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一個圓柱與一個圓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填空題。(2×20=40分)
1. 1.2升=( )立方厘米; 6.25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5cm,高是10cm,它的底面積是( )cm2,側面積是( )cm2,體積是( )cm3。
3.圓柱的體積=( ),用字母表示是v=( )。
4.圓錐體的體積等于和它同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 ),它的字母公式是v=( )。
5.一個圓柱體,把它削成一個與圓柱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圓錐體的體積是削去部分的( )。
6.一個圓柱體,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與這個圓柱體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是( )。
7.圓柱的側面展開可得到一個( ),它的長等于圓柱的( ),寬等于圓柱的( )。
8.一個圓錐的體積是24立方厘米,底面積是8平方厘米,它的高是( )。
9.一個圓柱的側面積是12.56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體積是( )。
10.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同底等高,它們的體積之和是48立方分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11.一個圓錐的底面直徑和高都是6cm,它的體積是( )cm3。
12.把一個圓錐體浸沒在底面積是30平方厘米的盛有水的圓柱形容器里,水面升高了4厘米,這個圓錐體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
二、判斷題。(1×10=10分)
1.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 )
2. “做圓柱形通風管需要多少鐵皮”是求這個圓柱的側面積。( )
3.一個圓柱體的體積比和它同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大。( )
4.一個圓錐體的高不變,底面半徑擴大到原來的2倍,這個圓錐的體積也擴大到原來的2倍。( )
5.一個正方體和一個圓錐體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則正方體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3倍。
( )
6.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圓錐體的體積公式都可以用v=sh。( )
7.圓柱的體積一般比它的表面積大。( )
8.底面積相等的兩個圓錐,體積也相等。
( )
9.把圓錐的側面展開,得到的是一個長方形。( )
10.一個圓柱形的玻璃杯盛水1立方分米,我們就說玻璃杯的容積是1升。( )
三、選擇題。(1×10=10分)
1.一根圓木鋸成三段,一共增加( )個面。
A. 3 B. 4 C. 6
2.把一段圓柱形鋼塊切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切削掉的部分重12千克,這段圓柱形鋼塊重( )千克。
A. 24 B. 16 C. 18
3.一個圓柱體體積比一個與它同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大( )。
A. ■ B. 2倍 C. 3倍
4.一個底面直徑是2厘米,高9厘米的圓錐體木塊,分成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兩個木塊后,表面積比原來增加( )平方厘米。
A. 9 B. 18 C. 20
5.把一個棱長是4分米的立方體鋼坯切削成一個最大的圓柱,這個圓柱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A. 50.24 B. 64 C. 12.56
6.一個圓錐的體積是12.56立方厘米,比同底等高的圓柱體積少( )立方厘米。
A. 6.28 B. 12.56 C. 25.12
7.“做一只圓柱形的柴油桶,至少用多少鐵皮?”是求油桶的( )。
A.表面積 B.側面積 C.體積
8.用一個高6厘米的圓錐形容器盛滿水,倒入和它同底等高的圓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 )厘米。
A. 18 B. 16 C. 2
9.如右圖,這個杯子( )裝下3000ml牛奶。
A.能
B.不能
C.無法判斷
10.下面( )圖形是圓柱的展開圖。(單位:cm)
四、求體積。(單位:分米) (8分)
五、解決問題。(8×4=32分)
1.挖一個圓柱形蓄水池,底面半徑是5米,深4米,這個蓄水池可蓄水多少立方米?
2.一個無蓋的圓柱形鐵皮桶,高是30厘米,底面半徑是7厘米,做這個水桶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1教學內容
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練習。
1.1教學目標
(1)通過對圓柱和圓錐知識的復習,進一步熟練解答基本的數學問題。
(2)通過猜想、估算、驗證等數學活動,運用圓柱圓錐之間的內在聯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3)通過整理、交流、合作、探究,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和創新精神。
(4)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1.2教學重難點
靈活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體和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問題。
2回顧梳理形成網絡
師:這單元學習了哪些內容?4人一組進行回顧梳理知識。
教師反饋并把學生整理的知識用展示儀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收集、整理、交流知識,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把課堂還給學生,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創新的意識,以及提高學生自行設計的能力與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師生交流并完成教師提前設計的表格,見表1。
師:請同學認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你知道有關圓柱和圓錐有哪些計算公式呢?
生邊說師邊完成板書,如圖1所示。
設計意圖:復習并非只是重復昨天的知識。本環節在引導學生通過回憶已學過的知識之后,再通過交流、對比、補充,異中求同,使學生的知識真正實現內化,從而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3內化理解拓展應用
師:剛才我們對圓柱和圓錐的知識進行了整理和復習,那么大家掌握得怎么樣?現在小博士出題考考大家,有沒有信心接受挑戰?現在我們來闖第一關。
3.1基本練習
3.1.1復習知識
出示表1,說明要求,讓學生計算并填在表格里。學生口述結果,教師板書填寫。
3.1.2應用題(只列式不計算)
(1)一個圓柱的側面積是12.56 cm2,底面積半徑是2 cm,那么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m3?
(2)把一個底面周長為80 m的圓柱體切拼成長方體后,表面積比圓柱體增加112 m2。這個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
(3)一根圓柱形木材長20 dm,把它截成4段相等的圓柱,表面積增加了18.84 dm2。截后每段圓柱體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綜合應用本單元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2判斷題
(1)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是圓柱的高,并且有無數條。()
(2)如果一個正方體和一個圓柱體底面周長相等,高也相等,則它們的體積也相等。()
(3)圓柱的底面半徑擴大2倍,高縮小2倍,它的體積不變。()
(4)一個圓柱體直徑擴大3倍,體積也擴大3倍。()
(5)圓柱體的體積和它的容積一樣大。()
(6)圓柱的高是3 cm,與它等底、等體積的圓錐體高是9 cm。()
(7)圓錐體比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小。()
(8)一個圓柱體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大。()
(9)圓柱的高是6 cm,和它體積相等,底面半徑相等的圓錐的高是18 cm。()
(10)圓錐體的體積總是比圓柱體的體積小。()
3.3選擇題
(1)一個圓柱形水桶的容積()體積。
A.相等B.大于
C.小于D.無法確定
(2)一個圓錐體的底面半徑是2 cm,高是3 cm,則體積是()dm3。
A.37.68B.0.03768
C.12.56D.0.01256
(3)一個圓柱體,底面周長是37.68 cm,高是2 cm,它的體積是()。
A.74.36 cm3B.226.08 cm3
C.76.36 cm3
(4)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6 dm,表面積為()dm2。
A.36B.216
C.72D.108
(5)一個圓錐體與一個圓柱體,底面積和體積相等,圓錐體的高是9 dm,圓柱體的高是()。
A.3 dmB.27 dm
C.9 dmD.34 dm
(6)兩個底面半徑相等的圓錐體和圓柱體,它們的體積比是1∶4,已知圓柱的高是8 cm,那么圓錐的高是()。
A.2 cmB.6 cm
C.18 cmD.5 cm
(7)一個無蓋的圓柱形水桶可以裝水多少L?就是求它的()。
A.表面積B.體積
C.容積D.既可以說體積也可以說容積
(8)把一個圓柱形木棒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削去部分的體積是原圓柱形木棒體積的()。
A.1/3B.1/2
C.2/3D.3/4
(9)兩個圓錐體的高相等,甲圓錐體的底面半徑是乙圓錐體底面半徑的2倍。那么甲圓錐體的體積是乙圓錐體體積的()。
A.2倍 B.4倍
C.6倍D.8倍
(10)一個圓柱的高不變,底面半徑擴大2倍,它的體積擴大()倍。
A.2B.3
C.4D.8
師: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學了圓柱和圓錐的有關知識,我們可以解決生活中許多問題,請看最后一關。
4實踐與拓展
(1)某工廠買來一塊長3 m,寬2 m的鐵皮準備做一個煙囪,(接頭處忽略不計),①請你設計一下煙囪的形狀,你能設計幾種款式?②需要的鐵皮相等嗎?③它們一次排煙的體積各是多少?④如果你是廠長,你會選擇哪種款式的煙囪?為什么?
(2)用這塊鐵皮做成水桶,你會選擇哪種款式?為什么?給這個水桶配個底,你會怎么選擇?為什么?
(3)一個養魚專業戶用這個圓柱形水桶存了一些魚,你能算出這些魚的體積嗎?如果是放入布做的玩具魚你還能用剛才的方法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到生活中有數學,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新理念。
5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這節課你認為該給自己的學習表現打多少分?
(3)這節課你對哪位同學的表現感到滿意?為什么?
設計意圖:總結是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回顧和梳理,不僅要讓學生回故本節課所學的主要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還要給學生提出質疑和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及時自我反思的意識。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評價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培養學生評價他人發言內容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6課后反思
開學第一天回家,讀六年級的女兒就帶回一項預習作業:制作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
作為家長的我,收到的短信是這樣的:用卡紙分別做一個圓柱和圓錐,要求它們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不能和數學書后面大小一樣)。大小和方法要孩子通過預習后自己發現,家長只能在制作中打下手。老師的意圖是:只有讓孩子親身體驗制作過程,才能深入理解兩個立體圖形的特征。
于是乎,晚上7點,全家總動員。
女兒首當其沖,拿出一張完整卡片,卷起,把兩條短邊粘貼在一起,成了一個筒狀。接著打算做底時,停了下來,盯著底面周長發愣。我觀察著:雖然是知道長邊就是底面周長,可剛才沒有經過深思,雖然是粘好了,可現在卻無法確定圓周長到底是多少了?想直接就圓筒上量直徑,可紙有韌性,一動,圓就可能大了,也可能小了,無法得出正確值。第一次嘗試失敗。
有些經驗了,只見她干脆先畫好三個等面積的圓(兩個用于圓柱,一個用于圓錐)。在思考中,完成了3個半徑為4厘米的圓。這樣一來,圓周長就是25.12厘米。于是,圓柱就在粘貼中勉強完成(此處忽略圓柱的美觀性)。
接下來開始攻克圓錐:取出另一張卡紙,開始動手。一會兒下面長邊連住,可上面怎么也匯聚不到一點;一會上面卷出一個尖點,可下面又相差十萬八千里。擺弄了一會,絮絮叨叨:我來剪成三角形試試看。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她一對折,找到長邊中點,然后“咔嚓咔嚓”分別從中點剪到長邊的兩端,頓時出現了一個等腰三角形。這個倒符合圓錐無論從正面還是側面,觀察到的都是等腰三角形結果。可是,底面周長是圍好了,頂點也有了,可怎么側面成了個“大豁嘴”?
我在一旁,已經有些按捺不住:“我們參考一下書后面吧?!庇谑?,三下五除二,一下子驚呼:哦,原來圓錐的側面是應該一個扇形。那好吧,現在知道弧長是25.12厘米,也知道是某個圓周長的一部分,可這個圓的半徑是多少呀?圓心角又是多少呀?一籌莫展中。
這時,孩子也已經完全知曉(當然我們之前早就知道),這內容已經完全超出她的理解范圍。百度上明確指出求弧長及扇形面積,隸屬于九年級數學上冊第2章《對稱圖形――圓》。在半徑為R的圓中,弧長L與所對的圓心角度數n之間有如下關系:L=π/360×2πR=ππR/180??磥?,現在要想在已知弧長的基礎上,求出半徑、圓心角是不可能了。
于是,我們和孩子商量:慢慢來,不著急,我們先試著做做書上的。
盡管,孩子很不情愿(因為老師說不能做書上的圓柱、圓錐),不過在我們“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理念感召下,也完成了圓錐的制作。
這時,她倒又不急不躁,開始把玩圓錐,說:“媽媽,我絕對做不出老師要求的圓柱和圓錐了。你看,圓錐這么矮,怎么可能會和圓柱一樣高呢?”只見,她拿出另外一張完整的卡紙,隨手在長邊處劃了條弧線,接著隨手卷卷。我們理解她想要表達:圓錐不可能會和圓柱一般高了,因為圓柱的高已經到達了巔峰。這時,她的臉上已經明顯呈現出不自信的神情。
最終方案如下:調整次序,先完成圓錐的側面,然后,照著圓錐的底面描畫出一個圓形底面;同樣也以這個底面為準,估摸著完成圓柱的側面。
在這樣瞎弄弄(女兒這般說)中,我們全家在晚上9點完成了老師布置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制作。
思考
“圓柱和圓錐”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體之一,也是小學階段立體圖形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蘇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9頁例1教學圓柱和圓錐的特征。教材先教學圓柱再教學圓錐。對于圓柱,安排了兩個層次的活動,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圓柱的特征。第一層次,結合實物圖初步感知圓柱。第二層次,通過對圓柱的進一步觀察,認識圓柱的直觀圖及其底面、側面和高。
鑒于學生此前沒有認識過圓錐,生活中接觸圓錐形物體的機會也相對較少,所以教材在出示了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圓錐形物體的同時,直接告訴學生“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圓錐體,簡稱圓錐”,并通過底注說明這里所指的圓錐都是直圓錐,以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圓錐的表象。接著要求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圓錐形狀的物體,使學生對圓錐的特征獲得更豐富的感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圓錐,說說圓錐有什么特征,在交流中明確圓錐的特征,同時結合圓錐的直觀圖認識圓錐的頂點、底面、側面和高。最后,讓學生找一個圓錐,指出它的頂點和底面,以進一步強化認識。
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作為同年級數學老師的我,非常清楚這位教師在本課提出動手操作預習的意圖:要求同學在預習過程中親自動手實踐,通過剪、拼、折、畫、量、觀察、比較等活動,體驗、感悟新知識。同學親身經歷了立體圖形形成過程,對圓柱、圓錐各部分名稱及其特征,肯定可以了然于胸,甚至對后續學習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
可光有美好的愿望就可以實現目標了嗎?第二天進行對此班級的回訪,發現絕大多數同學是制作了一個圓柱、一個圓錐,可并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甚至還有同學反映:根本沒有留意到等底等高這個條件。甚至與這位教師的交流,自己都直驚呼:沒有考慮這么多!這樣的預習作業,如何講評,效果幾何?
要學生做的事,教師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師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師躬親共守。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對學生有這樣那樣的要求,可對自己有這樣那樣的要求嗎?我想教師對自己應該更有高標準嚴要求,必須對相關內容進行認真研讀,提出既有一定的價值,又有吸引力,能促使同學產生濃厚的學習、探索興趣的預習任務。我認為,此老師任意提高預習要求,提出要求圓柱、圓錐等底等高這類難以解決的要求(雖然是為了后續發現等底等高的圓柱與圓錐之間的關系),卻沒有考慮學生實際學情?!跋壬呢熑尾辉诮?,而在于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W生學的法子聯絡,并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碧招兄壬慕虒W箴言字字珠璣。
設想
身為家長、教師的雙重身份的我,深深覺得教師布置預習作業一定要謹慎,注意難度適中,操作性強。盡管教育時機已過,可先進行好教學設計的設想。
為什么不能就地取材采用書本后面的圓柱、圓錐展開圖呢?是怕學生只會拿著現成資料制作成圓柱、圓錐,就不能很好完成預習任務了嗎?學生自己獨立制作圓柱、圓錐就能很好完成預習任務了嗎?我就設想先利用好這兩張展開圖,完成圓柱和圓錐。
當然還不僅僅如此。學習活動和結果是外顯的,便于觀察和比較。然而,發生在大腦中的思維活動卻是內隱的,看不見也摸不著。如何在預習中讓學生的思維過程外顯呢?我覺得通過布置制作書后的圓柱、圓錐任務后,梳理一張學習單是非常必要的。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學習單
1.下面哪些是圓柱?哪些是圓錐?是圓柱的畫“”,是圓錐的畫“”。
2.填一填。
(1)圓柱的上、下篩雒兇鰨 ),圍成圓柱的曲面叫作( ),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作圓柱的( )。
3.量一量,圓錐的地面直徑和高分別是多少厘米。
4.量一量,圓錐的底面和直徑和高分別是多少厘米。
還有后續。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利用實踐課,在學生掌握圓柱、圓錐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已學知識,并驗證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
1.制作一個底面直徑為5厘米、高為6厘米的圓柱。
2.制作一個底面直徑為5厘米、高為6厘米的圓錐。
(1)先剪一個側面(扇形)
①扇形的半徑多長?
老師先告知學生扇形的半徑R=6.5厘米。說明:這個問題到了中學就可以自己計算,現在若有興趣,也可以課后探詢。
②扇形的圓心角多大?
老師再次告知弧長公式:扇形的弧長=2πR×n°/360n°=15.7÷(2×3.14×6.5)×360°≈138.5°
(2)再制作一個底面(圓形)
3.證實圓柱和圓錐體積的關系。
現在我們制作好了圓柱和圓錐,它們有什么相同之處?那么它們的體積有何關系?
圓柱圓柱是由以矩形的一條邊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其余三邊繞該旋轉軸旋轉一周而形成的幾何體。它有2個大小相同、相互平行的圓形底面和1個曲面側面。其側面展開是矩形。
直圓柱也叫正圓柱、圓柱,就是底面和頂面是同樣半徑(r)的圓,并且兩圓圓心的連線和頂面、底面的互相垂直,并且我們可以得知,圓柱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
特征:
1、圓柱的底面都是圓,并且大小一樣。
2、圓柱兩個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叫做高,把圓柱的側面打開,得到一個矩形,這個矩形的一條邊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
圓柱體積設一個圓柱底面半徑為r,高為h,則圓柱的體積為V=πr^2h
圓柱與圓錐的關系等底等高的圓錐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體積和高相等的圓錐與圓柱,圓錐的底面積是圓柱的三倍。
(時間:60分鐘 分數:
)
一、填空題。
(26分)
1.把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一般可以得到一個(
),這個圖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
),寬相當于圓柱的(
)。
2.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3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側面積是(
)平方分米,表面積是(
)平方分米,體積是(
)立方分米。
3.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5厘米,側面展開圖正好是一個正方形,則圓柱的高是(
)厘米。
4.一個圓錐形容器盛滿水,水高30厘米,將水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
)厘米。
5.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如果圓柱的體積是12.6立方分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如果圓錐的體積是12.6立方分米,那么圓柱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6.一個圓錐的體積是24立方分米,底面積是8平方分米,高是(
)分米。
7.將兩張相同的長方形紙(如下圖)分別橫著和豎著圍成一個圓柱,橫著圍成的圓柱的體積是豎著圍成的圓柱體積的(
)%。
8.把一根長為4米、橫截面半徑為2厘米的圓柱形木料截成同樣長的4段圓柱形木料,表面積比原來增加(
)平方厘米。
二、判斷題。
(對的畫“√”,錯的畫“?”)(10分)
1.所有圓柱的體積都大于圓錐的體積。
(
)
2.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高”計算。
(
)
3.當圓柱的底面周長與高相等時,沿著某一條高剪開,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
(
)
4.表面積相等的兩個圓柱形物體的體積不一定相等。
(
)
5.一個圓錐的底面直徑和高都是4分米,如果沿著底面直徑剖成兩半,表面積增加8平方分米。
(
)
三、選擇題。
(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10分)
1.求一個圓柱形水桶能盛多少水,就是求這個水桶的(
)。
A.側面積
B.表面積
C.容積
D.體積
2.圓柱的高不變,底面半徑擴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體積就擴大到原來的(
)。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12倍
3.由一個正方體木塊加工成的最大圓柱,它的底面直徑是10厘米,這個正方體的體積是(
)。
A.
8000立方厘米
B.
4000立方厘米
C.
1000立方厘米
D.
314立方厘米
4.24個完全相同的圓錐可以熔鑄成(
)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
A.
8
B.
12
C.
24
D.
72
5.把一個圓柱切成任意的兩部分,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表面積不變,體積增加
B.表面積增加,體積不變
C.表面積增加,體積增加
D.表面積不變,體積不變
四、按要求做題。
(單位:厘米)(12分)
1.求出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8分)
2.求出圓錐的體積。(4分)
五、解決問題。
(42分)
1.一個圓柱形無蓋水桶,高是50厘米,底面直徑是20厘米。做這樣一個水桶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厘米?(5分)
2.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1.8米,每立方米沙重1.5噸。這堆沙重多少噸?(5分)
3.一個圓錐形的小麥堆,底面周長是31.4分米,高是5分米。這個小麥堆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結果保留兩位小數)(5分)
4.一個圓柱形水池,底面半徑是4米,深3米。(10分)
(1)在池壁和池底抹一層水泥,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
(2)這個水池可以盛水多少立方米?
5.一根圓柱形鋼管,內直徑是4厘米,外直徑是6厘米,管長1米。求這根鋼管的體積。(5分)
6.一個長5分米、寬3分米、高4分米的長方形鐵塊,熔鑄成底面積為6平方分米的圓柱形鐵塊。圓柱形鐵塊的高是多少分米?(6分)
7.把一根長1.2米的圓柱形鋼材截成3段,表面積增加了6.28平方分米。原來這根鋼材的體積是多少?(6分)
參考答案
一、1.長方形 底面周長 高 2.
37.68 94.2 56.52
3.
31.4 4.10 5.
4.2 37.8
6.
9 7.
300 8.75.36
二、1.? 2.? 3.? 4.√ 5.?
三、1.
C 2.
A 3.
C 4.
A 5.
B
四、1.表面積:276.32平方厘米
體積:251.2立方厘米
2.
25.12立方厘米
五、1.
3.14×(20÷2)2+3.14×20×50=3454(平方厘米)
2.13×3.14×22×1.8×1.5=11.304(噸)
3.13×3.14×5×(31.4÷3.14÷2)2≈130.83(立方分米)
4.(1)3.14×4×2×3+3.14×42=125.6(平方米)
(2)3.14×42×3=150.72(立方米)
5.1米=100厘米 3.14×[(6÷2)2-(4÷2)2]×100=1570(立方厘米)
6.
5×3×4÷6=10(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