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渴望的青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您好!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好學生”、“好孩子”。真的,這不是吹牛,不信你看:老師的話我言聽計從;爸媽說一我從不說二;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做事也中規中矩,從來沒有出格過,更沒有出現過所謂的叛逆。
都說青春是五彩的,可是,我突然覺得自己的青春是灰色的。家里――學校,單調的兩點一線根本沒有任何色彩可言。我覺得生活了無生趣,甚至開始討厭自己。不知何時開始,我竟然偷偷羨慕起那些學習差的同學。雖然他們成績差,但是他們很會玩,而他們玩的那些都是我平時垂涎三尺卻從不敢涉及的,比如那些艷麗時尚很有個性的衣服和小裝飾。天知道我是多么羨慕那些敢穿敢戴的同學,我經常偷偷地在看她們。每次家長會,老師都會拿我做榜樣,說我學習好,穿著樸素。越是這樣,我越排斥自己。我覺得自己很虛偽,覺得自己是戴著假面具生活的。
我多想自由自在啊,我多想大聲說我喜歡某位明星,我多想在老師和爸媽說得不對的時候,出口頂撞他們而不是把話悶在心里,我多想自己也能踩著輪滑去學校,在輪滑上演繹我多彩的青春。突然,這種愿望像一顆炸彈一樣在我的心底膨脹,我感覺它馬上就要爆炸了。我該怎么辦?
小敏
方慧姐姐:
小敏,我很能體會你的感受。我知道你羨慕的不是那些同學成績差,而是他們能夠做真實自由的自己。對于這個問題,好多同學跟你有一樣的困惑。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楊春霞老師怎么說。
專家點撥其實,所謂好學生的定義就是按照大人們的意思成長,不出格,就像你說的中規中矩。不過,這也像是裝在套子中的人吧,很難伸展。而“差學生”因為成績差,也就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不在乎其他,只是真實地去表達自己。
其實,小敏,你完全沒必要封閉自己,你也可以做個有個性的“好學生”,真實表達你自己。不過,那樣你就不能刻板地去在意大人的看法了。比如,功課你早就準備好了,那么你就不必非得坐在書桌前盯著書本到很晚,你可以聽段音樂,或者上網沖沖浪;再比如,節假日你可以小小地放縱一下自己,做你喜歡做的事情。如果父母或者老師用異樣的眼光看你,你就大膽地告訴他們,這沒什么了不起,這才是真實的你。
青春總是有些叛逆的,小小的出格沒什么不好。踩輪滑上學、喜歡某位明星、穿自己喜歡的衣服、配點個性的小裝飾甚至跟“差學生”一起玩玩新鮮有趣的游戲,這些都不是大問題,只要你清楚你未來的目標是什么,并且不會因為這些小小的細節去影響你奮斗的過程就夠了。
還有,那些負面的情緒最好別積壓在心里,因為積壓久了,沒準哪一天,真的會像炸彈一樣炸開,那樣你就會變得無所適從。當然,也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真的拋卻了你所有的“好”而做了一個叛逆得無法補救的孩子……那么,我想你肯定也會后悔的。
年華正好,不如奮起追逐夢想,這大概是所有人內心都渴望的吧。
年歲正好的時候,不用擔心以后的發展,只要把握住現在就會覺得滿足和幸福,這就是青春的力量。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在消耗青春,碌碌無為,還在浪費著大好時光,真的讓我覺得十分自責。我們雖然沒有很遠大的志向,不需要做億萬富翁,也不期望能夠做到像愛因斯坦與愛丁頓那般聰慧,也沒有達到比爾蓋茨那種高度,我們渴望的就是在這個屬于我們的年紀創下我們的青春的印記。
青春真好,能夠每天肆意地做夢,哪怕不能夠實現,也是美好的幻想。青春真美,因為那時候的懵懂和羞澀是美好的呈現,是我們青春的標記,青春真活潑,那時候我們蹦蹦跳跳,一直嬉鬧,被父輩們寵溺著,感受著幸福。
青春日記里,書寫著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在朗朗讀書聲中邁向成長。
注定是漂流瓶,
華麗的軀身,
卻終歸,
沒有方向,
隨波逐流的命運,
注定了彷徨。
青春,
注定是沙漏,
安靜的流淌,
卻終歸,
沒有感向,
匆匆流逝的命運,
注定了迷茫。
青春,
注定是城堡,
重重的設防,
卻終歸,
沒有暖墻,
冰冷若霜的墻磚,
注定了感傷。
青春,
注定是孤獨,
渴望的溫暖,
卻終歸,
成水中花,
堅強明媚的偽裝,
注定了心殤。
浣一彎青春水,
換到的,
不是真水無香的張揚,
清楚地看到水灣中月的倒影,
綻放著不被人懂的憂傷,
即使光芒,
卻終歸,
注定感傷,
誰的青春,
青春的水,
被誰輕輕喚起,
換回的,
只剩壹捧青春淚,
十三歲的女孩,是沙灘上的一枚小小的貝殼,我的心事很寬很寬……
十三歲的女孩,是大樹下的一棵嫩嫩的青草,我的夢想很遠很遠……
十三歲的女孩,是天空中一朵平凡的云彩,我的追求很高很高……
我羨慕鳥,我渴望飛翔,我向往無憂無慮的生活,我渴望在夢想的天空中翱翔……
也許,十三歲就是這樣一個渴望的年齡,一個向往的年齡,一個追求的年齡。
十三歲,真的是一個渴望的年齡。
我渴望著自己長大,我渴望者能夠有更多的人理解我,我渴望著同學之間真摯的友情,我更渴望一個沒有虛偽,充滿真情的世界,每個人的心靈都如梔子花一樣純潔,我渴望……
十三歲,真的是一個向往的年齡。
我向往著童話故事中公主與王子美好的結局,我向往著詩人那如畫的詩歌,我向往著畫家那如詩的畫卷,我向往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向往著我心中那份純真的希冀,我向往……
十三歲,真的是一個追求的年齡。
我追求著童年的記憶,追求著童年時代手里抱著得布偶娃娃,享受著它毛絨絨的質感,我追求著心中的希望,讓希望的種子播撒,我追求者熱情的夢想,我想成為一名詩人,畫家還有藝術家,我要用手中的筆來裝點我的人生,我追求……
請問你們心中的夢想是什么?噓,不要說出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夢想,至少,有過夢想。無論堅持與否,無論是否成功,他們都存在過。各位,靜下心來,用心去看,去聽,周圍人對于夢想,對于青春的定義是什么。對于老兵來說,青春是一張張發黃破舊,但被裝裱的里三層外三層的審理時的大合照;對于老師來說,青想是送走的,已經步入各行各業的精英們;而對于我最熟悉的人之一,我的父親,他的青春是飯桌上的那一句:“想當年我和你那么大的時候怎樣怎樣。”隨后,眼中便是無限的向往。是的,他們都老了。但他們可以驕傲的說,他們拼過。
為什么我們要趁現在放飛夢想呢?想想我們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期待成熟,渴望長大?,F在呢?作業多,假期少,睡不夠,起得比牛早,干得比牛還多??释模闶腔氐竭^去,難道一切的一切,真的只有失去后槽懂得珍惜么?
正如開頭說的,每個人都有夢想。我也不例外。小學時,稚氣未脫,渴望但一位科學家;到了初中,以為自己成熟了,夢想是當一位老師。當然,這個夢想很快破滅了。那時的我,和許多同齡人一樣,渴望一所好高中;到了高中,真正成熟了,夢想便是和在座的各位一樣,一所大學,一所好大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夢想。是人的專屬夢想是在吟詩獨酌時,有一片花瓣飄進他的酒觴,引起一片詩意,做出千古絕句;游子的夢想是有朝一日可以回到故鄉,看望鄉親父老;而士兵的夢想,便是可以在戰場上,與百步之外取敵將首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夢想,我也不例外。不要說作業多,忙,沒時間。我會告訴你我在不久前剛剛實現了屬于自己的專屬夢想么?是的,無論辯論還是演講,我都是想證明我變了。趁現在,放飛你的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