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國際聾人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9月20日 全國愛牙日
1989年,衛生部確定將每年的9月20日定為全國愛牙日,旨在通過愛牙日活動,在群眾中進行牙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口腔健康觀念和自我口腔保健意識。我國的齲病、牙周病患者眾多,糖尿病患者也常發生口腔問題,由于糖尿病患者口腔中的糖分很多,有害細菌更適宜繁殖,一旦發生了口腔感染和損傷,比普通人更加難以愈合。因此首先要提高認識,增強愛牙意識,珍惜每一顆牙齒,講究口腔衛生,堅持早晚刷牙,采用正確方法刷牙,定期更換牙刷,經常叩齒鍛煉,使健康的牙齒伴隨終生。其次有牙病要早治,無牙病要預防,定期到醫院進行口腔檢查,有條件的至少每年要進行一次牙齒清洗潔治。戒煙或嚴格限制吸煙量。
9月21日 世界老年性癡呆日
老年癡呆癥,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患者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出現障礙。
如今老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癡呆患者數量增多,我國老年癡呆的平均年齡為75歲,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癡呆的比率達5%以上。老年癡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老年癡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癡呆癥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癥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需要您注意的是,老年性癡呆最初的征兆是從失憶開始的,如果您發現自己經常忘事,最好到醫院做個檢查。目前,老年癡呆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有效預防是降低該病發病率的有效途徑,早發現、早治療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而老年性癡呆是可預防的,例如堅持鍛煉身體,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生活一定要有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多看書,勤用腦。
沒有人希望緊張的活著,但又不得不緊張的活著,所以節日成為我們的期待,若能在節日來臨之際,給您的家人,朋友,客戶稍上一句問候,那個溫馨相信我們自己也感受到。我個人是從事OKCRM外貿軟件的研發銷售,在軟件中就很注重這一點,希望借助軟件工具的幫助,讓業務員們可以省心,把工作做好。
1月
元旦[1/1]
臘八節[1/17,農歷十二月初八]
2月
世界濕地日[2/2]
除夕[2/8,農歷十二月三十]
春節[2/9,農歷正月初一]
情人節[2/14]
元宵節[2/23,農歷正月十五]
3月
全國愛耳日[3/3]
婦女節[3/8]
植樹節[3/12]
國際警察日[3/14]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15]
世界森林日[3/21]
世界水日[3/22]
世界氣象日[3/23]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3/24]
4月
愚人節[4/1]
清明[4/5]
世界衛生日[4/7]
世界地球日[4/22]
5月
國際勞動節[5/1]
青年節[5/4]
全國碘缺乏病日[5/5]
世界紅十字日[5/8]
國際護士節[5/12]
國際家庭日[5/15]
全國助殘日[5/15,第三個星期日]
世界電信日[5/17]
國際博物館日[5/18]
全國學生營養日[5/20]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22]
世界無煙日[5/31]
母親節[5/8,第二個星期日]
6月
國際兒童節[6/1]
端午節[6/11,農歷五月初五]
世界環境日[6/5]
全國愛眼日[6/6]
父親節[6/12,第三個星期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17]
國際奧林匹克日[6/23]
全國土地日[6/25]
國際反日[6/26]
7月
日[7/1]
黨誕辰紀念日[7/1]
中國人民紀念日[7/7]
世界人口日[7/11]
8月
八一建軍節[8/1]
七夕情人節[8/11,農歷七月初七]
9月
勞動節[9/2]
中秋節[9/18,農歷八月十五]
國際掃盲日[9/8]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9/16]
世界愛牙日[9/20]
國際和平日[9/20,第三個星期二]
國際聾人節[9/22]
世界旅游日[9/27]
10月
國慶節[10/1]
重陽節[10/11,農歷九月九日]
國際音樂節[10/1]
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10/2]
國際住房日,世界建筑日
[10/3,第一個星期一]
世界動物日[10/4]
全國高血壓日[10/8]
世界視覺日[10/8]
世界郵政日[10/9]
世界精神衛生日[10/10]
國際盲人節[10/15]
世界糧食節[10/16]
世界消除貧困日[10/17]
世界傳統醫藥日[10/22]
聯合國日[10/24]
萬圣節[10/31]
11月
中國記者日[11/8]
119消防宣傳日[11/9]
世界糖尿病日[11/14]
國際大學生節[11/17]
感恩節[11/28]
12月
世界艾滋病日[12/1]
世界殘疾人日[12/3]
初秋的9月,夏去秋來是迅速的,往往一次強冷空氣就揭開了秋天的序幕,一場西北風便可吹盡夏暑,送來秋涼。我國南北跨度大,各地進入秋天的時間差別也很大。按氣象上的入秋標準,5天平均氣溫連續低于22℃即為秋天,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是9月份進入秋天(如北京為9月中旬),江南地區入秋在國慶節后,而華南地區多在11月份才能感到秋涼。
冷空氣活躍 9月開始的降溫,是冷空氣開始活躍所致。影響我國的冷空氣來自遙遠的北冰洋,進入我國前,由于經過西伯利亞、蒙古或我國新疆等戈壁灘或沙漠地區,所以變得十分干冷。冷空氣到來前,其前鋒與暖空氣共同影響下,一般常先有降水,而當冷空氣主體影響時,又會刮四五級的偏北大風,隨后干冷的冷空氣逐漸取代潮濕的暖空氣,一次冷空氣活動可造成十幾度的降溫。
雖然我國北方地區冷空氣活躍,可導致氣溫大幅度下降,但總的來說,9月天氣特點是冷暖變幻無常。在復雜多變的天氣形勢下,醫療氣象學的研究認為,多種疾病發生、發展有其特殊性。
關鍵防卒中 冷空氣前后,劇烈的天氣變化最容易導致卒中,應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患者警惕。卒中易發原因如下:一是氣溫驟降,人體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增加,結果使心、腦負荷加重,血壓升高,腦部缺血、缺氧等。二是冷空氣控制后,空氣變得十分干燥,人體水分丟失增多,容易造成體內缺水,進一步引起血液黏稠、血流減慢。三是老年人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性差。四是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血壓比其他季節要低一些,有些老年人因此減少了降壓藥的用量,而進入9月后,藥量又未能及時補上。因此,患有高血壓等疾病者要注意防寒保暖,并根據天氣情況,加強保健,預防卒中發生。
此外,9月份冷空氣整體勢力還不是強,只能占據我國北方地區,而暖空氣主體退到我國南方,冷暖空氣在江南一帶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結果導致秋雨連綿。在這種情況下,風濕、關節痛的發病人數有所增多。此時,應加強保護,如戴上護膝等,以減輕關節的疼痛程度。
秋凍有講究 秋季冷空氣活躍、冷暖異常,預防卒中等疾病的同時,還應做好秋季保健。我國民間有“秋凍”之說,意思是說入秋后,不要氣溫稍一下降就添衣,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這種御寒方法,是順應自然收斂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
然而,“秋凍”不應面片地理解為不增衣保暖,而應強調耐寒鍛煉,以增強人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提高抗病力。只要天氣不是十分惡劣,就應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如打球、跑步、登山等,在身體狀況和條件允許時常年堅持洗冷水浴或游泳等。
“秋凍”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遇冷不增衣”。當天氣驟然變冷時,適當地增衣是必須的。“適當增衣”的含義,是指讓自己略感涼但未感到寒冷,而不是穿得暖暖呼呼,裹得嚴嚴實實,感覺舒舒服服。
9月7日白露 白露為典型的秋季氣候,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可防秋燥。
9月23日秋分 真正進入了秋季,應精神調養,適應秋天平容之氣。選擇我國民間九九重陽登高觀景之習俗,登高遠眺,讓所有的憂郁、惆悵等不良情緒消散。
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 始于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借此喚起全社會對自殺的關注。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始于1995年,旨在喚起公眾環境保護意識。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始于1989年。愛牙日前后,我國有關機構組織相關活動,普及口腔保健知識。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癡呆日 旨在引起全世界對老年性癡呆的關注。
一、尊重殘障學生的生命尊嚴,幫助他們學會關愛生命
殘障學生由于其自身的心理與身體的殘疾,從而造成他們在人際交往、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思維品質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也使得他們在社會中的生存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為此,學校應該對殘障學生的心理狀況、心理問題以及解決策略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將先進的心理教育學的理念引入到特殊學校的教學教育中。將對學生的心理教育滲透到每門學科中,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社會、思想品德、語文、自然等這些學科中,充分的發掘蘊含著對學生生命教育的素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關愛生命,充分的體現個人在社會群體的自我價值。同時,教師還應該善于發現殘障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能夠充分的利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教育環境中學會傾聽、表達自己、自主學習、享受生活的快樂。此外,學校應該開設心理教育的相關課程,將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作為教學目標,關注殘障學生的心理發展,這樣就能及時的發現隱藏的危險,避免給他們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二、在日常的教學中,讓殘障學生學會體驗生命的快樂
特殊教育學校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于教學活動的選擇,應該根據殘障學生的生理特點與實際需求,倡導生命安全的教育理念,開展多元的、靈活的、豐富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動,充分體現生命教育的特質,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能夠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生命的可貴、生活的意義,體驗到生命的快樂,并且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例如,在全國愛耳日、國際聾人節、世界殘疾人日、國際盲人節等這些節日上,教師們可以與學校的殘障學生形成一對一的幫扶模式,對于學習與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甚至是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及時的進行幫教、幫困、幫學,促使他們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境,以最佳的狀態面對人生。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在其日常教學中,應該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學會欣賞,杜絕對殘障學生進行人身的攻擊與言語的侮辱,要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關愛下勇敢、快樂的成長。同時,教師還應該經常組織有關生命安全的主題班會或是趣味活動,例如,生命安全小知識的主題班會,增進學生對生命的理解與認知,培養學生學會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態度。或是聘請法制專家,為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專題講座、觀看教學視頻、有關安全方面的小品表演,讓殘障學生了解一定的法律常識,防止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或是通過教育實踐活動,讓殘障學生學會在突發狀況下,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自我保護能力、應變能力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自救技能。此外,增設符合殘障學生實際狀況的生活技能課程,設計便于殘障學生能夠接受與掌握的教學方案,結合生活化教學,強化殘障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特長培訓內容,并且能夠獲得一技之長,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領,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有效結合社會實踐活動,培養殘障學生的綜合素質
特殊教育學校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規章制度與相關評價機制,動員全校所有師生參與到生命安全教育的實踐活動中來,確定實際需求,動員各種有利資源,爭取獲取外力的協助,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的組織整個實踐活動。特殊教育學校作為殘障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基地,應該充分的利用訓練各類殘障學生的教育基地與學校公共文化設施,積極的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基本生活技能與經驗。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等,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的存在的形態,領略到生命的美妙;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的訓練、參加志愿者服務、角色體驗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人道主義援助精神。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與家長攜手共進促進殘障學生的快樂成長,定期的召開家長會、組織家長問卷調查、對家長進行特殊孩子進行教育的相關培訓等,利用寒暑假,對學生進行家訪,讓家長能夠及時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具體情況,讓家長們能夠對學校教育滿意,對學生充滿信心。增強親子溝通實踐活動,為殘障學生營造和諧的、愉悅的家庭氛圍。適當的給殘障學生家長布置家庭訓練的任務,如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家庭勞務的訓練、良好生活作息規律的養成,家長與教師在共同努力下,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與普通學校的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普校學生與殘障學生一對一的結對子,相互交流、相互問候等方式,讓殘障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健全學生的真正友誼、關心,讓他們拓寬知識面,獲取新知識與新技能的同時,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教育的過程就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過程,教育擔負著提高學生生命質量與確保學生生命安全的重要責任。殘障學生因為其身體或生理上的缺陷,常常受人輕視,感覺不被別人所關注,被這個世界所遺棄,久而久之,就會讓他們產生一種生命毫無意義的錯覺。為此,針對殘障學生這一特殊的生理與心理特點,特殊教育學校開展生命安全教育研究的實踐活動,對于提高殘障學生的價值觀與生命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作者:丁偉 劉麗峰 單位:白城市特殊教育學校
參考文獻:
[1]劉軍軍,劉忠,楊蘭玉.特殊教育學校如何開展生命與安全教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5,(01).
[2]李桂云.談聾生安全教育從培養責任心開始[J].讀寫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