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團百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進行藝術教育,除了硬件設施的投入,還要有一支優秀的藝術教師隊伍,王淑潔老師就是北京第一實驗小學藝術教育團隊的領軍人物。
王淑,北京市音樂學科帶頭人,有三十多年的音樂教育教學經歷,她指導的合唱團、管樂團在市區、全國乃至世界青少年比賽中屢獲大獎;在教育教學中也碩果累累:她是國家《藝術課程標準》研制的核心組成員、是美國國際合唱聯盟會會員,還參與撰寫《中國小學生百科全書》《音樂問題課堂的研究》《藝術課程實踐與研究》,出版了專著《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等。
成就的取得源于王老師嚴于律己的品質。她工作起來非常投入,廢寢忘食、寒暑假無休、帶病上陣是常態;她認真研讀樂譜,尊重每一個符號的意義,在表現上追求恰當、精致;即便已經有了這樣的成就,她仍然抓住一切學習和觀摩的機會,求教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不僅自己堅持不懈地追求,王老師還帶領藝術團隊不斷前進。她像媽媽般呵護著團隊,讓成員幸福著、成長著。她鼓勵大家各抒己見,倡導在音樂理解和教學評析中相互辯駁;她鼓勵年輕人參加競賽,指導他們備課、說課,還為他們準備水果、晚餐,忙前忙后。在她的傳幫帶下,13人的團隊中走出了區、校級骨干教師,青年教師也成長迅速,團隊曾獲得北京市及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16天里,北京,這座有著光輝歷史而又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讓我們經歷了多少激情和歡樂。16天里,奧林匹克,這人類體魄與精神的大舞臺,為我們呈現了多少精彩故事和傳奇。
204個國家和地區,1萬多名運動員,45億觀眾,北京奧運會成為有史以來參賽國家和地區最多的一屆奧運會,也是奧運會歷史上轉播規模最大的一次。體育是天神的歡愉,體育是生命的動力,奧林匹克的旗幟,前所未有地將整個世界凝聚在一起,這是北京的光榮,更是奧林匹克的光榮。
我們不愿告別,16個日日夜夜,我們盡情享受屬于奧林匹克的歡樂和自豪。
博爾特百米瀟灑飛越,菲爾普斯泳池狂攬八金,劉春紅舉重力拔山兮……奧運會上不斷刷新的紀錄,書寫著人類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夢想。這里有力與美的展示,更有精神和意志的壯歌――它來自南非游泳獨腿健兒的抗爭,來自50歲的欒菊杰挺劍而起的勇氣,來自印度、蒙古等國激蕩人心的“零的突破”。“更快、更高、更強”,無數運動員的精彩表現,將體育精神帶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北京的光榮,更是奧林匹克的光榮。
我們不愿告別,16個日日夜夜,我們奏響團結、和平、友誼的北京樂章。
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五環旗下的偉大聚首,讓我們看到人類攜手未來的熱切向往。當那些從索馬里崎嶇的砍柴小道上,從阿富汗、伊拉克戰后動蕩中跑來的健兒,共同站在了北京奧運會的賽場,當各國家和地區選手簇擁著冠軍繞場向觀眾致謝,當熱情的觀眾為所有選手歡迎加油,人們再次看到奧林匹克精神超越一切的力量。“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展現了世界人民團結友誼的和諧圖景,這是北京的光榮,更是奧林匹克的光榮。
我們不愿告別,16個日日夜夜,百年夢圓的中國與世界美好相遇。
帶著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的莊嚴承諾,13億人民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大的熱情,為人類搭建一座歡樂的舞臺,也為中國打開一扇理解之門。中國從未以這樣的角色走進世界的視野。競賽場上,中國健兒以51枚金牌100枚獎牌的優異成績和嶄新風貌令世界矚目;賽場內外,百萬志愿者以他們的親切微笑和周到服務令世人稱頌。奧運的契機,讓我們在30年改革開放之后,從容不迫地呈現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北京奧運會必將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是北京的光榮,更是奧林匹克的光榮。
賽場的奮斗只是人類奮斗的一個縮影。正如《奧林匹克》所言:“現代奧林匹克主義是一種生活哲學”。在這里,不僅有成績、獎牌、冠軍,也有汗水、淚水、艱辛;不僅有堅韌、頑強、奮斗,還有和平、自由、公正;不僅有對抗、競爭和拼搏,更有理解、寬容和超越。在這個挑戰日益嚴峻的世界,在我們這顆越來越小的星球,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也從未像今天這樣渴望分享奧林匹克的價值和精神,搭建團結友誼的橋梁。
請世界記住北京,記住這奧林匹克大家庭和諧相處的歡樂時光;也讓北京感謝世界,感謝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譜寫了人類和平進步的美好篇章。
也有人認為時間不等人,項目有了念頭不用思考太多,直接上馬做就行了,做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再不斷的改進,不斷的進步,從而勝出或者失敗。
由公司內部的一個小項目,使我聯想出來另外一個話題“互聯網創業三思后行還是想到就做”,我想這是擺在所有中國互聯網創業者面前的一個問題。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有人因為提前準備妥當取得了成功,也有人準備時間過長,喪失了機會而淪為了歷史的看客;同樣,有些人雖然準備不足但出手及時趕上了風口,成為飛起來的那頭豬。也有些人因為太過倉促草率入局而失敗。
關于這些論述,有太多充足的案例來印證。以米聊為例,當時出來后風靡一時。2010年12月23日米聊;半年過去后,米聊用戶超過400萬。雷軍當時說過一句話:如果對手沒有反應過來,6個月后米聊就會成為王者。在那個時候雷軍認為騰訊要做這個事情要經過前期的論證和內部決策以及后期反反復復的產品改動,即使推出也得6個月以后。但事實上,騰訊的微信2個月以后就出來了,后來毫不猶豫的搶了米聊的飯碗。
微信剛出世時是一款可以稱得上“小丑鴨”的產品,模仿米聊痕跡嚴重,用戶體驗糟糕,功能簡單。但就因為速度夠快,且把騰訊幾億的QQ用戶資源很好的遷徙了過來,成長了起來,并且不斷的改進再改進,現在的微信從產品本身來說也領先其他同類產品。
現在回過頭來說下我們部門發生的事情,其實在我看來,同事的兩種觀點都正確,又都錯誤。關鍵是看什么情況,什么項目。在我的價值觀中,一件事情做之前我首先考慮的事情就是:假如失敗,你是否能承擔失敗的后果。如果能夠承擔,那就別考慮那么多了,盡快做吧。如果不能承擔,那必須仔細謀劃再謀劃。
我記得幾年前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美股,并且模擬的購買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股票多年。那個過程中,喪失了很多的機會,就因為光看不買。后來我感覺老這么光看別人嗖嗖漲而不下手,太不甘心了,我經常做出這樣的感慨“當時我如果把幾十萬投入到百度,現在得千萬富翁了”,在感慨中白白浪費了很多的機會。后來決定投資幾家企業,在投資360股票的時候,下手之前我先對自己說:如果投入的錢全部虧了,也不會對我的正常生活和開支造成影響,那我就去投吧。就此,在360高峰的時期我買入了,后來360股票直線下跌,到今天我的財富損失了30%以上,但我并沒有因此后悔,損失的30%也沒有影響到我的生活,我該吃還吃,該玩還玩,這就是我的價值觀和態度。
再次回過頭來說下我們公司,速途網發力視頻計劃的時候,我們并沒有經驗來做這樣的事情。按照傳統的思路,我們得先花2---3個月的時間招募和組建團隊并且采購設備,再花1個月的時間規劃欄目,再花1個月的時間進行制作。但事實上,我們的方式是剛成立團隊,一周就做了一期《途夫有話說》,這期節目沒有任何策劃,也沒有提前寫劇本,直接拿著公司的1臺老DV就開干。當然,做出來的第一期節目效果也是慘不忍睹的,但因為有了個開頭,我們后面每期都在進步,到現在這檔節目已經拍攝了幾十期。如果沒有這樣做,我們可能現在還在為這檔節目做籌備工作,當然那樣的好處是第一期節目就可以精品化,但時間上落后太久了。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和《北京市現代化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發揮名校品牌和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效應,促進區域教育高端綠色發展,石景山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與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攜手創建了北京師大附中京西分校。
北京師大附中京西分校為公辦12年一貫制的現代化學校,位于石景山區五里坨地區,項目總占地面積622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2066平方米。學校規模為72個教學班。建有小學、初中及高中教學樓、學生宿舍樓、籃球館、游泳館、運動場、圖書館、科學樓、食堂、行政辦公樓、教師公寓等。2014年9月第一批高一新生入學,在北京師大附中本部就讀。2015年9月新校址落成,小學一年級、初一、高一和高二共四個年級正式入住新校園。
學校的硬件條件以北京師大附中為參照標準,配備最先進的現代化設施。教室配有交互式電子白板、液晶投影、實物展臺;理化生實驗室裝備了最先進的儀器設備,設有3D打印實驗室、數控機床實驗室、物理光學實驗室、種類多樣的生物標本室;舞蹈教室的燈光、音響設備一流,音樂教室配有電子鋼琴,機器人社團配有目前最先進的儀器設備。裝備先進的錄課教室、校園電視臺,配有iPad的電子閱覽室,蘋果機房可以輔助學生完成各種繪圖設計。此外,還有裝備完善的校長評估系統、數字化校園,還建設了校園天文臺。
調整辦學目標、確立辦學特色
在石景山區“融合山水謀發展、建設首都西大門”的戰略定位和“全面深度轉型、高端綠色發展”的重大部署背景下,石景山區教委在今年推出了“深度轉型,綠色升級,全面提升區域教育品質”的行動計劃。結合這些要求,學校將辦學目標和學校定位調整為在做強西部的基礎上,努力向全市一流學校的行列邁進。
學校傳承北京師大附中“全人格,高素質”的育人目標。“全人格”突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成長過程,強調教育對人的發展需要的滿足,解決學生的“成人”問題。素質教育的提出帶有鮮明的社會性,它要通過基礎教育提升公民素質,進而提升民族素質,增強國力。“高素質”的育人目標,突出解決學生的“成才”問題。
學校有著鮮明的辦學特色,它植根于百年名校的沃土,傳承附中先進的辦學理念,堅持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培養,堅持小班教學,承辦具有民族特色的拉薩班,堅持走國際化發展的道路,打造科學的課程體系,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構建、實施并完善“全人格高素質”課程體系
學校充分依托北京師大附中的優質教育資源,打造適合學校的“全人格高素質”課程體系。
2014年,學校著力打造由基礎課程、志趣課程、卓越課程構成的中學課程體系。基礎課程包括通識教育、國家必修課程,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基礎課程的深度、廣度、進度等做適當調整。志趣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包括各種選修課、課外活動小組和學生社團。卓越課程包括專業書籍選讀、科技創新、領導力與合作精神課程等。
在課程實施方面,學校與附中本部聯合開設多種優質選修課、設計適合高中分層走班教學的校本教材等,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2014年,高一新生與附中本部學生共赴著名的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參加軍訓、攜手參加志愿者服務、同去泰山曲阜研修旅行、組織合唱團和多項體育訓練團隊等。高一部分學科實行分層走班教學,部分表現優異的學生可到本部接受聯合培養。
2015年,學校招收了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新生,并首次以“統籌二”的形式招收了全部高一新生,還迎來了35名藏族學生。學段長、生源差異大是學校面臨的考驗和挑戰。針對這些變化和挑戰,學校在原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打通學段,進一步明確、細化不同學段的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設計教育教學任務、具體辦法,同時完成配套的評價體系,為學生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打下堅實基礎。
學校為初一、高一的164名學生開設了藏文、中國古代詩詞專題賞析、走進京西歷史、美術基礎的學習與應用、自然災害與防治、藝術設計學、常見病的發病機理、預防及防治、英語電影賞析、健身塑性、法語、西方禮儀等選修課程。目前,學校有包括機器人社團、藏族舞社團、模擬聯合國社團、籃球社團、足球社團、校刊社團等在內的十幾個學生社團。
根據拉薩班的培養目標,學校設計了相應的課程體系,除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藏文課程、體育等,還開設了游學課程。利用節假日組織拉薩班學生學習傳統文化,游覽名勝古跡、品悠久歷史,尋訪名山大川、開闊視野,參觀博物館、增長學識。今年的中秋節,學校組織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月餅;國慶期間設計了“德智雙修?育家國情懷”系列活動,包括游學、學習傳統文化、寫家信等。拉薩班還組建了田徑隊、足球隊、籃球隊、天文觀測、3D設計打印、生物組織培養等興趣小組。拉薩班學生與本部學生一起參與學校學生會、團委會的工作。學校努力將拉薩班辦成促進民族團結的典范、藏漢文化交流的典范、培養人才的典范,成為人民與內地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
培育優質的師資隊伍
集北京師范大學、石景山區、西城區和北京師大附中的教研優勢,學校精心打造“全人格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實現辦學目標、育人目標提供優質的師資保障。
學校所有新招聘的教師,都要在北京師大附中本部接受為期半年的入職前培訓。培訓方式有指導教師一對一輔導、觀摩本部優秀教師課堂教學、聽講座、集體研討、撰寫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實習等。培訓內容包括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師德、校史、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學技能等。
本部為學校組織了顧問團隊,其成員包括北京師大附中原德育副校長、教學副校長、原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顧問團隊在新教師正式進入課堂上課后,每周都要檢查新教師的教案,隔周進班聽課指導,及時指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班主任每周開例會時,顧問團隊和班主任共同研討德育教育問題,并及時給予新班主任切實的幫助和指導。
學校努力讓師資與課程完美結合,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建設優美的現代化校園
高松華,1955年生于哈爾濱,熱情率直,雖年過五十,但他充滿了青春活力。 他15歲考入黑龍江省樣板戲團擔任小提琴演奏員,之后擔任過省歌舞劇院管弦樂隊演奏員,后來考入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被分到中央廣播電臺音樂采錄組,1987年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院獲得音樂修士學位,回國后在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先后在國際作曲比賽中獲得榮譽……除了音樂給予他的魅力,作為將美國最先進的音樂打譜軟件Finale編譯成中文介紹給同行的中國第一人,高松華因此在音樂圈外也小有名氣。
音樂如人,有著熱情的旋律
當年,作為沈陽音樂學院恢復高考后作曲系的第二批學生,高松華大學期間就多次獲得省(部)級的作曲比賽獎項。1985年,他以專業第一名的全優成績畢業,順利分配到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采錄組工作。因為是組里第一位作曲專業大學生,高松華很快被任命為采錄組組長。三年任職期間,正是中國音樂創作界迎來歷史性春天的大好時機,高松華帶領全組,積極組織錄制了一批現代音樂作品,包括譚盾、陳怡、葉小綱、郭文景、朱踐耳、金湘、唐建平等人的音樂會實況和優秀曲目的錄制。他還及時申請獲得批準錄制了不少有價值的民族民間音樂、戲曲音樂和大量管弦樂、民族器樂曲。高老師還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更換了中央臺沿用了幾十年的各欄節目的片頭、結束音樂;組織參與了中央臺全國第一屆輕音樂的作曲比賽并擔任評委。幾年間,高松華在國內報刊、電臺發表和播放了創作歌曲數十首,為多部廣播劇和電視片配音樂。其中,兩首歌曲被北京臺“每周一歌”播出。
留學日本期間,高松華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得到不斷提高。1992年,他的“為獨唱、四部混聲合唱和管弦樂隊而創作的《交響詩――札幌》”獲得札幌國際作曲比賽(當時國際作曲比賽最高的獎金額)的第二名。1996年,他應日本市川交響樂團建團45周年紀念音樂會委約而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又在當地成功首演。其中,《交響詩――札幌》以一個華人音樂家的視角,將北國冰城札幌皚皚雪景與多姿多彩的民間風俗再現于音樂中。作品以日本民間小調為素材,運用豐富的現代音樂創作手段,發展為一首情趣盎然、音響豐沛的交響樂作品,集中體現了高松華在日本五年苦讀的學習收獲與大學期間扎實的音樂功底。
回國后的十余年,高老師擔任“現代作曲技法課”教學,不斷將國外新觀念、新技術帶入自己的課堂,使學生接觸和學習到來自世界最前沿的創作信息與技術。教學之余,他創作了大型管弦樂曲、室內樂曲、民族器樂曲、聲樂曲等約百余首作品,為中日兩國音樂界之間的學習、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的成就因此被收錄在多部中外音樂與文化名人辭典中。
高老師情感豐富,音樂的旋律好,多部聲樂作品獲得好評。1999年,他的作品為獨唱、童聲合唱、混聲合唱和管弦樂隊而創作的交響合唱組曲《神州暢想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建國50周年全國性歌曲征集活動”中榮獲二等獎。同年,《神州暢想曲》又在中國交響樂團首次公開向海內外作曲家征集作品活動中入選,由指揮家陳佐湟指揮中國交響樂團在第二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公演。這部交響合唱組曲由家園、盛象、夢斷、傾聽、追尋五個段落構成,各唱段以各地區各時期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的精華而發展再創作,音樂形象樸素鮮明。整個作品熱情謳歌了祖國的無限美好,贊揚了炎黃子孫為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表現了中華民族頑強的抗爭精神和華夏兒女盼望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心情,寄托了作曲家對祖國一往情深的豐沛感情。
2005年,由中國音協為維也納?中國春節音樂會征集音樂作品,高松華的二胡協奏曲《故鄉之戀》獲優秀作品提名獎。第二年,《故鄉之戀》應邀在韓國首都舉行的東亞和平音樂會中公演,中國民族樂器二胡的豐富音色,在首演中喜獲成功,主辦方盛情邀請高老師2007年攜新作再度赴韓。
做事如人,走在時代前面
教學與作曲之余,高老師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撲在了編譯Finale――目前世界上最便捷、功能最強大的音樂打譜軟件的教材與軟件的漢化工作上。
抄譜、翻譜,曾經是每個從事音樂表演尤其作曲專業的音樂工作者一項最普通也最費心費力的工作,一個“體力勞動”的苦活兒。進入信息時代,電腦打譜的出現與發展,使這樣一項苦活兒,變得輕松簡單,甚至成為一種享受。創作一部音樂作品,作曲家只要在電子合成器的琴鍵上彈奏出內心的音樂,指尖下每一個音符每一段樂句,瞬間即可直接變成電腦屏幕上整齊無誤的樂譜。
而這一切,歸功于作曲打譜軟件的發明。Finale因其功能強大、自由靈活度高、繪制樂譜最為美觀等因素,被譽為最好的電腦打譜軟件,成為世界樂譜出版界的標準。
八十年代赴日留學時,高老師就學習了如何用電腦創作樂譜。五年苦讀,他以優異成績獲得日本作曲專業的最高學歷――音樂修士學位。1993年,高松華放棄了優越的音樂工作環境、豐厚收入和永久居住權等各種優厚待遇而毅然回國。他帶回國的,是可以裝滿一卡車的音響資料、一套用20萬日元買回的作曲打譜軟件和滿腦子信息時代來自日本的新觀念新技術。當時,在北京音樂圈內,高松華創作室的設備和樂譜音響是最先進的。
以后幾乎每年寒暑假,高松華都要借赴日作曲打工的機會,收集現代化創作技術手段的信息。2000年赴日時,高松華發現在日本音樂院校和音樂家的創作中,作曲打譜軟件已經普及。他因此一夜沒睡,興奮之余決定一定要將這個“好東西”推薦給國內同行。
回國后的日子是忙碌的,教學、創作,一直難閑。
利用工作之余,他一字一句地將日文版的“菲拿里”教材翻譯、編寫成中文,經過努力,首部向中國音樂家介紹這一作曲打譜軟件的教科書終于完成初稿。2003年3月,北京新時代出版社將帶著墨香的《最新電腦打譜速成》送到高老師面前,興奮與欣慰,一起涌上他的心頭。接著,國內音樂同行對他寄予了更多期望,高松華因此責無旁貸,擔起在國內推廣普及Finale的責任。非典時期,他又編寫了第二冊教科書,同年9月出版;很快,他制作的“Finale 2002”和“Finale 2003”中文漢化軟件傳遍全國各地。之后,美國制作公司每年因技術更新出版一冊新版教材時,高老師也每年跟進,一次次修改、編譯中文版教科書。2007年,他又完成了新一版的Finale教材編譯工作,出版問世后頗得好評。
《最新電腦打譜速成》的出版是國內使用“菲拿里”軟件的音樂家的福音,問世后陸續被眾多音樂院校、師范院校作為打譜教材,高老師因此收到很多來自國內甚至海外華人發來的電子郵件、書信、電話,贊揚和感謝他為中國乃至華人音樂界做出的貢獻。一位從事小提琴教學的讀者在信中寫道:“我十分高興購買到您的大作《最新電腦打譜速成》。翻開書,知識變得簡單易學,它給我的工作帶來方便,我太需要它了。因此,從不愛夸獎別人的我,還是控制不住地給您寫這封信,表示我對您的感激之情。我想,人們在方便地使用Finale軟件時,不會忘記一個名字,那就是高松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