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情景對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托德:你在日本有好的公寓嗎?
Ivan: Uh, I got one now. Yeah. It"s a 2DK, 2DK.
伊萬:嗯,我有一個公寓。嗯,是2DK的。
Todd: Yeah, what does 2DK mean?
托德:嗯,2DK是什么意思?
Ivan: Ah, it"s smaller than the 2LDK, uh, it"s got a kitchen and two rooms.
伊萬:意思就是比兩居室要小,嗯,我的公寓有一個廚房和兩個房間。
Todd: Oh, really.
托德:哦,這樣啊。
Ivan: Yeah. 2LDK, maybe that it"s like living room, dining room, kitchen, all in one.
伊萬:對。兩居室的公寓應該是客廳、飯廳和廚房一體的。
Todd: I don"t know. So anyway, what"s it like?
托德:我不清楚。嗯,你的公寓什么樣?
Ivan: It"s better than my old place. I used to live in what"s called a "gaijin house" which is just a shared apartment. I had a 6 mat room, and a shared bathroom. Ah, now I have two 8 mat rooms, and my own bathroom, and a kitchen with 4 burners, instead of 2, uh, yeah!
伊萬:比我以前住的地方要好。我曾經住在稱為合住房的地方,那里是合租公寓。我的房間有6塊地毯,我們共用一間浴室。嗯,現在我的公寓有8塊地毯,自己一個人的浴室,一間廚房,4個煤氣灶,而不是以前的2個,就是這樣!
Todd: Oh, wow, so you"re in your new place now?
托德:哇喔,那你現在已經住進新公寓了嗎?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景對話;教學實踐
一、對話熱身活動
在中國漢語環境下,學生很難快速進入英語對話情景,英語對話需要循序漸進。因此,需要進行對話熱身活動。從最簡單的句子開始,比如,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數詞和序數詞的說法,從一到十、十幾、二十幾、三十幾等都已經學習過,并且情景對話一般是分小組進行練習的,每個學生也知道自己是第幾小組。結合這些情況設計對話熱身活動。請學生按座位以豎排接龍的形式依次站立,按順序說出自己的名字,是第幾個同學,屬于哪一學習小組。教師可以給出示范:“My name is Lihua, I am number five, I am the first team.”這類句子,學生可以進行句式的修改,但一定要包含姓名、順序、小組這三個信息。
按照站立順序說出序號而不是按學號來進行,有效地避免了學生從一開始只想著根據自己的學號思考自己的句子而不聽其他學生的表達。學生通過短句表述,串聯了學過的知識,完成了對話熱身,打開了情景對話的匣子,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情景對話。
二、參考教材,改編情景對話
英語試題中的情景對話題設計的考點比較廣泛、內容多樣化,大多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具有真實性的場景,但是要給出正確答案,還必須理解具體的語境、對一些常見的交際用語進行歸納并加以區分,正確使用它們。掌握特定情景中的固定答語是破解情景對話試題、了解中西文化差異的“金鑰匙”。以下是對情景對話中的固定答語的簡要辨析。
一、I could not agree more.意思為“我非常同意”。例如:
1.--Tom must apologize to Mary.
--I could not agree more.
2.--We should hold a meeting to discuss the matter.
--I could not agree more.
二、It depends.意思為“看情況而定”,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要視具體情況發展而確定。
It’s up to you. 意思為“你看著辦吧”,表示說話者無所謂或無權作出決定,由對方作出決定。
It’s hard to say.意思為“不好說,情況很難預料”。
例如:
1.--Shall we go fishing tomorrow afternoon?
--It depends. We will if it is sunny.
2.--Where shall we go camping this weekend?
--It’s up to you.
3.--Is it convenient for you to have dinner with us this evening?
--It’s hard to say. Maybe I have to overwork.
三、So do I 表示前面提到的情況也適合于后面的主語,表示肯定的含義。
So I do表示說話人認可他人的看法,意思為“的確如此”。
I do so 表示主語按要求做了某事。
例如:
1.-- He likes pop music.
-- So do I.
2.-- You like reading.
-- So I do.
3.-- Do you feed the dog?
--I do so.
四、Forget it有三層含義:1)別提它;2)沒關系;3)休想,不可能。
Don’t mention it.意思為“不要客氣”。
例如:
1.-- I want to have two days off, sir.
-- Forget it.
2. -- Thank you for having given me so much help.
-- Don’t mention it.
五、Take it easy. 意思為“別緊張”,表示安慰對方不要緊張。
Take your time. 意思為“慢慢來”,用于安慰對方不要著急。
例如:
1.Mary, take it easy. Nothing serious. You will be fine in a few days.
2.Tom, take your time. You have enough time to do the work.
六、Look out! 意思為“當心,留神” ,用于警告對方有危險。
Take care! 意思為“小心,注意” ,用于提醒對方要小心,與 Be careful 意思相同;作道別語時,意思為“保重”。
例如:
1.Look out! The train is coming.
2.Take care! The tiger in the cage is dangerous.
七、What if? 意思為“萬一??????怎么辦?”“如果??????怎么樣?”,用于詢問他們會發生什么事或征詢意見。 轉貼于
So what? 意思為“那又怎么樣?”表示不屑、無所謂或不關心。
例如:
1.-- It looks as if it’s going to rain.
-- What if? We do not have an umbrella.
2.-- Tom’s father is very rich.
-- So what?
八、一﹚What for? 意思為“為什么?”,相當于why,表示原因;也可以表示目的,相當于For what purpose
二﹚Why not? 意思為“為何不?”,表示同意他人的提議。
例如:
1. -- Would you lend me 100 Yuan?
-- What for?
2. -- Go shopping tonight?
-- Why not?
九、My pleasure.意思為“不用謝” ,與 It’s my pleasure. 意思相近,類似表達還有Not at all. That’s all right. You’re welcome. That’s ok. Don’t mention it等。
With pleasure. 意思為“樂意效勞,非常愿意”。
例如:
1. -- Thank you for helping me.
-- My pleasure.
2.-- Would you please take care of my pet dog
while I’m away?
-- With pleasure.
十、Go ahead. 意思為“進行吧,干吧”,常用于表示贊成對方的做法。
Hold on. 意思為“別掛斷,等一下” ,是打電話用語。
例如:
1. -- May I open the window to let in some fresh air?
-- Go ahead.
2. -- Is that Susan speaking?
-- No, hold on, I will go to ask her.
十一、特殊場合的固定答語
委婉拒絕他人時:No, thanks. I can manage it myself.
別人不能提供幫助時:Thank you all the same.
同情他人不幸遭遇時:I’m sorry to hear that.
節日祝愿時答語為 “The same to you”意思是“同樣祝愿你”。
例如:
1. -- May I help you carry the box?
-- No, thanks. I can manage it myself.
2. -- Could you tell me the time by your watch?
-- Sorry, it doesn’t work.
-- Thank you all the same. I will ask the policeman.
3. -- My mother is ill. I can’t go out with you.
-- I’m sorry to hear that.
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會常常發現或聽家長反映,有些學生對于所學內容會讀會背,但不會用,在具體的應用中,他們的反應有時會慢上好幾拍。學生出現這種狀況,與我們平日的教學有著直接的關系。反思我們的課堂,發現在對話教學上存在一定的不足。有時候我們只是圍繞書本上的Let’s talk展開,覺得學生會讀會說Let’s talk的內容,我們的對話課也就成功了。其實不然。如果我們老師不反思,不改進,長此下去,必然導致啞巴英語的結果。那么,如何才能運用短短的40分鐘時間有效地進行對話教學呢?常用的方法有:
一、用真人、實物巧設情景
對話教學想要成功,想要吸引學生的眼球,我認為老師們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一定要“生活化”,要幫助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習對話。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于一定的情境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地進行英語交際活動。這樣的學習過程才能真正體現出對話教學的目的。學生也才能真正地理解對話、運用對話。真人、實物是創設情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讓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是最有效的對話教學方法。
例如:在教學開心學英語《Passage 30 Climate》這篇對話時,我在Free talk環節,通過詢問今天的天氣怎樣?直接導入課題:Climate,認讀及同義詞weather的學習。對于四季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的認讀及其相應的氣候warm、hot、cool、cold的學習與區分。接下來再學習這篇對話內容時,就變得非常簡單了,而且學生不僅是學會了對話上的內容,他們能靈活地運用,拓展不少內容。
二、利用圖畫等教具和電化教學設備創設情景
我們可以采用圖畫、模型、地圖等教具或幻燈、錄像、電視等電化教學設備,創設各種不同的教學情景和真實的交際場面。
在教學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這篇對話時,我認為salty,sweet,sour,fresh,healthy,tasty這些詞太抽象了,所以,我帶了一些食物和飲料放在講桌上,有可樂,果醋,鹽水,薯片,糖果等等,并且讓學生品嘗一點點,然后引出salty,sweet等等這些詞,然后尋問:“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What’s your favourite drink?Why?”學生都爭先恐后地想表達自己喜歡什么,為什么,不喜歡什么,為什么。接下來,要求學生能脫離書本,看圖對話。當孩子們看到各種水果、食物出現在大屏幕上,一下子興趣就來了,都想和搭檔起來對話。
在我們的課堂中,現在用得最多的也是這種方式,用圖畫等教具和電化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而且還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觸發學生的想象力,并以此強化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并使用英語。
三、運用表情、動作、聲音等非語言手段創設情景
在教學中,通過教師臉部的表情,以及聲音的輕重、高低,抑揚頓挫,又借助于適當的動作,學生就可以理解教師所說的意思。特別是教師的肢體語言,在許多時候可以幫老師省不少心,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運用表情、動作、聲音等非語言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語言環境;語言習慣;對話情景;邏輯關系
近幾年NMET中交際英語試題的比重逐年增加,這類試題靈活多變,并具有較強的情景色彩,單靠死記硬背語法規則、詞匯是難以應付的。
下面對如何把握情景對話題座椅簡單歸納。
一、準確把握語言環境
準確把握去演環境是解決情景對話的重要一步。不同的場合,語言表達的方式、談話的態度、表達的內容不盡相同,因此,也就是語言表達的不同句型、不同習慣。
如何打電話,雙方的詢問與回答有它自己獨特而完整的一套電話用語。如:
-----Hello. May I sperk to Zhao Hua?
-----Yes,____
A.My name is Zhao Hua
B.I’m Zhao Hua
C.This is Zhao Hua speaking
D.Zhao Hua is me
一看題干就應該識別出這是打電話的情景。Hello, May I speak to Zhao Hua?(喂,請找趙華接電話好嗎?),這是英語中打電話的開場白。但不能這樣說:Hello,please let Zhao Hua receive the telephone!問“你是誰?”我們應該說Who is that/Who is that speaking?如果從電話中能猜出某人,也可問:Is thatspeaking/Is that sb.?如果回答:我是Zhao Hua,應該說This is Zhao Hua /This is Zhao Hua speaking.而不應說:I’m Zhao Hua /My name is Zhao Hua.所以,一旦判斷出這是打電話的情景,而且又掌握了這一語言場合下的語言特征,便不難知道,該題選項為C了。
此外,在商店里顧客與售貨員之間的對話;在圖書館里,圖書管理員與借閱者之間的話題;在醫院里,醫生與病人的談話;邀請的話題等等,這些固定的對話語言環境,都有其固定的套語,所以準確把握語言環境可為準確解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注意東西方文化風俗和語言習慣的差異
由于歷史的原因,東西方文化的形成,無論是在風俗上還是在語言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服務行業人員所說的客套話:“你想買什么?”如果按漢語含義以及從漢語角度去考慮,可能是 What do you want to buy?按照英語的習慣應該是Can/May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Can I be of any help for you?等
再如,一對中國夫婦到美國,有位外國友人夸獎他妻子:Your waif is very beautiful!他說:“哪里,哪里”,而翻譯人員譯成了“Where?Where?”,使這位友人莫名其妙。這位翻譯人員也沒有意識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把“哪里,哪里!”翻譯成了“那些地方?”成為笑話。
所以掌握英語就必須了解、熟悉西方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遵循英語語言習慣的表達方式。如:
-----Hi! You look fine.
-----_____ .You look fine, too.
A.Great! B.Thanks C.Oh,no D.Not at all
根據西方人的習俗,當別人夸獎你活著稱贊你時,你不必過分謙虛,而應該表達謝意,以示禮貌和自信。表示感謝一般可說:Thank you/Thank you very much/Thanks/Many thanks/It’s very kind of you.所以正確答案不言自明,應該選B。
再如:You think the new teacher is very young .and want to know how old she is,you should say “_____”
A.How old are you?
B.Please tell me how old you are?
C.We all think you look very young.
D.When were you born
英美人忌諱大廳別人年齡和私人財產,工資等私人事情,如果你想知道對方的年齡,一般是通過拉家常、聊天活著稱贊對方的美貌,讓對方說出來,所以正確答案應該選C。
三、注意所提供的情景和具體情況
對于沒有具體套語的語言環境,要根據所提供的情景,上下句的邏輯關系,運用已掌握的知識綜合平衡,找出問題的答案。如:
-----He is not a friend of yours, is he ?
-----____.I think I didn’t see him before.
A.No, he isn’t
B.No, he is
C.Yes, he is
D.Yes, he isn’t
B、D本身用語錯誤,A和C兩個選項根據后半句答語的提示:我之前未見過他,可知答案為否定答案A。又如:
-----Sorry, I forgot to post the letter for you.
-----Never mind. _____it myself tonight
A.I’m going to post
B.I’m better to post
C.I’ll post
D.I’d rather post
依據語法知識和邏輯關系,排除B、D、A和C的區別就在于be going to表示預先考慮的打算,而實體提供的情景是一種事先沒有考慮即臨時的決定,所以答案為C
四、進入情景、扮演角色
情景對話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根據不同的場合、人物的身份、對話的內容進行的一次對話。情景對話要求應試者針對當時的情景,對給出的四個選項做出合理的選擇,因此,應試者做這類題就必須全心投入到那種情境中去,扮演里面的人物角色,即仿佛身臨其境,里面的人物就是自己,該如何對答。如:
――What a fine day, isn’t it?
――____?
A.Is that so
B.I like the weather
C.Yes, isn’t it
D.But it’s not
一方面應試者扮演What a fine day, isn’t it?的說話人,另一方面還應該扮演應答者,同時還應該進入兩人對話情景,即談論天氣的情境中去。只有這樣,你才能領會到第一個人說話的真正意圖并不是詢問對方,對方也不是真正地去回答,而是進一步對雙方共同明了的天氣用反意疑問句的形式進一步加以肯定,所以正確選項應該為C。再如:
――Mother,you promised to buy me a new bike!
――____.
A.So did I
B.So I did
C.So do I
D.Neither did I
這是孩子與母親的對話,應試者除了扮演孩子的角色還應該扮演母親的角色,針對孩子提出的“媽媽,你答應過給我買輛自行車”這句話而做出的回答“我的確答應過”的情景。所以答案應該選B。單不少同學卻選了A,關鍵就是沒有扮演好情景里面的角色,沒有搞清里面的邏輯關系。所以做此類題目既要進得去還要出的來。
五、正確理解上下句的邏輯關系
有些選項從語義上或從語法上來說都可以搭配,但就不合邏輯,而語法必須服從邏輯,所以正確理解、把握上下句的邏輯關系,也是做此類題目的重要一環。如:
――Do you think all of them like English food?
――Some of them do here.____others don’t.
A.And
B.Yet
C.And so
D.But
從句意看some與others并不是并列或因果關系,由others一句中的否定結構,可以推斷出它們的邏輯關系應該是轉折,所以應該選D。