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文電影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640(2016)01-0079-02
在分析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應用英文電影優勢及原則的基礎上,探討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途徑及策略,力求推動英語口語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跨語言交際能力的提升。
一、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
(一)教材內容陳舊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使用的口語教材還是多年前出版的,板塊設計、內容選取、話題設置等方面都比較陳舊,跟不上時展和資訊流通速度,導致口語教學缺乏實效性和時效性。
(二)學生興趣缺失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只重知識,不重能力,對口語教學的興趣不足、興致不高,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訓練。
(三)學生信心不足
目前,中國學生大部分都面臨“啞巴”英語的窘境,他們缺乏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和勇氣,致使口語訓練難以順利開展,口語教學效率低下。
(四)缺乏語言環境
真實的語言環境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必要條件。然而,在日常口語教學中,受教學理念和辦學條件限制,教師往往無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導致口語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五)教學形式單一
目前,我國英語口語教學的形式比較單一,仍處于教師主動講解、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強制灌輸、學生機械練習的階段,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綜合素養。
二、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優勢
(一)激發學習興趣
看電影一直是深受大學生喜愛的休閑娛樂方式之一。在口語教學中應用英語影片,能夠將傳統口語課堂上的機械灌輸和乏味講解轉化成生動鮮活的光影和聲音,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口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滲透英美文化
英文原聲電影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語言信息,通過觀看英文電影,學生能夠深入了解英美國家的政治體制、社會形態、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等信息,有助于教師加強口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三)創設語言情境
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原聲電影,使學生置身于地道的英文語言環境中,有利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純正的英語發音、準確的措辭和地道的表達,提升英語語言交際能力。
(四)提高應用能力
在口語教學中引入英語電影,使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學習英語、使用英語,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自信心,進而提高其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三、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原則
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應遵循趣味性原則、適用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和輔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既是在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優勢,也是應用原則。教師在選取影片時,一定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使學生能夠被電影情節吸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例如,如果教師選取科教、政治、歷史等語言比較晦澀、情節比較沉悶、氛圍比較凝重的影片,則很難激發學生觀賞影片和訓練口語的興趣,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適用性原則
教師在選擇電影時,要本著“適用性”原則,選擇符合學生認知程度和英語水平的電影,過于簡單或困難的電影,都不利于學生口語能力發展。例如,如果選擇語言過于簡單的電影,會使教學內容淺白,無法達到豐富學生詞匯儲備、鍛煉學生聽說能力的目的;如果選擇語言過于深奧的電影,則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進行聽說訓練的自信心,從而降低教學效率。
(三)針對性原則
教師在選擇電影時不能漫無目的,而應根據英語語言教學規律,結合具體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計劃、有步驟、有條理地選擇影片,以提高電影教學的實效性和教育性。例如,教師應根據每節課的教學主題、重點和難點來選擇影片,充分發揮英文電影在口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使電影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共同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四)輔原則
在利用英文電影進行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明確電影只是口語教學的輔助形式和手段,不能凌駕于常規知識講解和口語訓練之上,防止本末倒置。例如,教師不能完全將英文電影作為學生語言“輸入”的途徑,而應以單詞、短語、句型等知識講解為主要內容,以單句訓練、對話訓練、情境表演、小組討論等課堂活動為主要形式,間歇性地應用電影教學進行口語訓練,促使學生“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單項訓練與綜合應用的協調發展。
四、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途徑
(一)影片欣賞
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英文原聲影片的片段,幫助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匯含義,明確句式用法,夯實語法基礎,最終提高英語表達能力。例如,在講“likeaducktowater”時,由于漢語思維的干擾,很多學生難以理解這個成語,也經常出現混淆記憶的現象。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含有這句話的《阿甘正傳》的片段,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呈現該詞組,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詞組的內涵。
(二)對白模仿
為激發學生練習口語的興趣,培養他們開口說英語的自信,教師可以截取影片中的經典對白,讓學生采用對白模仿的形式,鍛煉口語能力,提高交際水平。例如,教師選取《泰坦尼克號》中Jack和Rose的經典對白片段,讓學生進行模仿,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大膽說英語的自信心,同時也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感、語音和語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角色配音
在口語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對影片的大概情境和人物性格有一定掌握的前提下,嘗試為角色配音。培養學生的語言表現、情感表達和肢體表演能力,提高口語教學質量。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課下時間自主觀看電影《冰雪奇緣》,并在課上截取“安娜”和“克里斯托弗”、“安娜”和“愛莎”、“克里斯托弗”和“漢斯”之間對話的三個片段,讓學生根據記憶和影像提示,為片中人物配音,并評選出“最佳配音演員”,達到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和表達能力的目的。
(四)設計對白
教師可以在學生對影片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影片的理解和對人物的設想,設計對白,以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英語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例如,教師選取最新上映的《碟中諜5》中的片段,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為劇中人物設計對白,“導演”自己心中的“碟中諜”。
(五)小組討論
利用英語進行思考、分析、討論和表達,是英語口語練習的高級階段,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利用英文影片進行口語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劇情發展、人物性格、故事結局等內容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促進學生英語語言綜合能力的協調發展。例如,在觀看《2012》這部電影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政府是否應該向公眾隱瞞地球即將毀滅的事實?”這一微觀問題展開辯論,也可以就“為了避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走向滅亡,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做出哪些努力?”這一宏觀問題展開探討,讓學生在辯論探討過程中,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提升英語語言應用能力。
(六)觀后感受
在學生觀看影片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英語寫觀后感,一方面考查學生對影片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是口語教學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觀看《當幸福來敲門》后,教師可以要求每個學生用100~300個詞抒發觀看影片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情感領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五、結語
本文在分析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困難、應用英文電影的優勢及原則的基礎上,探討英文電影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及策略。希望引起廣大教師對“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英文電影”的關注和討論,充分發揮英文電影在口語教學中的優勢,開辟口語教學的新途徑和新思路,達到推動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語言技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馮秀茹,崔會擁.英語原聲電影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6):172-173.
[2]劉丹木.淺談英語電影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3):167-168.[
一、 創造最佳英語學習環境
原版英文電影融視、聽、說于一體,它是西方社會生活的縮影,使學生仿佛身在國外,不僅可以接觸地道的英語,還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風土人情等,同時可以對英語的語言使用有全方位的認知,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
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對學習英語尤為重要。學生通過原版電影不僅可以接觸到故事情節、詞匯,還可以學到地道的表達方式,擴大知識面,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如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以女主角的愛情生活為主線,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美國的南北戰爭時期的情況。原版英文電影中有純正的發音、地道的生活用語、豐富的詞匯以及真實可觀的故事情節,學生可以根據特定的背景、情節揣測電影中對白的大意,擺脫母語的束縛。
二、 選擇正確的影片
教學是一門藝術,如果教師沒有精心準備,那么教學也許只會流于形式。因此,在運用原版英語電影進行教學前,教師要精心挑選能激發學生興趣并且適合學生的閱歷和理解能力的影片。具體來說,影片要有以下特點:
1.貼近生活、激發興趣
影片首選校園生活片、喜劇等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類型,故事情節不能太復雜,但要能引發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興趣。如《阿甘正傳》, 學生可以由阿甘聯想到自身,還可以由阿甘母親的話“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展開討論,練習英語口語。
2.語言適量、難度適中
由于初中學生詞匯量有限,加上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如果影片中的詞匯量太大會讓學生失去觀看的興趣,所以影片中語言含量不能太多,語法難度要適中,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如影片《魂斷藍橋》中女主角重復的那句臺詞:“Roy, you’re alive.”內容簡單易懂,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語音、語調的學習,從而更好地掌握發音規律與技巧。
3.發音純正、口語表達地道
影片中人物的發音要純正、清晰,更要有助于學生擺脫母語的束縛,掌握地道的口語表達,使學生學會糾正發音、把握語速。如影片《亂世佳人》中女主角最后說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類日常生活用語不僅有助于訓練學生的聽力,還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 利于寫作、聽說水平的提升
電影集聲音、圖像、形象、表演于一體,可以讓學生從聽覺、視覺、感官等多方面感受英語氛圍。精彩的故事情節可以觸發學生的靈感,使學生在英語寫作時有充足的素材。要看懂影片還得聽懂影片中人物的對白,對于精彩片段,教師可以反復播放,借助故事情節讓學生揣測,以便提高學生的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觀看影片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或是讓學生在觀影后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設計討論,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條件扮演劇中相應的角色,通過情境再現,加強對表達方式和內容的理解,使得學生在口語表達中的語速、語音都擺脫中式英語的束縛。
關鍵詞:英文電影;大學英語聽說教學
一、 引言
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1由此可見,國家對高校的英語聽說教學已經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反映了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的緊迫性。但傳統的聽說教學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難以讓學生擺脫“聾啞英語”,所以急需探索一種新的聽說教學模式。筆者認為英文電影以其特有的優勢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將其運用到聽說教學中將會解決傳統聽說教學中的問題,成為輔助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二、 英語電影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優勢
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教學設備的不斷更新,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發展趨勢勢不可擋,由于多媒體教學的發展,英語原聲電影才成為英語教學中重要的資源而被廣泛運用。電影中自然融合了文本字幕、語音、圖像等各種單獨的學習素材,把視、聽、說糅合在一起,可拓寬知識傳播渠道,同時能調動學習者的多種感官去接受信息,使學生全方位地感受語言信號的刺激,從而很好地掌握語言知識。「2這是優勢之一。其二,英語電影為學習者創造了真實的地道的語言環境。英語原聲電影是最最接近現實生活的語言,而且語言不僅形象而且生動,學生觀看英語電影不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到英文電影中大量的語言信息,而且還能掌握原汁原味的英語。第三,觀看英文原聲電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因為傳統的聽說課堂形式比較單一,基本上以單純的語音材料為主,整堂課基本上是以教師播放聽力材料,學生填寫答案,繼而教師講解聽力練習為主,久而久之,學生便對聽力課堂喪失興趣與熱情。但運用英文原聲電影輔助聽說教學,效果就大不一樣。根據電影的特點,英文電影的教學畫面直觀,內容豐富,正好彌補傳統聽說教學的不足,可以讓學生寓教于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繼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第四,英文電影反映了異國豐富的文化,能拓寬學生的文化知識層面。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英文電影反映了豐富的英語民族文化,通過觀看英語電影,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三、英文電影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第一,選擇合適的影片
并不是每一部英文電影都適合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學生觀看英文電影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如果不認真篩選影片,學生只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看電影情節,只停留在消遣娛樂的層次上,不會真正的去學習和掌握語言和文化。所以教師要花功夫來選擇合適的影片。選擇的英文電影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并且內容是健康的積極的,也就是說影片即有知識性也要有趣味性,另外,選擇的英文電影要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要選擇發音標準、語速適中的影片,避免有過多方言和俚語的影片。
第二,播放影片前的準備
教師應要求學生課下觀看影片并讓學生查閱與電影相關的資料與信息,這樣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能夠緊跟教師的思路走,教師也應該反復地觀看要講解的影片并做好剪輯工作。除此以外,在播放電影前,教師要講解影片的背景知識以及相關的內容以便補充學生自行查找資料的不足。另外,教師應總結影片中出現的重點生詞與大量難懂的俚語和習語,以便學生再次觀看影片時可以加深理解,教師還應該設計與影片相關的話題與問題,要求學生在觀影的過程中進行思考。
第一, 播放電影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發揮電影英語在聽說教學中的優勢,就要采用多種的教學方法。比如跟讀模仿法、聽寫訓練法、配音練習法、角色扮演法、小組討論法以及撰寫觀后感法。
跟讀模仿法:教師所選的影片一般都發音標準清晰、語速適中,非常適合學生的跟讀與模仿,可以讓學生對這些精選的影片反復地跟讀與模仿,這樣的訓練可以糾正學生的語音語調并讓學生對英語有更強的語感。
聽寫訓練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觀看所選影片,繼而反復聽,然后讓學生記錄下影片中的經典對白,教師再還原字幕讓學生檢查自己所記錄的語言材料是否正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速記能力以及聽力理解能力。
配音練習法:電影配音練習一般是學生們較感興趣的一種學習英語的方法。教師可以選擇影片中對白較多的經典片段,但要注意時間不要太長,并讓學生上臺表演及還原配音,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角色扮演法:其實就是英語教師經常讓學生做的“role-play”,通過這種方法,學生扮演了影片中不同的人物,不僅學習了語言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
小組討論法:觀影后,教師可以把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他們就影片中的情節、人物、臺詞、音樂、文化等展開討論。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組織概括能力還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撰寫觀后感法:影片結束后,不同人對同一部影片也有不同的評價與感受,可以讓學生們交流觀影感受并布置學生們課下寫觀后感,通過此法,可以訓練學生的書寫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英文電影應用于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是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學到了原汁原味的英語,并感受到了異國文化,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與交際能力。它的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途徑,并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大學英語聽說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學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04:1
「2 「英C.克拉姆契.語言教學的環境與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9.
[關鍵詞]英文電影;英語教學;語言學習
一、電影用于英語教學的優越性
1.培養語感、提高聽說能力。
喬姆斯基認為:語言是某種天賦,人類天生就有一種語言習得機制,即使不經過學習也可以判斷出句子的正誤。這就是語感。但是,就我國目前教育現狀來看,高校教育資源有限,學生與外教直接交流的機會很少,一般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即使偶爾有與外教見面的機會,因為長期缺乏聽說方面的練習,以至于與人當面交流困難,再加上心理緊張,于是,他們很少主動與外國人進行互動對話。越是害怕交流,越會缺乏語感,以至于惡性循環。在短期內迅速提高學生的語感和聽說能力是不現實的,這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是一個由少到多、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語言只有在使用中才會有生命力,才是一門“活”語言。根據語言習得理論,人類不論學習自己的母語還是其他外語,都是從大量的聽到模仿發音直到說出真正的話語。運用英文原聲電影在課堂上以視覺效果帶動聽說訓練,使學生在濃厚的英文環境中自主、自發的開口模擬練習,可以達到在輕松娛樂的氛圍中逐步提高聽說能力的目的。
2.擴充學生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的過程也就是學習文化的過程。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學生在理解某些英語語句的時候存在一些困難。比如:西方人說話喜歡開門見山,而中國人習慣語言含蓄。所以,了解一些西方文化對于英語學習者更好的掌握、運用語言是十分必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英文原聲電影是一種包羅萬象的文化載體,它從多方面、多角度展示英語民族的文化。通過觀看電影,學生可以了解西方的社會現實、歷史事件、文化背景、社會風俗、人物的思維方式等各方面,更加有利于理解語言。再加之英文原聲電影中,學生可以直接觀察到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調,為與外國人更好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
3.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目前來看,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學習英語的主要動機是應付四、六級考試、考研及涉外秘書證等各種考試,而對英語本身的興趣不高,甚至是迫于壓力才學習英語的。僅僅為了應付考試才學習英語,那么學習的過程是痛苦的、學習的效果也不會十分理想。造成學生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的一個原因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傳統的英語聽說課堂里,教師播放錄音,學生做題,然后教師講解。這樣的聽力教學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技能和應試技巧,卻不能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以致其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此外,由于課堂氣氛沉悶、教學的程式化和重復性使學習者缺乏興趣。沒有了興趣,也就沒有了學習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大的動力。電影以其直觀的表現手法、豐富的內容和藝術感染力,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高度的興趣和注意力,為了能理解劇情,學生會積極積累日常用語,由“要我學”的被動狀態轉變為“我要學”的主動學習。
二、電影用于英語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如上所述,運用電影教學有很多優點,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教師必須注意一些問題,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課前準備。
教師能否在眾多的英美原聲電影里挑選出優秀的、適合自己學生英語水平的影片將直接決定著電影教學的成敗。因此,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挑選出影片。首先,在語言方面堅持由簡入難的原則。英語畢竟是門與我們漢語相差很遠的西方語言,即使是對于已經學習了十來年英語的大學生來說,能聽懂電影中的日常交際用語也絕非容易之事。如果教師不注意控制電影語言的難易程度,選取的電影過多的出現生僻詞、俚語和一些中國人難以理解的說話方式,那么學生就會對通過電影學習英語的方式失去興趣,把課上看電影當作一種輕松的課堂娛樂,聽不懂就干脆放棄,靠畫面來理解電影情節,如果有中文字幕的話,絕大部分同學會通過閱讀字幕來觀看電影。其次,在情節方面要盡量簡單。電影作為一門綜合藝術,常常利用蒙太奇等藝術手法來表現情節,這就會給觀眾理解造成障礙。英文電影用于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英語聽說的能力,而非是欣賞藝術。所以,要選取情節簡單、線索明確、人物不太多的電影來讓學生欣賞。
2.課堂組織。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以及大學生尤其是理科學生對于西方歷史缺乏了解,教師在進行電影放映之前,有必要把相關的背景、人物、主線等知識有選擇性的給學生做介紹,以利于學生把精力集中于電影的語言而非情節上面。電影對話十分的地道和口語化,其中許多表達和俚語是我們不熟悉的,教師要在放片前把它們事先教授給學生,會很好的幫助學生去理解影片,并在教學實踐中對這些詞匯加以學習和鞏固。此外,要精看與泛看結合。泛看影片,使學生更多地感受電影的文化藝術氛圍、了解文化背景、適應各種會話人物的語言。精看影片,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對所學語言達到認知與應用同步地上升。
關鍵詞 原版英文電影 英語口語教學 價值 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英語口語教學的不斷創新改革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更青睞將原版英文電影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過去已有的經驗表明,只要現在合適的策略,這種方式收效甚大,本文就這一問題為研究,側重于原版英文電影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策略分析。
1原版英文電影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1提供真實的英語語境
如何在講漢語的國家里創造真實的英語學習語境,這個問題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盡量創造短時間內的真實英語語境,觀看原版英文電影是最佳選擇,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展現純正的英語口語、真實的文化和語言環境。如果將原版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中,這樣會轉變過去傳統口語教學中的諸多弊端,深刻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愿望,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相關文化、深化語言理解力,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例如,大多數學生習慣于漢語思維,想詢問別人有時間嗎,經常會聽到他們在口語中說“Do you have time?”或者“Are you free?”,但在觀看電影“Forrest Gump”時,人物臺詞用到了“Are you available?”來表達,這種更地道的表達使學生們瞬間處于英文語境中,并開始學習不同的表達方式。相對傳統較為枯燥的教師宣講,電影的方式更能使學生印象深刻。
1.2提高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和效率
電影由于具有故事性和情節性這一自身優勢,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在一定時間內集中于此,并逐漸培養其學習興趣,特別是如果挑選學生喜歡并適合的影片,能夠將這一優勢發揮到最大。另外,合適的原版英文電影本身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文學價值,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教師可以適時引導,這樣一方面可以轉變部分學生將英語學習當做負擔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能夠將其置于純正的英語語言環境中,不斷享受電影帶來的心靈洗禮,從而帶來思想的解放,進而喜歡上英語,增強其口語模仿的能力。例如學生們一定都聽過婚禮上的英文結婚誓言,近年來不少國人婚禮上也爭相模仿,教師可以先用中國婚禮的誓詞做引導,在為學生播放“Twilight”,當觀看到男女主人公婚禮上牧師說誓詞時,可以提醒學生們注意“Do you take her to be your lawful wedded wife, to live together in the estate of matrimony, will you love her, honor her, comfort her and keep h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and forsaking all others, be true to her as long as your both shall live?”這一段,可以鼓勵學生們背誦。這樣既可以照顧到英語基礎較差的同學,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其在后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
1.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過去的英語口語教學中,通常都是單一的情景會話,這樣對英語口語較好的同學大大提高了其自信心,但對口語相對較差或者較為內向的學生,卻更放大了其不會或不善表達的缺點,增強其厭惡的心理,然而原版英文電影的引入就可以巧妙避免這種兩極分化現象。電影是一種將視、聽、說結合在一起的產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模仿、配音、表演等活動,這樣可以從不同層面讓不同基礎的學生參與進來,這種全民參與會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以更真誠、耐心地指導學生的學習。例如“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經典臺詞“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這是影片中一段很勵志的臺詞,學生可以將其當做座右銘來鼓勵自己不斷努力,教師可以適當提供勵志型影片,多與學生交流觀后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原版英文電影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影片選擇必須合適
影片的選擇至關重要,教師既不能完全根據學生的興趣擇片,也不能過于陳舊、刻板,整體來講,一般遵循以下三點:(1)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過于簡單會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難度太大卻讓多數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只有幽默卻不失深刻的影片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引發學生思考,進而熱愛英語語言,為提高口語水平奠定基礎。(2)勵志性。除了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這一基本目標外,英文電影還應該在精神層面鼓勵學生進步,引導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選擇影片時,注意對學生思想的塑造,盡量選擇積極向上、陽關勵志的類型,杜絕黃、賭、毒。(3)語言性。原版英文電影與國產英文電影的最大區別在于語言的純正性、口語性、真實性,發音的規范化。由于學生的觀看過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自覺的模仿過程,所以為了真實再現某種語境,在選擇影片時一定要注意語言性。
例如可以選擇根據文學小說改編的影片“Gone with the Wind”,或者以動物為題材的“The Lion King”、“GARFIELD”,或者以愛情為主線體現人性或生活本質的“TITANIC”、“Sleepless in Seattle”等。
2.2指導學生欣賞電影的側重點
多數學生在觀看電影時都是毫無重點,只是純粹欣賞而已,這樣就失去了觀看的初衷,教師應該在觀看之前指導學生正確的欣賞方案,提出側重點,一般應該讓學生熟悉電影材料,學生只有對熟悉的電影相關材料最容易產生興趣,接受起來也最輕松,只有在這種學習氛圍中,才能高效地提高英語聽說能力,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在觀看之前從多種角度讓學生了解影片中出現的生僻單詞、俚語、文化習俗、傳統節日等,除此之外,故事情節、背景、時間、人物、主線、文學價值等也盡量向學生滲透。以“Schindler's List”為例,其中阿蒙?高斯有一段經典名言“Today is history. Today will be remembered. Years from now the young will ask with wonder about this day. Today is history and you are part of it. Six hundred years ago when elsewhere they were footing the blame for the Black Death, Casimir the Great - so called - told the Jews they could come to Krakow. They came. They trundled their belongings into the city. They settled. They took hold. They prospered in business, science, education, the arts. With nothing they came and with nothing they flourished.”,對于這段,教師首先應該向學生介紹這部影片是由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亞的著作《辛德勒的名單》改編而成的,這樣有利于對影片感興趣的學生進一步拓展到小說的閱讀上,其次介紹影片是以二戰為背景展開的,這樣會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大的時代框架,最后介紹其它相關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在欣賞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進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將原版英文電影應用于英語口語教學中,才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英語語境、提高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和效率,并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而教師只有從影片選擇和指導學生欣賞電影的側重點這兩方面抓起,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口語學習。
參考文獻
[1] 湯璦寧.論英文電影在英語口語和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