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教學實錄

      教學實錄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學實錄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學實錄范文第1篇

      北師大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64頁、65頁。

      【教材分析】

      《時分的認識》是“時分秒”這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時要求學生了解時刻的含義,知道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它是學生學習24時計時法的認知基礎。因此,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把學習的內容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

      【學情分析】

      時、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就能初步認讀鐘面上的整時數、半時數、整時剛過、快到整時的時間,并對作息時間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時間又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比較抽象的概念,單位間的進率也比較復雜,學生建構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時,我們應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力爭賦予抽象的時間概念以鮮活的感性支撐。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認識時、分的知識,初步理解時、分的實際意義。

      2.掌握時、分之間的關系,知道1時=60分,能夠準確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3.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同時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時與分的關系,準確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一個鐘面模型等。

      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趣啟思

      師:同學們,還記得龜兔賽跑的故事嗎?兔子自從輸了之后,心里很不服氣,有一天,它又碰到了小烏龜,它們決定繞著這些樹圍成的圓圈再進行一次比賽。(播放視頻)

      師:比賽結束了,你發現了什么?

      生1:兔子跑了一圈,烏龜只跑了一點點。

      生2:但是他們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

      師:你怎么知道他們所用的時間一樣呢?(因為他們同時開始同時停)

      這龜兔賽跑的畫面很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什么東西呢?

      (鐘表)

      師:今天我們就要繼續和鐘面交朋友,揭示課題《時分的認識》。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一)交流鐘面知識

      1.師:關于鐘面你還知道些什么?在小組內與同學說一說。

      2.匯報交流

      師:誰來說說鐘面上有什么?

      (1)生1:鐘面上有12個數字。

      師:這12個數字把鐘面平均分成12份。

      (2)生2:鐘面上有3根針。

      師:哪根是時針、分針、秒針?

      (3)生3:鐘面上有大格。

      師:數字12與1之間為一個大格,那數字幾到幾之間還是一個大格?鐘面上共有幾個大格?(學生指一指,數一數,課件演示)

      (4)生4:鐘面上有小格。

      師:每個大格之間還有什么?每個大格之間有多少個小格?整個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你是怎樣數的?

      生1:我是5個5個地數的。

      生2:我是用5的乘法口訣算出來的。

      3.小結

      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有12個大格和60個小格。

      (二)探索時、分關系

      1.分針的走動規律

      師:同學們,鐘面上這60個小格的作用可大了!大家看,分針從12起走了1小格走了幾分?

      (課件演示分針走1小格)

      生:分針走1小格是1分。

      ……

      小結:看來同學們已經知道了分針從12起走了幾小格就是

      幾分。

      2.時針的走動規律

      師:那時針又是怎么走的?請大家注意觀察。

      (課件演示時針從12走到1)時針走1大格就是1時。那么針從2走到3,從8走到9呢?

      小結:時針走一大格也就是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就

      是1時。

      3.時、分的關系

      師:我們平時見到的鐘表,分針走的時候時針走不走?現在請你再次看一看鐘面,看看時針和分針是怎么走的?

      師:誰來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生1:時針走得慢,分針走得快。

      生2: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1圈。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驗證一遍吧。(課件演示)

      師:時針走一大格是幾時?(1時),分針走一圈是幾分?(60分)

      師:這個畫面像不像我們剛才看到的龜兔賽跑的畫面?時針就像(烏龜)分針就像(兔子)它們也是同時開始同時停下,所以說它們用的時間也是(一樣)。

      師:也就可以說1時=?分(60分)

      (三)讀寫鐘面時刻

      師:關于時間的故事有很多,也有許多經典的時間,讓人難以忘懷,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經典時刻:

      1.申奧成功(播放視頻,出示10時08分鐘面)

      師:看,我們贏了!全中國人民盡情歡呼,誰懂得讀出這激動人心的時刻?

      生1:10時8分。

      生2:10時08分。

      師:我們在讀鐘面的時刻要先看什么針?(時針)時針走過幾(10)就讀幾時(10時),再看什么針(分針)?分針從12起走了幾小格(8小格)就是幾分(8分)。

      師:還有一種用電子表表示的時間你們知道嗎?誰愿意上臺寫一寫?

      生:10:08(師講評:因為8不滿十,我們通常在它前面加個0)。

      2.神舟九號升天時刻

      師:去年我國航天事業迎來了一件大喜事,你們知道是什么

      嗎?(播放視頻,出示6時37分鐘面)

      師:神九騰飛是中國的驕傲,書寫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新輝煌。誰愿意來讀一讀這令人驕傲的時刻?

      生:6:37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已經知道了我們在讀鐘面時要先看什么針?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分針從12起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三、走進生活,理解應用――《小明的一天》

      師:時間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學會了看鐘表,就能更準確地掌握時間,合理地安排時間,你們看小明是這樣安排他自己的時間的。

      師:你知道小明在做什么?會說出具體時間嗎?在小組內一起說說吧!

      四、交流收獲,拓展提升

      師:不知不覺中時間走過了40分,誰來談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知道了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

      生2:我學會了看鐘面上的時刻。

      生3:我知道1時=60分。

      教學實錄范文第2篇

      一、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正負數的表示方法,會正確讀寫負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利用溫度的情境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會比較溫度背景下兩個負數的大小。

      3.情感與態度目標:感受負數的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能讀、寫負數,并會比較零下溫度的高低。

      四、教具準備:溫度計實物圖 小黑板 答題卡

      五、教學流程:

      (一)巧設謎語 引入新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上課前,我們就先來猜一個謎語,認真聽:

      直直一條小紅河,河水從來無浪波,天熱水位就上漲,天冷必定往下落。打一物。

      生:體溫計。

      師:同意嗎?

      生:老師,我認為是溫度計。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補充說明):體溫計是測量人體溫度的,它中間是白色的水銀,而謎語中說的是“小紅河”。那種長的溫度計里面才是紅色的。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這位同學分析得非常對,答案就是溫度計。那想想什么時候需要用到溫度計?

      生:測量屋子里溫度的時候。

      師:對,在測量空氣溫度的時候要用到溫度計,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溫度”(師板書課題)。

      [評:用謎語的方法導入新課,很快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思維]

      (二)探究發現,認讀負數

      師:老師這有一個溫度計的模型,你能試著讀出上面所表示的溫度嗎?

      生1:零上5攝氏度。

      師(轉向生2):你呢,是怎么讀的?其他同學呢?都是零上5攝氏度嗎?

      生3:老師,我讀的是“5度”。

      師:可不可以?

      生(異口同聲):可以。

      師:那好,我們一起讀一下(生齊讀)再來看看這是多少度?怎么讀?

      生4:零下2攝氏度。

      師:同意嗎?

      生(異口同聲):同意。

      師:那一起來讀一下。(生齊讀)同學們剛才讀得非常的好,那現在請你試著寫出剛才讀的兩個溫度?

      師:誰愿意把你寫的展示給同學們看?想展示的同學請把題卡貼到黑板上。

      [評:這一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同時也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快樂,獲得成功,建立自信。]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寫的。同學1來說說你的想法。

      同學1:我用表示零上,5就是零上5攝氏度。用來表示零下,2表示零下2攝氏度。

      師:嗯,很有創意。你們覺得他的這種記錄方法怎么樣?

      生:挺好的,挺形象的。箭頭朝上就是零上,箭頭朝下就是零下。

      師:嗯,他記錄得好,你說得也不錯!再看看這個是誰寫的,來說說你的想法。

      同學2:我是直接用溫度計的圖來表示的。

      師:誰來說說這種方法怎么樣?

      生1:我覺得他畫得挺準的。

      生2:我覺得他畫得挺清楚、明白的。一下就能看明白這兩個數。

      生3:我覺得他這個太麻煩了。如果我們每個數都這么表示太不方便了。

      師(看向同學2):你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嗎?

      同學2:有道理,確實有點麻煩。

      師:你可真是個謙虛的孩子。

      師:再來看看,這是哪位同學的,來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表示。

      同學3:溫度的單位是℃,所以我寫的是零上5℃,零下2℃。

      師:你可真棒,還知道“℃”就是溫度的單位“攝氏度”。那老師還看到了,有幾位同學是用我們熟悉的“+、”來表示的,來說說你的想法。

      同學4:平時我們就習慣把“+”來表示多的,把“”來表示減少的。所以我就用“+”來表示零上的溫度,用“”表示零下的溫度。

      師:我看到了還有幾位同學也是這樣表示的,能讓大家認識一下嗎?你們可真棒,知道嗎?數學家和你們想的一樣,它們就規定用“+”來表示零上的度數,用“”來表示零下的度數。(師邊說邊板書)在這里,“+”和“”和以前的意思不一樣了,它叫做“正號”和“負號”。那“+5”就讀作“正5”,“-2”讀作“負2”。生跟讀。

      [評: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把學的主動權放給了學生。利用多樣的評價手段有效地把學生引入主動探索的軌道。培養學生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

      師:那你能試著讀出下面的這些數嗎?

      +65100 +6.217

      (生與同桌互讀后,指名領讀。)

      師:那如果讓你給這些數分分類的話,你會怎么分?

      生:把帶加號的放一起,帶減號的放一起。

      師追問:什么號?

      生反思糾正:把帶正號的一起,帶負號的放一起。

      師:對,剛才說了,這里的“加號”和“減號”和以前的意思不一樣了,在這里叫做“正號”和“負號”。那再一起來讀一下這些數。

      生齊讀。

      師:你們同意他剛才的分法嗎?

      生:同意。

      師講解:我們把上面這樣的都帶正號的數叫做正數,下面這樣的都帶負號的叫做負數。來說說這些數都什么數。

      師邊指,學生邊說是正數還是負數。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現在你能試著寫出一個正數和負數,并讀給同桌聽嗎?

      生動筆寫正數和負數,并讀給同桌聽。

      師:讀愿意把你剛才寫的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領著同學讀一讀。

      [評:巧妙地給學生留出思維空間,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聯系生活,體驗負數

      師:好了,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負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去感受負數的用途。

      師:課前,老師注意收聽天氣預報,關注一下你所喜歡的城市的天氣情況,你們收聽了嗎?那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把你所關注的天氣情況表示出來嗎?

      生試寫,師巡視,找出有代表性的溫度。(哈爾濱-15℃~3℃,北京-5℃~5℃,齊齊哈爾-20℃~-12℃)

      [評: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融合起來,使學生真實地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并由此激活學生學好數學的內在需要。]

      師:來讀一讀這幾個數據。

      師:你能在溫度卡上標出相應溫度。

      投影出示學生1所標溫度卡。師:說說你是怎么標的。

      生1:哈爾濱-15℃~3℃,我在零的上面數三個格,標上“3”,表示零上3攝氏度,在零的下面數15個格,標上“-15”表示零下15攝氏度。

      師:都誰是這么標的?有不一樣的嗎?

      生2:零上的溫度我和他的一樣,“-15℃”在零的下面找,已經屬于零下溫度了,所以標注時我直接寫的“15”并沒有寫負號。

      師:同意他的標注法嗎?

      生:同意。

      師:那比較一下,這兩個溫度哪個溫度高,為什么?

      生1:3℃高,-15℃低,因為3℃是零上溫度,-15℃是零下溫度,零上溫度比零下溫度高。

      生2:3℃高,從溫度計上可以看出3℃在0℃的上面,而越往上溫度越高。

      師:那也就是越往下,溫度就――

      生:越低。

      師:再來說說,北京的兩個溫度-5℃和5℃意思一樣嗎?說說看法!

      生1:不一樣,-5是負數,它是最低溫度,5是正數,是北京這一天的最高溫度。

      生2:不一樣。5℃是零上的溫度,-5℃是零下的溫度。

      生3:-5℃是在0℃的下面,5℃是在0℃上面。

      師:同學們說得很對,-5℃指的是零下5攝氏度。5℃是零上5攝氏度。(手勢)如果這是零度,5℃就是零上五度(手向上);-5℃攝氏度就是零下五度(手向下)。那同學們想想“0”在這里是什么數呢?

      生1:零應該是正數,因為零不帶負號。

      生2:不對,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師:那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嗎?

      生繼續:因為雖然他不帶負號,不是負數,但正數都比0大。零在這里是一個中間數。

      師:這位同學解釋得非常好,通過溫度計,我們很明顯地看出零往上的,都是正數,零往下的都是負數,零在這里成為了正數和負數的分界線。所以,零既不是正數,也不能說是負數。這回明白了嗎?

      師:那同學們再來比較一下,5℃與-5℃它們相差多少?

      生:它們相差10度。

      師:再來比較一下齊齊哈爾的溫度-12℃與20℃,哪個溫度更冷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評:學生根據信息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好習慣,自然滲透了“數學知識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思想]

      總結概括、深化發展

      通過剛才的基礎練習,同學們對本節課知識已經掌握非常好了,那現在我想對你們發出挑戰,看你能不能試著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記錄你聽到的數據信息,你愿意試試嗎?

      A.新學期開學,四年級轉入25名新同學,五年級轉走了10名同學。

      B.李強家三月收入2 400元,水電支出475元。

      C.學校舉行安全知識競賽,答對一道題得50分,答錯一道題扣20分。

      除了以上這些,你還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正負數。

      生1:我們在平時表現好了加小紅花,表現不好了扣掉小紅花,這也是利用到了我們今天學到的正負數知識。

      生2:各種測驗比賽時,也會用到正負數。

      教學實錄范文第3篇

      一、激趣引入。

      (根據教師的描述猜人物,并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到的李白,理解“贈”的意思。)

      【設計意圖:猜詩人引入,讓學生說李白,了解李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識字。

      (讀準本課生字,學生想辦法識記生字,初讀古詩。)

      【設計意圖:學習本課生字,想辦法識記生字,幫助學生讀準古詩。】

      三、感知文本。

      (多形式讀詩:學生齊讀、分句開火車讀、師生分句讀、按節奏練讀、分組賽讀、男女生賽讀。)

      【設計意圖:多形式朗讀古詩,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反復讀,讓學生讀得流利,讀出節奏,并初步感知古詩】

      四、走進詩境,體會詩意。

      師:這首詩是李白寫給誰的?汪倫是什么人?

      師:傳說中,有的說汪倫是位釀酒師,有的說他是個農民,還有的說汪倫也曾經當過官。汪倫很喜歡詩詞,崇拜詩人,特別是當時鼎鼎大名的大詩人――李白。他非常想認識李白,與他結成朋友。可素不相識的兩個人,又離那么遠,怎么認識呢?汪倫可聰明了,他決定投李白所好……(講“十里桃花,萬里酒家”的故事。)

      師:愉快的日子總過得飛快,李白即將啟程回去。這時,汪倫前來相送,李白感動極了,情不自禁吟出這首詩――贈汪倫(教師配樂朗誦古詩,學生沉浸在詩歌中)。

      師: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小組內交流交流,說說詩意。(學生小組交流詩意。)

      師:哪個小組愿意派代表說說你們的理解?

      生:李白要走了,汪倫來送他。

      生:李白搭著船要回家了,突然聽到歌聲,原來是汪倫來送他了。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不及汪倫的情。

      生:……

      師:這是一首描寫告別場面的詩,生活中,你有沒有和朋友或親人告別過?你是以什么方式來和他們告別的?

      生:我過年后送過我的姑姑和表弟,我送了一把玩具槍給我的表弟。

      師:哦,為什么送玩具槍啊?

      生:表弟在我家時老是和我搶那把玩具槍,他要走了我就送給他吧,讓他高興高興。

      師:你可真是個好哥哥,你表弟明年一定會再來找你的。

      生: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送我叔叔一家到碼頭,我叫他們有空再來。

      師:你是個熱情,好客又有禮貌的小主人。

      生:我姐姐要回去汕頭時,我送給她一幅我畫的畫。

      師:禮輕情意重,你很用心。

      ……

      師: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作為客人總有離開的一天。李白要走了,汪倫也來送別。誰來猜猜,一開始,李白知道汪倫要來送他嗎?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不知道,我從“忽聞”看出來的。

      師:你是怎么理解“忽聞”這個詞的?

      生:忽然聞到。

      (有些學生笑了)

      師:(看著站著的學生)沒事,我們聽聽他們怎么說。(轉向一位發笑的學生)能告訴我你笑什么嗎?

      生:這個“聞”不是“聞到”的意思,是“聽到”。

      師:是的,在這里的“聞”是“聽”的意思。

      師:同學們猜猜,為什么李白會不知道汪倫要來送他?

      生:汪倫想給李白一個驚喜。

      生:李白可能沒告訴汪倫他要走了,李白是偷偷走的。

      師:有這可能,畢竟離別總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

      生:李白也可能不是偷偷走的,他只是叫汪倫不要來送他

      ……

      師:同學們想象力可真豐富,無論怎樣,汪倫來送別了,給李白帶來了驚喜。那汪倫是以怎樣的方式送別李白的?

      生:唱歌。

      師:還有嗎?

      生:邊用腳打節奏,邊唱歌。

      師:這叫什么?

      生:踏歌。

      師:是的,踏歌。什么是踏歌?我們來感受一下。請同學們都站起來,聽音樂,用腳踏出歌曲的節奏。

      (放緩慢版的《送別》,再放輕快版的《友誼天長地久》。學生嘗試“踏歌”)

      師:通過剛才的“踏歌”,你們覺得汪倫所踏的歌是歡快的,還是憂傷的?

      生:憂傷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李白要離開了,汪倫很難過。

      師:是啊,怪不得李白想偷溜呢,原來是不想汪倫太難過。

      生:我覺得應該是歡快的,因為剛才我們第二首歌踏得比較整齊。

      師:哦,你是認為“踏歌”應該是比較輕快的,是吧?

      生:是!

      師:有道理,支持XX同學看法的請舉手。(十幾位學生舉手)說實話,我也較為支持你的看法。可換做我,朋友因為我的離開而高興,我會很傷心的。怎么回事?汪倫到底喜不喜歡李白?他為什么以這種方式送別李白?

      生:有可能“踏歌”是專門用來送別的。

      生:可能李白喜歡“踏歌”。

      生:汪倫想讓李白開開心心地走。

      ……

      師:離別,通常都得讓人傷心難過的。但有時離別也可以不憂傷,給彼此留下一個快樂的回憶。李白明白汪倫的用心良苦,被他所感動,情不自禁吟下:“桃花……”

      生: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師:你們知道“千尺”有多深嗎?

      師:應該差不多有9層樓高。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嗎?李白用尺子量過?

      生:不是的,這是夸張。

      師:是的,作者認為普通的語言已經不足以形容他和汪倫之間的情。“深千尺”是詩人運用夸張的寫作手法,說明桃花潭的深,但這么深的桃花潭,卻比不上李白和汪倫兩人的情誼之深。你們還記得有哪些詩句也運用了夸張這種寫作方法?

      師:危樓高……

      生:百尺,手可摘星辰。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李白,你們就站在船頭,你會怎樣表達你的感情?(放音樂)請把李白對汪倫的感情吟誦出來。

      (指幾名學生朗讀)

      師:我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了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深厚情誼。“小李白們”,一起站起來,有感情地把這首詩送給汪倫吧。

      (學生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情境,幫助他們了解古詩背景,通過“忽聞”"“踏歌”“深千尺”等詞,體會詩意,了解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

      五、趣誦古詩。

      師:老師感受到了,讀得真不錯。老師還發現好多同學已經會背了,真棒!還不會背的同學別著急,今天我要叫你們幾種背詩詞的方法。

      (課件出示插圖)

      師:一首詩既是一幅畫,請同學們看圖,根據老師所指的地方,讀出詩中相應的詩句。

      (教師指圖,大部分學生反應很快,能誦出相應詩句。)

      師:同桌兩人試著互相考一考對方,可以“我讀你指”,也可以“你指我讀”。

      師:一首詩就是一支歌。接下來老師要教給大家一種有趣的記詩方法――唱詩。

      (課件播出伴奏曲:友誼天長地久)師把詩句作詞唱,范唱。

      師:同學們,你們會唱嗎?(學生唱詩,但會唱的不多)

      師:看來會唱的不多哦!那來首大家都會唱的曲子吧。(放《閃爍的小星》)

      (學生聲音響亮,唱得很歡。)

      師:誰還會唱?

      (有的學生唱《彎彎的月兒》,有的唱《生日歌》,有趣的詩歌引發學生陣陣笑聲。)

      師:如果你喜歡唱歌,如果你老記不住古詩,不妨像這些同學一樣唱唱詩吧!

      【設計意圖:有趣的背詩法,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背誦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六、拓展活動。

      (課件出示幾首送別詩,讓學生有選擇的朗讀,開闊學生的視野。)

      教學反思: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因為閱歷背景太淺,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體會詩歌蘊藏的情感更難。因此,設計本課時,我也不要求學生多深刻的理解、感受詩意,而是力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能了解古詩背景,簡單理解詩意,知道一首詩往往是一幅畫,一首歌,一個故事,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

      一、結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

      1、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無論是李白瀟灑的身姿,還是優美動聽的音樂,當課件展示這些直觀的影音時,總能讓學生重新自主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2、學生大都愛聽故事,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與學習內容有關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幫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在講“十里桃花,萬里酒家”這個故事時,我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語氣“子乎者也”了一番,另一方面又用解說者的語言旁白了一下。學生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被汪倫的巧妙機智所吸引。到后來,他們自然而然地了解汪倫對李白的情真意切,想知道及李白寫詩怎樣答謝汪倫。

      3、新穎、有趣的學習方法。為了學生能更直接的理解“踏歌”,我準備了兩首曲子,讓全體學生“踏而歌之”,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了解了這種有趣的送別形式,感受到詩人與汪倫性格的豁達、豪爽。此外,本節課中,我還引用了一種有趣的背詩方法――唱詩。這一環節的設置,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同學們在歡快地歌唱中復習鞏固了詩句。

      二、有步驟地進行古詩朗讀,力求讓學生快樂地、有感情地讀。

      通過生字的學習,讓學生讀準整首詩。采用多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不知疲倦的個別讀,開火車讀,分句讀,師生讀,賽讀中把詩讀通,讀順,讀出節奏。很多學生在經過這么多次的朗讀后,不知不覺中,已經朗朗上口,能背下這首詩了。接著,通過抓住 “忽聞”“踏歌”“深千尺”等幾個重點詞幫助學生走進詩境,體會詩意,從而讀出感情來。

      教學實錄范文第4篇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師:很多人喜歡養寵物,圖片上的小動物你喜歡養嗎?

      同學齊聲:不喜歡

      師:我也不喜歡,又丑又兇。但是,這種小動物卻有一種特性,它的皮膚的顏色會跟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人們給它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變色龍。現實生活中,有一種人也有這樣一種善變的技能,這節課,我們一起走近小說《變色龍》。(板書變色龍,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書寫)

      師:請齊聲告訴我,變色龍的作者是——

      同學們齊聲:契訶夫

      師:哪位同學介紹一下作者契訶夫?

      契訶夫(1860-1904)是19世紀末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作品有《裝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務員之死》、《萬尼亞舅舅》等。

      師:走進文本之前,先解決字詞障礙,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這些字:

      魁梧 醋栗 恐嚇 異想天開 無緣無故 戳 洋溢 徑自 胚胎

      師:讀得非常清晰,有一個字,老師再訂正,“魁梧”的“梧”,應讀作wú。

      師:同學們預習的非常好!那么我學習這篇小說的目標是什么?

      同學讀課件上的學習目標: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把握特定環境下的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小說主題。

      師:在“學習目標”中,有用紅色標注的內容,你能猜出老師的用意嗎?

      學生:情節、環境、人物是小說的三要素。

      老師:文體知識掌握的很扎實。今天我們就是圍繞小說的三要素,來學習小說,從而掌握人物形象。

      師:用一句話概括這篇小說的中心事件。

      學生:警官奧楚篾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的經過。

      師:認真閱讀課文,用最快的速度填表。

      生:案件發生時間不會,發生地點是木柴廠,案由是狗咬人,原告赫留金,被告是狗和狗的主人,警官奧楚蔑洛夫,審理經過是6-27自然段。

      師:還有不同看法嗎?背景時間誰找到了?

      生:時間應該是19世紀。

      師:為什么這么說?

      生:注釋上契訶夫的生平時間主要在19世紀,因此他的作品我猜也應該反映這一時期。

      師:出示答案。這位同學非常細心,而且學習習慣非常好,大家也要多關注注釋給你的信息。背景在文中哪些段落體現出來的?你給大家讀一下

      生:“四下里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門口連一個乞丐都沒有。”

      師:這就是小說的社會環境,也就是十九世紀沙皇專制的統治時期,小說的案件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背景下。下面我們就一起分析審案的經過,課文的6-27自然段。大家想不想聽十九世紀奧楚蔑洛夫審案的原聲再現?

      學生齊聲:想。

      師:分角色朗讀6-27段。(五個角色,不用旁白)

      師:用掌聲評價同學們的朗讀。小組合作填表。

      要求:用原文回答,找準關鍵的詞句,不能大段的讀課文。

      師:小說的中心人物是誰?

      生:奧楚蔑洛夫

      師:如果用一個字來評價他處理案件的態度,你認為哪個字最好?

      生:變

      師:他“變”的依據是什么?

      生:狗的主人是誰?

      師:那么他是怎么“變”的?一共“變”了幾次?

      教學實錄范文第5篇

      (一)調研對象:某市某區最為偏遠的一所農村小學的一年級23名學生。

      (二)調研方式:問卷調查(畫鐘表),訪談(認鐘表)

      (三)調研內容:

      (1)讓學生畫出“心目中的鐘表”,從而獲得一幅幅鐘表作品。

      通過分析學生的這些作品,獲知學生對于鐘表的經驗和粗淺認識,由此診斷學生認識鐘表的切入點和難點,從整體上把握教材,設計教學方案。

      (2)拿著鐘面讓學生認一認整時。

      (四)調研結果分析及對策

      第一,關于鐘面上有幾個數的問題。大部分孩子只知道鐘面上有數,對究竟有幾個數卻未必關注過。例如生1在鐘面上標出了13個數,生2則在鐘面上標出了14個數,生3更是胡亂標數,標完1~10后發現沒有標滿一圈,接著就標11、22、33,在鐘面正上方標了100。生4畫了三個鐘面,一個標了1~14共14個數,一個標了1~15共15個數,還有一個鐘面則標了1~18共18個數。每個鐘面都是寫滿一圈為止,寫到幾算幾。由此可見,正式學習“認識鐘表”時,有必要指導孩子們正確標出12個數。

      第二,關于鐘面上指針的問題。因為鐘面構造復雜,干擾較多,有些孩子沒有關注到鐘面上的指針,有3個同學畫的鐘面上沒有指針。在鐘面上畫出兩根針的有14人,三根針的有7人。其中部分孩子三根指針畫得一樣長或區分不明顯。因此,課堂中有必要幫助孩子進一步辨認時針和分針。

      第三,關于指針方向的問題。可能受書寫習慣的影響,有3個孩子是逆時針排列12個數的。課堂教學中,很有必要幫助學生認識并掌握順時針方向。

      第四,關于上下左右四個關鍵點的位置是否正確的問題。全班只有兩個孩子知道上下左右四個關鍵點所對應的數是12、6、9、3,不正確的有21人。因此,找準關鍵點所對應的數,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

      第五,關于整時的辨認。利用午自習的時間,本人拿著鐘面逐一地考查學生。有10人能夠模糊地認讀整時,并且只關注各指針指向幾,但不區分時針與分針,其余的學生認讀時間時不知道要看什么,或者根本不理會指針指向的位置,一頓亂說。

      (五)調研后的教學設計與實踐

      基于學前的調研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依據學情設計了教學環節。

      教學目標:

      1.在動態建構鐘面的基礎上認識鐘面上的數以及鐘面上的指針,引導學生在觀察對比與辨析中學會認、讀、記錄整時;掌握順時針方向。

      2.在構建鐘面、認讀整時、記錄整時、辨析整時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學會守時。

      教學重點:認識整時、記錄整時。

      教學難點:特殊時刻的認識,初步感知時刻與時長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基于學生對鐘面的已有認識,重新構造鐘面

      課前在黑板上畫三個標有12個刻度的圓(鐘表的輪廓)。

      師:同學們請看黑板,老師畫的是什么呢?(鐘表)可是,它們還不夠完整,想一想缺少了什么呢?對了,缺少了數字和指針。

      一般來說,鐘面上有哪些數呢?(1~12共12個數)我們一起來在圓圈上找一找它們的家,好嗎?

      (1)第一個鐘面:按順時針順序依次標出12個數。

      (2)第二個鐘面:只標上、下、左、右4個關鍵點所對應的數,再指讀其他點對應的數。

      (3)第三個鐘面:不標數,打亂順序隨意指讀各個點所對應的數。

      通過在圓圈上“標數”的三個小環節,學生鞏固記憶鐘面上數的排列特點。

      師:現在,這個鐘表完整了嗎?(還缺少指針)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兩根針,一樣嗎?又短又粗的這根叫什么針?(時針)又細又長的這根呢?(分針)(把針貼好)

      師:鐘面上的時針是按照怎樣的方向走動的呢?

      CAI演示動畫:指針沿著順時針方向走動。

      師:伸出你的手臂,它代表鐘面上的指針,請你模仿鐘面上的指針,從刻度12所在的位置出發,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一圈,再回到刻度12。一邊轉動,一邊說出各個點所對應的數。

      及時引入“人體時鐘”,鞏固順時針方向以及各個關鍵點所對應的數。學生都動起來,課堂氣氛活躍。

      二、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整時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整時,概括提煉整時的鐘面特點。

      課件出示三幅圖。

      師:我們做這些事情是在幾時?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第一幅圖:早上起床,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是7時;

      第二幅圖:升國旗,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是8時;

      第三幅圖:做早操,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0,是10時。

      師:我們把7時、8時、10時叫做整時。(板書:整時)

      師:觀察這三個整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時針所指的數不同)

      小結: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及時概括提煉“整時”的鐘面特點,培養孩子的觀察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認知沖突中認識特殊整時:12時。

      課件出示畫面(如右圖)。

      師:美羊羊家的鐘真的壞了嗎?(沒有壞,時針與分針同時指向12,重合在一起了,是12時)

      引導學生認識特殊整時:12時,時針與分針同時指向12。

      三、學習記錄時間:“說的”怎么和“寫的”不一樣

      師:同學們吃晚飯在6時,你們能在鐘面上撥出6時嗎?(生撥鐘面)

      師:6時整,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向幾呢?

      CAI演示答案,集體訂正。

      師:怎么記錄下這個時間呢?

      學生獨立嘗試寫出6時。

      師:一般我們記錄時間可以用漢字幫忙,也可以用電子表的形式。(板書:記作6時或6∶00)

      課堂巡視中若發現學生將6時記成了60,或記作6∶12,應注意及時糾正。

      四、創設認知沖突,進一步辨析整時

      1.強化認識時間要同時看時針和分針。

      出示課件(時針被遮住了),如圖所示。

      師:分針指著12,這是幾時?(可能是8時、9時、10時……)

      師:能夠確定是幾時嗎?(不能)能確定是整時嗎?(能,因為分針指著12)

      師:看來,知道分針的位置,確定是整時,但是要知道是幾時,關鍵還要看時針。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可以編成順口溜:分針指著12,是整時;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2.強化認識整時的同時,滲透“大約幾時”。

      師:小灰灰和懶羊羊約好“7時在羊村門口見”。

      師:看,小灰灰先到了,是幾時?(7時)確定是7時整嗎?

      師:老師用一條紅線沿著時針的方向標記出來,仔細一看,原來時針還不到7呢。再看分針,就更清楚了,分針指著11,還不到12。說明7時還差一點點呢。

      師:接著,懶羊羊也到了,是幾時?(7時)確定是7時整嗎?通過標記的紅線,仔細觀察,原來時針已經超過7了。再看分針,分針指著數字1,已經超過了12,說明7時已經過了一點點。

      7時還差一點點,是6時多,通常說成是大約7時;7時過了一點點,是7時多,通常也說成是大約7時。大約7時接近7時,但不是整時。

      小結:看來,辨認整時不僅要觀察時針指向幾,還要仔細觀察分針是否正指向12。

      在辨析整時的過程中,滲透大約幾時的知識,強化認識時間要同時看時針和分針,為后面進一步學習“幾時幾分”做好鋪墊。

      五、運用中深化認識

      1.你能幫我修理鐘表嗎?

      鐘表上缺少了一根指針,請你根據鐘表下面的時間畫出另外一根指針。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視檢查,及時糾正。

      2.記錄老師撥出的時間。

      老師撥一個整時,學生分別用兩種方法記錄相應的時間。

      7時 9時 2時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1区2区3区精华液| 亚洲成AV人网址|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亚洲a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