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太陽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作者簡介:許建,清遠職業技術學院網絡信息中心副教授;趙鵬飛,清遠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清遠/511510)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廳2010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A類項目)“廣東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管理平臺”(項目負責人趙鵬飛;項目編號粵教高函[2010]37號27)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 “狀態數據”的真正價值在于使用,要推進數據平臺作為人才培養工作質量監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宏觀管理的一個常效平臺。除了滿足評估要求外,教育管理部門及各個高職院校的應用需求至關重要。從應用驅動這一角度出發,探索與實踐了規范、搭建并成功運行的廣東省高職人才培養工作管理平臺。
關鍵詞:高職院校;數據采集平臺;人才培養工作管理
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以下簡稱“數據采集平臺”)是實施“新方案”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其一大亮點與特色。楊應崧教授認為,“采集平臺是評估信息的主要來源,更是院校激發內在創新活力、實現管理水平跨越式提升的基礎,還是提高教育行政部門宏觀管理科學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徑”[1]。
從2008年教育部推出單機Excel版數據采集平臺V2.08以來,數據采集平臺的使用與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在認識與使用層面上,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和教育管理部門不再將數據采集平臺的使用停留在實施“新方案”評估的核心手段這一層次,而是把它作為人才培養工作質量監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宏觀管理的一個常效平臺,把它作為推動高等職業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方式變革的一個新起點。在數據平臺的技術實現上,部分的省區逐步開發、推廣與使用了校級網絡版數據采集平臺,少數省區還在校級平臺上建立了省級的統計分析系統-管理動態儀表盤。[2]事實證明,學校層面數據采集平臺的建設與使用有力提高了高職院校的管理科學化水平,利用校級平臺數據進行匯總、分析也日益成為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與監控的重要途徑與手段。[3]但在數據采集平臺的建設與使用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數據采集過程的組織和管理以及實現數據采集平臺的技術手段上。由于大部分的省區沒有真正實現省-校兩級的基于網絡的數據采集,使得在使用采集平臺進行數據采集時,整個過程十分繁瑣、效率低下,而且對于數據采集過程的控制也很弱,無法建設一個有效、可控的數據流程來保證采集到的數據的質量,從而極大地影響了最終的數據統計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另外,大部分的即使是稱其為校園網絡版的數據平臺,由于其技術架構與通用及可擴展性上的缺陷,使得不同的高職院校或省級教育管理部門不能按自己的需求對數據采集平臺進行配置與擴展,以便能夠分別在院系、專業等更細致的層面以及省一級更宏觀的層面進行數據的采集,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不同層次和粒度的數據分析和比較,為專業建設、發展目標規劃、項目評審等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設計并實現了基于統一的可擴展的建設規范,集數據指標管理、角色與權限管理、兩級數據采集、可個性化定制的展現與分析省-校兩級人才培養工作的管理平臺(以下簡稱“省-校兩級平臺”),成功進行了一年以上的全省網絡化數據采集,并成功應用于全省的人才培養狀態數據采集與人才培養管理工作。
一、省-校兩級平臺建設原則
1.“兩級系統”原則。“兩級系統”是按數據采集平臺的數據存儲位置進行劃分的,具體是指廣東省教育廳的數據采集與分析管理平臺(省級平臺)和廣東省內的各高職院校的校級數據采集與管理平臺(校級平臺)兩級。
2.“管理過程狀態數據”與“面向人才培養質量”相結合原則。“管理過程狀態數據”是指無論是省級平臺還是校級平臺的建設必須以教育部頒布的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中的數據標準為最小子集,所建設的平臺必須能支持上一級管理部門對狀態數據采集與管理的要求;“面向人才培養質量”是指數據平臺最終將及時、智能地從省、校兩級層面提取、管理、統計、分析,甚至挖掘與我省高職人才培養相關的數據、信息和知識,為全面提高我省高職人才培養質量服務。
獨立、原始、及時、公開原則。校級數據采集平臺通過數據源負責人直接采集、與校級數據中心接口或直接與校級業務系統(如教務系統、人事系統等)接換數據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以保證數據采集過程的獨立性、原始性;通過充分應用網絡信息技術,數據平臺可以隨時、及時獲得數據更新;校級平臺在合適的時機,可面向學校所有教職員工公開本校數據。省級數據平臺從各校級平臺進行數據采集,數據采集周期將依據管理需求的不斷提升而縮短,在合適的時機,省級平臺的統計、分析、排名、人才培養質量監督報告等數據將在省內進行公開,數據公開的范圍將逐步從高職院校內部范圍擴大到社會,從部分數據擴大到全部數據。
3.統一規范、逐步適應原則。考慮到部分學校信息網絡條件的差異性,省級平臺在應用初期根據實際情況允許各高職院校采用直接在線填報、利用現有網絡版校級平臺報送、自建與本規范相符的數據平臺等方式進行數據報送。最終,省內各校級平臺與省級平臺將統一規范、統一接口,形成完整的兩級網絡平臺架構。
二、省-校兩級平臺的架構與功能
1.從架構上來看,省、校各自成為以不同數據粒度作為基礎的相對獨立平臺,數據粒度的依據是省、校不同粒度的功能需求。省級平臺與校級平臺依據一定的數據規范、技術規范、接口規范而連接成一個有機聯系的兩級架構。其中,業務規范描述了平臺所涉及的指標體系的業務含義,以及采集、統計分析與管理相關數據的業務要求;技術規范描述了為達到平臺的業務目標所需要遵循的相應技術平臺的架構及實現要求;接口規范描述了數據采集平臺自身及其與其它信息系統的數據接口或人工采集接口的要求。省級平臺留有與省各類政策與宏觀經濟等外部數據、省廳各類信息化系統、省廳各類項目申報與評估系統的接口;校級平臺留有與當地區域經濟外部數據、校級信息化系統、小數字化校園數據中心的數據接口。
2.從功能上來看,省級采集平臺包括以下功能:(1)通過網絡從省內各高職院校的校級采集平臺直接采集各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2)根據監測指標對省內各高職院校按學校、師資、專業(專業群、專業大類、專業類別、專業)、課程等四大主題進行統計分析,為省教育主管部門的高職教育宏觀管理、專業調整與預警、項目評審、學校評估等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3)省級平臺能夠根據需要在不同層次上面向特定人群公開不同方面的數據。從長遠來看,省級采集平臺將建設成為一個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報表制作和信息、共享于一體的管理智能平臺和門戶系統。對省級采集平臺來說,目前校級采集平臺是它最主要的數據源。校級采集平臺最終將建成校內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管理、分析的校級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現階段校級平臺的數據來源以人機交互采集為主,其將逐步過渡到從學校各業務系統自動采集數據,最終將統一從學校的數字化校園數據中心接口采集數據。[4]
三、省-校兩級平臺的應用
1.基于網絡的兩級采集
從數據源頭來看,可能的采集方式或來源有:(1)人機交互;(2)與教務、人事、學工等應用系統的數據接口;(3)數字化校園數據中心。
從系統可擴展性與數據質量角度考慮,數據采集過程必須支持:(1)數據的格式和邏輯檢查;(2)部門、用戶、專業、課程、班級管理功能;(3)分級的角色與權限管理功能;(4)基礎數據的延用(即一些不可能或不容易隨時間變化的數據,如教師的“姓名”、“出生年月”等數據項,不用在不同的采集周期重復錄入或采集);(5)消息管理、日志記錄等。
從數據質量與安全角度考慮,省-校兩級平臺需保證數據完整、準確、及時、安全的傳送。
2. 基于不同需求的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主要完成對所采集的狀態數據的統計與分析,為省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學校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從分析方法來看,常用的可能的分析方法有如下五個。
(1)多維分析,即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及其組合去分析數據。例如,“2011-2012學年全省開設計算機類專業學校的校企合作情況”(如表1所示)。
(2)趨勢分析,即從時間序列分析某一指標隨時間的變化趨勢,找出其規律。例如,“2008-2012年全省平均實際報到率的變化趨勢”。
(3)意外分析,即從大量歷史數據中找出太高、太低、變化幅度過大等異常情況數據。例如,“2011-2012學年全省實際報到率比上年降低3%以上的學校是哪些”。
(4)排名分析,即按某種分類方法的Top N或Bottom N數據。例如,“2011-2012學年全省學校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的正序排名(如表2所示)。
(5)比較分析,即從相同的角度去對不同數據集合(這里主要指子集與父集及整體、集合與其補集)進行對比,找出差異所在,并進一步深入挖掘差異原因。例如 “全省理工類學校的平均生師比”和全省所有學校的平均生師比的比較差距(如表3所示)。
3. 處于不同層次的主題分析
對于不同的分析主題,我們可以定義一定的“分析主題域”。例如:在專業層面上,我們主要分析的主題域有“專業分布”、“結構與規模”、“校企合作”和“招生與就業”;在師資層面上,我們主要分析的主題域有“師資基本情況”、“師資水平”和“師資培訓”;而在課程層面上,我們主要分析的主題域有“課程體系”、“精品課程”和“教材”。
事實證明,只有真正將省-校兩級的需求分別厘清、省-校兩級的數據相互聯動,狀態數據及所有基于此的平臺才能發揮更大作用。當然,省-校兩級基于網絡采集、基于不同層面需求的應用平臺的建立是其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應崧. 自源頭開始探索——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導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8(8).
[2]陳方輝.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的研究[J]. 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 ,25(1) : 26-27.
描述自然風光的句精選(一):
1、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2、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4、納清風臺榭開懷,傍流水亭軒賞心。
5、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8、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10、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11、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12、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13、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14、槐柳成陰雨洗塵,櫻桃乳酪并嘗新。
15、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16、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17、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0、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2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2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3、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24、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5、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2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7、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28、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9、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30、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31、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32、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二):
關于雪的詩句
1.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關于云的詩句
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關于風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關于江的詩句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關于柳的詩句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愈《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降》
關于花的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關于雨的詩句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三):
關于草的詩句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關于河的詩句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扛晚景〉》)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關于樹的詩句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灝《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四):
《燕歌行》作者為魏晉南北朝文學家曹丕。其古詩全文如下: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翻譯】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辭歸,大雁南飛。思念出外遠游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拿過古琴,撥弄琴弦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那皎潔的月光啊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么罪過,被天河阻擋。
《別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高適。其全文古詩如下: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翻譯】
滿天黃云,太陽被籠罩得昏昏沉沉,北風吹來,大雁在紛飛的雪花中向南飛去。不必擔憂您前去的路途沒有知己,(憑著你的琴聲、你的音樂修養)普天之下誰會不敬重你呢。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志和。其古詩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翻譯】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坐在船上,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游園不值》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葉紹翁。其古詩全文如下: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翻譯】
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五):
《別董大》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高適。其全文古詩如下: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翻譯】
滿天黃云,太陽被籠罩得昏昏沉沉,北風吹來,大雁在紛飛的雪花中向南飛去。不必擔憂您前去的路途沒有知己,(憑著你的琴聲、你的音樂修養)普天之下誰會不敬重你呢。
《望廬山瀑布》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李白。其全文古詩如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翻譯】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江畔獨步尋花》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甫。其全文古詩如下: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翻譯】
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和諧動聽,美妙無比。
《古朗月行》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李白。其全文古詩如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和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翻譯】
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在晚上觀看月亮,能夠先看到有仙人的兩足開始慢慢地出現,之后一棵團團的大桂樹也出現了。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請問它是搗給誰吃的又傳說月中有一個大蟾蜍,是它蝕得月亮漸漸地殘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將九個太陽射落了,只留下了一個,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寧。的沉淪蠱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觀看了。對此我覺得憂心十分,凄愴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江南春》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牧。其全文古詩如下: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翻譯】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六):
《詠柳》作者是唐代文學家賀知章。其全文古詩如下: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翻譯】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先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鹿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古詩全文如下: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翻譯】
空寂的山中不見一個人,只聽到一陣人語聲。太陽的一抹余暉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題西林壁》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其古詩全文如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一樣。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翻譯】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一樣的樣貌。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早發白帝城》是唐代文學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詩如下: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古詩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翻譯】
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蓋有青瓦的旅舍映襯柳樹的枝葉顯得格外新鮮。我真誠地勸你再干一杯,西出陽關后就再也沒有原先知心的朋友。
《絕句·遲日江山麗》作者是唐代文學家杜甫。其全文古詩如下: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翻譯】
江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七):
詩中雪
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詩中草
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詩中柳
1.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雄《寒食》)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6.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陸游:《釵頭鳳》)
9.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0.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詩中樹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海》)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9.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0.‘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
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8.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八):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8.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9.渭城朝雨泡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九):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描述自然風光的詩句精選(十):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僅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
·?·
·?·
·?·
·?·
·?·
·?·
·?·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500字篇【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繞繞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重陽節。我跟隨伯父父親一起去拜山。
經過十分鐘的攀山越嶺,終于來到山中。我驚呆了!天哪!長了這么多草在祖先的墳前,我不由想起:“祖先可真堅強日曬雨淋卻始終堅定不移我們要學先這種好精神讓自己也像祖先這樣堅強!”
爸爸.伯父們在吃力地鏟雜草累得大汗淋漓。我呢?卻在郁郁蔥蔥的荔枝樹下乘涼。一邊哼這動聽的小曲,一邊做“樹葉小喇叭”,做好“樹葉小喇叭”后,我像一只快活的小夜鶯,快活的吹起來,融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嘀嘀嘀……嘀嘀嘀……”我又像一名出色的笛手,正為大家表演。
看見妹妹在太陽底下“烘烤”,心疼啊!畢竟她是我的妹妹,我可不忍心,便摘了幾條樹藤子編織草帽,先用藤子繞著卷起來,然后,靈巧的雙手用樹葉綁在藤子上,哈哈!一頂精致的草帽就這樣做好了。我呼喚妹妹過來,把草帽放在她頭頂,她竟然撅著嘴說:“這帽子戴起來很癢,我不要.我不要。”真憤怒,辛辛苦苦為她做的草帽,她竟然不戴!
太陽的光芒十分強烈,午時已,該回家了。
一路上,微風牽著我們的手,伴隨我們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500字篇【2】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于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镲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一般。
游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500字篇【3】“重陽節?今天是重陽節?哈哈!早忘記了哦!”說到重陽節我便想起王維的那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來。
今天是重陽節,也是第112個老人節。登高、賞菊、喝酒、吃重陽糕、敬老祭祖,傳統的重陽節是一個詩意又溫馨的節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經濟市場生活工作中,重陽節的正隨著金秋的過去而慢慢的退去。
關鍵詞:星宿 古代詩文 藝術性 文學性
在古代社會,人們格外重視天象與世間萬事萬物的關系,《易?系辭上》云:“天垂象,見吉兇”。上層社會中有“天人感應”說、星宿分野說、星象與王權的聯系等;下層民眾中占星術、星宿與歷法、星宿的神話也普遍流行。《詩經》產生的時代,人們對星宿的了解便十分詳盡了,可以根據心宿所處位置判斷氣候變化。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中對二十八星宿則進行了詳細的闡釋,由此成為第一個系統的星經性質專著。古代詩文中提及星宿的也比比皆是,《古詩十九首》中有“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南箕、牽牛就都是星宿名字。特定的星宿在詩文中的作用也是有象征意義的,類似黃昏、鐘聲等意象,可以寄托感情,渲染氛圍,比如牽牛星與織女星常被用來形容男女情感,但有時候詩文創作者們卻并不細考究,信手拈來,便會有星宿誤用情況出現。
一、古代星宿簡介
我國古人將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二十八星宿即是按東南西北劃分了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均有七大星宿組成:“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1]此外,歲星、熒惑、鎮星、太白、辰星,五行所指的這五大行星也是常被詩文提及的,像彗星、流星和未名小行星則多被叫做客星,以上基本涵蓋了所有名稱。但是,古人對星宿的稱呼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除了一直沿用的官方命名外,還有民間稱呼和指代稱呼,再加上數量繁多,隨季節變化萬端,整個星空愈加顯得神秘爛漫。
二、星宿名稱在詩文中的誤用
李煜曾寫過:“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此詩詩意淺顯,曉暢明白,借用天上的星宿抒寫男女思戀卻不能相見的悵惘之情,聯系詩的上下內容,自然會理解成說的是牛郎星和織女星,然而經過考證就會發現,黃姑女在這里其實是誤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黃姑,牽牛星,一曰河鼓。”從資料中查證,牛郎星又名牽牛星,這個稱呼比較常見,然而它有其他不太常見的名字,如河鼓、黃姑、何鼓、檐鼓、荷鼓,其皆為有些吳地的民間稱呼。也就是說詩句里的牽牛星和黃姑其實指的都是牛郎星,李煜卻將它們搞混了,以為黃姑指的是織女星。不過,這樣的誤用并沒有影響整首詩的整體效果,讀者也能很容易地理解其背后表達的情感。
再有郭璞的《游仙詩》中有一句“蓐收清西陸,朱羲將由白”,昴宿又名西陸,是西方七宿中著名的一個星宿,關于西陸最早的記載在《左傳》中,后來有“日行西陸謂之春”的說法,西陸也就成了春天的代名詞。但聯系郭璞這兩句詩的上下文意思,很顯然這里的西陸并不是指代春天。草木凋零,太陽的光芒變淡,所處的季節是秋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里郭璞的誤用不但沒有任何歧義,反而是西陸這一稱呼詞意變更的一個表現。詩句中提到西陸的有很多,“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整御當西陸,舒光麗上弦”,此時的西陸皆是指代秋天。西陸一開始的確是昴宿的別名,但隨著五行思想的滲透,古籍記載上的模糊,文人們開始用它指代一片區域,進而演變成秋天,慢慢地它便確定下來指代秋天了,這也是作家主體和社會環境對文詞影響力之大的一個佐證案例。
散文創作上,蘇軾的《前赤壁賦》中著名的兩句:“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斗牛”是北方七宿中的斗宿和牛宿兩個星宿的合稱,分野上指的是吳越之地,在文中則指月亮從東方升起。清朝張爾岐在《蒿庵閑話》里考證:“七月日在鶉尾,望時日月相對,月當在陬訾。斗牛二星在星紀,相去甚遠,何源徘徊其間?”[2],蘇軾與李白均屬于浪漫氣息濃郁的文人,他們的詩文中涉及日月星辰的內容也較多,對浩渺的星空更是抱著莫大的興趣。聯系《前赤壁賦》的創作背景和整體風格,蘇軾揮毫而就,一蹴而成,文章洋洋灑灑,而對于七月十五月亮在斗宿、牛宿周圍的位置就沒那么準確地把握了。
通過以上詩文中星宿名稱誤用的考證,我們發現文人們對星宿的應用是有群體特色的,這一方面歸功于古代社會星宿文化的普遍,另一方面則是文學對星宿的獨特影響。
三、文學化了的星宿
首先,星宿在詩文作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意象表達和景物描述。
星宿背后有著大量的中國古代神話為積淀,牛郎織女的神話自不必說,像奚仲、傅說、王良、造父等等都有著它們美麗而離奇的故事。古代占星術發達,國家專門設置靈臺、明堂等機構觀測天文景象,用以預知人世間的變化,史官這一職位早起跟巫者也有莫大聯系,所以史實上留下的關于星宿的典故也非常之多,這些都給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背景。因而用作意象表達,可以增加詩文潛在內容,升華感情,形成富有意味的文化系統。
飛鳥的象征是什么?是自由。大詩人泰戈爾寫的這一部《飛鳥集》,以抒情的詩篇記錄著他對人生、自然與宇宙的深刻思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飛鳥集最新優秀讀書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飛鳥集最新優秀讀書心得體會1讀了泰戈爾的《飛鳥集》,我如同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世界。在這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真實。那犀利的言語和不切實際的事早就化為泥土里的枯枝敗葉。
在這《飛鳥集》中,雖然只是一些平淡無奇的語句,卻都是泰戈爾內心深處的吶喊!我很慶幸,在高樓聳立的今天還能尋覓到如此一方美好的土地,這里的園丁就是泰戈爾老爺爺。他用復雜而又平凡的詩歌來引導我們進入永不衰敗的哲學天堂,他用美麗的像云、星星與晚霞的詩歌來點綴哲學的天空,為它添上了不可言喻的清爽,使它擁有了非一般的神韻!“海里的游魚是靜默的,陸上的走獸是喧鬧的,空中的飛鳥是鳴囀的。但大海的靜默,陸地的喧鬧,天空的音樂,人都兼而有之。”我想泰戈爾希望人類能好好珍惜我們的母親——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或許,他看到大自然給人類那么多,人們卻不懂得珍惜,依然亂砍濫伐,動用核武器戰爭而感到痛心吧。人類比動物多的就是生存的能力與更深一層的思想,地球才將興隆地球的重任交給人類,沒想到他為之嘆息。人類擁有的實在太多太多,多得不得不讓人們心存感激!
飛鳥集最新優秀讀書心得體會2《飛鳥集》,它是詩人泰戈爾的杰作。這部偉大的杰作由325首小詩組成,小詩雖然短小,卻蘊藏著一絲童趣和深刻的道理。從不止哭泣的嬰孩,到歷盡艱險的探險者;從沒有經驗的青年,到飽經風霜的老者;從平凡不過的小草,到美麗妖艷的小花;從展翅高飛的小鳥,到潔凈無暇的白云,無一不充滿趣味。泰戈爾用了擬人的手法,讓天下萬物都活了起來,讓它們有機會訴說自己的歡樂與痛苦。這本書的第一頁就寫道:秋天的黃葉,它沒有什么可唱的,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
這本書的詩句里面,有描寫一片美景的,有描寫一段對話的,還有憑著對生活感悟寫出的警世格言。其中有一句,叫:“我今晨坐在窗前,時間如一個過路人似的,停留了一會兒,向我點點頭又走過去了。”這句話飽含的哲理其實也就是要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這些格言不但能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警世作用,還能作為我們的座右銘,時時刻刻激勵著我們不斷進步。
泰戈爾用簡潔的語言,構造了一個真理的殿堂。不可否認語言的簡略使得《飛鳥集》難以理解,但這并不影響其蘊含深刻無價的真理。從泰戈爾的文筆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認真的態度以及對愛的思索。毫無疑問,泰戈爾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他熱愛生活,因此也隱去了生活中的苦難與陰暗,保留的是光明與歡樂。泰戈爾對愛的思索,更是深切,更是執著。男女間純真的愛情,母子間溫馨的親情,人與自然間微妙的感情……一切人類可以體會的情愫,都被泰戈爾原原本本,又及其含蓄地表達出來。泰戈爾尤其崇尚愛情,他毫不吝惜地運用了大量比喻來贊美愛情的偉大與永恒,就像他寫的那樣:“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后的話吧。”他把愛與真理恰到好處地放在生活這架天平的兩端,沒有絲毫的偏差。
生活的天平——愛與智慧;生命的天平——愛與真理。這本書雖然難懂,但我們都能從中悟出一樣的道理:愛是人生的基礎,愛是人生的全部!!不妨聽著輕音樂,捧著《飛鳥集》,想想自己是一只飛鳥,在無盡的藍天中自由的翱翔……
飛鳥集最新優秀讀書心得體會3“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淚,你也會錯過群星。”
也許是因為意外或疏忽,你痛失了太陽,那么在你流淚悔恨的日日夜夜中,連星星也會看不見。如果真的有一天,你錯失了一個你認為在沒有比這更好的機遇,而且事實也是這么告訴你時,可以去日夜嘆息,等待太陽的光芒把你從憂傷中喚醒,等待幸運第二次大駕光臨,這時再牢牢把握機遇,不再錯失良機,但這種可能止有百分之零點零零一。或者,謹遵泰戈爾的教誨,學會放棄,時間會慢慢沖淡所有的不甘心,同時去注意星星。人生就好比一片麥田,不可能精挑細選出最飽滿的那一株,更何況沒有回頭路,因此看到中意的就摘下,否則便會顆粒無收。也就像如果你真的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么你會錯過的可能還不僅僅是群星,可能還有螢火蟲。
“麻雀為孔雀難過,憐憫它拖著沉重的尾巴。”
這句話要說的到底是什么呢?也許是為諷刺麻雀的無知吧,就像印象中許多寓言與童話告訴我們的這樣。不過,我真的認為,如果我是一只麻雀,我不會羨慕孔雀的尾巴,甚至也會憐憫它。我是麻雀,我的快樂就是翱翔藍天,我可以與白云嬉戲,跟太陽迷藏,那種自由與舒暢無法比擬的。但是,孔雀沉重的尾羈絆住了自己,因為它的重量,孔雀將一生無法飛翔。它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只剩下周而復始的開屏供人欣賞。比起失去自由,被禁錮在牢籠中,永世不能飛翔,美麗的羽毛,眾人的贊嘆與羨艷的目光又何足掛齒。
飛鳥集最新優秀讀書心得體會4自然的詩歌是怎樣的呢?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泰戈爾的《飛鳥集》一定是最清新的自然詩集!隨便翻開這本書的任意一頁,隨時都可以看到一些關于自然的詞語,比如說:“瀑布”、“鳥兒”、“云”、“太陽”等等。不過,雖然寫的都是大自然的事物,但隱喻的卻是各種各樣人生的哲理。
印度是一個“詩的國”。詩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印度文學巨匠泰戈爾。泰戈爾聞名世界。《飛鳥集》是他的代表的詩集之一。他在詩中寫到“假如你為了思念太陽而落淚,難道你沒有錯過群星嗎?”是啊,其實太陽跟群星一樣,其實都是宇宙之中的一顆星星,但由于太陽直接給人類帶來光明,而星星只會在夜晚的天空里眨眨眼睛,于是在我們眼里,太陽發光發熱,而群星的閃耀連月亮的光輝都比不上。于是我們注重了太陽,忽視了群星,注重了偉大,忽視了渺小——但實際上呢?我們已經錯過了太陽,難道還要放棄星星的美麗嗎。何況很多星星其實比太陽還要大許多了!
“鳥兒但愿它是一朵云,云兒但愿它是一只鳥”。我讀到此句會心一笑,其實它們何必各自“但愿”呢?人們總認為別人的東西才是好的,自己的東西總不如別人,但借來一用卻往往發現,其實別人的東西也不過如此,或者說還不如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你的“厭倦”,別人還在“但愿”呢?
“上帝期待,人能重拾童年的智慧。”那么處在童年的我們有怎樣的智慧能讓上帝也念念不忘呢?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又會丟掉多少美德呢!是可愛,是單純、還是成人難有的真誠。長大后的我,能保留兒時的美好,不讓上帝失望嗎?
“人類自設障礙,對付自己”中國也有成語叫做自作自受。人類造出武器,相互攻打的也是人類自己。在這句詩歌寫后的若干年,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物種消失,核電危機,哪一樣不是“人類自設障礙,對付自己”呢?
《飛鳥集》是一本好書,從它至少有15個中譯版本便可以知道,譯者和讀者對它的喜愛。《飛鳥集》詩歌集語含義非常豐富,就是相同的人,年齡和心境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當我學習疲倦后,看一看《飛鳥集》身心就會舒展開來,我相信你也會喜歡上它!
飛鳥集最新優秀讀書心得體會5《飛鳥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它由三百二十五首意蘊深長的小詩組成。泰戈爾歌頌這世間美好的一切,萬物生靈在泰戈爾的筆下都充滿了善意。溪流汩汩作響,那是自然對世界的饋贈。旭日冉冉升起,那是上天對人類的愛憐,詩人的雙目濾去了世故與不安,讓愛靜靜的流淌,讓美默默的綻放。我們在《飛鳥集》中,追尋美與愛,諦聽生命的祈禱,為明天的理想,添上堅定的翅膀。
我存在于世,是永恒的生命的驚喜。
贊美生命,是因為它的存在是一個華麗的奇跡。生命在無垠的宇宙間飄搖,我們常常為其脆弱流淚,也為其堅毅鼓掌。阿甘說過:“生活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得到什么。”而正因為無法預知的未來,才讓堅持前行更有意義。
正如《飛鳥集》中提到的:“我存在于世,是永恒的生命的驚喜。”人生是變幻莫測的,此刻你腳下堅實的土地,可以讓你賴以生存安生立命,而或許在下一秒,它就會變成沼澤泥淖,吞噬掉你的所有。而此刻你經歷的狂風侵襲,在下一秒也可能陽光和煦。所以,在順境中思慮危機,在逆境中堅信奇跡。要相信生命會在漫長的跑道上蜿蜒曲折出一個璀璨的夢,那些信念,會像夜空中的啟明星,伴你度過最黑暗的夜,引領你去奪取屬于你的絢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