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秋月古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八月十五的來歷和傳說現在關于已經沒有辦法考證了,我們目前流傳下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民間故事也只能做一個參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民間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八月十五的來歷和傳說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民間故事
中秋節
吳剛折桂
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人們會干什么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吃月餅
《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了“荷葉”、“芙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宋代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是先畫在紙上然后粘貼在餅面上,后來干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
3、中秋燃燈
古人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在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為興盛,特別是廣東地區,各家于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出果品、鳥獸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4、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5、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6、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臺灣地區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各地中秋節習俗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后,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兿星飪和蛑星锱凇?/p>
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發辮狀,浸濕后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并有游火龍的風俗?;瘕埵且苑Q草扎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于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關于中秋的歌曲歌曲:城里的月光
歌手:許美靜
提到月亮,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這首《城里的月光》,在城市里能保持內心的恬靜去欣賞月光似乎在現在來看是一件無比奢侈的事情,但每每聽這首歌都能讓人回歸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這首歌其實是由陳佳明作詞作曲的經典之作,原唱為新加坡女歌手許美靜,收錄許美靜第二章個人專輯《遺憾》中。另外,如王菲、Tank等歌手,也曾翻唱過這首歌。歌曲的粵語版名為《月光光》,由林夕填詞,依舊由許美靜演唱。齊秦也在重新編曲后全新演繹這首《城里的月光》,靜靜的夜晚,中國風的旋律,讓月亮也如此皎潔。
歌曲:moonlight shadow
歌手:瑪姬·賴利
《Moonlight Shadow》是一首由多樂器演奏家邁克·歐菲爾德譜寫和演奏的英語流行歌曲,歌曲發行于1983年5月,并收錄于同年發售的專輯《Crises》中。歌曲人聲由和邁克·歐菲爾德于1980年相識的蘇格蘭歌手瑪姬·賴利錄制。這是歐菲爾德最成功的單曲,其排到了歐洲多個排行榜榜首。而小編第一次聽到的是Groove Coverage版本,聲音略帶些性感的小毛邊,很有韻味,而Dana Winner的版本更加清新脫俗,筆者已經開始單曲循環,一起聽聽看!
歌曲:白月光
歌手:張信哲
《白月光》是張信哲專輯《下一個永遠》里的一首情歌,由日劇作曲大師松本俊明以月光為靈感來源而作,是松本俊明繼《Everything》之后,又一感動人心的經典力作,也是張信哲的經典情歌之一?!栋自鹿狻烦錆M溫暖、單純卻又古雅的民謠曲風,搭配動人優美的電影配樂式弦樂編曲,每個人心里最壓抑的傷,都在張信哲充滿感情的純凈嗓音中,全然釋放出來。借《中國好聲音》正火之時,來聽聽那英組夢想導師的經典之作。
歌曲:上弦月
歌手:許志安
與《白月光》的傷感相比許志安這首《上弦月》的旋律略顯活潑。雖然歌詞里透出的意味并不圓滿,甚至帶些酸澀的孤單,但至少上弦月總能讓人聯想到甜甜的笑臉,異鄉的人看到同樣一輪圓月應該也會會心一笑吧。
歌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歌手:孟庭葦
《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是孟庭葦出道后的第三張個人專輯中的一首主打歌。該歌曲所在的專輯在臺灣銷售超過50萬張,亞洲地區銷售總數字超過500萬張。創下當時臺灣歌手專輯銷量之最;這首歌也成為了孟庭葦歌唱生涯的轉折點,憑借這首歌她也得到了“月亮公主”的雅號。不得不說,在小編年齡只有個位數的時候就已經會唱這首經典的老歌了,雖然當時不懂歌詞里唱了些什么,但就是這種說不上來的朦朧的旋律令筆者至今都無法忘懷!
歌曲:月光傳說
歌手:DALI
提到月亮自然少不了大名鼎鼎、替月行道、愛與正義的化身水冰月啦。這是80后少男少女必看的卡通片沒有之一,雖然現在反觀每一集都是牛鬼蛇神出沒最后被制服的老套劇情,但是其中的主題曲卻是經典中的經典。每當《月光傳說》響起,小編眼前就出現美少女變身的感人畫面,有多少宅男每次看動畫片就是為了等女神水冰月變身的,默默過來點贊吧。
有關于中秋節的古詩《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幼兒園中秋節兒歌一、中秋節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
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
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著我們笑。
二、中秋月
中秋月亮掛夜天,我追月亮田野間。
想問月亮哪里去,月亮沖我眨眨眼。
水中月亮平平扁,我戲月亮池塘邊。
擊破月亮滿塘星,月亮一會又變圓。
月亮躲在云里面,我在月下蕩秋千。
月亮出來笑一笑,秋千蕩到白云邊。
三、天上一個月亮
天上一個月亮,水里一個月亮。
天上月亮尖尖,水里月亮彎彎。
天上月亮掛胸間,水里月亮當小船。
四、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餅
大餅勿吃吃小餅
小餅勿吃吃香稃
吃了餅,風調雨順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五、月姐姐
月姐姐,多變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銀鉤樣,初八九,似龍牙,
十一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
中秋月,凈無暇,圓如鏡子照我家。
打麥場邊屋檐下,照著地上小娃娃。
娃娃牽手同玩耍,轉個圈兒眼昏花,
詩里中秋話月亮
勞 燕
中秋賞月,自古以來,月亮被人類賜予了各種各樣的名字,唯美動聽。
月亮,古稱太陰。
月亮的讀音,古人取圓的聲母 y ,缺的韻母 ue,組成 yue ,此則有月為圓缺之意。
按丁再獻、丁蕾先生的骨刻文“漢字演變過程”的書寫五體方式,來看月字演變:
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引 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
月,字象形:骨刻文字形,象半圓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說文》:“象上下弦闕形?!薄对姟ば⊙拧罚骸叭缭轮?,如日之升?!?本義,月亮,同本義,太陰之精也。月為群陰之本。
月為“太陰之精”,這一點是全世界都認同的。英語moon(陰性i)、Amaris,月之子(女性)之意;亞美尼亞語Anahid ,女神;澳(土著)語Arana, 亦指女性;希臘語Artemis 即月神(阿爾特米爾狩獵女神) ;拉丁語Diana、 Luna 都是指月亮女神,即羅馬神話中所稱戴安(月亮女神);瑪雅語Ixchel 是稱掌管月亮和繁殖的女神。日語月亮按季節稱:春月(しゅんげつ)、夏月(かげつ)、秋月(しゅうげつ)、冬月(とうげつ)春夏秋冬則為それぞれの月,朧月(おぼろづき)、かすかに霞んだ月(春の季語),寒月(かんげつ)、冷たく冴えてみえる月(冬の季語)。按天象氣候稱:雨月(うげつ)、無月(むげつ)、薄月(うすづき)、薄雲のかかった月、孤月(こげつ)、淡月(たんげつ)、青月(せいげつ),一般稱名明月(めいげつ)、朗月(ろうげつ)、皓月(こうげつ)、素月(そげ つ)等等。而從月亮名稱可以見到漢語的富瞻,這是漢語的性質決定的??梢哉f漢語對月亮的稱名是最多的。
李漢榮散文名篇《井繩》,匠心獨具地描述了“三米井繩上下那個中國的月亮?!?/p>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國航天局發現的。在美國之前,甚至遠在公元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發現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繩。”
“美國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勁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幾塊冰冷的石頭拿回來讓人類看,讓人類掃興,讓人類的神話和童話破滅,讓孩子們面對冰冷的石頭再不做美麗的夢。中國人心目中的月亮是古時候的那個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吳剛的月亮。是李白打撈的水里的這個月亮?!?/p>
“父親用三米井繩,打撈起完整的月亮和美麗的月光。三米之下,就能觸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個月亮;三米之上,到處是伸手可掬的白銀一樣的月光?!?/p>
中國的月亮,有中國的審美,詩意、意象、聯想,有中國特色的名稱。
我也喜歡中國古時候那個神秘的月亮,那個傳統的,中國特色的,嫦娥的,吳剛的,李白打撈的水里的月亮。
月亮名稱知多少
(甲)直稱
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暉、玄燭、素暉、暉素、素影、霄暉、皓彩、圓光、圓景、圓影、圓缺、清暉等。
如: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曹植《贈徐干》)。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乙)會意指事
其核心詞——月魂。即指月初升或始缺時不明亮的部分。
夏歷每月初始所見月叫“魄”(本字“霸”),后來就以“魄”代稱月亮,并逐漸形成以“魄”為基本語素的月亮別稱:
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圓魄、頹魄、纖魄、細魄、夜魄、晚魄、宵魄、曉魄、殘魄、瑩魄、魄寶、魄淵......
如:玉魄中天滿,清輝近水多(何景明《對月》)。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高適《塞下曲》)。
(丙)比喻
圓月,如鏡(鑒)如輪、如規、如環、如丸、彎月如鉤、如弦、如弓,于是產生了系列比喻:
飛鏡、天鏡、金鏡、金鑒、玉鏡、玉鑒、冰鏡、水鏡、圓鏡、圓鏡、寶鑒,月輪、玉輪、瓊輪、白輪、銀輪、冰輪、孤輪、圓輪、輪輝,玉盤、銀盤、晶盤,清規,金丸、素丸,玉環,玉弓、明弓,玉鉤、瓊鉤、銀鉤、玉簾鉤等等。此外還有玉羊、玉壺、玉碗、碧華、銀苑、金餅等喻稱。
如:團團冰鏡葉清輝(孔平仲《玩月》)。
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ㄔ 对隆罚?/p>
(?。⒓滓冶?、二、三的別稱相交互組合,派生出月亮別名的新生詞:
兔輪、兔魄、桂輪、桂魄、圓舒、圓蟾、娥輪、鏡輪、蟾輪、蟾盤、蟾魄、蟾鉤等等。
如: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王維《秋夜曲》)。
(戊) 源于神話傳說
玉兔搗藥
“兔”字系列別稱:
玉兔、白兔、銀兔、冰兔、金兔、玄兔、臥兔、兔影、兔輝、兔月、月兔......
玉兔搗藥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別稱。
如:玉杵秋空,憑誰竊藥把嫦娥奉(湯顯祖《牡丹亭鬧殤》)。
吳剛伐桂
“桂”字系列別稱:
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宮、桂窟、桂叢、桂影、桂暉、桂魄......
如:桂月危懸,風泉虛韻(庾信《終南山義谷銘》)。
嫦娥奔月
“娥”字系列別稱:
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殘娥、姱娥、娥月、娥影、娥靈......
“嬋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嬋娟”也成了月亮的別稱。
如:素娥脈脈翻愁寂,付與風鈴雨夜長(范成大《枕上》)。
神蟾(蟾蜍成精)
“蟾”字系列別稱:
蟾蜍、玉蟾、明蟾、清蟾、涼蟾、寒蟾、冰蟾、金蟾、銀蟾、靈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宮、蟾闕、蟾光、蟾彩、三腳蟾 ......
如: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村(李白《初月》)。
月浪衡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李商隱《燕臺詩秋》)。
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月亮新詞別稱:
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
如:出門聊一望,蟾桂向人斜。(羅隱《旅夢》)。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古詩十九首》)
其他神話傳說
月神名叫“結鱗”(或結璘);
為月亮駕車的神名叫“望舒”;
月中的五夫人名叫“月魂”;
月亮的歸宿處為“月窟”;
月亮中有宮殿名叫“廣寒宮”......
這些都成了月亮的別稱。
如: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廣寒宮里宿(鮑溶《宿水亭》)。
曜靈忽西邁,炎燭繼望舒(曹丕《在孟津》)。
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杜甫《瞿塘懷古》)。
五行、陰陽學說
古人認為,月為陰氣之精,日為陽氣之精,故以“陰”、“陽”分別指月、日,由此產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別稱:
太陰、月陰、月靈、陰光、陰靈、陰寶、陰婆、、陰兔、陰魄......
如:萬古太,中秋海上生(張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陰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馬戴《中秋月》)。
月亮名稱篩選
從部分古詩詞(包括辭賦)篩選,得到300多個月亮的別名。但有些不能為今人理解、接受,于是再篩一篩,遴選出200來個常見別稱。本文題為“詩里中秋話月亮”,所以以詩詞為主再省略一些過于生僻的名稱,又以著名詩人為主,最后得100余個月亮別名以為常見。
茲舉常見月亮別稱如下(70)
嬋娟 望舒 纖維 金波 玉弓
桂殿 團扇 玉桂 銀臺 五羊
廣寒宮 清光 太清 蟾蜍 蟾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銀蟾
瑤蟾 蟾宮 皓蟾 金魄 圓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圓魄 冰魄
桂魄 瑤魄 玉盤 金盤 銀盤
圓盤 廣寒 霜盤 水晶 盤白
玉盤 金鏡 玉鏡 圓鏡 寒鏡
秦鏡 瑤鏡 金輪 銀輪 玉輪
圓輪 冰輪 霜輪 孤輪 斜輪
玉兔 玉鉤 銀鉤 垂鉤 懸鉤
金兔 白兔 圓兔 蛾眉 懸弓
素蛾 素娥 丹桂 太陰 夜光
月亮別稱詩證
對上述月亮常用別名,引詩詞為證:
圓景光未滿,眾星粲以繁。
——曹植《贈徐干》
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夜光何德,死則又盲?
——《楚辭天問》
玉魄中天滿,清輝近水多。
——何景明《對月》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
——高適《塞下曲》
團團冰鏡葉清輝。
——孔平仲《玩月》
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
——元稹《月》
玉輪臥兔初升魄,鐵網珊瑚未有枝。
——李商隱《碧城》
汗浸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昨夜風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王昌齡《春宮曲》
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處涌冰輪。
——蘇軾《宿九仙山》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李賀《南園》
指點南樓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白居易《三月三日》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王維《秋夜曲》
桂輪秋半出東方,巢鵲驚飛夜未央。
——唐方干《月》
慈鳥夜夜向人啼,幾度沙窗兔魄低。
——元范槨《贈郭判官》
玉兔半升魄,銅壺微滴長。
——李紳《奉酬樂天立秋日有懷見寄》
金兔猶懸魄,銅龍欲啟扉。
——江總《答王均早朝守建陽門開》
玉杵秋空,憑誰竊藥把嫦娥奉。
——湯顯祖《牡丹亭鬧殤》
沉鉤搖兔影,浮桂動丹芳。
——盧照鄰《江中望月》
長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樓。
——張正見《薄帷鑒明月》
桂月危懸,風泉虛韻。
——庾信《終南山義谷銘》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蘇軾《念奴嬌中秋》
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沈約《登臺望秋月》
素娥脈脈翻愁寂,付與風鈴雨夜長。
——范成大《枕上》
引玄免于帝臺,集素娥于。
——謝莊《月賦》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李郢《中元夜》
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村。
——李白《初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李賀《夢天》
月浪衡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
——李商隱《燕臺詩秋》
孤蟾久未上,五寫不成歸。
——宋司馬光《停月亭》
幾回鴻雁來又去,腸斷蟾蜍方復回。
——劉商《胡笳十八拍》
出門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羅隱《旅夢》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古詩十九首》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廣寒宮里宿。
——鮑溶《宿水亭》
曜靈忽西邁,炎燭繼望舒。
——曹丕《在孟津》
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
——杜甫《瞿塘懷古》
萬古太,中秋海上生。
——張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陰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
——馬戴《中秋月》
秋韻起,月陰移,下簾時。
——宋毛滂《訴衷情》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屈原《楚辭天問》
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方干《中秋月》
玉輪扎露濕團光,鸞相逢桂香。
——李賀《夢天》
汗浸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蘇軾《念雙橋中秋》
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沈約《登臺望秋月》
團團冰鏡葉清輝。
——孔平仲《玩月》
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
——元稹《月》
冰輪未肯去,相看尚團團。
——范成大《殘夜至峰頂上》
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
——陸游《月下作》
閩國去,蟾蜍虧復圓。
——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素娥即月之好。
——《幼學瓊林》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帳幕遮銀闕。
——辛棄疾《滿江紅中秋》
最后,說個月亮笑話
明記小說《謔浪》(是一部笑話集)中有個故事:
有個秀才,久居鄉里,一次游杭州,也是他第一次進入“旅游城市”,見到什么都那樣清新、雅致、精美,由衷感嘆自己的粗俗。他見到精致的瓷器餐具,不勝喜愛,杭州人告訴他,這些碗盞盤匙餐具茶具都是“細瓷”。他于是買了些細瓷茶具、餐具回去。回鄉后,從此他做事乃至撰文都多了一份拘謹和束縛,處處小心克服自己所在的土、俗,說話拘謹、恭謙。
中秋節,他邀朋友來家“鬧秋”賞月,刻意顯擺這些細瓷,他用杭州買來的“細瓷”茶具泡茶,拿出瓷盤擺放上水果、月餅。
客人到后,驚訝地說:“呵,這瓷器真好!”秀才說:“不敢,此乃舍下一些粗瓷?!?/p>
月到中秋分外明
素描派
圓月原來是這個樣子,有臉盆那么大,紅色的!升得很快,幾乎能感覺出它徐徐地向上移動。一會兒,月亮變成橘紅;再一會兒,變成了檸檬黃;又過了一會兒,變成皎潔的白色,縮小成茶盤那么大了。原野上再不是一團漆黑,大地泛耀著藍灰色的寒光。
―張茜荑《潔白的希望》
擬人派
月亮來了,她穿著一身橙色的晚禮服向大家問好。我們在街上走著,月亮也調皮地跳過樹梢,躲進屋檐下,又突然掠過屋頂,躍過矮墻,好似在邁著輕快的舞步跳華爾茲。夜漸漸深了,當她再次從屋檐下溜出時,已經換上了明亮的白禮服,霎時間光彩照人,像個大方的淑女一樣帶領我們前進。
―佚名
你是哪一派?
快快描繪出你心中獨特的美好月色吧!
月下聯想
皎潔的月亮高高在上,總能引人遐想,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人類登月的壯舉,家鄉的親人……月圓之夜,你想到了什么呢?
思鄉派
抬頭望去,高高懸掛在中天的,是海邊特有的明亮碩大的中秋月。她圓潤,安詳,靜靜地放射著柔和的光芒,如同一位恩慈的父親。海波搖蕩不息,載著清澈綺麗的月光,欣欣然向岸邊涌來,發出低低的、耳語般的潮音。無限靜穆中,似乎聽得見故鄉人民每一個胸腔里的心聲,每一個腦海中的潮音……
―斯妤《望月》
理想派
“我在遙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望著天上的白玉盤,沐浴著皎潔的光輝,熟悉的旋律回響在耳畔。我又想起了自己的夢想―環游世界。多希望月亮是一只漂動的小船,專門承載人們的美好愿望和夢想。每年的中秋夜,就是它起航的日子。隨著它越漂越遠,越漂越遠,它的輪廓漸漸變小、變彎,直到消失在夜空中……它會把收集到的愿望和夢想向上帝訴說,請他送人們一個希望……
―佚名
將心比心派
這月兒使我想到了孫友田的《月光啟蒙》。作者寫道:“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們去云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彼ㄖ改赣H)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我的母親不也如此嗎?小時候,我睡覺前,她總會坐在我的床邊,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唱童謠:“乖寶寶,睡覺覺。閉上小眼睛,長呀長得高……”母愛正如這月色,是人間最亮麗的色彩。
―佚名
天馬行空派
中秋之夜,望著明鏡般的月亮,我產生了無限遐想。
話說嫦娥飛上月亮之后,吃不慣那里的食物,便自己做餅吃。她做的餅小巧玲瓏,香甜可口,味道非常棒。天上的眾仙嘗過后爭先恐后地跑來買。如此一來,嫦娥就開了個餅店,每天不停地做餅。
可沒過多久,小店就瀕臨倒閉,因為做餅的餡料都用光了。眾仙一想到再也吃不到嫦娥做的餅,別提有多傷心了,便紛紛幫她出主意?!坝眯切亲鲳W料吧!”文曲星此話一出,立即得到眾仙的贊同。這“餡料”雖然有點兒大,但味道一定很獨特。這樣想著,嫦娥就動手了。15天后,大餅出爐!它居然跟月亮一樣大,透過面皮還閃著亮光。大家給它取名為“月餅”。
突然,轟隆一聲,月亮不見了―原來,后羿為了救嫦娥,把月亮射了下去!但嫦娥不忍心看地上的百姓被黑暗籠罩,便把月餅掛在天上充當月亮。可忙活了半個月的她粒米未進,饑餓難耐,只好從一旁小心翼翼地咬著“月餅”。未來的15天,地上的人們便看到“月亮”越變越小。等到月初的時候,“月亮”又會越變越大,那是嫦娥吃完舊“月餅”后,正不斷地往面皮里塞“餡料”,趕制新的“月餅”呢!
重磅出擊―加點“料”
就像嫦娥把做餅的餡料用完了一樣,那些優美的描寫、形象的比喻也有用完的一天,因此你必須另辟蹊徑尋找“餡料”,為自己的文章增加分量。詩句是個不錯的選擇喲!
①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張九齡《望月懷遠》
③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④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⑤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⑦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⑧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引用詩句能為文章增光添彩,這一點不假,但若用得不合語境,就會適得其反!
1.如果你打算借詩句表達思念家鄉、親人之情,可以選用左側8句詩中的哪些?
2.如果想借古詩詞描寫月夜的景色,可以選用哪些?
果凍們,看中哪一款就仿照著寫一寫吧,用短信發送給親朋好友,誠意十足喲!
休息一下中秋送祝福
中秋月圓圓,月餅甜又甜。平安的餡兒,幸福的皮兒,月灑銀輝做封面,星光點點做提繩,交給祝福當快遞,附個名片是團圓。
明月,一閃一閃掛天邊;思念,一絲一絲連成線;回憶,一幕一幕在眼前;祝福,一年一年人團圓。
明月幾時有,把餅問青天,不知酥皮之下,今日是何餡兒。我欲分你一半,又恐快遞太慢,不如賞月解饞,我的祝福永相伴。
嫦娥飛天之后開了餅店?你是認真的嗎?
每件商品售出都是要進行包裝的,精美的包裝,總能勾起人們無限的購買欲望.
中秋節快到了,爸爸在超市買來了一盒月餅,單看它華麗的包裝,讓我有立馬吃月餅的沖動.它的包裝盒是一個長不過20厘米,寬不過30厘米的紅色袋子,在袋子的中間書寫了幾個”夢圓九天,中秋宇航月餅”的字樣,它的旁邊是幾幅與航天有關的圖片.我拿出袋子里的盒子,映入眼簾的是一些紅色的綢緞裹著九個大小一致的花形盒子,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個花形盒子一看,卻只有一個直徑不到四厘米的月餅,我咬了一口月餅,沒有勾起我的思鄉之情,倒是品出了滿嘴的”銅臭味”.
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心連心超市的月餅.進入超市,一排紅色的中國結吸引了我的眼球,原來是月餅專柜,許多人都駐足觀看,嘖嘖不休,超市里的月餅分為三區;一區是禮品包裝區;一區是臨時包裝區;一區是散裝區.我注意到禮品包裝區里,遠處看,只見一片大紅色一直到末尾,近處看,上面的包裝都很精致,特別是有幾盒月餅刻著嫦娥,玉兔的圖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古詩佳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名人名言,把中國古典文學藝術,蘊涵在月餅之中.月餅基本上都是本省生產的"喬家珊""好家坊"等系列,價格都在100元到800元之間不等.
來到散裝區,價格相對而言,更便宜,月餅脫下了華麗的包裝,是按個數賣,價格是1元到10元不等.看那邊的臨時包裝區,是現做現賣,一個人在袢豆沙陷料,一個人在揉面粉,一個人在把剛剛從烤箱里帶著余熱的月餅,拿出來,簡單用紙包裝,動作嫻熟,老練,也吸引了不少的購買者.
月餅的包裝在變化,也說明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過一個有水準的,有品味的節日.中秋月更圓,也希望人們吃月餅時能夠寄托人們的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