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鮑叔牙與管仲典故

      鮑叔牙與管仲典故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鮑叔牙與管仲典故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鮑叔牙與管仲典故范文第1篇

      要容人之長。人各有所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相互促進,事業才能發展。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總結自己成功經驗時講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安國家,撫百姓,給餉銀,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統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善于用人之長,首先要容人之長。蕭何月下追韓信,徐庶走馬薦諸葛,這些容人之長的典故早已成為千古美談。相反,有的領導干部嫉妒下屬的長處,生怕下屬超過自己,而想方設法進行壓制,其實這種做法是最不明智的選擇。

      要容人之短。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般來看,越是在一個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往往在另一個方面的缺點也越明顯。人的短處是客觀存在的,容不得別人的短處勢必難以成事。從“鮑管分金”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容人之短的高雅量。春秋時期,鮑叔牙管仲合伙做生意,鮑叔牙本錢出得多,管仲出得少,但在分配時卻總是管仲多要,鮑叔牙少要。鮑叔牙并沒有覺得管仲貪財,而認為管仲家里窮,多分點沒關系。后來鮑叔牙還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輔佐其成就霸業,管仲也因此成為著名的政治家。

      要容人個性。由于人們的社會出身、經歷、文化程度和思想修養各不相同,所以人的性格各異。因此從容人根本上來說,就是能夠接納各種不同性格的人,這不僅是一種道德修養,也是一門領導藝術。具有容人個性,才能善于團結不同個性的人共同協調工作,從而充分發揮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要容人之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要人們寬容他人過錯,激勵他改過自新,他會迸發出無限的創造力。“不犯錯誤的人不能夠成長。”美國著名的IBM公司就有這樣的用人理念。它的一個部門經理曾經犯過一次重大的錯誤,給公司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這位部門經理十分不安,心想此次必被解職無疑。沒想到董事長把他調到一個別的重要部門任經理。董事長說:要是把你撤職了,公司這么多學費不是白花了嗎?這位部門經理很受感動,他認真吸取了教訓,在新的崗位上干得很有成績。

      鮑叔牙與管仲典故范文第2篇

      一、金蘭譜釋意

      金蘭譜又稱“蘭譜”“盟約”“金蘭同契”等,是兩個或數個同輩的、沒有血緣關系的人,因情投意合,或為了共同的利益,進而結為一種近似親屬的關系,即異姓兄弟或姐妹,稱義結金蘭。民間俗稱“拜把子”“拜干弟兄”“拜干姐妹”“換貼”或“磕頭弟兄”。彼此以親情維系,亦友亦親,通常是友上加親,關系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結拜時通常都各序譜系,交換一種盟約性質的文書作為憑證,即謂之“金蘭譜”或“蘭譜”(圖一)。

      二、金蘭譜的特征

      從筆者目前掌握的洛陽地區的金蘭譜實物資料看,無論是清代、還是民國時期的金蘭譜,都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

      1、金蘭譜通常書寫于紅紙上,書寫完畢后折成信封大小數折,然后用紅紙封面,其上書寫“蘭譜”“金蘭譜”或“金蘭同契”,此書譜統稱為“金蘭譜”,簡稱“蘭譜”。

      清代的金蘭譜多為紅紙或專用信箋,通常為毛筆書寫。民國后期出現了精美的印刷品蘭譜(圖二),結義者使用時只需填寫相關內容即可,也見有用紅紙毛筆書寫者。通常男的用大紅冊頁,女的用粉紅色冊頁,但女用金蘭譜印刷品市面上很難買到,故常以自繡單幅絲綢請人有關文字。

      2、金蘭譜有一定的格式,一般由譜序、譜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有的蘭譜較為簡略,沒有譜序,僅直接書寫結拜者各自情況和結義時間。以下就有譜序和無譜序的金蘭譜各舉一例。

      例1:有譜序的金蘭譜(圖三)

      金蘭譜

      蓋聞朋友乃世界上之一大偉事。而為人人所不能少的。今吾等聚堂三月,貌雖異而心則契。性雖殊,而志則同。為砥礪道德、研究科學計,所以雖不敢效桃園之結義,亦竊慕荊樹之故事也。謹將吾友籍貫、姓名、三代、年賡開列于左:

      籍貫山圪塢

      姓名戚象乾(仲庸)

      年庚丁酉相,現年二十八歲,四月十七日

      三代曾祖諱載湯,祖福慶,父貴卿

      籍貫孫家灣

      姓名李松延,字壽亭

      年庚乙巳相,二十四歲,五月二十三日吉時生

      三代曾祖諱性敏,祖新凝,父方茂

      籍貫大槐樹

      姓名馬紹周,字唐寶

      年庚乙巳相,二十四歲,八月初一日

      三代曾祖玉書,祖士杰,父廷棟

      籍貫西寺莊

      姓名韓景虞,字孝卿

      年庚乙巳相,二十四歲,十二月二十九日

      三代曾祖錫福,祖裕新,父雨三

      籍貫孫家坡

      姓名李開科,字世則

      年庚丁未相,二十二歲,十二月十三日

      三代曾祖毓春,祖步云,父德庸

      籍貫西蔡莊

      姓名李榮生,名振拜

      年庚巳酉相,二十歲,九月初一日

      三代曾祖堂,祖天德,父文蔚

      籍貫石橋鎮

      姓名王振標,字正則

      年庚乙酉相,十一月十五日

      三代曾祖宗周,祖作舟,父克紹

      大中華民國十七年陰歷+一月十一日立盟書

      例2.無譜序的金蘭鋪(圖四)

      蘭譜

      王景佑,字槐庭,行五,丙寅相,十月二十九日吉時生,世居本村。

      三代

      曾祖百林

      祖世喜

      父 允和

      母丁氏

      胞兄景玉景宸景順

      妻 宋氏

      曉峰仁弟大人惠存

      如兄王景佑頓首拜

      光緒十二年九月初三日之吉

      譜序多為固定內容,由結義者書寫,內容與印刷品大同小異,極盡辭藻華麗之能事。多引經據典,以歷史上重友情、輕生死、以義相交的謙謙君子自勵,表達對古人結義交友賢行的傾慕之情和結盟的虔誠之心,同時抒發同甘共苦、濟難救世的豪情壯志。

      譜文通常是將結義人員的名諱、排行、屬相、牛辰八字、年歲、籍貫、家庭住址、通訊地址、職業及其祖上三代(曾祖、祖父、父母)的姓名、出身、官事,以及配偶、兄弟、姊妹、子女的姓名等有關事項書寫清楚。

      結尾通常為結義的時間、地點,有的還綴有金蘭譜持有人的姓名、照片或指印。

      3、金蘭譜的序文具有固定的格式及相似的內容

      在館藏的16份金蘭譜中,有9份有序文,其中3份為印刷品,均屬民國時期。現將這9份金蘭譜的譜序序文抄錄原文如下:

      其一:“蓋聞桃園弟兄三人三姓,結為手足之情義,共生死美情之方,古今稱為圣人也。今有吾兄弟十四人,雖不及古人之相交,但愿結為同心之好。雖不及古人之殊殆,不啻若一家人耳,則異姓視之如同胞人焉。余不多敘,居住姓名開列于后。”

      其二:“蓋聞朋友乃世界上之一大偉事。而為人人所不能少的。今吾等聚堂三月,貌雖異而心則契。性雖殊,而志則同。為砥礪道德、研究科學計,所以雖不敢效桃園之結義,亦竊慕荊樹之故事也。謹將吾友籍貫、姓名、三代、年賡開列于左。”

      其三:“夫塤篪葉奏兄弟固一本之親。而玉石資攻,朋友亦五倫之次。則應求悉洽即骨肉無殊,何必五虎蜀龍。始兢門庭之爽王珠程璧,方符兄弟之交。某等十一人偶合萍蹤,如親蘭臭,踵桃園之盛事,結契殷懷聯梓里,之通家訂盟有愿。從此衣冠展拜吾翁即是。若翁膠漆愈堅,同志依然同氣齒年。歷敘腳色,兼詳各將楮墨,勿負笠車。旦誓。”

      其四:“前有管鮑,后有雷陳。道義相晶,歷久常新。共和肇造,胞與從同。麗澤獲益,他山是攻。車笠雖異,金石永貞。著之于牒,申之以盟。雞鳴風雨,落月屋梁。凡我知好,永矢勿忘。”

      其五:“蓋聞室海琴書,樂知心之交集,床聯風雨,常把酒以言歡,是以席地班荊,衷腸宜吐。他山攻玉,聲氣相通,每觀有序之雁行,時切附光于驥尾,源寶與思敏等。綸開硯北,燭前西窗,或筆下縱橫,或理窺壹奧,青年握手。雷陳之高誼,共欽白水旌心;管鮑芳塵宜步,停云落月;隔河山而不爽斯盟,歷歲月而各堅其志,不以利名相傾軋,不以財德而驕矜,義結金蘭。在今日既神明對誓,輝生竹林,愿他年當休戚相關。謹序。”

      其六:“桃園結盟,義重如山,情同骨肉。至今流傳。我輩繼行前人之鑒,相交以誠,手足一般,兄寬弟忍,宜做先賢,互相扶助,共同患難。如松如竹,海空石爛。吾儕衷心,有天可鑒。”

      其七:“盟義重如山,情同骨肉,至今流傳我輩。繼行前人之鑒,相交以誠,手足一般。兄寬弟忍,宜效先賢,互相扶助,共同患難。如松如竹,海空石爛。吾儕衷心可鑒。”

      其八:“嘗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氣相投,其臭如蘭。借助他山,攻已之瑕。守望相助,事業與共。此朋友之重,故與五倫之列者。今有同志二人心意相投,欲效車笠之盟而結桃園之義,雖非同胞而其情感則有過而無不及。僅以心香兩瓣,赤誠一副,以代烏牛白馬祭而盟其衷心焉。其后若生三心二意,天鑒口口厭之。”

      其九:“祝亭緊夫程生傾蓋宣尼,曾而t面以杼誠謝,茫蘭梁武乃傾心而折節,詩歌伐木,易占斷金,知屈原之獨立,難支惠施之測有術矣。茲有共和啟運大地交通,以平等之胸懷,為自由之結納文明。胄裔黃人盡是同胞,知識灌輸皙種都為良友。適葉武臣之數,幸締耐久之交,溯三代之淵源,何論貂珥敘一家之眷屬。并附蟬聯,從此濟困扶危,各盡云霄之高誼庶幾。海枯石爛,不忘天日之盟言。是為啟。”(因原件已漫漶不辨,故錄文可能有誤。)

      從這9份序文可以看出,無論是清代的金蘭譜,還是民國時期的金蘭譜,其序文格式相似,一般都是先引經據典,敘述歷史上生死之交、義結金蘭的史實,表達對古人結義交友賢行的傾慕之情和結盟的虔誠之心,同時抒發同甘共苦、濟難救世的豪情壯志。這些金蘭譜序文一般都筆法洗練清新,行文起伏跌宕,情理闡述兼具。

      三、金蘭譜中經常涉及到的歷史人物與歷史用典

      金蘭譜中的歷史人物與歷史典故,均體現于金蘭譜的序文之中。現將出現于這16份金蘭譜中的歷史人物與歷史用典擇其要詮釋如下,以期增進對金蘭譜序文的了解。

      1、雷陳:據《后漢書?八一陳重傳、雷義傳》,東漢雷義與陳重同郡為友,俱學魯詩、顏氏春秋。太守舉重孝廉,重以讓義,太守不允。刺史舉義茂才,義讓與重,刺史不聽。義遂佯狂,被發而去。鄉里為之語日:“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后因以雷陳比喻友好情篤。

      2、管鮑:春秋齊管仲與鮑叔牙交情深厚。《史記?管仲傳》記載,仲嘗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鮑叔牙)也。”后因稱知交友情為管鮑。

      3、羊左:戰國羊角哀和左伯桃的合稱。相傳羊左為友,聞楚王招賢,同赴楚,道中遇雨雪,糧少衣薄,勢難俱生。伯討乃以衣食留給哀,自人空樹中死。哀至楚,為上卿,乃啟樹禮葬伯桃尸體。后世稱生死之交為羊左。

      4、班荊:鋪荊于地而坐。《左傳-襄公二六年》:“伍舉奔鄰,將遂至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

      5、白水旌信:《左傳?僖公二四年》:“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日:‘臣負羈曳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日:‘所不與舅氏同心之明,如此白水。…猶《詩經》云:“謂予不信,有如銑日”。后以白水為表示信守不移之詞。((文選南朝梁劉孝標峻廣絕交信》:“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6、車笠:晉周處《風土記》:“越俗性率樸,初與人交有禮,封土壇,祭以雞犬,祝日:卿雖乘車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車揖。我步行,君乘馬,他日相逢君當下。”后俗稱不因貴賤而改變的好友為“車笠交”。

      7、程生傾蓋宣尼:漢元始元年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后因稱孔子為宣尼。孔子至郯遇程于途,傾蓋而語終日,甚相親焉。

      8、桃園三結義:為一著名典故,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故事。劉備、關羽、張飛在涿郡張飛莊后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

      9、烏牛白馬:《后漢書》:“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白馬祭天,烏牛祭地。”

      10、荊樹故事:《隋書》載,田真、田廣、田慶三兄弟重義,欲分財,堂前一株紫荊樹,議分三株。樹曉即憔悴,由是不復分,荊樹復茂。后以此故事比喻兄弟情誼深厚。

      II、附驥尾:比喻憑借先輩或名人之后。《史記?伯夷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另《文選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云:“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翱則翔四海。”后多用為謙辭,借喻依附他人成名。金蘭譜中引用則系“同甘共苦”之意。

      12、休戚相關: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互相關聯,形容彼此間的關系密切,利害一致。《國語?周語下》:“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為晉休戚,不背本也。”

      13、雞鳴:樂府《相和歌》曲名,以首句:“雞鳴高樹顛”名篇,篇末云:“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不相忘。”此處系表達兄弟間同甘共苦、榮辱與共之意。

      14、貂珥:原來指漢代宦官冠上插貂尾懸珥當以為飾,后遂以貂珥比喻顯貴。此處系朋友之交當不論貧賤富貴。

      15、落月屋梁:比喻對朋友的懷念。出自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16、麗澤:《易經?兌》:“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疏:麗猶連也,兩澤相連,潤說之盛,故日麗澤兌也。”借喻朋友之間講習切磋。

      17、雁行:《禮王制》:“父之齒隨行,兄之齒厲行,朋友不相逾。”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因以為兄弟之稱。

      18.塤篪:二者皆為樂器名。塤,土制;篪,竹制。這兩種樂器合奏起來,聲音和諧。《詩經?大雅?板》:“如塤如篪。”毛傳:“如塤如篪,言相和也。”《荀樂?樂論》:“塤篪翁博。”后因用為贊美兄弟和睦之辭。

      19、停云落月:停云,晉陶潛《陶淵明文集》一書中有停云詩四首,自序稱“停云,思親友也”,后人多有效仿者,如明文徵明《停云館帖》、清李家瑞《停云閣詩話》皆取此意。

      20、雞鳴風雨: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雞啼叫不止。比喻在黑暗的社會里不乏有識之士。出自《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四、金蘭譜中所反映的義結金蘭社會風俗

      “金蘭之交”一詞出自于《漢書.韓信傳》:“足下雖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擒矣。”比喻交情像金石般堅固。故結拜關系又稱之為“金蘭之交”“義結金蘭”。“義結金蘭”后即用為結拜兄弟姐妹的代稱。民間義結金蘭的社會風俗在金蘭譜中得到了全面而翔實的反映和體現。

      l、義結金蘭社會風俗的淵源流長

      義結金蘭是舊時漢族交際民俗,流行于全國各地,在民間起源甚早,其由來已久。

      “金蘭”一詞和友情的關系,最早出自于((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嗅如蘭。”就是說二人相處,情趣相投,其關系象金子一樣堅固,友誼象蘭花一樣芬芳。這說明了結拜金蘭習俗的起源早至先秦時期。這種友好的關系發展下去,雙方便自然而然會提出在形式上將二者關系固定下來的要求。由于在人類社會中,最親近不可破壞的關系便是同胞手足,于是便有結義兄弟、結義姊妹的做法。后世遂將朋友間情投意合、進而結為異姓兄弟或姐妹的行為稱作義結金蘭。

      據《太平御覽》卷四零七《行吳錄》的有關記載,可以推測,至遲在三國時結拜金蘭習俗就已經開始流傳了。到了唐代,又出現了較為講究的結拜儀式。唐朝《云仙雜記》云:“戴宏正每密友一人,則書于薄簡,焚香告祖考,號為金蘭薄。”這里,戴所稱的《金蘭薄》可能是《金蘭譜》早期的雛形,但當時是用來“焚香告祖”,并不作為互相交換的憑證。

      明、清以后,民間義結金蘭的習俗比較流行。由于大規模的移民遷徙、自然災害、戰亂紛爭,打破了維系中國傳統社會地緣和血緣的紐帶,那些流落他鄉的異姓男子為了應對外界激烈的競爭,往往以結拜兄弟的方式組成具有互質的團體,“尚結盟,不拘年齒”相沿成)J,蔚為成風。在文人官吏之間還漸漸形成一套十分講究的祭祀換帖儀式。結拜時,通常會請陰陽先生選定良辰吉日,每人都要書寫一份書面文契,通常用紅紙折成信封大小數折,封面寫《蘭譜>或《金蘭譜》,里面寫著自己的族譜等。在祭祀完各自的祖先后,互相交換此帖,以后就以兄弟相稱。而普通百姓之間的結拜一般不用換帖,常是互相通報姓名、年齡、生辰后便以兄弟相稱。

      義結金蘭的習俗在民國時期尤為盛行。由于受小說《三國演義》中蜀漢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共創江山、生死不渝故事的影響,結拜之風盛行,自市井百姓至文人官吏間皆極盛行,美稱日“義結金蘭”。富貴不忘,憂樂與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遂成為眾人仿效的共同模式。民國后期還出現了專門由出版社印制出售的“金蘭譜”,制作精美,使用簡單,只需在結拜時買回來填寫、交換、收藏,因而深受各階層的喜愛。

      義結金蘭的社會風俗不僅在漢族中流行,在其他各民族中亦流傳甚廣,很多少數民族也紛紛效仿。

      2、金蘭譜中對義結金蘭形式和儀式的反映

      金蘭譜序文中有“著之于牒,申之以盟”、“義結金蘭,在今日既神明對誓,輝生竹林,愿他年當休戚相關”、“僅以心香兩瓣,赤誠一副,以代烏牛白馬祭而盟其衷心焉”等表述就是對義結金蘭形式和儀式的直接或間接反映。

      民間結義形式大多采取叩頭換帖、對天盟誓、拜天祭神、互拜等形式,有的還要以刀歃血、喝血酒。結義者互相以誓言約束、維護結義關系。

      過去人們結義,事先商定好以后,要履行一定的儀式。

      首先,要締結蘭譜。按人數各用?沓紅紙,寫出結拜緣由、結拜人姓名、籍貫、生辰八字、年歲、職業、家庭住址、通訊地址及三代父、祖、曾祖姓名、出身、官職等,以及兄弟、姊妹、子女姓名,結拜年、月、日,結拜人指印簽名等事項。

      金蘭譜寫完后就是結拜,通常是劉備、關羽、張飛牌位前,備上香燭、供品,并將提前寫好的金蘭譜亦供在香案上,依年齡大小,依次焚香叩拜,齊讀誓詞。誓詞有很多種,一般為“有福同享、有難同受、相幫相助、永小變心”等,比如文學作品中常見的“黃天在上,今日xx和××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拜畢,相互交換蘭譜。換帖之后彼此便以兄弟、姐妹相稱;不僅二人來往如兄弟姐妹,雙方家庭也如至親來往,稱呼如家人,謂之“干親”,彼此父母都稱呼為“干爹”“干媽”。結義后,相互之間十分親密。一人有難,眾人相幫。

      最后,共同飲酒聚餐。宴飲后,集體再叩拜,然后撤香案,分金蘭譜。日后若金蘭反目絕交,會先燒“金蘭譜”,這稱為“斷義”,也叫“拔香頭子”。 斷義后,雙方不再有結義關系。

      五、洛陽民間義結金蘭習俗的特殊之處

      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位好漢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立志匡扶漢室,結拜在桃園。英雄義舉之后,后人紛紛仿效。宋明以后關帝廟增多,人們結義不再到處尋桃園,而是到關帝廟中在關帝像前磕頭結拜。清代以后,義結金蘭的儀式多在關帝廟內舉行,即使沒有關帝廟也要在關帝畫像前舉行。

      而洛陽民間的結義風俗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由于洛陽關林廟各個殿宇中,沒有劉、關、張三兄弟在一起的塑像,所以洛陽人義結金蘭時,一般不進殿內,也不在關公像前,而是在“結義柏”前舉行儀式。

      相關期刊更多

      石化技術與應用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

      電氣化鐵道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實用肝臟病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xxxxxx|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