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讀書的格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
3、無知乃是罪惡,知識乃是我們藉以飛向天堂的翅膀。
4、書籍若不常翻閱,則等于木片。
[關鍵詞]圖書館;規章制度;沿革;變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17
[中圖分類號]G2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4-0-02
圖書館是文獻信息中心,是國家學術性機構,圖書館規章制度是指導圖書館運作和規程、協調圖書館從業人員與其服務對象的規程。為了規范圖書館系統運行、確保圖書館事業順利發展、適應社會各界需要,圖書館不斷創新其規章制度。我國圖書館規章制度還沒有完全統一規范,大多數都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制定或修訂的。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圖書館不斷完備其規章制度,持續進行創新改革,伴隨著宏觀層面的制度建設,為完善和健全規章制度做出了很多貢獻。本文就我國圖書館規章制度沿革變化展開研究。
1 圖書館規章制度沿革變化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對比法與邏輯分析法,研究研究我國圖書館規章制度的沿革變化。
2 調查與分析
2.1 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伴隨著圖書館內部管理及隊伍的建設,進行著不斷深入的管理改革,圖書館規章制度逐步實現了由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的轉化,如在辦館模式管理下逐步引進合同制、聘用制、承包制等現代管理模式。下面筆者就周口師范學院圖書館的發展來闡述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周口師范學院圖書館于1980年成立,當時隸屬教務處,由教務處一位副處長負責圖書館工作,館藏中文圖書只有萬余冊,期刊幾十種,閱覽座位20余個,工作人員7人,根據工作性質分為采編、閱覽、流通三個組。周口師范學院圖書館管理制度的發展變化,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周口師范學院圖書館的發展在規章制度在經過多重改革下才逐漸完善,以至于圖書館各項工作協調發展,從1995年自動化建設開始,伴隨著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各種現代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圖書館也在逐漸提升自身的自動化管理水平,整個圖書館系統已經從手工操作逐步變為全方位的網絡化管理。
2.2 傳統式管理制度和新模式的比較
從目前的發展可以看出,周口師院圖書館現在采取的科學管理制度與最初采取的館長負責制相比更加完善和健全,在表2中筆者對這兩種制度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闡述圖書館規章制度的沿革變化。
通過對比可知,現代圖書館規章制度在人性化和個性化下更具有系統性、全面性和邏輯性,不論是對圖書館內工作人員還是圖書館的服務對象都更實用。
3 對圖書館規章制度沿革變化的討論
3.1 圖書館規章制度建設的方法與原則
為了讓圖書館各項工作統一化和標準化,所以需要建設相應的規章制度,要求相關人員按照規章制度管理和使用。規章制度的建設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和方法。首先,必須遵守相關領導機構有關圖書館工作的政策和法規,若是違背則應廢止。其次,由于不同地方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因此不同地方的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建立要從實際出發。再次,規章制度要在具有嚴肅性和權威性的基礎上配套協調、種類齊全、形成系列,應具備易懂、易讀、易記的特點。最后,制度的建立還要方便讀者,在保證重點讀者需要的前提下,盡量滿足一般讀者的需要。
3.2 圖書館規章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圖書館的發展要符合當前社會的需要,首先,其規章制度的改革和建設是圖書館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制度的創新必須與圖書館內部其他各項工作協調;再者,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提升了圖書館內部管理改革層次,也在促使整個圖書館事業由陳舊的傳統模式向規范化的現代模式轉化;再次,為了充分發揮圖書館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規范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既可以讓工作人員有章可循,也明確了工作人員的崗位細則,對促使我國圖書館模式的轉變,促使圖書館內部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和完善無疑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圖書館自動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熟,以及管理工作制度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圖書館各種工作崗位人員的協調合作精神更能發揮出來,也會促使圖書館事業不斷進步和發展。
3.2.1 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是規章制度的建設和不斷完善
在各種管理工作中,動態管理和靜態管理都是缺一不可,相互協同存在的,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作為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建設的一項最基本的內容,靜態管理是綜合館內的諸多管理要素,結合讀者服務工作的需要,形成規范科學的運行機制,實現圖書館各種管理要素的最優化組合,最大程度地發揮館內各項制度的優勢,促使圖書館的發展進入良性的發展軌道,這一切都需要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的保證。
3.2.2 圖書館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其規章制度的建設與創新
圖書館作為一個不斷成長的有機體,各項工作終究還是動態可持續發展的,為了保證圖書館工作持續穩定和有序地發展,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建設一定要有適當的前瞻性,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新的管理模式。為了使圖書館充分發揮其督導職能,只有不斷地進行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建設和創新,從而最大化實現圖書館管理的效用。此外,還要不斷完善原有的管理模式,不斷推出符合時展的新的舉措,才能實現圖書館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3.3 圖書館規章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調查發現,當前圖書館規章制度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3.1 規章制度不完善
據統計大多數圖書館的規章制度,只是規范了讀者行為,也就是大多數的規章制度是制約讀者的,但是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規范管理的制度卻很少見到。從圖書館大廳和圖書館網站公示的規章制度來看,大多數規章制度的適用對象是讀者,如讀者借閱規則和讀者借閱須知等,適用于圖書館工作人員工作制度的缺失體現了目前圖書館規章制度的不完善。雖然有一些圖書館也制定了規范圖書館內部工作人員行為的規章制度,但是由于圖書館認為作為工作制度是工作人員的內部規范,和讀者關系不大,也沒必要公示給讀者。其實這種公示制度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讀者對圖書館工作的監督。由于缺乏必要的監督,工作人員的行為也很難被規范,長期下去也會影響整個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3.3.2 規章制度缺乏前瞻性
據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圖書館的規章制度還停留在傳統借閱服務的規則約束上面,面對圖書館新的發展趨勢,缺少相應的規章制度的建設,其主要表現在規章制度的更新跟不上圖書館服務手段發展的腳步,更不用說具有前瞻性的規章制度。例如:在新時期絕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擁有了自己的電子資源(隨書光盤、電子書、數據庫等)和電子閱覽室,這就要求有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服務,然而很多圖書館沒有制定相應的電子資源使用規則,對電子閱覽室的使用也很少有制度的保障。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國只有1/3的圖書館制定了相應的電子閱覽室使用規則,極少數圖書館用制度規范了電子資源的下載和使用,除此以外,多數圖書館制度建設還處于真空狀態。
4 完善圖書館規章制度的幾點建議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圖書館發展會有新的方向,讀者也有新的要求,其規章制度也要有新的內容。因此,應根據圖書館發展、讀者和管理需要等不斷完善其規章制度的內容。筆者在此提出幾點建議:①增加圖書館目標責任制實施辦法,發揮圖書館各個部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②增加文明讀者公約,維持圖書館正常工作秩序;③增加病毒檢測和預設辦法,保證數據不被入侵和刪除;④健全員工考聘制度,提高館員創新能力;⑤增加參考咨詢工作,規范及深化讀者服務工作;⑥制定圖書的修補規則,保護圖書館文獻資源;⑦加大對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度,全力發揮規章制度的作用。
5 結 語
通過研究發現,圖書館規章制度作為圖書館工作的行為準則,體現了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是圖書館工作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飛速發展的時代,各種類型、各個系統的圖書館怎樣實現優化管理,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和答案,各圖書館只有立足本館實際,博采眾長,通過不斷的質疑和溝通,才能使圖書館的規章制度不斷趨于科學合理,適用于本館的實際工作。筆者認為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探索、創新制度,才能適應圖書館工作、圖書館服務對象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
主要參考文獻
[1]戴維民,孫瑾.論信息共享空間[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6).
[2]張學福.圖書館聯盟共建共享機制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1).
[3]王世偉.當代全球圖書館事業面臨的難題與挑戰[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1).
[4]陳光祚.論網絡時代的個人數字圖書館[J].圖書館論壇,2005(6).
[5]沙勇忠.維基百科:一種網絡環境下的新型知識生產方式及其價值意蘊[J].情報資料工作,2006(4).
[6]王維香.政府投入是改善圖書館現狀的關鍵[N].人民日報,2006-01-13.
[7]謝鳴敏.圖書館規章制度執行中的尷尬與困頓[J].圖書館建設,2006(2).
[8]葉艷鳴,李勇,劉金玲等.論高校圖書館“藏、借、閱、咨”一體化開放服務管理模式[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3).
我讀故我在
洪燭
⑴關于讀書的格言太多了。較著名的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及“書到用時方恨少”呀什么的。強調的都是讀書的數量。
⑵其實質量也是很重要的。
⑶我個人以為,書不在多而在精,會讀書的首要條件即是會選書。選書就跟選美似的,既令人目不暇接、心旌搖蕩,又必須理智地掌握好標準與尺度。這是需要經驗的。總有些書會沖你回眸一笑,令三千粉黛無顏色。你和你選中的書、讀過的書,肯定是有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而它們會對你的性格、情感、修養乃至生活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
⑷人生有限,書海茫茫,你不得不變得苛刻一些。
⑸書是人類文明的壓縮餅干,是你精神生活的干糧,當然要選擇高營養高蛋白的,若口感也不錯就錦上添花了。至于是否精包裝,則是次要的。我反對單純靠炒作出來的快餐文化,它所提供的,僅是瞬間的熱量而已。我讀書是為了補血補鈣,為了清心明目,為了修身養性,所以不愛嚼“口香糖”。
⑹書不在多而在精,并且還要讀透了,才有助于消化與吸收。從這個角度來說,再好的書也是半成品,需要讀者付出另一半的勞動,才能夠產生“化學反應”而不能只是“物理反應”,才能夠溶化在血液里,成為靈魂的燃料與動力。否則它不過是一大堆印有鉛字的紙張而已。說得玄妙點:你在讀書,書也在讀你;人在挑書,書也在挑人……讀書的過程是一次深呼吸。你在給書進行“人工呼吸”,在你溫情的撫慰下,書果然就活了過來――至少,那里面的情節、人物乃至哲理,栩栩如生。讀死書與死讀書,都是不可取的,是笨拙的方式。有心人才能點鐵成金。
⑺哲學家說過:我思故我在。對于我輩來說,要稍為簡單一些:我讀故我在。書是一面鏡子,使我照得見自己。每逢讀書時,我無比快樂,無比充實。我是因為充實而快樂,也是因為快樂而充實。我因此而感謝生活:做人真好,識字真好,有思想真好!人與獸的區別有許多,其中包括是否識字與讀書。而讀書甚至能幫助人向神的境界靠攏,至少在意識上是提升了。
⑻好書與美食最大的差別,是不存在“保質期”。真正的好書,是不會變質變味及過期的。甚至可以說,是永恒的,是精神領域的常綠植物。歌德有言:“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長青。”好書的生命力是強大的。好書經得住歲月的考驗,是不會成為腐朽的落葉的。
⑼大浪淘沙,總有些讀物不會過時,那就是經典;總有些作者不會衰老,那就是大師。大師是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的巨人,經典則構成圣殿里的基石,為那一個個風起云涌的時代作證。說到底,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無限開闊的視野。讀書,其實是在讀人,讀人類的靈魂,讀集體的夢境與命運。
⑽袁枚品嘗天下美味,胸有成竹地寫了一本《隨園食單》。不要簡單地以為此乃程式化的菜譜,那里面彌漫著真性情、高境界。我想他讀書飲食兩不誤,才寫有一份《隨園食單》的。可惜我沒找到。我也很喜歡以美食家的態度來讀書:既挑剔,又敏感,既冷靜,又狂熱,既如饑似渴,又精益求精。
⑾所謂大師,在我眼中,是人類精神會餐的大廚師,而色香味俱全的經典,正是他們的妙手烹飪出來的。不讀不知道,不嘗太遺憾。
(原載《檢察日報》)
[導讀]
冰心老人曾寫到: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閱讀對我們到底有什么益處?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歡讀書呢?讀書的好處自不必說: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豐富知識……那么,到底應該怎樣讀書?是字斟句酌還是一目十行?《我讀故我在》會給你明確的答案:讀書要重質量,要精讀,要把書讀透,要通過閱讀感悟到自己真實的存在。
[答題]
1.文章開篇說“關于讀書的格言太多了”,請你再寫出兩句關于讀書的格言。
2.你怎樣理解第(4)段所說的“人生有限,書海茫茫,你不得不變得苛刻一些”這句話?
3.第(8)段中說“真正的好書,是不會變質變味及過期的”,請你列舉你心目中真正的“好書”,并說明好在哪里?
4.請你仿照第(9)段中“總有些讀物不會過時,那就是經典;總有些作者不會衰老,那就是大師”這句話,寫一個句子:
總有些_____________不會_____________,那就是_____________;總有些_____________不會_____________,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作者看來,“美食家”的讀書態度是怎樣的?
6.這篇文章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舉例說明。
7.對于讀書,作者在文中表現了怎樣的觀點?
8.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題目“我讀故我在”的?對你有怎樣的啟示?
民族精神:一個酷愛學習的民族
猶太民族的人口只占世界的0.2%,但在過去的100多年里,他們卻獲得了近30%的諾貝爾獎。他們把祖先創造的《圣經》散播到世界各地;1948年,以色列建國不到一個月,就被迫宣戰,但他們在不間斷的戰火中、在遍布戈壁和沙漠且缺少淡水的惡劣條件下,把新生的以色列建成了現代化的經濟強國。猶太人并不認為他們比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更聰明,但他們承認自己比別人更勤奮。血淋淋的民族歷史、險惡的生存環境讓猶太人認識到,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靠知識、靠智慧。猶太民族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注重教育的結果,是人民酷愛讀書學習的豐厚回報。
具有良好的閱讀風氣和習慣
猶太人愛讀書的風氣是一代傳給一代的。猶太人從小在成年人的影響下就十分喜愛讀書,猶太孩子在剛剛牙牙學語時,就開始念《托拉經》句子,5歲學習經卷。猶太家長會用蜂蜜來鼓勵小孩子讀書,如果小朋友讀書讀得好,就會嘗到蜂蜜的甜美滋味。在孩子們眼中,知識是甜蜜的、幸福的。
猶太孩子從小就被告知“生命會有終點,讀書卻永無盡頭”。自古以來,猶太孩子經常會被問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你的財產被搶光,你將帶著什么東西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錢或鉆石,母親將進一步問:“有一種沒有形態、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么嗎?”要是孩子回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金錢,也不是鉆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因為金錢裝在口袋里,而智慧卻裝在你的腦袋里。”
猶太人的閱讀量大是和他們的生活習慣分不開的。猶太人把讀書看成是一種習慣和美德。
以色列實行的是文化開放和大眾文化政策。在以色列可以看到世界各國的報刊、書籍,它們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通過各種渠道出售。據統計,以色列人均擁有圖書館和出版社的數量居全球之冠。而且,圖書的價格在以色列人的生活費用中是相對較低的,書店和圖書館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在以色列,全國約有1/4的人有圖書館的借書證。
《圣經》十誡中的第四誡規定:當紀念安息日,守為圣日。安息日是猶太教每周一日休息日,象征創世記六日創造后的第七日。這一天,商店、飯店、娛樂場所大都關門謝客,公交車也停運,人們在家中靜心祈禱、反思,嚴禁走親訪友、外出旅游和參加其他社會活動。唯獨有一件事是特許的,那就是讀書和買書,大大小小的書店都敞開著門營業,到這里光顧的人絡繹不絕。書店里擠滿了人,沒有人大聲喧嘩吵鬧,人們都在靜悄悄地讀書。
讀書是猶太人信仰的一部分
猶太人是“圣經的子民”。可以說,沒有《圣經》,就沒有猶太民族和他們的歷史。猶太教是民族基石,也是信仰和生活方式,既有簡單樸素的戒律,也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哲學等知識。《圣經》讀本延續著強大的民族精神,支撐著社會道德和文化。
人們常說書是“智慧的源泉,知識的寶庫。”它讓我們飽覽了大千世界的知識,讓我們知道了在心中的困惑問題的答案。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只有讀書才能使我們不斷進步,只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更上一層階梯!
書讓我開闊視野,讓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放眼觀天下,它讓我了解了許多古今中外的故事和格言,我在故事中找到了美麗的白雪公主,還有善良的拇指姑娘,可愛又頑皮的尼爾斯和勇敢有正義感的格列佛,我還博覽了許多關于書的名言警句,并以“書,以是哺育心靈的母乳,啟迪智慧的鑰匙 ”。 做為我的座右銘,這句名言每時每刻都在提醒我要認真讀書
我最早的讀物是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一本《安徒生童話》,開始我很喜歡這本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知識的需求也就增多了,先是故事書,隨之而來的是寓言 、神話 、歷史 ,還是十萬個為什么,大百科全書之類的了,我最喜歡歷史書了,一本上下五千年引得我廢寢忘食,樂此不彼,里面講述了各國的開國始祖是怎么創立自己的王朝的,歷經了多少代,又是怎么樣覆滅的。
書,它在我失敗時激勵我成功,在我煩惱時賜予我快樂,在我寂寞時又向一位朋友陪伴著我,書,陪我歷經了許多歲月,我愛書—我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