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促銷案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除了玩法的創新以外,模式的創新上也有非常大的突破,尤其是進口食品通過“直采直透”的模式,覆蓋諸多海外的經典商品,帶來更多用戶認知和熱點事件。其中“直采直透”模式指的是通過大的進口商在海外對某個品牌商品進行大批量采買,這樣的采買可以大大降低傳統進口分銷模式疊加起來的成本,從而讓利給消費者。比如藍罐曲奇國內基本都是180多元的價格,但是通過直買模式也許只要35元左右,通過直采,可以大大減少供應鏈成本,直接打透價格。而同時這些經典商品能通過這個模式在天貓上買出非常多的數量。
而活動資源層面,天貓食品將全面與聚劃算打通,進行聯合,同時在手機淘寶、天貓客戶端中有非常多的無線推廣資源。
而整個酒水類目,針對即將到來的重要時節中秋節和年度銷售旺季,今年的相關規劃將是這樣:
①中秋節酒水行業主打家庭送禮人群
今年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酒水主打家庭送禮人群的需求。同時今年還會嘗試“大額單品優惠券”的玩法,保護價格的同時,還能拉動用戶的購買,提高轉化率。
中秋節的活動對于酒水行業的意義其實很簡單,中秋節是雙十一之前的一次重要練兵,它決定了商家在雙十一能不能爆發,也決定了商家下半年能不能“脫穎而出,占據有利位置”;對于酒水的商家來說,錯過中秋節的好時機,就等于錯過雙十一,就等于錯過雙十二,就等于錯過年貨節…親們,這么重要,中秋節你想怎么做?
②酒水主要類目中秋節主打的貨品類型
·白酒:中秋節主打名優白酒系列。
目前從搜索的熱詞爬升榜已經能看出,用戶對于名優白酒的需求已經開始集中體現出來,根據往年同期數據,用戶開始對茅臺、五糧液、劍南春、洋河、水井坊、郎酒、瀘州老窖等名優品牌的酒需求量增大,所以今年這些品牌的線下經典款仍然是重點。而價格是非常有利的抓手,今年還對名優酒開通了“分期購”服務,來提高名優酒的購買轉化率。除此之外,今年白酒行業會有新的“3大突破”——名優白酒天貓專供款、網絡開發款和定制款、區域名酒爆發,這些酒會作為預售商品提前蓄水和累計爆款。
·葡萄酒
中秋節期間以兩瓶的禮盒裝和箱裝為主打來滿足送禮人群。主打品牌為拉菲/張裕/奔富/張裕/長城等;而眾多的進口長尾葡萄酒則通過“多買多贈”的營銷手段來撬動用戶購買。另外,今年葡萄酒行業將在中秋節有重要的創新–“直采直透”模式,通過這次活動能將更多高性價比的直采葡萄酒帶給用戶,帶給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啤酒
在中秋節啤酒會主打國內的線下經典品牌經典款和部分國外進口啤酒。主要以500ml箱裝和5升桶裝為主。進口啤酒產區主要集中在德國、比利時和荷蘭。可以說今年世界杯期間拉動眾多啤酒品牌的快速增長,而中秋節則是再次拉動的好機會。
·洋酒
主要以限量禮盒為主,推出符合節慶氛圍的差異化、時尚化的商品。此外,主推符合目前主流年輕人口味與喜好的預調酒、威士忌等。天貓用戶中的主力消費人群中,對于洋酒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強烈,而到了送禮季尤其是對洋酒禮盒有很大需求。
·黃酒
從中秋節開始黃酒和白酒一樣進入到旺季,中秋節過后還有馬上到來的“大閘蟹”季會帶動配酒黃酒的銷量,商家可重點把握“家庭送禮”的商機。古越龍山、女兒紅、會稽山等品牌會成為用戶最受歡迎和關注的品牌。另外,除了給力的價格外,商家如果能提供更多附加值的贈品,那將會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飲料
進口優質礦泉水、進口和國產果汁將是今年主打的品類,同樣是通過“直采”模式來快速撬動這個行業在天貓的影響力。另外,如何合理地提高飲料的客單價,從而達到物流成本的平衡,是飲料類商家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③參與賣家的要求:“好貨”、“好價”、“好服務”
參與酒水類目中秋節促銷活動的賣家應符合哪些門檻?只有符合類目招商規則,且DSR4.7以上的商家才有報名的機會。
賣家該如何應對這個重要節日的促銷?商家需要從“貨”、“服務”這兩個方面進行準備,做好品類規劃,其中包括品牌、商品布局、商品庫存保證等。
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貨”。備貨是否充足,貨的重點品牌和店鋪的優勢商品是什么,是否符合用戶在節日的需求,如何保證有競爭力的價格;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后端的服務保障,尤其是在客服和物流端,不要經過大促后,DSR評分全線飄綠,更不要出現影響用戶購物體驗的情況。這兩個方面其實功夫在平時,如何建立合理的、適合自己店鋪的貨品結構,如何建立有效地物流體系來支撐日常和大促兩種不同的物流需求,希望商家朋友們今年以服務為根本,切實做到“好貨”、“好價”、“好服務”。
【活動目的】
在加盟店開業期間,為了引導、激發用戶的消費欲望,可在便利店和網站同時展開一系列的打折、讓利活動,達到擴大便利的知名度及樹立良好服務形象的目的。
【活動主題】
便利店---店重裝開業大促銷,低價商品,回饋街坊!
【活動時間、地點】
活動時間:20XX年 12 月 8 日
活動地點:深圳市寶安區
【活動氣氛】
店是 第一家加盟便利店,開業當天,為營造活動氣氛,更多的吸引便 利店周邊人士對加盟店的關注,組織一場開業剪彩儀式。
【宣傳】
宣傳位置
1、 開業前在網站上公布 網站宣傳
2、 通過梅隴鎮小區的網站,網絡便利店開業信息(12 月 4 日、12 月 7 日各一次)。
1、 開業前 3 天發送短信,向網站會員公布 短信群發 利店開業的信息;
2、開業前一天、當天,再次發送短信。
宣傳海報
1、在開業的前期,通過業務員面向梅隴鎮店消費者發放便利店開 業的宣傳促銷海報;
2、活動當天在便利店發放一個活動橫幅和兩個 X 展架。 由業務人員在周圍人流量多的地方發放附帶小禮品的宣傳頁,以達 到宣傳公司、便利店的效果(小禮品:比如小袋裝的洗衣液)小禮品發放 (贈品待定) 采銷中心(小 禮品)開業典禮 開業當天邀請公司領導、便利店主參加剪彩活動,具體開業流程由 營銷中心 企劃/營運中 心(宣傳頁) 渠道/拓展/營 運/中心 第一家加盟網絡便 拓展中心 客服部 宣傳內容便利開業新聞、促銷活動鏈接,提 配合單位技術/營銷中心醒用戶加盟便利店開業信息,達到關注效果。橫幅、展架 X 營銷中心制定
【商品促銷活動】
促銷方式
促銷內容便利店的價格促銷的目標主要是以提高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為主,由采銷的同事選擇一批暢銷商品做些特價促銷活動 (食品6個、特價商品 日雜2個、日化4個) 商品待定、價格待定(11月30日前提交清單) 超值套餐組合:
1、 低端組合:(制定一種品牌,比如組合產品的只有金龍魚這一 組合促銷 個品牌),商品待定(11月30日前提交清單)
2、 中端組合: 商品待定(11月30日前提交清單) 兩樣商品總款的折扣(待定) 贈送小禮品 1、開業當天,到店消費(填寫調查表)贈送小禮品一份(預計 400 開業當天xx份) ; 開業一周 開業三天 促銷時間
【活動商品明細】
待定
【物料明細】
1、活動宣傳單(1000 份)
2、活動宣傳橫幅(1 條)
3、活動宣傳 X 展架(2 個)
【執行部門】
1、促銷活動的短信發送:(客服中心)
2、活動的商品明細表、短信促銷內容、廣告語:(采銷中心)
3、整個促銷活動所涉及的搶購商品、組合套餐方式及折扣率、商品數量、換購限定額: (采銷中心)
4、活動宣傳海報、橫幅、展架海報的設計:(企劃中心)
5、活動宣傳海報的派發:(渠道/拓展中心)
6、開業當天的活動橫幅、X 展架布置:(渠道/拓展中心)
7、開業剪彩等事項策劃執行:(營銷中心)
開業物料需求
外行的話當然是不能當真的。不過,我卻陷入了沉思:到底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好的促銷?
每天在超市中耳聞目睹加上自己時常也碰到的失敗,我倒真的有些害怕來談促銷這個話題了。
我曾經把促銷活動歸結為五個要點。這些要點就現在看來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對于促銷,我有一點比較很深刻的理解就是:成功的促銷大多不是因為規劃設計得好,而是因為過程執行得好。幾年前,當我還是一個業務主管的時候,我就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我想,關于促銷的專業流程還是讓專業的人去寫吧。我現在只引述幾個發生在身邊的小案例。意圖是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成功和不成功。
促銷的五個要點:
一、 時間 什么時間做?
二、 地點 在哪里做?
三、 對象 針對誰?
四、 方式 怎么做?
五、 控制 有情況嗎? 一、 什么時間做?
A、 某地方名牌洗發水躊躇滿志地在各大超市推出了買400ML裝送精美浴刷的促銷。依照去年成功的經驗,這樣的促銷至少能夠提高80%左右的銷量。4周過去了,銷售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銷量只提高了12%!在新任的市場部經理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個經銷商的電話道出失敗的原因:聯合利華和寶潔的促銷裝我還沒賣光呢!
B、 6月下旬,某殺蟲水公司為處理一批改換包裝的老產品,設計了一個與新包裝捆綁在一起的買一贈一活動(定價已考慮了老包裝產品的成本)。第一批貨上架后就發現不對,幾個星期下來銷量竟沒怎么提高。公司緊急研究對策,發現原來消費者擔心這2大瓶(買一贈一)殺蟲水一年用不完,所以寧可選擇單瓶裝的競品。于是公司馬上下令回收了買一贈一的包裝,并隨同剩余老產品以較低的價格賣給了偏遠省市的農村市場批發客戶。雖然這樣做也造成了當地傳統渠道在一段時間內的價格混亂,但總算第二年可以輕裝上陣了。
點評: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時間對促銷計劃的重要。如殺蟲水這個例子,如果是廠方是在一個月前的5月份甚至4月推這個促銷應該是會很成功的。同樣,如果洗發水的廠家如果事先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它完全可以用別的促銷方式來代替贈品促銷。當然了,除了競品促銷情況和產品銷售季節這兩點外,影響促銷活動的時間因素還有很多,比如:產品處于什么樣的成長周期、促銷主題與大環境是否合拍等等。 二、 在哪里做?
A、 某葡萄酒廠一新品靠著原產地的優勢在本省市場取得了較好的銷售業績。于是廠家急于擴大該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并試圖利用中秋和國慶期間利用商場促銷好好地火一把。于是決定在全國的連鎖超市中實行了20%的讓利促銷。此舉使它的零售價格比主要競品低出了10%。從活動本身來看無可厚非。在本省也提高了不少的銷量。但問題是它這個產品在80%的周遍省市還基本處于產品推廣階段。可想而知,這個促銷在整體上沒能取得較好的業績回報。
B、 四川某醬菜廠有一個拳頭產品W,在當地非常的好銷。為了擴大銷量,他們開始動起了浙江市場的腦筋。在一番市場調查后他們了解到在浙江已有了四川的同類產品,而且銷量還是不錯的。而且,通過當地辦事處對千余名消費者的調查也發現能接受辛辣食品的消費者也比原先有較大的增長。于是W產品開始大舉進攻浙江市場。他們化了很多錢在小包裝的免費贈品和通路的折讓上。在風光了三個月后,W產品開始走下坡,銷量萎縮到只有原來的二分之一。廠家有些著急了,通過多方了解他們發現競品在終端上加大了投入,并且開始出“加量不加價”的促銷包裝。于是W廠家也搞了一個“一大一小”的贈品裝。但幾月拼下來,銷量依舊沒有大的起色。最近我碰到了在該公司工作的朋友問起W產品的近況。他告訴我現在做得還真不錯,已經把競品打了下去。我好奇地問他用了什么促銷高招。他笑著說還好沒去搞什么促銷高招。原來,他們新來的市場部經理是一個寧波人,他的一句提醒了公司老板:我的媽,這東西這么辣啊……怎么吃啊。
點評:第一個例子是廠家在促銷的范圍上沒有把握好。一般來講,推廣階段的產品需要讓消費者盡快地嘗試購買,所以促銷較多采用免費品嘗、樣品派送、贈品捆綁、DM和POP宣傳等等手法。第二例子也許舉得不是很恰當,但我覺得很有意思。事實上,了解你的市場特性、了解你的消費者需求也許就是促銷高招的第一招。 三、 針對誰?
A、 某地方瓶裝水公司在吸取了地區的成功經驗后,決定對某直轄市的零售小店舉行“進一箱(12瓶)水送5包餐巾紙”的活動。開始的2個星期,活動在傳統渠道(終端零售小店)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來,因為眾多的賣場、超市也提出促銷要求,該活動的范圍擴大到了連鎖超市、賣場中。結果,在現代渠道的這一塊的促銷最終以慘敗而告終。道理很簡單:小店從渠道進貨后可以將5包餐巾紙賣掉,因此促銷品的價值有4元左右,這相對于價值11元左右一箱的水來說的確是比較吸引人了;但在超市里呢?消費者會因為要這5包餐巾紙而去買一箱水嗎?就算是團購客戶,這5包餐巾紙不尷不尬的又怎么處理? B、 某兒童玩具廠家為在暑期加大一種智力玩具的銷量,煞費苦心地在產品上捆綁了一種時下在小學生中非常流行的飛鏢玩具,以期博得他們的青睞。但結果令他們非常失望:銷售額還不如上一個月。后來他們通過調查才發現原來有許多家長認為這種飛鏢玩具的安全性有問題。
點評:第一個例子是一個典型的促銷對象定位錯誤問題。一開始廠家的促銷目標是小零售型終端,但后來竟擴大到了對終端的消費者。而第二個促銷失敗的原因是忽略了消費決策者的作用。買玩具的是兒童,但掏錢的畢竟還是家長。當然了,它的贈品本身也是有問題的。 四、 怎么做?
A、 某葡萄酒新品,在新開區域幾個月銷量不盡人意。通過市場調查了解到該產品的再次購買率比較低,原因是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于是公司在改動配方后希望通過一次大型的促銷來提高再次購買率。備選的促銷方案有:讓利、捆綁贈品、開瓶有獎、集X個瓶蓋抽獎、購買該產品一瓶憑超市小票可兌換10元超市購物贈券(選取多家大型超市)。最后,經過分析他們選擇了購物贈券方案。首先是通過各大超市的DM宣傳,其次是通過場外促銷人員的免費品嘗活動,最后是利用了各超市的高配合度(其實超市是有利可圖的,所以有些還提供了免費地堆),結果該促銷做的非常成功。
B、 某小食品集團公司,有一市場領導品牌A。在該集團推出另一品類的產品B時,該公司試圖利用A產品的影響力來推動消費者對B產品的嘗試。從兩個產品的目標消費群來講是比較接近的。于是公司設計了一個“集7個A產品的盒子即可免費換取B產品一個”的促銷活動。當時公司有很大一部分人還相信該活動不但能使A產品的消費者得到免費品嘗B產品的好處,而且也會使A產品的銷量得到提升。活動做出去后,結果讓人啼笑皆非:公司設在各地辦事處的兌獎處每天來的不是他們期望的A產品的忠實消費者,而是收破爛的小販!問:這些標帖怎么來的?答:撿來的。問:換了后準備干嘛?答:賣給小店。
點評:當電臺記者問起新拳王擊敗老拳王的秘訣是什么時,新拳王笑著搖了搖拳頭:這個。促銷其實是一樣的,怎么做完全是看你掌握的時機和尺度。靠的就是對對方的了解。這二個例子同樣是新品推廣的促銷,為什么第一個會成功?因為他們更了解消費者。 五、 有情況嗎?
A、 某純果汁品牌S推出了一個大型的消費積分累計贈物促銷(按不同消費金額給予不同贈品獎勵)。活動后沒幾天就受到當地果汁更大力度的同類型促銷反擊。S的促銷活動原定是4周,見到競品有如此強大的反擊,便立即停止了促銷活動。一周之后,S的促銷活動又重新開始了。但形式卻變成了“捆綁買贈”。結果,雖然競品化了巨大的代價來阻擊S產品的促銷,但S產品依然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S產品這種快速反應的促銷機制當時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此舉用來吸引客流量
團購形式出來后就一直經久不息,至今仍然火熱,適用與中秋促銷再好不過。團購和中秋節的團圓寓意相通,凡參與紅酒團購者,即可享受超低團購價。
方案二、贈送會員卡,點擊查看對應的活動方案:
此舉用來粘住客戶
在中秋接期間,購買價值xxx元紅酒即可得到會員卡(或現金券)一張。中秋以后還有國慶呢,現金券可在國慶用。吸引力多大!
中秋節紅酒促銷方案三、團圓套餐送禮活動,,點擊查看對應的活動方案:
此舉用來提高成交額
套餐也寓意著團圓。凡是購買紅酒套餐,可贈送相關禮品。關于中秋節送什么禮品,這點很重要。送月餅嗎?性價比不高且無新意。根據不同客戶,經銷商客戶推薦贈送用來儲藏紅酒的大型恒溫紅酒柜,家庭客戶可贈送家用紅酒柜及便攜式冷藏袋。
方案四、網絡有獎征文活動
此舉用來提高品牌知名度
[案例分析1:百貨公司“滿額贈”稅務規劃的節稅分析]
(1)案情介紹
丙商場在周年慶期間推出“滿額贈”促銷,單筆消費達5000元即送咖啡機1臺,總限量10000臺。商場從X商貿公司(一般納稅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采購此贈品,不含稅采購價為200元/臺,請問應如何進行稅務規劃?
(2)稅務規劃方案
“滿額贈”是在顧客消費達到一定金額時即獲贈相應贈品的促銷形式,贈品由商場提供,通常是顧客持購物發票到指定地點領取。“滿額贈”在提高單價方面有較明顯的效果。在稅務處理上,當地稅務局一般做法是:把“滿額贈”中相應的贈品視同銷售處理,這將會增加贈品繳納增值稅的負擔。考慮到百貨公司贈品促銷活動頻繁,且贈品發放數量大、品類多,為有效控制贈品的稅負,簡化稅收申報工作,建議百貨公司將贈品比照自營商品來管理。贈品采購時,盡量選擇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要求開具增值稅專用稅票,用于抵扣進項稅額。在定義贈品銷售資料時,自行設定合理的零售價格。贈品發放時,按設定的零售價格作“正常銷售”處理,通過POS機系統結算,收款方式選擇“應收賬款”,在活動結束后結轉“銷售費用”和“應收賬款”。
(3)稅務規劃后的稅負分析
商場對此批贈品比照自營商品管理,并在銷售系統中建立新品,設定零售單價為245.7元。活動期間贈品全部送完。相關會計處理如下:
①贈品采購:采購成本(庫存商品)=200×10000=200萬元;進項稅額為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000000×17%=34萬元。同時結轉應付賬款——X商貿公司=200+34=234萬元。
②確認銷售收入:主營業務收入=245.7×10000÷(1+17%)=210萬元;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100000×17%=35.7萬元;應收賬款=210+35.7=245.7萬元。
③結轉銷售成本:主營業務成本=200萬元;庫存商品=200萬元。
④結轉贈品費用:銷售費用=245.7萬元;應收賬款=245.7萬元。
本例確認銷售收入210萬元,應交增值稅1.7萬元。若按視同銷售處理,則應計視同銷售收入220萬元(核定成本利潤率為10%),應交增值稅3.4萬元。由此可見,將贈品發放比照自營商品銷售處理,不僅減少了納稅申報時計算視同銷售收入的環節,還可通過自主設定零售價格,將銷項稅額控制在合理水平。
[案例分析2:百貨公司“返券”稅務規劃的節稅分析]
(1)案情介紹
丁商場90%的專柜均簽訂聯營合同,抽成率為20%(特價商品除外),在圣誕節期間,丁商場舉行聯營專柜全場“滿200送200”的返券促銷,購物券由商場統一贈送,對聯營廠商按含券銷售額結款,抽成率提高至45%。商場在活動期間含券銷售額達5850萬元,其中:現金收款3510萬元,發出購物券3000萬元,回收購物券2340萬元。丁商場應付廠商貨款共計:5850×(1-45%)=3217.5萬元,銷售成本=3217.5÷(1+17%)=275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2750×17%=467.5萬元。請問應如何進行稅務規劃?
(2)稅務規劃前的稅負分析
一般的做法(會增加企業稅負)是:送出的購物券作為“銷售費用”處理,企業將派發的購物券借記“銷售費用”,同時貸記“預計負債”;當顧客使用購物券時,借記“預計負債”,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同時結轉銷售成本,逾期未收回的購物券沖減“銷售費用”和“預計負債”。本案例的財稅處理如下:
①發放購物券:銷售費用=3000萬元;預計負債=3000萬元。
②確認銷售收入。庫存現金=3510萬元,預計負債=234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5850÷(1+17%)=5000萬元,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000×17%=850萬元。
③沖銷未回收之購物券:預計負債=3000-2340=660萬元;銷售費用=660萬元。此方案產生應交增值稅382.5萬元(850-467.5),毛利2250萬元(5000-2750),名義毛利率為45%,但除去返券產生的2340萬元銷售費用后,實際利潤為-90萬元。
這種處理方式存在較大的弊端,當商場用“返券”活動替代平常的商品折扣,返券比率很高的情況下,這種做法相當于虛增了銷售收入,使企業承擔了過高的稅負。
(3)稅務規劃方案
企業在發出購物券時只登記,不做賬務處理,顧客持購物券再次消費時,對購物券收款的部分直接以“折扣”入POS機系統,即顧客在持券消費時,實際銷售金額僅為購物券以外的部分。
(4)稅務規劃后的稅負分析
發出購物券時不做賬務處理,回收購物券時直接在銷售發票上列示“折扣”,僅對現金銷售部分確認銷售收入。庫存現金=3000+510=351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3510÷(1+17%)=3000萬元;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000×17%=510萬元。此方案產生應交增值稅42.5萬元(510-467.5),實現毛利250萬元(3000-2750),毛利率為8.33%,無其他銷售費用。與方案一相比,僅增值稅一項即可為公司節省340萬元。
[案例分析3:商場“滿就送”促銷方式稅務規劃的節稅分析]
(1)案情介紹
某大型商場,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實行查賬征收方式。假定每銷售100元商品,其平均商品成本為60元。年末商場決定開展促銷活動,擬定“滿100送20”,即每銷售100元商品,送出20元的優惠。具體方案有如下幾種選擇:
①顧客購物滿100元,商場送8折商業折扣的優惠;
②顧客購物滿100元,商場贈送折扣券20元(不可兌換現金,下次購物可代幣結算);
③顧客購物滿100元,商場另行贈送價值20元禮品;
④顧客購物滿100元,商場返還現金“大禮”20元;
⑤顧客購物滿100元,商場送加量,顧客可再選購價值20元商品,實行捆綁式銷售,總價格不變。
(2)涉稅分析
現假定商場單筆銷售了100元商品,各按以上方案逐一分析各自的稅收負擔和稅后凈利情況如下(不考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等附加稅費):
方案一:滿就送折扣的涉稅分析。
這一方案企業銷售100元商品,收取80元,只需在銷售票據上注明折扣額,銷售收入可按折扣后的金額計算,假設商品增值稅率為17%,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則:應納增值稅=(80÷1.17)×17%-(60÷1.17)×17%=2.90(元);銷售毛利潤=80÷1.17-60÷1.17=17.09(元);應納企業所得稅=17.09×25%=4.27(元);稅后凈收益=17.09-4.27=12.82(元)。
方案二:滿就送贈券的涉稅分析。
按此方案企業銷售100元商品,收取100元,但贈送折扣券20元,則顧客相當于獲得了下次購物的折扣期權,商場本筆業務應納稅及相關獲利情況為:
應納增值稅=(100÷1.17)×17%-(60÷1.17)×17%=5.81(元);
銷售毛利潤=100÷1.17-60÷1.17=34.19(元);
應納企業所得稅=34.19×25%=8.55(元);
稅后凈收益=34.19-8.55=25.64(元)。
但當顧客下次使用折扣券時,商場就會出現按方案一計算的納稅及獲利情況,因此與方案一相比,方案二僅比方案一多了流入資金增量部分的時間價值而已,也可以說是“延期”折扣。
方案三:滿就送禮品的涉稅分析。
此方案下,企業的贈送禮品行為是有償贈送行為,不應視同銷售行為,不應計算銷項稅額(其實禮品的銷項稅額隱含在企業銷售滿100元的商品的銷項稅額當中,只是沒有剝離出來而已。因此對于禮品的進項稅額應允許其申報抵扣,贈送禮品時也不應該單獨再次計算銷項稅額。);但根據國稅函[2008]828號的規定,要計算企業所得稅,不過禮品是外購的,其銷售收入和成本都是采購成本12元,相關計算如下:
應納增值稅=(100÷1.17)×17%-(60÷1.17)×17%-12÷1.17×17%=4.07(元);
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號)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企業在向個人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服務的同時給予贈品,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因此,送的禮品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銷售毛利潤=100÷1.17-60÷1.17+12÷1.17-12÷1.17=34.19(元);
應納企業所得稅=34.19×25%=8.55(元);
稅后凈收益=34.19-8.55-3.3=25.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