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月是故鄉明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想不到,此時的我,也竟要與月、影為伴。我抬頭一望,白露依舊是如此之純凈,而月也是如此之嬌美。然而,一個固執的聲音卻穿過了我的耳畔:月是故鄉明。
月是故鄉明?是啊,盡管有康橋明媚的柔波,盡管有夏威夷熱情的沙灘,盡管有加利福利亞明媚的陽光,但,這些都遠遠抵不上家鄉的那一輪明月。不是因為什么,只因只有它才能撥動游子心頭上的那一根弦,而這一根弦,名曰思鄉。
思鄉?是的,正因它,才使得文人騷客們心存余悸,才使得那原本虛渺的景象在他們的筆下“柔情似水”,才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思鄉小調,才有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驚世之作!
月,自古以來,便是家的代名詞。月升月落,時間的流逝,有如白駒過隙,然而,流逝的時光,帶走的是年少的稚氣,揮之不去的,還是心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而今晚,月色正濃,身處異地的游子們,不知你們是否和我一樣感慨萬千呢?
離家已有些時日了,不知我那年邁的老母親身體是否安好?不知她是否還時常佇立在家鄉的那一座小橋前,等待著她的兒女?
想到這,我的心中一片酸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那能千里共嬋娟的明月,能把我的思念,深深地寄給我的母親。
一聲聲甜蜜的問候,一盒盒好禮的相贈,我踏上了歸途,去奶奶家。
也許是因為干活吧,奶奶并不在家,我走上鄉間小路,來到田野,大聲喊著:“奶奶,我回來了!”我看見了奶奶,飛奔過去。奶奶挺直了腰,抹去汗水,問我:“怎么就回來了?”我答道:“中秋節到了呀!”中秋節,也的確不錯,奶奶開了家門,收下了月餅,可不忘,讓我先嘗一個,便取出一個給我。我就剝開,咬了下去,啊!又是那種感覺,童年的感覺,甜甜的,我吃著月餅,好是快樂!
天漸漸暗了,一輪明月掛在了星空,遠方百年古樹發出沙潲聲,模糊得偉進耳朵,此刻,月亮越來越亮,銀白相間,分不出哪個是嫦娥,哪個是玉兔。哦,這個像是,可一轉眼,不,那個也像是。“廣寒宮”一下子是那么美麗,那么動人。
今夜,月明星稀,小時向往的圓月,又再次出現在我的眼前,不知上面還會有些什么。是誰又遞給我一個月餅,也是那么圓,也是那么甜。
爸爸也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哪個蟲兒在那兒不停唱歌,是在那兒賞月嗎?狗也不敢出聲,家家戶戶的燈亮著,在月光下閃閃動人。月亮不停把月光灑向大地,啊,分不清是月還是燈。
——“故土·鄉情”類話題作文導寫
安徽 鮑亞民
[寫作導引]
“故土·鄉情”,歷來是作家筆下常見的內容,也是人類永恒不變的主題,當然也就成為中高考作文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這類話題作文,無論是寫人敘事,還是繪景抒情,都離不開家鄉,都是因家鄉而起,都是為家鄉而作。重點可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家鄉的情感,要真摯、深沉、自然、親切,不能帶有任何成分的虛假色彩;二是對家鄉的回顧或回憶,這是寫作角度所決定的,主要寫離開家鄉以后,對家鄉的眷戀、向往,甚至到魂牽夢繞的程度,這種程度越深,就越能表現出作者對故土的深情,對鄉情的執著,也就越能感染人,并產生理想的藝術魅力。
寫好這類話題作文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要選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家鄉特點的事物來作為寄情對象;二是不能記流水帳,將自己所記得的、有印象的大大小小的人事物景,全部一古腦兒地都寫進來,這就形成了材料的堆壘,失去了重點,也就不符合話題的要求。
要寫好這類話題作文,立意要有時代氣息,在構思上要別具一格,別出心裁,在體裁形式上可跳出一般的寫法,采用日記、書信、新聞報道、訪談錄、古白話等形式作文,這都是寫作時要考慮到的。。
[例文一]
思鄉
安徽歙縣二中 汪爽
古人說:“水是吾鄉清,月是故鄉明。”思鄉是客居他鄉的人對故鄉的依戀。故鄉是一杯醇酒,讓我沉醉一生。
每每想起故鄉,總會在記憶的黃昏里飛滿蜻蜓,炊煙也成了黃絲帶在夢里飄搖。雞鳴狗吠甚至和鄰里的爭吵都成了一種很溫馨的回憶,如一曲輕柔的音樂,伴隨著淙淙的溪流聲在心底流淌,讓我的鄉思變得如此詩意盎然。
或許是離鄉太久的緣故,行走在故鄉的古街深巷中,嬉戲的小孩視我為觀光的游客,而我熟悉這里的一切,深巷中也有過我快樂的童年。沒有人叫喊我的名字,沒有人跟我說話,這樣反倒覺得自在逍遙。若這個與我招呼,那個與我聊上幾句,那激動興奮的心情,便會驚動心中那漫游的小魚,這是一條在故鄉大街小巷愜意地游動的小魚,這條魚喜歡故鄉的熱鬧,也喜歡故鄉的雅靜。漫游其間,感覺故鄉像一條寬闊而清涼的河,會令自己胸懷蕩開無數感動的漣漪。
無論我身處何時何地,那悠悠的鄉思,總讓我感到輕松,溫暖,因為故鄉會伸出她那溫情的手,為我拂去滿身的風塵。鄉思如春草,在悄無聲息的暗地里生長著;鄉思如醇酒,在密封的瓷壇中悄無聲息地暗自醞釀著;鄉思如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微微地品呷中有意蘊深遠的苦味;鄉思如阿爾卑斯奶糖,淡淡的醇甜中是無盡的馨香,是牽掛的思量!
[點評]
有一種感動叫真誠,本文就是用真誠寫出的,因而很感人。美文從生活中來,只有走進生活,用心去體驗生活,就會寫出好的作品。
[例文二]
家鄉的秋
安徽歙縣二中 畢海蓮
我的父親向來以文自負,是個可以背誦大量詩詞的人,為了給我營造氣氛,天天在家吟經誦典,起初我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在潛移墨化之中,我也對詩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時間長了,我也能背誦很多,有時候,爸爸故意背錯一句,我聽到了,會立即指出,并為自己能指出爸爸的錯誤而自豪,從而更加喜歡詩詞。在我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也打上了深深的詩詞烙印。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讓我深深地理解了母愛,幼小時就有了用“寸草心”報答父母“三春暉”的信念;“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讓我知道“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會留下終生遺憾!“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桐已秋聲”使我深感光陰易逝;“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讓我懂得珍惜時間。
詩詞讓我明白友誼的重要,“勸君更盡一杯酒”是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一片冰心在玉壺”代表著友情的純潔和偉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飽含著對朋友的祝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又有著和朋友“千里共禪娟”的幸福。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游子對親人的傾訴;“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詩人對回故鄉的期盼;在外漂泊了好多年,終于可以回家時,連杜甫這樣的偉大詩人也會“漫卷詩書喜欲狂”。
在詩詞中也不乏一些愛國的篇章,滿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岳飛寫下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到死也沒有看到祖國統一的愛國詩人陸游也只好在給兒子的遺書中安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
詩詞還可以陶冶情操,每每背起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我都有飲馬長江邊,看那濤濤江水,體會“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氣,每每讀到“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自己也仿佛身處月缺花殘的小院,為春的匆匆離去黯然淚下。
師:(表情朗讀)“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這短短四句詩,字里行間透著一個什么字?
生:愁。
師:對了。這“愁”是一種已是兩鬢飛霜而遠大抱負還未實現的極深重的愁怨、愁憤。那么,愁原本是一種情感,抽象的東西,這首詩卻把抽象的“愁”寫得——怎么樣?
生:具體、形象。
師:好,再詳細說說是怎樣把抽象變形象的?
生:用白發來寫“愁”。
師:哎,白發是具體可感的。那么再想想,白發何以三千丈長?
生:因為愁太深重了。
師:請直接用原句回答。
生:“緣愁似個長”。
師:抽象的“愁”在這里有長度了,可以丈量了,多么形象。——那為什么用白發就能寫“愁”呢?
生:因為白發和愁有關,愁生白發。
師:不錯,愁就能白頭。古代有個人叫伍子胥,相傳在逃亡中要過一道關,但有兵士把守,過不去。伍子胥著急呀,一夜之間,滿頭青絲變白發。愁能使人生白發,所以可用白發寫愁。看來把抽象之物寫成形象之物,需要有個條件吧,什么條件?
生:抽象之物和形象之物要有聯系。
師:非常正確。——李白用白發寫愁之深之重,構思新奇。下面請同學們把思路打開,想一想,在你接觸過的作品中,還有哪些對愁的形象化寫法呢?或者讓你寫的話,你用什么來寫愁?
生:(先是凝神思考,繼而紛紛舉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師:這是用什么寫“愁”?
生:用浩蕩的春水來寫。
師:用水寫“愁”,古人常用。古詩里還有“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板書)用海水寫“愁”。再想想,還可用什么來寫?
生:還可用天上的明月來寫。李白在《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是用明月寄托思鄉之情的。
師:思鄉之情是愁嗎?
生:是。師:是什么愁?生:……生:鄉愁吧?
師:對了。月是故鄉明,詩人常用月亮來寫鄉愁。有這樣兩句詩:“故鄉的月最咸,因為它浸著思鄉人的淚漣漣”。這也是——
生:用月亮寫鄉愁。
生:老師,可以用眉寫“愁”。人發愁時愛皺眉,我們總說“愁眉緊鎖”嘛。
生:可以用梨樹寫“愁”。
師:用梨樹寫“愁”?解釋一下。
生:因為“梨樹”的“梨”和“離別”的“離”諧音,所以可用梨樹來表達離愁別緒。
師:想象奇特、合理,很有創造性。
生:還可用雨寫“愁”。細雨綿綿,可以烘托人內心的淡淡哀愁。
師:細雨綿綿,再加上煙霧迷蒙,一看到這樣的景象就使人頓生愁緒。
生:老師,我認為可以借秋天的景物寫愁。比如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同學課外閱讀量很大,能背誦元代作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大家應該向她學習。——不錯的,秋天的黃葉、枯樹、落花都是要失去生命力的事物,可以借來表達人的憂愁之情。
生:還可用酒寫“愁”。許多人心里有了愁就喝酒。
師:這就叫借酒——生:消愁。
師:以后,我們還將學到王維的一首送別詩,其中兩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板書)就是說,臨行前勸朋友再飲盡一杯酒,往西行出了陽關就沒有老朋友了。與朋友離別的滿腔愁思都化在這一杯酒里了。
生:還可用“血海”寫“ch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