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武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學武器范文第1篇

      關鍵詞: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基本防護

      文章編號:1005-6629(2007)08-0047-05中圖分類號:O571.1文獻標識碼:E

      隨著禁止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公約的相繼實施,發生大規模核化生戰爭的可能性減小,但這類武器卻有可能被利用。美國《科學》雜志指出假若掌握了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人類將隨時面臨大規模屠殺的威脅[1]。此外,核泄漏、化學物質外泄、傳染病并沒有完全消除。因此,在化學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基本知識,使學生了解其特點和危害,學會基本的防護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

      1 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間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并有巨大殺傷破壞力武器的總稱,包括原子彈、氫彈以及以中子彈為代表的第三代核武器。

      1.1 核武器的基本原理[2]

      1.1.1 原子彈

      利用235U或239Pu等原子核的鏈式或裂變反應原理制成的武器,叫裂變武器,通常稱作原子彈。原子彈在爆炸前,將高濃縮(90%以上)235U或239Pu裝在彈體內分成幾小塊,每塊質量都小于臨界質量。這里的所謂臨界質量是指裂變物質能實行自持鏈式反應所需的裂變物質的最少質量。爆炸時,控制機構首先引爆普通烈性炸藥,產生高溫高壓,使兩塊或幾小塊235U(或239Pu)燃料迅速聚合而超過臨界質量,中子源產生的中子誘發235U(或239Pu)裂變,釋放出裂變能,同時還放出2-3個中子。這些中子以可繼續轟擊新的235U(或239Pu),引發更多的新一代的核裂變,釋放更大的裂變能。這樣鈾核裂變一代接一代的持續下去,形成裂變鏈式反應。每一代裂變的時間極短(10-8秒),而且,裂變中子的增殖和裂變能的增長都非常快,因而在瞬間釋放巨大能量而產生核爆炸。

      其裂變反應為:

      n+235U(或239Pu)A1+A2+vn+E

      式中n是中子,A1,A2為兩個中等質量的裂變后的核碎片,vn是每次裂變放出的中子數,E是每次裂變釋放出的能量(約為200MeV,1MeV=1.6×10-13J)。1kg核材料(235U或239Pu)有2.5×1024個原子核。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

      w=2.5×1024×200×1.6×10-13=8×1013J

      1kgTNT炸藥放出的能量(化學能)僅為4.19×106J,1kg核材料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為2萬噸TNT炸藥放出的能量,因此原子彈的爆炸威力比化學炸彈大上百萬倍。

      1.1.2氫彈

      利用2H(D)、3H(T)等輕核原子核的熱核聚變反應制成的核武器,叫聚變武器或熱核武器,通常稱作氫彈。D、T兩個原子核,必須克服它們之間的靜電排斥力才能發生聚變反應。因此要求核燃料達到幾千萬度甚至幾億度的高溫并處于高壓狀態,從而發生大量的聚變反應(稱熱核反應)而釋放出巨大能量。氫彈中熱核反應所必需的高溫、高壓等條件,是由原子彈爆炸來提供的。氫彈必須包含兩個部分:為創造自持熱核反應條件而專門設計的用于引爆的原子彈(通常稱之為“扳機”)和熱核聚變裝料。現在實用的熱核裝料是固態的6LiD,氫彈的巨大威力主要來自熱核聚變釋放的能量。首先引爆其中的原子彈,核裂變釋放出的能量使熱核裝料加熱達到高溫,而且裂變釋放的中子轟擊3LiD中的3Li產生T,然后產生的T與D發生熱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巨大能量。在氫彈中燒掉1kg 3LiD,釋放的能量可達4-5萬噸TNT當量。在熱核裝料外還有一層238U,聚變產生的快中子打到238U上,可引起裂變,以增強熱核爆炸的威力和輻射強度。

      其聚變反應為:

      D+D3He+N+3.27MeV

      D+3He4He+p+18.35MeV

      D+DT+p+4.03MeV

      D+T4He+n+17.59MeV

      其中,p為質子,以上兩組反應總的效果是:

      6D24He+2p+2n+43.24MeV

      上式表明:“燒掉”6個D核(12個核子)共放出43.24MeV能量,相當于每個核子平均放出3.6MeV能量,而裂變反應“燒掉”1個235U核釋放出200MeV,即每個核子平均放出的裂變能為0.85MeV能量,因此每個核子平均放出的聚變能為裂變能的4倍,所以聚變能是比裂變能更為巨大的一種核能。

      1.1.3中子彈

      中子彈又稱增強輻射武器,它是以高能中子輻射為主要殺傷因素的小當量氫彈。研制中子彈的目的是盡量減小對建筑物等的破壞,而盡可能提高對人員的殺傷力。核武器釋放的能量有三部分:沖擊波、光輻射與核輻射(主要是中子與γ射線)。對建筑物造成破壞的主要因素是沖擊波,而對人員殺傷的主要是核輻射。中子彈就是利用D、T核聚變反應釋放的高能中子來提高中子的輻射效應,從而增強對人員的殺傷力。根據裂變和聚變反應的能量分配分析,一個鈾核裂變放出2-3個中子和約170MeV裂變碎片的核動能(總裂變能約200MeV),如以釋放2.5個中子計算,裂變反應每放出1個中子,平均釋放約68MeV的核動能,而D、T核聚變除放出1個14.1MeV高能中子外,只有3.5MeV 4He核的核動能。這表明,相同核爆炸威力,聚變比裂變放出的中子多,因此中子彈特點是爆炸當量小而高能中子輻射強,同時由于裂變成分占的比例小,放射性污染也相對的少。

      1.2核燃料生產

      制造原子彈的關鍵,是如何獲得足夠數量的裂變燃料――高濃縮的235U或239Pu。因為天然純鈾中235U的含量極低,僅占0.7%,而238U卻占99.3%。另一種更好的裂變燃料239Pu在自然界又不存在,因此核燃料生產成為核武器制造的關鍵。

      1.2.1U同位素的分離

      在天然純鈾中分離235U和238U兩種同位素,獲得高濃縮的235U是一項極其困難的事,因為235U和238U的化學性質完全相同,只有物理性質有微小的差別(質量數只相差3個中子),因此只能采用物理分離方法。鈾同位素分離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離心法、擴散法和電磁分離法。

      1.2.1.1電磁分離法

      把天然鈾(含235U和238U兩種同位素)的氣體化合物(UF6)引入離子源,經氣體放電形成離子,這些離子受電場作用后獲得幾乎相同的動能,然后引進與其運動軌道相垂直的磁場區域,它們受磁場作用后沿圓形軌道運動,輕的離子半徑小,重的離子半徑大。由于這兩種鈾同位素化合物離子的質量有微小差別,它們運動軌道半徑的大小也就不同,這樣就可以把這兩種質量不同的鈾同位素離子分開。在半徑較小的圓形軌道上可以收集到235U化合物離子(235UF6)。這種分離方法分離因數很高,但產量和效率很低,因而費用很高。這種方法現已不用。

      1.2.1.2氣體擴散法

      因擴散速率與分子運動的平均速率成正比,而分子運動的平均速率與質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理想分離因數是與分子質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因為鈾本身不是氣體,必須用鈾的氣體化合物UF6(在56℃時蒸汽壓為1個大氣壓)做擴散濃縮的化合物。235UF6分子的質量數為349,238UF6分子的質量數為352,則理想分離系數=(352/3249)1/2=1.0043,這一結果表明,分離系數很小,經一級擴散后理想的濃縮度只提高4.3‰,而實際結果比這個數值還低。可以用級聯過程得以實現,即經過一級擴散濃縮后繼續進行下一級擴散濃縮,不過要得到高濃縮235U一般要幾千級。據估算,要生產99%濃縮度的235UF6,約需4000級。因此生產高濃縮235U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程。氣體分離法的關鍵技術是多孔分離膜,多孔膜的孔徑必須很小(小于平均自由程的1/10),約0.01-0.03μm,每平方厘米有上百萬個小孔,而且多孔膜的材料必須耐腐蝕、小孔還要防堵塞等,因此多孔膜的制造技術極其困難。現在氣體分離法技術最成熟,它首先被用于工業規模生產濃縮235U。

      1.2.1.3離心分離法

      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中,由于強的離心力場的作用,使較重的分子遠離軸線濃集,較輕的分子向著軸線濃集,從而使鈾同位素分離。這種分離方法的分離系數取決于同位素質量指數的差,而不是取決于它們絕對值的差。UF6通過離心分離法來分離同位素,它的理論分離系數為1.08(即8%),比氣體擴散法高得多。但要生產高濃縮235U也必須離心機多級串聯使用。離心分離法所需的電能消耗比氣體擴散法小很多(約幾十分之一),但由于早期制造高速離心機轉子所需的高強度材料沒解決,所以長期以來未能應用于濃縮鈾生產,后來由于對離心分離法研究的重視和高比強度性能材料的出現,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離心分離法生產濃縮鈾已趨成熟,在經濟上可與氣體擴散法競爭。現在離心分離法已有取代氣體擴散法的趨勢。

      1.2.2239Pu的生產

      另一種性能更為優越的核燃料239Pu,可以通過建造反應堆來生產。通過早期的理論和實驗研究證明,天然鈾-石墨反應堆或天然鈾-重水反應堆都可以實現裂變鏈式反應,反應堆中大量的238U原子核,在235U裂變產生的中子轟擊下,吸收一個中子后變成239U,由于239U核不穩定,經過連續兩次β衰變后,生成239Pu才達到穩定狀態。據估計,在反應堆中每“燒”掉1個235U可以平均產生0.8個239Pu。這樣可以從反應堆“燒”過的“核廢料”中,采用化學處理方法,把生成的239Pu提取出來,從而獲得制造原子彈的核燃料。用天然鈾建造反應堆生產核燃料239Pu,比用同位素分離得到核燃料(高濃縮235U)相對容易。

      1.3核武器的防護

      核爆炸時,要盡量利用各種有利地形進行防護。比如隱蔽在土坎、土丘背向爆心的地方,或側向爆心的溝渠、橋洞,可以減輕傷害。如果是堅固的建筑物,室外的人員可以利用墻的拐彎處或緊靠墻根臥倒;室內人員應盡量利用屋角或床、桌下臥倒蹲下。此時應注意不要利用不堅固或易倒塌的建筑物,還應避開門窗和易爆易燃的物品。如果是在乘車途中發現了核襲擊,駕駛員應立即停車,將身體彎伏或臥伏于駕駛室內,乘車人員也應盡量臥倒。臥倒時要采取正確的姿勢,應同時閉眼,以免引起閃光盲;收腹,將雙手交叉墊于胸下,兩肘前伸,頭自然下壓于兩臂之間,兩腿伸直并攏,以防震傷內臟;半張開口,以防震傷鼓膜;當感到周圍空氣很熱時,還應憋一口氣,以防吸入灼熱的空氣燒傷呼吸道;對暴露的皮膚,可利用衣物遮蓋,衣物的顏色越淺,防護效果越好。

      核爆炸后,處于沾染區內的人員應立即轉移到安全地帶,用水進行全身沖洗。若缺乏水源,可用纖維物擦拭。對受沾染的服裝,可用清水洗滌,也可用拍打法或抖拂法。實施時要注意戴上口罩和膠皮手套,要站在上風或側風方向,按照從上到下、先里后外的順序進行。從沾染區撤離的人員,如果已食用過放射性物質,可以采用引吐、腹瀉和喝茶水等方法,以使體內的放射性物質加速排出。對受沾染的糧食、蔬菜、水果等可采用水洗的方法。對受沾染的飲用水,可采取土壤凈化法或過濾法。

      2化學武器

      化學武器是以毒劑殺傷人畜、毀壞植物的各種武器、器材的總稱。化學武器的基礎是化學毒劑,化學毒劑則是指用于戰爭目的,以毒害作用殺傷人畜、毀壞植物的有害物質。化學毒劑主要包括神經性毒劑、糜爛性毒劑、全身中毒性毒劑、窒息性毒劑、失能性毒劑和刺激性毒劑等六大類十幾個種類。其中, 可能被利用的主要是前四種[3]。

      2.1化學毒劑

      2.1.1神經性毒劑(nerve agents)

      神經性毒劑的作用是抑制神經傳導介質中的重要物質膽堿酯酶的活性,從而破壞神經沖動的正常傳導,引起一系列膽堿能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麻痹狀態,最后因呼吸中樞麻痹和心跳停止而死亡。神經性毒劑為有機磷酸酯類衍生物,分為G類和V類神經毒。G類神經毒是指甲氟磷酸烷酯或二烷氨基氰磷酸烷酯類毒劑。主要代表物有塔崩、沙林、梭曼。V類神經毒是指S-二烷氨基乙基甲基硫代磷酸烷酯類毒劑,主要代表物有維埃克斯(VX)。

      塔崩(GA)化學名為N,N-二甲胺基氰膦酸乙酯,純品為無色液體,是1936年德國施拉德博士在研究有機磷農藥中發展起來的,時稱“超級毒王”,曾在兩伊戰場上大量使用[4]。

      繼發現塔崩之后,施拉德博士于1939年又合成了沙林(GR),化學名甲基氟膦酸異丙酯。純品是無色、易流動的液體,工業品淡黃色或棕色,有微弱的水果香味,沸點58℃,凝固點-56℃,能與水及多種有機溶劑任意混合。毒性比塔崩高3-4倍。1995年日本奧姆真理教就是用沙林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東京地鐵中毒事件。

      梭曼(GD)化學名甲基氟磷酸特己酯。1944年由德國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庫恩首次合成。純品為無色液體,有微弱的水果香味,工業品橙黃色,有樟腦味,沸點為198℃,凝固點為-42℃。水解緩慢,氫離子、羥離子、次氯酸離子等能加速其水解,還能與酚鈉、羥胺、肟等發生親核取代反應,產物無毒性。具有中等揮發度,毒性比沙林約高兩倍,并且中毒后難于治療,一些治療神經性毒劑的特效藥物對梭曼基本無效。

      維埃克斯(VX)化學名為S-(2-二異丙基氨乙基)-甲基硫趕膦酸乙酯。1952年英國的拉納吉特?戈施博士首先發現V類毒劑。VX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油狀液體,工業品為黃色或棕色,儲存時會分解出少量硫醇,是一種親脂性較強的化合物。沸點為298℃,凝固點為-39℃。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易溶于多種有機溶劑中,水解很慢,加堿能加速水解,遇酸成鹽,易與氧化劑發生反應,產物無毒。VX毒性比G類毒性最高的毒劑還高出5-10倍。

      2.1.2糜爛性毒劑(blister agents)

      又稱起皰劑。糜爛性毒劑以破壞細胞中重要的酶及核酸,導致新陳代謝中斷,造成組織壞死,皮膚或粘膜糜爛為明顯毒害特征。主要通過皮膚接觸和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有全身中毒作用,嚴重時可致死。接觸皮膚和粘膜時,引起紅腫、起泡、潰爛,對眼睛可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失明。吸入蒸氣或氣溶膠,能損傷呼吸道、肺組織及神經系統。

      芥子氣(H)芥子氣的化學名為2,2'-二氯二乙硫醚。1822年,德斯普雷茲發現了芥子氣。1886年,德國的梅耶首先人工合成成功。1917年在比利時伊博爾地區首先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毒劑之王”之稱。日本在中對中國軍民也多次使用。在純液態時是一種略帶甜味的無色油狀液體,工業品呈黃色或深褐色,有芥末味。沸點217℃,凝固點14.5℃。難溶于水,加堿、加熱、攪拌能加速水解,易溶于二氯乙烷、四氯化碳、苯、煤油等有機溶劑和脂肪中,與氧化劑作用,能生成無毒或低毒物質。它有較強的滲透性,能滲入皮膚、服裝、食物和表面粗糙疏松多孔的物質。

      路易氏氣(L)1918年春,由美國人路易士上尉等人發現,并被建議用于軍事,因此得名。化學名為2-氯乙烯二氯砷。路易氏氣在純液態時是無色、無臭的液體,其工業品有強烈的天竺葵味。沸點190℃,凝固點-18℃。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和動植物油脂中,水解快,產物有毒,在堿性溶液中迅速分解成無毒物質,氧化、氯化反應能破壞其毒性。在戰場上經常和芥子氣結合使用。

      2.1.3全身中毒性毒劑(systemic agents)

      全身中毒性毒劑是抑制組織細胞內的呼吸酶系,致使全身不能利用氧氣而引起組織細胞內窒息的毒劑,又名“血液中毒性毒劑”、“含氰毒劑”。通過呼吸道侵入機體,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和終端細胞的氧化反應,造成全身性組織缺氧,特別是呼吸中樞因缺氧而受到損傷。全身中毒性毒劑主要有氫氰酸和氯化氰。它們同時也是民用化工原料。氫氰酸是生產丙烯腈的原料,氯化氰是生產除草劑三聚氯氰的原料。

      2.1.4窒息性毒劑(choking gases, asphyxiants)

      窒息性毒劑是以刺激呼吸道、肺部,損害肺組織,引起肺水腫,導致呼吸功能破壞的毒劑,又名“傷肺性毒劑”。窒息性毒劑有光氣、雙光氣、氯氣和氯化苦等,其中光氣是這類毒劑的典型代表。作為軍用毒劑,光氣已被毒性更大的毒劑所代替。但光氣和它的衍生物是生產塑料、合成纖維、染料等的重要原料,是制備藥物或殺蟲劑的中間體,所以對光氣的防護不可輕視。

      2.2化學武器的防護

      在突然遇到化學武器襲擊時,可采取用毛巾、手帕、口罩或浸有肥皂水的紡織物捂口,系住領口,扎緊袖口、褲腳等應急措施,并應避開低洼、“窩風”的四角等毒劑云團容易滯留的地方,盡量到地勢高、風速大的地方,如山頭、樓頂,或進入“三防”工事、密封嚴實的屋內。若人員染毒,可先用棉球蘸取消毒液,由外向里擦拭染毒部位,或用布、紙、干土將皮膚上的毒液吸去,然后用堿、小蘇打、石灰、草木灰、肥皂水溶液擦洗染毒部位。如果染毒部位在眼睛、口腔、傷口等部位,可用2%的小蘇打或清水沖洗。眼睛染毒時,要迅速閉眼側臉,用手撐開眼瞼,將清水輕輕注入眼內,讓水從眼的一側流出,反復進行沖洗。若服裝染毒,如果是局部染毒,只要對染毒部位進行相應消毒即可;如果是吸附了毒劑蒸氣的服裝,可置于通風的地方進行晾曬,讓毒劑自然蒸發、分解。染毒嚴重的服裝應用火焚燒。

      3 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過去稱細菌武器,是指以生物戰劑殺傷有生力量和毀壞植物的武器。生物戰劑是用以殺傷人、畜和破壞農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的總稱。

      3.1常見的生物戰劑

      被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列入高危名單內的病毒和細菌有:炭疽、肉毒桿菌、鼠疫、天花、兔熱病、病毒性出血熱病毒。CDC將這些常用生物戰劑的共性總結為: 容易在人體間傳播;高死亡率; 引起社會強烈恐慌; 需要專業的防治行為[5]。

      3.1.1 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

      炭疽桿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引起疾病的細菌,也是有悠久歷史的一種生物武器。有關化學生物戰專家評估,在可能利用的所有潛在生物戰劑中,炭宜桿菌是最容易獲得的。炭疽桿菌感染所引起的炭疽是一種共患傳染病,主要是直接或間接接觸病畜而感染,也可由吸血昆蟲叮咬感染。

      炭疽桿菌可以用常規的商用實驗設備大批培養,芽胞形成后可制成白色或淺褐色粉末。如果只想感染一小批人,將芽胞灑在信封里即可。炭疽芽胞直徑約1-5微米,即使受過培訓的生物學家也需要合適的設備才能將其與普通物質區別。2001年8月,日本科學家在奧姆真理教總部大樓的地下室內,發現了大量的炭疽桿菌溶液。同年10月,在美國利用信件傳播炭疽桿菌干粉,造成了數人死亡和人們心理上的極度恐慌[6]。

      3.1.2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

      鼠疫曾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三次大流行,約有2億人因此喪生,因患者全身皮膚發黑而得名“黑死病”。鼠疫為一種典型的自然疫源性共患病,起病急、高熱、寒顫、淋巴結腫脹及疼痛、毒血癥候群為其特征,病程短,病死率高。鼠疫在人間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間流行。傳染源為嚙齒類動物,野生鼠類為主要傳染源,蚤為傳播媒介。鼠蚤人是本病的主要傳播方式。當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細菌在蚤胃內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當蚤再吸入血時,病菌隨吸進之血反吐,注入動物或人體。蚤糞也含有鼠疫桿菌,可因搔癢進入皮內,病原體也可經破損皮膚而感染人體。肺鼠疫病人的大量鼠疫桿菌可隨呼出的飛沫傳播,因此亦可以人人傳播。鼠疫之所以會被用作生物武器,一是傳播速度快,二是病死率高。鼠疫可以借染菌的鼠類和蚤類進行生物戰,還可以通過大量氣溶膠的釋放對人群進行攻擊。鼠疫桿菌對人有高度感染性,估計大約吸入2000-3000個鼠疫桿菌即可使人感染發病。

      3.1.3天花病毒(smallpox virus)

      天花病毒最初出現在古埃及,后來逐漸擴散到世界各地。天花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天花是被人類最早消滅的傳染病,現在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因為在美國陷入炭疽恐慌之際,一些科學家警告致命性更強的天花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爆發。目前世界上僅存兩個天花病毒的毒種,一個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Koltsovo的國家病毒和生物技術中心(IMB),另一個在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控制中心(CDC)。由于擔心可能利用天花病毒發動襲擊,聯合國已延期執行原定在2002年銷毀天花疫苗儲備的決定。

      天花病毒是DNA病毒,在自然環境中較為穩定,可經空氣、飛沫傳染。人是天花病毒的唯一宿主,起初主要是通過病人的口咽部份分泌物直接在人群中散布。也可以通過直接與潰爛皮膚、排泄物或其他有污染的物品接觸而傳播。如果被用作生物武器很可能是通過氣溶膠散布。

      3.1.4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狀芽孢桿菌產生的一種外毒素,為多肽鏈的簡單蛋白質,是一種嗜神經毒素,也是已知的天然毒素中毒性最強的物質。人經口服的致死劑量約為0.002mg,若以噴霧發放,人只要吸入0.3mg就能致死。因此,它可以算作最具威脅的恐怖生物毒素。肉毒桿菌毒素的毒性雖高,但在實際使用中,由于它在空氣中很快失活,故其殺傷力僅與神經性毒劑相當。不過隨著技術的改進,如微膠囊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它在分散過程中的分解,這無疑可大為提高這一毒素武器的殺傷威力。

      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肉毒毒素成功地暗殺了納粹頭目萊因哈德?海得里希。2001年11月, 美軍在發動對本 ? 拉登的阿富汗戰爭中, 獲得了的一些文件。從這些文件中發現,曾研究批量生產肉毒毒素以備殺死2000人[7]。

      作為生物戰劑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1)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大多數是烈性傳染病的病原體,致病力強,少量進入人體就能使人得病。最著名的埃博拉病毒(EBV)病死率高達50%-70以上。(2)具有潛在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染性。(3)可通過氣溶膠進行擴散的高度傳染性,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黏膜、破損傷口等多種途徑侵入人體致病。(4)沒有有效的疫苗或僅有有限的疫苗供應。(5)可用于大規模生產,生產設備簡單。(6)對環境比較穩定。

      除了以上所介紹的生物戰劑外,其他一些病原生物如出血熱病毒(hemorrhagic fever virus, HFV)霍亂弧菌、斑疹傷寒立克次體、鸚鵡熱衣原體、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等均被認為可用于生產出重要的生物武器。

      3.2生物武器的防護

      當遇到生物武器襲擊時,應載上防毒面具、口罩或用毛巾捂口鼻,戴上手套、穿塑料衣、雨靴;扎好袖口、褲腳,上衣扎褲腰內,圍好頸部;在身體暴露部位涂驅避劑;對可能接觸生物戰劑的人員可服高效、長效預防藥物。消毒可用碘、或一般消毒劑,擦拭皮膚受染部分,然后進行全身衛生處理和衣物消毒。可用70%酒精或其他消毒藥品,擦拭污染部位,如無藥品,可用香皂水擦洗,再沐浴也有效果。對服裝的消毒可烈日暴曬或沸水蒸30-60分鐘;如是細菌孢子則需蒸煮2小時以上,也可用消毒藥品消毒。

      參考文獻:

      [1]黃順祥,胡非,李昕等.反化學恐怖危害評估[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0(1):121-128.

      [2]鄭春開,許甫榮.核能與核武器[J].物理,2003,32(6):391-398.

      [3]邊歸國.恐怖事件中常用化學武器的分類[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5,30(5):12-14.

      [4]馬繼東.生化武器與秘密戰爭[M].北京:文藝出版社,2002,16.17.

      [5]邵志廣.生物武器與生物恐怖[J].中學生物學,2004,(6):3-5.

      化學武器范文第2篇

      今天是國際社會指定的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每年我們都在這一天對他們表達敬意和緬懷之情。

      this year’s observance is especially timely, as the spectre of chemical weapons is once again casting its ominous shadow. recent allegations of the use of these indiscriminate and morally repugnant weapons in syria serve as a reminder of the continuing vital importance of the chemical weapons convention.

      鑒于當前化學武器的不詳陰影再次出現,今年的紀念日來得尤為及時。最近有指控顯示,在敘利亞境內使用了這種濫殺無辜、嚴重違反道義的武器。它提醒我們時至今日《化學武器公約》依然十分重要。

      the convention is both practical and aspirational. it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chemical weapons disarmament and facilitating the peaceful uses of chemistry. it is also a highly symbolic instrument -- representing a determined refusal of states parties to allow the atrocities of the past to be repeated.

      《化武公約》既切合實際又富于理想。公約已經成為削減化學武器及和平利用化學的法律框架。公約同樣具有高度的象征意義,它體現了全體締約國拒絕歷史上大屠殺事件再次重演的堅定決心。

      at the time of last year’s day of remembrance, nearly three-quarters of declared chemical warfare agents had been verifiably destroyed. this year, the figure stands close to 80 per cent. this continuing progress is a testament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vention and the work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

      截至去年的紀念日,世界上將近四分之三的申報化學戰劑已經通過可核查的方式進行銷毀。今年,這一數字已接近達到80%。銷毀工作繼續取得新的成就不僅證明了公約的效力,也證明了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重要工作。

      but, as current events attest, we must stay vigilant. the threat of chemical weapons persists, and eight states remain outside the convention. until the convention is universal and the last stockpiles have been destroyed, our debt to the victims of chemical warfare will remain unpaid.

      但是,當前的事件證明,我們絕不能放松警惕。化學武器的威脅依然存在,還有八個國家沒有加入公約。只有到所有國家加入公約和所有化學戰劑被銷毀之時,我們才能說已經償還了我們對化學戰所有受害者的欠債。

      化學武器范文第3篇

      那天,媽媽用十分佩服的眼神看著我,說:“賈戈啊,你竟然敢在家里私自制造‘化學武器’,成何體統?今天早上我就在你的‘化學武器’旁邊發現了一個體型超大的死蟲子,殺傷力還挺大啊!”原來,這個“化學武器”就是我的超級無敵臭襪子。

      我萬萬沒想到我的襪子居然可以輕易干掉一只蟲子,殺傷力的確夠大。雖然我的襪子臭,但是也是一位“滅害功臣”啊!只要靠近它的蟲子,不被活生生地熏死才怪,這樣我家就少了許多令人討厭的蟲子。

      凡事有利也有弊,我的臭襪子的利就是消滅蟲子,可弊端呢?它最大的弊端就是也傷害到了我老媽(老爸就不用說了,因為他也是超級大臭腳),為了老媽的生命安全,我決定天天把腳洗干凈,讓老媽好好呼吸上幾天新鮮空氣。

      怎么樣?我的這個消息可稱得上是世界的九大奇跡了吧!

      化學武器范文第4篇

      該校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范旭東解釋說,揮發氣體中的各種成分就像一團團微小的云重疊在一起,檢測之前要把它們分開,而在揮發性混合氣體中,要識別各種成分非常困難。目前大部分傳感器是讓混合氣體依次通過兩個試管,第一個試管內涂有一層聚合物,會減緩較重分子速度,大致把各種氣體按重量分開。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的傳感器在分離各種化學成分方面更有效。讓氣體先通過第一個試管獲得初步線索,然后用一個泵和壓縮機從第一個試管中收集氣體,間隔規律地送入第二個試管中,進行第二道檢測。第二個試管內涂有一層極化聚合物,一端帶正電另一端帶負電,會減慢那些被極化了的氣體分子的速度,未極化的分子能以更快速度通過。根據這些信息,研究人員就能識別出氣體中的化學成分。再給這套系統加上一個決策裝置并連接計算機,通過計算機能看到各種化學成分逐步分離的整個過程。

      在決策裝置引導下,一小團云完全通過后,壓縮機才能再次運作,這種方法能讓同一種分子聚集在一起,分析數據更容易。第二道檢測過程還可以增加一個輪換試管,讓氣體更快通過,此時決策裝置還充當“接線員”,當一個試管正“忙”時就把氣體送入另一個試管。這樣氣體從第一個試管出來進入二道檢測試管時就不會停頓。

      二道檢測試管還可以專門定做,用不同涂層做成各種長度的試管來分離特殊氣體,比如一種專用分子“熱線”,可以探測某些特殊分子。范旭東說:“如果懷疑某地有化學武器泄露,我們就送一批這種專用分子‘熱線’過去,能極靈敏地識別出這些成分。”

      化學武器范文第5篇

      在活動于賓館、夜總會、歌舞廳、桑拿按摩場所的女中有52%在每次發生時,會主動使用安全套。而集中在發廊、路邊店類娛樂場所、小旅店、街頭等的女性中,僅32%在每次發生時使用安全套。這是研究人員對自貢市50個娛樂場所中386名暗的調查結果。眾所周知,使用安全套可以防止性病、艾滋病傳播。而這次調查發現,盡管90%的女知道這樣做可能會感染HIV,但很多女仍不能堅持使用安全套。值得注意的是,有60%的女有過生殖器部位異常,而大部分是到私立醫院、私立診所看病,或者自己買藥。這樣的結果使得性病得不到正規治療,即使有HIV感染也很難被發現。另外,只有44%的人在最近6個月做過性病或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

      不足3歲的孩子最好別寄養

      目前在城市,由于行業競爭、出國深造或為了省心,一些年輕父母把年幼的孩子,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甚至是幾個月大的孩子,放在祖父母處寄養。劉愛書等心理學專家為此調查發現,約有8%的城市兒童學齡前有寄養經歷;在有寄養經歷的兒童中,20%的兒童有心理問題,而在沒有寄養經歷的兒童中,有心理問題的只占10%。專家分析說,寄養時,祖父母因為年齡較大,且與孫輩是“隔代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許多不利影響:如有的溺愛、包辦;有的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有的正處于更年期,脾氣急躁,情緒不穩定,容易發生家庭沖突。專家還注意到,在母子分離初期,孩子哭鬧、反抗、寢食不安,以后不再哭鬧,表情冷漠,內向退縮,對人不信任,缺乏安全感。這種經歷會使孩子在成年后缺乏安全感,不容易對人產生信任,人際關系也較差。有的孩子還會認為“媽媽不要我了”,這種錯誤的認識若不及早糾正,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非常不利。專家建議,母親在孩子3歲前不要長期離開孩子,無論把孩子寄養在祖父母家里的理由有多充分,這與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相比,都顯得不重要。

      美容院化妝品讓人不放心

      2003年上半年,衛生部對北京、上海、重慶、黑龍江、福建、四川、山東、廣東、江蘇等省、直轄市美容院銷售使用的745種化妝品的標識、標簽、說明書進行抽檢,發現不合格產品188種,合格率為74.8%。具體不合格內容是:批準文號不合格、有效期標識不合格、夸大宣傳、無中文標識、衛生許可證號不合格、未標注生產單位、超過使用期等。衛生部同時還對67家美容院使用的75種祛斑類化妝品的衛生質量進行監督抽檢,發現不合格產品12種,其中有8種產品沒有批準文號。另外,不少美容院都或多或少在使用問題化妝品,如在北京,有八成以上的美容院使用了不合格化妝品。所以,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為吸煙者算一筆“健康賬”

      下面是中外專家在“第11屆全國吸煙與健康學術研討會”上公布的他們對中國面臨的煙草危害的研究結果。

      *我國成年男性總死亡中有12%歸因于吸煙,而這個數字最終可能增至33%。

      *在中國,在由吸煙引起的死亡中,慢性肺部疾病占45%,肺癌占15%,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風、冠心病、肺結核等各占5%~8%。

      *目前三分之二的男性在25歲前成為吸煙者,約50%長期吸煙者在中年或老年時將因吸煙而致死。根據目前吸煙模式分析,中國現今0~29歲的3億多男性中,至少有1億人最終將因吸煙而死亡。

      這項研究是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醫學工作者一起完成的。

      警惕有害健康的床墊

      上海市工商局從本市超市、家具廣場、輕紡市場等9家經銷企業抽取20種床墊進行檢查,發現8種床墊的內部絮用填充物不合格,有的違反國家規定將再生纖維狀物質(禁用原料)作為填充料,易對消費者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檢查中還發現多數床墊不合格,綜合判定合格的僅2種,合格率為10%。不合格產品中有的是將低規格填充纖維冒充高規格填充纖維,以次充好,還有6種床墊外套的纖維明示內容與實測不符,經營者在標識中擅自提高了含棉成分。

      很多“”在隆胸術后十年內破裂

      至少有15%的植入硅膠的會在隆胸術后十年內發生破裂,這是最近美國一家外科專業雜志報道的。就這一點,醫學界做過不少研究,但這是第一次有了明確的數字。1999年,研究者選擇了317名做過硅膠隆胸術后至少已經3 年的婦女作為研究對象,當時她們的硅膠假體完好。到目前,研究人員發現33人明確已經發生破裂,另外有23人疑有破裂。經過綜合分析,研究者得出每年每100名隆胸術者中有5.3人會發生假體破裂的結論。專家指出,手術后時間的長短對預測是否發生破裂很有意義。比如,隆胸術后6~7年者發生破裂的比例是術后3~5年者的近3倍。專家預計在,在術后6~8年破裂發生率會大幅上升,術后十年,15%的人會有破裂。現在一些外科醫生提出隆胸術者每十年要做一次常規的置入假體的替換,但很多人在此之前已存在破裂的情況了。

      學會識別和選購食用淀粉

      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河北、吉林、江蘇、山東、北京、天津等省市的31種淀粉產品,合格25種,產品抽樣合格率為80.6%。抽查中反映出的主要質量問題有二氧化硫超標、水分超標、蛋白質含量不合格、灰分超標。為此,專家建議消費者要學會淀粉的識別和選購。

      目前市場上食用淀粉大部分是食用小麥淀粉、食用馬鈴薯淀粉和食用玉米淀粉三種。品質優良的淀粉色澤潔白,有一定光澤;品質差的淀粉呈黃白或灰白色,缺乏光澤。一般地說,淀粉顆粒大時就顯得潔白有光澤,而顆粒小時則相反。其次,淀粉的斑點是因為含纖維素、砂粒等雜質所造成的,所以斑點的多少,可以說明淀粉的純凈程度和品質的好壞。另外,品質優良的淀粉應有原料固有的氣味,而不應有酸味、霉味及其他不良氣味。最后,淀粉應該干燥,手攥不應成團,有較好的分散性。值得注意的是,淀粉是一種極易變質的商品,在保存時必須注意防潮濕、防異味、防蟲蝕鼠咬。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性猛交xx乱|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lv|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亚洲黄页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