泛指造型簡潔新穎,具有當今時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內環境。自然風格倡導“回歸自然”,力求表達悠閑、舒暢、自然的田園生活情趣,也常運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質質樸的紋理。混合型風格則是在設計中運用多種體例,深入推敲形體、色彩、材質等方面的總體構圖和視覺效果。
(2)室內裝飾設計的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從工業社會逐漸向后工業社會或信息社會過渡,人們對自身周圍環境的需求除了能滿足使用要求、物質功能之外,更加注重對環境氛圍、文化內涵、藝術質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室內裝飾設計不同藝術風格和流派的產生、發展和變換,既是建筑藝術歷史文脈的延續和發展,具有深刻的社會歷史發展和文化演進的內涵,同時也必將極大地豐富人們朝夕相處活動于其間時的精神生活。
當今社會中,人們在物質追求得到一定程度地滿足以后,便開始尋求精神和文化價值的體現,開始在建筑中呼喚人文、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現代生活中,人文情結在不自覺中已滲透到了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的各個領域。
三.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的目標
人是室內裝飾設計的主體和服務目標,人對環境的需求決定著環境設計的方向。21世紀,人們的生活日益規律化與程式化。鑒于人們大部分的生活和工作都將在室內環境中度過,因此室內環境設計能否激起人的歸屬感、安全感、認同感,是否有人性化特質將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工作與生活質量。當今人對室內環境的需求,表現出回歸自然、重文化、高享受和重情感、多元性、自娛性與個性化的傾向。因此協調“人――空間――環境”的相互關系,使其和諧統一,形成完美、舒適、宜人的生活空間,是室內環境設計的最終目標。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室內裝飾設計面臨的課題越來越復雜化,現代的室內裝飾設計給予未來的室內裝飾設計師是一種能力,一種創造精神;一種把握環境空間的觀念和方法。室內環境應該體現人對環境的把握,創造人性化的空間,處理好人與環境的最佳關系。
四.室內裝飾設計人性化的實現方法
不同時期的人以及社會環境對室內裝飾設計人性化的要求也不一樣。當今人們考慮更多的是以人為本,怎樣使各方面的需要得到最大滿足,同時也更加留戀傳統的文化。人們向往安靜愜意的生活環境,追求返璞歸真,希望遠離城市的喧囂,棲居于大自然的“綠色”室內裝飾設計中。在現有的環境和技術條件下,為實現這樣的人性化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根據功能需要進行布局
設計師習慣從平面布局來思考方案,這樣是有局限的,因為空間是由墻、地、頂圍合的虛體,而平面布置只是對地面的思考,室內裝飾設計的改造對象是空間而不是界面實體。另外,設計師的設計過程往往是由平面、頂面、立面再到效果圖,這也是一個不能全面考慮空間的思維方式。要系統、全面地規劃空間,做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整體,還要對人的生理尺度、心理尺度、人體工程學、材料學、各種不同場所的功能等相關知識有較好的了解,從而根據功能的需求布置空間。
(2)合理的照明和色彩設計
人的眼睛只有通過光才能獲得形體和色彩,因此,對色彩和燈光的合理運用成為實現人性化設計的重要手段。
①照明的人性化設計
進行照明設計時應考慮居住者的不同需求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通過不同類型的照明方式,滿足人、空間和物品對光的需求。這三方面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為人提供照明,不能為刻意追求藝術效果,而忽略了人對光的需求,應將實用與裝飾相結合,來增強空間的藝術氣氛。
②色彩的人性化設計
色彩是空間設計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是空間情感、意境的主要表達手段,起烘托氣氛的作用。色彩使人產生聯想,引起錯覺和幻覺,同時還影響人的各種情緒。因此色彩設計應根據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來考慮,搭配要合理,不能使人產生疲勞、煩躁的感覺;主次要分明,不能使人產生眼花繚亂的感覺。
(3)使用環保材料
室內裝飾設計的效果絕大部分是通過裝修材料來體現的,如果材料不環保,必定對人造成極大的傷害,這樣就違背了人性化沒計的初衷。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應該合理地利用環保材料,根據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采用對人和環境不構成污染的材料,并與創新的工藝相結合,從而實現人與室內環境、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4)陳設品的人性化設計
陳設品能起到美化空間、烘托氣氛、強化室內風格的作用。室內陳設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家具、設備、裝飾織物、陳設藝術品、照明燈具、綠化等方面。在設計中主要考慮以下三點:
①自然化。陳設設計講究回歸自然,運用抽象的設計手法使人們聯想自然。也可以運用綠色植物,有意識地將室內和室外的自然景觀融合在一起,滿足人們對大自然的向往與追求,從而使室內空間更具人性化,同時也使人有置身大自然的感受。這也是人性化具體表現十分重要的方面。
②個性化。空間的人性化設計是離不開個性化的,陳設設計也不例外。優秀的設計師知道設計最終的服務對象是空間的使用者,因此要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選擇陳設品,決不能根據設計師個人的喜好來選擇,也不能將每個空間的陳設都設計成雷同的。這也是體現人性化的一個方面。
③整體化和意境美。空間的各個元素盡量做到整體化,使空間與人和諧地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冰涼且感受不到任何人文氣息。在能達到空間形式美、比例協調、尺度合理、色彩和諧、燈光合理,再加上好的室內陳設和綠化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個性需求,就能達到整個室內氣氛融洽,從而產生意境美。
五.結 語
綜上所述,室內裝飾設計的人性化是一個整體、系統的過程,不是簡單地將思維步驟拼湊,而是將上述內容互相穿插,不斷深化。此外,人性化設計也是縱向思考的思維過程,它是因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人們需求的改變而不斷深化的過程,不是以某個階段作為永恒的標準。室內裝飾設計只有緊扣時代主題,根據不同空間的性質,參照一些可以衡量的“人性化”標準,才能做出人性化的設計。
參考文獻: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都在發生顯著的變化。現代城市的建設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理念的提升,對家居室內環境有了更新的追求。室內裝飾作為人們消費的一個重要內容,也相應地呈現出新的特征,強調設計工作的專門化,注重形式美的表現等等。因此,如何按照戶主的意愿,對居室進行藝術處理,設計、裝修,打造一個舒適優雅的生態環境,這就給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不斷地總結、創新和發展。
1.室內裝飾設計的內涵
現代設計是工業化文明的產物。室內設計是依據一定的設計方法對室內空間環境進行美化的活動,它可以反映空間的時代特征、民族氣質、城市地域風貌。裝修是界面的修飾和美化,而裝飾是在裝修基礎上的個性化體現。室內裝飾設計是根據室內的使用性質、環境和相應的標準,運用物質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給人創造一種合理、舒適、優美能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需要的室內環境。我們通過設計這一手段,使室內空間不僅具有使用價值,能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我們也要通過設計表達一種文化、風格、氣氛等精神因素。
2.室內裝飾設計的基本原則
2.1 功能性、實用性原則
功能性、實用性是指居室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能夠滿足使用者在室內進行生產、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因此在室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室內環境合理化、舒適化、科學化。既能為居住者提供空間環境;又能最大限度提供物品儲藏的需要。把為生活服務的功能性放在重要位置,并且在考慮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給使用者在生活中留下方便、舒適的感覺。
2.2安全性、技術性原則
在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家庭居住環境的安全。在裝飾設計過程中要注意運用防火、阻燃材料,電器具附近設計要注意放水。置身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范疇之中的現代室內裝飾設計,要使其更好地滿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就必須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
2.3主體選擇性、習慣性原則
家庭裝修要的是藝術美的追求,但必須以尊重主人的生活習慣為前提,藝術取向要與生活價值取向相一致,與生活習慣相和諧。由于人們所處的地區、地理氣候條件的差異,各民族生活習慣與文化傳統的不一樣,在建筑風格上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尊重并行使用者的自,根據每個人的嗜好選擇突出其居室的特征。
2.4環保性、生態性原則
室內裝飾設計也要融入環保意識。所謂環保裝飾是從裝飾材料的開采、制造盡可能采用天然、環保材料與裝飾藝術相結合、構筑美觀適用的環境和空間。現代室內設計已從過去注重物質享受轉化為精神追求,室內空間溫度、濕度、聲響的舒適和愉悅程度等是衡量室內環境質量優劣的標準。
3.室內裝飾設計的功能運用
“裝飾總是和功能聯系在一起的,在某種意義上說,不存在沒有功能的裝飾,也不存在沒有裝飾的功能。”裝飾作為一種造型手段具有雙重的性格,適宜的裝飾可以產生美感,過分的、不適當的裝飾則會產生混亂的感覺,使裝飾的意義消失。室內設計具有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兩重性,設計在滿足物質功能合理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要滿足精神功能的要求。裝飾是室內設計方案得以實現的基礎,根據裝飾運用的不同,功能也不盡一致,概括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使用環境和使用功能
為保持頂棚的美觀和安全,石膏板吊頂應改用防潮型石膏板。浴室、廚房的水汽油煙較大,其墻面可選用表面光滑的內墻釉面磚貼面,以便清洗。居室墻面選擇用織物制作的壁紙比較合適。南方住宅的客廳常用陶瓷地磚鋪設,清潔、美觀、涼爽;北方寒冷地區宜選用有一定隔熱保溫性能的木地板較為合適。在有水的地面還應考慮防滑,如衛生間浴室的地面,最好選用防滑的陶瓷錦磚。在人流集中的商店、候車廳的地面,應選擇耐磨性能好的彩色水磨石和陶瓷地磚或花崗石貼面。選用適當的建筑裝飾材料對建筑物表面進行裝飾,不僅能對建筑物起到良好的裝飾作用,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降低維修費用。
3.2烘托室內氣氛、強化室內環境風格
人們進行室內設計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和改變環境,這種環境應該是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的高度和諧與統一。氣氛即內部空間環境給人的總體印象,如歡快熱烈的喜慶氣氛,親切隨和的輕松氣氛,深沉寧重的莊嚴氣氛,高雅清新的文化藝術氣氛等等。設計師布置的裝飾設計可以引人聯想給人啟迪, 滿足人們視覺美感要求,是一種精神世界的享受。
4.小結
面對即將來臨的21世紀,整個中國迎來一個經濟、信息、科技、文化高度發展的興旺時期,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會提到一個新高度,相應地人們對自身所處的生活、生產活動環境的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的現代室內裝飾設計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近幾年取得了飛躍發展,度過了模仿東、西方傳統室內設計和西方現代室內設計的時期,逐步走上了創新之路。設計創造一個既具科學性,又有藝術性,既能滿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內涵,以人為本,亦情亦理的現代室內環境,將是室內設計師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李硯祖.裝飾之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翁劍青.形式與意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羅無逸.室內環境設計(二)[J].裝飾,19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