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重陽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2、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4、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5、塵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6、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7、對青山強整烏紗。——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8、竹葉于人既無分,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9、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10、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11、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15、六曲屏山和夢遙。——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16、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7、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18、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9、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20、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蘇洵《九日和韓魏公》
21、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22、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3、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24、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25、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6、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納蘭性德《清平樂·孤花片葉》
27、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28、重陽過后,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后》
29、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北京奧運會剛剛閉幕之后,又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過重陽最令人遐意的就是食蟹賞菊。古人有詩云:"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蟹賞菊天。"晉代隱士畢卓曾有詩寫道:“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螫,拍浮酒船中,便足一生矣”。可見前人對在重陽節賞菊食蟹是津津樂道的。
??還在奧運期間,老友張躍就給我打來電話,約我到他那里去吃河蟹。張躍的家鄉在渤海灣邊的一個小魚村,有河流從他們那里入海,溪流網布,蘆葦叢生,是河蟹孳生的好去處。每到深秋季節,我們幾個老友就要如期而至,到他那里去享受幾頓生猛海鮮、青蝦河蟹。
??赴約之前,我從縣城購來幾瓶山莊老酒,以體會蘇軾詩云“從來嘆賞內黃侯,風味樽前第一流”的風趣雅興。聚會那天,我們登上了當地號稱“小檀香”的月坨島。來到島上,一幅“萬頃碧波澄澈,百鳥飛翔謳歌,芳草野花接疏林,小橋曲徑連木閣”的風景畫卷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落坐在葦廬水榭之中,桌上,團尖彤紅;窗前,菊黃怒放;窗外,碧浪清波。好友王彬在我們圈內是有名的饞嘴。他不等大家寒喧幾句,抄起螃蟹就大嚼起來。好友趙楓是個有學問的老夫子,他一把將張躍手中的殘蟹奪下,對大家說:“我們雖非文人雅士,但也不能見蟹滴涎,急不可待。何不效法紅樓夢中史湘云藕香榭大擺螃蟹宴,眾姐妹以蟹吟詩行酒令呢。”我立即表示贊同,笑著對張躍說:““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你要吃蟹,先拿詩來換。”張躍不服氣說:“別看你們都能之、乎、者、也,難道我怕你們不成,作就作。”他停頓半刻,張嘴說道:“張牙舞爪誰人懼,看你橫行到幾時。”說完,拿起螃蟹齟嚼起來。接著,趙楓以“菊.蟹”為題,作了一首“醉花吟”。“颯爽金風拂卉秀,葉翠黃花瘦。肥蟹伴瓊漿,聚友相酌,醉把私情透。今又重陽思舊友,緣孽源秋后。秋菊做蘭花,心贈伊人,伴月龍須誘。”趙楓剛將詞吟完,張躍馬上調侃:你又姘上哪個小密了呀。趙楓笑而不答,督促我披掛上陣。我并非攀風附雅之人,不熟韻那種老八股的東西。但不作詩就不能食蟹,為了一飽口福,也只能濫芋充數了。我思索良久,免強湊合了一首七絕:“金樽泛起酒,玉碗飄來蟹籽香。群芳賦螯行酒令,眾友效娉嚙肥螃。”就是這樣,詩行三首,采過五味,桌上已是蟹碎瓶空,杯盤狼藉。
??飯后,我們驅車來到當地一處有名的植物園去賞菊。重陽觀菊乃一雅事,歷來為文人墨客所青睞。歷代文人墨客詠菊抒懷的名篇佳作連篇累牘。如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王勃的“九月重陽節,開門見”;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杜甫于風燭殘年,賞菊興致不減,最后一次重陽賞菊,一連賦詩五首,寫下著名的《登高》一詩。還有黃巢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英雄氣概沖天。
??我們來到賞菊廊,但見百菊錦蔟,游人如熾。那有紫色、墨色、醬色、橙色、黃色、白色之分,可以說是繽瑯滿目,五彩紛呈。那黃色如黃龍探爪,白色如玉蛟張須。墨色如黑蝶分翅,橙色如剝殼嫩橘。我們那位老夫子觸景生情,詩興大發,當眾吟出七律一首,題為“詠菊。”“陶令采菊東籬下,黃巢作賦百花殺。吳生妙筆涂龍爪,蘇軾荊襄見落花。墨客文人多菊頌,攀風附雅意風發。唯有毛氏添新意,戰地重陽贊黃葩。”并以此詩結束了我們的這次聚會。
九九重陽節是一個正值金秋時節,天轉涼,氣主燥,人們的身體在日常生活的起居之中也要注意適應季節和時令交替所帶來的環境變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重陽節生活起居注意事項_重陽節是什么意思,歡迎參閱。
2021重陽節生活起居注意事項飲食:吃酸、潤燥、清淡
重陽時節正值秋季,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同時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應少吃辛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
老年人以清淡飲食為主,少吃過于油膩、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糧和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并適當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除了多飲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飲料外,還應多吃些番薯、玉米、青菜、柿子、蜂蜜、黑木耳、銀耳、百合、香蕉、橄欖、葡萄、梨、核桃、芝麻、紅棗等柔潤之品。
吃重陽糕有禁忌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孝順的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塊重陽糕。不過,由于越來越多的老年病纏上了我們的長輩,吃重陽糕也要有所顧忌。
重陽糕作為一種點心,不宜空腹食用。重陽糕是一類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空腹食用后,會促使胃酸分泌過多,引起泛酸,甚至燒心等情況出現,尤其是胃病患者,更易誘使發病。
起居:避風而臥,保暖防寒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秋季夜里涼風習習,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使得疾病上身。因此這個時節,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臥。
重陽時節正值秋季,此時應早臥早起。早臥,以順應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如果秋季適當早起,便可減少或縮短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腦血栓發病有一定意義。
重陽節前后,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人們要注意及時添衣保暖,增強體質,防止感冒。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且不宜添得過多,自身感覺不冷就可以了。常言道:“出門需防三、九月”、“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秋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
減少洗澡次數,少用堿性沐浴露
入秋以后,洗澡的次數可以減少了。金秋時節的氣溫相對而言沒有那么高,流汗也沒有那么多了,所以不必要洗那么多次的澡,否則可能把身體表面上的一層油脂清除掉,從而破壞肌膚的油水平衡。
進補:避免盲補
秋季是進補的時節,很多老人在此時“貼秋膘”。不過新老人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補,很多中藥補品非常講究體質的寒熱,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心理:心情開朗
秋季花木凋零,老年人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郁、煩躁、凄涼、垂暮之感,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誘發多種疾病。中老年朋友們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多和家人朋友交談,切勿悲秋傷感。
重陽節是什么意思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_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陽節習俗重陽登高
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賞菊并飲酒
重陽節恰逢金秋時節,盛開,相傳賞菊及飲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
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后,重陽賞菊之習尤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插茱萸與簪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祭祖
關鍵詞:柑橘;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6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8-0018-2
1 生產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重慶市云陽縣柑橘生產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在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重慶云陽縣曾在長江干流流域、澎溪河、湯溪河及磨刀溪河流域掀起三次大規模栽植柑橘的熱潮。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實施完成了長江上中游水果開發項目(即“長柑帶”項目),建立500畝高標準臍橙示范園1個和基地果園1000畝。2004年以來,利用多項涉農項目在全縣24個鄉鎮(街道)較為相對集中地建設優質臍橙基地65000畝,使云陽的柑橘生產由零星分散向適當規模化發展,柑橘產業初具規模。全縣有26個鄉鎮(街道)種植柑橘,其中僅10個鄉鎮較為集中,其余鄉鎮種植均較分散。到2010年底,全縣共有柑橘17.5萬畝,其中晚熟柑橘面積達到5萬畝。2007-2010年,全縣每年新建柑橘標準化果園1.5萬畝以上,建園總面積6.5萬畝,是歷史以來發展較快的時期。
2 主要問題
由于傳統種植模式的影響,全縣柑橘產業表現為:種植零星分散、基礎設施脆弱、生產技術落后、熟期過于集中、品質良莠不齊、商品化率較低,難以適應大市場的需要,優良品種價高俏銷,土雜劣種求售無門的現象十分突出。果農增產不增收,砍樹毀園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制約了柑橘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影響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的穩定。
3 產生原因
造成我縣目前現狀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鄉鎮領導干部優勢產業意識不強,建果園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應付年終縣委縣政府的考核,還沒有發展就擔心賣不出去,對發展柑橘產業有畏難情緒;二是在具體發展時各自為陣,往往以項目本身的要求、市里的要求等為借口而拒絕在統一規劃區內集中發展導致總面積大而規模小,或者在果園建設過程中降低了果園建設標準;三是項目資金使用效率低,雖然有的項目看起來投入很高,但幾經周折最后真正用到果園里的就少了,導致基礎設施不能使用或不能正常使用。四是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直接影響了果園建設質量,提高了果園建設成本;使得果園現代生產技術不能推廣落實,降低了生產中的科技含量,直接影響了果實的優質率和商品率,導致比較效益下降,進而影響了群眾發展柑橘的積極性。
4 對策建議
上述種種既是我縣柑橘產業做強、做大的障礙和差距,也是趕超先進柑橘業的切入點。為此,我們必須加速實現柑橘產業的四大轉變,即由零星分散種植型向規模集約經營型轉變;由單純數量擴張型向量質并舉高效型轉變;由傳統粗放生產型向現代規范管理型轉變;由集中上市的產品型向錯位優質的商品型轉變。重點建設好“10個萬畝柑橘示范片”,要實現四大轉變和10個萬畝柑橘示范片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4.1 尊重科學規劃,強化產業意識
各級各部門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帶頭尊重并執行規劃:
一是建立尊重和執行科學規劃的保障機制,保證規劃的嚴肅性和連續性。《云陽縣柑橘產業發展建設規劃(2008-2012年)》(以下簡稱《規劃》)是通過組織國家和市級有關專家進行評審并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實施的剛性文件,該《規劃》提出了我縣從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間,在“一江三河”流域22個鄉鎮海拔500米以下的適栽區域新建標準化柑橘果園15萬畝,通過改造原有果園,使全縣果園面積在2020年達到30萬畝,產量達到40萬噸[1]。二是要樹立“規模是產業的基礎”的觀念。三是執行《規劃》提出的年度計劃時要量力而行,量質并舉,不要好大喜功,盲目追求面積數量,要根據我縣實際財力狀況合理地確定發展面積,要保證果園建設的基本投入,如果財力不足,寧可少發展面積,也要保證果園建設質量,確保建設一畝,成功一畝。
4.2 嚴格考核機制,規范發展行為
如果將柑橘作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就必須將這項工作納入縣委對相關部門和鄉鎮(以下簡稱項目實施單位)的綜合考核之中,并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核:
一是統一建園,當年發展區域必須由縣柑辦集中在1-2個鄉鎮統一規劃,各果園由縣果品站統一設計,各實施部門必須服從規劃和設計,按柑辦指定的地塊和確定的面積實施,完善對市里的相關手續。二是強化撫育管理,縣農業局和各項目果園所在鄉鎮及其負責人作為果園幼樹撫育的直接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縣農業局要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制定幼樹撫育技術方案,鄉鎮負責技術方案的貫徹落實。三是創新經營機制,各項目鄉鎮要通過組建專業合作社、土地折價入股、土地置換等多種形式促進土地流轉實行規模經營,鼓勵土地向種植能手集中,主要依靠專業合作社模式為主。示范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任何一個地方,一個產業的興起與專業合作社、大戶和龍頭企業的規模經營是分不開的。而我縣由于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健全的土地流轉機制,導致兩個方面土地成本較高和勞動力成本較高的問題。
四是調整品種結構,利用新建果園和結合老果園改造,集中成片重點發展優質晚熟品種,充分發揮我縣冬無嚴寒凍害的特殊優勢發展晚熟品種,可有效解決中熟品種集中上市的銷售壓力,延長果實供應期,提高經濟效益。
4.3 資金捆綁使用,改革投入機制
政府要保障果園建設的最低投入,如果資金不足,寧可減少發展面積,要將發改委、財政等有關部門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移民后扶、生態環境建設、退耕還林、以工代賑資金及各種農業專項資金實現真正的“打捆”使用而不是名義上的打捆。
建立項目資金有償使用機制(或制訂無償使用的比例,但絕對不能全部無償使用),加大對基地基礎設施的扶持力度,加大對業主開發在基礎設施和幼樹撫育的扶持力度。
鼓勵社會資本和閑散資金投入柑橘產業開發。
4.4 抓好商品化處理,提高產品附加值
在有一定規模、產量較高的地方要建設柑橘果實采后處理生產線,提高果實的商品化率,其他地方也要推廣使用采果袋采果,塑料箱或標準紙箱裝果,分級板人工分級,改變以前用竹簍、編織袋裝運出售的習慣,提高鮮果外觀品質和市場容量。縣里對建設柑橘果實商品化處理廠要給予資金補貼。
4.5 制定優惠政策
2003年9~10月筆者應用濕潤燒傷膏外敷聯合局部充氧的方法成功治愈1例巨大感染褥瘡病人,現將治療及護理報告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者,女,64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出現遲發性腦病,雙下肢癱瘓4個月,并發褥瘡2個月,加重5d,入院時雙下肢主動活動喪失,骶尾部皮膚、肌肉壞死、潰爛,范圍達15cm×15cm,深達2cm,尾骨外露,褥瘡周圍組織呈黑色,觸診質硬。病人體質差,消瘦病容,T 38.9℃,WBC 13.8×109/L,白蛋白35~40g/L。傷口細菌培養為陰溝桿菌和腸桿菌生長。筆者對感染創面進行徹底清除,應用局部充氧、敷藥等方法,病人褥瘡完全愈合。
2 護理難點及方法
2.1 護理難點:①病人病程長,機體出現一系列的內分泌代謝變化,導致體內物質的過度消耗,營養不足,使創面愈合延遲,免疫力低下。②臀大肌及筋膜廣泛壞死,創面滲出多,大量蛋白丟失,加重了低蛋白血癥。③病人情緒抑郁,對生活喪失信心,治療不積極。
2.2 護理方法
2.2.1 全身護理:將病人置于氣墊床上進行持續性體表減壓,每小時翻身1次,保持床鋪平整干燥,消除壓力、剪切刀、摩擦、潮濕等致褥瘡因素[1],根據醫囑靜脈輸入抗生素,積極治療原發病,改善全身營養狀況。根據褥瘡病人營養攝入原則[2],制定結構合理膳食,保證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合理供給,入院初期靜脈補充白蛋白、脂肪乳等。
2.2.2 局部護理:①手術清創:徹底清除褥瘡感染創面及周圍壞死組織,只清創1次。②局部充氧:用無菌塑料袋罩住側面向內充氧30min,流量4~6L/min,2次/d。③沖洗換藥:用20ml無菌注射器抽取無菌生理鹽水加壓推注沖洗瘡面,形成渦流式水流,反復操作直至清潔,取稀釋的慶大霉素溶液(16萬U加生理鹽水稀釋至20ml)渦流式沖洗創面,2次/d;將濕潤燒傷膏均勻涂于創面上,厚度1mm,涂藥范圍應大于創面[3],用無菌紗布輕敷于上。④病人臀部支一方型支架,外蓋無菌中單,可防止被服污染、摩擦使藥膏脫落。⑤心理護理:當一個人的生活能力喪失時,會改變個人對自我形象的概念,以為自己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病人突然癱瘓,喪失了行動的能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認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贅。平時與其交談,對其進行健康教育,請成功病人現身說法,鼓勵親友探視,使其在親情和關愛中解除沮喪、抑郁、自尊降低等負面心理效應,樹立生活的信心,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接受護理和治療。
3 討論
3.1 該病病程長,護理難度大,在護理過程中,整體護理充分發揮了作用,我們制定了有效的護理措施,如積極地治療原發病,改善病人營養,良好的健康教育,定時更換臥位,氣墊持續體表減壓、溫水擦浴等,有效地防止其他部位褥瘡的發生,增加病人的舒適度。
3.2 一次性徹底清創,去除了腐爛、壞死組織,避免反復清創給病人造成的痛苦,創面局部充氧,使壞死組織液化,潰瘍基底床毛細血管再生明顯,肉芽組織生長迅速,并能抑制厭氧菌生長,達到清創去腐和生肌的作用,無菌生理鹽水和抗生素液渦流式沖洗,有效降低了創面細菌數目,抑制細菌生長,濕潤燒傷膏外敷可清熱解毒,保護創面,軟化痂皮,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恢復上皮組織。
3.3 褥瘡重在預防,應強調健康教育與出院指導,護士應在病人出院前教給正確的褥瘡護理方法,包括翻身、按摩、使用預防用具、告知勿潮濕、摩擦等,同時要加強營養,以減少褥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張水蘭,時紅梅.壓瘡的護理進展[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1):60.
[2] 蔣琪霞,陳芳,趙霞等.褥瘡病人圍手術期營養護理的方法及效果探討[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