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冬雪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班級_____
姓名_____
準考證號________
………………………………………………………裝……………………………………訂……………………………線…………………………………
統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質量檢測試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總分
得分
一、看拼音,寫詞語。
(10分)
shì
jiè
bì
lǜ
bèi
ké
yǐn
rén
zhù
mù
zǔ
guó
shānɡ
diàn
fǎn
fù
wánɡ
yánɡ
bǔ
láo
二、用“√”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6分)
似的(shì
sì)
煙囪(chōnɡ
cōnɡ)
羊圈(juàn
quān)
浴室(ɡǔ
yù)
畢竟(jìnɡ
jìn)
花瓣(biàn
bàn)
三、查字典填空。
(5分)
要查的字
音序
音節
部首
再查幾畫
第九畫是
烤
教
四、辨一辨,并組詞。
(10分)
州(
)
植(
)
精(
)
決(
)
蛙(
)
川(
)
值(
)
睛(
)
絕(
)
娃(
)
五、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8分)
(
)的天空
(
)地看
(
)的陽光
(
)地說
(
)的柳條
(
)地跑
(
)的小草
(
)地問
六、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6分)
(
)(
)無云
眉(
)眼(
)
戀戀(
)(
)
(
)(
)如洗
(
)疲(
)盡
一望(
)(
)
七、連一連。
(8分)
摘
蘑菇
元宵節
吃月餅
采
野菜
端午節
看花燈
挖
蜻蜓
重陽節
賽龍舟
捉
野果
中秋節
賞
八、寫出加點詞的反義詞。
(4分)
1.太陽驅走了黑暗,帶來了(
);趕走了寒冷,帶來了(
)。
2.這里的河水很淺,很安全,不像那邊的很(
),很(
)。
九、課文內容我知道。
(10分)
1.描寫柳樹外形的詩句:
妝成
,萬條
綠絲絳。
2.描寫兒童放風箏的詩句:兒童散學
,忙趁
放紙鳶。
3.描寫西湖景色的詩句:接天蓮葉
,映日
別樣紅。
4.
則大信立。
5.秋處
寒霜降,冬雪雪冬
。
十、把下面的句子寫完整。
(8分)
1.
好像
。
2.媽媽下班回到家后,一會兒
,一會兒
,
一會兒
。
3.房子旁邊
。
4.
?
十一、我愛閱讀。
(10分)
愛玩的太陽娃娃
天上的太陽娃娃喜歡吹白云玩兒。
瞧,她把嘴巴鼓得(圓圓
園園)的,朝著身邊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對長(chánɡ
zhǎnɡ)耳朵,一條短尾巴,一個胖肚子,一個圓腦(nǎo)瓜。哈,她把那朵白云改(ɡǎi)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陽娃娃一邊在天上跑,一邊吹,把這朵白云吹成荷(hé)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開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進海里去了,自己也一起滾(ɡǔn)進了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
哪)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piāo
piào)亮的白浪花。
1.選擇括號里正確的字詞或讀音,用“√”表示。(2分)
2.短文共有
個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話。(2分)
3.太陽娃娃喜歡吹白云玩兒,她把白云吹成了
、
、
和
。(4分)
4.找出短文中寫小白兔樣子的句子,用“
”畫出來。(2分)
十二、寫話。
(15分)
小朋友,如果可以養小動物,你想養什么呢?寫寫你的理由,試著多寫幾條。
參
考
答
案
一、世界
碧綠
貝殼
引人注目
祖國
商店
反復
亡羊補牢
二、shì
cōng
juàn
yù
jìng
bàn
三、K
kǎo
火
6
一
J
jiāo(或jiào)
攵
7
一
四、示例:神州
山川
植樹
值日
精力
眼睛
決心
絕對
青蛙
娃娃
五、示例:遼闊
溫暖
細長
嫩綠
仔細
驚奇
飛快
好奇
六、萬里
開
笑
不舍
碧空
筋
力
無邊
七、摘
蘑菇
元宵節
吃月餅
采
野菜
端午節
看花燈
挖
蜻蜓
重陽節
賽龍舟
捉
野果
中秋節
賞
八、1.光明
溫暖
2.深
危險
九、1.碧玉
一樹高
垂下
2.歸來早
東風
3.無窮碧
荷花
4.小信成
5.露秋
小大寒
十、示例:1.高大的榕樹
一把翠綠的大傘
2.打掃衛生
整理房間
準備晚飯
3.種著兩棵高大的玉蘭樹
4.你為什么遲到了
十一、1.圓圓
cháng
那
piào
2.4
2
3.小白兔
荷花
白雪公主
冬的象征就是雪了。那鵝毛般的雪紛紛揚揚的飄落,像千萬只潔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在地上,給大地披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向遠處望去,山坡上已是銀裝素裹;山野里也已是潔白無瑕。樹葉片片的飄落,最后只剩下一棵光禿禿的樹身了,但雪花卻掛滿枝頭。風輕輕吹著,搖曳著光禿禿的樹身,雪花也從樹上片片飄落,不由讓我想起一句詩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它不正是一棵開滿雪花傲然屹立在冬天的樹嗎?樹上的雪花雖不及鮮花的香,但他比鮮花更純潔。樹下,小孩子們也高興的堆雪人,打雪仗……仿佛忘記了寒冷,個個都發出銀鈴般的笑聲,飄向遠處,飄滿整個銀白的世界。到了黃昏,在夕陽的襯托下,山坡上的雪就會被夕陽映紅,像小姑娘害羞的臉,顏色漸變,由深到淺,遠遠地望去,美極了。晚上,行走在道路上,就會發現雪是多么的亮,多么的美,發出淡淡的銀光,為人們照路。在冬天的夜里,寂靜而明亮,凄涼而美麗。
在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里,許多人都喜愛春季,從古到今,贊美春的詩句很多,例如:春暖花開,鳥語花香,春意盎然……但我還是忠愛于樸素而含蓄的冬。
江蘇省揚州市霍橋中學六年級:李遠
詩歌教學是古代教育的優良傳統。孔子《六藝》中就有《詩》這門功課。用詩歌來對兒童進行語文教學正是繼承和發揚了詩歌的精神。而當下兒童詩歌的教學存在著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詩歌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材中兒童詩歌數量的貧乏
縱觀小學語文課本,一至六年級的課文中兒童詩歌僅只有十幾首,而且以低年級為主。如金波的《鮮花和星星》、冰心的《雨后》等,對于學生來說,這樣富有情趣的詩歌的數量還是少了一些。譚旭東老師在《童詩在困境中掙扎》一文中將童詩的尷尬處境精辟地概括為:(1)兒童文學家庭里的失寵兒;(2)新詩家族里的流浪兒。
2.教學方法單一
詩歌往往用凝練的語句去表達豐富的內容,短短幾十個字就能展現詩意的美景。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片面地對詩歌進行分析,將流暢的語句肢解為單純的字或詞,在分析字詞的過程中,不但一點點抹殺了孩子對詩歌僅存的那點好奇心,而且破壞了詩歌所創設的那種意境,那種美好。
3.兒童詩創作的蒼白
當下的語文課堂,兒童詩創作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大部分老師總是認為學生的能力有限,詩歌的創作對孩子來說是很難的。于是,課堂上只是讀詩、解詩,很少涉及兒童詩歌的創作。在臺灣,語文教學明確規定,小學低段的課文以韻文為主,小學生從寫詩到寫文,寫詩是寫文的基礎。臺灣教育界認為,讓低段的孩子寫詩比寫文更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
二、詩歌教學策略的思考
面對以上問題,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反復琢磨,希望能通過以下方法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幸福地徜徉于詩海。
1.及時的補充
兒童熱愛大自然,傾情于多樣的生活,但又很難將自己對生活的這份喜愛、這份體悟表達出來。許多兒童詩歌作品則做到了,幫助兒童更準確、更細致地去感受生活,更活潑、更鮮活地去描摹大自然。因而,在使用教材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一首詩的教學,拓展一個作家詩歌閱讀;由一位兒童詩人詩歌的閱讀,拓展到其他兒童詩人創作的詩歌的閱讀。這樣,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走進詩歌的世界,感受詩意的美好。詩人筆下的星空、明月、春風、夏雨、秋實、冬雪、飛鳥、走獸……都與孩子的情感水融。
比如,在教學蘇教版第二冊第14課《鮮花和星星》時,筆者在課堂上與孩子們一起欣賞了著名兒童詩人金波的這首小詩,在反復朗讀之后,在看圖背誦之后,孩子們是越來越喜歡這首小詩,因為詩中的鮮花是那么美麗,那么繁多。置身于花海,孩子們仿佛就是花海中的一朵花或一只蝶;詩中的星星更是勾起了筆者與孩子共同的回憶——在晴朗的夜空下,舉起小手,一顆一顆數著滿天的星星。于是,出示金波的兒童詩集《長出翅膀的太陽》就水到渠成了。孩子們帶著對兒童詩歌的好奇,帶著對金波的崇拜走進書中,走進一首首小詩里。
2.兒童的立場
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保有一顆童心,這樣,才能和學生一起用學生的眼睛、學生的性情去學習甚至欣賞一首童詩。
如今,我們總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場去閱讀兒童詩,總覺得那些詩歌平淡無奇,沒有深度,有時甚至會懷疑詩人的想象力。總之,把一切看得太過簡單,太過容易,缺少了那份童真,缺少了那份浪漫。我們真的是應該站在兒童的立場去思考,怎樣上好兒童詩的課?
(1)讀一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這句話讓我深深地明白了朗讀在兒童詩歌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兒童詩簡單易懂,形象生動。首先可以鼓勵孩子各自去大聲朗讀。自主性的閱讀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在朗讀中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然后,讓全體孩子拿著書本,大聲朗讀。此時,因為有了對詩歌的理解,他們朗讀起來,就津津有味了。最后,個別學生示范性地朗讀,更是可以激起孩子學習詩歌的熱情。各具特色的朗讀讓孩子對詩歌的學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2)想一想。記得嚴清老師在聽完周益民老師執教的《力量,在冥思中拔節》后,曾說:“這堂課,我們不禁去關心蝴蝶的命運,不禁跟孩子一起通過美的文字去領略一種美的感情,去體悟一種人生的哲理,去享用一種凄美的詩意。這種很寶貴的情感是文化,這種很質樸的哲理是文化,這種凄美色彩的詩意是文化。”是啊,詩歌中內藏的情感是詩歌的靈魂,是詩歌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課堂上,孩子在大聲朗讀之后的思考就顯得尤為重要。課堂由“鬧”到“靜”,鮮明的對比,更是給孩子插上了思考的翅膀,在詩中讓思緒飛揚,在詩中讓情感交融。
比如,雪天,我領著我的小狗/從冰上走過/小狗也會嘆息/它說,很寂寞。——《雪天,我領著我的小狗》
短短的幾句話,純凈得令人心顫。讀了之后,我們眼前馬上會出現“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純美意境。整個天地之間是一片純凈的雪白,在這樣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我”和那只可愛的小狗,悄悄地從冰上走過,就如畫家手執畫筆,在一塊巨大而潔白的畫布上輕輕地畫下兩條生命律動的線。世界仿佛靜止了,但生命就如冰面下的河水一樣在涌動。簡單的語言和凄美的畫面表達的是一種純凈、寂寞的思想。這看似簡單的詩句卻透著深意,透著深度。孩子們可以根據詩句去思考,讀了詩句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圍繞這兩個問題,詩歌的情感就躍然紙上了。我們真的是需要站在兒童的立場去思考我們的詩歌教學的課堂,也只有
當我們站在兒童的立場才能在課堂上與孩子交流,與孩子共同成長。
一、多媒體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優勢作用
1.多媒體使語文課堂教學直觀化、形象化,提高教學效率
運用多媒體的直觀化、形象化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激活學生積極思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PowerPoint課件出示相關字詞、句段、圖片、動畫、視頻等資源,進行直觀化課堂教學。利用這種方式教學,教師輕松靈活駕馭課堂,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這一教學手段的使用既方便教師的教學,增加信息量,加快課堂節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孔乙己》《老王》的教學時,利用PowerPoint課件展示文中人物在不同時期的畫像,學生通過對比人物的表情、神態、衣著等分析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征,并激發學生探索造成人物形象變化的本質原因,進而成功揭示文章主題,輕松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2.多媒體使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能展示大量圖文信息,創設教材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開學生思維的大門,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材的深刻內涵。如在講授《安塞腰鼓》《黃河頌》等文章時,可先通過播相關放視頻文件,展示安塞腰鼓火那種壯觀、豪放、激情的歡快場面,展示黃河波瀾壯闊、驚濤駭浪的真實畫面。讓學生通過生動的視覺、震撼的聽覺,身心融入教材情境之中,走進教材,深刻理解課文的內涵。這種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3.多媒體使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化、網絡化,綜合提高學生素質
在語文復習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進行知識鏈接,網絡查詢、知識結構的組建、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供很好的平臺。如在復習描寫景物的專題時,讓學生搜集有關“賞月”“梅花”“冬雪”的詩句,復習精忠報國的專題時,讓學生搜集“以身殉職”“立志報國”的詩句等,學生可以借助網絡進行自學整理;在復習古詩文單元時,很多篇目是對人物的性格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不同篇目的圖文、視頻等信息,讓學生穿越時空,走進歷史進行對比分析,總結人物的性格特點,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二、多媒體與語文課程資源整合的利弊分析
1.多媒體運用要恰到好處,科學合理
多媒體輔助教學中的作用確實很大,但不是所有的課程資源都適合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如廣為人知的常識性知識就沒必要使用多媒體展示,否則顯得畫蛇添足。但可以利用網絡查找不常見的知識資源,如古代語言、外國語言、少數民族用語等,用多媒體展示,豐富教學內容,這樣效果極佳。
2.多媒體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代替整個教學活動
多媒體的運用是為了增加教學效果的直觀性、趣味性、實效性,但他畢竟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不能所有課堂教學都運用多媒體設備,做到當用則用,不適合的堅決不用。如語文常識性知識教學、文言文的翻譯、作文指導課等均不宜使用多媒體教學,該讓學生活動的就把時間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思考。
3.過多追求多媒體輔助教學,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活動的過程,同時也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但過多使用多媒體,把課堂上應該教師講解的知識改為多媒體展示,所用的課件也不過是信息出現方式的簡單改變,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意義不大。所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不能忽略這一教學規律。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通過播放動畫讓學生體會“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的情態,通過媒介語言,讓學生感悟春的信息,有效解決教學難點;但語文教學主要是通過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學生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對文字本身的理解和感悟,一味地依賴多媒體輔助教學,用影視、圖片、網絡等形式替代學生的文本閱讀,必然會減弱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本閱讀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總之,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勢在必行。語文教師要把握好多媒體與課程資源整合點,靈活駕馭課堂教學,追求務實高效的教學模式,實現 “在整合中求融合,向整合要效果,在整合中有創新”,綜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緬懷仁人志士,培養愛國精神
語文教材中選錄的古詩文中有一部分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其中有忠君愛民的,有殺敵立功的,有為國請命的,有以死相諫的。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詩文中的這些英雄事跡和愛國壯舉來感染學生、教育學生,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例如,在教《唐雎不辱使命》時,教師要讓學生學習唐雎為了國家的尊嚴和安危而不畏強權、以死抗爭、敢于犧牲的愛國精神。
在教《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可讓學生從杜甫的艱難一生之中領悟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關心社會、兼濟天下的崇高情懷。
在教《十一月風雨大作》時,教師要讓學生從陸游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詩句中看到一個雖然病老家中,但仍舊心系國家安危、關心國家命運的崇高形象。
在教《破陣子》時,教師可向學生講述辛棄疾曾經策馬揚鞭、馳騁疆場、奮勇殺敵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其“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一心想為國殺敵的英雄豪邁氣概。
在教《過零丁洋》時,教師可結合文天祥寧死不降、忠君不二的事跡,讓學生體會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意志和豪壯情懷。
二、領悟為官之道,樹立奉獻意識
選錄到教材中的古詩文中有很多是寫為官者如何上效忠君主,下治理百姓的。這些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告訴人們當官者應正確利用手中的權力,全心全意為國家效力,盡職盡責為人民謀利。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教材來教育學生:為官者應以民為本,以國為重,要執政為民,廉潔奉公,甘于奉獻,清正廉潔。
例如,在教《大道之行》時,要告訴學生為官者只有做到“天下為公”,才能真正實現“天下大同”。自私自利、的人,都為世人所不齒。
在教《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教師可通過鄒忌委婉含蓄、設喻諷諫的良苦用心,使學生懂得作為人臣應不遺余力、想方設法讓君主廣開言路、修明政治,而不是明哲保身。
三、感受大家風范,提升思想境界
古代許多文人墨客不但知識豐富、學識淵博,而且具有極高的思想境界和極深的人格修養。這些人整體素質較高,具有大家風范,堪稱楷模。通過學習他們的文學作品可以加深學生對人生的理解,加強自身的人格修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例如,在教《魚我所欲也》時,要讓學生學會如何選擇,要讓學生深刻懂得“舍生取義”乃為人之根本。
在教《五柳先生傳》時,要教育學生做一個“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不慕名利的高雅之士,而不應為了一點小利而卑躬屈膝,喪盡尊嚴。
四、學習名人典范,倡導惜時好學
有些古詩文是勉勵、勸諫人們珍惜時間、勤奮好學、立志成才的,這類作品具有極強的教育、引導和示范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這類教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例如,通過講述《墨池記》中王羲之苦練書法這一史實,讓學生懂得只有勤學苦練、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輝煌成績;又如通過學習《送東陽馬生序》,讓學生明白只有刻苦勤奮、堅強不屈才能有所作為。還有《長歌行》中,告訴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發奮學習,才不至于“老大徒傷悲”。古詩詞中還有很多惜時、立志的名言警句,教師可以稍加講解,并讓學生當堂背誦,以此達到鼓勵、鞭策的作用。
五、品味至理名言,感悟人生哲理
古代詩詞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千古名句。通過學習、賞析,可以加深學生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促進學生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長。
例如,《塞翁失馬》一文就告訴我們在遭遇禍福與得失時,不必過于緊張和在意,因為禍福相倚,有得必有失;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告訴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會有不同的結果;還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一句又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一句又告訴我們只有不停地向著既定的目標攀登,才能到達人生的頂峰。朱熹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句就告訴人們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新,才能進步、永葆青春。像這樣的詩句還有很多,只要我們認真體會、用心感悟,就一定能有所收獲。
六、欣賞詩中美景,感受自然之趣
古詩文中有很多是描寫自然景色的,其中有贊美風光秀美的大山,有慨嘆氣勢磅礴的河流,有仰慕溫暖和諧的村莊,有向往幽雅寧靜的禪院。有朝陽,有落日,有田園,有沙漠。有春風,有夏雨,有秋實,有冬雪。風光迥異,魅力無窮。欣賞這些美景,不僅能陶冶情操,愉悅心情,還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祖國的無限贊美之情。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古人的詩詞歌賦中蘊含著無窮無盡的人生哲理,只要我們用心體會,用心感悟就一定能有所收獲。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這些經典名著、詩詞歌賦等教育資源,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