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三年級數學學習計劃

      三年級數學學習計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三年級數學學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三年級數學學習計劃

      三年級數學學習計劃范文第1篇

      我們班級的孩子們在學習上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明顯,部分學生在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都不盡人意,有一小半學生不善于學習,不愿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自我控制能力不夠,注意力不集中、他們基礎知識較差,口算、筆算水平,無論速上還是正確率上,都有待提高;在學習方法上,更要進一步加強,他們面對問題,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思維敏捷,考慮問題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基礎知識較好,思維比較發散,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這樣形成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因此,復習時要抓好兩頭,既要補差,又要注重培優工作、

      二、復習的主要內容

      (一)、“數與代數”方面:初步認識小數并能時行簡單的加減法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運算;會一位數除兩位數、一位數除三位數的除法運算,以及兩步運算為主的四則混合運算與解決相應的簡單問題;認識年、月、日等常見的量等、

      (二)“空間與圖形”方面:能認識和識別實際和地圖上的位置與方向;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進行準確的計算,掌握并能正確運用較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

      (三)“統計與概率”方面: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活動;認識平均數、

      三、復習的主要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四、復習的具體措施

      1、計算部分:

      口算:堅持經常練,每節課都安排3、5分鐘時間練,練習的方式盡可能的多樣,如聽算,視算,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同時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運用、

      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先要復習計算法則以及應注意的地方,重點講解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題目和商中間、末尾有0的題目、

      2、解決問題部分:著重引導學生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并聯系、對比結構相似的題目,讓學生看到題目的條件、問題變化時,解題的步驟是怎樣隨著變化的、

      3、圖形幾何部分:引導學生歸納,整理,幫助學生分清求圖形面積和周長的區別和聯系、

      4、計量單位部分:多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它們的認識和運用、

      5、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課堂上要加強關注程度,多進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長進行溝通,最大限度地轉化他們的學習態度,爭取借助期末考試的壓力,讓這部分學生有所進步、

      三年級數學學習計劃范文第2篇

      年級銜接課程輔導、同步課程輔導;小升初、中高考考試方向分析輔導;暑假班、寒假班;小學各科基礎知識漏洞梳理提高;初二、三物理(電學、力學基礎夯實);初三化學、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初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等);高中理科(數理化生薄弱板塊針對性切入);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作文、語法等);高中語文(寫作、閱讀理解、基礎知識....===精銳教育===是中國的高端教育連鎖機構,由哈佛、北大精英創立。精銳1對1是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品牌,學習中心遍布全國,倍受信賴。

       免費咨詢熱線:400-0066-911 轉分機99733

       (溫馨提示 :家長您好,先撥前10位主機號,聽到提示音后再撥后面5位分機號,專業客服將為解答相關課程設置、校區地址、師資、收費標準等情況,僅供咨詢相關課程)

      課程輔導:

      小學三四五六年級 數學 語文 英語 小升初;

      初中一二三年級 數學 語文 英語 物理 化學 中考;

      高中一二三年級 數學 語文 英語 物理 化學 政治 歷史 地理 生物 高考

      暑假各科銜接課程輔導,新學期課程提前學習 新初一新高一銜接課程 期中期末考后提高班

      輔導形式:暑假、寒假、平時、課外時間 隨到隨學,靈活安排

       ====廣州精銳金牌校區====

      越秀區:中華廣場學習中心 區莊學習中心

      天河區:天河北學習中心 華師附中學習中心

      荔灣區:陳家祠學習中心 廣雅學習中心 芳村學習中心

      海珠區:濱江東學習中心 東曉南學習中心 寶崗學習中心

      番禹區:市橋學習中心

      白云區:機場路學習中心

      廣州市口碑好深受家長和學生歡迎的大型正規輔導機構還有京翰教育:

      建議各位家長撥打免費咨詢下,看哪家離校區更近、收費價格、師資環境情況您更滿意。

       廣州京翰教育:

      天河區 廣州天河校區 400-0066-911 轉分機 89375

      海珠區 廣州海珠校區  400-0066-911 轉分機 89376

      越秀區 廣州越秀校區 400-0066-911 轉分機 89377

      三年級數學學習計劃范文第3篇

      關鍵詞:大學生 學習動機 學習行為 學習心理

      大學生學習心理主要是指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等。學習行為是指學習過程和學習活動,學習行為是學生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和表現。大學生的學習行為是一個系統、動態的過程,具有開放性、互促性、創造性、自主性等特征。

      一、調查對象和內容

      1.調查對象

      選擇上海商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針對各年級學生的特點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 980份,回收 952份,回收率97.14%,有效問卷為930份,有效率97.69%,符合調查要求,結果有效。樣本的具體構成見表1。

      2.調查內容

      問卷由 19道客觀選擇題以及涉及被調查人員的基本情況的附加問題組成。客觀選擇題中,多選題 8題,單選題11題,其內容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學習動機:共有 3 題,旨在了解大學生的學習動機,涉及對學習本身的態度、學習的目的;第二,學習需求:有4題,主要是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了解課堂課外學習狀況、課外時間安排,以及學生樂意參與的活動;第三,學習行為特點:共有 6題,主要是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特點,調查大學生對本專業的態度、對自身學習狀況的認識,包括作業完成情況、學習計劃以及存在的曠課情況;第四,校園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共有 6題,涉及本校教學質量、校園班級學習風氣等方面的認識和評價。

      二、數據統計和分析

      1.學習動機

      從表2中可以看出,大學生進入大學的學習動機比較復雜,除“其他”項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為個人、為家庭、為國家。而在學習動機排序中,前三項主要反映在個人方面:“找一份好工作”(93.80%),“對知識的追求”(68.01%),“證明自己的價值”(62.92%),說明,大學生上大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自己。在家庭和國家方面,占比則比較小,選擇“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選項的調查對象占比46.33%,而因“報效祖國”進入大學的更是僅有23.27%。可見,當代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帶有比較濃厚的功利性色彩,學習具有較強的目的性。“找一份好工作”已成為大學生進入大學的主要因素,這不僅反映了大學生的學習價值取向,也反映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導向會對大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一定的影響。

      根據表2數據,縱向比較不同年級發現,雖然四個年級同學的學習動機主要體現在個人方面,但不同年級的選擇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相對于其他年級,四年級同學在“找一份好工作”方面占比偏高,而在“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報銷祖國”方面占比較低,由此說明,不同年級的同學學習動機是不同的,相比其他年級,四年級的同學學習動機體現了更強的實用性和目的性。

      2.學習需求

      (1)大學生花費精力的方面

      根據表3可以看出,總體上,四個年級的學生花費精力最多的方面為“老師安排的課堂學習內容”以及“自學感興趣的專業”,有些同學也會花費較多的精力“博覽群書”。可見,在學習方面,大學生并不僅僅滿足老師安排的學習內容,他們會根據興趣拓展自身的知識面。

      具體分析表3可看出,在老師安排的課堂學習內容方面,四個年級比例呈拋物線形狀,然而,在博覽群書方面,雖然四個年級的比例都在20%以下,但卻呈上升趨勢,由12.44%上升到19.13%。以上說明,隨著年級的增長,大學生學習需求逐漸改變,對學習的認識也產生了變化,從課堂轉到了課外,學生從“跟著老師走”逐漸轉變為“跟著知識走”。

      (2)大學生安排課余時間的方式

      表4顯示,一年級同學課余時間投入中選擇在圖書館看書或寢室學習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二位的參加社團活動所占比例與前者接近。說明了大一學生對于學習和參加校園活動很熱衷,而且在縱向對比中,對于校園活動,大一同學是積極性最高的,相對二、三、四年級的12%左右,投入了接近四分之一的課余時間量。

      二、三、四年級同學安排課余時間的方式同樣多種多樣,上網看視頻或游戲的同學比例持續增加并排在了首位,選擇在圖書館或寢室看書學習的同學比例下降,但是上網瀏覽學習視頻的比例卻持續快速上升,與此同時,一到四年級逛街聚會時間的投入也逐步地在增加,四年級的比例近五分之一。

      綜合上述分析看出,雖然同學們安排課余時間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游戲看視頻以及逛街聚會的同學的比例卻是較高的,甚至超過了學習的同學的比例,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還不夠深入,對自主學習的自我約束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3.學習態度

      (1)大學生學習計劃執行度

      大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大學生需要制定合乎自身的恰當的學習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執行,這樣才能提高學習質量。但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四個年級的大學生都有近30%的同學沒有制定學習計劃,隨意的進行學習,說明,大學生學習的盲目性較大,學習的計劃性不強。在制定學習計劃的同學中,每個年級有僅只有部分同學能夠按照學習計劃執行,每個年級會有40%以上的同學無法按時完成學習計劃,這顯示了大學生具有較差的自主學習約束力。

      根據表5,具體來說,一年級制定學習計劃的同學比例最高,達到73.06%,有學習計劃但很少能完成的比例達到了49.68%。可見,一年級同學雖然有較強的學習計劃性,但自控能力卻不高,無法按時完成計劃。而四年級數據顯示,沒有學習計劃且隨意學習的同學在四個年級中占比最高,為13.33%,反映了四年級同學學習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最高。

      (2)大學生缺課原因

      大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除了體現在學習的計劃性方面,還體現在對待上課的積極性上。表格顯示,大學生缺課的原因是多樣的,但因其他事情耽擱、缺乏興趣、不喜歡老師上課的方式是影響學生不去上課的三大主要因素,即大部分學生缺課是出于自身的主觀意識,而不是客觀環境的影響。

      根據一年級調查結果顯示,因其他事情耽擱和身體不舒服缺課的同學占比最高,分別為34.67%和27.25%,二三年級則由于對課程不感興趣和想自學課程,21.79%的四年級同學認為對課程不感興趣。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喜歡老師的上課方式上,四個年級同學所占比例是呈上升趨勢的,由一年級的6.01%上升到四年級的18.97%。由此說明,隨著年級的變化,大學生缺課的原因跟著發生了變化,由最初的“迫不得已”變為“主動放棄”,一年級時是由于事情耽擱等迫不得已的原因,二三年級則因不感興趣放棄上課,四年級則由于不喜歡老師的方式。可見,不同的年級在對待上課的態度是不同的。

      4.校園環境

      校園學習環境與學生所在的年級具有相關關系。為了更好地了解校園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本文將對大學生的評價進行分級并賦予一定的分數:很好4分;還不錯3分;一般2分;差1分。根據調查數據,計算出各個選項的得分,如表6所示。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對本班班風的評價和學生所在的年級成負相關,即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對本班班風的評價逐漸降低。一年級得分最高,為3.1688,說明總體上,一年級班風處于“還不錯”水平,但二、三、四年級班風評價得分卻在3分以下,即三個年級的同學對本班級的班風評價介于“還不錯”和“一般”之間,且四年級更偏向于“一般”。以上反映出,一年級班風較好,擁有較好的學習環境,四年級時同學們對班風評價則降低,學習環境逐漸變差。

      在班風對同學們的影響方面,70%左右的同學表示有影響,但影響度卻因年級的不同存在些差異,一年級感到有影響的同學比例達到80.84%,高于四年級的75.56%。由此說明,雖然一年級班風較好,但由于同學們剛剛接觸大學生活,更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班風對一年級同學們的影響很大,學校應提高學風建設,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調查結果及思考

      1.學習動機從理想向現實轉化

      不同年級的學生學習動機也存在差異。隨著年級的變化,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心理發生了改變,學習動機也逐漸由理想化轉變為現實型,尤其是四年級的學生表現更為明顯。總體來說,當代大學生進入大學后的學習動機普遍帶有功利性色彩,學習具有較強的目的性,進入大學的原因也主要是從自身的長遠發展方面考慮。

      2.學習需求從課堂轉到了課外

      學習需求方面,學生并不僅僅滿足老師安排的學習內容,他們會根據興趣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其次,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還不夠深入,調查反映多數學生對于生活娛樂需求超過學習需求,學生課余時間利用也存在著不科學性,對自主學習的自我約束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3.學生因不喜歡老師上課的方式而缺課成上升趨勢

      大學生具有較差的自主學習約束力。大學較為寬松的學習氛圍成了很多心理不太穩定成熟的大學生滋生懶惰放縱心理的溫床。隨著年級增長,學生的學習態度也不斷發生著改變,由重視學習轉變為隨意學習,學習的積極性不斷下降。

      在缺課方面,不僅是出于自身的主觀意識,更多的是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因其他事情耽擱、缺乏興趣、不喜歡老師上課的方式成為影響學生不去上課的三大主要因素。

      4.信息技術帶來的知識共享對學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校園環境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成長的重要外部因素。其中值得關注的是班級學習風氣對學生的影響。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對本班班風的評價和學生所在的年級成負相關,即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對本班班風的評價逐漸降低。

      此外,學習環境對不同年級的影響表現出了一定的差異性,低年級同學抗誘惑力較差,受學習環境影響較大,相反,高年級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學習環境的影響呈遞減趨勢。同學們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學校目前的教育體制、方式和內容不能滿足同學們的需求,越來越不具有吸引力。

      但仔細想想,這種現象各個學校也普遍存在,也存在其合理性。從社會環境的變化方面來說,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發展,我國的教育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教育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學生進入高校學習更多的希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要學到知識,更要培養能力,但是多數高校在課程設置等方面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從獲取知識的方式的變化方面來說,從傳統的紙質化學習到現代的電子網絡教學,科技的發展使得電子書籍得到廣泛的推廣,學生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觀看世界名校的公開課,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知識的即時獲取,但是絕大數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師大班面授的階段,無法滿足現代化學生的需要。教育體制等方面,中國的大學教育更多地是“批量化生產”,缺乏個性的塑造,師生的教與學是剝離開的,老師進行的是灌輸式教學,而不是對學生加以引導,鼓勵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自我創造能力。這些都需要廣大社會和相關教育部門予以關注。

      參考文獻

      [1]劉曉華.當代大學生學習行為調查[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7)

      [2]姚利民.當代中國大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2):104-108

      [3]朱麗姣,王貝貝.大學生學習行為結構現狀分析——基于對南京農業大學社科學生的調查[J].文教資料,2009(11)

      三年級數學學習計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皇家墨爾本理工 電子工程 教學模式 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08)09(a)-0136-02

      1 引言

      2002年4月至2005年1月,筆者獲資助赴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簡稱RMIT)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攻讀電子工程碩士研究生學位,切身感受了異國的教育模式及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的教學模式,受益頗多。本文就澳大利亞的教育模式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本科教學模式作一介紹,希望能給我國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提供一些借鑒和學習之處。

      2 澳大利亞的教育模式

      澳大利亞是實行多元文化的國家,面向市場,形成了機制靈活、協調互補的教育模式。其特點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普通教育之間的協調互補;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之間相互融通。澳大利亞實行10年義務教育制度。學生中學畢業以后,經中學會考升入大學,大學根據中學會考的分數挑選學生,沒有單獨的、統一的大學入學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澳大利亞的教育具有完善的制度和世界一流的水平,政府積極參與管理和提高教育水準。

      澳大利亞屬于英聯邦國家,其高等教育體制與英國有許多相似之處。目前,澳大利亞共有大學42所,其中36所是納入國家育體系的公辦大學。四所是聯邦政府辦的特種高等專業學校,兩所為私立大學。澳大利亞各大學的課程非常注重整體規劃,大學提供的課程有:專科文憑、學士學位、雙學士學位、碩士證書、碩士文憑、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等。一般專科學制兩年;本科學制三年,但專攻某些專業領域有四年制學位,例如法律、工程學專業等;碩士研究生分為課程類研究生和研究類研究生,課程類碩士研究生學制一年半至兩年,研究類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學制三年。學生可選擇全日制、在職或提前完成學業等學習模式。

      澳大利亞的學期設置與一般國家不同。澳大利亞大學雖然也是一學年分為兩個學期(Semester),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由于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所以春季和秋季和國內相反。但這個學期的概念在當地人的心中非常模糊或者說幾乎沒有,他們主要是說Term (學期)。然而此學期非彼學期(Semester),一個大學期(Semester)由兩個小學期(Term)組成。換句話說,澳大利亞大學學期設置為一個大學期包括兩個小學期,一個學年共有四個小學期。大學上課方式,包括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分組討論或個別指導,學生更多時間是在實驗室和圖書館自修,此外在每個學期也有其它的學術活動。

      澳大利亞大學沒有上、下課打鈴制度,任課教師和學生都根據課表安排到相應的教室上課。時間由任課教師掌握,不像國內有嚴格的上課時間。澳大利亞上班時間通常是上午9點,所以上午上課時間段是9點到下午1點;下午1點到2點為午飯時間,不安排任何課程;此后下午2點到6點為上課時間段,部分課程也有安排在晚上6點到9點上。

      澳大利亞大學教師職稱與我國的稱呼有些不同,基本沿用英國的職稱體系,教師系列從高到低稱作教授、副教授(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大部分大學把Reader改成了副教授,但有個別學校仍然保留)、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講師(Lecturer)和副講師(Associate Lecturer)。與教師系列并行還有一套專職從事研究人員的職務,分別叫做Professorial Fellow, Principal Fellow, Senior Fellow, Fellow 和Associate Fellow。

      3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基本概況

      RMIT大學最早建于1887年,是澳大利亞的一所著名的城市化,多元文化的大學,教學質量享有盛譽。RMIT大學在墨爾本市有三個主校區,分別是:City、 Bundoora and Brunswick 校區,并在境外越南建有校區。RMIT 大學已在十幾個國家開設遠程教學課程。

      RMIT大學包括25所學院,本科和研究生課程覆蓋各個領域。RMIT大學是世界名校之一,在近年世界權威機構評選中,獲世界大學排名86位,進入世界大學百強之列。在校生有專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6萬多人,其中有8000多名留學生。RMIT大學與澳洲業界密切聯系,教育主要側重學生就業,提倡教學與實踐相結合。RMIT大學許多課程設置都有助于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科研大多也圍繞解決現實面臨問題,以客戶需要為準則。畢業前,大多數學生都能獲得實際工作經驗,或參加過與相關工業密切聯系的課題研究。學生畢業后就業率排名澳大利亞各大學前列。

      4 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基本概況

      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SEEC(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共有四個系和兩個研究中心。 四個系分別為:電氣與電子工程系、電力能源與控制工程系、通訊工程系和計算機與網絡工程系。兩個研究中心是微電子與材料技術研究中心(MMTC)和澳大利亞高頻生物效應研究中心(ACRBR)。目前學院有教學科研究人員103人,技術和工作人員30人。在校各類學生2000多人。

      學院的學士學位(Bachelor of Engineering)有如下專業:生物醫學工程、通訊工程、計算機系統工程、電氣工程、電子工程、網絡工程和軟件工程。課程類碩士研究生(Master of Engineering by Coursework)有如下專業:電子工程、微電子工程、網絡工程、信息技術和通訊工程。研究類碩士和博士研究生(Master and PhD of Engineering by Research)有如下專業:生物醫學、電子和通訊工程,電力能源和控制工程,軟件系統和網絡工程。研究類研究生120人,其中2/3為博士研究生。

      5 電子工程專業本科教學模式

      5.1 課程及學時安排

      RMIT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規定:學生完成四年全日制的課程,至少要修滿384學分,即每學年要修滿96學分,才有資格獲得工學學士學位。所有的課程都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學期,學校也開設暑假課程,允許學生在暑假選學一門課程,課程由學校指定,這點與平時的自由選課不同。每門課都由lecture和tutorials 兩部分組成。視課程的不同,一般lecture每周兩到三次,每次1小時,主要講授課程的基本內容。lecture是全系同一年級學生一起上大課;tutorials每周一次小組討論(group meeting),每次1小時,主要組織學生進行課程相關問題討論和演講(presentation),一般study group 10人左右。每門課程在一個大學期內完成。

      電子工程專業的大學一、二年級的課程都是必修課,而大學三、四年級的課程大部分都是選修課。學生在大四要完成一項工程設計,類似我國大四學生的畢業設計,同時還要參加畢業實習(Vacation internship)。以下給出RMIT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專業從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的課程設置,每門課程均為12學分。

      大學一年級的必修課有:工程計算概述、工程數學、工程數學A、電路理論、電力與計算機工程、工程設計1、物理1(前未學物理)和高等物理 1(前已學物理)。

      大學二年級的必修課有:工程計算系統、電力系統、傳輸線路與光纖、通訊工程、電子學、嵌入式系統概論、工程設計 2和ECE 數學。

      大學三年級的必修課有:電子線路、電子工程、數字信號處理、工程設計3A、工程設計3B、電子材料。選修課有:醫學工程與儀器、多媒體和電醫學信號處理、機械電子與控制、計算機系統工程、工業自動化、電力能源系統、射頻技術與光子工程、通訊工程 、生物電磁學、生物計算和醫學信息概論、嵌入式系統工程、能源工程、微電系統、有效能源系統、網絡工程以及文件夾內選修課程。

      大學四年級的必修課有:工程設計4A、工程設計4B、假期實習;完成以下課程中三門:音頻工程、傳感器與器件、電路與系統仿真、數字信號處理、微波電路。選修課有:光纖通訊系統、移動天線與衛星通訊、光纖通訊、衛星通訊系統工程、移動和個人通訊系統工程、數字處理系統、數據與國際互聯網傳輸、國際互聯網通訊工程、電路與系統仿真、音頻工程、傳感器與器件、醫學工程與儀器裝置、數字信號處理、多媒體和電醫學信號處理、高級控制系統、微處理系統1、微處理系統2、高級數字設計、高級計算機結構、計算機機器人與控制、實時系統工程、圖像處理、智能系統、實時估算與控制、微波電路、雷達系統、高級網絡工程、網絡設計與轉換、網絡工程、網絡基礎結構、網絡管理與安全、網絡計劃與性能以及文件夾內選修課程。

      注:文件夾內選修課程包括RMIT大學網上所列選修課和以上所列專業選修課。

      5.2 學生管理模式

      在澳大利亞大學,學生不安排住校;學生入學沒有班的概念,學校也不配備專門的輔導員和班主任,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配備專門課程協調人(Coordinator) , Coordinator的職責是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學生入學后,會得到學校網絡免費郵箱,學校所有的教學安排都是通過免費郵箱與學生聯系,同時,學生也通過郵箱與學校、學院以及任課老師聯系,并查詢信息。

      5.3 教學模式

      (1)理論課教學。 每門理論課都有一位主講教師(lecturer)負責lecture,另外配備1~2名本專業博士研究生作為輔導教師與lecturer 一起負責課程教學;各門課程沒有固定的教材,教師只指定參考書,授課以多媒體教學為主,課后安排一定的作業(assignments)、演講(presentation)和小組討論(group meeting),所有課程的教學大綱、多媒體教學課件及作業要求都可在校園網上下載。

      (2)實驗課教學。實驗課和理論課分開進行,有大班實驗也有小班實驗,做實驗需在網上注冊和預約。實驗課由任課教師和博士研究生負責,一、二年級每學期實驗課較多,這些實驗課是電氣電子工程專業的核心基礎課,每周約6~8次;實驗課教師不講授實驗內容,主要靠學生自己預習,有問題在實驗課請教指導教師;有些實驗會有些比理論超前的內容讓學生提前接觸,這就要求學生通過自己查找資料完成,由此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部分實驗室是開放的,如學生不能在規定的實驗課時間內完成實驗內容,自己可再找時間完成。實驗課的成績除完成實驗報告外,還有實驗陳述(presentation),學生向指導教師當面陳述自己的實驗結果和結論。有時,實驗還有些小組項目,即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完成一個較大的實驗項目(project)。

      (3)畢業設計。學生在四年級要完成工程設計(engineering design),類似我國大四學生的畢業設計,以及利用假期進行的畢業實習(vacation internship )。學生在三年級結束前選擇畢業設計課題,進入四年級一邊學習課程,一邊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課題研究。

      (4)成績評定。學生在校各門課程成績評定通常是按照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確定的。

      平時成績包括:上課出勤率、課后作業(assignment)、課程項目陳述(project presentation)以及實驗報告等,通常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40%,其中assignment 和實驗報告應在老師要求截止日期內遞交,否則按日罰分,只有平時成績達到及格分以上,才有資格參加期末考試,并且期末考試達到及格分以上,這門課程才能通過。學生最后的成績分為HD(High Distinction)、DI(Distinction)、CR(Credit)、PA(Pass)和NN(Fail)分別相當于我國的平分標準:優(80~100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0~59分)和不及格(0~49分)。

      6 幾點啟示

      通過以上對RMIT大學電子工程本科教學模式的介紹,并與我國高校該類專業課程設置比較,可得以下啟示:

      (1)寬專業口徑教育。電子工程課程內容的特點是強調基礎、知識面寬和綜合性強,并且知識更新快。反映了澳大利亞高等工程教育的寬口徑教育。電氣工程已不作為專設的院或系出現,而與弱電并行,從一定意義上說,它反映了當今科學技術發展以弱電為主的潮流。

      (2)選修課比例高。在大三后,該專業限選課和任選課學分占總學分的25%~33%,而我國高校選修課學分占總學分的12%~20%,其原因是我國高校的公共課程,如思政、外語、體育等課程所占比例較大,而這些課程是國外大學所沒有的。

      (3)非技術類課程少。從上表的課程設置可以看到,非技術類課程幾乎沒有,而我國高校非技術類課程,如思政、外語、體育、管理等課程學分約占總學分22%~25%,相比之下,在同樣的四年學習生崖中,我國高校學生學到的技術類知識就少得多。

      (4)工業實踐分散進行。工業實踐在我國高校中即為生產實習。澳大利亞高校的工業實踐是分散進行的。學生自謀職業,尋找顧主,時間4~5個月不等。這樣有兩大好處:一是學生學會如何聯系單位,如何推薦自己,這是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二是豐富自己的工作經歷,為畢業后就業創造條件。

      (5)注重平時學習,培養自學能力。澳大利亞大學從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更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注重平時努力學習,對各門課程學習一如既往。澳大利亞高校攻讀碩士學位不需要經過入學資格考試,注重學生平時成績,學生大學畢業達到一定成績,就可獲得讀碩士的資格。不會出現我國學生在考研復習約一年的時間放松其它課程學習的弊端,這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地方。

      7 結語

      通過在RMIT 大學的幾年學習,深感有許多值得我國大學同類專業借鑒和學習的地方。RMIT大學電子工程本科教育也在不斷改革,由于兩國的起點和國情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應當有選擇、有分析地加以借鑒,以促進我國電子工程本科教育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rmit.edu.au.

      国产色在线|亚洲|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