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不是藥神評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這個季節只要是在廣東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吃到很新鮮的荔枝了,在這里荔枝就像湖南老家的橘子一樣普遍。但是對于南漂一族的我來講,依舊會覺得新奇,每一年都會購買2到3斤新鮮的荔枝來吃,如果能夠吃到這一年第一頭的鮮荔枝,甚至會小小的高興一個晚上。記憶里的童年是吃不到新鮮的荔枝,吃到荔枝的渠道只有兩種,一就是去干貨市場買曬干的荔枝,這種荔枝只能是吃到一點點荔枝的味道,完全無法吃出飽滿甘甜的味。再有一種就是小賣鋪里面的荔枝罐頭了,這種形式的荔枝可以說是最能接近鮮荔枝的了,至少我一直是這么認為的。
第一次吃到荔枝罐頭,是在8歲那年。一天放學回家,整個人萎蔫的趴在書桌上,母親問我怎么了,我回答說頭痛,母親摸了一下我的額頭,很快做出論斷,有點發燒!然后從抽屜里拿出一小包治頭痛的藥粉,伴著溫開水,讓我喝下去,還沒有到吃飯時間,母親讓我先去躺會,說等吃飯了再叫我。
傍晚的時候,母親走到臥室叫我吃飯,我抬著沉重的腦袋說沒胃口,不想吃飯,母親勸說了幾次,甚至有點帶訓斥的語氣了,但是依舊沒有激起我下床吃飯的念頭,最后她略帶嚴肅的說了我一下就出去了,我依舊昏沉的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頭疼的厲害無法睡眠。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半睡半醒的隱約聽到母親叫我的聲音,艱難的睜開雙眼,看到確實是她,不過她手里這次卻拿著一瓶罐頭。開始我依舊拒絕吃東西,不過在她拿著罐頭在一邊誘惑我時,好奇、嘴饞使我“投降”了。我艱難的爬起來,母親拿著小湯勺喂著我吃,這一口到嘴里是軟滑與清甜,使我胃口大開,呼嚕幾下將一罐子吃了個底朝天~~我好奇的詢問母親,這是什么罐頭,母親說是荔枝罐頭!第二天一大早起床我發現我的頭疼好了,看著床頭的空罐頭瓶,我很是神奇的以為是吃荔枝罐頭頭疼就好了。
如果不是這次公共衛生事件,另一起事件或許不會廣為人知:5年前,劣質奶粉侵害阜陽嬰兒事件的發現者和反映者也是劉曉琳。
在當地,人們把她稱為“阜陽的鐘南山”,視為孩子健康的“保護神”。
良知―― “無論周圍怎么變化,
我都要守住自己的內心”
1977年,劉曉琳剛參加完高考,父親便動員她填報醫學院校,母親是護士且從小在醫院長大的劉曉琳欣然接受了。二話沒說,她填報了“蚌埠醫學院”的高考志愿,并如愿以償。
在大學里,臨床專業的劉曉琳認真學習知識和技能,并決心將來做一名心系病人的好醫生。
1982年,劉曉琳進入阜陽地區人民醫院,成為一名兒科醫生,性格溫柔的劉曉琳很快勝任了這一角色。她至今仍然記得,在上班的第一年,科里來了一名格林巴利綜合癥患者。救治的閑暇之余,劉曉琳常常守候在患兒身旁,幫助他吸痰,給他安慰,讓孩子很快恢復了健康。
出院后,充滿感激的患兒家長,拎著四瓶罐頭登門道謝。劉曉琳堅決婉拒了這份禮物。盡管這是一件小事,但給了劉曉琳莫大的人生啟迪:面對病人,哪怕只是多一次微笑、多一句安慰的話語,都會給他們巨大的溫暖和勇氣。
當然,醫患之間并不總是和諧。2006年,一名青年農民帶著孩子來到門診,訴說孩子不好好吃飯。經過初步的檢查了解后,劉曉琳認為,孩子沒有病,不好好吃飯是因為孩子喜好吃零食,建議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家長堅持要為孩子開藥。劉曉琳為孩子開了點“食母生”,僅讓家長花了幾毛錢。這位家長火了,“我跑幾十里路來到這里,幾毛錢就打發了我,什么狗屁專家。”
聞聽此言,劉曉琳一笑置之?!坝盟幰嗅槍π?,能開一種決不開兩種,能開普通的決不開高級的,千萬要注意藥物對孩子的副作用,應該想方設法為患者節省費用。”這是劉曉琳常說的一句話。
也因此,劉曉琳從不跟藥廠商打交道,所開的處方用藥價格平均值也相對低許多,兒科藥品收入僅為業務收入的不到三成。
責任――“作為兒科醫生,
我不能看到如花的生命逝去”
20多年來,劉曉琳面對的病人一直是孩子。“他們都是如花的生命,我不能有絲毫的人為失誤。”劉曉琳一直告誡自己。本世紀發生的兩件事,無不印證了這一點。
時光回溯到2003年夏季。劉曉琳在這段時間值班時發現一個現象:前來兒科看病的許多患兒頭比較大,經檢查都是營養不良引起,但這與一般的營養不良特征不同。
細心的劉曉琳感到蹊蹺,就問患兒家長孩子吃的是什么奶粉。家長們的回答是,奶粉價格大多是五六塊錢一袋,孩子一個月要吃七八袋。當時,商店里稍稍知名一點的品牌奶粉價格都在12元錢以上,孩子吃的奶粉量也是足夠的。這就存在一種可能,“大頭娃娃”食用的奶粉質量有問題。
劉曉琳動員家長去化驗奶粉的成分,不過這個化驗費要200多元錢,對并不富裕的農村家庭而言不是個小數目。為了盡快查明原因,劉曉琳自己拿錢讓患兒家屬把奶粉送去做質量鑒定。
鑒定結果讓劉曉琳大吃一驚?!暗鞍踪|含量只有2%,國家規定的是在12%以上,連米粉的營養價值都沒有。”
劉曉琳覺得劣質奶粉的情況很嚴重,就向當地媒體反映了這一情況,希望以此告知群眾,不要因為貪圖便宜上當受騙。隨后,國內眾多媒體迅速予以報道,引起了中央和各級領導的重視,開始了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整治劣質奶粉生產和銷售的活動,挽救了一批重癥患兒的生命。
2008年3月底,同樣是基于一個醫護人員的責任心以及由此而來的敏銳,讓劉曉琳成為手足口病(EV71病毒感染)疫情上報的第一人。
3月28日下午,醫院重癥監護室住進兩個孩子。病情一模一樣,呼吸困難、吐粉紅色痰。
“這到底是什么病,為什么有肺炎癥狀,但在另外一些癥狀上面,又與肺炎相矛盾?”這兩起重癥病例讓劉曉琳迷惑不解。
她來不及多想,馬上實施搶救,但兩個小生命仍相繼離開人世,“我們醫院兒科是重點科室,肺炎搶救成功率達98%以上,可一天倒下兩個,經驗和直覺告訴我,這很不對勁……”劉曉琳說。
搶救結束后,劉曉琳顧不上身心俱疲,馬上打電話向領導匯報,此時,已是3月29日凌晨,在醫師辦公室的劉曉琳無法入睡,6點,再次打電話給市疾控中心主任。盡管當時有人擔心會不會報錯,但是劉曉琳義無反顧。
劉曉琳的及時預警起了作用。在她的協助下,3月29日上午8點多,市疾控中心專家就到醫院采集了標本。當晚,阜陽市衛生局組織全市兒科專家會診,分析病因,并將情況上報安徽省衛生廳。4月23日,經衛生部、省、市專家診判,最終確定該病為手足口?。‥V71病毒感染)。
衛生部部長陳竺以及國家衛生部派駐阜陽的幾位專家高度贊揚劉曉琳的舉動:正是由于這位基層醫生的敏感,為幾級政府和疾病控制部門尋找疾病元兇、控制疫情、搶救患兒贏得了時間。
敬業――“站在第一線,
我就不能有絲毫懈怠”
若不是醫院的同志介紹,每一個見過劉曉琳的人,都無法把她與一個癌癥病人聯系起來。她十分瘦弱,但雙目炯炯有神,臉上始終掛著微笑。
1999年年初,劉曉琳被查出患上乳腺癌,“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生性好強的我,當時真的懵了,不知所措?!眲粤照f,“過了好幾天,我才冷靜下來,去做了手術,隨后進行了化療?!?/p>
3個月化療一結束,身體有所恢復的劉曉琳就主動回到崗位上?!耙姷剿Р」ぷ?,我們都被感動了,不知道如何勸說才好?!眱嚎聘敝魅蚊珖樥f,“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讓她少做重活?!?/p>
盡管如此,劉曉琳工作起來仍把自己當作沒病的人。當年9月的一天,患兒張志強因突然昏迷抽搐被緊急送到醫院。根據臨床表現,劉曉琳懷疑孩子是意外中毒,但家長不能提供毒物接觸史。萬般緊急之下,她當即安排給予人工呼吸機應用、抗驚厥對癥處理,但常規劑量的抗驚厥藥不能控制抽搐。如果給予超劑量抗驚厥應用則可能會抑制呼吸加速死亡。
病情容不得半點猶豫,劉曉琳果斷吩咐增加氯硝安定劑量,選用不常用的硫賁妥鈉抗驚厥藥治療。很快患兒抽搐減輕,接著給予洗胃。證明中毒診斷結果出來后,劉曉琳連午飯也沒顧上吃,又急忙護送患兒到血透室透析。直到下午血透后小志強轉危為安,她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吃飯。
劉曉琳的敬業,可謂是有目共睹。按照醫院規定,科主任可以不上夜班,但身為兒科主任的劉曉琳依舊堅持做兒科醫生的習慣,和其他醫生一樣輪流值夜班。這次EV71疫情,就是她上夜班時發現的。
疫情發生初期,阜陽市確定第二人民醫院作為定點醫院。業務過硬的劉曉琳,作為專家被派去指導治療工作。每天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患者的確診和治療方案的制定需要她拍板,再加上危重患者的搶救往往還需要她親自上陣。一同前往的阜陽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趙永告訴記者,最忙的一個上午,劉曉琳就接診了10多名患者,每個患者的檢查、診斷需要半個小時,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
隨著疫情的發展,阜陽市人民醫院也開始接診EV71病毒感染患者。劉曉琳便不時地兩邊跑,常常是看了二院的病人再重返市醫院查房。不久,市人民醫院重癥監護病房任務加劇,她就要求調到重癥病房工作,但指揮中心怕她身體吃不消沒有同意。劉曉琳便打報告請假休息幾天。誰知,市衛生局領導剛同意,她便立即來到重癥監護病房開始了晝夜不停的工作。
“從疫情發生開始,她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6個小時左右,加上她10年前就身患乳腺癌,并做過多次化療,真擔心把她累倒了。”醫院的領導、同事都為劉曉琳捏了一把汗。
同事趙永評價劉曉琳:“她是上班時無比精神,下班后疲憊得讓人心疼。”劉曉琳則告訴記者:“盡管我也希望能夠多休息,但是只要上了一線,我就不能有絲毫懈怠,因為我面對的是病人?!?/p>
談到家庭時,劉曉琳內疚地說:“我雖然盡到了醫生的責任,但我不是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p>
對于這個評價,劉曉琳的老搭檔、曾經的兒科護士長仇桂華并不認同。她告訴記者:“劉曉琳會燒一手好菜,一旦有時間,她就會下廚為孩子做一桌豐盛的飯菜;一旦有時間,就會提前為父母、公婆買好過節禮物。只是,這樣的機會太少?!弊鳛橐幻麅嚎茖<?,在這次抗擊疫情當中,劉曉琳一直忙個不停。此時,她的家里也發生了一起“醫療事件”。
劉曉琳的父親患有視網膜脫落,去年11月份,她陪父親到北京做了手術。根據專家的建議,今年4月份要去北京進行第二次手術??墒蔷驮谶@個時候,疫病在阜陽發生。父親希望自己做手術時女兒能陪在身邊,因為女兒是醫生,有她在心里踏實。然而,疫情如火,容不得劉曉琳離開。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劉曉琳決定讓父親去合肥做手術,讓在合肥工作的妹妹去照顧老人。
疫病防治的關鍵時刻,劉曉琳整天吃住在醫院,滿腦子裝的都是患兒,很少有時間顧及家人??墒?,家人卻時刻都在掛念著她。
一次,剛忙完一個搶救的劉曉琳,聽到手機響了,原來是在南京上學的兒子提醒她一定要注意身體。
一說起兒子,劉曉琳總感到心中的歉意多少年都揮之不去。據她介紹,兒子小時候比較聽話,學習也很自覺。到中學后,由于自己工作忙,丈夫又在外地工作,對兒子的學習、生活問得很少,正趕上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成績急速下滑。她告誡自己,一定要把對兒子的虧欠補回來。
2004年高考的關鍵時期,劉曉琳本想陪陪孩子??删驮谶@時候,阜陽發生了“劣質奶粉事件”。作為兒科主任,她連軸轉了兩個月。救治工作圓滿完成了,可孩子高考成績很不理想。復讀兩年后,方才走進大學校門。
劉曉琳同樣感到對丈夫虧欠不少。據同事介紹,2005年,劉曉琳的丈夫孫剛出差遭遇交通事故而受傷,躺在床上幾個月。但是,劉曉琳始終沒有請假,只是利用下班時間照顧,沒有影響一天工作。
這個世界病了
知道董佩武自殺,是在老同學的群里,原因大概是失戀。他是我的大學學長兼前男友。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把他當成偶像。有老同學去探望了他,拍照片貼上微博。好好一個偶像,綁得跟木乃伊似的,躺在病床上。據現場報道,還不斷發出“哼哼”聲。我在下面唏噓轉發,想不到心理咨詢也邁入了高危職業。
當初選擇這個冷門行業,總覺是件特優雅高尚的事,電影里的無數經典場景,飛過眼前――滿室書香,真皮沙發,帥氣憂郁的男主角橫在眼前,講述內心隱秘。然而,從業5年,我終于懂得什么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個行業的本質就是淡定再淡定地聽各種各樣的人向你吐槽。
“你知道嗎?我們老總真不是人……”
“他為什么要離開我呢?我為他付出那么多……”
“房子就是我心病……”
“我媽她心理變態了,一個月給我介紹了12個男的……”
很耳熟吧?80%的問題都無限接近備受居委會阿姨追捧的“老娘舅”。但你必須接受這個現實。你不是資深專家,也不是名校教授,更沒在電視某娛樂欄目里點評過。你坐在心理門診二樓走廊盡頭6平方米小屋里,又能指望對面愁容滿面的患者能向你傾訴什么?
就像董佩武當年和我說的,千萬別誤以為自己可以解決誰的問題,別人來找你,是因為你是受到法律制約的、不會泄密的傾聽者。
聽懂了吧?我們這個職業的存在,是因為這個世界病了,找個可以說心里話的人,還需要法律保護。
周末,我去看董佩武。他看起來好多了??梢暂^長時間地說話和喝一點粥。我隨口說:“什么事啊,整得這么慘烈?”
“別和我裝淡然不在乎了,想關心就明說?!?/p>
看,這就是我不和他談戀愛的原因。任何心理策略,對他都是無用功。和他還玩什么“舉重若輕”呢,我俯身抱了抱他說:“你還是好好活著吧??茨慊畹猛床挥?,我才感覺自己夠幸福。”
他用唯一還算完好的左手,拍了拍我的臉頰說:“唉,還是你好,讓我覺得踏實。”
內心最直接的評判
最近這段時間,我開始搬離6平方了。因為許多公司為了緩解內部壓力,與門診簽訂了陽光咨詢的合作項目,我每周一、三到A公司,二、四到B公司輪流蹲點。
至于為什么要叫陽光咨詢而不是心理咨詢,那完全是主任拍腦瓜的主意。他個人認為這個社會對心理咨詢認識不足,參與者會有“精神病患者”之顧忌,所以要在名稱上做淡化處理。對此我不予置評,其實他應該到網上搜搜,掛陽光名頭的有一半都是Gay論壇。
“你看我長得丑嗎?”這是我在B公司蹲點兩天后,第一個進門來咨詢的高級主管。35歲,身材尚可,面目可憎,但他有個極雅致的名字――趙博儒。
我微笑地注視著他的眼睛說:“不要過于依賴別人的評價和判斷,這樣很容易迷失自我?!?/p>
趙博儒說:“我一朋友和我說,一般心理醫生不直接回答你的問題,其實就是對你的問題表示肯定?!?/p>
“我不是說了嗎?不要依賴別人的評價和判斷。我們今天不討論你的朋友,只討論你?!?/p>
其實,他的朋友沒說錯。不要指望心理醫生會給你答案。我們只會引導你來解答。這也正是我們和居委會阿姨的根本區別。她們會熱心告訴你,這樣不好,那樣不對。而我們會冷靜旁觀,幫你看清你自己。
當然,也會有不冷靜的時候。比如,就在那天,我剛出B公司的大門,趙博儒就追出來說:“唐小姐,賞臉吃個飯吧。”
“有名目嗎?”
“根據我內心的判斷,你在暗示,你喜歡我。”
我的內心對他立時做出了最直接的評判。
我擦!
死磕到底的精神
趙博儒作為一個動輒經手幾百萬的高級職業經理人,擁有極強烈的主觀意識。環境要求他必須自信,甚至自大。然而與之相對的,卻是他那張讓人看了就想海扁的臉,整日折磨得他痛不欲生。按說,他事業的成功,足以讓人無視他以什么樣的面目示人??扇擞袝r就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就好比邁克爾?杰克遜一生都在與他的鼻子糾結,無論他獲得多少榮譽、金錢、寵愛、追捧,都不能挽救他因鼻子而引發的自卑感。
“我每天刮胡子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想用刀片把自己的臉割下來?!?/p>
這段如《電鋸驚魂》般的精彩對白,是在趙博儒和我第三次談話時說的。有點不可思議的扭曲是吧?這都是榮耀和金錢賜予他的。如果他是位農民工兄弟,一切問題就都不存在了。而現在,他的樣貌和地位不能搭成相應的對等,因此他站在掌聲和鮮花叢里,就想狠抽自己的嘴巴。我開始引導他向名人尋找解脫,我說:“愛因斯坦這個曾被定為弱智的偉人,讓世人不能遺忘的是什么?”
“吐舌頭的照片唄,太萌了?!?/p>
“喬布斯呢?”
“那是帥哥?!?/p>
“你。”
“我?”
“如果有一天你死了,我記住你的原因,一定不是因為你的臉。”
是的,我記住他,是因為他和我死磕到底的精神。可趙博儒卻望著我,熱淚盈眶了。
有價無市的老姑婆
趙博儒十分肯定,是我挽救了他無可就藥的自尊心,啟迪了他的心智,讓他重新審視自己。下班時分,趙博儒開始給我打電話。他說:“唐小姐,我是誠心實意地想請你吃飯?!?/p>
我拿著電話,想了想,答應了。
一頓飯嘛,不用想太多。
那天,趙博儒帶我去了私房菜館。自封京城來的皇家師傅,每道菜就一個字――貴。趙博儒顯然是熟客,沒預約也擠了個桌。我說:“不用這么大手筆吧。”
“用的。不隆重點,怕你覺得我隨便?!?/p>
“隨便點不好嗎?”
“感情上的事,還是認真一點比較好。”
那一刻,我忽然看到趙博儒的閃光點了。
他那么在乎自己的樣貌,內心里卻有一種死不要臉的精神。我無言以對。世界上有一種特別強悍的人,無論你說什么,他都理解成自己認為的樣子。即便你直截了當地說一句“我恨你”,他也會自動換轉出另一層含義――那是愛的反面,等同于聽見了“我愛你”。
后來發生什么了,就記不太清楚了。我喝了許多酒,人變得輕飄飄的。我好像和他說了,決不能愛他的理由――心理咨詢師是不能和自己的病人戀愛的。這是行規。要戀,也要等個三五年。我好像還和他說了自己郁悶的心結――一直以為看到別人活得艱難會增加自身的優越感??墒聦嵣?,你聽得久了,就會對人生都充滿了絕望。因為你見到的每一個人,不論光鮮,還是卑微,他們都有不為人知的,或已被人知的殘喘時光,因此你對未來的頹敗感,會油然而生。
我說:“趙博儒,你喜歡我什么呢?”但我卻不記得他回答了什么。我只記得,董佩武發來一條短信,“嗨,生日快樂。”
唉,這一天我28歲。我不想提,可董佩武生怕我忘了。據說這個年齡是單身女人的極限,再往后,就是有價無市的老姑婆了,或者,一路貶值。
你是來刺激我的吧
清晨醒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躺在陽光大房的雙人床上。被子很軟,有股松節薰香的味道。床頭柜上,擺著趙博儒的照片,“丑惡”地笑著。是他的家吧?沒有我想象的那么艷俗。浴室里有嘩嘩的水聲和口哨聲傳出來。聽那輕快的節奏和調子,也猜得到他昨天晚上過得很愉快。
我翻身爬起來,把散落在地上的衣服一件一件穿起來,然后拉開了浴室的門。趙傅儒一身泡泡地說:“嗨,你醒了?”
我拿著手機,“咔”地拍了他的濕身照?!霸趺磦€意思,留念嗎?”
“關于我們的事,你最好閉緊嘴巴。否則……”
否則要怎么樣呢?我自己也不知道,發他?想想也夠幼稚。趙傅儒看著我沒詞的表情,站在巨大的花灑下,嘿嘿地笑了。
那天我沒上班,直接去找醫院里的董佩武。他看起來精神多了,有了難得一見的朝氣。我告訴他,我遇到了一個人。他基本算是我的病人,長得奇丑無比,有自戀自大自卑的復雜人格。我和他認識不到兩個月,不但他向我大吐苦水,還和我發生了。問,我是不是不正常?
董佩武瞥了我一眼說:“那個以后惡心嗎?”
“不惡心?!?/p>
“難受嗎?”
“不難受。”
“想哭嗎?”
“不想。”
“你是來刺激我的吧?!?/p>
可以婚了
我沒想刺激誰。只是命運突然在我28歲這一天峰回路轉,給了我一個還算靠譜的機會。我有點措手不及。如果趙傅儒是我的病人,我可以比較精準地分析他的心理路程。可是如果他成為我的情人,我就有點揣摸不準他的愛情走向了。
一個混跡于商界N久的男人,通常是不足以取信的,說話花言巧語的技巧高人一籌。但趙博儒在我面前,無論是表情,還是行為語言,都透出一種難能可貴的真誠。這就是做心理咨詢師的優勢與弊端。通常,我會是對的,但是遇到高手,我會輸得更慘。而我和趙博儒在一起,開始不由自主地選擇輕信他那張欠扁的臉。我會試著和他說一些工作麻煩,以及心里的隱秘。我像自己的病人一樣,開始向他吐槽。
“今天那個病人真是有病……”
“我們主任的頭,一定被門擠過……”
趙博儒微笑地聽著,十分受用。我和他建立起一種奇妙而牢固的關系。我在向他吐槽的過程中找到了安撫,而他在我的吐槽中找到了心理平衡。
董佩武出院的時候,我帶著趙傅儒去接他。他看了我們一眼,惡狠狠地說:“看來你們兩個可以婚了?!?/p>
我一生中最失敗的案例
趙博儒在結婚之前,請了個大假。不只和B公司,也和我。他說:“親愛的,我想在結婚之前,給你準備份大禮?!?/p>
趙博儒確實在婚前大禮上下足了功夫,歷時兩個月,花費N萬元。只是,我再見他時,嚇了一跳。他還是趙博儒,卻小有不同。人變得順眼多了。不再那么面目可憎。我說:“整容了?”
“是啊。想來想去,我決定還是把臉拿去動動刀吧。我想在婚禮上,和你般配點?!?/p>
我的手有點抖地摸著他緊繃發亮的皮膚,不知該說什么。這醫生真是好手藝,一切如舊,卻又別開生面。既保留了原貌,又做了品種改良。
只是我心里有一點點悲涼。也許,他是我一生中最失敗的案例,我奉獻了我自己,也沒改變他割掉自己臉的欲望。
那天晚上,我給他發了短信。我說:“咱們還是分吧?!?/p>
是的,他那張改造后的臉,讓我無法再閱讀他這個人,我們也因此沒有了相處的基礎。我不確定自己可以忍受那張面具多久,結婚有80%的幾率等同于折騰與折磨。
半夜三更的,我打車去找董佩武。他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孤零零地看電視購物。我說了大概經過。他瞥了我一眼說:“看了那張臉以后惡心嗎?”
“惡心。”
“難受嗎?”
“難受。”
他得了一種“怪病”
1975年3月,盧波出生于河北石家莊一位普通工人家庭。媽媽發現他畫畫不錯,便送他去少年宮學習畫畫。
他開始磨煉畫技,沒日沒夜地畫,忘記了時間。
1979年5月,盧波突然得了一種“怪病”:頭痛、肌肉抽搐,哭笑無常,舉止凄慘恐怖。父母帶他去醫院,醫生只是開了一點鎮靜安神的藥。每隔十天半個月,盧波的病就會發作,發作的時間從幾十秒到幾分鐘。父母帶他看了中醫西醫,做過腦電圖、核磁共振等,有的醫生猜測是癲癇,更多的醫生說不清楚。
盧波開始吃治療癲癇的西藥卡馬西平。在多年的病痛折磨中,盧波迷上了傳統連環畫,“三國”、“西游記”、“水滸”、“聊齋”、“紅樓夢”等,這些成了他臨摹的對象,他痛并快樂著
高考前夕,一向體弱的盧波由于緊張和疲憊開始整晚失眠,頭疼欲裂,病痛折磨著他,他控制不住地尖叫,嚇壞了父母北京市宣武醫院的診斷書,像是一紙“死亡判決”:“腦額葉癲癇”,這幾乎是難以治愈的絕癥。額外“贈品”是重度抑郁癥,治愈兩種病癥的藥物是相互排斥的,一種情況稍好,另一種便愈加惡化。從此,朝朝的痛楚,掠奪著他的生命;夜夜的嘆息,瓦解了他的健康。從此,他的歲月,掛滿了藥瓶和憂郁。藥物使他的身體開始不正常地浮腫,抑郁癥又將他拖進無邊的黑暗中。于是他把自己關在小屋里,睡不著的時候就畫畫,幻象成了他的作畫題材。
盡管會不時發病,盧波依然堅持著通過了專業考試,但是文化課考試的時候,因為發病,影響了考場發揮,沒有達到本科分數線。最后,他考取了石家莊學院,成了美術教育專業的大專生。
不用電腦而是用心血畫畫
大學里的盧波是孤寂的,不僅僅是因為疾病,更是因為他的堅守。老師和同學大都追捧寫意,鄙視傳統寫實,老師多次要求他“不要畫得太拘謹”,但他不喜歡那種變形畫法,只好私下里偷偷地練著寫實線描。一些專業美術出版社和雜志社,只對他的卡通漫畫作品感興趣,勸他不要再畫沒前途也沒“錢”途的傳統連環畫。編輯們的態度,讓盧波痛苦和糾結:是不是從此放棄傳統連環畫,只畫漫畫呢?但他實在難以割舍對傳統連環畫的愛戀。
大學畢業了,盧波成了中學里的美術老師,他的講課頗受歡迎。一天,他正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忽然像被施了魔法般全身僵硬,他情知不妙,用手緊緊抵著講臺,閉上眼睛,忍受著劇烈痛楚,學生們不知發生了什么,驚駭地看著他,幾十秒后他恢復了過來。學生們想把他送去醫院,但他硬撐著繼續上課,他不想因此丟了工作,他服用的藥物很貴,靠業余畫畫根本入不敷出。
在九成以上的漫畫作家普遍使用電腦作畫的今天,盧波“固執”地堅持用狼毫、花枝俏、衣紋筆這些傳統畫具,“我不是在用筆畫,是用我的心?!睘榱死L制大型連環畫《西游記》,他買來了珍藏版本細細研讀,創作單幅人物畫《王熙鳳》時,他把《紅樓夢》反復看了十幾遍。“有了想法再動筆”是盧波作畫的原則,他每幅畫作都是“慢工出細活”,一幅單幅的《菩提薩》日夜趕工也需半月時間。即使是畫卡通漫畫他也從不用卡通畫器具――沾水筆、網點紙、針筆等工具,而是運用毛筆的不同筆法來表現漫畫人物復雜的氣質神韻、景致繁復精美的質感,達到了賞心悅目的不俗效果。
“每完成一幅畫,就像把他的身體抽掉一半,病情又加重了。”父親日夜為他擔憂,可是,只有畫畫才能給盧波帶來快樂。正是因為把每一幅畫都當藝術品對待,產量少自然也影響了收入,雖然在業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盧波至今還只能過“基本溫飽”的生活。
“天才病”的正反兩面
2000年河北美術出版社邀請盧波為舊版珍藏連環畫《西游記》創作了17幅封面、復制19幅原版封面,線條流暢勁美,盡顯胡若佛飄逸灑脫的神髓,很受連友喜愛,許多讀者就是沖著這些封面又買了這套書。盧波完成《西游記》的封面創作和復制之后,出版社打算在原36冊的基礎之上再增編4冊,請他繪制,但是為了趕在電視劇播映前出版,要求他必須在短短一個月內完成這4冊,盧波狠不下心來“快產”。又要工作又要畫畫,孱弱的身體再也承受不了了,未及勾線便病倒了。出版社匆匆推出36冊后,續畫之事也就不再提及。
病癥并未因為盧波的勤奮而遠離,反而是發作得越來越頻繁。躲在黑暗中的病魔,時刻磨礪著恐怖的牙齒,在他滿懷激情描畫的時候,像野獸一樣侵襲而來,用噩夢與痛楚,撕裂了他橫溢的才華。工作與畫畫不可兼顧,他忍痛割舍了教職。
2008年5月,北京奧運會前夕,盧波的病情再次反復發作,痛苦不堪。他常常雙手抱頭,在他的額頭處,好像升起另一張嘶喊中的臉。他繪下了病情發作時的恐怖手繪圖
他還在圖邊配上了一段話?!叭绻幸惶煳襾淼饺松谋M頭,命運讓我用兩個字概括自己的生命歷程,也許除了一個畫字,剩余的就是病。每晚都要經過痛苦,幾乎不知道自己是否活著”
盧波被送去北京宣武醫院,腦科主任林華博士讓盧波描述他的病情時,盧波拿出了那張十分“恐怖”的手繪圖,醫生說:太貼切了。
林華博士確診他患的是“腦額葉癲癇”,這是一種被世界醫學界稱為“天才病”的特殊病癥。得知盧波是畫家,林華博士說梵高得的就是這種病,還有一些世界著名的作家、科學家,如海明威、馬克?吐溫、哥白尼等都患有這種“天才病”,他們又被稱為“電流天才”。他們一生既受益于這種病,又受到這種病癥的瘋狂折磨。這種病會給患者帶來終生的痛苦,也會給患者帶來超常的才華和驚人的想象力。如果做手術,也可根治,但會變得遲鈍甚至呆傻,天才般的創造能力也會全部失去。
聽了醫生的話,盧波既痛恨疾病帶給他生不如死的體驗,又覺得他是此病的受益者。他想了很多,最后還是謝絕了手術。如果不能畫畫,還有可能變成呆傻兒,留下這副空皮囊又有何用?
與連環畫相約終身
盧波畫風多變,傳統工筆畫,被猜測成胡須飄揚的老者,細膩的漫畫,被猜測成妙齡少女,搖滾插畫,被猜測成憤青先鋒,文人人物畫,又被猜測成了身居山林的隱士
令盧波沒有想到的是,在網上他遇到了許多知音和同道。他的作品一上網,連環畫愛好者們的好評就紛至沓來,許多苛刻的連友發貼給予了熱情的贊揚讀到這些連友的滾燙話語,盧波頗感溫暖。他根據自己所喜愛的名家畫風,創作《清代短篇小說四則》,有神似王叔暉風格的《噴水》,頗近胡若佛先生風格的《綠衣女》,追摹劉繼卣先生風格的《賣兒田》以及錢笑呆風格的《槐蔭樹》等,還有未完成的西游記故事《唐僧出世》《大戰二郎神》
不同于大多數插圖畫家僅憑文字編輯的簡短提示進行演繹,盧波在創作插圖之前,一定要先將整篇小說通讀之后,通過自己的理解、對人物的感覺和對情節的印象進行構思。因此他的畫作,每一幅都浸透了心靈的感悟,讓一人一物、一花一葉不僅與文字作品水融,也獨立于文字之外,擁有獨特的靈魂。
盧波特別擅長工筆技法。他繪制的仕女圖、菩提像等屢屢斬獲國內外的各種美術獎項,得到國際畫界的高度評價。
2010年,盧波的單幅畫《王熙鳳》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新解紅樓夢’”選中制作成片頭,《林黛玉》、《薛寶釵》被“百家講壇”選中作為紀念品贈予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原作曾在中日第二屆漫畫大賽中獲獎并參展軍事博物館中日畫展。
真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是新鮮事!大衛和微微練起了“冥想”。要說這倆人單獨做什么都不奇怪。但是,要說他們一起喜歡上了同樣的事情,以前打死也沒人信。
您或許不知道,我這兩位同事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就說工作吧,大衛喜歡短平快的任務,總是想急匆匆地完成了事,明顯缺乏耐心。微微卻是過分踏實,喜歡干大項目、打持久戰。而且愛糾纏細節,動不動就鉆牛角尖。
看來還是兩周前的那個講座有魔力,居然能讓這兩位都開始“冥想”。
神奇的“冥想”
其實那個講座我也去了。記得那天,我們每人先從餐廳買了一個墨西哥卷餅,就直奔設在公司地下層的健身中心。公司舉辦的這種講座一般都是利用午餐時間,大家邊吃邊聽。
健身中心是前年我們公司為了促進職工的健身活動修建的。里面安裝了許多跑步機、動感車、推胸和拉背的機器等,還有健身教練現場指導。從去年開始,還定期請外面的健康專家來做專題講座。
那個叫克勞迪婭的專家來自“加州健康與長壽研究所”,對瑜伽、太極、氣功和冥想等非常規的“補充與替代醫學”很有研究。那天她重點講了“冥想”,在現場還做了演示。冥想是一種靜態的思維鍛煉方法,是瑜伽和氣功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要求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物體、動作或想法上,排除所有思想雜念,使大腦漸漸進入深度的寧靜。
這種靜態鍛煉的方法起源于古印度,最近幾十年被心理學界吸收為臨床心理的一種治療措施,用以緩解精神壓力,去除焦慮、提高大腦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克勞迪婭說,美國現在有兩千萬人在不同程度上練習多種形式的冥想,幾乎占了美國成年人的10%。講授冥想的專家不僅活躍于學校和醫院,還被請進了政府、企業、甚至監獄(給犯人們講課)。冥想是美國西點軍校的一門課程,是洛杉磯湖人隊教練杰克遜特別喜歡的運動。哈佛大學還出過關于冥想的???/p>
聽她這么一講,許多人為之所動。“既然有那么多人在練,我們何不試一試?!贝笮l和微微立即付諸行動。
我卻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著什么急,先查查文獻,看看有沒有這方面的研究。”我不是故意要顯得與眾不同,而是向來不愛跟風,習慣于三思而行。所以,搶購碘化鉀之類的活動我絕不會去湊熱鬧。正如我太太經常指出的,我這人書生氣太濃,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找科學依據。
冥想的好處,原來早有研究
上網一看,有關冥想的條目鋪天蓋地。咱可不能去那些招攬生意的商家網站,也不能偏信那些冥想傳授者與愛好者的一面之辭。他們肯定會和克勞迪婭一樣大唱贊歌。一定要去查詢主流媒體和知名大學與獨立研究機構的分析與評價。
主流學術界對冥想還真有一些研究。比如2009年,有一個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凱瑟琳?麥可立恩教授牽頭的課題。研究人員把60名志愿者分為兩組。一組30人被請到一個山上的度假村參加了三個月的冥想訓練。另外一組在山下被安排了其他活動。兩組成員在此活動前后都在電腦上接受了注意力測試。
結果發現,山上那些經過冥想訓練的人,成績比三個月前有了顯著提高,而且明顯好過山下的那些人。山下那一組人的成績與三個月前并沒有任何區別。從研究設計來說,這是個典型的隨機對照試驗,其結果很有說服力。
另外,北卡萊羅納大學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學生每天練習20分鐘的冥想對考試成績有明顯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那些學生通過冥想練習提高了學習的注意力。
冥想不是“萬靈藥”
顯然,這些研究的著重點是冥想對注意力的影響。注意力是工作和學習效率的關鍵。不能集中注意力,就不可能發揮一個人的全部聰明才智。美國很多企業都把冥想列為健康促進項目,希望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至于冥想的其他作用,還沒看到有力的證據。也許以后會有更多的研究能證明冥想在其他方面的效果。但是,至少就目前的科學認知來說,它似乎不是有些人認為的“精神萬能藥”。
再說大衛和微微吧。兩人一開始都是按照克勞迪婭示范的方法練。但是,他們很快發現盤腿打坐的瑜伽姿勢不可取,因為倆人都有實際困難。大衛腰椎有問題,下蹲和起立都困難。微微就更不行了,她腰圍和臀圍太肥大,根本不可能盤腿。
不過,冥想不一定非要采取瑜伽姿勢,坐在辦公桌前也可以。要領是盯著一盞蠟燭或者別的物體聚精會神,把一切注意力都放在這個物體上。
微微先是盯著桌子上自己10年前的照片??粗约耗菚r苗條的身軀,她不由怨恨自己現在胖成這樣。情緒一旦變得沮喪,思維也就亂了。大衛調侃說微微太關注自己。所以,他看的不是自己的照片,而是他現任太太20年前的照片。太太那時候風華正茂,不過屬于另外一個家庭……大衛不由得沉浸于往事之中,這樣注意力也沒法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