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李商隱無題詩

      李商隱無題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李商隱無題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李商隱無題詩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李商隱無題詩 詩美 深情綿邈

      清人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提出:“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情與景是詩歌創作的兩個要素,“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詩歌必須情與景互相依存,水融,才能形神兼備,引起讀者的共鳴,這樣的作品才具有美感。“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情是詩歌的藝術生命之所在,詩人要有真切感受,才能打動讀者。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愛情詩動人心魄,流動著詩人的主觀情感,字字飽蘸著濃郁的感彩,具有與眾不同的美學品格。

      一、李商隱易于感傷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李商隱出生于一個破落貴族和小官僚的家庭,累代孤寡,門庭衰薄。九歲時,父親卒于幕府,他與母親、姐弟一起告別綺麗的江南,回到人文薈萃的故鄉鄭州。江南的歲月陶冶了詩人童年時代的心靈,孕育了詩人的“百寶流蘇”的風格。①回故鄉后,李商隱發憤苦讀。然而孤兒寡母的境遇卻和外來的逃荒者的境遇一樣,“四海無可歸之地,九族無可倚之親”,正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上詩人自身的瘦羸文弱,詩人的心靈長期地罩上陰影,形成了易于感傷的性格。②

      李商隱所處的年代正是牛、李兩黨爭權奪利的時期。李商隱在黨爭中本為中立,但他在選擇仕科路途上,選的是進士科,因此,他便成了新興階級的一員。按理來說,李商隱屬于牛黨一派,才合乎當時社會階級的道德與利益。可是,為了愛情,他偏偏娶了屬于李黨的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為妻。如此一來,在牛黨的眼中,他唯利是圖,背恩忘義。而在李黨眼中,他卻又成了放浪形骸、無道德操行的輕薄之輩。當時王茂元與令狐T為政敵,而令狐T又為宰相,李商隱雖屢次上書、獻詩,向他表明心跡,然而,令狐T怨怒李商隱背恩,故不予理會,并斷絕與其來往。這是李商隱一生最失意的事。政治上的沖突,幾乎成為他終生的原罪。他作為黨派斗爭的犧牲品,注定了他懷才不遇、仕途不振的命運。

      心靈的創傷、生活的磨難、痛苦的經歷,濃縮在詩人一首首詩中,委婉曲折地道出了一個幽咽凄迷的內心世界,一幅哀感頑艷的心靈圖景,為悲劇時代唱出了一曲曲凄清動人的挽歌。李商隱的無題詩,多抒發愛情的不幸,表現愛情生活中的離別與阻隔,期待與失望,執著與纏綿,苦悶與悲憤,處處宣泄的是感傷的主導情感。正如余恕誠在《唐詩風貌》中所言:“他的無題詩幾乎篇篇都在書寫其不幸。”

      二、李商隱創作無題詩的生活經歷

      李商隱一生仕途坎坷、生活潦倒。雖然滿腹才華,力求上進,但是,他在仕途上深受當時當權的牛李兩黨的排擠,加上他個性孤介,一直沉寂下僚,懷才不遇。他的心中常充滿著迷惘、抑郁和憤懣。李商隱與妻子王氏間的悲歡離合的故事充滿了感傷和迷惘,兩人結婚后,王氏仍住在父親王茂元在洛陽的家中,李商隱或服闋之京,或漂游幕府,夫妻間聚少別多。于是,抒寫夫妻離別之情便成為王氏生前李商隱愛情詩的主要題材。另外,在與異性的交往上,由于唐代仕女游觀風俗,以及女道士與文人交游的風氣,李商隱有了與淑女名姝、女道士交往的機會,為他抒寫愛情詩提供了親身體驗的基礎。而且,李商隱橫溢的才華和飛騰的文彩,形成了他風流自賞和瀟灑通脫的性格。在愛情上,他不同于輕薄之徒的任誕縱情,追求腐朽墮落的聲色犬馬的刺激,把女人當成,而是不拘禮法,以一種平等的態度來看待對方,從一種純情的、重精神而不是重的角度來描寫愛情。李商隱所秉賦的才情,他的悲劇性的人生和內向型的性格,使他多愁善感,而且感情異常豐富、細膩。家事國事,物換星移,世態炎涼,以及與朋友、與異性的交往,均能引發其豐富的感情的涌動,使他“多感”、“有情”。③

      李商隱無題詩多重主觀,偏感傷,努力表現情感的本原狀態。詩人試圖通過情感領域深刻、婉曲的抒述方式,營造意境,渲染悲劇氣氛來表達摯情。詩作表現傷感而不沉迷于傷感,慰藉佛道而不迷信佛道,重視個人的價值,關注內心的體驗,將內在莫可名狀、撲朔迷離的心靈感觸與刻意雕琢的物象混雜在一處,傳達出了凄艷的情調。因此,其心靈的傷感,是多種體驗的復合。意象的心靈化,情緒的傷感化,這一切都使得李商隱無題詩的內涵遠較一般意象紛繁。作為唐代中后期詩歌創作普遍低迷的例外,李商隱將愛情與綺艷題材、在向心靈世界深入等方面,把詩歌的藝術表現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為他成為朦朧多義的詩歌大家奠定了基礎。其開創的專事愛情的無題詩達到了凄艷、傷感的美學高度,包蘊著感人深摯的美學生命力。

      三、李商隱無題詩特有的詩美

      李商隱的愛情詩繼承《詩經》中《秦風?蒹葭》和《周南?漢廣》詠唱迷惘傷感、可遇而不可求的愛情的傳統,直接抒寫自己獨特的愛情體驗。其愛情詩中的抒情對象基本可分三類:第一類是詩人青年時代的戀愛對象;第二類是詩人妻子王氏;第三類是無可考查的戀愛對象。這些詩思致微渺,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讓人領略到一種處于可解與不可解之間的朦朧之美。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心靈銳敏、情感細膩、多愁善感、欲吐還吞的李商隱。

      李商隱的愛情詩總是寫得銘心刻骨,對愛情常常是一種無望而又無法遏止的追求,以至竟以生死以之的態度去對待。所以,他的愛情詩總表現出一種情摯意真、深厚纏綿的情感。如《無題》: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此詩可謂是景略情濃之典型。全詩充斥著詩人的情懷感嘆,忽視了客觀景物,著重于內心主觀精神世界的描繪,只用了一些具體形象的比喻而不寫現實之景,像在傾泄心中無限的情感,有著極濃的感染力。以“別”字為通篇主眼,見難別難,離愁別緒充斥全詩,營造了一種綿邈凄黯的氛圍。東風無力,百卉同逝,花固如是,人又何嘗不然?讀之令人心有戚戚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蠶絲乎,情絲乎?燭之淚,人之淚?語調沉痛,情意纏綿,字字癡情苦意,讓人感其精誠。而頸聯是詩人設想別后漫長的等待生涯,相見遙遙無期,這是一種無望的等待,是無盡的相思之苦。蓬山萬里,青鳥難憑,相逢的希望只不過是春蠶和絳蠟的終生期待罷了。詩句寫得纏綿悱惻,詩情濃郁,在虛實之間,產生一種隱約朦朧的美感。

      此詩訴盡離情別恨,細膩體貼的關注中可見詩人與情人兩心眷眷,兩情依依,至情至性。詩人把愛情純化、升華得如此明凈而又纏綿悱惻。⑤李商隱以情寫詩,在無題詩中傾注了自身無比強烈的情感,使他的無題詩有一種蘊藏在詩中而又超乎詩外的震撼人心的美學力量,創造出種種美感。

      李商隱是一位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把盛唐那種飽滿健舉、明朗與含蓄相結合的詩美轉為含蓄蘊藉、幽約細美,用哀惋的情調,美麗的形象與辭采來表達他的心境與感受。⑥

      《無題?照梁初有情》⑦寫的是自己的夫人王氏,詩中表達了詩人對妻子的贊嘆之情,刻畫出一個聰慧美麗、善解人意的女性肖像。

      照梁初有情,出水舊知名。

      裙釵芙蓉小,釵茸翡翠輕。

      錦長書鄭重,眉細恨分明。

      莫近彈局,中心最不平。

      首聯寫王氏夫人有著驚人之美,如旭日東升,初照屋梁;她又如出水芙蓉,鮮艷美麗,頗有名聲。可見詩人對其夫人感情之深,一開始便塑造出一個美艷奪目的女性形象。頷聯“裙釵”上的小芙蓉,頭發上的“輕翡翠”,使人倍覺此女子的輕盈可愛。頸聯則表現出她對丈夫的關懷,她深知丈夫心中有悵恨,故“錦長書鄭重”,表示告慰,短短十字,卻讓人看出王氏的感情細膩,體貼丈夫,善解人意。尾聯突出了夫人的知書達禮,富有思想。

      詩人通過這首詩描繪出一個容貌出眾、輕盈美麗,聰慧無比、體貼入微的女性形象。

      另外,在《無題?八歲偷照鏡》中,詩人則以直觀的語言寫了一個少女的成長過程。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釵。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之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⑧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勤于習藝,美麗聰穎,內心無限向往著浪漫美好愛情生活的青春少女。但是盡管擁有內在美質,早慧的少女卻幽閨深鎖,不得售嫁,虛度年華,讓人不禁感到無限的同情。人們都是希望美的事物有好的遭遇,而詩中的妙齡少女雖如此美麗聰慧卻在深閨“泣春風”,“猶未嫁”,令人讀后產生深刻的印象和對少女有“我見猶憐”之感。

      在李商隱的無題詩中,讀者可通過詩人細膩貼切的比喻,在腦海中幻化出各式各樣的女性形象。有嬌艷柔婉的,有可愛聰慧的,有堅強勇敢的。但無論是何種類型,她們之間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相貌出眾,這是因為詩人在以情寫人,在詩中的人物身上傾注了自己真摯熱烈的情感。也正因為如此,詩人所呈現給讀者的是一群栩栩如生、美艷無比的肖像群。同時,這一肖像群,滲透著詩人諸方面的人生感受,甚至與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相溝通,如《無題?照梁初有情》末一句雖是夫人的口吻,其實也是李商隱自己的思想。又如《無題?八歲偷照鏡》,其中亦有詩人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李商隱的無題詩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觀感覺、心理活動。為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他加強了詩句之間的跳躍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聯想、典故等手法以加強詩的暗示性,因此,李商隱的愛情詩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情感細膩的內蘊美。

      《無題二首》(其一):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首詩詩人自己直接出場,抒寫對昨夜一度春風,旋成間隔的意中人深切的懷想。詩人借助開頭兩句中星辰好風的點染,畫樓桂堂的映襯,烘托出一種溫馨旖旎而又富于暗示性的環境氣氛,使人意會到這是一個美好的春夜:星光點點,和風習習,空氣中洋溢著令人沉醉的溫馨氣息。但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已是“昨夜”。而“昨夜”的重疊,使得追憶的氣氛更加濃郁。頷聯略貌取神,展開想象,并將常語翻新,運用新奇而貼切的比喻抒寫自己與情人今夕相隔而引起的復雜微妙的心理。“彩鳳比翼雙飛”,自古以來是美好愛情的象征,但李商隱卻反其意而用之,暗示自己與情人的相隔,接著他又以犀牛角作比,以這種靈異之物來比喻自己與情人之間心靈的契合與感應。分離是刻骨銘心的痛苦,心意相通卻又是莫大的安慰,詩人將這兩種矛盾著的感情相互滲透和奇妙交融,產生一種深刻細致的美感。頸聯是詩人對情人所處之境的設想,“春酒暖”,“蠟燈紅”,宴席之上,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笑語喧嘩,“隔座送鉤”,“分曹射覆”,情人所處的氛圍更加襯托了詩人此時的形單影只、凄清寂寞。因此,這就自然引出了尾聯的嗟嘆來。終宵的追懷思念中,晨鼓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敲響,可嘆自己就像飄轉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開始寂寞無聊的校書生涯。

      這首詩將愛情間隔的惆悵與身世飄蓬的感慨融合起來,在事件與場景的描述上打破了時空的次序,詩人利用這樣大幅度的跳躍,加上實境虛寫“畫樓西畔桂堂東”,虛境實寫“隔座送鉤春酒暖”,使詩中蘊含一種變幻迷離的美感。詩歌擺脫了以滿足感官欲望為特征的庸俗情調,側重感情領域的表現。在愛情破滅后,仍表現了對對方的尊重、同情和對所愛者處境、心境的體諒,全詩寫得深情綿邈。{10}詩人以華艷詞章反襯困頓失意情懷,營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約的藝術境界。詩中意象的錯綜跳躍,又使其主旨帶有多義性和歧義性,詩人對心靈世界開掘的深度和廣度,確實是遠邁前人。

      再來看看李商隱的《無題四首》(其一):{11}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香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這首詩寫的是一位男子對遠隔天涯的所愛女子的思念。全詩圍繞著“夢”來抒寫“遠別”之情。首聯先從夢醒時的情景寫起,詩人一覺醒來,只見朦朧斜月映照樓閣,卻不見夢中伊人之蹤影,從遠處傳來悠然而凄清的鐘聲,讓人倍覺孤寂而空虛。僅此一聯,便叫人掉入了一個愁腸百結、惆悵迷惘的氛圍中,使人領略詩人心中的那一聲長嘆。頷聯先追溯夢境,寫出了詩人因遠別而造成的心靈傷痛以及刻骨的相思,因此便有夢醒之后“書被催成墨未濃”的情景出現。詩人以極其傳神的描寫來刻畫主人公夢醒之后,心情急切,墨未研濃就急于寫信給對方的心理,給讀者一種生活的真實感。頸聯中“金翡翠”、“繡芙蓉”,這本來就是往昔美好愛情的象征,在朦朧的燭光映照下,更籠罩上了一層如幻似夢的色彩,實境與幻覺相交融,添加了一種似有還無的朦朧美。尾聯以劉晨重入天臺尋覓仙侶不遇的故事,點明主人公的遠別之恨和相思之苦,以山喻愁,遺恨天涯。似乎相愛雙方本就阻隔不通,會合良難,后來對方復又遠去,會合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萬重蓬山,天遙地遠,形象地寫出了男主人公的沉重悲苦、惆悵失意的情懷。

      此詩沒有按照正常的時間順序(即遠別―思念―入夢―夢醒)來寫,而是先從夢醒時的情景寫起,然后再將夢中和夢后、實境和幻覺揉合在一起抒寫,最后才點明蓬山重隔,歸結到遠別之恨,這樣的構思,使得詩中蘊藏一種因愛情受天涯阻隔之恨而產生的回腸蕩氣的藝術之美。

      李商隱無題愛情詩在中國詩史上獨樹一幟。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多屬于詩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緒復雜無法明言的情況,因而統名為“無題”。其風格情深詞婉,語調纏綿,音韻悠揚,婉轉曲折,含而不露,具有高度的內蘊美。在形象描寫上略貌取神;在寄情寓意上重隱避露,著意于形象寄托,使其詩內蘊豐富,一唱三嘆。在創作手法上工于比興,采用象征暗示,借用典故。詩人把感傷情緒注入朦朧瑰麗的詩境中,融多方面感觸于沉博絕麗之中,形成具有含蓄蘊藉,幽約細美,凄艷渾融風格的詩美,{12}以其“深情綿邈”的特征把詩境推向了高峰,使其無題詩具有不朽的藝術感染力。

      注釋:

      ①吳調公.李商隱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一版:4.

      ②③⑤⑥⑩{12}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第一版:425-440.

      ④⑦⑨{11}鐘萊茵.李商隱愛情詩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7,第一版.

      ⑧孫金榮.重復意象與創作心態――李商隱“無題”詩意象特征分析.齊魯學刊(曲阜),1999.4,(4):4.

      參考文獻:

      [1]曹礎基主編.中國古代文學(第三冊).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2]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編寫.中國文學史(二).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李商隱無題詩范文第2篇

      關鍵詞:李商隱 七律《無題》 細讀法

      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一顆寧靜而明亮的巨星,他將唐詩推上了又一個高峰,在他才華橫溢的超越前人的詩作中,最具藝術獨創性,引起千百年來無數讀者賞悅不已的,是他抒情詩中的七律《無題》。李商隱用靈魂、詩心和才情寫就的這些詩篇,在古典詩歌的百花園中散發著穿越世紀的芬芳。他的詩歌創作常以清詞麗句構造優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富有朦朧婉曲之美。詩以《無題》命名,是李商隱的獨創。這類詩作并非成于一時一地,多數是描寫愛情,其內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很難用一個恰當的題目表現,所以命為“無題”。李商隱的無題詩寫得意境要眇,情思婉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回腸蕩氣。

      無題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根據細讀法,這首詩的復雜含義遠遠超過字面本身的意思,它是隱蔽的,深藏于作品的有機結構之中。很顯然,簡單的分析是無法揭示這樣一個復雜的客體的。需對作品進行耐心仔細的分析推敲,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對作品的詞義、句法、隱喻、象征等,加以分析,從而揭示作品內在的全部含義。

      新批評(New Chriticism)作為一種文學評論的流派,出現于20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它認為:作者生平與創作意圖及作品內容與價值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系。而文本細讀法是英美新批評所提倡的一種批評方法。它強調對文學文本全封閉式的精細閱讀。排除文本生成研究和讀者情緒反應研究,將目標集中于文本,對文本進行多重回溯性閱讀,尋找其中詞語的隱微含義,如詞句中的言外之意和暗示,聯想意義;仔細分析作品中所應用的各種修辭手段,如隱喻和擬人等。另外,應用細讀法,可想象文本具有戲劇沖突性,將文本視為充滿矛盾和張力的有機統一體,分析語言的含混、悖論、隱喻、反諷、象征等要素,以及由于這些要素的作用所形成的詩歌的復雜意義和闡釋空間,從而在矛盾沖突中形成詩歌和諧統一的具有張力的整體結構。

      本文借助細讀法對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深層領會。

      一、詞義

      通過細讀發現有些詞富有特定的表現力和極其豐富的情感。本首詩中出現的“東風”“殘”“絲”“蠟炬”“云鬢”“夜吟”“青鳥”等一系列詞給人以深層的想象,無盡的情意。東風指春風,絲比喻思,思念相思之意。蠟炬即蠟燭。淚,指蠟淚,隱喻相思淚水。云鬢,青年女子的頭發,代指青春年華。青鳥,傳說中為西王母傳遞信息的神鳥,在本文中是使者的代稱。全詩以首句“別”字為通篇主眼,闡述相見不易,離別尤難。多種修辭交替使用,表達了雙層互動的情思,細細品讀,別有意境。

      二、句義

      全詩共四聯,每聯都有自己在全詩中的層次定位,聯內又有自己的小層次;他們共同組成了全詩表現真愛的感人境界。同時,七律詩細讀起來可領會到特有的情感和韻味。開頭兩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別”情“離”緒之苦加倍的訴述相見之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是自然環境的寫實,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寫實與象征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從而作到“寓情于景”。

      三、四兩句,將“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倒出了自己對于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像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仿佛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了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人物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象對方。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于鬢發脫落,容顏憔悴。總之,是為愛情而憔悴,痛苦、抑郁。“夜吟”句則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揣想對方大概也將夜不成寐,常常吟詩遣懷,但是愁懷深重,無從排遣,所以愈發感到環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隨之更趨暗淡。“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

      結尾兩句,以仙侶比喻情侶,將蓬山比作仙山,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凄婉之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隱藏在心底的綿邈深情,讓人嘆為觀止。

      三、修辭

      《無題》詩中運用多種修辭法,仔細品味其達意生動,情感傳神。

      隱喻。新批評流派把文學作品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對象加以研究,在研究中又特別重視語言技巧,尤其重視隱喻。布魯克斯曾用一句話概括現代詩歌的技巧:重新發現并充分應用隱喻。對隱喻的極端重視是新批評派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征。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詩共四聯,從第一聯起,描寫一個隱喻性的意象,構成一個主題。四組的意象各不相同,但都表達了“難”的特點。

      艾倫?退特在《論詩的張力》中提出了張力的概念。退特說:“詩的意義就是它的張力,即我們從詩所能發現的全部外延和內涵的有機整體。”可見,外延是指一個詞的詞典意義,即字面意,指稱意;內涵指暗指意義,或附屬于文詞上的感彩,即暗示喻,比喻意。詩歌語言既要有內涵,也要有外延;既要有明晰的概念意義,也要有豐富的聯想意義,是兩種的統一體所構成的張力。新批評認為沒有張力的詩是沒有詩韻和詩味的詩,不能打動讀者的心靈。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詩,是一首充滿張力的詩。詩的意象凝聚在一個含蓄的命題下:一對情人相見難,別更難,兩個靈魂的統一是一個非空間的實體,因而是分不開的。詩的特點是將整體的非空間的心靈容納在一個空間形象的邏輯矛盾:“春蠶到死”“蠟炬成灰”。這種有限形象,在外延上和這個形象所表示的內涵意義在邏輯上相互矛盾,但這種矛盾并不會使這種內涵意義失去作用;春蠶、蠟炬所表示的內涵意義“堅韌”和“永恒”,共同表達了情人之間的情感意蘊,念情不斷的離恨與摯愛構成了詩歌的張力。故有人評論說“言情至此,真可以驚天地而泣鬼神。”這首《無題》詩,正是將比喻、隱喻、借代、張力等修辭手法自如使用,才使得文本達意生動而傳神。

      四、意象

      借助細讀,通過寫作技巧,領會《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中的想象空間、情感氛圍和藝術境界。

      意象是我國詩學的一個重要美學范疇,與意境同為衡量詩歌優劣的標準。竊以為,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詩人感官接觸外物后所引起的想象、體驗、知覺形成于心中的圖象。李商隱的《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風格獨具,意境朦朧、深邃、含蓄。詩中的形象初讀使人產生恍惚迷離之感。但如果仔細吟讀這首詩,就會給人不同的感受,那種意象會把人的情感情不自禁地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盡興陶醉,啟人遐想,回味無窮。同時,詩中意象的含蓄有著巨大的張力,給讀者留下極大的想象空間,感情細膩而朦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愈咀嚼,味愈甘,意愈深遠。

      這首膾炙人口的《無題》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為世人所樂道和傳誦。春蠶、絲盡、蠟炬、淚干等意象,不僅憑藝術的苦思,雕鑿所得到,而是詩人與愛妻無限恩愛之情的結晶,坎坷愛情生活的濃縮。“春蠶”“蠟炬”既有著纏綿無盡的思念,又有著忠貞不渝的執著;既有著對美好愛情的歌頌,又有著痛失愛妻的嘆挽。雖無驚風雨的境界,卻有泣鬼神的魅力。

      再如,詩中的“東風”意象,在古人筆下多是示現喜情的。而在《無題》中遂成了悲痛的象征。“東風無力百花殘”,催動萬物生長的東風,變得軟弱無力,春光已逝,百花調殘,景語皆情語,深含痛失愛妻的嘆息和無奈。再如詩中“蓬山”“青鳥”意象,二者皆為仙界景物,愛妻到了人間的另一頭――蓬山,但愿生活更美好。人間天上難以溝通,只好請殷勤的青鳥互相傳遞情意消息。這雖為想象之詞,卻凝聚了深深的愛意。

      詩歌是心靈的窗口,是情緒的表現,心靈情緒本來是無序的,是一個謎團,只是為了表現才苦思冥想給了它秩序;意象是心中之象,多種意象的交叉組合,才有可能揭示心中的謎團,疏通淤積于心中的情緒之癥結。李商隱這首《無題》詩中,通過比興、象征、暗示、等多種表現手法創造出朦朧、含蓄雋永的意象之美。

      五、結論

      本文通過新批評這一文學流派的細讀法,將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詩句所含蓋的知識點全方位、系統的細讀咀嚼,深層推敲,挖掘詩句的言外之意,發現其新的美點、亮點和意境。

      參考文獻:

      [1]邱運華.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64-167.

      李商隱無題詩范文第3篇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賞析

      李商隱無題詩范文第4篇

      1、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2、開成二年(837年),進士及第,起家秘書省校書郎,遷弘農縣尉,成為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鄭州。

      3、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來源:文章屋網 )

      李商隱無題詩范文第5篇

      關鍵詞:商業銀行 個人理財 問題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7-211-01

      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是銀行利用其網點、技術、人才、信息、資本等方面的優勢,為個人客戶提供專業化、綜合性金融服務。主要是消費理財和投資理財,具體業務包括轉帳及匯兌結算業務、資金融通業務、收付、保管、理財咨詢等。個人理財業務在國外已比較成熟,成為其銀行金融業務的主要產品,其比重一般都占銀行業務量的30%以上。相比較之下,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許多問題。

      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存在的問題

      1.經濟體制和客戶認識雙方面都存在制約因素。我國金融分業經營的體制使得銀行不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銀行不能直接涉足證券、保險等投資領域,產品的創新范圍和創新深度有限,難以滿足客戶全方位,一站式的理財需求。分業經營使得銀行無法與非銀行機構積極合作,無法根據客戶自身贏利要求、風險承受能力、心理素質等綜合條件,制定個性化的理財管理計劃,實現客戶資金在銀行、證券、保險各領域的不同配置。另一方面客戶對理財業務的認識不夠。許多客戶僅了解傳統銀行業務,認為到銀行辦理業務就是存取款,對銀行新興的個人理財業務知之不多,不少客戶到銀行理財就是單純追求高收益、高回報,他們認為銀行理財一定是風險低、收益高,同時又不能接受風險。不認識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客觀規律。客戶對銀行理財業務理解偏差,阻礙了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2.缺乏高素質的理財客戶經理。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全新的、綜合性業務,它要求理財人員不僅要了解個人金融業務的各項產品和功能,還要掌握股票、基金、保險、外匯、稅收等知識,并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而目前國內銀行的客戶經理大多是原來的網點柜員,理財技能局限于傳統的銀行業務,對證券投資和保險業務等了解不多,不能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限制了理財業務的發展。

      3.銀行個人理財產品有同質化趨向。目前,各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基礎仍停留在銀行內部產品或服務上,差異比較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零售業務:銀行卡、個人貸款、個人儲蓄、繳費;代銷業務:包括債權、基金、保險等各類產品;投資業務:包括外匯買賣、期權交易;日常客戶服務:包括理財投資咨詢,帳戶管理,開具存款證明等。

      以上四個板塊構成的理財業務只能為客戶提供淺層次服務,多數表現在服務便捷、環境優雅、成本讓利等,真正的投資增值功能處于弱勢,且此類業務技術含量較低,一家銀行的業務,很快被同業復制,各行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代客理財的重點略有不同。

      二、商業銀行加強個人理財業務的建議

      1.根據所處金融環境,明確銀行的市場定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沒有一家銀行能夠同時成為所有顧客心目中的最佳銀行,也沒有一家銀行能夠提供顧客需要的全部服務。銀行必須有選擇,并在市場上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市場定位是試圖按實際業務范圍把銀行同其他銀行區別開來,以成為某一細分市場中的較佳銀行。具體到銀行的各基層行處,要根據自己所處區域和本行在當地的競爭優勢,明確本行的戰略定位,幫助顧客了解自己與競爭銀行之間真正的差異,這樣目標顧客就能明白本行是對他們最適合的,最能滿足他們服務的銀行。

      2.進一步細分市場,選定目標進行差別化服務。客戶分類十分重要,商業銀行細分是界定獨特客戶群體的過程,也是正確地進行目標市場差別化服務的前提。我們要把使用銀行不同產品和服務、并為銀行賺錢最好的客戶找出來,以集中本行資源服務于目標客戶。

      在市場細分時,商業銀行可根據客戶需求的差異性把整個市場劃分為若干個消費群體,通過向客戶發調查問卷、委托中介機構做市場調查,深入地調查了解需求,發現市場機會,采取更有效的營銷對策,從而提高商業銀行在本區的競爭力。

      商業銀行在細分市場推行差別化營銷時,一是注意深挖富裕階層潛力,為他們量身定做產品和服務。如為專業人士服務,為醫生、會計師、律師等專業人士提供特色產品、進行帳戶管理;為中小企業家、民營企業家提供小額融資業務、資金結算;為高端的客戶提供理財服務、財務顧問、個人資產增值服務等。二是在營業網點中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統一標準的優良服務,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如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普通服務區、貴賓服務區等為客戶實行分層服務。

      3.提高客戶經理素質,造就一支精干的差別化營銷隊伍。運用差別化服務策略,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營銷隊伍,更需要打造一支能為中心客戶、重點客戶提供貼身服務的精干差別化客戶經理隊伍。客戶經理既要熟悉金融機構業務產品,又要具備人際關系和領導能力,可以通過挑選人才、崗位交流、全方位素質培訓、跟班實習等方法來培養、鍛煉本行的營銷隊伍。

      4.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全面實施差別化營銷策略。(1)在營銷服務機制上,著重抓住四個轉變:從以商業銀行為主的營銷轉變為多級營銷、上下聯動營銷;從單一化營銷轉變為差別化營銷;從分散化營銷轉變為整體營銷和交叉營銷;從個人關系營銷轉變為公共關系營銷。(2)在營銷體系上,加強經營部門與支行、經營部門之間、前臺與后臺的聯動營銷,提高全分行營銷的整體協作能力;根據客戶優質等級層次及客戶營銷服務的需求,實行分級管理,建立全分行優質客戶營銷服務體系和市分行直接營銷管理機制。(3)在營銷產品上,提高對產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把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客戶;要實行資產、負債與中間業務產品、公司業務與個人業務產品的整體營銷,進一步提高營銷實效;將單一產品營銷轉變為全面、綜合產品的營銷,強化功能營銷。(4)在營銷客戶上,全面提高客戶關系管理能力,通過客戶細分,實施差別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提高對優質客戶的綜合服務能力,并與重要客戶形成互助、互惠的關系,保持同重要客戶間的長久穩定關系,實現銀企雙贏。

      相關期刊更多

      石油商技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工業工程與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美女视频黄免费亚洲|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youjizz亚洲|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