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兒童愛國詩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絕大部分能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但也有一小部分可能會或已經出現一些極端問題:有的學生過分欣賞自我和苛求社會,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缺乏社會責任感;有的學生心理失衡,把社會理想化,對自己缺乏信心。在學習生活中,他們或標新立異,或萎靡不振,不思進??;或認為自己不需學習就能得到好的前途。因此,對他們進行生命教育很有必要。生命教育目的就是要讓中學生體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善待生命的生命意識。這樣,我們的學生不管遇到什么樣的人生挫折,都會活得有氣節,有尊嚴,有價值,都不會輕易放棄或浪費、殘害生命;不管他處于什么樣的人生階段,都能夠享受到自己生命的樂趣――這就是生命教育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梢哉f,生命教育已成為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環。
二、利用中學古典詩歌教學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古典詩歌在中華文化里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在今天提倡素質教育的新環境里,詩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優秀的詩歌作品,總是從某一方面揭示了社會生活的本質,反映多樣化的社會生活,同時也告訴了我們怎樣認識生命、面對生命。可以說,古典詩歌是社會人生經驗的濃縮,是人類生命意識的結晶,是可以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師益友的。教師恰當的利用古典詩歌,可以塑造青年學子美好的心靈及健全的人格,讓學生走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讓學生的生命放射出應有的光彩。因此,古典詩歌具有重要的生命教育的價值和優勢。
利用古典詩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的生命里有崇高。愛國精神是人類精神中最為重要的一種精神,一個關心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詩人,他的詩歌所反映的正是詩人對國家命運、民族前途的擔憂,這些詩就成為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愛國詩篇。當我們讀到杜甫的“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就會感受到詩人對官軍收復失地的興奮之情;當我們讀到辛棄疾“壯歲旌旗擁萬夫”,就會感受到他對壯年英雄氣概的回味。我們從陸游的詩里讀出了壯志未酬,從文天祥詩里讀出了忠肝義膽,從林則徐詩里里讀出了執著,從譚嗣同的詩里讀出了義薄云天……這些都集中體現了詩人的愛國主義精神。詩人置個人安危于不顧,把國家與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挺身而出,奏響了一曲曲壯麗而豪邁的人生之歌。青少年學生通過學習愛國詩篇培養了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了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懂得愛國的學生,也必然懂得什么是崇高――崇高即以一顆赤子之心為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奉獻自己應有的忠心和力量。而崇高的生命是值得擁有的。
利用詩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力,讓學生的生命充滿浪漫。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毖┤诨耸撬┤诨艘部梢允谴禾?,詩歌教育就是要發揮想象力,讓學生在超越常規中看到春天的希望,并且在欣賞詩歌過程中,培養學生純正的審美價值取向。如學白詩,可以感受“燕山雪花大如席”“飛流直下三千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奇特想象;欣賞杜甫的詩,也有“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夸張,齊魯大地春回大地、一碧千里的廣闊景象,令人向往。沿著歷代詩人的足跡我們可以“東臨碣石,以觀滄?!保梢浴伴L風破浪”,還可以聽到“羲和敲日玻璃聲”“精騖八極,心游萬仞”。通過學習古典詩歌,可以使剛處在成長期的青少年增強求知欲和好奇心,用想象插上騰飛的翅膀,在詩歌的海洋中去探珠覓寶。這樣,青春的生命不再沉悶,學生擁有了想象力和審美力,就有了發現美的能力,也就有了別樣的浪漫。在詩歌的審美中度過青春年華,就是一種浪漫的人生。浪漫的生命也是值得擁有的。
利用詩歌培養學生的健全的人格,讓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每一首古典詩歌,都代表著詩人的一段人生歷程;每一首古典詩歌,都是詩人生命的一種訴說,是詩人生命體驗的凝結和升華。讀一首首古典詩歌,就像和一位位朋友做知心的交談,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苦樂哀愁。讀李白的《蜀道難》,我們知道了李白對朋友安危的牽掛,也知道了李白“謫仙人”的才華;讀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我們知道了李白是多么的自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讀李白的《行路難》,知道李白始終不放棄理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蛔x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知道了他的錚錚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讀李白的其他詩篇,可以感受到他對祖國山河的熱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從李白的詩中,我可以知道一個人可以這么有才華,有傲骨,有理想,有真情,有瀟灑,有失意,有得意……真是令人敬仰。同樣,讀杜甫的詩,也能了解他獨特的人生,感受到他的喜怒哀樂。而讀一千個詩人的作品,就是了解一千種人生。一千種人生必定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促使他們人格的完善,積極追求合理的人生,珍愛生命,讓生命更加完美。
三、詩教離不開審美教育
各分黨委、黨總支、直屬黨總支,校屬各單位: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按照市文明辦要求,現就端午節期間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動目的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突出緬懷愛國詩人屈原、推崇熱愛祖國、求索創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主題,舉辦包粽子、制香囊、經典誦讀等主題活動,增強人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內容
1、組織開展插艾葉、包粽子、點雄黃、制香囊等民俗活動,激發師生家國情懷和創新精神。
2、組織師生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以專題講座、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會等方式,傳承屈原詩詞和歷代經典愛國主義詩篇,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
3、以#品粽香 話習俗#為關鍵詞,通過新浪微博參與話題互動,說說你知道的端午節來歷或者習俗,以及你知道的與端午節有關的詩歌;還可以展示自己或者與家人一起動手包的粽子,同時@文明汽院、@文明十堰、@中國文明網。
4、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撰寫文章,題目自擬,題材不限,字數1000左右。文章發送至 郵箱,文末請注明單位、姓名等信息。
5、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以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依托各類志愿者隊伍,在端午節期間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特困家庭等為重點,開展關愛他人志愿服務活動。以文明禮儀普及、公共場所文明引導、文明交通引導、文化體育、網絡文明傳播等為重點,開展關愛社會志愿服務活動。
三、有關要求
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各單位要把開展端午節系列活動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抓手,精心組織實施。要把歡度傳統節日活動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結合起來,與“學雷鋒志愿服務”結合起來,與師生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精心組織,形成濃厚的節日氛圍。
泰戈爾的父親是一位文學家、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經常有人到他們家里朗讀詩文,討論哲學,表演戲劇,這使泰戈爾在幼年時期就種下了熱愛文藝的種子。特別是他的雙親,根據印度是“詩之國”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他們把詩歌作為教育孩子的一個有力武器。當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時,他的母親必定背誦一首小詩告誡他;當他在學校里學了字母之后,父親給他上的輔導課就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當他學了數、理、化課程的法則、公式時,他的父母又精心地幫助他用詩的形式把這些法則、公式表達出來,瑯瑯上口,便于記憶。由于泰戈爾從小就生活在詩歌的海洋之中,受到了詩歌的熏陶,所以當他到8歲時,就學習寫詩了;14歲時就發表了愛國短詩《現代印度教——廟》;16歲時發表了《詩人的故事》,在社會上受到了好評,從而為后來成為一個偉大的詩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異曲同工的是,我國前圍棋國手黃乃偉開始學圍棋時,是少兒棋訓班里最差的一個,但最終卻成為中國女棋手中第一位九段棋手。這中間的路是怎樣走過來的呢?她說:“我在少兒棋訓班時,爸爸給我制定一個最低標準——趕上水平最接近的一個,之后再趕上水平最接近的同伴,一步一步地追上來?!?/p>
上述中外名人的父母堪稱高明的“第一教師”,前者借助詩的環境有意識地智熏陶孩子,后者給女兒定的目標是最低的,卻又是最切實際、最有可能實現的。要是一開始就給他(她)定個“偉大的目標”——向“詩人”或“九段”進軍,恐怕一下子就把他們的興趣和信心都嚇飛了,哪還會取得后來的驕人成績?
關鍵詞:兒童文學;孩子;兒童世界
基金項目: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泰戈爾詩選》評析鑒賞”(批準號NJl 0217)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泰戈爾是一個享譽世界的偉大詩人,也是兒童文學大師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始終沒有忘記為兒童寫作,兒童文學是泰戈爾整個文學創作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顯示他文學成就的一個重要方面。
泰戈爾在兒童文學作品中為我們構建了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童心世界,鄭振鐸1923年在《新月集》譯序一文中稱泰戈爾的《新月集》把“我們從懷疑、貪婪的罪惡世界,帶到秀嫩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里去。”這是作者獨具慧眼發現的一個現實世界,也是作者想象構建的一個理想世界。我們以《新月集》為例,具體分析泰戈爾的兒童文學創作及特點。
縱觀泰戈爾的兒童文學創作,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泰戈爾最早的兒童文學創作是為家里人創辦的一個兒童文學刊物寫稿,期間他寫了一些詩歌、小說和劇本。后來還出版了一部兒童詩集《孩童之歌集》。
第二階段是1890年泰戈爾到鄉下管理田產時的創作。這一時期,他或泛舟在河上,或坐在房間讀書寫作,許多鄉村生活情景進入了他的視線。從書信集《孟加拉掠影》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泰戈爾最為關注的是婦女和兒童。作者以他們為題材寫了一些屬于兒童文學的小說,有《放假》《筆記本》等,還有一些童話故事。
泰戈爾兒童文學創作成就最高時期是在1901年到1920年的第三階段。在此期間,泰戈爾的妻子病故,留下五個年幼的孩子。泰戈爾為了照顧孩子,便花許多精力和時間同孩子們在一起說話、游戲。在和孩子的玩耍中,泰戈爾感受到了孩子的童心之美,創作了許多詩歌,結集為《兒童》出版。后來作者把《兒童》中的一些詩譯成英文以《新月集》為名出版。
第四階段是從1921年到作者去世。這一時期泰戈爾因和甘地觀點不同,不贊成甘地提倡的不合作運動而受到世人的譴責。泰戈爾回到他最喜愛的家園桑地尼克坦。在這里他創作了許多兒童詩歌,1922年以《兒童的天真》為名出版。在晚年,泰戈爾寫了自傳《我的童年》,再次回憶并描寫了自己充滿情趣的童年生活。這部作品被后人看作是一部非常好的兒童作品。
泰戈爾創作兒童作品首先是出于對兒童天性的關注與對兒童的愛。在鄉下管理田產的時候,泰戈爾在書信中就多次寫過孩子,有為了給學校要凳子而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演講的鄉童,有互相推搡、搖晃一個同伴不停做惡作劇的男孩子們,有不停地鞭打吃草的水牛的頑皮少年……面對他們,作者感悟“孩子們的歡樂才是純粹的歡樂。他們有能力運用一切平凡細小的東西,創造他們的有趣的世界,連那最難看的玩具娃娃也在他們的想象之下變得漂亮,由于他們的生氣而活了起來,在長大成人之后還能保持這種想象能力的人,確實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焙髞恚谄拮尤ナ篮?,泰戈爾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花在照顧孩子上,他和他們一起游戲,聽他們說話,他發現了童心的天真、自由,體會到了久違的童趣,寫了許多兒童詩歌。
正是這種對兒童世界由衷的羨慕,使得泰戈爾在情緒沮喪的時候總會退回到兒童中。泰戈爾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熱情,他曾積極投身于社會改革,探索印度民族出路。由于他更傾向印度的社會改良,反對暴力,與甘地的主張有很大的分歧。世事的紛爭,別人的不理解讓他心情沮喪。再加上泰戈爾性格較內向,喜歡追求心靈的空寂寧靜。在這種時候,他曾責罵自己“假如你不能在歷史的危機緊要時刻,與自己的同胞采取一致步伐,至少不說我是他非的話。從他們的紛爭喧嘩中脫身出來吧,回到自己孤寂的角落里去。”就在這時,他聽到了一個聲音“你的位置在世界彼岸的游戲著的孩子的世界中,在那兒,我與你在一起。”這樣,兒童的世界就成了他疲憊心靈停泊的港灣?!拔覟榱耸褂捎诔赡曦熑胃械闹貕憾v的心獲得一些休息,寫了這些詩歌。在詩中我力圖表現一直在我心中升起的那種精神,也就是我把自己生活最富有意義的概況寫在它的序言中。在序言中我寫到,我像孩童一樣誕生在世界的游戲土地上。隨著年齡增長,我越來越被自己的責任感攫住,我把游戲看做是低賤的,在制造游戲和事業之間的分離時,我感到驕傲。但我忘記了:若是這樣,我恰恰玷污了宇宙的創造者。誰擺脫了所有的職責,他的身軀就不會勞累,他就是世上最快活的人?!?/p>
但作為一個承擔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成年人,永遠游戲的自由快樂只是他心中的向往。于是,詩人只得在詩歌中用詩情畫意的語言給我們描述了兒童世界的快樂、奇特與美妙。在《海岸上》,大人為采珍珠潛水,商人為賺錢在海上航行,漁民為打漁而撒網,孩子們卻只是在海邊做游戲。他們拿沙子建筑房屋,拿空貝殼來做游戲,他們把落葉編成了船,把小圓石聚了又散。孩子們只是游戲,超然于成人世界的紛爭。對孩子純凈的心靈來說,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堵殬I》這首詩中的小孩,他想做的是一個走街串巷的賣亮晶晶銀鐲子的小販,因為“他沒有什么事情急著要做,他沒有那一條街一定要走,他沒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沒有什么時間一定要回家?!彼蚕胱鲆粋€整日掘地的園丁,“他用他的鋤子,要怎么掘,就怎么掘,他被塵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陽曬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濕了,都沒有人罵他?!彼胱鲆粋€整夜在街上行走,不睡覺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的更夫。孩子羨慕的是職業的那份自在、逍遙,他的心靈沒有成年人的重壓,才能自由想象。
泰戈爾《新月集》中的大部分詩歌在抒情角色上是第一人稱的代言抒情,即抒情角色不是用成年人的口吻寫孩子的心靈,而是換位成孩子的口吻抒發孩子的內心情感。具體表現為大部分詩歌都是以“媽媽”這樣的孩子向媽媽訴說的口吻來寫。在《云與波》中“媽媽,住在云端的人對我喚道……”,在《金色花》中,也完全以孩子的口吻來問道:“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風中搖擺,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流放的地方》《對岸》《花的學校》《同情》《著作家》《英雄》《告別》《十二點鐘》等詩歌都是以孩子的口吻抒情的,其它詩歌則是詩人對孩子行為和心理的描述抒情。抒情角色的代言抒情特征,使《新月集》大部分詩歌對兒童心靈情感的抒寫飽含童趣,沒有絲毫做作,非常自然明快,完全符合兒童的天性。語言運用也與抒情角色一致,自然平易,樸素而單純。這是泰戈爾兒童抒情詩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又一特點。
結語:天真無邪的兒童世界是泰戈爾心中的一片樂土,是他遠離世俗紛爭的一方凈土。面對《孩子的世界》,他祈求:“我愿我能在孩子自己的世界中心,占一角清凈地……我愿我能在橫過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脫了一切的束縛?!碧└隊栍迷姼鑴撛斓倪@個秀嫩天真的兒童世界在今天看來尤顯珍貴,它已成了現代人尋求寧靜、回歸自然天性的天國,孩子們是帶給我們快樂的天使。流連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詩人孩童般的天真與稚氣的內心,也看到了泰戈爾作為一個偉大詩人的另一面:那就是用心愛孩子,用心去親近、理解他們。
【注釋】
[1]克里希那?克里巴拉尼(印度),泰戈爾傳[M],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第369頁.
一、指導思想
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理念,努力發展健康向上的節慶文化,使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陣地,成為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堅持與時俱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積極創新傳統節日的形式和載體,不斷增強節慶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終保持傳統節日旺盛的生機和活力。著力引導廣大青少年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暢想主旋律,凝聚精氣神,譜寫新篇章。
二、工作安排
以中華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我國重要節日為切入點,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活動,要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引導作用。在全縣城鄉、學校、機關、企業、社區、農村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活動,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
(一)春節、元宵節
1、開展走訪送祝福活動。開展對身邊好人送祝?;顒?,對孤寡空巢老人、孤殘、留守兒童開展多形式的“送溫暖”主題活動,讓他們在節日期間切實感受關愛和溫暖。
2、開展春聯、剪紙、小制作等作品展示。聯合文化站組織居民創造的春聯、剪紙、小制作等作品展示。在學校開展春節作品創作展示,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人們了解春節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建設美好家園的光榮感。
3、開展“船燈”“龍燈”下村拜年活動。組織相關人員成立一支文化隊,深入各村組為居民送去濃濃的年味兒和祝福,讓人民感受到傳統春節文化活動魅力。
(二)清明節
1.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充分利用張……墓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為革命先烈掃墓、敬獻花圈、重溫入黨入隊誓詞,舉行入團、入隊、成人儀式、主題班隊會等形式,引導學生牢記革命宗旨,立志報效祖國。
2、開展“摒棄舊陋習、網上祭英烈”文明祭祀活動。各單位要加大對違規祭掃活動的治理,嚴禁在主次干道十字路口焚化紙錢,嚴禁在公共綠地焚燒冥幣、祭品;加大對文明祭掃活動的宣傳,引導人們在祭祀活動中一切從簡,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推廣網上敬獻花和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學校引導和發動未成年人開展網上祭英烈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3、開展“義務植樹、綠色清明”志愿者活動。結合新一輪“三萬”活動,組織鄉直各單位、各部門開展“義務植樹、綠色清明”植樹綠化、美化環境志愿服務活動,提高群眾愛綠護綠意識,引導人們走近自然、關愛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端午節
1.開展“和諧端午日,弘揚民族魂”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召開主題班隊會,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引導學生緬懷先賢。開展詩歌朗誦會,通過吟誦屈原詩歌,書畫屈原詞章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習其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忠誠祖國的高尚品質,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2、開展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端午傳統習俗,組織開展包粽子、制香囊等富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端午節主題社會實踐體驗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走訪慰問、寄予祝福等形式的活動,讓廣大市民感受傳統,了解民俗,體驗成功的樂趣,喜愛“我們的節日”。
(四)中秋節
1. 舉辦“詠月”經典誦讀活動。要結合實際,精心選擇歷代“詠月”名篇佳作,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賞析、創作活動,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2.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結合中秋習俗,以關愛、互助為主題,積極各種慰問活動。組織機關干部職工、各中小學學生開展關心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活動,向他們贈送月餅、一起吃月餅,過中秋,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努力為孤寡老人、殘疾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和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
3、開展“保水質迎調水”百日攻堅志愿服務活動。按照縣文明辦相關文件要求,節日期間組織我鄉志愿者深入各沿河村、庫區周邊等重點村居,開展保護水質、清潔家園、生態環保、文明勸導志愿服務;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要以論壇、博客、微博、QQ群為平臺,發聲倡議、開展討論、建言獻策,共同為此次活動出力獻策。
(五)重陽節
1、組織開展七彩夕陽“敬老月”活動。以“敬老助老,從我做起”為主題,各部門、各單位通力合作,開展 “敬老月”系列活動。走訪慰問特困、高齡、獨居老人和“百歲老人”以及老年服務機構,表達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懷
2、組織開展敬老助老志愿服務活動。重陽節期間,組織志愿者深入福利院和村組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組織對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病殘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特別是老黨員、老英模開展一次節日慰問,關心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送上黨和政府的關懷。
三、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我們的節日”主題文化系列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時間跨度長、要求標準高;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要與創建文明單位緊密結合起來,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展領域、豐富內容,不斷提升活動的思想文化內涵。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研究制定具體的活動方案,加強組織協調,周密部署、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堅持務實、高效、節儉的原則,注重創新突破,力求辦出特色,把“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搞活、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